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格林納達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前往: 導覽搜尋
格林納達
Grenada(英語)
Flag of Grenada.svg Coat of Arms of Grenada.png
國旗 國徽

國家格言Ever conscious of God we aspire,
build and advance as one people
  (英語)
「永遠遵從主的旨意,建設國家,團結如同一人,不斷前進」

Grenada in its region.svg
自然地理(實際管轄區)

面積


首都 聖喬治
最大城市 聖喬治
時區 UTC-4
人民生活
人口

以下資訊是以[[2012年[1]]]估計


官方語言 英語
官方文字 英語
主要節日 獨立日:1974年2月7日

政治文化
政治體制 君主立憲制

國家領袖


經濟實力

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 以下資訊是以2012年估計


國內生產總值(國際匯率) 以下資訊是以2012年估計


人類發展指數 以下資訊是以2013年估計

  • 0.770(第63名)-

貨幣單位 東加勒比元(XCD)
其他資料
國家代碼 GRD
國際域名縮寫 .gd
國際電話區號 +1-473

格林納達西印度群島向風群島南部的一個國家;人口10.5萬(2010年),黑種人占80%;人均國民收入8,133美元(2012年)。主要宗教為天主教英聯邦成員國。首都聖喬治農業旅遊業是經濟的基礎,主要農產品肉豆蔻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僅次於印度尼西亞而居世界第二位。

歷史[編輯]

格林納達於1498年8月15日為哥倫布發現,命名為「Conception」,1609年被英國占領,1650年淪入法國之手,1762年又被英國奪回,1779年法國再度占領,1783年依凡爾賽條約正式劃歸英國版圖。1958年起逐漸獲得自治。1967年為英聯邦成員國,內政自主,外交國防由英國代掌,1974年2月7日宣布獨立,由聯合勞工黨領袖埃里克蓋出任總理。1979年3月13日左派人民革命黨發動政變,驅逐埃里克蓋由該黨領袖畢夏普擔任總理,廢止憲法,解散國會。1983年10月13日副總理柯爾聯合陸軍司令奧斯汀發動政變,畢夏普及三位部長遭殺害,美國加勒比海國家,應總督史恭之籲請出兵干預敉平內亂,由總督任命9人臨時政府治理國事,1984年12月3日國會大選,由三派聯合的新國家黨以14比1多數獲勝。2008年7月8日,格舉行大選,民族民主大會黨(National Democratic Congress)在眾議院15個議席中贏得11席,該黨領袖蒂爾曼·托馬斯出任新一屆政府總理。

地理[編輯]

格林納達西瀕加勒比海,東臨大西洋,南和委內瑞拉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隔海相望,東北是巴巴多斯,由三個島嶼組成,格林納達島約占90%。

多山,主要由死火山構成,最高峰聖凱瑟琳山(St.Catherine)海拔840米,河川遍布全島。

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26℃;年降水量約1900毫米;富熱帶森林。

行政區劃[編輯]

聖喬治
格林納達軍
喬治海灘

全國劃分為六個區和卡里亞克島小馬提尼克島。 六個區為:

外交[編輯]

與中國的外交[編輯]

1985年10月格林納達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1989年六四事件後,格林納達宣布改與中華民國建交,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中止與其的外交關係。

2005年1月20日中、格在北京簽署了兩國恢復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格拉納達恢復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斷絕16年的外交關係,同時終止與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

由2010年9月20日起,該國與香港特別行政區互相給予對方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入境九十日以方便貿易、商業及旅遊。[2]由2013年4月27日起,該國與澳門特別行政區互相給予對方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入境九十日以方便貿易、商業及旅遊。[3]2015年2月25日,該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協定,自2015年6月10日起互相給予對方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入境三十日之待遇。[4]

體育[編輯]

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在美國讀大學的男運動員基拉尼·詹姆斯(Kirani James)在400米短跑跑出43.94秒,奪得該國史上第一金,也是該國的首枚獎牌。

節日[編輯]

  • 新年1月1日 
  • 獨立日2月7日 
  • 耶穌受難日4月5日 
  • 復活節後的星期一4月8日 
  • 勞動節5月1日 
  • 聖神降臨節5月27日 
  • 解放節8月1日
  • 狂歡節8月第2個星期一和星期二 
  • 感恩節10月25日 
  • 聖誕節12月25-26日

參考文獻[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