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泉林嘉有官方网站!

服务您的热线

0635-396-1908

黄腐酸大讲堂
嘉有黄腐酸的社会意义
解决秸秆焚烧难题

泉林模式”开创秸秆综合利用新时代,实现工业产业化的秸秆精肥还田。集团现有年处理秸秆125万吨能力,年可实现420多万亩耕地秸秆免于焚烧,有效利用根据集团未来产业布局,最终可实现年处理秸秆5000万吨,可解决全国1.68亿亩耕地的秸秆焚烧难题。

减轻雾霾

泉林模式”通过减少秸秆焚烧,减少固体颗粒物及有毒有害气体向大气中的排放;公司每利用1吨秸秆,可减排2.65kg固体颗粒物及减排1.2kg氮氧化物。公司每年处理秸秆125万吨,可减少3312.5吨固体颗粒物(PM2.5)的排放及1500吨氮氧化物,可大幅度减轻雾霾的产生。

实现节能减排

“泉林模式”的运行可通过减少秸秆焚烧、减少化肥用量、增加粮食产量三种途径综合实现减排CO2每利用1吨秸秆可实现减排10.92吨CO2。按照泉林未来的全国布局规划,一旦实现500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可实现减排5.46亿吨CO2

提升农民收入

市场常见品牌复合肥零售价格较高,以小麦底肥为例。金正大、史丹利每亩投入140-150元左右,而嘉有肥料将终端投入控制在每亩130元,同时每亩赠送4元的保险,预防自然灾害。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泉林模式一草两业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模式,开创了农业-轻工业的循环经济产业,实现了秸秆从土地到肥料再归还于土地的良性物质循环,解决了秸秆资源浪费、秸秆焚烧等不合理处理、利用方式带来的环境污染危害,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是建设区域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泉林一草两业秸秆综合利用模式,破解秸秆禁烧困局,还世界碧水蓝天

2016年全国两会袁隆平院士《关于加大秸秆精肥还田新技术推广破解秸秆禁烧困局的提案》中指出,要解决秸秆问题,必须将其归还给土壤。要彻底破解秸秆禁烧困局,必须加大秸秆精肥还田新技术研发和推广。
泉林集团独创的“一草两业”产业模式,将废弃的秸秆资源进行充分利用,一业生态肥业:将秸秆中的木质素、有机营养、无机营养提取出来,经过专利工艺生产出秸秆黄腐酸肥料;一业生物纤维素化工:利用秸秆纤维素生产本色环保产品。
其中利用秸秆生产黄腐酸肥料,并应用到农业生产的过程,不仅实现了袁院士提出的秸秆精肥还田,还通过标准化的生产工艺,实现了工业化、规模化的秸秆精肥还田,从源头上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开创了清洁、环保、高效的秸秆还田新途径。
以100万吨/年秸秆黄腐酸精肥还田工程为例,年可生产100万吨秸秆黄腐酸肥料,可覆盖4000万亩耕地。

秸秆精制黄腐酸肥料还田,安粮沃土,利国利民

秸秆精制黄腐酸肥料一揽子解决多项问题,其中在沃土工程、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泉林黄腐酸肥料是优良的“土壤改良剂”:当年应用,土壤有机质明显回升;多年应用,土壤肥力达到丰富等级,土壤养分含量明显回升,有效解决土壤盐化、酸化、沙化等土壤退化问题。同时络合、吸附、钝化重金属,有效减少农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耕地。符合“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的沃土工程要求。

秸秆精制黄腐酸肥料减肥减药,确保餐桌安全

黄腐酸是“肥料增进剂、农药增效减毒剂”,经试验验证,当年应用黄腐酸肥料,即可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连续施用3-5年,减少化肥用量20%以上,减少农药用量30%以上,从源头山确保农产品的食用安全,确保餐桌饮食安全。

实现绿色增产基础上的高产优质,打造区域生态农业产业

黄腐酸可在增产的基础上提高作物品质,减少农药、重金属残留,使粮食、蔬菜、茶叶、中草药以及肉食品都能达到发达国家农产品或食品质量标准,同时有效提高农产品体内对人体有益的指标,降低对人体有害的指标。这对打造区域品牌,创建区域生态农业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建议》

——关于“推广先进技术模式利用农业秸秆纸浆造纸”的建议

一、我国农业秸秆利用基本情况

我国农业秸秆年理论资源量约为8.4亿t,可手机资源量约为7亿t,其中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的理论资源量约为6.3亿t,可收集的资源量约为5亿t,占秸秆可收集资源量的70%以上。秸秆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江苏、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