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涵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至: 导航搜索
1941年《最新支那要人传》中的高一涵照片

高一涵(1885年2月-1968年4月)[1]原名高永浩,别名涵庐梦弼等等,安徽省六安州(今六安市金安区)人,中華民国中華人民共和国政治家、政治学者。[2][3][4][5][6]

生平[编辑]

留学与归国[编辑]

高一涵1885年2月生在南官亭乡一个半耕半读家庭。自幼读书,13岁能作诗文。1912年毕业于安徽高等学堂。同年自费留学日本,1913年入明治大学政治科。1916年春,高一涵结识了李大钊。当时李大钊正在和一些中国留日学生秘密组织“神州学会”,从事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活动。因为高一涵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不少反对袁世凯的文章,李大钊读过这些文章,便来访晤高一涵,约高一涵共同反袁。高一涵乃参加神州学会。高一涵被留日学生总会推为该会编辑委员会主任,当时李大钊也被推为该会文牍干事,共同负责编辑该会的机关刊物《民彝》杂志,二人过从甚多。[2][3][4][5][6]

1916年(民国5年)7月,高一涵毕业归国。李大钊已经在6月底回到上海。当时北洋政府要员汤化龙请李大钊赴北京创办《晨鐘報》,李大钊遂邀请高一涵同赴北京办报。1916年8月15日,《晨鐘報》在北京创刊,梁启超汤化龙蒲殿俊等人主办,李大钊任总编辑,高一涵参与编辑工作。《晨鐘報》主张发动民主,反对军阀势力,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受到汤化龙阻挠。不到两个月,李大钊、高一涵被迫辞职,共同退出《晨鐘報》社。1917年(民国6年),高一涵应章士钊聘请,担任《甲寅日報》撰稿人。[2][3][4][5][6]

1918年,经陈独秀介绍,高一涵受聘为北京大学编译委员会编译委员,并兼任中国大学、法政专门学校教授,研究政治理论,讲授政治学、政治思想史课程。后来,李大钊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高一涵参加该会并常演讲,宣传并介绍马克思主义。由于陈独秀来北京大学任职,《新青年》编辑部自上海迁至北京,高一涵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成为主要撰稿人之一。从1915年《新青年》发行,到1921年《新青年》第9卷第1号,高一涵先后撰写26篇文章,论述政治、法律、哲学等方面问题,“以政理启政例”,号召打倒军阀,改造国家,号召青年“练志、练胆、练识”。[2][3][4][5][6]

1918年(民国7年)12月,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创办《毎周評論》,高一涵任《毎周評論》撰稿人。《毎周評論》坚持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及文化思想宣传。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高一涵精神振奋。1919年6月10日,高一涵与陈独秀等人来到中央公园城南游艺园新世界等处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传单。[2][3][4][5][6]

1920年9月,高一涵参加《新青年》社。1922年4月,高一涵与北京各界200多人发起非宗教运动。该运动的发起词指出帝国主义利用宗教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揭露“耶稣教是帝国主义侵略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工具,传教士是侵略的先锋队”。非宗教运动获得北京各界人士响应。1922年5月10日,在北京大学第三院成立非宗教运动大同盟,并且在中国不少大中城市设立分会。[6]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中,直系获胜,宣布恢复旧国会,准备制宪,以抵制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北京各界人士希望在宪法中争取确立民权。高一涵乃同北京各界人士于1922年8月15日在湖南会馆成立“民权运动大同盟”。作为该同盟的重大活动之一,高一涵撰文列举《治安警察法》对人民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示威游行等权利的限制违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民国”不该有的现象,要求废止《治安警察法》。该同盟还参加劳动立法运动、声援二七大罢工等。该同盟于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被迫停止活动。[6]

大革命前后[编辑]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李大钊在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归来后,对高一涵说:“现在国民党共产党合作了,国民党的纲领也改进了,我愿国民党中多一个朋友,不愿国民党中多一个敌人,因此,我劝你加入国民党。”经李大钊劝说及介绍,高一涵于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5年(民国14年),高一涵参加教育界公理維持会,并担任《現代評論》撰稿人。1924年至1926年间,高一涵先后撰写并通过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欧洲政治思想史》、《中国内阁制度的沿革》、《中国御史制度的沿革》等著作,其中《欧洲政治思想史》被北京大学列为第八套教学参考丛书之一。[2][3][4][5][6]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占武汉以后,亟需建立各级党政组织,需要大批人才。经李大钊推荐,高一涵自北京赴武汉投身革命工作。途中经过上海时,经高语罕介绍,高一涵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名誉”党员。据说,陈独秀曾称,按照高一涵的气质,当个名誉党员较为合适。[2][3][4][5][6]

1927年1月(民国16年),高一涵抵达武汉。经章伯钧介绍,高一涵担任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政治学教授、政治系主任、法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时兼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编译委员会主任委员、宣传科代科长、中国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同年3月随中国国民党安徽省党部迁至安庆[2][3][4][5][6]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事件武汉长沙等地先后举行数十万人参加的反帝讨蒋大会。高一涵接连在汉口《民国日报》及北伐军总政治部的机关报上发表文章,声讨蒋介石。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事件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高一涵赴上海避难,自此失去了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联系。1927年9月,高一涵出任上海法政大学教授、政治系主任。蔡元培任吴淞中国公学董事长后,高一涵应邀赴中国公学任教授兼大学部社会科学院院长。在此期间,高一涵专心研究政治学,所著的《政治学纲要》1930年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2][3][4][5][6]

内战与抗日[编辑]

1931年2月,经南京国民政府監察院院长于右任提名,高一涵出任监察委员,并经于右任、王陆一介绍,集体加入中国国民党。1935年(民国24年)4月,高一涵被调往两湖地区,担任监察院湘鄂区监察使。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6月底,湘鄂区监察使署从武昌撤至湘西芷江[2][3][4][5][6]

1938年冬,日军占领武汉,并且进入湖南北部。蒋介石下令火焚长沙,酿成长沙大火,居民损失惨重。当时日军距离长沙尚远。中国舆论为此次大火哗然。国民政府为推卸罪责,命高一涵调查起火原因及真相,并“追究起火责任”,“立即具报,听候核办”。高一涵于11月20日前后自芷江动身,赶赴长沙。沿途见“江村劫后无鸡犬,野寺尘封见狉獌。宅第都随烽火尽,只余斜月向人脔。”抵达长沙后,高一涵当即四处调查大火真相,但民众说不出放火时的真实情况,知道内幕的高官则在遮掩,高一涵非常失望,感叹“他们那时对蒋介石是何等忠诚”。后来,高一涵就该事件呈复监察院的调查报告也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回音。[6]

1940年(民国29年)8月[7],高一涵调至甘寧青区监察署,担任特派监察使。任内,他定期视察各地政治及其他事宜。1946年(民国35年)11月,高一涵当选制宪国民大会代表。1947年3月,经于右任安排,高一涵再度赴湘鄂区监察署任监察使。1947年4月,高一涵被派为粮食部湘鄂区征粮督导团主任委员。1948年7月,为生活计,经于右任安排,高一涵回到南京,任监察院专门委员,负责起草并审查有关法令草案。1949年4月,高一涵被任命为考试院考试委员,但未赴任。[2][3][4][5]

人民共和国[编辑]

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後,高一涵留在大陸,应南京市军委会文教委员会聘请,担任南京大学教授、政治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法学院院长。1949年6月,高一涵经周新民陈敏之介绍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6年当选为民盟中央委员、民盟江苏省委副主委兼组织部长。1951年5月,经南京市人民政府提名,高一涵出任南京市人民政府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同年7月,出任南京市人民政府政法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委员。1955年出任江苏省司法厅厅长。1956年,在江苏省政协二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此后连任第三届江苏省政协副主席。1954年,当选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員,後来又当选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員。文化大革命中,高一涵被指名批判。[2][3][4][5]

1968年4月,高一涵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1978年,江苏省政协、民盟江苏省委联合为高一涵举办骨灰安放仪式,恢复名誉。[2][3][4][5]

著作[编辑]

  • 欧洲政治思想史
  • 政治学綱要
  • 中国内閣制度的沿革
  • 中国御史制度的沿革
  • 译有《杜威的实用主义》、《杜威哲学》等书[2][3][4][5]

注释[编辑]

  1. ^ 徐友春主編《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1286頁、劉国銘主編《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書》1811頁作生于1884年。鳳凰網《高一涵生平》作生于1885年。瞿超《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高一涵》作生于1885年2月。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高一涵生平,凤凰网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徐友春主編,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訂版
  4.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劉国銘主編,中国国民党百年人物全書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東亜問題調査会,最新支那要人伝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瞿超,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高一涵
  7. ^ 瞿超《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高一涵》作1940年11月20日

参考文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