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多數文獻中所稱的西亞
西亚地图

西亞,或稱西南亞,指亞洲的西南部,和中東有很大部份的重合。不過,中東是一定義不清的區域,包含非洲國家埃及,而西亞則是純粹的地理學名詞,表示亞洲的西南端,人口約3.3億人。

经纬度定位为东经74度56分到东经26度16分;北纬43度34分到北纬12度35分。

西亞大致相當於傳統所謂的「中東」和「近東」,後兩者都是以距歐洲的遠近來稱呼,而不是依地帶在亞洲的所在來稱呼。在國際組織(特別是聯合國)和印度澳洲等比中東位置更東的國家,較偏好使用「西亞」這一名詞,因為「中東」這個傳統的名詞會讓人有歐洲中心主義的感覺。在文化政治地理學裡,中東有時也包括北非南亞西部的國家,特別是阿富汗巴基斯坦埃及

聯合國將土耳其外高加索國家(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也包含在西亞之內。不過,這些國家亦位於亞洲和歐洲相接的地帶,且和後者有社會和政治上的關連。土耳其的領土位於歐洲和亞洲之內。阿拉伯世界(包含整個阿拉伯半島)的亞洲部份被稱為「馬什里克」。

地形[编辑]

主要是由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安納托利亞高原三大高原構成地形主體。阿拉伯高原為古老陸塊,基底主要是元古代结晶岩,在古老结晶岩和火山岩基礎之上覆蓋有古生代、中生代的沉積岩層,除少數地區外,廣大地區在構造運動方面稳定,沉積地層基本上保持着平整或近於水平的單斜構造,未經歷较大的褶皺變動。伊朗高原與安納托利亞高原是受板塊運動擠壓新形成的地形,因此地勢較高聳崎嶇,地震也較為頻繁。安納托利亞高原屬阿爾卑斯—喜馬拉雅皺褶山带,由邊缘山地和内陸高原组成,是一个山間高原。位於三大高原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的中下游地區。範圍大致東起伊朗高原,西至敘利亞和阿拉伯高原,北起亞美尼亞山區(東托羅斯山脈),南至波斯灣。大體介於北緯30°~37°之間,地處亞熱带。,由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沖積而成,又稱兩河流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且水源豐富,利於農業發展,是本區人口集中的精華區。

氣候[编辑]

西亞因「副熱帶高壓」籠罩,使周圍水氣不易進入,且高空下沉氣流造成增溫,故全年乾燥少雨,以熱帶沙漠氣候和草原氣候為主。而地中海沿岸則為夏乾冬雨的溫帶地中海氣候。阿拉伯半島地處热带,太陽辐射強烈,常年受熱带大陸氣團控制,高原半島周围又多是高大山地高原和炎热地區,很少受到海洋濕潤氣團的影響,所以這里的熱帶乾旱氣候具有極強烈的大陸性,酷熱乾燥少雨,是世界上最熱的地區之一。而伊朗高原基本上處在副熱带高氣壓带及東北信風带,地势较高,氣流多來自乾燥內陸,高原内部又呈盆地状,導致本區氣候具有突出特點:大陸性顯著,冬凉夏熱,年溫差大。

經濟發展[编辑]

傳統農牧業

西亞居民受氣候乾燥的限制,大多以游牧的生活為主。只有少數有水源灌溉的地區發展農業,主要農產品有穀類、棉花、椰棗等,灌溉方式可分為三種類型:

(1)坎井灌溉:利用地下水道將地下水或山上融化的雪水引道綠洲灌溉,如伊朗高原。

(2)渠道灌溉:在大河流經的乾燥地區,利用渠道灌溉發展農業,如兩河流域。在地中海沿岸一帶,利用冬雨蓄水,以渠道灌溉,從事地中海型農業。

(3)地下水井灌溉:利用鑽井技術,開發深層地下水,在沙漠地區開墾新農地,形成「人工綠洲」,如阿拉伯高原。

石油

20世紀後,西亞發現大量石油,成為世界重要的石油輸出地。西亞石油蘊藏量占全球三分之二,主要分布在玻斯灣沿岸,重要的產油國有「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西亞的產油國與世界其他產油國,共同組成「石油輸出國組織」,對國際原油價格具有很大的影響力。西亞因石油開採,經濟結構由農牧業轉向工商業。由於開採石油及國家建設的需要,引進許多外勞,使本區成為人口移入區。


觀光,金融

產油國為避免經濟過度依賴石油外銷,致力朝向多元發展。其中以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積極發展觀光業,以七星級的阿拉伯塔飯店(俗稱帆船飯店)和朱美拉棕櫚島,吸引了全球不少的遊客及資金。

西亞地區紛爭[编辑]

西亞因位於歐、亞、非三洲接觸帶,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禍不斷。其紛爭的原因,與交通位置、宗教信仰、民族糾紛、爭奪水源和石油等因素有關。如巴勒斯坦獨立問題及爭奪約旦河水源、猶太人與阿拉伯人發生多次「以阿衝突」、伊拉克與科威特之間的「海灣戰爭」、伊拉克及伊朗的邊境糾紛「兩伊戰爭」和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爭奪聖地「耶路撒冷」引發的多次聖戰。戰火連綿不斷。

地區[编辑]

西亞是指下列

亦被看做是西亚国家的有:[1]

有限承认属于西亚的政权[编辑]

的亞洲部份。

西亞可被分成小亞細亞阿拉伯半島外高加索累范特美索不達米亞等區域。

参考文献[编辑]

  1. ^ 中華民國外交部網站. 中華民國外交部網站.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