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爱猪网!

【非洲猪瘟专题】江苏首例非洲猪瘟现场诊断报告

猪场频道 16小时前

编者按:江苏省连云港非洲猪瘟疫情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呈现出典型非洲猪瘟特点,本文将对现阶段疫情排查工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8月18日,江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连云港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称该市某生猪养殖场猪只发病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以及剖检病变观察,初步诊断为临床可疑非洲猪瘟。按照有关要求,采集了3只病死猪样品送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进行确诊,最终确诊为非洲猪瘟。

发病基本情况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某养殖场共存栏4626头生猪,分4栋舍饲养。其中,2号育肥舍于2018年5月17日和5月21日两次引进猪只,每次引进560头。8月15日早7点巡栏时发现,该栋舍3头猪出现发烧、倒地不起并伴有血便的症状,体温41-42℃,用安痛定和青霉素大剂量给药,治疗无效后于当天下午死亡。8月16日,10头猪发病,8头死亡;8月17日,150头猪发病,23头死亡;8月18日,300多头猪发病,26头死亡;截至8月19日,共发病615头,死亡88头(图1)。8月19日扑杀时,该场1、3、4号舍猪只临床健康。

1.jpg

图1  猪只发病死亡情况

临床和病理诊断

本起疫情中,病猪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呈典型的急性型非洲猪瘟症状。

临床症状

发病猪只体温41-42℃,皮肤黄染,呼吸困难,不愿运动。个别猪排血便,部分猪站立不稳,出现倒地抽搐、四肢呈划水状等神经症状(图2)。

2.jpg

图2-1  病猪皮肤黄染

2-2.jpg

图2-2  病猪倒地抽搐

2-3.jpg

图2-3  病猪不愿运动、扎堆

剖检病理变化

皮肤黄染,皮下脂肪黄染,血液凝固不良;病死猪脾脏肿大,大小约为正常脾脏的4-5倍,呈紫褐色(图3A);肺部支气管有大量淡黄色渗出液(图3B);腹腔大量积液呈血红色(图3C);肾脏肿大,肾乳头肿大,见淡黄色胶冻样渗出(图3D)

3a.jpg

图3-A 脾脏异常肿大

3b.jpg

图3-B 肺部支气管充满渗出液

3c.jpg

图3-C 腹腔充满深红色渗出液

3d.jpg

图3-D 肾脏及肾乳头部肿大

肠系膜淋巴结\下颌淋巴结肿胀、出血(图4A,4B);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血,呈紫褐色(图4C);淋巴结切面潮红,指压时有血液渗出(图4D);

4a.jpg

图4A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出血

4b.jpg

图4B 下颌淋巴结肿大、出血

4c.jpg

图4C 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出血

4d.jpg

图4D 淋巴结纵切面严重出血

胃肠粘膜出血(图5A);心脏的心耳处有大量出血,心内膜见紫褐色出血斑(图5B);十二指肠、回肠、直肠出血,肠内容物呈焦油色(图5C,5D);膀胱内膜充血。

5a.jpg

图5A 胃基底膜出血

5b.jpg

图5B 心包出血点

5c.jpg

图5C 肠道出血

5d.jpg

图5D 肠壁出血

采样送检与确诊

按照《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试行)》和《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要求采集发病及病死猪抗凝血10份、脾脏3份、淋巴结3份、肾脏3份以及肺脏等样品送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检测。经检测,确诊为非洲猪瘟。

疫情处置与监测

按照《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试行)》和《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要求,对疫点和疫区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处置措施。禁止所有生猪等易感动物和动物产品进入或流出封锁区。目前,疫点和疫区内所有生猪已全部扑杀并无害化处理,受威胁区的疫情排查工作也在全面推进,尚未发现新的异常情况。

小结

此次非洲猪瘟疫情为江苏省首例,截至8月19日扑杀时,除2号舍外其他栋舍猪只临床健康,提示正常猪与发病猪的直接接触是非洲猪瘟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本起疫情属急性型非洲猪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涵盖所有非洲猪瘟急性发病特点,为非洲猪瘟的最终确诊提供了参考,也为今后非洲猪瘟疑似病例的发现提供依据,对全国疫情排查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通过采取相应措施,目前该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疫情溯源工作正在深入进行中。

供稿作者及单位:

陈昌海、董永毅、开妍 江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李锋、蒋向君、单玉平 连云港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樊晓旭、吴晓东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中国兽医发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