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网通 e缪斯社区|搜索|上音|音乐学系|网站联盟
  |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评论随笔 | 书评书讯 | 专家讲坛 | 学术论文 | 名家专集 | 教学科研 | 学会机构 | 下载 | 博客 | 论坛 | 书城 | 
专题栏目
最 新 热 门
固顶文章说唱音乐分类研究
推荐文章勋伯格“VS”斯波索宾—…
推荐文章和雇制度在宋代宫廷音乐…
推荐文章卡尔•波普尔的科学…
推荐文章"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
推荐文章戏剧表演与高师音乐教育
推荐文章超脱宁静、淡处知音——…
推荐文章从解释学美学角度对音乐…
推荐文章京族独弦琴研究
固顶文章孔子乐教思想与《全日制…
最 新 推 荐
推荐文章马来西亚第27届ISME大会…
固顶文章思想史视野中的20世纪上…
推荐文章【扑灯蛾】曲牌“南曲北…
固顶文章说唱音乐分类研究
推荐文章勋伯格“VS”斯波索宾—…
推荐文章和雇制度在宋代宫廷音乐…
推荐文章卡尔•波普尔的科学…
推荐文章"20世纪西方器乐演奏风格…
推荐文章戏剧表演与高师音乐教育
推荐文章超脱宁静、淡处知音——…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音乐学网 >> 学术论文 >> 中国传统音乐 >> 文章正文        【字体:
京族独弦琴研究
作者:宋唐[文集]  文章来源:《丝竹》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7-3   

京族独弦琴研究[1]

 

音乐学系2006级研究生  宋唐

 

摘 要:笔者以实地考查、实际参与和切身体验的方法,多次亲赴中国广西防城港市京族三岛[2]地区,学习京族民间乐器——独弦琴的演奏。与此同时,专访了当今中国大陆从事“独弦琴”演奏的主要乐师和民间艺人,何绍、王能、陈坤鹏、苏春发、苏海珍等人。对中国大陆境内的京族民间乐器——独弦琴,做了一次较为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本文从京族的历史谈起,逐一介绍了京族独弦琴的源流及其形制,尤其是对京族独弦琴的师承关系、演奏风格、现存曲目方面的情况,做了较为全面细致的资料搜集与脉络梳理,力图初步理清中国京族独弦琴的发展流变,并对其文化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综合的客观描述。

关 键 词  京族  独弦琴

 

在广西众多民族中,有一个与越南主体民族为同一属系的民族——京族。作为一个只有不到两万人的少数民族,京族有着极其独特的音乐文化

在中国大陆,京族是广西特有少数民族,主要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兴市江平镇巫头、山心、 尾三座海岛上,因此这三座海岛又被称为“京族三岛”。因东兴市与越南接壤,故而这一地区一直是两国人民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京族是一个以渔业为主要生存方式的少数民族,据史料记载,公元十六世纪,一些越南人因追捕鱼群来到中国境内的这三座小岛上定居,这些越南人在中国被称为京族。

“独弦琴”是京族民间乐器中最具特色的代表,在京族人民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京族的传统节日“哈节[3]”中有它婉转低回的声音,京族青年表达爱意的对歌中有它千回百转的曲调。独弦琴因其音色与京族语言的极其相似性,使它深受京族人民的喜爱,它集中体现了京族人民的音乐审美观念与民族文化内涵。因此,本文将“独弦琴”及“独弦琴音乐”,以及“独弦琴”在中国大陆目前的发展现状作为考察、研究、论证的重点。

一、京族文化历史概况

京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被称为“越族”,这与越南对其本国内的主体民族“越族”的称谓相同。19585月建立东兴各族自治县时,根据其历史、语言、文化特点、生活习俗和本民族的意愿,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京族”,意为“心向北京”。[4]

京族现约有人口18915[5],聚居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兴市,主要分布在东兴市江平镇的巫头、山心、 尾三个海岛上,俗称“京族三岛”。根据2001年末统计,东兴市境内现有京族人口13429[6],约占全国京族人口的70%。东兴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的市辖县级市,为全国14个边境口岸开放城市之一,与越南芒街接壤。京族三岛地区属中国沿海粤方言区,加之长期与汉族杂居生活,现在已经汉化,日常用语使用白话(粤语)。但在如哈节等祭祀活动中,仪式的司文在[7]念白时是要使用京语的,即越南语,但已有所不同。

京族作为一个外来民族,从越南迁来中国境内已有400多年的历史。400年来在与汉族人民共同生产生活的逐渐融合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与文化。据京族三岛(指巫头、山心、 尾三个海岛)所保存的文物史料中记载,1953见于 尾发现的乡约中提到:

“……承先祖父洪顺三年贯在涂山漂流出到……居乡邑,壹社二村,各有亭祠前……券例各各有言置……分说明……理宜循集且亭祠奉事列位香火前少后……不便驯至嗣德贰拾捌年季夏节具祭……旬为此会合再立新约券便各各事神永为恒……”[8]

文中提到的“洪顺”为越南黎襄翼帝的年号,洪顺三年即中国明武宗德六年(公元1511年);“嗣德”为越南阮羽宗的年号,嗣德贰拾捌年即中国清朝德宗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由此可见京族迁来三岛,最早为1511年,当时(公元1511年以前的二、三十年到1511年),正是越南战乱频仍时期;此后的400年间,越南依旧战乱不断,先后遭法、日帝国主义侵略,沦为殖民地,人民陷于十分苦难的境地,直到1945年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1954年才完全结束法国的殖民统治。在这样的历史境遇下,越南人民在捕鱼中漂流到三岛,发现这里是个好渔场,便迁徙定居于此。据二十世纪50年代调查,京族人迁来三岛的时间,早则13代,多数为8代、9代,最晚的为2代。[9]

二、 独弦琴的历史源流

笔者于20052月、9月和20065月三个时间段里,多次前往京族三岛采风,有幸采访到了目前中国仅有的几位演奏独弦琴的代表人物——何绍[10]、王能[11]、陈坤鹏[12]、苏春发[13]和苏海珍[14]等人,并从对他们的采访中了解到有关独弦琴的历史源流和脉络。

 

一、中国起源说

何绍是中国独弦琴目前所能采访到最为年长的演奏者,他是中国独弦琴所能追查到的最早源头的演奏者——苏善辉[15]的学生。何绍从1960年正式拜师学习开始,就一直潜心研究独弦琴的演奏方法以及历史脉络,是国内首位研究独弦琴起源的人。就笔者查阅各种资料时发现,目前国内所有关于独弦琴的研究论文,凡是提及历史源流问题的,都引用了何绍的观点,他认为:

“虽然现在独弦琴在越南是象征越南国乐的代表性乐器,但是,越南在古代是中国的属国,所以独弦琴也应该是由中国传入越南的,而且独弦琴早已于晋代或晋代以前就存在于中国了。”

何绍认为独弦琴母胎为“圆形管状琴”[16],有何绍所撰写的《中国独弦琴演奏法教程》中有如下结论:

(一)我国晋代就已有“一弦琴”,至宋代也仍有,但其形制,至今却不详。

(二)唐德宗时,我国曾传进了骠国的“独弦匏琴”(龙首独琴)。

(三)我国明代的嘉靖年间(1511年)京族人所带回中土的Đàn bu即“匏琴”。

就独弦琴是越南先有,还是中国先有,何绍也提出了如下证据:

(一)越南文化、文字以及语言都受到中国的巨大影响,其“喃字”就是根据汉字所创造的。因此“匏琴传入越南,也就不是不可能的事,实际上恐怕也正是如此。”

(二)关于“独弦琴”的名称,越南文中记为“Đàn Đôc Huyên”或“Đàn bu”前者读起来其音与广东方言相近。后者Đàn是越南语“琴”的意思,bu是“匏”字的汉语直译。“由此可见‘匏琴’原属从中国传过去的一种乐器”。

(三)从越南人所演奏的传统“独弦匏琴”乐曲来看:早在五六十年代,越南早期登上世界文艺舞台的独弦匏琴演奏家——孟胜(第二十四届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获得者)他演奏了一首名为“中音葫芦独弦琴古曲《沙漠》”越南本无沙漠,而却有题为《沙漠》的独弦匏琴古曲,更使人奇怪的是,在这首古曲中,竟然通篇灌注着我国“羽调式”,与蒙古马头琴之风韵,这不能不令人怀疑,它本来就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四)移居我国的京族人民,带回一首祖传的“独弦匏琴”古曲,题目竟然源出我国典故的《高山流水》,而且这首《高山流水》的主音是“5”,属于我国民族调式“徵调式”,这又说明它也源出于中国。

 

二、民族归属说

对于独弦琴究竟从何处而来,王能与何绍的观点略有不同,他认为:

“独弦琴是越南的民族乐器,而京族是从越南迁入中国的,所以独弦琴在中国的出现,必然也是京族人带入中国的。……

独弦琴最早是为民间演唱民歌时伴奏的乐器,之后独弦琴自身得到了发展,一代代流传下来。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说,我们就应该尊重独弦琴的历史,把它和京族看成一个整体。……”

当了解到以上几种有关独弦琴的历史起源说法时,笔者则认为:何绍的“中国起源说”有大量史料证明中国在晋代以前就有“一弦琴”的记载,但“一弦琴”是不是独弦琴,“圆形管状琴”究竟形制如何,以及骠国向唐朝所献的“独弦匏琴”又是什么样子,笔者查询了大量提到“一弦琴”的古籍史料,如《新唐书》、《拾遗录》、《唐会要》和《三才图绘》等,虽然发现文字记录与何绍所引基本一致,但是何绍在其论文中描绘的“圆形管状琴”的图形却无从寻觅。同时笔者发现其它很多关于独弦琴的论文、介绍,虽都是以何绍的研究成果为蓝本,使用相同的史料,但是却常常断章取义,曲解了史料的原意。故笔者将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于1921年的《新唐书》原文中涉及“独弦匏琴”的文字,将文字抄写并加以标点句逗,现呈现如下:

大匏琴”为“覆以半匏,皆彩畫之,上加銅甌。以竹為琴,作虺文橫其上,長三尺餘,頭曲如拱,長二寸,以絛系腹,穿甌及匏本,可受二升”且“大絃應太蔟,次絃應姑洗。

獨弦匏琴”为“以班竹為之,不加飾,刻木為虺首;張絃無軫,以絃系頂,有四柱如龜茲琵琶,絃應太蔟。

“小匏琴”为“形如大匏琴,長二尺;大絃應南呂,次應應鍾。

而很多文章却常常将“大匏琴”前面的主题句“有大匏琴二”,和后面的关键词大絃應太蔟,次弦應姑洗。”截去,引起读者严重误会,以为“大匏琴”就是“獨弦匏琴”的错觉,明明“大匏琴”与“小匏琴”都是有两根弦的,被一些作者那么一写,却都成了一弦的“獨弦匏琴”了。

 

另外有一点笔者也需在此点明,何绍引用的“龙首独琴……一弦而五音备,象王一德以蓄万邦也。”原文如下:

……凡曲名十有二一曰《佛印》驃雲《沒馱彌》國人及天竺歌以事王也二曰《讚娑羅花》驃雲《嚨莽第》國人以花為衣服能淨其身也……六曰《龍首獨琴》驃雲《彌思彌》此一而五音備象王一德以畜萬邦也……十二曰《滌煩》亦白《笙舞》驃雲《扈那》謂時滌煩以此適情也……[17]

可见《龙首独琴》实为骠国进献的一首乐曲曲名,且骠国发音为彌思彌”,而并非一段对“獨弦匏琴”形制如何的文字描述。虽然此曲很有可能就是为“獨弦匏琴”而谱,演奏的内容也可能表现了“獨弦匏琴”的特点,但首先应当明确它是作为一首乐曲曲名出现的。

 

三、独弦琴的形制变化

(一)、竹制独弦琴

竹制独弦琴用长120厘米的毛竹筒制作,顺纹劈去25,劈面朝下,琴左端插一竹制摇杆,摇杆上端向左弯曲,呈弓状,下端套一小葫芦匏,做扩音用。琴首设方形出音孔。

随着时间的迁移,竹制独弦琴得到一定的改良。据王能介绍,八十年代,何绍曾用留声机的探针做独弦琴的拾音器,然后用磁铁线圈原理进行扩音。后来广西区歌舞团的韦京宇又采用电话听筒用来扩音。现在的独弦琴琴身与原来相同,但是采用了内置拾音器,连接音箱,使声音放大。

独弦琴弦轴采用木制或用金属轴,横置琴首外。从琴右端张一金属弦穿过葫芦匏系于摇杆上。演奏时,多将琴横置于桌子、架子或双腿上,或将琴尾置于腿上,琴头放置于地面或架子上,右手持挑棒或竹签弹奏,外侧掌边轻轻触及琴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何绍根据竹制独弦琴的特点,保存其竹制外形,制作了“京族多功能独弦匏琴”。并且把用竹签弹奏改为指套弹奏,小指第一关节切弦。这种独弦琴使用牛角做摇杆,去掉葫芦匏,琴弦直接系于摇杆上,外接音箱。琴面上像古琴那样标出了泛音位置,并在琴面增设木制指板,类似吉它,共十六的品位,演奏时用指套上的金属块压住琴弦,与品位接触,奏出实音,这种演奏方法丰富了独弦琴的音色与表现力。此琴获得1993年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  摇杆                                    7、指板品格

2、  琴弦                                    8、拾音器

3、  琴码                                    9、拾音输出插孔

4、  螺旋调弦校子                            10、琴徽

5、  扶托                                    11、消音旋杆

6、  扶托定位校子

注:上图为笔者根据何绍的“京族多功能独弦匏琴”绘制而成的“独弦琴形制图”

 

(二)、木制箱式独弦琴

中国传统的独弦琴跟越南形制相同,为木制箱式独弦琴。其琴体呈长方盒形,全长105厘米,右端较大为琴首,宽12厘米、高8厘米;左端较小为琴尾,宽9厘米,高6.5厘米。琴框用红木,且用贝雕装饰面板,底板用桐木制作。琴首设方形出音孔,内置拾音器,需外接音箱,使声音放大。弦轴木制或用金属轴,横置琴首外。琴尾设牛角摇杆,插于琴尾,下端套一小葫芦匏,做扩音用。从琴首张一金属弦穿过葫芦匏系于摇杆上。演奏时,多将琴横置于桌子、架子或双腿上,或将琴尾置于腿上,右手持竹签拨奏,右手外侧掌边轻轻切琴提取泛音。

越南木制箱式独弦琴――此琴为笔者所有

(三)、琴身与电声放大输出部分一体化的独弦琴

广西艺术学院教师陈坤鹏在学习独弦琴的过程中,发现独弦琴用作扩音的“电声放大输出部分”(即音箱和功放部分),都置于琴体外,这给搬动与演奏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于是产生了将音箱和功放置于琴身内的想法。经过不断实验, 20054月,陈坤鹏的“琴身与电声放大输出部分一体化独弦琴”荣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琴身与电声放大输出部分一体化独弦琴使用红木制作琴身,去掉葫芦匏,摇杆可拆卸,改变了独弦琴外形不规整,不宜携带的问题。琴尾处有一挂弦小扣,防止摇杆拆下后,弦因失去张力发生曲折。音箱内置于琴首处,扬声器冲向地面,琴声音色优美,余音更加悠长,更符合独弦琴少弹多摇的特性。

 

1、   摇杆                                      5、琴盒

2、   弦扣                                      6、音箱(琴体下方)

3、   琴弦                                      7、开关及音量控制钮

4、   拾音器

注:上图为笔者根据陈坤鹏的“琴身与电声放大输出部分一体化独弦琴”绘制而成的“独弦琴形制图”

四、民间演奏家

    在多次实地考查过程中,笔者有幸采访到多位独弦琴的民间乐师及艺人,使笔者受益颇丰。在这些乐帅中,数何绍与王能二人资历最深,从对他们的访中不但学习到几种不同的独弦琴演奏方法,也收集到多首独弦琴乐曲。现将他们的相关情况介绍如下:

何绍

何绍,男,瑶族,祖籍广西那梁,出生于1944年,现年62岁,退休,现居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农业局。十六岁时因演奏竹笛被收进东兴民族艺术团(东兴各族自治县文工团),1960年被派到京族三岛学习独弦琴,师从苏善辉。

过去由于独弦琴演奏采用的是竹签拨奏的方式,节奏缓慢音调低沉,很难为大多数人所喜爱,为了让独弦琴能够流传下去,也为了让更多的人喜欢独弦琴,何绍认为传统的独弦琴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改进,于是他改革独弦琴的弹奏方法,使用自制的指套戴在右手食指上,向外弹弦,右手小指切弦,左手中指挽杆,使独弦琴的演奏技巧又向前发展了一步。

何绍潜心研究独弦琴四十余年,根据京族民间歌曲曲调创作了大量独弦琴独奏乐曲,如《拜月》《京海琴韵》等。自行研制的“京族多功能独弦匏琴” 1993年荣获文化科技进步三等奖。为了增强独弦琴的表现力,他特地跟在文工团工作的儿子何荣军探讨用计算机为独弦琴做起了MIDI伴奏。目前教授学生约二十余人。

在演奏技法方面,何绍采用的是左手“中指挽杆”法。这种演奏技法是在原先的“拳(全)握式”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他改变了过去的那种左手整个握住摇杆的弹法,但又保留了左手相对摇杆的固定性。左手采用中指扣住摇杆,握杆位置低。这种方法使左手的控杆位置固定,便于音准的控制,能灵活控制装饰音。

王能

王能,男,汉族,祖籍广西防城,出生于1947年,现年59岁,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广西二级作曲家。师从苏善辉。坚持传统,使用竹片向内拨弦,用右手手掌切弦,左手三四指挽杆。

王能学习了越南的风格,使用了一种较为放松的“灵活控杆”法,用左手中指与无名指扣住摇杆,左手可以上下走动灵活摇杆,握杆位置较高,在摇杆的中部以上,这种方法使得左手解放得自然一些。对于京族音乐中常常出现的长的拖音,这种左手演奏法使得装饰音的表现富有张力,更加丰满,便于演奏者的感情发挥,有一定的舞台表演效果,感染力较强。但由于左手位置的不固定性,增加了演奏者对独弦琴音准控制的难度,提高了对演奏者演奏基本功的要求。

王能还自编《独弦琴演奏教程》,创作了《京岛情》,《京家阿伯采珠乐》《思乡曲》等独弦琴独奏乐曲。2004年以独弦琴独奏荣获全国第十三届星奖金奖。

                 

杨秀昭(左)王能(右)

图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杨秀昭采访王能时所拍

 

    此外,还有一些年轻演奏家们也活跃在独弦琴的演奏舞台上,他们是苏海珍、陈坤鹏、苏春发、等。他们有的专门前往越南学习独弦琴的演奏技术,有的潜心研究独弦琴形制的革新,有的则从事独弦琴的传承,并创作了大量的独弦琴演奏曲目,用以增强独弦琴的独特的音色魅力。

第六节  现存曲目

京族目前最为古老的曲目是《高山流水》。一些书中提到的《骑马》、《赌博》等乐,更无曲谱流存。其它十分流行的曲目有《过桥风吹》、《穿针引线》等,都为越南民歌改编,这些民歌在流传过程中,本身已经与越南本地同名乐曲有所不同了,所以改编成乐曲之后也有所差别。还有一些短小的曲子,人们都会弹,一听都知道是越南的曲调,但是却说不上名字。笔者此次采风听到了如下乐曲:

乐师姓名

传统曲目

创作曲目

 

何绍

《风吹过桥》

《拜月》

《京海琴韵》

《采珠谣》

 

王能

LY CHIEU CHIEU

过桥风吹

《穿针引线》

《高山流水》

《京岛情》

《思乡曲》

《大海情深》

 

苏春发

《喝水不忘挖井人》

《打鱼归来》

《人民炮兵》

 

 

陈坤鹏

《风吹过桥》

《船夫谣》

敖包相会》(改编)

《小河淌水》(改编)

《思念》(改编)

 

苏海珍

《棕榈树(Rang trâm bâu》《过桥风吹》

独弦琴弹唱《问月歌》

《春天舞曲(Wữ khúc mùa sun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与专访了解到,独弦琴在中国实际上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状态之中。何绍、王能、陈坤鹏、苏春发四位乐师都在教授学生,进行着文化的传承,并且都为独弦琴编写了专门的教材;年轻的演奏者们通过舞台这个媒介也使京族的独弦琴越来越为人们所了解与认识。此次调查达到了以下几个目的:

一、对中国大陆独弦琴现今的师承状况做了细致的梳理。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虽然目前所几位采访到的乐师风格各异,但从他们的师承关系上来说,其实是师出同门——都是直接或间接由苏善辉处习得琴艺,然后通过教学与演出实践,各自创新发展,最终形成新的风格。如何绍的戴指套“中指挽杆法”,王能的竹签“灵活控杆法”。如果说在苏善辉的时代,中国京族的独弦琴风格与越南是一脉相承的话,那么现今的独弦琴在中国则有了它独特的风格,与越南的演奏方法已大大不同了,已真正成为了京族独特的音乐的突出代表。

另外目前专门学习独弦琴演奏的人数也在日益壮大。何绍教授的学生约有二十余人,王能教授学生八十余人,陈坤鹏在广西艺术学院为二胡、古筝专业的学生开辟独弦琴第二专业,约带有学生二十余人。加上一些独弦琴音乐的爱好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大陆学习独弦琴演奏的人数约有一百五十人左右。

二、对中国独弦琴研究史料的引用做了追根溯源工作。

笔者切实翻查史料,与多篇有关独弦琴学术论文中的引文进行对照,进行了勘误,将《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下·南蛮下》中究竟对“独弦匏琴”做了怎么样的文字描述真实呈现出来,使学者们对史料能有自己准确的把握。

三、对独弦琴最新的形制变化做了明确的阐述。

经过原始的竹制独弦琴,到木制独弦琴,目前独弦琴已经出现将葫芦匏去掉并带有指板的竹制独弦琴,还有音箱内置,可方便拆卸的“琴身与电声放大输出部分一体化独弦琴”,以及外形仿《新唐书》中描述的乐曲《龙首独琴》而制作的“龙首独弦琴”。本文对这几种独弦琴的形制、发音原理都做了较为全面的整理与描述。

四、对中国独弦琴的教材、乐曲做了较为全面的整理。

目前独弦琴教材主要有已经正式出版的陈坤鹏的《独弦琴教程》和李平的《独弦琴演奏速成》。这两本书,尤其是前者,将目前独弦琴的曲目,包括京族传统民歌改编的、新近创作的、以及可用独弦琴演奏的中国乐曲都涵盖在内。何绍与王能则使用自编的独弦琴教材进行教学,他们在教材中主要使用京族传统乐曲与自己创作的作品。

正式出版的独弦琴音像光盘,有由中国唱片广州公司出版于20057月出版的独弦琴专辑《独弦琴 海韵魅影·苏海珍》和由广东音像出版社出版于2005年月12月的《国乐天香——陈坤鹏独弦琴演奏专辑》两种。前者多为创作曲目,音响配器方面采用电子音乐进行编创,突出表现了独弦琴音色上缥缈、悠长的特点;后者是一张民乐专辑,为独弦琴演奏的多首中国传统民歌,在独弦琴音色的录制上保持了其朴实、清纯的本质。

虽然目前在独弦琴的历史源流上还存在着很多不明之处,但不管是由中国传出,还是由越南带来,独弦琴作为京族的标志性乐器,使这个民族有着独特的魅力。在越南有这样一种说法: Làm thân con gái chớ nghe đàn bầu。姑娘不能听独弦琴,因为独弦琴太动听了,琴声能拨动姑娘的心弦,会把姑娘的魂勾走。独弦琴那缠绵、婉转的琴声已经使越来越多的人为之着迷。

 

参考文献:

[1]《唐会要》  江苏书局 清光绪10年(1884年)

[2]《新唐书》  上海 中华书局 民国间 1921

[3]《京族简史》《京族简史》编写组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43月第一次印刷

[4]《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志》  袁炳晶 毛继增主编 新世界出版社 1986年第一次印刷

[5] 《独弦匏琴源流考辨》   陈驹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 年第01 

[6]《广西京族社会历史调查》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7年月12月第一次印刷

[7]《防城各族自治县概况》   《防城各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 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198811月第1次印刷

[8]《少数民族乐器考》  杨秀昭 卢克刚 何洪 叶菁 漓江出版社 19893月第一次印刷

[9]《京族》  韩肇明着 民族出版社 1992年第一次印刷

[10]《京族风俗志》  符达升 过竹主编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35月第一次印刷

[11]《防城县志》  防城县志编纂委员会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312第一次印刷

[12]《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编辑委员会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编辑委员会 中国ISBN中心出版 19955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13]《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  铁木尔·达瓦买提主编 民族出版社 19966月第一次印刷

[14]《中国少数民族史话》  宋全主编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2月第一次印刷

[15]《东亚乐器考》  日 林谦三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22月北京第1  19998   月北京第3次印刷

[16]《中国音乐文化大观》蒋青 管建华 钱茸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月1月第一次印刷

[17]《中华乐器大典》  乐声主编 民族出版社 2002年月9月第一次印刷

[18]《独弦琴教程》  陈坤鹏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

[19]《京族——广西东兴市山心村调查》  马居里 陈家柳主编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4第一次印刷

[20]《唐代骠国献乐考》  许序雅 李晓亮 《云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5

[21]《中国独弦匏琴演奏法教程》  何绍 手抄本

[22]《独弦琴演奏教程》  王能 复印本

[23]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al InstrumentStanley Sadie 3 vols. London: Macmillian1984.

[24]Les Instrument De musiqueEditions du seuil 1980

 

                                                          (责任编辑:佘一玲)


[1]由于篇幅所限,文章在刊登时有删减。

[2]京族三岛: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兴市江平镇,巫头、山心、 三岛,为京族聚居地。

[3]哈节:京族的传统节日,即京语唱歌之意,哈节是为了纪念海神公的诞辰。京族人以海洋渔业生产为主,信奉海神。每年都要到海边把海神迎回哈亭敬奉,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京族三岛哈节日期不尽相同, 巫头两地是农历六月十六日,山心是农历八月十日

[4]《京族简史》第6, 《京族简史》编写组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43月第一次印刷。

 《防城各族自治县概况》第20, 《防城各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 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198811月第1次印刷。

[5]《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158  铁木尔·达瓦买提主编 民族出版社 19966月第一次印刷。

[6] 见《可爱的东兴》潘玉云,谭国皇主编,第38页。东兴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20028月。

[7] 司文:京族传统节日哈节的主持,负责主持敬神仪式。

[8] 《京族风俗志》第7页,符达升 过竹主编,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35月第一次印刷。

[9] 参见《京族风俗志》第7页,符达升 过竹主编,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35月第一次印刷。

[10]   绍:男 独弦琴演奏专家,师从苏善辉。

[11]   能:男 独弦琴演奏专家,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广西二级作曲家。师从苏善辉。

[12] 陈坤鹏:男 独弦琴演奏专家,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师从于李平、王能。

[13] 苏春发:男 京族民间独弦琴演奏家。

[14] 苏海珍:女 京族民间独弦琴演奏家,东兴市口岸办公室工作人员。目前在越南河内国家音乐学院学习独弦琴演奏。

[15] 苏善辉:男 京族民间独弦琴演奏家,1963年去世。

[16] 参见《中国独弦匏琴演奏法教程》油印本 “中国独弦琴考论”部分。

[17]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下·南蛮下》上海 中华书局 民国间 1921



文章录入:丝竹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版权申明 | 网站公告 | 管理登录 | 投稿指南
    Copyright © 2004-2006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沪ICP备050057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