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黎巴嫩共和國
الجمهوريّة اللبنانيّة阿拉伯語
通稱:黎巴嫩
Flag of Lebanon.svg Coat of arms of Lebanon.svg
国旗 国徽

國歌:《黎巴嫩国歌》(النشيد الوطني اللبناني‎)

Lebanon (orthographic projection).svg
自然地理(實際管轄區)

面積


首都 貝鲁特
最大行政區 阿布達比迪特
最大城市 貝鲁特
地理最高點 索达山(海拔3,088)
海岸線 225千米
時區 EETUTC+2
(夏時制:UTC+3
人民生活
人口

以下資訊是以2012年估計


官方語言 阿拉伯語
官方文字 阿拉伯語
主要節日
道路通行方向 靠右行駛

政治文化

國家領袖


經濟實力

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 以下資訊是以2012年估計


國內生產總值(國際匯率) 以下資訊是以2012年估計


人類發展指數 以下資訊是以2013年估計

  • 0.765[3](第65名)-

貨幣單位 黎巴嫩镑(LBP)
其他資料

立國歷史

  • 立國日期:11月22日
  • 立國事件:(1943年11月22日)

國家象徵 黎巴嫩雪松
國家代碼 LBN
國際域名縮寫 .lb
國際電話區號 +961

黎巴嫩共和国阿拉伯语لبنان阿拉米语ܠܒܢܢ英文Republic of Lebanon),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习惯上称为中东国家。该国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边界未划定)为邻,西濒地中海。

历史[编辑]

腓尼基和貿易路線的地圖
1937年以前,在法國授權下,敘利亞的民族自治地方的地圖

黎巴嫩舊譯利巴嫩,是一個历史非常悠久的地區,早在2000多年前,腓尼基人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现在黎巴嫩小店裡经常可以看到出土的腓尼基小人的仿制品。腓尼基人是第一个环非洲航行的民族,发明了腓尼基文字。黎巴嫩過去曾經盛產香柏,這些參天巨樹都是鄰近國家的重要建築材料。這些有關黎巴嫩的零散記錄,都可以在舊約聖經裡看得到。后来,古罗马占领了黎巴嫩,并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巴尔贝克神庙,该神庙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最大的罗马古建筑之一。

由于黎巴嫩扼守亚非欧战略要道,所以不少民族都曾经占领过黎巴嫩。相继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罗马统治;七至十六世纪初成为阿拉伯帝国一部分。1517年奥斯曼帝国占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法国委任统治地。1941年6月英军在自由法国部队协助下占领黎巴嫩。同年11月自由法国部队宣布结束对黎的委任统治。1943年11月22日黎巴嫩擺脫法國委任統治宣布独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国。1946年12月英、法军全部撤离黎巴嫩。

於1975年-1990年間內戰時期被破壞的建築

1975年4月,黎巴嫩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派爆发内战。叙利亚1976年10月起在黎巴嫩驻军,並扶植國內的真主黨游擊隊;而以色列亦控制過南黎巴嫩一段時期作報復。1989年10月,伊、基两派议员达成“塔伊夫协议”,重新分配政治权力。1990年,黎内战结束。2005年4月26日,叙利亚遵照联合国决议,自黎巴嫩撤军,结束29年的直接干预。2006年7月12日,以色列与黎真主党爆发冲突,8月14日,以色列与黎真主党接受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第1701号决议,双方实现停火。2009年6月7日,黎巴嫩举行第十四届议会选举,萨阿德·哈里里被任命为总理并于11月9日组成新一届内阁。

内战及内战之后[编辑]

1983年,贝鲁特,兵营遭到轰炸。

1975年,黎巴嫩爆发了一场持续了15年的内战,严重破坏了黎巴嫩的经济,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估计,有15万人遇难,20万人受伤,约90万人(占战前人口的五分之一)流离失所。1990年,各方签署塔伊夫协议(Taif Agreement)结束内战,但黎巴嫩的很多地方已经成为一片废墟。

在内战期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利用黎巴嫩对以色列发动袭击。以色列国防军分别于1978年1982年两度入侵并占领黎巴嫩,第二次入侵时,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遭到驱逐。2000年之前以色列一直控制着黎巴嫩南部。由于真主党不断发动袭击,而且舆论认为如果以军撤出黎巴嫩,暴力事件将减少并消解,以色列总理埃胡德·巴拉克(Ehud Barak)决定撤军。联合国认为以色列部队撤出蓝色分界线符合联合国安理会第425号决议,但边境地区舍巴农场(Shebaa)的所属权仍有争议。真主党宣称它不会停止军事行动直到这一地区获得解放。

雪松革命[编辑]

2005年2月14日,黎巴嫩前总理拉菲克·哈里里(Rafik Hariri)在贝鲁特圣乔治湾附近的一起汽车爆炸袭击中遇刺身亡。

刺杀事件激起了一系列游行示威,2005年3月14日,多达100万人示威游行,要求结束叙利亚对黎巴嫩的占领。媒体称之为雪松革命,示威者要求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并成立一个国际委员会来调查刺杀事件。由于叙利亚在黎巴嫩开展广泛的军事和情报行动,而且哈里里与大马士革就叙利亚支持修订宪法以延长埃米尔·拉胡德总统的任期一事颇有嫌隙,亲西方的「3月14日联盟」领导人指控叙利亚是这起刺杀事件的主使。其他人(即親阿拉伯的「3月8日联盟」、真主黨和叙利亚官员)则宣称这起刺杀事件可能是以色列的摩薩德(Mossad)所为,意在破坏黎巴嫩的稳定。

联合国安理会于4月7日一致通过了1595号决议,呼吁对哈里里刺杀事件进行调查。初步调查结果“梅利斯(Mehlis)报告”于10月20日正式公布,报告称叙利亚和黎巴嫩政府高官均参与了这次刺杀事件。最终在國際压力下,叙利亚被迫从黎巴嫩撤出1.5万人的军队,結束對黎巴嫩長達三十年的佔領。4月26日,所有叙利亚正规军都已经撤离。哈里里刺杀事件之后,发生了一系列针对众多親西方黎巴嫩政要的刺杀事件。

2006年以黎冲突[编辑]

黎巴嫩的聯合國部隊

2006年7月12日,为了转移以军的注意力,真主党向以色列边境城镇发射了火箭弹,然后对在以色列边境巡逻的两辆悍马装甲车发射了反坦克导弹。两辆悍马中共有7名以色列士兵,2人受伤,3人死亡,另外2人被绑架到黎巴嫩。在以军以失败告终的一次营救行动中,另有5名士兵死亡。在黎巴嫩,空袭造成其民用基础设施严重受损(包括贝鲁特机场),此后,以军地面部队又进入了真主党控制的地区。在至少962次袭击中,以军在黎巴嫩南部投放了460万枚集束炸彈,其中大部分是在战争结束前的最后3天中投放的,当时以军知道和解即将达成。在以色列,真主党向以色列北部发射了3970枚火箭弹,大部分都是向城区发射的。长达一个月的冲突给以色列和黎巴嫩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以色列有近160人丧生,黎巴嫩有1000多人丧生。8月14日联合国安理会发布了1701号决议,要求真主党和以色列停火,冲突正式结束。被绑架的戈德瓦瑟(Goldwasser)和雷格夫(Regev)被关押了2年,期间没有任何关于他们的消息。直到2008年7月16日,真主党归还了他们的遗体以换取活着的真主党战俘。

巴里德河冲突[编辑]

巴里德河阿拉伯语为نهر البارد,意为寒冷的河流)是黎巴嫩北部的一个巴勒斯坦难民营,距的黎波里约16公里。大约3万名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及其后代住在营地及周边地区。巴里德河流过营地南部,营地因此得名。1949年12月红十字会联盟建立了这个营地,收留贝卡河谷和的黎波里郊区饱受严冬之苦的巴勒斯坦难民。根据1969年开罗协议》,黎巴嫩军队不得进入任何巴勒斯坦营地。

2007年5月19日,周六深夜,黎巴嫩安全部队包围了一座建筑物,据称被控当天早些时候劫持银行的法塔赫武装分子藏身其中。2007年5月20日周日上午,黎巴嫩安全部队对该建筑物发起进攻,双方开始了长达一天的交火。出于报复,法塔赫伊斯兰组织成员袭击了巴里德河营地的一个军队检查站,杀死了数名熟睡中的士兵。黎巴嫩部队则立即对营地进行了轰炸。

巴里德河营地成为了黎巴嫩军队与法塔赫交战的中心。营地一方面被团团包围,一方面又遭到严重轰炸。据联合国难民救济及工程局估计,双方的战斗摧毁了营地中85%的住所使人们无法居住,还对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多达4万名营地居民被迫逃离,许多人向南逃到10公里外早已人满为患的巴达维营地。

在这场黎巴嫩部队与受基地组织影响的法塔赫之间的战斗中,至少有169名士兵、287名游击队员和47名平民丧生。该地区的重建基金很难到位,流离失所的难民生活艰辛。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巴勒斯坦红新月会以及黎巴嫩红十字会帮助疏散难民营中的人并为他们提供医疗用品和基本食物

2008年内乱[编辑]

2007年11月24日埃米尔·拉胡德的总统任期结束,反对派表示如果不能达成分权协议,就拒绝为继任者投票,这使得黎巴嫩在一段时间内没有总统。由于政府宣布真主党的通信网络为非法,2008年5月9日真主党和阿迈勒(Amal)部队占领了贝鲁特西部,发动了自黎巴嫩内战結束以来最糟糕的内乱。据《每日之星》报道,这次暴力事件险些使黎巴嫩再次卷入内战,而黎巴嫩政府则称之为一场有预谋的政变。至少62人在冲突中死亡。

2008年5月21日,在阿拉伯联盟的调解下,经过5天的谈判,黎巴嫩主要各方在卡塔尔签订了《多哈协议》,结束了战斗。根据协议,双方都同意选举前部队领袖米歇尔·苏莱曼(Michel Suleiman)为总统,并建立全国统一政府,反对党拥有否决权,结束了长达18个月的政治僵局。协议标志着反对党的胜利,他们在组阁、真主党通讯网络以及机场安全主管方面赢得了对方让步,增加了其政治筹码。

政治[编辑]

黎巴嫩总统是黎巴嫩的國家元首,傳統上由天主教马龙派軍人擔任,黎巴嫩总理是黎巴嫩的政府首腦。黎巴嫩是一院制國會,奉行議會民主制,有260个政党,力量分散,加上為平衡各黨派利益而採取比例代表制,无政党占绝对优势。主要政党有:

黎巴嫩长枪党:1936年11月成立,天主教马龙派政党,親西方。

真主黨1982年成立,伊斯蘭教什葉基本教義派政黨,親伊朗叙利亚,支持消滅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有很大勢力。

行政区划[编辑]

首都鐘塔
海港城市朱拜勒

黎巴嫩2003年后,黎全国分为贝鲁特、北方、南方、黎巴嫩山区、贝卡、阿卡尔、巴尔贝克-赫尔梅勒、纳巴蒂亚等8个省,省下共设25个县,县下设镇。 首都贝鲁特(Beirut),约150万人,占黎全国人口的40%,是黎政治和经济中心,也是中东著名的商业、金融、交通、旅游和新闻出版中心,1975年内战爆发前被称为“中东的巴黎”。

Lebanon governorates numbered geo.png

黎巴嫩行政区划包括6个省(括号内为首府):

  1. 贝鲁特省贝鲁特
  2. 黎巴嫩山省巴卜达
  3. 北部省的黎波里
  4. 贝卡省扎赫勒
  5. 奈拜提耶省奈拜提耶
  6. 南部省赛达

地理[编辑]

黎巴嫩地圖

黎巴嫩位于西亚地区。毗邻地中海,拥有225公里(140英里)长的海岸线,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接壤。黎巴嫩和叙利亚边界绵延375公里(233英里) ,黎巴嫩和以色列边境长为79公里(49英里)。在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中有一块与叙利亚有争议的萨巴阿农场,但边界已由联合国划定。

黎巴嫩大部分地区是山地地形,只有沿海狭长海岸线上和贝卡谷地较为平坦,这些地区对黎巴嫩的农业非常重要。

黎巴嫩是地中海气候。在沿海地区,冬季一般是温和湿润,而夏季炎热干燥,年降水量约900毫米,山地可达2000毫米左右。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温度通常低于零点,冬季有时有大雪。与周边地区相比,大部分黎巴嫩地区每年会获得相对较大的降雨量,黎巴嫩的东北部某些地区由于西部山区的高峰拦截了来自地中海的雨云而降水较少。

在古时代,黎巴嫩的大森林裡有很多黎巴嫩雪松,该国的国徽上就有这种植物。然而,几个世纪的雪松贸易已经耗尽该国的一度繁茂的雪松资源。

人口[编辑]

黎巴嫩主体民族阿拉伯化的黎巴嫩人(大多为古代腓尼基人及古阿拉米人的後裔),占95%,另外亚美尼亚人约占4%;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法语英语。2008年统计,黎全国人口约410万(不包括长期滞留黎巴嫩的约50万巴勒斯坦难民),其中约一半的人口集中在贝鲁特和黎巴嫩山区两省,另一半分布在其他六省。目前黎人口中,基督徒约占40%,穆斯林约占59%。 由于民族特性和多年内战,黎还是世界上鲜有的国外黎裔人口多于国内人口的国家,国外黎裔人口中基督徒占大多数,世界各地的黎裔人口约1500万,主要分布在美洲、欧洲、非洲及海湾国家。华人在黎巴嫩极少。

人口推算[编辑]

年份 聯合國,2010年預計[4] 美國人口普查局2010年預計[5]
2020 4,617,000 4,459,000
2030 4,713,000 4,512,000
2040 4,655,000 4,498,000
2050 4,414,000 4,389,000
2060 4,211,000
2070 4,113,000
2080 4,090,000
2090 3,989,000
2100 3,870,000

宗教[编辑]

  • 基督宗教:黎巴嫩的基督教历史非常悠久,独立前基督徒曾经占据其总人口的多数,約53%。但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战乱频繁以及黎巴嫩基督徒的高移民率和少子化现象,其人口现在只占国内总人口的40%了。其中包括马龙派天主教、希腊正教希腊天主教亚美尼亚宗徒教會和叙利亚正教等各教派。教会使用的语言包括希腊语阿拉米语亚美尼亚语和阿拉伯语。
  • 伊斯兰教:黎巴嫩是阿拉伯国家中唯一伊斯兰教不占绝对优势的国家,但由于近年来穆斯林家庭的生育率非常高以及巴勒斯坦人的涌入,其人口现在已经增加到占国内总人口约59%。其中包括逊尼派什葉派
  • 犹太教:犹太教徒占黎巴嫩总人口的1%,其中多数属犹太教正统派。

軍事[编辑]

黎軍的M113(2008)
黎軍裝甲車掩體

黎巴嫩軍事實力较弱,無法有效對抗南方強鄰以色列

兵力:約40000人。

裝備武器:前蘇聯坦克、美國越戰時型號的直升機等。

经济[编辑]

黎巴嫩手工木匠業
Bteghrine市
Fakiha城

礦產貧乏,工業基礎薄弱,以加工業為主,農業並不發達,水果和蔬菜是主要農產品,糧食靠進口,商業和服務業為經濟主導。交通以海、空運為主,人均汽車擁有數量居世界前列。

黎巴嫩的城市居民以他们的商业企业而闻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黎巴嫩海外移民在全球建立了他们的商业网络。因而从海外黎巴嫩人寄给他们国内亲戚的汇款总共有56亿美元之多,占黎巴嫩经济的五分之一,黎巴嫩国内有很多的熟练工人,其数量占全部劳动力的比例能与众多的欧洲国家相媲美,并且它也是在所有阿拉伯语国家中比例最高的。

尽管黎巴嫩有丰富的水资源以及肥沃的土壤,非常适合农业生产活动,并且它的可耕地面积比例是阿拉伯语国家中最高的,但它的农业规模却并不是很大,在黎巴嫩,农业是最不引人关注的行业,它只吸引了全国12%的劳动力,在国家GDP的贡献大约是11.7%,同样排在所有产业的最后一名。主要农产品包括苹果、桃子、柠檬

黎巴嫩的工业主要限于小型商务活动如重新装配和包装进口零部件。2004年,从事工业的劳动人口占所有黎巴嫩劳动人员的26%,排在第2位。在GDP贡献率方面也排第2,占总GDP的21%。

作为汇聚了宜人的气候、很多历史上著名的地标建筑和世界遗产的景点,不断吸引着大批的旅游者来到黎巴嫩,此外,黎巴嫩严格的金融保密政策和资本主义经济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其在阿拉伯国家中已不再处于经济上的统治地位。繁荣的旅游业和银行业务活动自然使服务业成为黎巴嫩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因为有众多的工作机会,大半的黎巴嫩劳动力(接近65%)获得了服务业的雇佣,因而,每年的GDP贡献率约为67.3%(粗略的总计),然而仅仅依靠旅游业银行业使其经济更易于受到政治不稳定的冲击。

黎巴嫩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化(以實質計算)[6]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90 2000 2005 2011
國內生產總值改變(以實質計算) 12.2% 4.7% 2.4% −30.3% −57.0% 67.7% −2.6% 2.4% 1.5% 0.6% −36.8% 6.5% 8.5% 4.6% 1.5%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美元,目前的值) 893 1132 1423 1186 527 1005 1091 1274 1526 1470 1006 2201 4889 8921 11109

文化[编辑]

飲食[编辑]

黎巴嫩人的主要食品是各种新鲜的蔬菜、烹饪过的豆类和鸡肉、牛肉、羊肉做成的菜肴。传统家宴和餐厅里供应的菜肴非常相似。周日的午餐是黎巴嫩家人聚会吃传统黎餐的时候。

黎餐主要分为前菜Mezza、热菜小吃、生肉、烤肉或者烤鱼、主食、水果或者饭后甜点几个部分。一种用法国香菜做成的沙拉Tabouli是黎餐中沙拉的代表作,由于使用新鲜营养的食材而世界知名。各种酱类食品也是Mezza的主角,比如胡姆斯酱、茄子泥酱、酸奶酪酱等。热菜小吃包括柠檬鸡翅、石榴汁鸡肝、生煎小鸟、油炸奶酪卷、小麦粒牛肉球等。生肉拼盘里面有生的牛羊肉里脊、生羊肝和生肉糜混合调味料。烤肉是最精彩的部分,有烤牛羊肉串、烤鸡肉串和烤熟的混合了调味料和法国香菜的肉馅。主食只要是皮塔饼面包,有时候会有鸡汤焖出来的米饭混合上各种干果。

在黎巴嫩的首都贝鲁特,餐厅林立,提供除了黎餐之外的各种国际美食,法餐、意大利餐、日本料理、印度餐、中餐等。

旅游[编辑]

世界遺產巴勒貝克

黎巴嫩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罗马遗址巴勒贝克,它堪称黎巴嫩的“长城”。 具备7000年人类连续居住历史的比布鲁斯是腓尼基22个字母的诞生地,这22个字母是拉丁语系的基础,比布鲁斯的海港是一个融古代风情和现代浪漫为一体的海港小镇,而几千年不断修建的海边城堡遗址又印证着历史的辉煌。 贝特丁宫是典型的阿拉伯皇宫,其名称的意思为“信仰之家”。这个欧洲人帮助建于19世纪初的古老皇宫展现了极高的阿拉伯建筑造诣,而且也收藏了大量的古老的马赛克。 夏季来黎巴嫩旅游,不应该错过雪松山卡迪沙圣谷,寻找一下国旗上那棵雪松的原形,探寻一些谷地里面隐居的圣人。 冬季来黎巴嫩旅游一定要花一天的时间去滑雪,这里阳光明媚,可以穿短袖滑雪。 南部两个主要城市赛义达十字军海上城堡内部结构险峻,而提尔则有一望无际的海滨沙滩,罗马遗址点缀在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中。 不可忽略的景点还有贝鲁特Downtown区、国家博物馆、捷达溶洞圣母玛利亚山。 黎巴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适合旅游。更别忘了,这里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存,相比其他阿拉伯国家,黎巴嫩非常西化开放,素有“中东小巴黎”的美称。

參考文獻[编辑]

  1. ^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12 Re vision, Highlights and Advance Tables, Table S.1 (PDF). 2012 revision. 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53. 2013 [13 August 2013]. 
  2. ^ 2.0 2.1 2.2 2.3 Lebanon.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9 April 2012]. 
  3. ^ 2014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Summary.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21–25. 2014 [27 July 2014]. 
  4. ^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10调整
  5. ^ International Programs – U.S. Census Bureau. Census.gov. [4 November 2011]. 
  6. ^ Source: IMF – World Economic Outlook

外部連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