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百科橫幅

臺灣縣

清領時期臺灣的行政區,清末隨臺灣府的移設中部,縣治有所變動,日治初期一度沿襲。清初屬於中路。最初範圍西至澎湖,北到新港溪(今鹽水溪),南到文賢里二層行溪(今二仁溪)與鳳山依仁里為鄰,但沿海的安平等地屬鳳山縣,東界到保大里大腳山。
臺灣府的附郭縣而得名。1684年(康熙23年)臺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隸屬福建省,設一府三縣。一府是將鄭氏時期的承天府改為臺灣府,三縣即臺灣縣、鳳山縣諸羅縣。臺灣縣為鄭氏時期萬年縣的北部,包含仁和、仁德、崇德、文賢、新豐、歸仁、永豐、保大、永康、武定、廣儲、長興等里,康熙末年增大目降庄,同治年間又增新化里。
1727(雍正5年)澎湖另外設為一廳。1731年(雍正9年)更定南界為二層行溪,安平等地劃為臺灣縣。1734年(雍正12年)東界擴及羅漢門(今高雄內門),1834年(道光14年)北界改以灣裡溪(今曾文溪)為界,新增外武定里(約今臺南市安南區)等地,範圍相當於今臺南市臺南縣(註 1)曾文溪以南,與高雄縣(註 2)內門鄉(註 3)、旗山鎮(註 4)、甲仙鄉(註 5)、杉林鄉(註 6)、六龜鄉(註 7)。
1887年(光緒13年)臺灣建省之後,下設三府,為臺北府、臺灣府、臺南府。臺灣府移設中部,附郭臺灣縣的範圍改為東到埔里火燄山民站,南到雲林濁水溪,西南到彰化同安嶺,北到苗栗大甲溪尾,相當於臺中、彰化、南投一帶的中部區域,原臺灣縣改名安平縣。日治初期,全臺分臺北、臺灣、臺南三縣,臺灣縣包含相當於今日苗栗、台中、彰化、埔里、雲林等縣的廣大中部區域,維持約2個月,臺灣縣改名為臺灣民政支部,隔年改名台中縣(註 8)。
在清代的一府三縣、一府四縣時期,臺灣縣的面積在三縣之中最小,平原上無大河,東部雖多山,但地勢不高,最高的是木岡山。西部的臺江內海為府城(今臺南市)通往外海的必經之地,在清廷治臺200多年中,因陸地海岸線西移,內海的水域逐漸縮小,影響沿岸地區通往鹿耳門的水道。尤其是1823年(道光3年),新增的浮覆地亦成為臺灣縣的一部分,增加轄區面積。光緒年間開挖運河,新增道路,改變內海隔絕安平鎮和府城的形勢。
相較於諸羅縣(1787年改嘉義縣)、鳳山縣,設省前的臺灣縣氣候寒暑宜人。設縣之初,府治、縣治等公署、營盤設在原承天府,因此以新街、橫街為基礎發展出十字大街與附近許多街肆。康熙末年,四坊之外的永康里、歸仁里等地都出現市集,臺灣縣是人煙較為稠密的一縣。嘉慶年間新增更多街市,如安平的市仔頭、永康的大東門街(今臺南市東區大東門附近)、羅漢外門的蕃薯寮街(今高雄旗山)。臺灣縣沒有客庄,但是康熙末年有客家人在四坊之內租屋居住。縣城內居民從事工、商各業,遊手好閒者少。
設省前的臺灣縣水利以開鑿埤塘為主,有些早在荷蘭時期、鄭氏時期即已開築。田地開墾甚早,地貧,農人多用糞作肥;康熙末年記載,臺灣縣多沙漏地,佃民常耕作一、兩年後就要換地。檳榔產量比北路多,比南路少;因檳榔可做為排解鄰里、親朋糾紛及迎客之物,南、北兩路檳榔大多銷到臺灣縣。
設省前的臺灣縣要通往海外,同治以前多由鹿耳門,後因內海淤積,咸豐年間漸以安平的大港為主要海道。安平在清末發展為對外通商口岸,海關、外國商館相繼設立,港區成為帆檣雲集之地。陸運方面,縣內居民到遠地,多駕牛車往返。主要交通路線有三,以府城為中心,分別通往諸羅縣北路、往鳳山縣南路、往羅漢門中路。

撰稿者:許淑娟
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24日
參考資料:
1 陳文達。1993。《臺灣縣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據1964年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本第103種影印)。
2 謝金鑾。1993。《續修臺灣縣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據1962年臺灣銀行「臺灣文獻叢刊」本第140種影印)。
3 吳進喜。2000。《臺灣地名辭書卷五:高雄縣第一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4 施添福總編纂。1999。《臺灣地名辭書卷二十一:臺南市》。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