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頁
 
立即登記 忘記密碼
用戶名: 密碼: 
現時天氣 各區最新天氣
最新雨量分佈圖
最新平面雷達圖像
最新立體雷達圖像
天氣預測 過去天氣 過去24小時雨量
過去平面雷達圖像動畫
天氣圖 衛星雲圖 過去高知大學衛星雲圖動畫
過去台灣氣象局衛星雲圖動畫
熱帶氣旋 海洋航空 其他資料 氣象計算機
天氣報告術語
教育資源 互動地帶 討論區
氣象迷通訊錄

雲的分類

英國的何華特爵士(Luke Howard)首先在1803年將雲分為十類,和蒲福(Francis Beaufort)將風力分級的時間相近。後來經過法國人雷諾(Renou)及瑞典人海特勃蘭遜(Hildebrandson)修訂。國際規定根據雲底高度,將雲劃分為四族(families),每族有不同的屬(genera),並用「積」(cumulus,拉丁語累積之意)、「卷」(cirrus,毛髮之意)、「層」(stratus,層面之意)、「雨」(nimbus,驟雨之意)及「高」(alto,高之意)五個字組合,將雲分為十種。對流所產生的雲都屬「積」類,雲層以垂直方向向上發展;平流所產生的雲則屬「層」類,雲層以水平方向向橫發展。至於「卷」類雲都是在零度以下的空氣中形成的,由冰晶所組成。

圖一 雲的分類

雲族雲屬主要雲狀
中文學名
(國際簡寫)
俗稱中文學名
(國際簡寫)
主要特徵
高雲
(雲底高度6000米以上)
卷雲
(Ci)
條雲纖維狀卷雲
(Ci fib)
雲絲分散,纖維結構明顯,狀如亂絲、羽毛、馬尾等。
密卷雲
(Ci spi)
雲絲密集,聚合成片。
u卷雲
(Ci unc)
雲絲平行排列,頂端有小u或小團,類似逗點。
偽卷雲
(Ci not)
已脫離母體的積雨雲頂部冰晶部分,雲體大而濃密,經常呈鐵砧狀。
卷層雲
(Cs)
薄雲霧狀卷層雲
(Cs neb)
雲幕薄而均勻,看不出明顯的結構。
纖維狀卷層雲
(Cs fib)
雲幕的厚度不均勻,絲狀纖維組織明顯。
卷積雲
(Cc)
鱗雲、鯖雲  
中雲
(雲底高度在2500-6000米)
高層雲
(As)
朦朧雲透光高層雲
(As tr)
雲體較薄,厚度均勻,呈灰白色,日月被掩,輪廓模糊,似隔一層毛玻璃。
蔽光高層雲
(As op)
雲體較厚,呈灰色,底部可見明相間的條紋結構,日月被掩,不見其輪廓。
高積雲
(Ac)
叢雲、綿羊雲 透光高積雲
(Ac tr)
雲塊較薄,個體分離,排列整齊,縫隙處可見青天;或雖然無縫隙,仍能辨察它的位置。
蔽光高積雲
(Ac op)
雲塊較厚,排列密集,雲塊間無縫隙,日月位置不辨。
莢狀高積雲
(Ac len)
雲塊呈白色,中間厚,邊緣薄,輪廓分明,孤立分散,形如豆莢或呈檸檬狀。
積雲性高積雲
(Ac cu)
雲塊大小不一,呈灰白色,外形略有積雲特性,由衰退的濃積雲或積雨雲擴展而成。
堡狀高積雲
(Ac cas)
雲塊底部平坦,頂部突起成若干小雲塔,類似遠望之城堡。
絮狀高積雲
(Ac flo)
雲塊邊緣破碎,很像扯碎的綿花團。
低雲
(雲底高度不足2500米)
層積雲
(Sc)
積層雲透光層積雲
(Sc tr)
雲塊較薄,呈灰白色,排列整齊,縫隙處可見青天;或雖無縫隙,但雲之邊緣較明亮。
蔽光層積雲
(Sc op)
雲塊較厚,呈暗灰色,雲塊間無縫隙,成密集成層,佈滿全天,底部有明顯波狀起伏。
積雲性層積雲
(Sc cu)
雲塊大小不一,呈灰白色或暗灰色,頂部有積雲特徵,由衰退的積雲或積雨雲展平而成。
傍晚層積雲
(Sc ve)
雲體扁平,常由傍晚地面四散的受熱空氣上升而直接形成。
堡狀層積雲
(Sc cas)
雲塊頂部突起,雲底連在一條水平線上,類似遠處城堡。
層雲
(St)
霧雲碎層雲
(Fs)
由層雲分裂或濃霧抬升而形成,為支離破碎之層雲小片。
雨層雲
(Ns)
雨雲、雪雲碎雨雲
(Fn)
雲體低而破碎,形狀多變,呈灰色或暗灰色,常出現在雨層雲、積雨雲及蔽光高層雨下,是降水物蒸發,空氣濕度增大凝結而形成。
直展雲積雲
(Cu)
綿花雲淡積雲
(Cu hum)
個體不大,輪廓清晰,底部平坦,頂部呈圓弧形,凸起,狀如饅頭,其厚度小於水平寬度。
碎積雲
(Fc)
個體小,輪廓不完整,形狀多變,多為白色碎塊,是破碎或初生積雲。
濃積雲
(Cu con)
個體高大,輪廓清晰,底部平面暗,頂部圓弧狀重疊,似椰菜花,厚度超過水平寬度。
積雨雲
(Cb)
雷雨雲禿積雨雲
(Cb cal)
雲頂開始凍結,圓弧形重疊,輪廓模糊,但尚未向外擴展。
髮狀積雨雲
(Cb cap)
雲頂有白色絲狀纖維結構,並擴展成馬鬃狀或鐵砧狀。雲底陰暗混亂。
表一 雲的分類

卷雲(Cirrus)
卷雲是一種細緻而分散的雲,具有纖維組織,像羽毛、頭髮、亂絲或緊尾,姿態很多。孤懸高空而無雲影,日出日落時顯示紅色或橙紅色。卷雲是一種最高的雲,清晨太陽裹沒有到地平線,就已經照到這種雲。卷雲由冰晶組成,它與水滴所組成的雲不同,其特徵在於朦朧的輪廓或形狀的美。它有伴隨於鋒面出現的,也有與天氣系統無關的二種。在香港,秋天天氣晴朗,無低雲或中雲的的情況下,會出現卷雲。當香港位於熱帶氣旋邊緣,亦會見到這種雲,並稱為「颱母」。

圖二 卷雲

卷層雲(Cirrostratus)
卷層雲是最高最薄的一種雲幕,像使牛奶稀薄的流在整個天空,彷彿由亂絲組成,通常稱為薄雲。太陽或月亮被掩時,仍能看到它的輪廓。由於這種雲通常在暖鋒的上空出現,故很少在香港見到這種雲。

圖三 卷層雲像幕一樣拉到近天邊。近地平線為積雲及碎積雲

卷積雲(Cirrocumulus)
這種雲很少出現,難得近似滿佈全天時,漁夫們稱之為「鯖魚天」(mackeral sky),因為天空好像佈滿魚鱗,個體很小,呈白色而無雲影,有時呈波浪狀,太陽或月亮被遮住。由冰晶或水滴組成,大多是群生的。

圖四 卷積雲滿佈全天,有魚鱗天之稱

高層雲(Altostratus)
這種雲帶灰色或暗灰色,大都掩蔽全天,當它逐漸變厚變低,使人有天空陰沈之感時,下雨的可能性十分高,當它轉變為雨層雲之前,常有疏落的雨滴降下。

圖五 透光高層雲下面有積雲及碎積雲

高積雲(Altocumulus)
高積雲的個體比卷積雲大,而且更圓,中央有雲影,成有規律的排列,常連成一片,成部具波浪形;或排成一長列,或交織成棋盤狀。有時像群羊倦伏,有時像無數雲母片,也有像豆莢狀,或小塊棉絮狀,樣式最多。

圖六 高積雲

層積雲(Stratocumulus)
個體比高積雲更大,外形較柔和,結構不太明顯。如果連成一片,則底部具有波浪型態和明暗相間的灰色陰影,層積雲大都像巨大的滾軸,雲底以下代表渦流層。層積雲看起來是積雲平直的擴展的,故也稱為擴展的積雲。高山所見的雲海大多為層積雲。在香港,春夏都常見這類雲。

圖七 層積雲


圖八 平常所見的雲海大多為層積雲之頂部

層雲(Stratus)
這是一種均勻一致的灰白色低雲,似霧,但不與地相接。在氣流穩定時常會出現。當它籠罩在山腰的時候,邊緣有下瀉的姿態。層雲有時被風吹散,成為無定形的小塊,稱為「碎層雲」(frato-stratus)。霧散時就可看到這種雲。透光高層雲下,也常有此種碎層雲。層雲內可降毛毛雨。

圖九 層雲

雨層雲(Nimbostratus)
又稱亂層雲。這是一種典型的壞天氣雲,黯黑而無定形,很像破布,使天空陰暗。凡屬持久性的雨,一定是從雨層雲中降落。冬天冷鋒橫過本港時,會出現這類雲。

圖十 雨層雲

積雲(Cumulus)
像綿花堆,底部平坦,頂部隆起來像土丘、椰菜花或塔狀。陽光斜射時,積雲的明暗面相當明。如果和太陽在同一方向,則中央黯黑,邊緣特別明亮。積雲被風吹碎者稱為「碎積雲」(fratocumulus)。夏天時,香港受副熱帶高壓脊影響而天晴,地面受強烈日照,便會形成積雲。通常在黃昏便會消散。

圖十一 積雲

積雨雲(Cumulonimbus)
濃厚而龐大,是積雲受強烈的陽光後所形成的巨大的雲。垂直伸展很高,底部黯黑,頂部聳起如山岳或高塔,而且還常有鐵砧狀的偽卷雲,作巨大的扇狀伸出。近底部則有襤褸低雲,彼此相混。驟雨就是從積雨雲中降落。夏天影響香港,令香港下暴雨的低壓槽及熱帶氣旋,就是由積雨雲構成的。

圖十二 積雨雲

凝結尾跡(Condensation trail)
99年1月6日及2000月1月5日,天文台分別接獲多名市民報告,看見不明飛行物體。調查顯示,其實該「物體」為飛機在高空飛行時所造成的凝結尾跡。 凝結尾跡由下面兩種不同過程產生:第一種情形是飛機所經過的路上一方面水汽會增多,另一方面引擎燃燒排出廢氣,會令空氣增暖,如果增濕效應高於增暖效應,水蒸氣便會凝結成水滴,形成「排氣凝結尾」。這種效應只有在溫度很低的時候才容易發生,也就是在對流層頂附近,飛機到達高空以前不會發生。由於過去本港市民見到的飛機通常都正在起飛或降落,高度較低,所以凝結尾跡在港較為少見。

圖十三 凝結尾跡隨時間而擴展

第二種情形是在晴朗而接近飽和的空氣中,螺旋槳和機翼的頂端周圍空氣因動力作用而氣壓降低,由此導致絕熱冷卻而產生凝結,形成「氣動力凝結尾」。不過,一般來說,氣動力凝結尾遠不及排氣凝結尾,而且還比較少見。因此我們平常見到的大多為排氣凝結尾,並於卷雲類天空最易出現。


香港天氣資訊中心
http://www.weather.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