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德涅斯特河沿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聶斯特河沿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

  • Република Молдовеняскэ
    Нистрянэ
     摩爾多瓦語
    Republica Moldovenească Nistreană

  • Приднестрóвская Молдáвская Респýблика 俄語
    Pridnestrovskaya Moldavskaya Respublika

  • Придністровська Молдавська Республіка 烏克蘭語
    Prydnistrovska Moldavska Respublika
通稱:德涅斯特河沿岸
Flag of Transnistria (state).svg Coat of arms of Transnistria.svg
国旗 国徽

國歌:《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国歌

Transnistria in Europe (zoomed).svg
自然地理(實際管轄區)

面積

  • 國土面積:4,163平方公里
  • 水域率:2.35%

首都 蒂拉斯波爾
中央政府
所在地
蒂拉斯波爾
最大行政區 蒂拉斯波爾
最大城市 蒂拉斯波爾
最長河流 德涅斯特河
時區 UTC+2
(夏時制:UTC+3
人民生活
人口

以下資訊是以2012年估計


官方語言 摩爾多瓦語
俄語
烏克蘭語
官方文字 摩爾多瓦語
俄語
烏克蘭語
民族 摩爾多瓦人(32.1%)
俄羅斯人(30.4%)
烏克蘭人(28.8%)
保加利亞人(2.5%)
其他民族(6.2%)
主要宗教 东正教
天主教
曆法 公历
主要節日 獨立日:9月2日
道路通行方向 向右行驶

政治文化
國家結構形式 单一制
國家政權 最高苏维埃
政治體制 议会民主制
法律體系 欧陆法系

國家領袖


經濟實力
貨幣單位 德涅斯特河沿岸卢布
俄羅斯盧布(通用)(PRB)
其他資料

立國歷史

  • 立國日期:1990年9月2日
  • 立國事件:德左最高苏维埃宣布成立“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90年9月2日)

國家象徵 锤子与镰刀
國際域名縮寫 .md(与摩尔多瓦通用)
國際電話區號 +373(與摩爾多瓦通用)

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俄语Приднестровская Молдавск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乌克兰语Придністровська Молдавська Республіка, ПМР摩尔多瓦语Република Молдовеняскэ Нистрянэ),英语世界中通称外涅斯特里亚Transnistria),简称德涅斯特河沿岸Transnistria)。

地名[编辑]

该国位于东欧的一个特定地域,由于该地区处于德涅斯特河羅馬尼亞語Nistru乌克兰语Дністер),在摩尔多瓦境内的东岸,因此有了“德涅斯特河东岸”这个称谓。

  • 摩尔多瓦官方称之为Stânga Nistrului,意为“德涅斯特河左岸”
  • 罗马尼亚语英语Transnistria,意為“外涅斯特里亚”
  • 俄语ПриднестровьеPridnestrov'ye),意为“德涅斯特河沿岸”

政治[编辑]

国际上普遍认为这块区域是摩尔多瓦领土的一部分(苏联解体前属于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但是事实上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在苏联解体时就自行宣布独立,並成立“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定都蒂拉斯波爾。该地区主要说俄语和罗马尼亚语。

外交[编辑]

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目前仅获得南奥塞梯共和国、阿布哈兹共和国和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3个非联合国成员国的承认。但与俄罗斯保持密切的特殊国家关系。

非联合国成员[编辑]

國家 承認日期 注釋
 阿布哈兹 2006年11月17日 2007年9月26日建交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 2006年11月17日 2007年9月26日建交
 南奥塞梯 2006年11月17日 2007年9月26日建交

历史[编辑]

该地区传统上属于摩尔多瓦。1504年该地区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直接统治,成为土耳其保护下自治的摩尔多瓦公国的一部分。1792年,俄罗斯帝国根据《雅西和约》放弃了这块土地。当时,这里的人口绝大多数是摩尔多瓦人/罗马尼亚人,不过也有一部分游牧民族——鞑靼人

18世纪晚期,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开始对这里进行殖民活动,作为帝俄扩展边疆活动的一部分。1812年,该地区随同整个比萨拉比亚被土耳其割让给俄国。

十月革命以后,摩尔多瓦本土于1918年宣布独立,旋即并入罗马尼亚,但是该地区留在了乌克兰境内,并以“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的名义并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当时,罗马尼亚人依然是当地居民的主体,罗马尼亚语学校也照常开设。

1940年,苏联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地区,将德涅斯特河东岸与北比萨拉比亚合并,成立了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苏德战争期间,德国将这一地区归还了罗马尼亚,1944年,苏联重新占领摩尔达维亚,恢复了对这一地区的统治。

在苏联时代,作为苏联民族政策的一部分,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上万的罗马尼亚族人被放逐到了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与此同时,大量的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迁入了该地区。当时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绝大多数工业集中在了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而其他地区的各种经济成分中则是农业占据主导地位。根据1990年公布的数据,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贡献了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GDP总值的40%,和发电量的90%。

为了防止这一区域并入罗马尼亚,苏联武装力量第14军自1956年以来一直在此驻防,直至苏联解体

近年历史[编辑]

城區
央行

1989年,摩尔多瓦人在首府基希讷乌(苏联时期称为“基什尼奥夫”)宣布把摩尔多瓦语(事实上是罗马尼亚语)定为官方语言,并开始准备与罗马尼亚合并。德涅斯特河东岸的斯拉夫人则在1990年9月2日宣布成立“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随后一场内战在1992年爆发,大约1500人在战争中丧生。最后由于群众的大规模抗议,内战中止。

停火协议签署之后,俄罗斯政府遗留下了一支数千人的部队以“维和部队”的名义驻扎在该地区。由于俄罗斯在该地区历史上扮演的角色,这一行动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从此以后,摩尔多瓦政府一直没有在事实上控制过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

虽然在1994年摩尔多瓦政府与俄罗斯政府签署了一项协议,规定俄罗斯须撤出它在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的所有军队,但俄罗斯国家杜马至今一直没有批准该协议。

2004年持分离主义立场的德涅斯特河斯拉夫族民兵组织开始强行关闭教授罗马尼亚语的学校,一些教师和反对这一行动的家长被逮捕。摩尔多瓦政府决定对德涅斯特河东岸当局实行制裁以达到孤立该政权的目的。出于报复,德涅斯特河东岸当局也采取了行动来间接打击脆弱的摩尔多瓦经济。由于在苏联时期摩尔多瓦的绝大多数发电设施都建在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摩尔多瓦的其他地区常常受到断电的威胁。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和他们的首席谈判代表,保加利亚前总统斯托扬诺夫Петър Стефанов Стоянов)为缓解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进行了斡旋。

2006年的全民公投,97%的选票支持该地区独立并在未来加入俄罗斯联邦,94%的选民反对放弃独立成为摩尔多瓦的一部分。[1]

2007年亲摩尔多瓦的反对党社会民主党得以成立,其党魁安德烈·萨佛诺夫参加了总统选举失败。

2011年“复兴”运动领袖叶夫根尼·舍夫丘克以73.88%的得票率获胜,当选总统。[2]

2014年3月,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米哈伊尔·博拉(Mikhail Burla)向俄罗斯国家杜马(国会下议院)主席谢尔盖·纳雷什金提出了请求,要求加入俄罗斯联邦。[3] 2014年12月05日,俄罗斯向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派遣了60辆卡车,称装载着“人道主义”援助物资。[4]

行政区划[编辑]

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由5个区和2个直辖市组成。其中,宾杰里市完全位于德涅斯特河右岸,通常被认为其属于被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占据的摩尔多瓦中央政府领有领土。

  1. 蒂拉斯波尔市
  2. 宾杰里市
  3. 卡缅卡区
  4. 勒布尼察区
  5. 杜伯萨里区
  6. 格里戈里奥波尔区
  7. 斯洛博齐亚区

其他关于[编辑]

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国境图片 
 
蒂拉斯波尔市旗 
德涅斯特河沿岸行政区划 
1920年代的德涅斯特河沿岸情况
现任德涅斯特河沿岸总统叶夫根尼·舍夫丘克
德涅斯特河沿岸宣传标语,带国徽象征
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的护照

人口[编辑]

该地区的人口为555,347人(2004年数据)。在2001年进行的上一次人口普查中,该地区的人口为633,600人。

除了作为苏维埃时期的殖民地化的残余而遗留在这里的从事工业的俄罗斯人,当局也鼓励俄罗斯人在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购置房产或是在退休后在这里颐养天年(与俄罗斯的大多数地区的严酷天气相比,这里的天气较宜人)。故此,这一地区出现三分之二以上人口超过退休年龄的情况。

民族构成[编辑]

  • 摩尔多瓦人(罗马尼亚人):32%
  • 俄罗斯人: 30%
  • 乌克兰人: 29%

经济[编辑]

该地区2004年的GDP总值为4.2亿美元,人均662美元(按当年汇率计算)。从这个数值上看,德涅斯特河东岸地区虽然比摩尔多瓦其他地区略富一些,但是仍然是欧洲最穷的地区之一。這使德涅斯特河沿岸成為了歐洲的罪惡溫床,不論是軍火走私[5]或漏稅洗錢[6]均在當地活躍。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是首个使用塑料硬币的国家,可能塑料硬币在未来也会流行起来。[7]

参考文献[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当地政府[编辑]

当地媒体[编辑]

外媒对该国的简介[编辑]

其他[编辑]

参见[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