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德意志國防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德國國防軍
Wehrmacht
Balkenkreuz.svg
德國國防軍的徽标直臂黑十字,为铁十字的变更形式

存在時期 1935–1945
國家或地區  納粹德國
效忠於  納粹德國
部門 陆军
海军
空军
功能 纳粹德国武装力量
規模 20,700,000人(总计人数)
4,750,000人(1941年6月22日)
8,290,000人(1943年11月)
駐軍/總部 措森
參與戰役 西班牙内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指挥官
象徵性指揮官 阿道夫·希特勒
著名指揮官 阿道夫·希特勒
赫尔曼·戈林
威廉·凯特尔
埃里希·雷德尔
卡尔·邓尼茨
罗伯特·冯·格莱姆
佩章
一式佩章 黑十字(鐵十字)
二式佩章 纳粹

德意志國防軍德语Wehrmacht)是1935年至1945年間納粹德國的軍事力量,軍種包括陸軍海軍空軍納粹黨武裝党衛隊單位有時也配屬於國防軍。

名称[编辑]

魏瑪共和國时代的军队按照德语称为Reichswehr,字面意思是“國家防衛”或“帝国(Reich)防御”。

希特勒纳粹党上台後,在1935年才将國家防衛軍改名为“Wehrmacht”,字面意思是“防禦力量”,故此翻译为德意志國防軍西方一般直接用Wehrmacht 借代纳粹德国时的德军。

背景[编辑]

德語中的Wehrmacht字面上的意義是「防禦力量」,原先是使用在比較一般性的意義上:這個詞彙可以用來指稱德國或其他任何國家的武裝部隊

德國的武裝部隊的正式名稱在1935年之前都是Reichswehr。到了1935年,他們才被稱為Wehrmacht。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戰敗之後,盟軍佔領德國,隨後在1955年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軍事力量重整。西德新設武裝部隊被稱為聯邦國防軍

現在在德語與英語中Wehrmacht這個詞彙習慣上都特指德國在纳粹德国时的武裝部隊。

战间期[编辑]

魏玛共和国时期[编辑]

一战后,德国签订了贡比涅停战协定。军队也改名叫做和平军(德语:Friedensheer)。1919年3月,国民议会通过了一项建立一支420000人的叫做“临时国防军”的强大军队(德语:'Vorläufige Reichswehr.)。但是,凡尔赛条约在5月被公布。6月,德国被迫签订该条约。该条约对德国军队的规模进行了严厉的限制——只允许德国拥有10万人的军队,这其中海军最多有15000人。舰队最多只能有六艘战列舰,六艘巡洋舰,十二艘驱逐舰。同时,潜艇坦克重型火炮被禁止使用。原有的空军也被取消。1921年3月23日。一个新的战后军队(国防军(Reichswehr)在1921年3月23日成立。 但在1922年的拉巴洛條約,德國可在蘇聯訓練坦克和空軍;德國的化學武器研究和製造同樣可在蘇聯進行。結果,大約三百名德國飛行員在Lipetsk接受了訓練;一些坦克在喀山附近訓練;而毒氣則在薩拉托夫被開發。

阿道夫·希特勒及征兵制度的恢复[编辑]

保罗·冯·兴登堡总统于1934年8月2日去世后,希特勒接管了魏玛共和国总统办公室,并因此成为了军队总司令。所有德国武装部队的军官与士兵都必须对希特勒个人宣誓效忠于元首,即希特勒的称号。到1935年,德国正公开藐视凡尔赛和约中列出的军事限制条款,而征兵制度也在1935年3月16日被重新引入。

1942年德軍Panzer III戰車

尽管常备军规模被条约限制在100000人,每年都会有与这个数字相同规模的一群新征召兵接受训练。 征兵制度引入了德意志国防军这个名字,所以不仅1935年3月16日可以被视为它的建立之日,整个德意志国防军的组织与权力机关都可以被视作纳粹的创造,而与它的统帅部的政治立场无关(然而他们全部向希特勒进行了同样的效忠宣誓)。国防军的标志是铁十字的一种已经在一战后期从1918年3月及4月开始被用作空军与坦克标志的简化版本(直臂的所谓Balkenkreuz或横梁十字)。1935年10月15日,德意志国防军的存在得到了纳粹德国官方的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编辑]

德国陆军进一步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斗理念,将陆军(Heer)与空军 (Luftwaffe)的优势整合为联合武装部队。结合了如包围与“歼灭战”的传统战争手段,德军在二战的第一年完成了许多闪电般的速战速决,使得外国新闻工作者为他们所目睹之景象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名词:闪电战。德国陆军加入战争时仅有小部分完成了机械化改造:整场战争中步兵维持着90%的徒步率,而炮兵基本是用马拉。机械化部队在战争开端收到了世界新闻界的大量关注,被认为是入侵波兰(1939年9月)、挪威与丹麦(1940年4月)、比利时、法国与低地国家(1940年5月)、南斯拉夫与希腊(1941年4月)和苏联战役初期(1941年6月)胜利的原因。 在希特勒于1941年12月同美国宣战后,德国与其他轴心国成员发现自己卷入了同几个主要工业大国的战争而德国仍处在向战时经济的转型中。德国部队那时战线延伸过长,补给不足,战略上与人数上都处于劣势,在1941至1943年的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战役,北非的突尼斯战役以及库尔斯克会战等一系列决定性战役中被击败。

德军奉行基于任务的指挥方式(而非基于命令的指挥方式),旨在给予指挥官以更大的自由来应对事件和利用机会。在公众舆论中,德军曾经,而且有时仍然被视为一只高科技军队。然而,现代装备,尽管多出现在宣传中,经常只能以相对小规模得到利用。这主要由于德国直到1942到1943年才开始运行战时经济。在东线只有40%到60%军队是机械化的,由于苏联糟糕的天气与交通状况,辎重列车经常依赖马拉拖车,由于同样的原因许多士兵靠步行或骑自行车(Radfahrtruppen)行军。

一些历史学家,如英国作家、前报纸编辑马克斯·哈斯廷斯,认为“......以人比人,德军无疑是二战中最好的战斗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杂记阐述》一书中,安东尼·埃文斯写道:“德国士兵非常专业,训练有素,进攻凶悍且防守顽强。他们极富适应力,尤其在战争后期感受到装备短缺的年份”。然而,他们的正直被其战争罪行抹黑,尤其是在东线犯下的那些。在1941年的莫斯科、北非与斯大林格勒战役前他们战线过长、战略上居于劣势,从1942到1943年起,则在持续撤退。其他轴心国成员,尤其是匈牙利与罗马尼亚,同来自其他国家的志愿者与德军一同战斗。

二战中效力于德国陆军的志愿兵包括了德意志族人(没有出生在德国本土,但民族上属于德意志的人),荷兰人,比利时人,挪威人,瑞典人,芬兰人,捷克人和匈牙利人以及来自波罗的海诸国和巴尔干地区的人。俄国移民以及苏联的变节者组成了俄国解放军(Hilfswilliger)。来自苏联的非俄国人组成了东方军团(Ostlegionen)。这些部队都受恩斯特·奥古斯特三世的指挥,代表约5%的德国国防军陆军总司令部下属部队。

空军[编辑]


由赫尔曼戈林指挥的德国空军,是德国在战争初期的闪电战(波兰战役,1940年法国战役,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中取胜的关键。德国空军的主要兵力集中在战斗机和战术轰炸机,例如梅塞施密特Bf109战斗机和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 飞机与地面部队的配合十分紧密。数量巨大的战斗机可以保障空中优势,而空军轰炸机会集中攻击敌人的指挥联络系统,补给线,仓库和前线支援设施。他们迅速赢得了战无不胜的美称,敌人和敌国人民的深感恐惧,当德国空军飞机到来时,他们都迅速逃跑。这导致了敌后阵线的疑虑和混乱,空军与闪电装甲师的配合似乎是战无不胜的,这使得闪电战更加卓有成效。 随着战争的继续进行,敌人的飞机产量越来高,质量也在提升。

地面作战的空军[编辑]

空軍在俄羅斯及諾曼第的前線之地面作戰中投放了不少部隊。在1940年,空降獵兵(傘兵部隊)佔領了比利時的重要據點埃本-埃美爾要塞,並參與了入侵挪威行動的空中運輸任務,空軍的大型空投任務直至空軍於克里特島戰役中遭受重大損失後才停止。如同精銳步兵一樣,德國第一空降獵兵兵團參與二戰中的每項戰鬥,其中包括慘烈的卡西諾戰役突尼西亞戰役以及東線的多場關鍵戰事。除此以外,空軍也組建了一個空降裝甲部隊,第一空降裝甲師團,其主要參與西西里島戰役以及盟軍在入侵意大利中的登陸作戰雪崩行動

除了精銳的空降部隊以外,空軍也組建了野戰師團,這些師團都由空軍人員所組成。因為缺乏足夠軍官以及不樂意擔當步兵的任務,他們的士氣十分低落。在戈林的指示下,他們的行動被局限於較安定地區的防禦任務,以騰出部隊供前線作戰。空軍的防空部隊也動用了數以千計的少年軍人參戰[1]

海军[编辑]

德意志国防军海军(德语:Kriegsmarine)在二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德国,英国,和后来的苏联争夺大西洋的运输航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大西洋海战中,最初战绩十分突出的德国潜艇部队,后来由于盟军的诸如如声纳,雷达等技术创新,以及密码被破解最终被打败。而在1935年以前,因为国际条约的限制,德国海军的大型水面舰艇数量十分的少。袖珍战列舰格拉夫施佩上将号以及Scheer上将号只是在战争早起袭击运输船的任务中显得十分重要。而德国海军没有任何一艘航空母舰,因为德国军方高层对齐柏林伯爵号失去了兴趣。随着俾斯麦号战列舰在1940年被击沉,加上德国海军剩余舰艇面临盟军的空中威胁,所有舰船被命令返回德国港口。并且在1940年占领的挪威峡湾截获从美国驶向苏联的货船。,在巴伦支海战役后,卡尔·邓尼茨元帅被任命为海军元帅,并让德国停止了所有大型舰船的建造,并且更加倾向于建造潜艇。

战区与战役[编辑]

德意志國防軍於二次大戰期間是德意志國武裝部隊下之指揮機構,並策動了各項軍事行動。1941年以後,德國國防軍陸軍總司令部(OKH)成為了德意志國防軍於東線戰場上事實上之高級指揮機構,指揮除武裝親衛隊外的部隊戰鬥行動及策略。而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OKW)就負責西線的軍事行動。

地中海戰役北非戰役在部分時間是德意兩軍聯合作戰,可被視為另一戰區。

德意志海軍在北大西洋及中大西洋的行動因應其行動範圍及遠離其他戰場亦被視為另一戰區。

东线战场[编辑]

苏联,1941年10月。

東線德意志國防軍的主要戰役包括:

不過,希特拉要求國防軍要在其他戰場上作戰,有時更要同時於三個戰區作戰,造成資源被攤分得不足。1944年起,這樣更令到要防禦德國已變得不可能。


西线战场[编辑]

德国士兵行军穿过凯旋门
  • 假戰 (靜坐戰)
  • 入侵丹麥及挪威的威瑟演習作戰
  • 西線最大的戰鬥就是在1940年,包含荷蘭戰役法國戰役的黃色方案(Fall Gelb)。而這個以陸戰為主的行動結束後就演變成了兩個方面的戰鬥,一是由德國空軍發動不列顛戰役攻擊英國,另一就是由德國海軍針對對英國的物資輸送航線進行之戰略打擊。
  • 1944年諾曼第戰役後,盟軍登陸歐洲大陸,西線戰場遂再次燃起戰火。
  • 德國空軍分別在1939年的波蘭戰役及1940年的法國戰役中獲得勝利,但就在隨後的不列顛戰役中遭遇失敗。而自1941年起至1943年末,德國空軍在對抗蘇聯空軍的漫長而血腥的空戰中影響了其對抗英國皇家空軍的行動。而自1944年夏季起,盟軍空軍部隊在全部三個歐洲戰場都具有優勢。在不列顛戰役中,德國空軍起初是循炸毀英軍機場及打摩擦戰的早期目標行動,但在戰役之中就陷入自身損失比皇家空軍快的困境中。雖然發起戰爭時德軍處於優勢,但德國空軍不像英國般有能力將恢復率追上損失率。英軍空襲柏林後,希特拉命令轟炸英國城市作報復,這樣就令德國空軍的目標由英國皇家空軍轉為英國平民,亦令皇家空軍獲得時間重建力量,更有效對抗德軍對英國領空的威脅。
  • 大西洋戰役中德國海軍於前期取得成功,更讓英國首相丘吉爾在戰後表示在整個二戰期間唯一能讓他感到英國生存受到真正威脅的就是德國海軍的U艇襲擊。

伤亡[编辑]

愛沙尼亞托伊拉的戰爭記念館,內裏的紀念碑刻上了2,132名陣亡德軍士兵的名字

二戰中共有超過6,000,000名士兵受傷,11,000,000人成為戰俘。其中以德軍身份作戰的德國人和其他國籍人士大約就有5,533,000人陣亡、因傷去世、初俘期間去世或失蹤。其中也包括了215,000個在德佔期間被德軍征召的蘇聯平民。[2]

根據歷史學者法蘭克拜斯的說法,

德意志國防軍的傷亡人數從1943年1月第六軍團在史達林格勒戰敗後便急遽上升, 大越有18萬名士兵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陣亡. 德意志國防軍在二戰裡530萬的傷亡數字中, 有超過百分之80的傷亡數字是發生於戰爭的最後兩年中. 這些損失中大約有四分之三是在東線戰場(270萬)以及在1945年1月至2月的戰爭最後階段中(120萬)造成的.[3]

傑佛瑞赫爾夫寫道:

德軍在西部戰線的陣亡數字從1941年到1943年都沒有超過其他所有戰線總和的百分之3, 然而同樣的數據卻在1944年躍升至百分之14. 即使是在諾曼第登陸後的數個月裡,德軍總體傷亡數字中仍有大約百分之68.5是在東線戰場上造成的, 主要原因是紅軍的快速推進重創了不斷後撤的德意志國防軍.[4]

战争罪行[编辑]

A mass execution of 56 Polish hostages in Bochnia, near Kraków, following the invasion, December 18, 1939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犯下無數戰爭罪行。雖然德國之間軍隊前線背後的民事抑制的主要肇事者是納粹德國的“政治”的軍隊(的骷髏總隊特別別動隊),由國防軍代表的傳統軍隊犯下並下令(如委員自己的順序)的戰爭罪行,特別是波蘭的入侵在1939年期間,[6],後來在反對蘇聯的戰爭。工作人員一般弗朗茲·哈爾德陸軍首席的指令宣布在游擊隊的襲擊事件,德國軍隊要實行“武力集體措施”被屠殺整個村莊。[7]幾十萬,也許是數以百萬計,蘇聯平民死亡從飢餓作為德國食品徵用他們的軍隊和飼料為他們的馬草案。[8]根據托馬斯KUHNE,“在蘇聯的德軍的反游擊戰期間估計300,000-500,000人死亡。”[9]一邊偷偷聽著繳獲的德軍將領的談話中,英國官員意識到,德國軍隊已參加了暴行和大規模屠殺猶太人,並犯有戰爭罪。[10]

儘管戰俘的德軍營地從西方囚犯滿足一般國際法規定的人道主義需求,來自波蘭(永不投降)和蘇聯戰俘顯著糟糕的條件下關押。操作Barbarossa在1941年夏天推出和春天之間,320萬蘇聯戰俘的280萬拍攝,而在德國人的手裡死了。[11]

主要戰犯在二戰結束紐倫堡審判發現國防軍不是一個天生的犯罪組織,但它已在戰爭期間犯下的罪行。德軍像威廉·凱特爾和阿爾弗雷德·約德爾的幾個高排名的成員被定罪為他們的戰爭罪行的參與。其中德國歷史學家認為,德軍曾參加過戰爭暴行的時間,特別是在東線,成長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在20世紀90年代,公眾觀念在德國有爭議的反應和辯論關於戰爭罪問題展覽的影響。[12]最近,紐倫堡審判受到了質疑。以色列歷史學家奧馬爾Bartov,對國防軍[13]的權威專家在2003年寫道,德軍是種族滅絕的一種儀器願意,而且它是不真實的德軍是一個非政治性,專業的戰鬥力量,只有幾個“壞蘋果“。[14] Bartov認為,遠不是”untarnished盾“,作為戰後表示連續德國辯護,德軍是一個犯罪組織。[15]同樣,英國歷史學家理查德·埃文斯,權威專家在現代德國史上寫下了國防軍是種族滅絕的組織。[16]英國歷史學家伊恩·克肖的結論是,德軍的職責是確保誰見了雅利安Herrenvolk(“雅利安優等民族”)的生存空間被部分希特勒的要求,人民他寫道:

納粹革命不只是大屠殺更廣泛。第二個目標是從歐洲中部和東部消除斯拉夫人,創造一個生存空間的雅利安人。 ......至於Bartov(東線,希特勒的軍隊)所示,它barbarised在東部前面的德國軍隊。大部分的3000000人,從將軍到普通士兵,幫助消滅斯拉夫被俘士兵和平民。這有時個人的寒冷和蓄意謀殺(與猶太人),有時會全身殘暴和怠慢。 ......德國士兵“信件和回憶錄揭示其可怕的推理:斯拉夫人是'亞細亞布爾什維克'部落,劣勢,但有威脅的比賽。官兵只有少數人是納粹成員。[17]

规模[编辑]

在1935–1945年间在德意志国防军服役的军人总数据信接近了18200000人。这个数字由历史学家


这是a page that has been moved (renamed)的重定向。This page was kept as a redirect to avoid breaking links,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that may have been made to the old page name. For more information follow the category link.提出,反映了曾服役于德意志国防军的人员总数,并在任意时刻德意志国防军的军事力量。

著名军官[编辑]

德意志国防军的著名军官包括:

阿道夫·希特勒与将军保卢斯冯·博克在波尔塔瓦,德国占领下的乌克兰,1942年6月

陆军元帅[编辑]

German Army Generalfeldmarschalls in order of promotion:

影集[编辑]

参见条目[编辑]

注释[编辑]

  1. ^ 其中一位就是約瑟夫·阿洛伊修斯·拉辛格,即後來的第265任羅馬天主教教宗本篤十六世
  2. ^ Rűdiger Overmans. Deutsche militärische Verluste im Zweiten Weltkrieg. Wikipedia. 2000: 335. ISBN 3-486-56531-1. 
  3. ^ Frank Biess (2006). Homecomings: returning POWs and the legacies of defeat in postwar German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19. ISBN 0-691-12502-3.
  4. ^ Jeffrey Herf (2006). The Jewish enemy: Nazi propaganda during World War II and the Holocaus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252. ISBN 0-674-02175-4

參考資料[编辑]

  • Bartov, Omer "Soldiers, Nazis and War in the Third Reich" pages 129–150 from The Third Reich: The Essential Readings by Christian Leitz, London: Blackwell, 1999, ISBN 0-631-20700-7.
  • Bartov, Omer Hitler’s Army: Soldiers, Nazis, and War in the Third Reic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ISBN 0-19-506879-3.
  • Bartov, Omer The Eastern Front, 1941–45: German Troops and the Barbarisation of Warfar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6, ISBN 0-312-22486-9.
  • Bergen, Doris "'Germany Is Our Mission: Christ Is Our Strength!' The Wehrmacht Chaplaincy and the 'German Christian' Movement" pages 522–536 from Church History, Volume 66, Issue #, September 1997.
  • Bergen, Doris "Between God and Hitler: German Military Chaplains and the Crimes of the Third Reich" pages 123–138 from In God's Name: Genocide and Relig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edited by Omer Bartov and Phyllis Mack, New York: Berghahn Books, 2001, ISBN 1571813020.
  • Böhler, Jochen. Auftakt zum Vernichtungskrieg. Die Wehrmacht in Polen 1939. Frankfurt: 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2006. ISBN 3-596-16307-2 (German). 
  • Davies, W. German Army Handbook, 1973, Ian Allen Ltd., Shepperton, Surrey, ISBN 0-7110-0290-8
  • Evans, Anthony A., World War II: An Illustrated Miscellany, 2005, Worth Press, ISBN 1-84567-681-5
  • Evans, Richard J. In Hitler's Shadow West German Historians and the Attempt to Escape the Nazi Past. New York: Pantheon, 1989, ISBN 0-394-57686-1.
  • Fest, Joachim; Plotting Hitler's Death—The Story of the German Resistance, Henry Holt and Company, New York, 1996. ISBN 0-8050-4213-X
  • Förster, Jürgen "The Wehrmacht and the War of Extermination Against the Soviet Union" pages 494–520 from The Nazi Holocaust Part 3 The "Final Solu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ss Murder Volume 2 edited by Michael Marrus, Westpoint: Meckler Press, 1989 ISBN 0-88736-255-9.
  • Förster, Jürgen "Complicity or Entanglement? The Wehrmact, the War and the Holocaust" pages 266–283 from The Holocaust and History The Known, the Unknown, the Disputed and the Reexamiend edited by Michael Berenbaum & Abraham Peck, Bloomington: Indian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0-253-33374-1.
  • Förster, Jürgen "The German Military’s Image of Russia" pages 117–129 from Russia War, Peace and Diplomacy edited by Ljubica & Mark Erickson, 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2004 ISBN 978-0-297-84913-1.
  • Geyer, Michael ”Etudes in Political History: Reichswehr, NSDAP and the Seizure of Power” pages 101–123 from The Nazi Machtergreifung edited by Peter Stachura, London: Allen & Unwin, 1983, ISBN 0-04-943026-2.\
  • Geyer, Michael "Professionals and Junkers: German Rearmament and Politics in the Weimar Republic" pages 77–133 from Social Chang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Weimar Germany edited by Richard Bessel & Edgar Feuchtwanger, London: Croom Helm, 1981, ISBN 0-389-20176-6.
  • Goda, Norman "Black Marks: Hitler's Bribery of his Senior Officers During World War II" pages 413–452 from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ume 72, Issue # 2, June 2000; reprinted pages 96–137 in Corrupt Histories edited by Emmanuel Kreike and William Chester Jordan, Toronto: Hushion House, 2005, ISBN 1-58046-173-5.
  • Hastings, Max, Overlord: D-Day and the Battle for Normandy 1944, 1985, reissued 1999, Pan, ISBN 0-330-39012-0
  • Hastings, Max Armageddon: The Battle for Germany 1945, 2004, Macmillan, ISBN 0-333-90836-8
  • Heer, Hannes & Naumann, Klaus (editors) War of Extermination: the German Military in World War II, 1941–1944, New York: Berghahn Books, ISBN 1-57181-493-0.
  • Kershaw, Ian. Hitler: A Biograph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8. ISBN 0-393-06757-2. 
  • Kitterman, David "The Justice of the Wehrmacht Legal System: Servant or Opponent of National Socialism?" pages 450–469 from Central European History, Volume 24, Issue #4, 1991.
  • Lubbeck, William; Hurt, David B. At Leningrad's Gates: The Story of a Soldier with Army Group North. Philadelphia, PA: Casemate, 2006 (hardcover, ISBN 1-932033-55-6).
  • Geoffrey P. Megargee, War of Annihilation. Combat and Genocide on the Eastern Front, 1941, 2006, Rowman & Littelefield, ISBN 0-7425-4481
  • Megargee, Geoffrey, Inside Hitler's High Command, 2000,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ISBN 978-0-7006-1187-4
  • Messerschmidt, Manfred "The Wehrmacht and the Volksgemeinschaft" pages 719–744 from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Volume 18, Issue # 4, October 1983.
  • Müller, Klaus-Jürgen The Army, Politics and Society in Germany 1933–1945: Studies in the Army’s Relation to Nazism,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87, ISBN 0-7190-1071-3
  • O’Neill, Robert The German Army and the Nazi Party, 1933–39, London: Corgi, 1966, ISBN 0-552-07910-3.
  • Schulte, Theo The German Army and Nazi Policies in Occupied Russia, Oxford: Berg, 1989, ISBN 0-85496-160-7.
  • Shepard, Ben War in the Wild East: the German Army and Soviet Partisan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0-674-01296-8.
  • Smelser, Ronald & Davies, Edward The Myth of the Eastern Front: the Nazi-Soviet War in American Popular Cultur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0-521-83365-3
  • Former Waffen-SS soldiers, Wenn alle Brueder schweigen (When All Our Brothers Are Silent), Munin Verlag GmbH, Osnabrueck, 3rd revised edition 1981, ISBN 3-921242-21-5
  • Wallach, Jehuda The Dogma of the Battle Of Annihilation: The Theories of Clausewitz and Schlieffen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German Conduct of Two World Wars,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86, ISBN 0-313-24438-3.
  • Wette, Wolfram The Wehrmacht: History, Myth, Realit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978-0-674-02213-3.
  • .Wheeler-Bennett, John The Nemesis of Power The German Army in Politics 1918–1945, London: Macmillan, 1967, ISBN 1-4039-1812-0.
  • U.S. National Archives, Captured German Records Microfilmed at Alexandria, Virginia, Microfilm publications T-77 and T-78, 2,680 rolls
  • U.S. War Department, Handbook on German Military Forces, 15 March 1945, Technical Manual TM-E 30-451

外部連結[编辑]

kamouflage.net > global search: Europe > Germany (German Reich) > index – examples of, and information about, camouflage uniforms used by the Wehrmacht Heer, Wehrmacht Luftwaffe and Waffen-SS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