·您的位置:黄河网 黄河网 > 史志资料 > 流域规划 > 综合规划
 
 
上中游河道及三门峡库区治理
 

1、    宁夏、内蒙古平原河道防洪现状及建设安排

 

(1)  防洪现状

 

宁夏、内蒙古平原河道坡降平缓,因受泥沙冲淤变化的影响,部分河段河势摆动频繁,两岸城镇、村庄、农田、灌溉渠系及铁路、公路经常遭受洪水、凌汛危害。随着刘家峡、龙羊峡水库相继生效运用,对黄河上游地区水利水电开发带来了巨大效益,对上游河段防洪、防凌减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水库汛期蓄水调节,改变了水沙条件,宁蒙河段汛期出现大水的几率减小,造成了河道淤积加重的新情况。宁夏平原河道主槽年平均淤积量0.011亿t,主要在仁存渡以下,改变了以往河道冲淤基本平衡的状况,造成主流摆动频繁,河道沙洲众多。内蒙古平原河道年平均淤积量达0.65亿t,其中主槽淤积量占总淤积量的52%,造成河道宽浅散乱,摆动加剧,滩岸坍塌严重,排洪能力下降,威胁防洪防凌安全。遇到支流发生高含沙量洪水,淤堵黄河的机会增多,造成严重损失。

 

宁夏平原河道历史上沿河群众多自发修筑局部堤埂,人民治黄以来逐步发展成为顺河长堤。目前两岸堤防长422km,修建坝垛821处,下河沿至石嘴山河段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堤防设防流量5620m3/s。内蒙古平原河道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建成了具有一定防洪能力的较完整的防洪体系,堤防长953km,修建坝垛312处。石嘴山至蒲滩拐河段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其中石嘴山至三盛公堤防设防流量6000 m3/s,三盛公至蒲滩拐堤防设防流量5900 m3/s。宁蒙平原河道河防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河道逐年淤高,有近2/3的堤段达不到设计标准;堤防断面单薄,渗水、滑坡等险情较为严重;险工、护岸等河道整治工程数量少,缺乏统一规划,上下游左右岸互不协调,不能控导河势;穿堤建筑物多,质量差,已成为防洪安全的重大隐患。

 

2)防洪工程建设安排

 

为了增强抗御洪水和凌汛的能力,需要继续加高加固堤防,完善堤防体系;加强河道整治,减少两岸坍塌;大力合并穿堤建筑物,消除堤防隐患。宁蒙平原河道各河段情况差异较大,防洪工程建设应有计划、有重点地安排,适当集中力量,争取近期内基本控制几个河段。宁夏重点治理河段是下河沿至枣园、青铜峡至石嘴山;内蒙古重点治理河段是三盛公至四科头、包头镫口至头道拐。为尽快摆脱目前防洪防凌的被动局面,建议优先对达不到设计标准的堤防进行加高加固,加高堤防629km,其中新建35km;对于高度虽够,但宽度不够的堤防进行加培,长度310km。续建河道整治14处,新建5处,河道整治工程的长度将占治理河段长度的13%。要有计划地合并排水涵闸,消除堤防隐患。同时要加强对防洪工程的管理。此后,在继续进行加高加固堤防建设的同时,重点进行河道整治,确保防洪防凌安全。

 

2、    禹门口至潼关河道治理

 

禹门口至潼关河段长132.5km,河宽3km~15km,是泥沙冲淤变化大、河势摆动频繁的游荡性河道,也是晋、陕两省的界河。目前两岸已建万亩以上大中型提灌站12处,设计灌溉面积近500万亩。各类护滩控导工程30处,工程总长度109km。这些治河工程的兴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村庄、耕地和提灌站的作用。

 

禹门口至潼关河段的治理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国函发[1990]26号文的批示精神,以国务院批准的“90”治导控制线为依据,统一规划,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兼顾,团结治河,重点解决当前突出的紧迫问题。目前大部分阻水挑流工程已经拆除,拆除总长度为8.07km。现状除存在工程布点少、长度短、泥沙淤积影响严重等问题外,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冲滩塌岸加剧,危及沿河村庄和返库移民生活生产安全,急需增建防护工程,机电灌站脱流,影响农业灌溉抽水。根据河势变化分析及当前存在主要问题,优先安排的治理工程措施如下:

 

1)在禹门口至庙前河段,左岸改建清涧湾工程,调整流路,改善河势;小石嘴工程拆除部分下延退建,保护滩地。右岸续建桥南和下峪口工程,保护滩地和护岸。

 

2)在庙前至夹马口河段,左岸新建吴王嘴工程,下延续建浪店和夹马口工程,保护高岸。右岸对已部分拆除的太里工程下延退建,保护滩地;下延续建榆林、东王工程,改善河势,并保护滩地。

 

3)在夹马口至潼关河段,对已部分拆除的左岸城西工程和右岸华原、牛毛湾工程下延退建,保护滩地;对左岸韩阳、右岸雨林工程续建,保护滩地。

 

禹门口至潼关河段的治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随着干流骨干工程的修建,应根据来水来沙条件的变化,继续加强河道整治工程的建设,理顺河道;有计划地进行放淤改土,加强滩区避洪工程和交通道路建设;完善防洪非工程措施;保证该河段的防洪防凌安全。

 

3、    渭河下游及三门峡库区治理

 

渭河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支流,下游为弯曲性平原河道。三门峡水库修建前,大部分河段河槽冲淤接近平衡,河势基本稳定。由于三门峡水库淤积、黄河干流和渭河水沙条件的变化,黄河、北洛河洪水对渭河的顶托倒灌的影响,使渭河下游河道淤积抬高,洪涝灾害加剧。

 

为了减轻三门峡工程对渭河下游地区带来的不良影响,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治理渭河下游和三门峡库区是十分必要的。

 

治理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渭河下游和南山支流尾闾的防洪能力,增强华县、华阴夹槽地带的排涝能力。重点是渭河耿镇桥以下,南山支流西潼公路以北。按国家计委1996年批准的渭河治理规划,优先治理措施有如下6项:

 

1)加高加固渭河下游堤防,达到防御5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

 

2)进行渭河下游河道整治,理顺中水流路,稳定河势,减轻河道游荡摆动对堤防的威胁。重点整治零河口到方山河口河段。

 

3)对赤水河等八条南山支流峪口外河道按10年或20年一遇标准设防,修建河道防护工程,以保障华县、华阴地区的防洪安全。

 

4)对华县、华阴夹槽地区采取自排与抽排相结合,实行分区、分片排涝入渭。对华县构峪河、华阴葱峪河及白龙涧等三条南山支流,按洪、涝分治的原则,改道直接入渭。治涝标准近期按5年一遇标准治理。

 

5)对南山支流已建的太峪、蒲峪、桥峪、箭峪水库和小夫峪拦沙坝工程进行除险加固。改造张家和苏村淤灌区,新建临潼县的西渭阳淤灌区。

 

6)建立以微波干线和超短波干线为骨干的无线通讯网,保证三门峡库区防汛联络通畅。

 

同时,还要积极对潼关至土古土夺河段进行清淤疏浚,不宜或无法进行拖淤的局部地点要进行挖沙,以尽快改变潼关高程长期居高不下的局面。随着情况的发展,疏浚河段可逐步扩展到潼关至大禹渡河段。对渭河下游河道也要积极开展挖河疏浚淤背固堤建设,先在华县以下河道进行试点,逐步推广到临潼以下河段。

 

为了保障三门峡库区返闸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要积极进行库区防洪保安工程建设及潼关以下库区的塌岸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