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

由               來

彰化

彰化原名『半線』,這是早期住民--平埔族所取的名字,而漢人將它的音用漢字翻譯而成。滿清為『顯了皇帝的教』,雍正皇帝就將其名改為彰化

平埔族「半線」社老家,清初設「半線堡」,日據日期改稱彰化市。

八卦山

滿清時,『天地會』分出一支『八卦會』,以現在的八卦山為活動地區,因此有八卦山之名

伸港鄉

 位居大肚溪出海口,民國三十九年(西元一九五○年)從線西鄉分出「」獨立為海「」鄉叫「新港」鄉,因嘉義縣已有新港鄉,民四十八年改名為「伸港」鄉。

線西鄉

彰化在明鄭時代叫「半線」,位居平埔半「」社之「西」的地區叫「線西

鹿港

荷蘭占領臺灣時期,平埔族與被統治的山區部分先住民,用鹿作為稅目之一,當時臺灣嘉南草原野鹿成群,鹿皮、鹿角成為該港的出口大宗之一,故稱「鹿港」。

芳苑

埔族故居地,固於位居兩條溪流轉折處

福建省泉州移民在此「」建的村莊。

和美

鹿港的是泉州人,祈求「」平「」滿,故舊稱「和美線」,日據時期簡化為「和美」

芬園

清光緒十年(西元一八八四年)中法戰爭港口封鎖,鴉片停止進口,臺灣本土開始自種鴉片,本區為試種區之一,臺語「薰」與「」同音,鴉片「煙()田」「」於是變成「芬園」。

河洛語鹿港腔「下」(Ue)林仔街聽成「」林街,古時樹林茂密,漢人開墾由西往東「下」去,此地位居東側山丘「」地,漢人在這「下」方「林」區附近興建聚落,故清代稱下林街或員林街。

平埔族大武「」「頭」前所建立的漢人聚落。

在施厝圳,與八堡圳灌溉水「」區「」間的聚落,叫「田中央」日據時期簡化為日本名字「田中」先生的田中。

二水

在「二分水圳」與「八堡圳」「」條「」圳之間的聚落叫「二八水」,日據時期簡化為「二水」。

濁水「溪」本流和支流之間的沙「」地方聚落區原叫「溪州」,但是這塊河流沖積地,已成大家可以居住的陸地,故「溪州」變成了稱「溪州」。

建在蘆「」茂密區和大池「」附近的村落。

平埔族「二林」(Gilim)等社的故鄉。

屬於早期海埔地之一,長有埔「」草本植物的荒「」地。

秀水

早期排水不良,海水倒灌經常形成「臭水」溪,清初時期雅化為秀水。

原叫「茄苳腳」臺語(GaTangKah),日據時期日本人把「茄苳」樹,聽成日語「」方漢字「音讀」(Ka)(Dan),於是茄苳變花壇。

清代叫燕霧「」莊,日據時期改稱大村。

在開墾「」地中「」地帶的村莊。

溪湖

在濁「溪」舊河道及附近沙丘環繞「」盆地帶形成的聚落區,清代叫「溪湖厝」。

建在「莿仔『埤』圳」上方前「頭」的村落。

「─平埔族東螺支族「寶斗(Botau)社居住地,清道光二年(西元一八二二)把「寶斗」改為「北斗」。

在水「」後方「」端形成的聚落,原屬北斗轄區,光復後獨立為鄉。

開墾初期,閩粵械鬥區,本地多為廣東客家,清代彰化知縣,楊桂森命名為「永靖」,祈望消弭械鬥「」久平「」。

   一:三千多年前,古代周朝時,二千五百家叫一「州」,後來把鄉里叫做「州閭」,或「州里」。古時比「縣」還大的行政區叫「州」,例「州、郡、縣」或「府、州、縣」。部首有水邊的「州」,有兩種含意:一為大陸地,如今天世界五大洲,另一種地形的意義,指河流沖積地。

200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