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 第十一至二四

 志 第一至十四

 

唐 書 卷 十 一

    志 第 一

      禮 樂 一

    由 三 代 而 上 , 治 出 於 一 , 而 禮 樂 達 于 天 下 ; 由 三 代 而 下 , 治 出 於 二 , 而 禮 樂 為 虛 名 。 古 者 , 宮 室 車 輿 以 為 居 , 衣 裳 冕 弁 以 為 服 , 尊 爵 俎 豆 以 為 器 , 金 石 絲 竹 以 為 樂 , 以 適 郊 廟 , 以 臨 朝 廷 , 以 事 神 而 治 民 。 其 歲 時 聚 會 以 為 朝 覲 、 聘 問 , 懽 欣 交 接 以 為 射 鄉 、 食 饗 , 合 眾 興 事 以 為 師 田 、 學 校 , 下 至 里 閭 田 畝 , 吉 凶 哀 樂 , 凡 民 之 事 , 莫 不 一 出 於 禮 。 由 之 以 教 其 民 為 孝 慈 、 友 悌 、 忠 信 、 仁 義 者 , 常 不 出 於 居 處 、 動 作 、 衣 服 、 飲 食 之 間 。 蓋 其 朝 夕 從 事 者 , 無 非 乎 此 也 。 此 所 謂 治 出 於 一 , 而 禮 樂 達 天 下 , 使 天 下 安 習 而 行 之 , 不 知 所 以 遷 善 遠 罪 而 成 俗 也 。

    及 三 代 已 亡 , 遭 秦 變 古 , 後 之 有 天 下 者 , 自 天 子 百 官 名 號 位 序 、 國 家 制 度 、 宮 車 服 器 一 切 用 秦 , 其 間 雖 有 欲 治 之 主 , 思 所 改 作 , 不 能 超 然 遠 復 三 代 之 上 , 而 牽 其 時 俗 , 稍 即 以 損 益 , 大 抵 安 於 苟 簡 而 已 。 其 朝 夕 從 事 , 則 以 簿 書 、 獄 訟 、 兵 食 為 急 , 曰 : 「 此 為 政 也 , 所 以 治 民 。 」 至 於 三 代 禮 樂 , 具 其 名 物 而 藏 於 有 司 , 時 出 而 用 之 郊 廟 、 朝 廷 , 曰 : 「 此 為 禮 也 , 所 以 教 民 。 」 此 所 謂 治 出 於 二 , 而 禮 樂 為 虛 名 。 故 自 漢 以 來 , 史 官 所 記 事 物 名 數 、 降 登 揖 讓 、 拜 俛 伏 興 之 節 , 皆 有 司 之 事 爾 , 所 謂 禮 之 末 節 也 。 然 用 之 郊 廟 、 朝 廷 , 自 搢 紳 、 大 夫 從 事 其 間 者 , 皆 莫 能 曉 習 , 而 天 下 之 人 至 於 老 死 未 嘗 見 也 , 況 欲 識 禮 樂 之 盛 , 曉 然 諭 其 意 而 被 其 教 化 以 成 俗 乎 ? 嗚 呼 ! 習 其 器 而 不 知 其 意 , 忘 其 本 而 存 其 末 , 又 不 能 備 具 , 所 謂 朝 覲 、 聘 問 、 射 鄉 、 食 饗 、 師 田 、 學 校 、 冠 婚 、 喪 葬 之 禮 在 者 幾 何 ? 自 梁 以 來 , 始 以 其 當 時 所 行 傅 於 周 官 五 禮 之 名 , 各 立 一 家 之 學 。

    唐 初 , 即 用 隋 禮 , 至 太 宗 時 , 中 書 令 房 玄 齡 、 祕 書 監 魏 徵 , 與 禮 官 、 學 士 等 因 隋 之 禮 , 增 以 天 子 上 陵 、 朝 廟 、 養 老 、 大 射 、 講 武 、 讀 時 令 、 納 皇 后 、 皇 太 子 入 學 、 太 常 行 陵 、 合 朔 、 陳 兵 太 社 等 , 為 吉 禮 六 十 一 篇 , 賓 禮 四 篇 , 軍 禮 二 十 篇 , 嘉 禮 四 十 二 篇 , 凶 禮 十 一 篇 , 是 為 貞 觀 禮 。

    高 宗 又 詔 太 尉 長 孫 無 忌 、 中 書 令 杜 正 倫 李 義 府 、 中 書 侍 郎 李 友 益 、 黃 門 侍 郎 劉 祥 道 許 圉 師 、 太 子 賓 客 許 敬 宗 、 太 常 卿 韋 琨 等 增 之 為 一 百 三 十 卷 , 是 為 顯 慶 禮 。 其 文 雜 以 式 令 , 而 義 府 、 敬 宗 方 得 幸 , 多 希 旨 傅 會 。 事 既 施 行 , 議 者 皆 以 為 非 , 上 元 三 年 , 詔 復 用 貞 觀 禮 。 由 是 終 高 宗 世 , 貞 觀 、 顯 慶 二 禮 兼 行 。 而 有 司 臨 事 , 遠 引 古 義 , 與 二 禮 參 考 增 損 之 , 無 復 定 制 。 武 氏 、 中 宗 繼 以 亂 敗 , 無 可 言 者 , 博 士 掌 禮 , 備 官 而 已 。

    玄 宗 開 元 十 年 , 以 國 子 司 業 韋 縚 為 禮 儀 使 , 以 掌 五 禮 。 十 四 年 , 通 事 舍 人 王 喦 上 疏 , 請 刪 去 禮 記 舊 文 而 益 以 今 事 , 詔 付 集 賢 院 議 。 學 士 張 說 以 為 禮 記 不 刊 之 書 , 去 聖 久 遠 , 不 可 改 易 , 而 唐 貞 觀 顯 慶 禮 , 儀 注 前 後 不 同 , 宜 加 折 衷 , 以 為 唐 禮 。 乃 詔 集 賢 院 學 士 右 散 騎 常 侍 徐 堅 、 左 拾 遺 李 銳 及 太 常 博 士 施 敬 本 撰 述 , 歷 年 未 就 而 銳 卒 , 蕭 嵩 代 銳 為 學 士 , 奏 起 居 舍 人 王 仲 丘 撰 定 , 為 一 百 五 十 卷 , 是 為 大 唐 開 元 禮 。 由 是 , 唐 之 五 禮 之 文 始 備 , 而 後 世 用 之 , 雖 時 小 有 損 益 , 不 能 過 也 。

    貞 元 中 , 太 常 禮 院 脩 撰 王 涇 考 次 歷 代 郊 廟 沿 革 之 制 及 其 工 歌 祝 號 , 而 圖 其 壇 屋 陟 降 之 序 , 為 郊 祀 錄 十 卷 。 元 和 十 一 年 , 祕 書 郎 、 脩 撰 韋 公 肅 又 錄 開 元 已 後 禮 文 , 損 益 為 禮 閣 新 儀 三 十 卷 。 十 三 年 , 太 常 博 士 王 彥 威 為 曲 臺 新 禮 三 十 卷 , 又 採 元 和 以 來 王 公 士 民 昏 祭 喪 葬 之 禮 為 續 曲 臺 禮 三 十 卷 。 嗚 呼 , 考 其 文 記 , 可 謂 備 矣 , 以 之 施 于 貞 觀 、 開 元 之 間 , 亦 可 謂 盛 矣 , 而 不 能 至 三 代 之 隆 者 , 具 其 文 而 意 不 在 焉 , 此 所 謂 「 禮 樂 為 虛 名 」 也 哉 !

      五 禮

    一 曰 吉 禮 。

    大 祀 : 天 、 地 、 宗 廟 、 五 帝 及 追 尊 之 帝 、 后 。 中 祀 : 社 、 稷 、 日 、 月 、 星 、 辰 、 岳 、 鎮 、 海 、 瀆 、 帝 社 、 先 蠶 、 七 祀 、 文 宣 、 武 成 王 及 古 帝 王 、 贈 太 子 。 小 祀 : 司 中 、 司 命 、 司 人 、 司 祿 、 風 伯 、 雨 師 、 靈 星 、 山 林 、 川 澤 、 司 寒 、 馬 祖 、 先 牧 、 馬 社 、 馬 步 , 州 縣 之 社 稷 、 釋 奠 。 而 天 子 親 祠 者 二 十 有 四 。 三 歲 一 祫 , 五 歲 一 禘 , 當 其 歲 則 舉 。 其 餘 二 十 有 二 , 一 歲 之 間 不 能 遍 舉 , 則 有 司 攝 事 。 其 非 常 祀 者 , 有 時 而 行 之 。 而 皇 后 、 皇 太 子 歲 行 事 者 各 一 , 其 餘 皆 有 司 行 事 。

    凡 歲 之 常 祀 二 十 有 二 : 冬 至 、 正 月 上 辛 , 祈 穀 ; 孟 夏 , 雩 祀 昊 天 上 帝 于 圓 丘 ; 季 秋 , 大 享 于 明 堂 ; 臘 , 蜡 百 神 于 南 郊 ; 春 分 , 朝 日 于 東 郊 ; 秋 分 , 夕 月 于 西 郊 ; 夏 至 , 祭 地 祇 于 方 丘 ; 孟 冬 , 祭 神 州 、 地 祇 于 北 郊 ; 仲 春 、 仲 秋 上 戊 , 祭 于 太 社 ; 立 春 、 立 夏 、 季 夏 之 土 王 、 立 秋 、 立 冬 , 祀 五 帝 于 四 郊 ; 孟 春 、 孟 夏 、 孟 秋 、 孟 冬 、 臘 , 享 于 太 廟 ; 孟 春 吉 亥 , 享 先 農 , 遂 以 耕 籍 。

    凡 祭 祀 之 節 有 六 : 一 曰 卜 日 , 二 曰 齋 戒 , 三 曰 陳 設 , 四 曰 省 牲 器 , 五 曰 奠 玉 帛 、 宗 廟 之 晨 祼 , 六 曰 進 熟 、 饋 食 。

    一 曰 卜 日 。 凡 大 祀 、 中 祀 無 常 日 者 卜 , 小 祀 則 筮 , 皆 于 太 廟 。

    卜 日 , 前 祀 四 十 有 五 日 , 卜 于 廟 南 門 之 外 , 布 卜 席 闑 西 閾 外 。 太 常 卿 立 門 東 , 太 卜 正 占 者 立 門 西 , 卜 正 奠 龜 於 席 西 首 , 灼 龜 之 具 在 龜 北 , 乃 執 龜 立 席 東 , 北 向 。 太 卜 令 進 受 龜 , 詣 卿 示 高 , 卿 受 視 已 , 令 受 龜 , 少 退 俟 命 。 卿 曰 : 「 皇 帝 以 某 日 祗 祀 於 某 。 」 令 日 : 「 諾 。 」 遂 還 席 , 西 向 坐 。 命 龜 曰 : 「 假 爾 太 龜 , 有 常 。 」 興 , 授 卜 正 龜 。 卜 正 負 東 扉 坐 , 作 龜 , 興 。 令 進 , 受 龜 , 示 卿 。 卿 受 , 反 之 。 令 復 位 , 東 向 , 占 之 , 不 釋 龜 , 進 告 於 卿 曰 : 「 某 日 從 。 」 乃 以 龜 還 卜 正 。 凡 卜 日 必 舉 初 旬 ; 不 吉 , 即 繇 中 及 下 , 如 初 儀 。

    若 筮 日 , 則 卜 正 啟 韇 出 策 , 兼 執 之 , 受 命 還 席 , 以 韇 擊 策 , 述 命 曰 : 「 假 爾 太 筮 , 有 常 。 」 乃 釋 韇 坐 策 , 執 卦 以 示 , 如 卜 儀 。 小 祀 筮 日 , 則 太 卜 令 蒞 之 , 日 吉 乃 用 , 遇 廢 務 皆 勿 避 。

    二 曰 齋 戒 。 其 別 有 三 : 曰 散 齋 , 曰 致 齋 , 曰 清 齋 。 大 祀 , 散 齋 四 日 , 致 齋 三 日 ; 中 祀 , 散 齋 三 日 , 致 齋 二 日 ; 小 祀 , 散 齋 二 日 , 致 齋 一 日 。

    大 祀 , 前 期 七 日 , 太 尉 誓 百 官 於 尚 書 省 曰 : 「 某 日 祀 某 神 祇 于 某 所 , 各 揚 其 職 。 不 供 其 事 , 國 有 常 刑 。 」 於 是 乃 齋 。 皇 帝 散 齋 于 別 殿 ; 致 齋 , 其 二 日 于 太 極 殿 , 一 日 于 行 宮 。 前 致 齋 一 日 , 尚 舍 奉 御 設 御 幄 於 太 極 殿 西 序 及 室 內 , 皆 東 向 。 尚 舍 直 長 張 帷 於 前 楹 下 。 致 齋 之 日 , 質 明 , 諸 衛 勒 所 部 屯 門 列 仗 。 晝 漏 上 水 一 刻 , 侍 中 版 奏 「 請 中 嚴 」 。 諸 衛 之 屬 各 督 其 隊 入 陳 於 殿 庭 , 通 事 舍 人 引 文 武 五 品 已 上 褲 褶 陪 位 , 諸 侍 衛 之 官 服 其 器 服 , 諸 侍 臣 齋 者 結 佩 , 詣 閤 奉 迎 。 二 刻 , 侍 中 版 奏 「 外 辦 」 。 三 刻 , 皇 帝 服 袞 冕 , 結 佩 , 乘 輿 出 自 西 房 , 曲 直 華 蓋 , 警 蹕 侍 衛 , 即 御 座 , 東 向 , 侍 臣 夾 侍 。 一 刻 頃 , 侍 中 前 跪 奏 稱 : 「 侍 中 臣 某 言 , 請 就 齋 室 。 」 皇 帝 降 座 入 室 , 文 武 侍 臣 還 本 司 , 陪 位 者 以 次 出 。

    凡 豫 祀 之 官 , 散 齋 理 事 如 舊 , 唯 不 弔 喪 問 疾 , 不 作 樂 , 不 判 署 刑 殺 文 書 , 不 行 刑 罰 , 不 預 穢 惡 。 致 齋 , 唯 行 祀 事 , 其 祀 官 已 齋 而 闕 者 攝 。 其 餘 清 齋 一 日 。

    三 曰 陳 設 。 其 別 有 五 : 有 待 事 之 次 , 有 即 事 之 位 , 有 門 外 之 位 , 有 牲 器 之 位 , 有 席 神 之 位 。

    前 祀 三 日 , 尚 舍 直 長 施 大 次 於 外 壝 東 門 之 內 道 北 , 南 向 。 衛 尉 設 文 武 侍 臣 之 次 於 其 前 , 左 右 相 向 。 設 祀 官 次 於 東 壝 之 外 道 南 , 從 祀 文 官 九 品 於 其 東 , 東 方 、 南 方 朝 集 使 又 於 其 東 , 蕃 客 又 於 其 東 , 重 行 異 位 , 北 向 西 上 。 介 公 、 酅 公 於 西 壝 之 外 道 南 , 武 官 九 品 於 其 西 , 西 方 、 北 方 朝 集 使 又 於 其 西 , 蕃 客 又 於 其 西 , 東 上 。 其 褒 聖 侯 若 在 朝 , 位 於 文 官 三 品 下 。 設 陳 饌 幔 於 內 壝 東 西 門 之 外 道 北 , 南 向 ; 北 門 之 外 道 東 , 西 向 。

    明 日 , 奉 禮 郎 設 御 位 於 壇 之 東 南 , 西 向 ; 望 燎 位 當 柴 壇 之 北 , 南 向 ; 祀 官 公 卿 位 於 內 壝 東 門 之 內 道 南 , 分 獻 之 官 於 公 卿 之 南 , 執 事 者 又 於 其 後 , 異 位 重 行 , 西 向 北 上 。 御 史 位 於 壇 下 , 一 在 東 南 , 西 向 ; 一 在 西 南 , 東 向 。 奉 禮 郎 位 於 樂 縣 東 北 , 贊 者 在 南 , 差 退 , 皆 西 向 。 又 設 奉 禮 郎 、 贊 者 位 於 燎 壇 東 北 , 西 向 。 皆 北 上 。 協 律 郎 位 於 壇 上 南 陛 之 西 , 東 向 。 太 樂 令 位 於 北 縣 之 間 , 當 壇 北 向 。 從 祀 文 官 九 品 位 於 執 事 之 南 , 東 方 、 南 方 朝 集 使 又 於 其 南 , 蕃 客 又 於 其 南 , 西 向 北 上 。 介 公 、 酅 公 位 於 中 壝 西 門 之 內 道 南 , 武 官 九 品 又 於 其 南 , 西 方 、 北 方 朝 集 使 又 於 其 南 , 蕃 客 又 於 其 南 , 東 向 北 上 。 所 以 即 而 行 事 也 。

    又 設 祀 官 及 從 祀 群 官 位 於 東 西 壝 門 之 外 , 如 設 次 , 所 以 省 牲 及 祀 之 日 將 入 而 序 立 也 。

    設 牲 牓 於 東 壝 之 外 , 當 門 西 向 。 蒼 牲 一 居 前 , 又 蒼 牲 一 、 又 青 牲 一 在 北 , 少 退 南 上 。 次 赤 牲 一 、 次 黃 牲 一 、 白 牲 一 、 玄 牲 一 、 又 赤 牲 一 、 白 牲 一 在 南 , 少 退 北 上 。 廩 犧 令 位 於 牲 西 南 , 祝 史 陪 其 後 , 皆 北 向 。 諸 太 祝 位 於 牲 東 , 各 當 牲 後 , 祝 史 陪 其 後 , 西 向 。 太 常 卿 位 於 牲 前 少 北 , 御 史 位 於 其 西 , 皆 南 向 。

    又 設 酒 尊 之 位 。 上 帝 , 太 尊 、 著 尊 、 犧 尊 、 山 罍 各 二 , 在 壇 上 東 南 隅 , 北 向 ; 象 尊 、 壺 尊 、 山 罍 各 二 , 在 壇 下 南 陛 之 東 , 北 向 , 俱 西 上 。 配 帝 , 著 尊 、 犧 尊 、 象 尊 、 山 罍 各 二 , 在 壇 上 , 於 上 帝 酒 尊 之 東 , 北 向 西 上 。 五 帝 、 日 、 月 各 太 尊 二 , 在 第 一 等 。 內 官 每 陛 間 各 象 尊 二 , 在 第 二 等 。 中 官 每 陛 間 各 壺 尊 二 , 在 第 三 等 。 外 官 每 道 間 各 概 尊 二 , 於 下 壇 下 。 眾 星 每 道 間 各 散 尊 二 , 於 內 壝 之 外 。 凡 尊 , 設 於 神 座 之 左 而 右 向 。 尊 皆 加 勺 冪 , 五 帝 、 日 、 月 以 上 , 皆 有 坫 , 以 置 爵 也 。 設 御 洗 於 午 陛 東 南 , 亞 獻 、 終 獻 同 洗 於 卯 陛 之 南 , 皆 北 向 。 罍 水 在 洗 東 , 篚 在 洗 西 , 南 肆 。 篚 , 實 以 巾 爵 也 。 分 獻 , 罍 、 洗 、 篚 、 冪 各 於 其 方 陛 道 之 左 , 內 向 。 執 尊 、 罍 、 篚 、 冪 者 , 各 立 於 其 後 。 玉 幣 之 篚 於 壇 上 下 尊 坫 之 所 。

    前 祀 一 日 , 晡 後 , 太 史 令 、 郊 社 令 各 常 服 , 帥 其 屬 升 , 設 昊 天 上 帝 神 座 於 壇 上 北 方 , 南 向 , 席 以 槁 秸 。 高 祖 神 堯 皇 帝 神 座 於 東 方 , 西 向 , 席 以 莞 。 五 方 帝 、 日 、 月 於 壇 第 一 等 , 青 帝 於 東 陛 之 北 , 赤 帝 於 南 陛 之 東 , 黃 帝 於 南 陛 之 西 , 白 帝 於 西 陛 之 南 , 黑 帝 於 北 陛 之 西 , 大 明 於 東 陛 之 南 , 夜 明 於 西 陛 之 北 , 席 皆 以 槁 秸 。 五 星 、 十 二 辰 、 河 漢 及 內 官 五 十 有 五 於 第 二 等 十 有 二 陛 之 間 , 各 依 其 方 , 席 皆 內 向 。 其 內 官 有 北 辰 座 於 東 陛 之 北 , 曜 魄 寶 於 北 陛 之 西 , 北 斗 於 南 陛 之 東 , 天 一 、 太 一 皆 在 北 斗 之 東 , 五 帝 內 座 於 曜 魄 寶 之 東 , 皆 差 在 前 。 二 十 八 宿 及 中 官 一 百 五 十 有 九 於 第 三 等 , 其 二 十 八 宿 及 帝 座 、 七 公 、 日 星 、 帝 席 、 大 角 、 攝 提 、 太 微 、 太 子 、 明 堂 、 軒 轅 、 三 台 、 五 車 、 諸 王 、 月 星 、 織 女 、 建 星 、 天 紀 等 一 十 有 七 皆 差 在 前 。 外 官 一 百 有 五 於 內 壝 之 內 , 眾 星 三 百 六 十 於 內 壝 之 外 , 各 依 方 次 十 有 二 道 之 間 , 席 皆 以 莞 。

    若 在 宗 廟 , 則 前 享 三 日 , 尚 舍 直 長 施 大 次 於 廟 東 門 之 外 道 北 , 南 向 。 守 宮 設 文 武 侍 臣 次 於 其 後 , 文 左 武 右 , 俱 南 向 。 設 諸 享 官 、 九 廟 子 孫 於 齋 坊 內 道 東 近 南 , 西 向 北 上 。 文 官 九 品 又 於 其 南 , 東 方 、 南 方 蕃 客 又 於 其 南 , 西 向 北 上 。 介 公 、 酅 公 於 廟 西 門 之 外 , 近 南 。 武 官 九 品 於 其 南 , 西 方 、 北 方 蕃 客 又 於 其 南 , 東 向 北 上 。 前 享 一 日 , 奉 禮 郎 設 御 位 於 廟 東 南 , 西 向 。 設 享 官 公 卿 位 於 東 門 之 內 道 南 , 執 事 者 位 於 其 後 , 西 向 北 上 。 御 史 位 於 廟 堂 之 下 , 一 在 東 南 , 西 向 ; 一 在 西 南 , 東 向 。 令 史 各 陪 其 後 。 奉 禮 郎 位 於 樂 縣 東 北 , 贊 者 二 人 , 在 南 差 退 , 俱 西 向 。 協 律 郎 位 於 廟 堂 上 前 楹 之 間 , 近 西 , 東 向 。 太 樂 令 位 於 北 縣 之 間 , 北 向 。 設 從 享 之 官 位 , 九 廟 子 孫 於 享 官 公 卿 之 南 , 昭 、 穆 異 位 。 文 官 九 品 以 上 , 又 於 其 南 , 東 方 、 南 方 蕃 客 又 於 其 南 , 西 向 北 上 。 介 公 、 酅 公 位 於 西 門 之 內 道 南 , 武 官 九 品 於 其 南 , 少 西 , 西 方 、 北 方 蕃 客 又 於 其 南 , 東 向 北 上 。 設 牲 牓 於 東 門 之 外 , 如 郊 之 位 。 設 尊 彝 之 位 於 廟 堂 之 上 下 , 每 座 斝 彝 一 , 黃 彝 一 , 犧 尊 、 象 尊 、 著 尊 、 山 罍 各 二 , 在 堂 上 , 皆 於 神 座 之 左 。 獻 祖 、 太 祖 、 高 祖 、 高 宗 尊 彝 在 前 楹 間 , 北 向 ; 懿 祖 、 代 祖 、 太 宗 、 中 宗 、 睿 宗 尊 彝 在 戶 外 , 南 向 。 各 有 坫 焉 。 其 壺 尊 二 、 太 尊 二 、 山 罍 四 , 皆 在 堂 下 階 間 , 北 向 西 上 ; 簋 、 鈃 、 籩 、 豆 在 堂 上 , 俱 東 側 階 之 北 。 每 座 四 簋 居 前 , 四 簠 次 之 , 六 豋 次 之 , 六 鈃 次 之 , 籩 、 豆 為 後 , 皆 以 南 為 上 , 屈 陳 而 下 。 御 洗 在 東 階 東 南 , 亞 獻 又 於 東 南 , 俱 北 向 。 罍 水 在 洗 東 , 篚 在 洗 西 , 南 肆 。 享 日 , 未 明 五 刻 , 太 廟 令 服 其 服 , 布 昭 、 穆 之 座 於 戶 外 , 自 西 序 以 東 : 獻 祖 、 太 祖 、 高 祖 、 高 宗 皆 北 廂 南 向 , 懿 祖 、 代 祖 、 太 宗 、 中 宗 、 睿 宗 南 廂 北 向 。 每 座 黼 扆 , 莞 席 紛 純 , 藻 席 畫 純 , 次 席 黼 純 , 左 右 几 。

    四 曰 省 牲 器 。 省 牲 之 日 , 午 後 十 刻 , 去 壇 二 百 步 所 , 禁 行 人 。 晡 後 二 刻 , 郊 社 令 、 丞 帥 府 史 三 人 及 齋 郎 , 以 尊 、 坫 、 罍 、 洗 、 篚 、 冪 入 設 於 位 。 三 刻 , 謁 者 、 贊 引 各 引 祀 官 、 公 卿 及 牲 皆 就 位 。 謁 者 引 司 空 , 贊 引 引 御 史 , 入 詣 壇 東 陛 , 升 , 行 掃 除 於 上 , 降 , 行 樂 縣 於 下 。 初 , 司 空 將 升 , 謁 者 引 太 常 卿 , 贊 引 引 御 史 , 入 詣 壇 東 陛 , 升 , 視 滌 濯 , 降 , 就 省 牲 位 , 南 向 立 。 廩 犧 令 少 前 , 曰 : 「 請 省 牲 。 」 太 常 卿 省 牲 。 廩 犧 令 北 面 舉 手 曰 : 「 腯 。 」 諸 太 祝 各 循 牲 一 匝 。 西 向 舉 手 曰 : 「 充 。 」 諸 太 祝 與 廩 犧 令 以 次 牽 牲 詣 廚 , 授 太 官 。 謁 者 引 光 祿 卿 詣 廚 , 省 鼎 鑊 , 申 視 濯 溉 。 祀 官 御 史 省 饌 具 , 乃 還 齋 所 。 祀 日 , 未 明 十 五 刻 , 太 官 令 帥 宰 人 以 鸞 刀 割 牲 , 祝 史 以 豆 取 毛 血 , 各 置 於 饌 所 , 遂 烹 牲 。 其 于 廟 亦 如 之 。

    五 曰 奠 玉 帛 。 祀 日 , 未 明 三 刻 , 郊 社 令 、 良 醞 令 各 帥 其 屬 入 實 尊 、 罍 , 太 祝 以 玉 幣 置 於 篚 , 太 官 令 帥 進 饌 者 實 諸 籩 、 豆 、 簋 、 簠 於 饌 幔 。 未 明 二 刻 , 奉 禮 郎 帥 贊 者 先 入 就 位 。 贊 者 引 御 史 、 博 士 、 諸 太 祝 及 令 史 、 祝 史 與 執 事 者 , 入 自 東 門 壇 南 , 北 向 西 上 。 奉 禮 郎 曰 : 「 再 拜 。 」 贊 者 承 傳 , 御 史 以 下 皆 再 拜 。 執 尊 、 罍 、 篚 、 冪 者 各 就 位 。 贊 者 引 御 史 、 諸 太 祝 升 壇 東 陛 , 御 史 一 人 , 太 祝 二 人 , 行 掃 除 於 上 , 及 第 一 等 ; 御 史 一 人 , 太 祝 七 人 , 行 掃 除 於 下 。 未 明 一 刻 , 謁 者 、 贊 引 各 引 群 臣 就 門 外 位 , 太 樂 令 帥 工 人 、 二 舞 以 次 入 , 文 舞 陳 於 縣 內 , 武 舞 立 於 縣 南 。 謁 者 引 司 空 入 , 奉 禮 郎 曰 : 「 再 拜 。 」 司 空 再 拜 , 升 自 東 陛 , 行 掃 除 於 上 , 降 , 行 樂 縣 於 下 。 謁 者 、 贊 引 各 引 群 臣 入 就 位 。 初 , 未 明 三 刻 , 諸 衛 列 大 駕 仗 衛 。 侍 中 版 奏 「 請 中 嚴 」 。 乘 黃 令 進 玉 輅 於 行 宮 南 門 外 , 南 向 。 未 明 一 刻 , 侍 中 版 奏 「 外 辦 」 。 皇 帝 服 袞 冕 , 乘 輿 以 出 。 皇 帝 升 輅 , 如 初 。 黃 門 侍 郎 奏 「 請 進 發 」 。 至 大 次 門 外 , 南 向 。 侍 中 請 降 輅 。 皇 帝 降 輅 , 乘 輿 之 次 〔 一 〕 。 半 刻 頃 , 太 常 博 士 引 太 常 卿 立 於 大 次 外 , 當 門 北 向 。 侍 中 版 奏 「 外 辦 」 。 質 明 , 皇 帝 服 大 裘 而 冕 , 博 士 引 太 常 卿 , 太 常 卿 引 皇 帝 至 中 壝 門 外 。 殿 中 監 進 大 珪 , 尚 衣 奉 御 又 以 鎮 珪 授 殿 中 監 以 進 。 皇 帝 搢 大 珪 , 執 鎮 珪 。 禮 部 尚 書 與 近 侍 者 從 , 皇 帝 至 版 位 , 西 向 立 。 太 常 卿 前 奏 : 「 請 再 拜 。 」 皇 帝 再 拜 。 奉 禮 郎 曰 : 「 眾 官 再 拜 。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太 常 卿 前 曰 「 有 司 謹 具 , 請 行 事 。 」 協 律 郎 跪 , 俛 伏 , 舉 麾 , 樂 舞 六 成 。 偃 麾 , 敔 , 樂 止 。 太 常 卿 前 奏 : 「 請 再 拜 。 」 皇 帝 再 拜 。 奉 禮 郎 曰 : 「 眾 官 再 拜 。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諸 太 祝 跪 取 玉 幣 於 篚 , 各 立 於 尊 所 。 皇 帝 升 壇 自 南 陛 , 北 向 立 。 太 祝 以 玉 幣 授 侍 中 , 東 向 以 進 。 皇 帝 搢 鎮 珪 受 之 , 跪 奠 於 昊 天 上 帝 , 俛 伏 , 興 , 少 退 , 再 拜 , 立 於 西 方 , 東 向 。 太 祝 以 幣 授 侍 中 以 進 , 皇 帝 受 幣 , 跪 奠 於 高 祖 神 堯 皇 帝 , 俛 伏 , 興 , 拜 , 降 自 南 陛 , 復 于 位 。 皇 帝 將 奠 配 帝 之 幣 , 謁 者 七 人 , 分 引 獻 官 奉 玉 幣 俱 進 , 跪 奠 於 諸 神 之 位 ; 祝 史 、 齋 郎 助 奠 。 初 , 眾 官 再 拜 , 祝 史 各 奉 毛 血 之 豆 入 , 各 由 其 陛 升 , 諸 太 祝 迎 取 於 壇 上 奠 之 , 退 立 於 尊 所 。

    若 宗 廟 , 曰 晨 祼 。 享 日 , 未 明 四 刻 , 太 廟 令 、 良 醞 令 各 帥 其 屬 入 實 尊 、 罍 , 太 官 令 帥 進 饌 者 實 諸 籩 、 豆 、 簋 、 簠 。 未 明 三 刻 , 奉 禮 郎 帥 贊 者 先 入 就 位 。 贊 者 引 御 史 、 博 士 、 宮 闈 令 、 太 祝 及 令 史 、 祝 史 與 執 事 者 , 入 自 東 門 , 當 階 間 , 北 向 西 上 。 奉 禮 郎 曰 : 「 再 拜 。 」 御 史 以 下 皆 再 拜 。 執 尊 、 罍 、 篚 、 冪 者 各 就 位 。 贊 者 引 御 史 、 諸 太 祝 升 自 東 階 , 行 掃 除 於 堂 上 , 令 史 、 祝 史 行 掃 除 於 下 。 太 廟 令 帥 其 屬 陳 瑞 物 太 階 之 西 , 上 瑞 為 前 列 , 次 瑞 次 之 , 下 瑞 為 後 , 又 陳 伐 國 寶 器 亦 如 之 , 皆 北 向 西 上 , 藉 以 席 。 未 明 二 刻 , 陳 腰 輿 於 東 階 之 東 , 每 室 各 二 , 皆 西 向 北 上 。 贊 者 引 太 廟 令 、 太 祝 , 宮 闈 令 帥 內 外 執 事 者 , 以 腰 輿 升 自 東 階 , 入 獻 祖 室 , 開 埳 室 。 太 祝 、 宮 闈 令 奉 神 主 各 置 於 輿 , 出 , 置 於 座 。 次 出 懿 祖 以 下 神 主 如 獻 祖 。 鑾 駕 將 至 , 謁 者 、 贊 者 各 引 享 官 , 通 事 舍 人 分 引 從 享 群 官 、 九 廟 子 孫 、 諸 方 客 使 , 皆 就 門 外 位 。 鑾 駕 至 大 次 門 外 , 回 輅 南 向 。 將 軍 降 , 立 於 輅 右 。 侍 中 請 降 輅 。 皇 帝 降 輅 , 乘 輿 之 大 次 。 通 事 舍 人 引 文 武 五 品 以 上 從 享 之 官 皆 就 門 外 位 。 太 樂 令 帥 工 人 、 二 舞 入 。 謁 者 引 司 空 入 , 就 位 。 奉 禮 郎 曰 : 「 再 拜 。 」 司 空 再 拜 , 升 自 東 階 , 行 掃 除 於 堂 上 , 降 , 行 樂 縣 於 下 。 初 , 司 空 行 樂 縣 , 謁 者 、 贊 引 各 引 享 官 , 通 事 舍 人 分 引 九 廟 子 孫 、 從 享 群 官 、 諸 方 客 使 入 就 位 。 皇 帝 停 大 次 半 刻 頃 , 侍 中 版 奏 「 外 辦 」 。 皇 帝 出 。 太 常 卿 引 皇 帝 至 廟 門 外 , 殿 中 監 進 鎮 珪 , 皇 帝 執 鎮 珪 。 近 侍 者 從 入 , 皇 帝 至 版 位 , 西 向 立 。 太 常 卿 前 曰 : 「 再 拜 。 」 皇 帝 再 拜 。 奉 禮 郎 曰 : 「 眾 官 再 拜 。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太 常 卿 前 曰 : 「 有 司 謹 具 , 請 行 事 。 」 協 律 郎 舉 麾 , 鼓 柷 , 樂 舞 九 成 ; 偃 麾 , 敔 , 樂 止 。 太 常 卿 曰 : 「 再 拜 。 」 皇 帝 再 拜 。 奉 禮 郎 曰 : 「 眾 官 再 拜 。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皇 帝 詣 罍 洗 , 侍 中 跪 取 匜 , 興 , 沃 水 ; 又 跪 取 盤 , 興 , 承 水 。 皇 帝 搢 珪 , 盥 手 。 黃 門 侍 郎 跪 取 巾 於 篚 ; 興 , 以 帨 受 巾 , 跪 奠 於 篚 。 又 取 瓚 於 篚 , 興 , 以 進 , 皇 帝 受 瓚 。 侍 中 酌 水 奉 盤 , 皇 帝 洗 瓚 , 黃 門 侍 郎 授 巾 如 初 。 皇 帝 拭 瓚 , 升 自 阼 階 , 就 獻 祖 尊 彝 所 。 執 尊 者 舉 冪 , 侍 中 贊 酌 鬱 酒 , 進 獻 祖 神 座 前 , 北 向 跪 , 以 鬯 祼 地 奠 之 , 俛 伏 , 興 , 少 退 , 北 向 再 拜 。 又 就 懿 祖 尊 彝 所 , 執 尊 者 舉 冪 , 侍 中 取 瓚 於 坫 以 進 , 皇 帝 受 瓚 。 侍 中 贊 酌 鬱 酒 , 進 懿 祖 神 座 前 , 南 向 跪 , 以 鬯 祼 地 奠 之 。 次 祼 太 祖 以 下 , 皆 如 懿 祖 。 皇 帝 降 自 阼 階 , 復 于 版 位 。 初 , 群 官 已 再 拜 , 祝 史 各 奉 毛 、 血 及 肝 、 膋 之 豆 立 於 東 門 外 , 齋 郎 奉 爐 炭 、 蕭 、 稷 、 黍 各 立 於 其 後 , 以 次 入 自 正 門 , 升 自 太 階 。 諸 太 祝 各 迎 取 毛 、 血 、 肝 、 膋 於 階 上 , 進 奠 於 神 座 前 。 祝 史 退 立 於 尊 所 , 齋 郎 奉 爐 炭 置 於 神 座 之 左 , 其 蕭 、 稷 、 黍 各 置 於 其 下 , 降 自 阼 階 以 出 。 諸 太 祝 取 肝 、 膋 燔 於 爐 , 還 尊 所 。

校 堪 記

〔 一 〕   乘 輿 之 次   開 元 禮 卷 四 、 通 典 卷 一 0 九 、 一 一 四 , 唐 會 要 卷 九 下 及 本 卷 下 文 「 次 」 上 均 有 「 大 」 字 。
 
 
 

唐 書 卷 十 二

    志 第 二

      禮 樂 二

    六 曰 進 熟 。 皇 帝 既 升 , 奠 玉 、 幣 。 太 官 令 帥 進 饌 者 奉 饌 , 各 陳 於 內 壝 門 外 。 謁 者 引 司 徒 出 詣 饌 所 , 司 徒 奉 昊 天 上 帝 之 俎 , 太 官 令 引 饌 入 門 , 各 至 其 陛 。 祝 史 俱 進 , 跪 , 徹 毛 血 之 豆 , 降 自 東 陛 以 出 。 諸 太 祝 迎 饌 於 壇 上 , 司 徒 、 太 官 令 俱 降 自 東 陛 以 出 。 又 進 設 外 官 、 眾 星 之 饌 。 皇 帝 詣 罍 洗 , 盥 手 , 洗 爵 , 升 壇 自 南 陛 。 司 徒 升 自 東 陛 , 立 於 尊 所 。 齋 郎 奉 俎 從 升 , 立 於 司 徒 後 。 皇 帝 詣 上 帝 尊 所 , 執 尊 者 舉 冪 , 侍 中 贊 酌 汎 齊 , 進 昊 天 上 帝 前 , 北 向 跪 , 奠 爵 , 興 , 少 退 , 立 。 太 祝 持 版 進 於 神 右 , 東 向 跪 , 讀 祝 文 曰 : 「 維 某 年 歲 次 月 朔 日 , 嗣 天 子 臣 某 , 敢 昭 告 于 昊 天 上 帝 。 」 皇 帝 再 拜 。 詣 配 帝 酒 尊 所 , 執 尊 者 舉 冪 , 侍 中 取 爵 於 坫 以 進 , 皇 帝 受 爵 , 侍 中 贊 酌 汎 齊 , 進 高 祖 神 堯 皇 帝 前 , 東 向 跪 , 奠 , 興 , 少 退 , 立 。 太 祝 持 版 進 於 左 , 北 向 跪 , 讀 祝 文 曰 「 維 某 年 歲 次 月 朔 日 , 曾 孫 開 元 神 武 皇 帝 臣 某 , 敢 昭 告 于 高 祖 神 堯 皇 帝 。 」 皇 帝 再 拜 。 進 昊 天 上 帝 前 , 北 向 立 。 太 祝 各 以 爵 酌 上 尊 福 酒 , 合 置 一 爵 , 太 祝 持 爵 授 侍 中 以 進 , 皇 帝 再 拜 , 受 爵 , 跪 , 祭 酒 , 啐 酒 , 奠 爵 , 俛 伏 , 興 。 太 祝 各 帥 齋 郎 進 俎 。 太 祝 減 神 前 胙 肉 , 共 置 一 俎 , 授 司 徒 以 進 , 皇 帝 受 以 授 左 右 。 皇 帝 跪 , 取 爵 , 遂 飲 , 卒 爵 。 侍 中 進 受 虛 爵 , 復 於 坫 。 皇 帝 俛 伏 , 興 , 再 拜 , 降 自 南 陛 , 復 于 位 。 文 舞 出 , 武 舞 入 。 初 , 皇 帝 將 復 位 , 謁 者 引 太 尉 詣 罍 洗 , 盥 手 , 洗 瓠 爵 , 自 東 陛 升 壇 , 詣 昊 天 上 帝 著 尊 所 , 執 尊 者 舉 冪 , 太 尉 酌 醴 齊 , 進 昊 天 上 帝 前 , 北 向 跪 , 奠 爵 , 興 , 再 拜 。 詣 配 帝 犧 尊 所 , 取 爵 於 坫 , 酌 醴 齊 , 進 高 祖 神 堯 皇 帝 前 , 東 向 跪 , 奠 爵 , 興 , 再 拜 。 進 昊 天 上 帝 前 , 北 向 立 。 諸 太 祝 各 以 爵 酌 福 酒 , 合 置 一 爵 , 進 于 右 , 西 向 立 。 太 尉 再 拜 , 受 爵 , 跪 , 祭 酒 , 遂 飲 , 卒 爵 。 太 祝 進 受 虛 爵 , 復 於 坫 。 太 尉 再 拜 , 降 , 復 位 。 初 , 太 尉 獻 將 畢 , 謁 者 引 光 祿 卿 詣 罍 洗 , 盥 手 , 洗 瓠 爵 , 升 , 酌 盎 齊 。 終 獻 如 亞 獻 。 太 尉 將 升 獻 , 謁 者 七 人 分 引 五 方 帝 及 大 明 、 夜 明 等 獻 官 , 詣 罍 洗 , 盥 手 , 洗 瓠 爵 , 各 由 其 陛 升 , 酌 汎 齊 , 進 , 跪 奠 於 神 前 。 初 , 第 一 等 獻 官 將 升 , 謁 者 五 人 次 引 獻 官 各 詣 罍 洗 , 盥 、 洗 , 各 由 其 陛 升 壇 , 詣 第 二 等 內 官 酒 尊 所 , 酌 汎 齊 以 獻 〔 一 〕 。 贊 者 四 人 次 引 獻 官 詣 罍 洗 , 盥 、 洗 , 詣 外 官 酒 尊 所 , 酌 清 酒 以 獻 。 贊 者 四 人 , 次 引 獻 官 詣 罍 洗 , 盥 、 洗 , 詣 眾 星 酒 尊 所 , 酌 昔 酒 以 獻 。 其 祝 史 、 齋 郎 酌 酒 助 奠 , 皆 如 內 官 。 上 下 諸 祝 各 進 , 跪 徹 豆 , 還 尊 所 。 奉 禮 郎 曰 : 「 賜 胙 。 」 贊 者 曰 : 「 眾 官 再 拜 。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太 常 卿 前 奏 : 「 請 再 拜 。 」 皇 帝 再 拜 。 奉 禮 郎 曰 : 「 眾 官 再 拜 。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樂 作 一 成 。 太 常 卿 前 奏 : 「 請 就 望 燎 位 。 」 皇 帝 就 位 , 南 向 立 。 上 下 諸 祝 各 執 篚 , 取 玉 、 幣 、 祝 版 、 禮 物 以 上 。 齋 郎 以 俎 載 牲 體 、 稷 、 黍 飯 及 爵 酒 , 各 由 其 陛 降 壇 , 詣 柴 壇 , 自 南 陛 登 , 以 幣 、 祝 版 、 饌 物 置 於 柴 上 。 戶 內 諸 祝 又 以 內 官 以 下 禮 幣 皆 從 燎 。 奉 禮 郎 曰 : 「 可 燎 。 」 東 。 西 面 各 六 人 , 以 炬 燎 火 。 半 柴 , 太 常 卿 前 曰 : 「 禮 畢 。 」 皇 帝 還 大 次 , 出 中 壝 門 , 殿 中 監 前 受 鎮 珪 , 以 授 尚 衣 奉 御 , 殿 中 監 又 前 受 大 珪 。 皇 帝 入 次 , 謁 者 、 贊 引 各 引 祀 官 , 通 事 舍 人 分 引 從 祀 群 官 、 諸 方 客 使 以 次 出 。 贊 者 引 御 史 、 太 祝 以 下 俱 復 執 事 位 。 奉 禮 郎 曰 : 「 再 拜 。 」 御 史 以 下 皆 再 拜 , 出 。 工 人 、 二 舞 以 次 出 。

    若 宗 廟 , 曰 饋 食 。 皇 帝 既 升 , 祼 , 太 官 令 出 , 帥 進 饌 者 奉 饌 , 陳 於 東 門 之 外 , 西 向 南 上 。 謁 者 引 司 徒 出 , 詣 饌 所 , 司 徒 奉 獻 祖 之 俎 。 太 官 引 饌 入 自 正 門 , 至 於 太 階 。 祝 史 俱 進 , 徹 毛 血 之 豆 , 降 自 阼 階 以 出 。 諸 太 祝 迎 饌 於 階 上 設 之 , 乃 取 蕭 、 稷 、 黍 擩 於 脂 , 燔 於 爐 。 太 常 卿 引 皇 帝 詣 罍 洗 , 盥 手 , 洗 爵 , 升 自 阼 階 , 詣 獻 祖 尊 彝 所 , 執 尊 者 舉 冪 , 侍 中 贊 酌 汎 齊 , 進 獻 祖 前 , 北 向 跪 , 奠 爵 。 又 詣 尊 所 , 侍 中 取 爵 於 坫 以 進 , 酌 汎 齊 , 進 神 前 , 北 向 跪 , 奠 爵 , 退 立 。 太 祝 持 版 進 於 神 右 , 東 面 跪 , 讀 祝 文 曰 : 「 維 某 年 歲 次 月 朔 日 , 孝 曾 孫 開 元 神 武 皇 帝 某 , 敢 昭 告 于 獻 祖 宣 皇 帝 、 祖 妣 宣 莊 皇 后 張 氏 。 」 皇 帝 再 拜 , 又 再 拜 。 奠 , 詣 懿 祖 尊 彝 , 酌 汎 齊 , 進 神 前 , 南 向 跪 , 奠 爵 , 少 西 , 俛 伏 , 興 。 又 酌 汎 齊 , 進 神 前 , 南 向 跪 , 爵 , 少 東 〔 二 〕 , 退 立 。 祝 史 西 面 跪 , 讀 祝 文 。 皇 帝 再 拜 , 又 再 拜 。 次 奠 太 祖 、 代 祖 、 高 祖 、 太 宗 、 高 宗 、 中 宗 、 睿 宗 , 皆 如 懿 祖 。 乃 詣 東 序 , 西 向 立 。 司 徒 升 自 阼 階 , 立 於 前 楹 間 , 北 面 東 上 。 諸 太 祝 各 以 爵 酌 上 尊 福 酒 , 合 置 一 爵 , 太 祝 持 爵 授 侍 中 以 進 。 皇 帝 再 拜 , 受 爵 , 跪 , 祭 酒 , 啐 酒 , 奠 爵 , 俛 伏 , 興 。 諸 太 祝 各 帥 齋 郎 進 俎 , 太 祝 減 神 前 三 牲 胙 肉 , 共 置 一 俎 上 , 以 黍 、 稷 飯 共 置 一 籩 , 授 司 徒 以 進 ; 太 祝 又 以 胙 肉 授 司 徒 以 進 。 皇 帝 每 受 , 以 授 左 右 , 乃 跪 取 爵 , 飲 , 卒 爵 。 侍 中 進 受 虛 爵 , 以 授 太 祝 , 復 於 坫 。 皇 帝 降 自 阼 階 , 復 于 版 位 。 文 舞 出 , 武 舞 入 。 初 , 皇 帝 將 復 位 , 太 尉 詣 罍 洗 , 盥 手 , 洗 爵 , 升 自 阼 階 , 詣 獻 祖 尊 彝 所 , 酌 醴 齊 進 神 前 , 北 向 跪 , 奠 爵 ; 少 東 , 興 , 再 拜 。 又 取 爵 於 坫 , 酌 醴 齊 進 神 前 , 北 向 跪 , 奠 爵 ; 少 西 , 北 向 再 拜 。 次 奠 懿 祖 、 太 祖 、 代 祖 、 高 祖 、 太 宗 、 高 宗 、 中 宗 、 睿 宗 如 獻 祖 。 乃 詣 東 序 , 西 向 立 。 諸 太 祝 各 以 爵 酌 福 酒 , 合 置 一 爵 , 太 祝 持 爵 進 於 左 , 北 向 立 。 太 尉 再 拜 受 爵 , 跪 , 祭 酒 , 遂 飲 , 卒 爵 。 太 祝 進 受 爵 , 復 於 坫 。 太 尉 興 , 再 拜 , 復 于 位 。 初 , 太 尉 獻 將 畢 , 謁 者 引 光 祿 卿 詣 罍 洗 , 盥 、 洗 , 升 , 酌 盎 齊 。 終 獻 如 亞 獻 。 諸 太 祝 各 進 , 徹 豆 , 還 尊 所 。 奉 禮 郎 曰 : 「 賜 胙 。 」 贊 者 曰 : 「 眾 官 再 拜 。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太 常 卿 前 奏 : 「 請 再 拜 。 」 皇 帝 再 拜 。 奉 禮 郎 曰 : 「 眾 官 再 拜 。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樂 一 成 止 。 太 常 卿 前 曰 「 禮 畢 。 」 皇 帝 出 門 , 殿 中 監 前 受 鎮 珪 。 通 事 舍 人 、 謁 者 、 贊 引 各 引 享 官 、 九 廟 子 孫 及 從 享 群 官 、 諸 方 客 使 以 次 出 。 贊 引 引 御 史 、 太 祝 以 下 俱 復 執 事 位 。 奉 禮 郎 曰 : 「 再 拜 。 」 御 史 以 下 皆 再 拜 以 出 。 工 人 、 二 舞 以 次 出 。 太 廟 令 與 太 祝 、 宮 闈 令 帥 腰 輿 升 , 納 神 主 。 其 祝 版 燔 於 齋 坊 。

    七 祀 , 各 因 其 時 享 : 司 命 、 戶 以 春 , 灶 以 夏 , 中 霤 以 季 夏 土 王 之 日 , 門 、 厲 以 秋 , 行 以 冬 。 時 享 之 日 , 太 廟 令 布 神 席 于 廟 庭 西 門 之 內 道 南 , 東 向 北 上 ; 設 酒 尊 于 東 南 , 罍 洗 又 於 東 南 。 太 廟 令 、 良 醞 令 實 尊 篚 , 太 官 丞 引 饌 , 光 祿 卿 升 , 終 獻 , 獻 官 乃 即 事 , 一 獻 而 止 。

    其 配 享 功 臣 , 各 位 於 其 廟 室 太 階 之 東 , 少 南 西 向 , 以 北 為 上 。 壺 尊 二 於 座 左 , 設 洗 於 終 獻 洗 東 南 , 北 向 。 以 太 官 令 奉 饌 , 廟 享 已 亞 獻 , 然 後 獻 官 即 事 , 而 助 奠 者 分 奠 , 一 獻 而 止 。

    此 冬 至 祀 昊 天 上 帝 于 圓 丘 、 孟 冬 祫 于 太 廟 之 禮 , 在 乎 壇 壝 、 宗 廟 之 間 , 禮 盛 而 物 備 者 莫 過 乎 此 也 。 其 壇 堂 之 上 下 、 壝 門 之 內 外 、 次 位 之 尊 卑 與 其 向 立 之 方 、 出 入 降 登 之 節 , 大 抵 可 推 而 見 , 其 盛 且 備 者 如 此 , 則 其 小 且 略 者 又 可 推 而 知 也 。

    至 於 壇 埳 、 神 位 、 尊 爵 、 玉 幣 、 籩 豆 、 簋 簠 、 牲 牢 、 冊 祝 之 數 皆 略 依 古 。

    四 成 , 而 成 高 八 尺 一 寸 , 下 成 廣 二 十 丈 , 而 五 減 之 , 至 于 五 丈 , 而 十 有 二 陛 者 , 圓 丘 也 。 八 觚 三 成 , 成 高 四 尺 , 上 廣 十 有 六 步 , 設 八 陛 , 上 陛 廣 八 尺 , 中 陛 一 丈 , 下 陛 丈 有 二 尺 者 , 方 丘 也 。 高 、 廣 皆 四 丈 者 , 神 州 之 壇 也 。 其 廣 皆 四 丈 , 而 高 八 尺 者 青 帝 、 七 尺 者 赤 帝 、 五 尺 者 黃 帝 、 九 尺 者 白 帝 、 六 尺 者 黑 帝 之 壇 也 。 廣 四 丈 , 高 八 尺 者 , 朝 日 之 壇 也 。 為 坎 深 三 尺 , 縱 廣 四 丈 , 壇 於 其 中 , 高 一 尺 , 方 廣 四 丈 者 , 夕 月 之 壇 也 。 廣 五 丈 , 以 五 土 為 之 者 , 社 稷 之 壇 也 。 高 尺 , 廣 丈 , 蜡 壇 也 。 高 五 尺 , 周 四 十 步 者 , 先 農 、 先 蠶 之 壇 也 。 其 高 皆 三 尺 , 廣 皆 丈 者 , 小 祀 之 壇 也 。 嶽 鎮 、 海 瀆 祭 於 其 廟 , 無 廟 則 為 之 壇 於 坎 , 廣 一 丈 , 四 向 為 陛 者 , 海 瀆 之 壇 也 。 廣 二 丈 五 尺 , 高 三 尺 , 四 出 陛 者 , 古 帝 王 之 壇 也 。 廣 一 丈 , 高 一 丈 二 尺 , 戶 方 六 尺 者 , 大 祀 之 燎 壇 也 。 廣 八 尺 , 高 一 丈 , 戶 方 三 尺 者 , 中 祀 之 燎 壇 也 。 廣 五 尺 , 戶 方 二 尺 者 , 小 祀 之 燎 壇 也 。 皆 開 上 南 出 。 瘞 坎 皆 在 內 壝 之 外 壬 地 , 南 出 陛 , 方 深 足 容 物 。 此 壇 埳 之 制 也 。

    冬 至 祀 昊 天 上 帝 於 圓 丘 , 以 高 祖 神 堯 皇 帝 配 。 東 方 青 帝 靈 威 仰 、 南 方 赤 帝 赤 熛 怒 、 中 央 黃 帝 含 樞 紐 、 西 方 白 帝 白 招 拒 、 北 方 黑 帝 汁 光 紀 及 大 明 、 夜 明 在 壇 之 第 一 等 。 天 皇 大 帝 、 北 辰 、 北 斗 、 天 一 、 太 一 、 紫 微 五 帝 座 , 並 差 在 行 位 前 。 餘 內 官 諸 坐 及 五 星 、 十 二 辰 、 河 漢 四 十 九 坐 , 在 第 二 等 十 有 二 陛 之 間 。 中 官 、 市 垣 、 帝 座 、 七 公 、 日 星 、 帝 席 、 大 角 、 攝 提 、 太 微 、 五 帝 、 太 子 、 明 堂 、 軒 轅 、 三 台 、 五 車 、 諸 王 、 月 星 、 織 女 、 建 星 、 天 紀 十 七 座 及 二 十 八 宿 , 差 在 前 列 。 其 餘 中 官 一 百 四 十 二 座 皆 在 第 三 等 十 二 陛 之 間 。 外 官 一 百 五 在 內 壝 之 內 , 眾 星 三 百 六 十 在 內 壝 之 外 。 正 月 上 辛 祈 穀 祀 昊 天 上 帝 , 以 高 祖 神 堯 皇 帝 配 , 五 帝 在 四 方 之 陛 。 孟 夏 雩 祀 昊 天 上 帝 , 以 太 宗 文 武 聖 皇 帝 配 , 五 方 帝 在 第 一 等 , 五 帝 在 第 二 等 , 五 官 在 壇 下 之 東 南 。 季 秋 祀 昊 天 上 帝 , 以 睿 宗 大 聖 真 皇 帝 配 , 五 方 帝 在 五 室 , 五 帝 各 在 其 左 , 五 官 在 庭 , 各 依 其 方 。 立 春 祀 青 帝 , 以 太 皞 氏 配 , 歲 星 、 三 辰 在 壇 下 之 東 北 , 七 宿 在 西 北 , 句 芒 在 東 南 。 立 夏 祀 赤 帝 , 以 神 農 氏 配 , 熒 惑 、 三 辰 、 七 宿 、 祝 融 氏 之 位 如 青 帝 。 季 夏 土 王 之 日 祀 黃 帝 , 以 軒 轅 氏 配 , 鎮 星 、 后 土 氏 之 位 如 赤 帝 。 立 秋 祀 白 帝 , 以 少 昊 氏 配 , 太 白 、 三 辰 、 七 宿 、 蓐 收 之 位 如 赤 帝 。 立 冬 祀 黑 帝 , 以 顓 頊 氏 配 , 辰 星 、 三 辰 、 七 宿 、 玄 冥 氏 之 位 如 白 帝 。 蜡 祭 百 神 , 大 明 、 夜 明 在 壇 上 , 神 農 、 伊 耆 各 在 其 壇 上 , 后 稷 在 壇 東 , 五 官 、 田 畯 各 在 其 方 , 五 星 、 十 二 次 、 二 十 八 宿 、 五 方 之 岳 鎮 、 海 瀆 、 山 林 、 川 澤 、 丘 陵 、 墳 衍 、 原 隰 、 井 泉 各 在 其 方 之 壇 , 龍 、 麟 、 朱 鳥 、 騶 虞 、 玄 武 、 鱗 、 羽 、 臝 、 毛 、 介 、 水 墉 、 坊 、 郵 表 畷 、 於 菟 、 貓 各 在 其 方 壇 之 後 。 夏 至 祭 皇 地 祇 , 以 高 祖 配 , 五 方 之 岳 鎮 、 海 瀆 、 原 隰 、 丘 陵 、 墳 衍 在 內 壝 之 內 , 各 居 其 方 , 而 中 岳 以 下 在 西 南 。 孟 冬 祭 神 州 地 祇 , 以 太 宗 配 。 社 以 后 土 , 稷 以 后 稷 配 。 吉 亥 祭 神 農 , 以 后 稷 配 , 而 朝 日 、 夕 月 無 配 。 席 , 尊 者 以 槁 秸 , 卑 者 以 莞 。 此 神 位 之 序 也 。

    以 太 尊 實 汎 齊 , 著 尊 實 醴 齊 , 犧 尊 實 盎 齊 , 山 罍 實 酒 , 皆 二 ; 以 象 尊 實 醍 齊 , 壺 尊 實 沈 齊 , 皆 二 ; 山 罍 實 酒 四 : 以 祀 昊 天 上 帝 、 皇 地 祇 、 神 州 地 祇 。 以 著 尊 實 汎 齊 , 犧 尊 實 醴 齊 , 象 尊 實 盎 齊 , 山 罍 實 酒 , 皆 二 , 以 祀 配 帝 。 以 著 尊 二 實 醴 齊 , 以 祀 內 官 。 以 犧 尊 二 實 盎 齊 , 以 祀 中 官 。 以 象 尊 二 實 醍 齊 , 以 祀 外 官 。 以 壺 尊 二 實 昔 酒 , 以 祀 眾 星 、 日 、 月 。 以 上 皆 有 坫 。 迎 氣 , 五 方 帝 、 五 人 帝 以 六 尊 , 惟 山 罍 皆 減 上 帝 之 半 。 五 方 帝 大 享 於 明 堂 , 太 尊 、 著 尊 、 犧 尊 、 山 罍 各 二 。 五 方 帝 從 祀 於 圓 丘 , 以 太 尊 實 汎 齊 , 皆 二 。 五 人 帝 從 享 於 明 堂 , 以 著 尊 實 醴 齊 , 皆 二 。 日 、 月 , 以 太 尊 實 醴 齊 , 著 尊 實 盎 齊 , 皆 二 , 以 山 罍 實 酒 一 。 從 祀 於 圓 丘 , 以 太 尊 二 實 汎 齊 。 神 州 地 祇 從 祀 於 方 丘 , 以 太 尊 二 實 汎 齊 。 五 官 、 五 星 、 三 辰 、 后 稷 , 以 象 尊 實 醍 齊 ; 七 宿 , 以 壺 尊 實 沈 齊 , 皆 二 。 蜡 祭 , 神 農 、 伊 耆 氏 , 以 著 尊 皆 二 實 盎 齊 。 田 畯 、 龍 、 麟 、 朱 鳥 、 騶 虞 、 玄 武 , 以 壺 尊 實 沈 齊 。 麟 、 羽 、 臝 、 毛 、 介 、 丘 陵 、 墳 衍 、 原 隰 、 井 泉 、 水 墉 、 坊 、 郵 表 畷 、 虎 、 貓 、 昆 蟲 , 以 散 尊 實 清 酒 , 皆 二 。 嶽 鎮 、 海 瀆 , 以 山 尊 實 醍 齊 。 山 、 川 、 林 、 澤 , 以 蜃 尊 實 沈 齊 , 皆 二 。 伊 耆 氏 以 上 皆 有 坫 。 太 社 , 以 太 罍 實 醍 齊 , 著 尊 實 盎 齊 , 皆 二 ; 山 罍 一 。 太 稷 , 后 稷 氏 亦 如 之 。 其 餘 中 祀 , 皆 以 犧 尊 實 醍 齊 , 象 尊 實 盎 齊 , 山 罍 實 酒 , 皆 二 。 小 祀 , 皆 以 象 尊 二 實 醍 齊 。 宗 廟 祫 享 , 室 以 斝 彝 實 明 水 , 黃 彝 實 鬯 , 皆 一 ; 犧 尊 實 汎 齊 , 象 尊 實 醴 齊 , 著 尊 實 盎 齊 , 山 罍 實 酒 , 皆 二 。 設 堂 上 。 壺 尊 實 醍 齊 , 大 尊 實 沈 齊 , 山 罍 實 酒 , 皆 二 。 設 堂 下 。 禘 享 , 雞 彝 、 鳥 彝 一 。 時 享 , 春 、 夏 室 以 雞 彝 、 鳥 彝 一 , 秋 、 冬 以 斝 彝 、 黃 彝 一 , 皆 有 坫 。 七 祀 及 功 臣 配 享 , 以 壺 尊 二 實 醍 齊 。 別 廟 之 享 , 春 、 夏 以 雞 彝 實 明 水 , 鳥 彝 實 鬯 , 皆 一 ; 犧 尊 實 醴 齊 , 象 尊 實 盎 齊 , 山 罍 實 酒 , 皆 二 。 秋 、 冬 以 斝 彝 、 黃 彝 , 皆 一 ; 著 尊 、 壺 尊 、 山 罍 皆 二 。 太 子 之 廟 , 以 犧 尊 實 醴 齊 , 象 尊 實 盎 齊 , 山 罍 實 酒 , 皆 二 。 凡 祀 , 五 齊 之 上 尊 , 必 皆 實 明 水 ; 山 罍 之 上 尊 , 必 皆 實 明 酒 ; 小 祀 之 上 尊 , 亦 實 明 水 。 此 尊 爵 之 數 也 。

    冬 至 , 祀 昊 天 上 帝 以 蒼 璧 。 上 辛 , 明 堂 以 四 圭 有 邸 , 與 配 帝 之 幣 皆 以 蒼 , 內 官 以 下 幣 如 方 色 。 皇 地 祇 以 黃 琮 , 與 配 帝 之 幣 皆 以 黃 。 青 帝 以 青 圭 , 赤 帝 以 赤 璋 , 黃 帝 以 黃 琮 , 白 帝 以 白 琥 , 黑 帝 以 黑 璜 ; 幣 如 其 玉 。 日 以 圭 、 璧 , 幣 以 青 ; 月 以 圭 、 璧 , 幣 以 白 。 神 州 、 社 、 稷 以 兩 圭 有 邸 , 幣 以 黑 ; 嶽 鎮 、 海 瀆 以 兩 圭 有 邸 , 幣 如 其 方 色 。 神 農 之 幣 以 赤 , 伊 耆 以 黑 , 五 星 以 方 色 , 先 農 之 幣 以 青 , 先 蠶 之 幣 以 黑 , 配 坐 皆 如 之 。 它 祀 幣 皆 以 白 , 其 長 丈 八 尺 。 此 玉 、 幣 之 制 也 。

    冬 至 祀 圓 丘 , 昊 天 上 帝 、 配 帝 , 籩 十 二 、 豆 十 二 、 簋 一 、 簠 一 、 一 、 俎 一 。 五 方 上 帝 、 大 明 、 夜 明 , 籩 八 、 豆 八 、 簋 一 、 簠 一 、 一 、 俎 一 。 五 星 、 十 二 辰 、 河 漢 及 內 官 、 中 官 , 籩 二 、 豆 二 、 簋 一 、 簠 一 、 俎 一 。 外 官 眾 星 , 籩 、 豆 、 簋 、 簠 、 俎 各 一 。 正 月 上 辛 , 祈 穀 圓 丘 , 昊 天 、 配 帝 、 五 方 帝 , 如 冬 至 。 孟 夏 雩 祀 圓 丘 , 昊 天 、 配 帝 、 五 方 帝 , 如 冬 至 。 五 人 帝 , 籩 四 、 豆 四 、 簋 一 、 簠 一 、 俎 一 。 五 官 , 籩 二 、 豆 二 、 簋 一 、 簠 一 、 俎 一 。 季 秋 大 享 明 堂 , 如 雩 祀 。 立 春 祀 青 帝 及 太 昊 氏 , 籩 豆 皆 十 二 、 簋 一 、 簠 一 、 一 、 俎 一 。 歲 星 、 三 辰 、 句 芒 、 七 宿 , 籩 二 、 豆 二 、 簋 一 、 簠 一 、 俎 一 。 其 赤 帝 、 黃 帝 、 白 帝 、 黑 帝 皆 如 之 。 Q 祭 百 神 , 大 明 、 夜 明 , 籩 十 、 豆 十 、 簋 一 、 簠 一 、 一 、 俎 一 。 神 農 、 伊 耆 , 籩 、 豆 各 四 , 簋 、 簠 、 、 俎 各 一 。 五 星 、 十 二 辰 、 后 稷 、 五 方 田 畯 、 岳 鎮 、 海 瀆 、 二 十 八 宿 、 五 方 山 林 川 澤 , 籩 、 豆 各 二 , 簋 、 簠 、 俎 各 一 。 丘 陵 、 墳 衍 、 原 隰 、 龍 、 麟 、 朱 鳥 、 白 虎 、 玄 武 、 鱗 、 羽 、 毛 、 介 、 於 菟 等 , 籩 、 豆 各 一 , 簋 、 簠 、 俎 各 一 。 又 井 泉 , 籩 、 豆 各 一 , 簋 、 簠 、 俎 各 一 。 春 分 朝 日 , 秋 分 夕 月 , 籩 十 、 豆 十 、 簋 一 、 簠 一 、 一 、 俎 一 。 四 時 祭 風 師 、 雨 師 、 靈 星 、 司 中 、 司 命 、 司 人 、 司 祿 , 籩 八 、 豆 八 、 簋 一 、 簠 一 、 俎 一 。 夏 至 祭 方 丘 , 皇 地 祇 及 配 帝 , 籩 豆 皆 十 二 、 簋 一 、 簠 一 、 一 、 俎 一 。 神 州 , 籩 四 、 豆 四 、 簋 一 、 簠 一 、 一 、 俎 一 。 其 五 岳 、 四 鎮 、 四 海 、 四 瀆 及 五 方 山 川 林 澤 , 籩 二 、 豆 二 , 簋 、 簠 、 俎 各 一 。 孟 冬 祭 神 州 及 配 帝 , 籩 豆 皆 十 二 、 簋 一 、 簠 一 、 一 、 俎 一 。 春 、 秋 祭 太 社 、 太 稷 及 配 坐 , 籩 豆 皆 十 、 簋 二 、 簠 二 、 鈃 三 、 俎 三 。 四 時 祭 馬 祖 、 馬 社 、 先 牧 、 馬 步 , 籩 豆 皆 八 、 簋 一 、 簠 一 、 俎 一 。 時 享 太 廟 , 每 室 籩 豆 皆 十 二 、 簋 二 、 簠 二 、 三 、 鈃 三 、 俎 三 。 七 祀 , 籩 二 、 豆 二 、 簋 二 、 簠 二 、 俎 一 。 祫 享 、 功 臣 配 享 , 如 七 祀 。 孟 春 祭 帝 社 及 配 坐 , 籩 豆 皆 十 、 簋 二 、 簠 二 、 三 、 鈃 三 、 俎 三 。 季 春 祭 先 蠶 , 籩 豆 皆 十 、 簋 二 、 簠 二 、 三 、 鈃 三 、 俎 三 。 孟 冬 祭 司 寒 , 籩 豆 皆 八 、 簋 一 、 簠 一 、 俎 一 。 春 、 秋 釋 奠 於 孔 宣 父 , 先 聖 、 先 師 , 籩 十 、 豆 十 、 簋 二 、 簠 二 、 三 、 鈃 三 、 俎 三 ; 若 從 祀 , 籩 豆 皆 二 、 簋 一 、 簠 一 、 俎 一 。 春 、 秋 釋 奠 於 齊 太 公 、 留 侯 , 籩 豆 皆 十 、 簋 二 、 簠 二 、 三 、 鈃 三 、 俎 三 。 仲 春 祭 五 龍 , 籩 豆 皆 八 、 簋 一 、 簠 一 、 俎 一 。 四 時 祭 五 岳 、 四 鎮 、 四 海 、 四 瀆 , 各 籩 豆 十 、 簋 二 、 簠 二 、 俎 三 。 三 年 祭 先 代 帝 王 及 配 坐 , 籩 豆 皆 十 、 簋 二 、 簠 二 、 俎 三 。 州 縣 祭 社 、 稷 、 先 聖 , 釋 奠 於 先 師 , 籩 豆 皆 八 、 簋 二 、 簠 二 、 俎 三 。

    籩 以 石 鹽 、 槁 魚 、 棗 栗 榛 菱 芡 之 實 、 鹿 脯 、 白 餅 、 黑 餅 、 糗 餌 、 粉 餈 。 豆 以 韭 葅 醯 醢 〔 三 〕 、 菁 葅 鹿 醢 、 芹 葅 兔 醢 、 筍 葅 魚 醢 、 脾 析 葅 豚 胉 、 ^ 食 、 糝 食 。 中 祀 之 籩 無 糗 餌 、 粉 餈 , 豆 無 ^ 食 、 糝 食 。 小 祀 之 籩 無 白 餅 、 黑 餅 、 豆 無 脾 析 葅 豚 胉 。 凡 用 皆 四 者 , 籩 以 石 鹽 、 棗 實 、 栗 黃 、 鹿 脯 ; 豆 以 芹 葅 兔 醢 、 菁 葅 鹿 醢 。 用 皆 二 者 , 籩 以 栗 黃 、 牛 脯 ; 豆 以 葵 葅 鹿 醢 。 用 皆 一 者 , 籩 以 牛 脯 , 豆 以 鹿 醢 。 用 牛 脯 者 , 通 以 羊 。 凡 簠 、 簋 皆 一 者 , 簋 以 稷 , 簠 以 黍 。 用 皆 二 者 , 簋 以 黍 、 稷 , 簠 以 稻 、 梁 。 實 以 大 羹 , 鈃 以 肉 羹 。 此 籩 、 豆 、 簠 、 簋 、 、 鈃 之 實 也 。

    昊 天 上 帝 , 蒼 犢 ; 五 方 帝 , 方 色 犢 ; 大 明 , 青 犢 ; 夜 明 , 白 犢 ; 神 州 地 祇 , 黑 犢 。 配 帝 之 犢 : 天 以 蒼 , 地 以 黃 , 神 州 以 黑 , 皆 一 。 宗 廟 、 太 社 、 太 稷 、 帝 社 、 先 蠶 、 古 帝 王 、 嶽 鎮 、 海 瀆 , 皆 太 牢 。 社 、 稷 之 牲 以 黑 。 五 官 、 五 星 、 三 辰 、 七 宿 , 皆 少 牢 。 蜡 祭 : 神 農 氏 、 伊 耆 氏 、 少 牢 ; 后 稷 及 五 方 、 十 二 次 、 五 官 、 五 田 畯 、 五 嶽 、 四 鎮 、 海 瀆 、 日 、 月 , 方 以 犢 二 ; 星 辰 以 降 , 方 皆 少 牢 五 ; 井 泉 皆 羊 一 。 非 順 成 之 方 則 闕 。 風 師 、 雨 師 、 靈 星 、 司 中 、 司 命 、 司 人 、 司 祿 、 馬 祖 、 先 牧 、 馬 社 、 馬 步 , 皆 羊 一 。 司 寒 , 黑 牲 一 。 凡 牲 在 滌 , 大 祀 九 旬 , 中 祀 三 旬 , 小 祀 一 旬 , 養 而 不 卜 。 無 方 色 則 用 純 , 必 有 副 焉 。 省 牲 而 犢 鳴 , 則 免 之 而 用 副 。 禁 其 棰 柎 , 死 則 瘞 之 , 創 病 者 請 代 犢 , 告 祈 之 牲 不 養 。 凡 祀 , 皆 以 其 日 未 明 十 五 刻 , 太 官 令 帥 宰 人 以 鸞 刀 割 牲 , 祝 史 以 豆 斂 毛 血 置 饌 所 , 祭 則 奉 之 以 入 , 遂 亨 之 。 肉 載 以 俎 , 皆 升 右 胖 體 十 一 : 前 節 三 , 肩 、 臂 、 臑 ; 後 節 二 , 肫 、 胳 ; 正 脊 一 , 脡 脊 一 , 橫 脊 一 , 正 脅 一 , 短 脅 一 , 代 脅 一 , 皆 並 骨 。 別 祭 用 太 牢 者 , 酒 二 斗 , 脯 一 段 , 醢 四 合 ; 用 少 牢 者 , 酒 減 半 。 此 牲 牢 之 別 也 。

    祝 版 , 其 長 一 尺 一 分 , 廣 八 寸 , 厚 二 分 , 其 木 梓 、 楸 。 凡 大 祀 、 中 祀 , 署 版 必 拜 。 皇 帝 親 祠 , 至 大 次 , 郊 社 令 以 祝 版 進 署 , 受 以 出 , 奠 於 坫 。 宗 廟 則 太 廟 令 進 之 。 若 有 司 攝 事 , 則 進 而 御 署 , 皇 帝 北 向 再 拜 , 侍 臣 奉 版 , 郊 社 令 受 以 出 。 皇 后 親 祠 , 則 郊 社 令 預 送 內 侍 , 享 前 一 日 進 署 , 后 北 向 再 拜 , 近 侍 奉 以 出 , 授 內 侍 送 享 所 。 享 日 之 平 明 , 女 祝 奠 於 坫 。 此 冊 祝 之 制 也 。

校 堪 記

〔 一 〕   酌 汎 齊 以 獻   「 汎 齊 」 , 開 元 禮 卷 四 、 通 典 卷 一 0 九 、 唐 會 要 卷 九 下 均 作 「 醍 齊 」 。

〔 二 〕   南 向 跪 爵 少 東   按 此 與 上 文 「 南 向 跪 , 奠 爵 , 少 西 」 相 應 , 「 爵 」 上 當 有 「 奠 」 字 。

〔 三 〕   豆 以 韭 葅 醯 醢   按 周 禮 天 官 : 「 醢 人 掌 四 豆 之 實 , 朝 事 之 豆 , 其 實 韭 菹 醓 醢 、 … … 」 鄭 玄 注 … … 「 醓 , 肉 汁 也 。 」 開 元 禮 卷 一 俎 豆 亦 云 : 「 其 豆 實 以 韭 菹 醓 醢 、 … … 」 「 醯 」 當 作 「 醓 」 。
 
 
 

唐 書 卷 十 三

    志 第 三

      禮 樂 三

    自 周 衰 , 禮 樂 壞 于 戰 國 而 廢 絕 于 秦 。 漢 興 , 六 經 在 者 , 皆 錯 亂 、 散 亡 、 雜 偽 , 而 諸 儒 方 共 補 緝 , 以 意 解 詁 , 未 得 其 真 , 而 讖 緯 之 書 出 以 亂 經 矣 。 自 鄭 玄 之 徒 , 號 稱 大 儒 , 皆 主 其 說 , 學 者 由 此 牽 惑 沒 溺 , 而 時 君 不 能 斷 決 , 以 為 有 其 舉 之 , 莫 可 廢 也 。 由 是 郊 、 丘 、 明 堂 之 論 , 至 於 紛 然 而 莫 知 所 止 。

    禮 曰 : 「 以 禋 祀 祀 昊 天 上 帝 。 」 此 天 也 , 玄 以 為 天 皇 大 帝 者 , 北 辰 耀 魄 寶 也 。 又 曰 : 「 兆 五 帝 於 四 郊 。 」 此 五 行 精 氣 之 神 也 , 玄 以 為 青 帝 靈 威 仰 、 赤 帝 赤 熛 怒 、 黃 帝 含 樞 紐 、 白 帝 白 招 拒 、 黑 帝 汁 光 紀 者 , 五 天 也 。 由 是 有 六 天 之 說 , 後 世 莫 能 廢 焉 。

    唐 初 貞 觀 禮 , 冬 至 祀 昊 天 上 帝 于 圓 丘 , 正 月 辛 日 祀 感 生 帝 靈 威 仰 于 南 郊 以 祈 穀 , 而 孟 夏 雩 于 南 郊 , 季 秋 大 享 于 明 堂 , 皆 祀 五 天 帝 。 至 高 宗 時 , 禮 官 以 謂 太 史 圓 丘 圖 , 昊 天 上 帝 在 壇 上 , 而 耀 魄 寶 在 壇 第 一 等 , 則 昊 天 上 帝 非 耀 魄 寶 可 知 , 而 祠 令 及 顯 慶 禮 猶 著 六 天 之 說 。 顯 慶 二 年 , 禮 部 尚 書 許 敬 宗 與 禮 官 等 議 曰 : 「 六 天 出 於 緯 書 , 而 南 郊 、 圓 丘 一 也 , 玄 以 為 二 物 ; 郊 及 明 堂 本 以 祭 天 , 而 玄 皆 以 為 祭 太 微 五 帝 。 傳 曰 : 『 凡 祀 , 啟 蟄 而 郊 , 郊 而 後 耕 。 』 故 『 郊 祀 后 稷 , 以 祈 農 事 。 』 而 玄 謂 周 祭 感 帝 靈 威 仰 , 配 以 后 稷 , 因 而 祈 穀 。 皆 繆 論 也 。 」 由 是 盡 黜 玄 說 , 而 南 郊 祈 穀 、 孟 夏 雩 、 明 堂 大 享 皆 祭 昊 天 上 帝 。

    乾 封 元 年 , 詔 祈 穀 復 祀 感 帝 。 二 年 , 又 詔 明 堂 兼 祀 昊 天 上 帝 及 五 帝 。 開 元 中 , 起 居 舍 人 王 仲 丘 議 曰 : 「 按 貞 觀 禮 祈 穀 祀 感 帝 , 而 顯 慶 禮 祀 昊 天 上 帝 。 傳 曰 : 『 郊 而 後 耕 。 』 詩 曰 : 『 噫 嘻 春 夏 , 祈 穀 于 上 帝 。 』 禮 記 亦 曰 : 『 上 辛 祈 穀 于 上 帝 。 』 而 鄭 玄 乃 云 : 『 天 之 五 帝 迭 王 , 王 者 之 興 必 感 其 一 , 因 別 祭 尊 之 。 故 夏 正 之 月 , 祭 其 所 生 之 帝 於 南 郊 , 以 其 祖 配 之 。 故 周 祭 靈 威 仰 , 以 后 稷 配 , 因 以 祈 穀 。 』 然 則 祈 穀 非 祭 之 本 意 , 乃 因 后 稷 為 配 爾 , 此 非 祈 穀 之 本 義 也 。 夫 祈 穀 , 本 以 祭 天 也 , 然 五 帝 者 五 行 之 精 , 所 以 生 九 穀 也 , 宜 於 祈 穀 祭 昊 天 而 兼 祭 五 帝 。 」 又 曰 : 「 月 令 , 大 雩 、 大 享 帝 , 皆 盛 祭 也 。 而 孟 夏 雩 、 季 秋 大 享 , 貞 觀 禮 皆 祭 五 方 帝 , 而 顯 慶 禮 皆 祭 昊 天 上 帝 , 宜 兼 用 之 以 合 大 雩 、 大 享 之 義 。 」 既 而 蕭 嵩 等 撰 定 開 元 禮 , 雖 未 能 合 古 , 而 天 神 之 位 別 矣 。

    其 配 神 之 主 , 武 德 中 , 冬 至 及 孟 夏 雩 祭 皇 地 祇 于 方 丘 、 神 州 地 祇 於 北 郊 , 以 景 帝 配 ; 而 上 辛 祈 穀 祀 感 帝 于 南 郊 , 季 秋 祀 五 方 天 帝 於 明 堂 , 以 元 帝 配 。 貞 觀 初 , 圓 丘 、 明 堂 、 北 郊 以 高 祖 配 , 而 元 帝 惟 配 感 帝 。 高 宗 永 徽 二 年 , 以 太 宗 配 祀 明 堂 , 而 有 司 乃 以 高 祖 配 五 天 帝 , 太 宗 配 五 人 帝 。 太 尉 長 孫 無 忌 等 與 禮 官 議 , 以 謂 : 「 自 三 代 以 來 , 歷 漢 、 魏 、 晉 、 宋 , 無 父 子 同 配 於 明 堂 者 。 祭 法 曰 : 『 周 人 禘 嚳 而 郊 稷 , 祖 文 王 而 宗 武 王 。 』 鄭 玄 以 祖 宗 合 為 一 祭 , 謂 祭 五 帝 、 五 神 于 明 堂 , 以 文 、 武 共 配 。 而 王 肅 駁 曰 : 『 古 者 祖 功 宗 德 , 自 是 不 毀 之 名 , 非 謂 配 食 於 明 堂 。 』 春 秋 傳 曰 : 『 禘 、 郊 、 祖 、 宗 、 報 , 五 者 國 之 典 祀 也 。 』 以 此 知 祖 、 宗 非 一 祭 。 」 於 是 以 高 祖 配 于 圓 丘 , 太 宗 配 于 明 堂 。

    乾 封 二 年 , 詔 圓 丘 、 五 方 、 明 堂 、 感 帝 、 神 州 皆 以 高 祖 、 太 宗 並 配 。 則 天 垂 拱 元 年 , 詔 有 司 議 , 而 成 均 助 教 孔 玄 義 、 太 子 右 諭 德 沈 伯 儀 、 鳳 閣 舍 人 元 萬 頃 范 履 冰 議 皆 不 同 , 而 卒 用 萬 頃 、 履 冰 之 說 。 由 是 郊 、 丘 諸 祠 , 常 以 高 祖 、 太 宗 、 高 宗 並 配 。 開 元 十 一 年 , 親 享 圓 丘 , 中 書 令 張 說 、 衛 尉 少 卿 韋 縚 為 禮 儀 使 , 乃 以 高 祖 配 , 而 罷 三 祖 並 配 。 至 二 十 年 , 蕭 嵩 等 定 禮 , 而 祖 宗 之 配 定 矣 。

    寶 應 元 年 , 太 常 卿 杜 鴻 漸 、 禮 儀 使 判 官 薛 頎 歸 崇 敬 等 言 : 「 禘 者 , 冬 至 祭 天 於 圓 丘 , 周 人 配 以 遠 祖 。 唐 高 祖 非 始 封 之 君 , 不 得 為 太 祖 以 配 天 地 。 而 太 祖 景 皇 帝 受 封 于 唐 , 即 殷 之 契 、 周 之 后 稷 也 , 請 以 太 祖 郊 配 天 地 。 」 諫 議 大 夫 黎 幹 以 謂 : 「 禘 者 , 宗 廟 之 事 , 非 祭 天 , 而 太 祖 非 受 命 之 君 , 不 宜 作 配 。 」 為 十 詰 十 難 以 非 之 。 書 奏 , 不 報 。 乃 罷 高 祖 , 以 景 皇 帝 配 。 明 年 旱 , 言 事 者 以 為 高 祖 不 得 配 之 過 也 。 代 宗 疑 之 , 詔 群 臣 議 。 太 常 博 士 獨 孤 及 議 曰 : 「 受 命 於 神 宗 , 禹 也 , 而 夏 后 氏 祖 顓 頊 而 郊 鯀 ; 纘 禹 黜 夏 , 湯 也 , 而 殷 人 郊 冥 而 祖 契 ; 革 命 作 周 , 武 王 也 , 而 周 人 郊 稷 而 祖 文 王 。 太 祖 景 皇 帝 始 封 于 唐 , 天 所 命 也 。 」 由 是 配 享 不 易 。 嗚 呼 , 禮 之 失 也 , 豈 獨 緯 書 之 罪 哉 ! 在 於 學 者 好 為 曲 說 , 而 人 君 一 切 臨 時 申 其 私 意 , 以 增 多 為 盡 禮 , 而 不 知 煩 數 之 為 黷 也 。

    古 者 祭 天 於 圓 丘 , 在 國 之 南 , 祭 地 於 澤 中 之 方 丘 , 在 國 之 北 , 所 以 順 陰 陽 , 因 高 下 , 而 事 天 地 以 其 類 也 。 其 方 位 既 別 , 而 其 燎 壇 、 瘞 坎 、 樂 舞 變 數 亦 皆 不 同 , 而 後 世 有 合 祭 之 文 。 則 天 天 冊 萬 歲 元 年 , 親 享 南 郊 , 始 合 祭 天 地 。

    睿 宗 即 位 , 將 有 事 於 南 郊 , 諫 議 大 夫 賈 曾 議 曰 : 「 祭 法 , 有 虞 氏 禘 黃 帝 而 郊 嚳 , 夏 后 氏 禘 黃 帝 而 郊 鯀 。 郊 之 與 廟 , 皆 有 禘 也 。 禘 於 廟 , 則 祖 宗 合 食 於 太 祖 ; 禘 於 郊 , 則 地 祇 群 望 皆 合 於 圓 丘 , 以 始 祖 配 享 。 蓋 有 事 之 大 祭 , 非 常 祀 也 。 三 輔 故 事 : 『 祭 于 圓 丘 , 上 帝 、 后 土 位 皆 南 面 。 』 則 漢 嘗 合 祭 矣 。 」 國 子 祭 酒 褚 無 量 、 司 業 郭 山 惲 等 皆 以 曾 言 為 然 。 是 時 睿 宗 將 祭 地 於 北 郊 , 故 曾 之 議 寢 。

    玄 宗 既 已 定 開 元 禮 , 天 寶 元 年 , 遂 合 祭 天 地 于 南 郊 。 是 時 , 神 仙 道 家 之 說 興 , 陳 王 府 參 軍 田 同 秀 言 : 「 玄 元 皇 帝 降 丹 鳳 門 。 」 乃 建 玄 元 廟 。 二 月 辛 卯 , 親 享 玄 元 皇 帝 廟 ; 甲 午 , 親 享 太 廟 ; 丙 申 , 有 事 于 南 郊 。 其 後 遂 以 為 故 事 , 終 唐 之 世 , 莫 能 改 也 。 為 禮 可 不 慎 哉 !

    夫 男 女 之 不 相 褻 於 內 外 也 , 況 郊 廟 乎 ? 中 宗 時 , 將 享 南 郊 , 國 子 祭 酒 祝 欽 明 言 皇 后 當 助 祭 , 太 常 博 士 唐 紹 、 蔣 欽 緒 以 為 不 可 , 左 僕 射 韋 巨 源 獨 以 欽 明 說 為 是 。 於 是 以 皇 后 為 亞 獻 , 補 大 臣 李 嶠 等 女 為 齋 娘 , 以 執 籩 豆 焉 。 至 德 宗 貞 元 六 年 , 又 以 皇 太 子 為 亞 獻 , 親 王 為 終 獻 。

    孝 經 曰 : 「 宗 祀 文 王 於 明 堂 , 以 配 上 帝 。 」 而 三 代 有 其 名 而 無 其 制 度 , 故 自 漢 以 來 , 諸 儒 之 論 不 一 , 至 於 莫 知 所 從 , 則 一 切 臨 時 增 損 , 而 不 能 合 古 。 然 推 其 本 旨 , 要 於 布 政 交 神 於 王 者 尊 嚴 之 居 而 已 , 其 制 作 何 必 與 古 同 ! 然 為 之 者 至 無 所 據 依 , 乃 引 天 地 、 四 時 、 風 氣 、 乾 坤 、 五 行 、 數 象 之 類 以 為 倣 像 , 而 眾 說 亦 不 克 成 。

    隋 無 明 堂 , 而 季 秋 大 享 , 常 寓 雩 壇 ; 唐 高 祖 、 太 宗 時 , 寓 於 圓 丘 。 貞 觀 中 , 禮 部 尚 書 豆 盧 寬 、 國 子 助 教 劉 伯 莊 議 : 「 從 崑 崙 道 上 層 以 祭 天 , 下 層 以 布 政 。 」 而 太 子 中 允 孔 穎 達 以 為 非 。 侍 中 魏 徵 以 謂 「 五 室 重 屋 , 上 圓 下 方 , 上 以 祭 天 , 下 以 布 政 。 自 前 世 儒 者 所 言 雖 異 , 而 以 為 如 此 者 多 同 。 至 於 高 下 廣 狹 丈 尺 之 制 , 可 以 因 事 制 宜 也 。 」 祕 書 監 顏 師 古 曰 : 「 周 書 敘 明 堂 有 應 門 、 雉 門 之 制 , 以 此 知 為 王 者 之 常 居 爾 。 其 青 陽 、 總 章 、 玄 堂 、 太 廟 、 左 右 A , 皆 路 寢 之 名 也 。 文 王 居 明 堂 之 篇 , 帶 弓 S , 禮 高 禖 , 九 門 磔 禳 , 國 有 酒 以 合 三 族 , 推 其 事 皆 與 月 令 合 , 則 皆 在 路 寢 也 。 大 戴 禮 曰 在 近 郊 , 又 曰 文 王 之 廟 也 , 此 奚 足 以 取 信 哉 ? 且 門 有 皋 、 庫 , 豈 得 施 於 郊 野 , 謂 宜 近 在 宮 中 。 」 徵 及 師 古 等 皆 當 世 名 儒 , 其 論 止 於 如 此 。

    高 宗 時 改 元 總 章 , 分 萬 年 置 明 堂 縣 , 示 欲 必 立 之 。 而 議 者 益 紛 然 , 或 以 為 五 室 , 或 以 為 九 室 , 而 高 宗 依 兩 議 , 以 帟 幕 為 之 , 與 公 卿 臨 觀 , 而 議 益 不 一 。 乃 下 詔 率 意 班 其 制 度 。 至 取 象 黃 琮 , 上 設 鴟 尾 , 其 言 益 不 經 , 而 明 堂 亦 不 能 立 。

    至 則 天 始 毀 東 都 乾 元 殿 , 以 其 地 立 明 堂 , 其 制 淫 侈 , 無 復 可 觀 , 皆 不 足 記 。 其 後 火 焚 之 , 既 而 又 復 立 ; 開 元 五 年 , 復 以 為 乾 元 殿 而 不 毀 。 初 , 則 天 以 木 為 瓦 , 夾 紵 漆 之 。 二 十 五 年 , 玄 宗 遣 將 作 大 匠 康 鬨 素 毀 之 。 鬨 素 以 為 勞 人 , 乃 去 其 上 層 , 易 以 真 瓦 。 而 迄 唐 之 世 , 季 秋 大 享 , 皆 寓 圓 丘 。

    書 曰 : 「 七 世 之 廟 , 可 以 觀 德 。 」 而 禮 家 之 說 , 世 數 不 同 。 然 自 禮 記 王 制 、 祭 法 、 禮 器 , 大 儒 荀 卿 、 劉 歆 、 班 固 、 王 肅 之 徒 , 以 為 七 廟 者 多 。 蓋 自 漢 、 魏 以 來 , 創 業 之 君 特 起 , 其 上 世 微 , 又 無 功 德 以 備 祖 宗 , 故 其 初 皆 不 能 立 七 廟 。

    唐 武 德 元 年 , 始 立 四 廟 , 曰 宣 簡 公 、 懿 王 、 景 皇 帝 、 元 皇 帝 。 貞 觀 九 年 , 高 祖 崩 , 太 宗 詔 有 司 定 議 。 諫 議 大 夫 朱 子 奢 請 立 七 廟 , 虛 太 祖 之 室 以 待 。 於 是 尚 書 八 座 議 : 「 禮 曰 : 『 天 子 , 三 昭 三 穆 , 與 太 祖 之 廟 而 七 。 』 晉 、 宋 、 齊 、 梁 皆 立 親 廟 六 , 此 故 事 也 。 」 制 曰 : 「 可 。 」 於 是 祔 弘 農 府 君 及 高 祖 為 六 室 。 二 十 三 年 , 太 宗 崩 , 弘 農 府 君 以 世 遠 毀 , 藏 夾 室 , 遂 祔 太 宗 : 及 高 宗 崩 , 宣 皇 帝 遷 于 夾 室 , 而 祔 高 宗 。 皆 為 六 室 。

    武 氏 亂 敗 , 中 宗 神 龍 元 年 , 已 復 京 太 廟 , 又 立 太 廟 于 東 都 。 議 立 始 祖 為 七 廟 , 而 議 者 欲 以 涼 武 昭 王 為 始 祖 。 太 常 博 士 張 齊 賢 議 以 為 不 可 , 因 曰 : 「 古 者 有 天 下 者 事 七 世 , 而 始 封 之 君 謂 之 太 祖 。 太 祖 之 廟 , 百 世 不 遷 。 至 祫 祭 , 則 毀 廟 皆 以 昭 穆 合 食 于 太 祖 。 商 祖 玄 王 , 周 祖 后 稷 , 其 世 數 遠 , 而 遷 廟 之 主 皆 出 太 祖 後 , 故 合 食 之 序 , 尊 卑 不 差 。 漢 以 高 皇 帝 為 太 祖 , 而 太 上 皇 不 在 合 食 之 列 , 為 其 尊 於 太 祖 也 。 魏 以 武 帝 為 太 祖 , 晉 以 宣 帝 為 太 祖 , 武 、 宣 而 上 , 廟 室 皆 不 合 食 于 祫 , 至 隋 亦 然 。 唐 受 天 命 , 景 皇 帝 始 封 之 君 , 太 祖 也 , 以 其 世 近 , 而 在 三 昭 三 穆 之 內 , 而 光 皇 帝 以 上 , 皆 以 屬 尊 不 列 合 食 。 今 宜 以 景 皇 帝 為 太 祖 , 復 祔 宣 皇 帝 為 七 室 , 而 太 祖 以 上 四 室 皆 不 合 食 于 祫 。 」 博 士 劉 承 慶 、 尹 知 章 議 曰 : 「 三 昭 三 穆 與 太 祖 為 七 廟 者 , 禮 也 。 而 王 跡 有 淺 深 , 太 祖 有 遠 近 , 太 祖 以 功 建 , 昭 穆 以 親 崇 。 有 功 者 不 遷 , 親 盡 者 則 毀 。 今 以 太 祖 近 而 廟 數 不 備 , 乃 欲 於 昭 穆 之 外 , 遠 立 當 遷 之 主 以 足 七 廟 , 而 乖 迭 毀 之 義 , 不 可 。 」 天 子 下 其 議 大 臣 , 禮 部 尚 書 祝 欽 明 兩 用 其 言 , 於 是 以 景 皇 帝 為 始 祖 , 而 不 祔 宣 皇 帝 。 已 而 以 孝 敬 皇 帝 為 義 宗 , 祔 于 廟 , 由 是 為 七 室 , 而 京 太 廟 亦 七 室 。 中 宗 崩 , 中 書 令 姚 元 之 、 吏 部 尚 書 宋 璟 以 為 「 義 宗 , 追 尊 之 帝 , 不 宜 列 昭 穆 , 而 其 葬 在 洛 州 , 請 立 別 廟 于 東 都 , 而 有 司 時 享 , 其 京 廟 神 主 藏 于 夾 室 」 。 由 是 祔 中 宗 , 而 光 皇 帝 不 遷 , 遂 為 七 室 矣 。

    睿 宗 崩 , 博 士 陳 貞 節 、 蘇 獻 等 議 曰 : 「 古 者 兄 弟 不 相 為 後 , 殷 之 盤 庚 , 不 序 於 陽 甲 ; 漢 之 光 武 , 不 嗣 於 孝 成 ; 而 晉 懷 帝 亦 繼 世 祖 而 不 繼 惠 帝 。 蓋 兄 弟 相 代 , 昭 穆 位 同 , 至 其 當 遷 , 不 可 兼 毀 二 廟 。 荀 卿 子 曰 : 『 有 天 下 者 事 七 世 。 』 謂 從 禰 以 上 也 。 若 傍 容 兄 弟 , 上 毀 祖 考 , 則 天 子 有 不 得 事 七 世 者 矣 。 孝 和 皇 帝 有 中 興 之 功 而 無 後 , 宜 如 殷 之 陽 甲 , 出 為 別 廟 , 祔 睿 宗 以 繼 高 宗 。 」 於 是 立 中 宗 廟 于 太 廟 之 西 。

    開 元 十 年 , 詔 宣 皇 帝 復 祔 于 正 室 , 謚 為 獻 祖 , 并 謚 光 皇 帝 為 懿 祖 。 又 以 中 宗 還 祔 太 廟 , 於 是 太 廟 為 九 室 。 將 親 祔 之 , 而 遇 雨 不 克 行 , 乃 命 有 司 行 事 。 寶 應 二 年 , 祧 獻 祖 、 懿 祖 , 祔 玄 宗 、 肅 宗 。 自 是 之 後 , 常 為 九 室 矣 。

    代 宗 崩 , 禮 儀 使 顏 真 卿 議 : 「 太 祖 、 高 祖 、 太 宗 皆 不 毀 , 而 代 祖 元 皇 帝 當 遷 。 」 於 是 遷 元 皇 帝 而 祔 代 宗 。 德 宗 崩 , 禮 儀 使 杜 黃 裳 議 : 「 高 宗 在 三 昭 三 穆 外 , 當 遷 。 」 於 是 遷 高 宗 而 祔 德 宗 , 蓋 以 中 、 睿 為 昭 穆 矣 。 順 宗 崩 , 當 遷 中 宗 , 而 有 司 疑 之 , 以 謂 則 天 革 命 , 中 宗 中 興 之 主 也 。 博 士 王 涇 、 史 官 蔣 武 皆 以 為 中 宗 得 失 在 己 , 非 漢 光 武 、 晉 元 帝 之 比 , 不 得 為 中 興 不 遷 之 君 。 由 是 遷 中 宗 而 祔 順 宗 。

    自 憲 宗 、 穆 宗 、 敬 宗 、 文 宗 四 世 祔 廟 , 睿 、 玄 、 肅 、 代 以 次 遷 。 至 武 宗 崩 , 德 宗 以 次 當 遷 , 而 於 世 次 為 高 祖 , 禮 官 始 覺 其 非 , 以 謂 兄 弟 不 相 為 後 , 不 得 為 昭 穆 , 乃 議 復 祔 代 宗 。 而 議 者 言 : 「 已 祧 之 主 不 得 復 入 太 廟 。 」 禮 官 曰 : 「 昔 晉 元 、 明 之 世 , 已 遷 豫 章 、 潁 川 , 後 皆 復 祔 , 此 故 事 也 。 」 議 者 又 言 : 「 廟 室 有 定 數 , 而 無 後 之 主 當 置 別 廟 。 」 禮 官 曰 : 「 晉 武 帝 時 , 景 、 文 同 廟 , 廟 雖 六 代 , 其 實 七 主 。 至 元 帝 、 明 帝 , 廟 皆 十 室 , 故 賀 循 曰 : 『 廟 以 容 主 為 限 , 而 無 常 數 也 。 』 」 於 是 復 祔 代 宗 , 而 以 敬 宗 、 文 宗 、 武 宗 同 為 一 代 。 初 , 玄 宗 之 復 祔 獻 祖 也 , 詔 曰 : 「 使 親 而 不 盡 , 遠 而 不 祧 。 」 蓋 其 率 意 而 言 爾 , 非 本 於 禮 也 。 而 後 之 為 說 者 , 乃 遷 就 其 事 , 以 謂 三 昭 三 穆 與 太 祖 祖 功 宗 德 三 廟 不 遷 為 九 廟 者 , 周 制 也 。 及 敬 、 文 、 武 三 宗 為 一 代 , 故 終 唐 之 世 , 常 為 九 代 十 一 室 焉 。

    開 元 五 年 , 太 廟 四 室 壞 , 奉 其 神 主 于 太 極 殿 , 天 子 素 服 避 正 殿 , 輟 朝 三 日 。 時 將 行 幸 東 都 , 遂 謁 神 主 于 太 極 殿 而 後 行 。 安 祿 山 之 亂 , 宗 廟 為 賊 所 焚 , 肅 宗 復 京 師 , 設 次 光 順 門 外 , 嚮 廟 而 哭 , 輟 朝 三 日 。 其 後 黃 巢 陷 京 師 , 焚 毀 宗 廟 , 而 僖 宗 出 奔 , 神 主 法 物 從 行 , 皆 為 賊 所 掠 。 巢 敗 , 復 京 師 , 素 服 哭 于 廟 而 後 入 。

    初 , 唐 建 東 、 西 二 都 , 而 東 都 無 廟 。 則 天 皇 后 僭 號 稱 周 , 立 周 七 廟 于 東 都 以 祀 武 氏 , 改 西 京 唐 太 廟 為 享 德 廟 。 神 龍 元 年 , 中 宗 復 位 , 遷 武 氏 廟 主 于 西 京 , 為 崇 尊 廟 , 而 以 東 都 武 氏 故 廟 為 唐 太 廟 , 祔 光 皇 帝 以 下 七 室 而 親 享 焉 。 由 是 東 西 二 都 皆 有 廟 , 歲 時 並 享 。 其 後 安 祿 山 陷 兩 京 , 宗 廟 皆 焚 毀 。 肅 宗 即 位 , 西 都 建 廟 作 主 , 而 東 都 太 廟 毀 為 軍 營 , 九 室 神 主 亡 失 , 至 大 曆 中 , 始 於 人 間 得 之 , 寓 于 太 微 宮 , 不 復 祔 享 。 自 建 中 至 于 會 昌 , 議 者 不 一 , 或 以 為 : 「 東 西 二 京 宜 皆 有 廟 , 而 舊 主 當 瘞 , 虛 其 廟 以 俟 , 巡 幸 則 載 主 而 行 。 」 或 謂 : 「 宜 藏 其 神 主 于 夾 室 。 」 或 曰 : 「 周 豐 、 洛 有 廟 者 , 因 遷 都 乃 立 廟 爾 , 今 東 都 不 因 遷 而 立 廟 , 非 也 。 」 又 曰 : 「 古 者 載 主 以 行 者 , 惟 新 遷 一 室 之 主 爾 , 未 有 載 群 廟 之 主 者 也 。 」 至 武 宗 時 , 悉 廢 群 議 , 詔 有 司 擇 日 修 東 都 廟 。 已 而 武 宗 崩 , 宣 宗 竟 以 太 微 神 主 祔 東 都 廟 焉 。

    其 追 贈 皇 后 、 追 尊 皇 太 后 、 贈 皇 太 子 往 往 皆 立 別 廟 。 其 近 於 禮 者 , 後 世 當 求 諸 禮 。 其 不 合 於 禮 而 出 其 私 意 者 , 蓋 其 制 作 與 其 論 議 皆 不 足 取 焉 , 故 不 著 也 。

    宣 宗 已 復 河 、 湟 三 州 七 關 , 歸 其 功 順 宗 、 憲 宗 而 加 謚 號 。 博 士 李 稠 請 改 作 神 主 , 易 書 新 謚 。 右 司 郎 中 楊 發 等 議 , 以 謂 : 「 古 者 已 祔 之 主 無 改 作 , 加 謚 追 尊 , 非 禮 也 , 始 於 則 天 , 然 猶 不 改 主 易 書 , 宜 以 新 謚 寶 冊 告 于 陵 廟 可 也 。 」 是 時 , 宰 相 以 謂 士 族 之 廟 皆 就 易 書 , 乃 就 舊 主 易 書 新 謚 焉 。

    禘 、 祫 , 大 祭 也 。 祫 以 昭 穆 合 食 于 太 祖 , 而 禘 以 審 諦 其 尊 卑 , 此 祫 、 禘 之 義 , 而 為 禮 者 失 之 , 至 於 年 數 不 同 , 祖 、 宗 失 位 , 而 議 者 莫 知 所 從 。 禮 曰 : 「 三 年 一 祫 , 五 年 一 禘 。 」 傳 曰 : 「 五 年 再 殷 祭 。 」 高 宗 上 元 三 年 十 月 當 祫 , 而 有 司 疑 其 年 數 。 太 學 博 士 史 玄 璨 等 議 , 以 為 : 「 新 君 喪 畢 而 祫 , 明 年 而 禘 。 自 是 之 後 , 五 年 而 再 祭 。 蓋 後 禘 去 前 禘 五 年 , 而 祫 常 在 禘 後 三 年 , 禘 常 在 祫 後 二 年 。 魯 宣 公 八 年 禘 僖 公 , 蓋 二 年 喪 畢 而 祫 , 明 年 而 禘 , 至 八 年 而 再 禘 。 昭 公 二 十 年 禘 , 至 二 十 五 年 又 禘 , 此 可 知 也 。 」 議 者 以 玄 璨 等 言 有 經 據 , 遂 從 之 。 睿 宗 崩 , 開 元 六 年 喪 畢 而 祫 , 明 年 而 禘 。 自 是 之 後 , 祫 、 禘 各 自 以 年 , 不 相 通 數 。 凡 七 祫 五 禘 , 至 二 十 七 年 , 禘 、 祫 並 在 一 歲 , 有 司 覺 其 非 , 乃 議 以 為 一 禘 一 祫 , 五 年 再 殷 , 宜 通 數 。 而 禘 後 置 祫 , 歲 數 遠 近 , 二 說 不 同 。 鄭 玄 用 高 堂 隆 先 三 而 後 二 , 徐 邈 先 二 後 三 。 而 邈 以 謂 二 禘 相 去 為 月 六 十 , 中 分 三 十 , 置 一 祫 焉 。 此 最 為 得 , 遂 用 其 說 。 由 是 一 禘 一 祫 , 在 五 年 之 間 , 合 於 再 殷 之 義 , 而 置 祫 先 後 , 則 不 同 焉 。

    禮 , 禘 、 祫 , 太 祖 位 于 西 而 東 向 , 其 子 孫 列 為 昭 穆 , 昭 南 向 而 穆 北 向 。 雖 已 毀 廟 之 主 , 皆 出 而 序 于 昭 穆 。 殷 、 周 之 興 , 太 祖 世 遠 , 而 群 廟 之 主 皆 出 其 後 , 故 其 禮 易 明 。 漢 、 魏 以 來 , 其 興 也 暴 , 又 其 上 世 微 , 故 創 國 之 君 為 太 祖 而 世 近 , 毀 廟 之 主 皆 在 太 祖 之 上 , 於 是 禘 、 祫 不 得 如 古 。 而 漢 、 魏 之 制 , 太 祖 而 上 , 毀 廟 之 主 皆 不 合 食 。

    唐 興 , 以 景 皇 帝 為 太 祖 , 而 世 近 在 三 昭 三 穆 之 內 , 至 祫 、 禘 , 乃 虛 東 向 之 位 , 而 太 祖 與 群 廟 列 於 昭 穆 。 代 宗 即 位 , 祔 玄 宗 、 肅 宗 , 而 遷 獻 祖 、 懿 祖 于 夾 室 。 於 是 太 祖 居 第 一 室 , 禘 、 祫 得 正 其 位 而 東 向 , 而 獻 、 懿 不 合 食 。 建 中 二 年 , 太 學 博 士 陳 京 請 為 獻 祖 、 懿 祖 立 別 廟 , 至 禘 、 祫 則 享 。 禮 儀 使 顏 真 卿 議 曰 : 「 太 祖 景 皇 帝 居 百 代 不 遷 之 尊 , 而 禘 、 祫 之 時 , 暫 居 昭 穆 , 屈 己 以 奉 祖 宗 可 也 。 」 乃 引 晉 蔡 謨 議 , 以 獻 祖 居 東 向 , 而 懿 祖 、 太 祖 以 下 左 右 為 昭 穆 。 由 是 議 者 紛 然 。

    貞 元 十 七 年 〔 一 〕 , 太 常 卿 裴 郁 議 , 以 太 祖 百 代 不 遷 , 獻 、 懿 二 祖 親 盡 廟 遷 而 居 東 向 , 非 是 。 請 下 百 寮 議 。 工 部 郎 中 張 薦 等 議 與 真 卿 同 。 太 子 左 庶 子 李 嶸 等 七 人 曰 「 真 卿 所 用 , 晉 蔡 謨 之 議 也 。 謨 為 『 禹 不 先 鯀 』 之 說 , 雖 有 其 言 , 當 時 不 用 。 獻 、 懿 二 祖 宜 藏 夾 室 , 以 合 祭 法 『 遠 廟 為 祧 , 而 壇 、 墠 有 禱 則 祭 , 無 禱 則 止 』 之 義 。 」 吏 部 郎 中 柳 冕 等 十 二 人 曰 : 「 周 禮 有 先 公 之 祧 , 遷 祖 藏 於 后 稷 之 廟 , 其 周 未 受 命 之 祧 乎 ? 又 有 先 王 之 祧 , 其 遷 主 藏 於 文 、 武 之 廟 , 其 周 已 受 命 之 祧 乎 ? 今 獻 祖 、 懿 祖 , 猶 周 先 公 也 , 請 築 別 廟 以 居 之 。 」 司 勳 員 外 郎 裴 樞 曰 : 「 建 石 室 於 寢 園 以 藏 神 主 , 至 禘 、 祫 之 歲 則 祭 之 。 」 考 功 員 外 郎 陳 京 、 同 官 縣 尉 仲 子 陵 皆 曰 : 「 遷 神 主 於 德 明 、 興 聖 廟 。 」 京 兆 少 尹 韋 武 曰 : 「 祫 則 獻 祖 東 向 , 禘 則 太 祖 東 向 。 」 十 一 年 , 左 司 郎 中 陸 淳 曰 : 「 議 者 多 矣 , 不 過 三 而 已 。 一 曰 復 太 祖 之 正 位 , 二 曰 並 列 昭 穆 而 虛 東 向 , 三 曰 祫 則 獻 祖 , 禘 則 太 祖 , 迭 居 東 向 。 而 復 正 太 祖 之 位 為 是 。 然 太 祖 復 位 , 則 獻 、 懿 之 主 宜 有 所 歸 。 一 曰 藏 諸 夾 室 , 二 曰 置 之 別 廟 , 三 曰 遷 于 園 寢 , 四 曰 祔 於 興 聖 。 然 而 藏 諸 夾 室 , 則 無 饗 獻 之 期 ; 置 之 別 廟 , 則 非 禮 經 之 文 ; 遷 于 寢 園 , 則 亂 宗 廟 之 儀 。 唯 祔 于 興 聖 為 是 。 」 至 十 九 年 , 左 僕 射 姚 南 仲 等 獻 議 五 十 七 封 , 付 都 省 集 議 。 戶 部 尚 書 王 紹 等 五 十 五 人 請 遷 懿 祖 祔 興 聖 廟 , 議 遂 定 , 由 是 太 祖 始 復 東 向 之 位 。

    若 諸 臣 之 享 其 親 , 廟 室 、 服 器 之 數 , 視 其 品 。 開 元 十 二 年 著 令 , 一 品 、 二 品 四 廟 , 三 品 三 廟 , 五 品 二 廟 , 嫡 士 一 廟 , 庶 人 祭 於 寢 。 及 定 禮 , 二 品 以 上 四 廟 , 三 品 三 廟 , 三 品 以 上 不 須 爵 者 亦 四 廟 , 四 廟 有 始 封 為 五 廟 , 四 品 、 五 品 有 兼 爵 亦 三 廟 , 六 品 以 下 達 于 庶 人 , 祭 於 寢 。 天 寶 十 載 , 京 官 正 員 四 品 清 望 及 四 品 、 五 品 清 官 , 聽 立 廟 , 勿 限 兼 爵 。 雖 品 及 而 建 廟 未 逮 , 亦 聽 寢 祭 。

    廟 之 制 , 三 品 以 上 九 架 , 廈 兩 旁 。 三 廟 者 五 間 , 中 為 三 室 , 左 右 廈 一 間 , 前 後 虛 之 , 無 重 栱 、 藻 井 。 室 皆 為 石 室 一 , 於 西 墉 三 之 一 近 南 , 距 地 四 尺 , 容 二 主 。 廟 垣 周 之 , 為 南 門 、 東 門 , 門 屋 三 室 , 而 上 間 以 廟 , 增 建 神 廚 於 廟 東 之 少 南 , 齋 院 於 東 門 之 外 少 北 , 制 勿 逾 於 廟 。 三 品 以 上 有 神 主 , 五 品 以 上 有 几 筵 。 牲 以 少 牢 , 羊 、 豕 一 , 六 品 以 下 特 豚 , 不 以 祖 禰 貴 賤 , 皆 子 孫 之 牲 。 牲 闕 , 代 以 野 獸 。 五 品 以 上 室 異 牲 , 六 品 以 下 共 牲 。 二 品 以 上 室 以 籩 豆 十 , 三 品 以 八 , 四 品 、 五 品 以 六 。 五 品 以 上 室 皆 簠 二 、 簋 二 、 二 、 鈃 二 、 俎 三 、 尊 二 、 罍 二 、 勺 二 、 爵 六 、 盤 一 、 坫 一 、 篚 一 、 牙 盤 胙 俎 一 。 祭 服 , 三 品 以 上 玄 冕 , 五 品 以 上 爵 弁 , 六 品 以 下 進 賢 冠 , 各 以 其 服 。

    凡 祔 皆 給 休 五 日 , 時 享 皆 四 日 。 散 齋 二 日 於 正 寢 , 致 齋 一 日 於 廟 , 子 孫 陪 者 齋 一 宿 於 家 。 始 廟 則 署 主 而 祔 , 後 喪 闋 乃 祔 , 喪 二 十 八 月 上 旬 卜 而 祔 , 始 神 事 之 矣 。 王 公 之 主 載 以 輅 , 夫 人 之 主 以 翟 車 , 其 餘 皆 以 輿 。 天 子 以 四 孟 、 臘 享 太 廟 , 諸 臣 避 之 , 祭 仲 而 不 臘 。 三 歲 一 祫 , 五 歲 一 禘 。 若 祔 、 若 常 享 、 若 禘 祫 , 卜 日 、 齋 戒 、 省 牲 、 視 滌 、 濯 鼎 鑊 , 亨 牲 、 實 饌 、 三 獻 、 飲 福 、 受 胙 進 退 之 數 , 大 抵 如 宗 廟 之 祀 。 以 國 官 亞 、 終 獻 , 無 則 以 親 賓 , 以 子 弟 。

    其 後 不 卜 日 , 而 筮 用 亥 。 祭 寢 者 , 春 、 秋 以 分 , 冬 、 夏 以 至 日 。 若 祭 春 分 , 則 廢 元 日 。 然 元 正 , 歲 之 始 , 冬 至 , 陽 之 復 , 二 節 最 重 。 祭 不 欲 數 , 乃 廢 春 分 , 通 為 四 。

    祠 器 以 烏 漆 , 差 小 常 制 。 祭 服 以 進 賢 冠 , 主 婦 花 釵 禮 衣 , 後 或 改 衣 冠 從 公 服 , 無 則 常 服 。 凡 祭 之 在 廟 、 在 寢 , 既 畢 , 皆 親 賓 子 孫 慰 , 主 人 以 常 服 見 。

    若 宗 子 有 故 , 庶 子 攝 祭 , 則 祝 曰 : 「 孝 子 某 使 介 子 某 執 其 常 事 。 」 通 祭 三 代 , 而 宗 子 卑 , 則 以 上 牲 祭 宗 子 家 , 祝 曰 : 「 孝 子 某 為 其 介 子 某 薦 其 常 事 。 」 庶 子 官 尊 而 立 廟 , 其 主 祭 則 以 支 庶 封 官 依 大 宗 主 祭 , 兄 陪 於 位 。 以 廟 由 弟 立 , 己 不 得 延 神 也 。 或 兄 弟 分 官 , 則 各 祭 考 妣 於 正 寢 。

    古 殤 及 無 後 皆 祔 食 於 祖 , 無 祝 而 不 拜 , 設 坐 祖 左 而 西 向 , 亞 獻 者 奠 , 祝 乃 奠 之 , 一 獻 而 止 。 其 後 廟 制 設 幄 , 當 中 南 向 , 祔 坐 無 所 施 , 皆 祭 室 戶 外 之 東 而 西 向 。 親 伯 叔 之 無 後 者 祔 曾 祖 , 親 昆 弟 及 從 父 昆 弟 祔 於 祖 , 親 子 姪 祔 於 禰 。 寢 祭 之 位 西 上 , 祖 東 向 而 昭 穆 南 北 , 則 伯 叔 之 祔 者 居 禰 下 之 穆 位 北 向 , 昆 弟 、 從 父 昆 弟 居 祖 下 之 昭 位 南 向 , 子 姪 居 伯 叔 之 下 穆 位 北 向 , 以 序 尊 卑 。 凡 殤 、 無 後 , 以 周 親 及 大 功 為 斷 。

    古 者 廟 於 大 門 內 , 秦 出 寢 於 陵 側 , 故 王 公 亦 建 廟 於 墓 。 既 廟 與 居 異 , 則 宮 中 有 喪 而 祭 。 三 年 之 喪 , 齊 衰 、 大 功 皆 廢 祭 ; 外 喪 , 齊 衰 以 下 行 之 。

校 勘 記

〔 一 〕   貞 元 十 七 年   通 典 卷 五 0 、 冊 府 卷 五 九 0 、 唐 會 要 卷 一 三 及 本 書 卷 二 0 0 陳 京 傳 均 作 「 貞 元 七 年 」 。
 
 
 

唐 書 卷 十 四

    志 第 四

      禮 樂 四

    其 非 常 祀 , 天 子 有 時 而 行 之 者 , 曰 封 禪 、 巡 守 、 視 學 、 耕 藉 、 拜 陵 。

    文 中 子 曰 : 「 封 禪 , 非 古 也 , 其 秦 、 漢 之 侈 心 乎 ? 」 蓋 其 曠 世 不 常 行 , 而 於 禮 無 所 本 , 故 自 漢 以 來 , 儒 生 學 官 論 議 不 同 , 而 至 於 不 能 決 , 則 出 於 時 君 率 意 而 行 之 爾 。 隋 文 帝 嘗 令 牛 弘 、 辛 彥 之 等 撰 定 儀 注 , 為 壇 泰 山 下 , 設 祭 如 南 郊 而 已 , 未 嘗 升 山 也 。

    唐 太 宗 已 平 突 厥 , 而 年 穀 屢 豐 , 群 臣 請 封 泰 山 。 太 宗 初 頗 非 之 , 已 而 遣 中 書 侍 郎 杜 正 倫 行 太 山 上 七 十 二 君 壇 跡 , 以 是 歲 兩 河 大 水 而 止 。 其 後 群 臣 言 封 禪 者 多 , 乃 命 祕 書 少 監 顏 師 古 、 諫 議 大 夫 朱 子 奢 等 集 當 時 名 儒 博 士 雜 議 , 不 能 決 。 於 是 左 僕 射 房 玄 齡 、 特 進 魏 徵 、 中 書 令 楊 師 道 博 採 眾 議 奏 上 之 , 其 議 曰 : 「 為 壇 於 泰 山 下 , 祀 昊 天 上 帝 。 壇 之 廣 十 二 丈 , 高 丈 二 尺 。 玉 牒 長 一 尺 三 寸 , 廣 、 厚 五 寸 。 玉 檢 如 之 , 厚 減 三 寸 。 其 印 齒 如 璽 , 纏 以 金 繩 五 周 。 玉 策 四 , 皆 長 一 尺 三 寸 , 廣 寸 五 分 , 厚 五 分 , 每 策 皆 五 簡 , 聯 以 金 。 昊 天 上 帝 配 以 太 祖 , 皇 地 祇 配 以 高 祖 。 已 祀 而 歸 格 于 廟 , 盛 以 金 匱 。 匱 高 六 寸 , 廣 足 容 之 , 制 如 表 函 , 纏 以 金 繩 , 封 以 金 泥 , 印 以 受 命 之 璽 。 而 玉 牒 藏 于 山 上 , 以 方 石 三 枚 為 再 累 , 纏 以 金 繩 , 封 以 石 泥 , 印 以 受 命 之 璽 。 其 山 上 之 圓 壇 , 土 以 五 色 , 高 九 尺 , 廣 五 丈 , 四 面 為 一 階 。 天 子 升 自 南 階 , 而 封 玉 牒 。 已 封 , 而 加 以 土 , 築 為 封 , 高 一 丈 二 尺 , 廣 二 丈 。 其 禪 社 首 亦 如 之 。 其 石 檢 封 以 受 命 璽 , 而 玉 檢 別 製 璽 , 方 一 寸 二 分 , 文 如 受 命 璽 。 以 石 距 非 經 , 不 用 。 又 為 告 至 壇 , 方 八 十 一 尺 , 高 三 尺 , 四 出 陛 , 以 燔 柴 告 至 , 望 秩 群 神 。 」 遂 著 于 禮 , 其 他 降 禪 、 朝 覲 皆 不 著 。 至 十 五 年 , 將 東 幸 , 行 至 洛 陽 , 而 彗 星 見 , 乃 止 。

    高 宗 乾 封 元 年 , 封 泰 山 , 為 圓 壇 山 南 四 里 , 如 圓 丘 , 三 壝 , 壇 上 飾 以 青 , 四 方 如 其 色 , 號 封 祀 壇 。 玉 策 三 , 以 玉 為 簡 , 長 一 尺 二 寸 , 廣 一 寸 二 分 , 厚 三 分 , 刻 而 金 文 。 玉 匱 一 , 長 一 尺 三 寸 , 以 藏 上 帝 之 冊 ; 金 匱 二 , 以 藏 配 帝 之 冊 。 纏 以 金 繩 五 周 , 金 泥 、 玉 璽 , 璽 方 一 寸 二 分 , 文 如 受 命 璽 。 石 e 以 方 石 再 累 , 皆 方 五 尺 , 厚 一 尺 , 刻 方 其 中 以 容 玉 匱 。 e 旁 施 檢 , 刻 深 三 寸 三 分 , 闊 一 尺 , 當 繩 刻 深 三 分 , 闊 一 寸 五 分 。 石 檢 十 枚 , 以 檢 石 e , 皆 長 三 尺 , 闊 一 尺 , 厚 七 分 ; 印 齒 三 道 , 皆 深 四 寸 , 當 璽 方 五 寸 , 當 繩 闊 一 寸 五 分 。 檢 立 於 e 旁 , 南 方 、 北 方 皆 三 , 東 方 、 西 方 皆 二 , 去 e 隅 皆 一 尺 。 e 纏 以 金 繩 五 周 , 封 以 石 泥 。 距 石 十 二 , 分 距 e 隅 , 皆 再 累 , 皆 闊 二 尺 , 長 一 丈 , 斜 刻 其 首 , 令 與 e 隅 相 應 。 又 為 壇 於 山 上 , 廣 五 丈 , 高 九 尺 , 四 出 陛 , 一 壝 , 號 登 封 壇 。 玉 牒 、 玉 檢 、 石 e 、 石 距 、 玉 匱 、 石 檢 皆 如 之 。 為 降 禪 壇 於 社 首 山 上 , 八 隅 、 一 成 、 八 陛 如 方 丘 , 三 壝 。 上 飾 以 黃 , 四 方 如 其 色 , 其 餘 皆 如 登 封 。 其 議 略 定 , 而 天 子 詔 曰 : 「 古 今 之 制 , 文 質 不 同 。 今 封 禪 以 玉 牒 、 金 繩 , 而 瓦 尊 、 匏 爵 、 秸 席 , 宜 改 從 文 。 」 於 是 昊 天 上 帝 褥 以 蒼 , 地 祇 褥 以 黃 , 配 褥 皆 以 紫 , 而 尊 爵 亦 更 焉 。

    是 歲 正 月 , 天 子 祀 昊 天 上 帝 于 山 下 之 封 祀 壇 , 以 高 祖 、 太 宗 配 , 如 圓 丘 之 禮 。 親 封 玉 冊 , 置 石 e , 聚 五 色 土 封 之 , 徑 一 丈 二 尺 , 高 尺 〔 一 〕 。 已 事 , 升 山 。 明 日 , 又 封 玉 冊 于 登 封 壇 。 又 明 日 , 祀 皇 地 祇 于 社 首 山 之 降 禪 壇 , 如 方 丘 之 禮 , 以 太 穆 皇 后 、 文 德 皇 后 配 , 而 以 皇 后 武 氏 為 亞 獻 , 越 國 太 妃 燕 氏 為 終 獻 , 率 六 宮 以 登 , 其 帷 帟 皆 錦 繡 。 群 臣 瞻 望 , 多 竊 笑 之 , 又 明 日 , 御 朝 覲 壇 以 朝 群 臣 , 如 元 日 之 禮 。 乃 詔 立 登 封 、 降 禪 、 朝 覲 之 碑 , 名 封 祀 壇 曰 舞 鶴 臺 , 登 封 壇 曰 萬 歲 臺 , 降 禪 壇 曰 景 雲 臺 , 以 紀 瑞 焉 。 其 後 將 封 嵩 嶽 , 以 吐 蕃 、 突 厥 寇 邊 而 止 。 永 淳 元 年 , 又 作 奉 天 宮 於 嵩 山 南 , 遂 幸 焉 。 將 以 明 年 十 一 月 封 禪 , 詔 諸 儒 國 子 司 業 李 行 偉 、 考 功 員 外 郎 賈 大 隱 等 草 具 其 儀 , 已 而 遇 疾 , 不 克 封 , 至 武 后 遂 登 封 焉 。

    玄 宗 開 元 十 二 年 , 四 方 治 定 , 歲 屢 豐 稔 , 群 臣 多 言 封 禪 , 中 書 令 張 說 又 固 請 , 乃 下 制 以 十 三 年 有 事 泰 山 。 於 是 說 與 右 散 騎 常 侍 徐 堅 、 太 常 少 卿 韋 縚 、 秘 書 少 監 康 子 元 、 國 子 博 士 侯 行 果 刊 定 儀 注 。 立 圓 臺 於 山 上 , 廣 五 丈 , 高 九 尺 , 土 色 各 依 其 方 。 又 於 圓 臺 上 起 方 壇 , 廣 一 丈 二 尺 , 高 九 尺 , 其 壇 臺 四 面 為 一 階 。 又 積 柴 為 燎 壇 於 圓 臺 之 東 南 , 量 地 之 宜 , 柴 高 一 丈 二 尺 , 方 一 丈 , 開 上 , 南 出 戶 六 尺 。 又 為 圓 壇 於 山 下 , 三 成 、 十 二 階 , 如 圓 丘 之 制 。 又 積 柴 於 壇 南 為 燎 壇 , 如 山 上 。 又 為 玉 冊 、 玉 匱 、 石 e , 皆 如 高 宗 之 制 。 玄 宗 初 以 謂 升 中 於 崇 山 , 精 享 也 , 不 可 諠 譁 。 欲 使 亞 獻 已 下 皆 行 禮 山 下 壇 , 召 禮 官 講 議 。 學 士 賀 知 章 等 言 : 「 昊 天 上 帝 , 君 也 。 五 方 精 帝 , 臣 也 。 陛 下 享 君 於 上 , 群 臣 祀 臣 於 下 , 可 謂 變 禮 之 中 。 然 禮 成 於 三 , 亞 、 終 之 獻 , 不 可 異 也 。 」 於 是 三 獻 皆 升 山 , 而 五 方 帝 及 諸 神 皆 祭 山 下 壇 。 玄 宗 問 : 「 前 世 何 為 祕 玉 牒 ? 」 知 章 曰 : 「 玉 牒 以 通 意 於 天 , 前 代 或 祈 長 年 , 希 神 仙 , 旨 尚 微 密 , 故 外 莫 知 。 」 帝 曰 : 「 朕 今 為 民 祈 福 , 無 一 祕 請 , 即 出 玉 牒 以 示 百 寮 。 」 乃 祀 昊 天 上 帝 於 山 上 壇 , 以 高 祖 配 。 祀 五 帝 以 下 諸 神 於 山 下 , 其 祀 禮 皆 如 圓 丘 。 而 卜 日 、 告 天 及 廟 、 社 、 大 駕 所 經 及 告 至 、 問 百 年 、 朝 覲 , 皆 如 巡 狩 之 禮 。

    其 登 山 也 , 為 大 次 於 中 道 , 止 休 三 刻 而 後 升 。 其 已 祭 燔 燎 , 侍 中 前 跪 稱 : 「 具 官 臣 某 言 , 請 封 玉 冊 。 」 皇 帝 升 自 南 陛 , 北 向 立 。 太 尉 進 昊 天 上 帝 神 座 前 , 跪 取 玉 冊 , 置 於 桉 以 進 。 皇 帝 受 玉 冊 , 跪 內 之 玉 匱 , 纏 以 金 繩 , 封 以 金 泥 。 侍 中 取 受 命 寶 跪 以 進 。 皇 帝 取 寶 以 印 玉 匱 , 侍 中 受 寶 , 以 授 符 寶 郎 。 太 尉 進 , 皇 帝 跪 捧 玉 匱 授 太 尉 , 太 尉 退 , 復 位 。 太 常 卿 前 奏 : 「 請 再 拜 。 」 皇 帝 再 拜 , 退 入 于 次 。 太 尉 奉 玉 匱 之 桉 於 石 e 南 , 北 向 立 。 執 事 者 發 石 蓋 , 太 尉 奉 玉 匱 , 跪 藏 於 石 e 內 。 執 事 者 覆 石 蓋 , 檢 以 石 檢 , e 以 金 繩 , 封 以 石 泥 , 以 玉 寶 遍 印 , 引 降 復 位 。 帥 執 事 者 以 石 距 封 固 , 又 以 五 色 土 圜 封 。 其 配 座 玉 牒 封 於 金 匱 , 皆 如 封 玉 匱 。 太 尉 奉 金 匱 從 降 , 俱 復 位 。 以 金 匱 內 太 廟 , 藏 於 高 祖 神 堯 皇 帝 之 石 室 。 其 禪 于 社 首 , 皆 如 方 丘 之 禮 。

    天 子 將 巡 狩 , 告 於 其 方 之 州 曰 : 「 皇 帝 以 某 月 于 某 巡 狩 , 各 脩 乃 守 , 考 乃 職 事 。 敢 不 敬 戒 , 國 有 常 刑 。 」 將 發 , 告 于 圓 丘 。 前 一 日 , 皇 帝 齋 , 如 郊 祀 , 告 昊 天 上 帝 , 又 告 于 太 廟 、 社 稷 。 具 大 駕 鹵 簿 。 所 過 州 、 縣 , 刺 史 、 令 候 於 境 , 通 事 舍 人 承 制 問 高 年 , 祭 古 帝 王 、 名 臣 、 烈 士 。 既 至 , 刺 史 、 令 皆 先 奉 見 。 將 作 築 告 至 圓 壇 於 嶽 下 , 四 出 陛 , 設 昊 天 上 帝 、 配 帝 位 。

    天 子 至 , 執 事 皆 齋 一 日 。 明 日 , 望 於 嶽 、 鎮 、 海 、 瀆 、 山 、 川 、 林 、 澤 、 丘 、 陵 、 墳 、 衍 、 原 、 隰 , 所 司 為 壇 。 設 祭 官 次 於 東 壝 門 外 道 南 , 北 向 ; 設 饌 幔 內 壝 東 門 外 道 北 , 南 向 ; 設 宮 縣 、 登 歌 ; 為 瘞 埳 。 祭 官 、 執 事 皆 齋 一 日 。 嶽 、 鎮 、 海 、 瀆 、 山 、 川 、 林 、 澤 、 丘 、 陵 、 墳 、 衍 、 原 、 隰 之 尊 , 在 壇 上 南 陛 之 東 , 北 向 。 設 玉 篚 及 洗 , 設 神 坐 壇 上 北 方 。 獻 官 奠 玉 幣 及 爵 於 嶽 神 , 祝 史 助 奠 鎮 、 海 以 下 。

    明 日 , 乃 肆 覲 , 將 作 於 行 宮 南 為 壝 。 三 分 壝 間 之 二 在 南 , 為 壇 於 北 , 廣 九 丈 六 尺 , 高 九 尺 , 四 出 陛 。 設 宮 縣 壇 南 , 御 坐 壇 上 之 北 , 解 劍 席 南 陛 之 西 。 文 、 武 官 次 門 外 東 、 西 , 刺 史 、 令 次 文 官 南 , 蕃 客 次 武 官 南 , 列 輦 路 壇 南 。 文 官 九 品 位 壇 東 南 , 武 官 西 南 , 相 向 。 刺 史 、 令 位 壇 南 三 分 庭 一 , 蕃 客 位 於 西 。 又 設 門 外 位 , 建 牙 旗 於 壝 外 , 黃 麾 大 仗 屯 門 , 鈒 戟 陳 壝 中 。 吏 部 主 客 戶 部 贊 群 官 、 客 使 就 門 外 位 。 刺 史 、 令 贄 其 土 之 實 , 錦 、 綺 、 繒 、 布 、 葛 、 越 皆 五 兩 為 束 , 錦 以 黃 帊 , 〔 二 〕 常 貢 之 物 皆 篚 , 其 屬 執 列 令 後 。 文 武 九 品 先 入 就 位 。 皇 帝 乘 輿 入 北 壝 門 , 繇 北 陛 升 壇 , 即 坐 , 南 向 。 刺 史 、 蕃 客 皆 入 壝 門 , 至 位 , 再 拜 , 奠 贄 , 興 , 執 贄 。 侍 中 降 于 刺 史 東 北 , 皆 拜 。 宣 已 , 又 拜 。 蕃 客 以 舍 人 稱 制 如 之 。 戶 部 導 貢 物 入 刺 史 前 , 龜 首 之 , 金 次 之 , 丹 、 漆 、 絲 、 纊 四 海 九 州 之 美 物 , 重 行 陳 。 執 者 退 , 就 東 西 文 武 前 , 側 立 。 通 事 舍 人 導 刺 史 一 人 , 解 劍 脫 舄 , 執 贄 升 前 , 北 向 跪 奏 : 「 官 封 臣 姓 名 等 敢 獻 壤 奠 。 」 遂 奠 贄 。 舍 人 跪 舉 以 東 授 所 司 , 刺 史 劍 、 舄 復 位 。 初 , 刺 史 升 奠 贄 , 在 庭 者 以 次 奠 於 位 前 , 皆 再 拜 。 戶 部 尚 書 壇 間 北 向 跪 , 請 以 貢 物 付 所 司 , 侍 中 承 制 曰 : 「 可 。 」 所 司 受 贄 出 東 門 。 中 書 侍 郎 以 州 鎮 表 方 一 桉 俟 于 西 門 外 , 給 事 中 以 瑞 桉 俟 于 東 門 外 , 乃 就 侍 臣 位 。 初 , 刺 史 將 入 , 乃 各 引 桉 分 進 東 、 西 陛 下 。 刺 史 將 升 , 中 書 令 、 黃 門 侍 郎 降 立 , 既 升 , 乃 取 表 升 。 尚 書 既 請 受 贄 , 中 書 令 乃 前 跪 讀 , 黃 門 侍 郎 、 給 事 中 進 跪 奏 瑞 , 侍 郎 、 給 事 中 導 桉 退 , 文 武 、 刺 史 、 國 客 皆 再 拜 。 北 向 位 者 出 就 門 外 位 。 皇 帝 降 北 陛 以 入 , 東 、 西 位 者 出 。 設 會 如 正 、 至 , 刺 史 、 蕃 客 入 門 , 皆 奏 樂 如 上 公 。

    會 之 明 日 , 考 制 度 。 太 常 卿 採 詩 陳 之 , 以 觀 風 俗 。 命 市 納 賈 , 以 觀 民 之 好 惡 。 典 禮 者 考 時 定 日 , 同 律 , 禮 、 樂 、 制 度 、 衣 服 正 之 。 山 川 神 祇 有 不 舉 為 不 恭 , 宗 廟 有 不 慎 為 不 孝 , 皆 黜 爵 。 革 制 度 、 衣 服 者 為 叛 , 有 討 。 有 功 德 於 百 姓 者 , 爵 賞 之 。

    皇 帝 視 學 , 設 大 次 于 學 堂 後 , 皇 太 子 次 于 大 次 東 。 設 御 座 堂 上 , 講 榻 北 向 〔 三 〕 。 皇 太 子 座 御 座 東 南 , 西 向 。 文 臣 三 品 以 上 座 太 子 南 , 少 退 ; 武 臣 三 品 以 上 於 講 榻 西 南 ; 執 讀 座 於 前 楹 , 北 向 。 侍 講 座 執 讀 者 西 北 、 武 官 之 前 ; 論 義 座 於 講 榻 前 , 北 向 。 執 如 意 立 於 侍 講 之 東 , 北 向 〔 四 〕 。 三 館 學 官 座 武 官 後 。 設 堂 下 版 位 , 脫 履 席 西 階 下 。 皇 太 子 位 於 東 階 東 南 , 執 經 於 西 階 西 南 , 文 、 武 三 品 以 上 分 位 於 南 , 執 如 意 者 一 人 在 執 經 者 後 , 學 生 位 于 文 、 武 後 。

    其 日 , 皇 帝 乘 馬 , 祭 酒 帥 監 官 、 學 生 迎 于 道 左 。 皇 帝 入 次 , 執 經 、 侍 講 、 執 如 意 者 與 文 武 、 學 生 皆 就 位 堂 下 。 皇 太 子 立 于 學 堂 門 外 , 西 向 。 侍 中 奏 「 外 辦 」 。 皇 帝 升 北 階 , 即 坐 。 皇 太 子 乃 入 就 位 , 在 位 皆 再 拜 。 侍 中 敕 皇 太 子 、 王 公 升 , 皆 再 拜 , 乃 坐 。 執 讀 、 執 經 釋 義 。 執 如 意 者 以 授 侍 講 , 秉 詣 論 義 坐 , 問 所 疑 , 退 , 以 如 意 授 執 者 , 還 坐 , 乃 皆 降 。 若 賜 會 , 則 侍 中 宣 制 , 皇 帝 返 次 。 群 官 既 會 , 皇 帝 還 , 監 官 、 學 生 辭 於 道 左 。

    皇 帝 孟 春 吉 亥 享 先 農 , 遂 以 耕 藉 。 前 享 一 日 , 奉 禮 設 御 坐 於 壇 東 , 西 向 ; 望 瘞 位 於 壇 西 南 , 北 向 ; 從 官 位 於 內 壝 東 門 之 內 道 南 , 執 事 者 居 後 ; 奉 禮 位 於 樂 縣 東 北 , 贊 者 在 南 。 又 設 御 耕 藉 位 於 外 壝 南 門 之 外 十 步 所 , 南 向 ; 從 耕 三 公 、 諸 王 、 尚 書 、 卿 位 於 御 坐 東 南 , 重 行 西 向 , 以 其 推 數 為 列 。 其 三 公 、 諸 王 、 尚 書 、 卿 等 非 耕 者 位 於 耕 者 之 東 , 重 行 , 西 向 北 上 ; 介 公 、 酅 公 於 御 位 西 南 , 東 向 北 上 。 尚 舍 設 御 耒 席 於 三 公 之 北 少 西 , 南 向 。 奉 禮 又 設 司 農 卿 之 位 於 南 , 少 退 ; 諸 執 耒 耜 者 位 於 公 卿 耕 者 之 後 、 非 耕 者 之 前 , 西 向 。 御 耒 耜 一 具 , 三 公 耒 耜 三 具 , 諸 王 、 尚 書 、 卿 各 三 人 合 耒 耜 九 具 。 以 下 耒 耜 , 太 常 各 令 藉 田 農 人 執 之 。

    皇 帝 已 享 , 乃 以 耕 根 車 載 耒 耜 於 御 者 間 , 皇 帝 乘 車 自 行 宮 降 大 次 。 乘 黃 令 以 耒 耜 授 廩 犧 令 , 橫 執 之 , 左 耜 寘 於 席 , 遂 守 之 。 皇 帝 將 望 瘞 , 謁 者 引 三 公 及 從 耕 侍 耕 者 、 司 農 卿 與 執 耒 耜 者 皆 就 位 。 皇 帝 出 就 耕 位 , 南 向 立 。 廩 犧 令 進 耒 席 南 , 北 向 , 解 韜 出 耒 , 執 以 興 , 少 退 , 北 向 立 。 司 農 卿 進 受 之 , 以 授 侍 中 , 奉 以 進 。 皇 帝 受 之 , 耕 三 推 。 侍 中 前 受 耒 耜 , 反 之 司 農 卿 , 卿 反 之 廩 犧 令 , 令 復 耒 於 韜 , 執 以 興 , 復 位 。 皇 帝 初 耕 , 執 耒 者 皆 以 耒 耜 授 侍 耕 者 。 皇 帝 耕 止 , 三 公 、 諸 王 耕 五 推 , 尚 書 、 卿 九 推 。 執 耒 者 前 受 之 。 皇 帝 還 , 入 自 南 門 , 出 內 壝 東 門 , 入 大 次 。 享 官 、 從 享 者 出 , 太 常 卿 帥 其 屬 耕 于 千 畝 。

    皇 帝 還 宮 , 明 日 , 班 勞 酒 於 太 極 殿 , 如 元 會 , 不 賀 , 不 為 壽 。 藉 田 之 穀 , 斂 而 鍾 之 神 倉 , 以 擬 粢 盛 及 五 齊 、 三 酒 , 穰 槁 以 食 牲 。

    藉 田 祭 先 農 , 唐 初 為 帝 社 , 亦 曰 藉 田 壇 。 貞 觀 三 年 , 太 宗 將 親 耕 , 給 事 中 孔 穎 達 議 曰 : 「 禮 , 天 子 藉 田 南 郊 , 諸 侯 東 郊 。 晉 武 帝 猶 東 南 , 今 帝 社 乃 東 壇 , 未 合 於 古 。 」 太 宗 曰 : 「 書 稱 『 平 秩 東 作 』 , 而 青 輅 、 黛 耜 , 順 春 氣 也 。 吾 方 位 少 陽 , 田 宜 于 東 郊 。 」 乃 耕 于 東 郊 。

    垂 拱 中 , 武 后 藉 田 壇 曰 先 農 壇 。 神 龍 元 年 , 禮 部 尚 書 祝 欽 明 議 曰 : 「 周 頌 載 芟 : 『 春 藉 田 而 祈 社 稷 。 』 禮 : 『 天 子 為 藉 千 畝 , 諸 侯 百 畝 。 』 則 緣 田 為 社 , 曰 王 社 、 侯 社 。 今 曰 先 農 , 失 王 社 之 義 , 宜 正 名 為 帝 社 。 」 太 常 少 卿 韋 叔 夏 、 博 士 張 齊 賢 等 議 曰 : 「 祭 法 , 王 者 立 太 社 , 然 後 立 王 社 , 所 置 之 地 , 則 無 傳 也 。 漢 興 已 有 官 社 , 未 立 官 稷 , 乃 立 于 官 社 之 後 , 以 夏 禹 配 官 社 , 以 后 稷 配 官 稷 。 臣 瓚 曰 : 『 高 紀 , 立 漢 社 稷 , 所 謂 太 社 也 。 官 社 配 以 禹 , 所 謂 王 社 也 。 至 光 武 乃 不 立 官 稷 , 相 承 至 今 。 』 魏 以 官 社 為 帝 社 , 故 摯 虞 謂 魏 氏 故 事 立 太 社 是 也 。 晉 或 廢 或 置 , 皆 無 處 所 。 或 曰 二 社 並 處 , 而 王 社 居 西 。 崔 氏 、 皇 甫 氏 皆 曰 王 社 在 藉 田 。 桉 衛 宏 漢 儀 『 春 始 東 耕 於 藉 田 , 引 詩 先 農 , 則 神 農 也 。 』 又 五 經 要 義 曰 : 『 壇 於 田 , 以 祀 先 農 如 社 。 』 魏 秦 靜 議 風 伯 、 雨 師 、 靈 星 、 先 農 、 社 、 稷 為 國 六 神 。 晉 太 始 四 年 , 耕 於 東 郊 , 以 太 牢 祀 先 農 。 周 、 隋 舊 儀 及 國 朝 先 農 皆 祭 神 農 于 帝 社 , 配 以 后 稷 。 則 王 社 、 先 農 不 可 一 也 。 今 宜 於 藉 田 立 帝 社 、 帝 稷 , 配 以 禹 、 棄 , 則 先 農 、 帝 社 並 祠 , 協 於 周 之 載 芟 之 義 。 」 欽 明 又 議 曰 : 「 藉 田 之 祭 本 王 社 。 古 之 祀 先 農 , 句 龍 、 后 稷 也 。 烈 山 之 子 亦 謂 之 農 , 而 周 棄 繼 之 , 皆 祀 為 稷 。 共 工 之 子 曰 后 土 , 湯 勝 夏 , 欲 遷 而 不 可 。 故 二 神 , 社 、 稷 主 也 。 黃 帝 以 降 , 不 以 羲 、 農 列 常 祀 , 豈 社 、 稷 而 祭 神 農 乎 ? 社 、 稷 之 祭 , 不 取 神 農 耒 耜 大 功 , 而 專 於 共 工 、 烈 山 , 蓋 以 三 皇 洪 荒 之 跡 , 無 取 為 教 。 彼 秦 靜 何 人 , 而 知 社 稷 、 先 農 為 二 , 而 藉 田 有 二 壇 乎 ? 先 農 、 王 社 , 一 也 , 皆 后 稷 、 句 龍 異 名 而 分 祭 , 牲 以 四 牢 。 」 欽 明 又 言 : 「 漢 祀 禹 , 謬 也 。 今 欲 正 王 社 、 先 農 之 號 而 未 決 , 乃 更 加 二 祀 , 不 可 。 」 叔 夏 、 齊 賢 等 乃 奏 言 : 「 經 無 先 農 , 禮 曰 『 王 自 為 立 社 , 曰 王 社 。 』 先 儒 以 為 在 藉 田 也 。 永 徽 中 猶 曰 藉 田 , 垂 拱 後 乃 為 先 農 。 然 則 先 農 與 社 一 神 , 今 先 農 壇 請 改 曰 帝 社 壇 , 以 合 古 王 社 之 義 。 其 祭 , 準 令 以 孟 春 吉 亥 祠 后 土 , 以 句 龍 氏 配 。 」 於 是 為 帝 社 壇 , 又 立 帝 稷 壇 於 西 , 如 太 社 、 太 稷 , 而 壇 不 設 方 色 , 以 異 於 太 社 。

    開 元 十 九 年 , 停 帝 稷 而 祀 神 農 氏 於 壇 上 , 以 后 稷 配 。 二 十 三 年 , 親 祀 神 農 於 東 郊 , 配 以 句 芒 , 遂 躬 耕 盡 壟 止 。

    肅 宗 乾 元 二 年 , 詔 去 耒 耜 雕 刻 , 命 有 司 改 造 之 。 天 子 出 通 化 門 , 釋 軷 而 入 壇 , 遂 祭 神 農 氏 , 以 后 稷 配 。 冕 而 朱 紘 , 躬 九 推 焉 。

    憲 宗 元 和 五 年 , 詔 以 來 歲 正 月 藉 田 。 太 常 脩 撰 韋 公 肅 言 : 「 藉 田 禮 廢 久 矣 , 有 司 無 可 考 。 」 乃 據 禮 經 參 采 開 元 、 乾 元 故 事 , 為 先 農 壇 於 藉 田 。 皇 帝 夾 侍 二 人 、 正 衣 二 人 , 侍 中 一 人 奉 耒 耜 , 中 書 令 一 人 、 禮 部 尚 書 一 人 侍 從 , 司 農 卿 一 人 授 耒 耜 於 侍 中 , 太 僕 卿 一 人 執 牛 , 左 、 右 衛 將 軍 各 一 人 侍 衛 。 三 公 以 宰 相 攝 , 九 卿 以 左 右 僕 射 、 尚 書 、 御 史 大 夫 攝 , 三 諸 侯 以 正 員 一 品 官 及 嗣 王 攝 。 推 數 一 用 古 制 。 禮 儀 使 一 人 、 太 常 卿 一 人 贊 禮 ; 三 公 、 九 卿 、 諸 侯 執 牛 三 十 人 , 用 六 品 以 下 官 , 皆 服 褲 褶 。 御 耒 耜 二 , 并 韜 皆 以 青 。 其 制 度 取 合 農 用 , 不 雕 飾 , 畢 日 收 之 。 藉 耒 耜 丈 席 二 。 先 農 壇 高 五 尺 , 廣 五 丈 , 四 出 陛 , 其 色 青 。 三 公 、 九 卿 、 諸 侯 耒 十 有 五 。 御 耒 之 牛 四 , 其 二 , 副 也 。 并 牛 衣 。 每 牛 各 一 人 , 絳 衣 介 幘 , 取 閑 農 務 者 , 禮 司 以 人 贊 導 之 。 執 耒 持 耜 , 以 高 品 中 官 二 人 , 不 褲 褶 。 皇 帝 詣 望 耕 位 , 通 事 舍 人 分 導 文 、 武 就 耕 所 。 太 常 帥 其 屬 用 庶 人 二 十 八 , 以 郊 社 令 一 人 押 之 。 太 常 少 卿 一 人 , 率 庶 人 趨 耕 所 。 博 士 六 人 , 分 贊 耕 禮 。 司 農 少 卿 一 人 , 督 視 庶 人 終 千 畝 。 廩 犧 令 二 人 , 間 一 人 奉 耒 耜 授 司 農 卿 , 以 五 品 、 六 品 清 官 攝 ; 一 人 掌 耒 耜 , 太 常 寺 用 本 官 。 三 公 、 九 卿 、 諸 侯 耕 牛 四 十 , 其 十 , 副 也 , 牛 各 一 人 。 庶 人 耕 牛 四 十 , 各 二 牛 一 人 。 庶 人 耒 耜 二 十 具 、 鍤 二 具 , 木 為 刃 。 主 藉 田 縣 令 一 人 , 具 朝 服 , 當 耕 時 立 田 側 , 畢 乃 退 。 畿 甸 諸 縣 令 先 期 集 , 以 常 服 陪 耕 所 。 耆 艾 二 十 人 , 陪 於 庶 人 耕 位 南 。 三 公 從 者 各 三 人 , 九 卿 、 諸 侯 從 者 各 一 人 , 以 助 耕 。 皆 絳 服 介 幘 , 用 其 本 司 隸 。 是 時 雖 草 具 其 儀 如 此 , 以 水 旱 用 兵 而 止 。

    皇 帝 謁 陵 , 行 宮 距 陵 十 里 , 設 坐 於 齋 室 , 設 小 次 於 陵 所 道 西 南 。 大 次 於 寢 西 南 。 侍 臣 次 於 大 次 西 南 , 陪 位 者 次 又 於 西 南 , 皆 東 向 。 文 官 於 北 , 武 官 於 南 , 朝 集 使 又 於 其 南 , 皆 相 地 之 宜 。

    前 行 二 日 , 遣 太 尉 告 於 廟 。 皇 帝 至 行 宮 , 即 齋 室 。 陵 令 以 玉 冊 進 署 。 設 御 位 於 陵 東 南 隅 , 西 向 , 有 岡 麓 之 閡 , 則 隨 地 之 宜 。 又 設 位 於 寢 宮 之 殿 東 陛 之 東 南 , 西 向 。 尊 坫 陳 于 堂 戶 東 南 。 百 官 、 行 從 、 宗 室 、 客 使 位 神 道 左 右 , 寢 宮 則 分 方 序 立 大 次 前 。

    其 日 , 未 明 五 刻 , 陳 黃 麾 大 仗 於 陵 寢 。 三 刻 , 行 事 官 及 宗 室 親 五 等 、 諸 親 三 等 以 上 并 客 使 之 當 陪 者 就 位 。 皇 帝 素 服 乘 馬 , 華 蓋 、 繖 、 扇 , 侍 臣 騎 從 , 詣 小 次 。 步 出 次 , 至 位 , 再 拜 , 又 再 拜 。 在 位 皆 再 拜 , 又 再 拜 。 少 選 , 太 常 卿 請 辭 , 皇 帝 再 拜 , 又 再 拜 。 奉 禮 曰 : 「 奉 辭 。 」 在 位 者 再 拜 。 皇 帝 還 小 次 , 乘 馬 詣 大 次 , 仗 衛 列 立 以 俟 行 。 百 官 、 宗 室 、 諸 親 、 客 使 序 立 次 前 。 皇 帝 步 至 寢 宮 南 門 , 仗 衛 止 。 乃 入 , 繇 東 序 進 殿 陛 東 南 位 , 再 拜 ; 升 自 東 階 , 北 向 , 再 拜 , 又 再 拜 。 入 省 服 玩 , 抆 拭 帳 簀 , 進 太 牢 之 饌 , 加 珍 羞 。 皇 帝 出 尊 所 , 酌 酒 , 入 , 三 奠 爵 , 北 向 立 。 太 祝 二 人 持 玉 冊 于 戶 外 , 東 向 跪 讀 。 皇 帝 再 拜 , 又 再 拜 , 乃 出 戶 , 當 前 北 向 立 。 太 常 卿 請 辭 , 皇 帝 再 拜 , 出 東 門 , 還 大 次 , 宿 行 宮 。

    若 太 子 、 諸 王 、 公 主 陪 葬 柏 城 者 , 皆 祭 寢 殿 東 廡 ; 功 臣 陪 葬 者 , 祭 東 序 。 為 位 奠 饌 , 以 有 司 行 事 。

    或 皇 后 從 謁 , 則 設 大 次 寢 宮 東 , 先 朝 妃 嬪 次 於 大 次 南 , 大 長 公 主 、 諸 親 命 婦 之 次 又 於 其 南 , 皆 東 向 。 以 行 帷 具 障 謁 所 , 內 謁 者 設 皇 后 位 於 寢 宮 東 , 大 次 前 , 少 東 。 先 朝 妃 嬪 位 西 南 , 各 於 次 東 , 司 贊 位 妃 嬪 東 北 , 皆 東 向 。 皇 帝 既 發 行 宮 , 皇 后 乘 四 望 車 之 大 次 , 改 服 假 髻 , 白 練 單 衣 。 內 典 引 導 妃 嬪 以 下 就 位 。 皇 后 再 拜 , 陪 者 皆 拜 。 少 選 , 遂 辭 , 又 拜 , 陪 者 皆 拜 。 皇 后 還 寢 東 大 次 , 陪 者 退 。 皇 后 鈿 釵 禮 衣 , 乘 輿 詣 寢 宮 , 先 朝 妃 嬪 、 大 長 公 主 以 下 從 。 至 北 門 , 降 輿 , 入 大 次 , 詣 寢 殿 前 西 階 之 西 , 妃 嬪 、 公 主 位 於 西 〔 五 〕 , 司 贊 位 妃 嬪 東 北 , 皆 東 向 。 皇 后 再 拜 , 在 位 者 皆 拜 。 皇 后 繇 西 階 入 室 , 詣 先 帝 前 再 拜 , 復 詣 先 后 前 再 拜 , 進 省 先 后 服 玩 , 退 西 廂 東 向 立 , 進 食 。 皇 帝 出 , 乃 降 西 階 位 。 辭 , 再 拜 , 妃 嬪 皆 拜 。 詣 大 次 更 衣 , 皇 帝 過 , 乃 出 寢 宮 北 門 , 乘 車 還 。

    天 子 不 躬 謁 , 則 以 太 常 卿 行 陵 。 所 司 撰 日 , 車 府 令 具 軺 車 一 馬 清 道 , 青 衣 、 團 扇 、 曲 蓋 繖 , 列 俟 于 太 常 寺 門 。 設 次 陵 南 百 步 道 東 , 西 向 。 右 校 令 具 薙 器 以 備 汛 掃 。 太 常 卿 公 服 乘 車 , 奉 禮 郎 以 下 從 。 至 次 , 設 卿 位 兆 門 外 之 左 , 陵 官 位 卿 東 南 , 執 事 又 於 其 南 , 皆 西 向 。 奉 禮 郎 位 陵 官 之 西 , 贊 引 二 人 居 南 。 太 常 卿 以 下 再 拜 , 在 位 皆 拜 。 謁 者 導 卿 , 贊 引 導 眾 官 入 , 奉 行 、 復 位 皆 拜 。 出 , 乘 車 之 它 陵 。 有 芟 治 , 則 命 之 。

    凡 國 陵 之 制 , 皇 祖 以 上 至 太 祖 陵 , 皆 朔 、 望 上 食 , 元 日 、 冬 至 、 寒 食 、 伏 、 臘 、 社 各 一 祭 。 皇 考 陵 , 朔 、 望 及 節 祭 , 而 日 進 食 。 又 薦 新 於 諸 陵 , 其 物 五 十 有 六 品 。 始 將 進 御 , 所 司 必 先 以 送 太 常 與 尚 食 , 滋 味 薦 之 , 如 宗 廟 。

    貞 觀 十 三 年 , 太 宗 謁 獻 陵 , 帝 至 小 次 , 降 輿 , 納 履 , 入 闕 門 , 西 向 再 拜 , 慟 哭 俯 伏 殆 不 能 興 。 禮 畢 , 改 服 入 寢 宮 , 執 饌 以 薦 。 閱 高 祖 及 太 穆 后 服 御 , 悲 感 左 右 。 步 出 司 馬 北 門 , 泥 行 二 百 步 。

    永 徽 二 年 , 有 司 言 : 「 先 帝 時 , 獻 陵 既 三 年 , 惟 朔 、 望 、 冬 至 、 夏 伏 、 臘 、 清 明 、 社 上 食 , 今 昭 陵 喪 期 畢 , 請 上 食 如 獻 陵 。 」 從 之 。 六 年 正 月 朔 , 高 宗 謁 昭 陵 , 行 哭 就 位 , 再 拜 擗 踊 畢 , 易 服 謁 寢 宮 。 入 寢 哭 踴 , 進 東 階 , 西 向 拜 號 , 久 , 乃 薦 太 牢 之 饌 , 加 珍 羞 , 拜 哭 奠 饌 。 閱 服 御 而 後 辭 , 行 哭 出 寢 北 門 , 御 小 輦 還 。

    顯 慶 五 年 , 詔 歲 春 、 秋 季 一 巡 , 宜 以 三 公 行 陵 , 太 常 少 卿 貳 之 , 太 常 給 鹵 簿 , 仍 著 於 令 。 始 , 貞 觀 禮 歲 以 春 、 秋 仲 月 巡 陵 , 至 武 后 時 , 乃 以 四 季 月 、 生 日 、 忌 日 遣 使 詣 陵 起 居 。 景 龍 二 年 , 右 臺 侍 御 史 唐 紹 上 書 曰 : 「 禮 不 祭 墓 , 唐 家 之 制 , 春 、 秋 仲 月 以 使 具 鹵 簿 衣 冠 巡 陵 。 天 授 之 後 , 乃 有 起 居 , 遂 為 故 事 。 夫 起 居 者 , 參 候 動 止 , 事 生 之 道 , 非 陵 寢 法 。 請 停 四 季 及 生 日 、 忌 日 、 節 日 起 居 , 準 式 二 時 巡 陵 。 」 手 敕 曰 : 「 乾 陵 歲 冬 至 、 寒 食 以 外 使 , 二 忌 以 內 使 朝 奉 。 它 陵 如 紹 奏 。 」 至 是 又 獻 、 昭 、 乾 陵 皆 日 祭 。 太 常 博 士 彭 景 直 上 疏 曰 : 「 禮 無 日 祭 陵 , 惟 宗 廟 月 有 祭 。 故 王 設 廟 、 祧 、 壇 、 墠 為 親 疏 多 少 之 數 , 立 七 廟 、 一 壇 、 一 墠 。 曰 考 廟 、 曰 王 考 廟 、 曰 皇 考 廟 、 曰 顯 考 廟 , 皆 月 祭 之 。 遠 廟 為 祧 , 享 嘗 乃 止 。 去 祧 為 壇 , 去 壇 為 墠 , 有 禱 焉 祭 之 , 無 禱 乃 止 。 又 譙 周 祭 志 : 『 天 子 始 祖 、 高 祖 、 曾 祖 、 祖 、 考 之 廟 , 皆 月 朔 加 薦 , 以 象 平 生 朔 食 , 謂 之 月 祭 , 二 祧 之 廟 無 月 祭 。 』 則 古 皆 無 日 祭 者 。 今 諸 陵 朔 、 望 食 , 則 近 於 古 之 殷 事 ; 諸 節 日 食 , 近 於 古 之 薦 新 。 鄭 注 禮 記 : 『 殷 事 , 月 朔 、 半 薦 新 之 奠 也 。 』 又 : 『 既 大 祥 即 四 時 焉 。 』 此 其 祭 皆 在 廟 , 近 代 始 以 朔 、 望 諸 節 祭 陵 寢 , 唯 四 時 及 臘 五 享 廟 。 考 經 據 禮 , 固 無 日 祭 於 陵 。 唯 漢 七 廟 議 , 京 師 自 高 祖 下 至 宣 帝 , 與 太 上 皇 、 悼 皇 考 陵 旁 立 廟 , 園 各 有 寢 、 便 殿 , 故 日 祭 於 寢 , 月 祭 於 便 殿 。 元 帝 時 , 貢 禹 以 禮 節 煩 數 , 願 罷 郡 國 廟 。 丞 相 韋 玄 成 等 又 議 七 廟 外 , 寢 園 皆 無 復 。 議 者 亦 以 祭 不 欲 數 , 宜 復 古 四 時 祭 於 廟 。 後 劉 歆 引 春 秋 傳 『 日 祭 , 月 祀 , 時 享 , 歲 貢 。 祖 禰 則 日 祭 , 曾 高 則 月 祀 , 二 祧 則 時 享 , 壇 、 墠 則 歲 貢 』 。 後 漢 陵 寢 之 祭 無 傳 焉 , 魏 、 晉 以 降 , 皆 不 祭 墓 。 國 家 諸 陵 日 祭 請 停 如 禮 。 」 疏 奏 , 天 子 以 語 侍 臣 曰 : 「 禮 官 言 諸 陵 不 當 日 進 食 。 夫 禮 以 人 情 沿 革 , 何 專 古 為 ? 乾 陵 宜 朝 晡 進 奠 如 故 。 昭 、 獻 二 陵 日 一 進 , 或 所 司 苦 於 費 , 可 減 朕 常 膳 為 之 。 」

    開 元 十 五 年 敕 : 「 宣 皇 帝 、 光 皇 帝 陵 , 以 縣 令 檢 校 , 州 長 官 歲 一 巡 。 」 又 敕 : 「 歲 春 、 秋 巡 陵 , 公 卿 具 仗 出 城 , 至 陵 十 里 復 。 」

    十 七 年 , 玄 宗 謁 橋 陵 , 至 壖 垣 西 闕 下 馬 , 望 陵 涕 泗 , 行 及 神 午 門 , 號 慟 再 拜 。 且 以 三 府 兵 馬 供 衛 , 遂 謁 定 陵 、 獻 陵 、 昭 陵 、 乾 陵 乃 還 。

    二 十 三 年 , 詔 獻 、 昭 、 乾 、 定 、 橋 五 陵 , 朔 、 望 上 食 , 歲 冬 至 、 寒 食 各 日 設 一 祭 。 若 節 與 朔 、 望 、 忌 日 合 , 即 準 節 祭 料 。 橋 陵 日 進 半 羊 食 。 二 十 七 年 , 敕 公 卿 巡 陵 乘 輅 , 其 令 太 僕 寺 , 陵 給 輅 二 乘 及 仗 。 明 年 , 制 : 「 以 宣 皇 帝 、 光 皇 帝 、 景 皇 帝 、 元 皇 帝 追 尊 號 謚 有 制 , 而 陵 寢 所 奉 未 稱 。 建 初 、 啟 運 陵 如 興 寧 、 永 康 陵 , 置 署 官 、 陵 戶 , 春 、 秋 仲 月 , 分 命 公 卿 巡 謁 。 二 十 年 詔 : 建 初 、 啟 運 、 興 寧 、 永 康 陵 , 歲 四 時 、 八 節 , 所 司 與 陵 署 具 食 進 。 」 天 寶 二 年 , 始 以 九 月 朔 薦 衣 於 諸 陵 。 又 常 以 寒 食 薦 餳 粥 、 雞 毬 、 雷 車 , 五 月 薦 衣 、 扇 。

    陵 司 舊 曰 署 , 十 三 載 改 獻 、 昭 、 乾 、 定 、 橋 五 陵 署 為 臺 , 令 為 臺 令 , 陞 舊 一 階 。 是 後 諸 陵 署 皆 稱 臺 。

    大 曆 十 四 年 , 禮 儀 使 顏 真 卿 奏 : 「 今 元 陵 請 朔 、 望 、 節 祭 , 日 薦 , 如 故 事 ; 泰 陵 惟 朔 、 望 、 歲 冬 至 、 寒 食 、 伏 、 臘 、 社 一 祭 , 而 罷 日 食 。 」 制 曰 : 「 可 。 」 貞 元 四 年 , 國 子 祭 酒 包 佶 言 : 「 歲 二 月 、 八 月 , 公 卿 朝 拜 諸 陵 , 陵 臺 所 由 導 至 陵 下 , 禮 略 無 以 盡 恭 。 」 於 是 太 常 約 舊 禮 草 定 曰 : 「 所 司 先 撰 吉 日 , 公 卿 輅 車 、 鹵 簿 就 太 常 寺 發 , 抵 陵 南 道 東 設 次 , 西 向 北 上 。 公 卿 既 至 次 , 奉 禮 郎 設 位 北 門 外 之 左 , 陵 官 位 其 東 南 , 執 事 官 又 於 其 南 。 謁 者 導 公 卿 , 典 引 導 眾 官 就 位 , 皆 拜 。 公 卿 、 眾 官 以 次 奉 行 , 拜 而 還 。 」

    故 事 , 朝 陵 公 卿 發 , 天 子 視 事 不 廢 。 十 六 年 , 拜 陵 官 發 , 會 董 晉 卒 , 廢 朝 。 是 後 公 卿 發 , 乃 因 之 不 視 事 。

    元 和 元 年 , 禮 儀 使 杜 黃 裳 請 如 故 事 , 豐 陵 日 祭 , 崇 陵 唯 祭 朔 、 望 、 節 日 、 伏 、 臘 。 二 年 , 宰 臣 建 言 : 「 禮 有 著 定 , 後 世 徇 一 時 之 慕 , 過 於 煩 , 并 故 陵 廟 有 薦 新 , 而 節 有 遣 使 , 請 歲 太 廟 以 時 享 , 朔 、 望 上 食 , 諸 陵 以 朔 、 望 奠 , 親 陵 以 朝 晡 奠 , 其 餘 享 及 忌 日 告 陵 皆 停 。 」

校 勘 記

〔 一 〕   高 尺   舊 書 卷 二 三 禮 儀 志 、 唐 會 要 卷 七 「 尺 」 上 有 「 九 」 字 。

〔 二 〕   錦 以 黃 帊   開 元 禮 卷 六 二 、 通 典 卷 一 一 八 均 作 「 飾 以 黃 帊 」 。

〔 三 〕   講 榻 北 向   開 元 禮 卷 五 二 、 通 典 卷 一 一 七 俱 云 : 「 監 司 設 講 榻 於 御 座 之 西 , 南 向 。 」

〔 四 〕   執 如 意 立 於 侍 講 之 東 北 向   開 元 禮 卷 五 二 、 通 典 卷 一 一 七 俱 云 : 「 其 執 如 意 者 一 人 , 立 於 侍 講 之 南 , 東 面 。 」

〔 五 〕   妃 嬪 公 主 位 於 西   開 元 禮 卷 四 五 、 通 典 卷 一 一 六 均 謂 「 其 妃 嬪 、 公 主 等 陪 從 , 立 於 皇 后 之 南 。 」
 
 
 

唐 書 卷 十 五

    志 第 五

      禮 樂 五

    皇 后 歲 祀 一 , 季 春 吉 巳 享 先 蠶 , 遂 以 親 桑 。 散 齋 三 日 於 後 殿 ; 致 齋 一 日 於 正 寢 , 一 日 於 正 殿 。 前 一 日 , 尚 舍 設 御 幄 於 正 殿 西 序 及 室 中 , 俱 東 向 。 致 齋 之 日 , 晝 漏 上 水 一 刻 , 尚 儀 版 奏 「 請 中 嚴 」 。 尚 服 帥 司 仗 布 侍 衛 , 司 賓 引 內 命 婦 陪 位 。 六 尚 以 下 , 各 服 其 服 , 詣 後 殿 奉 迎 。 尚 儀 版 奏 「 外 辦 」 。 上 水 二 刻 , 皇 后 服 鈿 釵 禮 衣 , 結 珮 , 乘 輿 出 自 西 房 , 華 蓋 警 蹕 。 皇 后 即 御 座 , 六 尚 以 下 侍 衛 。 一 刻 頃 , 尚 儀 前 跪 奏 稱 : 「 尚 儀 妾 姓 言 , 請 降 就 齋 室 。 」 皇 后 降 座 , 乘 輿 入 室 。 散 齋 之 日 , 內 侍 帥 內 命 婦 之 吉 者 , 使 蠶 於 蠶 室 , 諸 預 享 者 皆 齋 。

    前 享 三 日 , 尚 舍 直 長 設 大 次 於 外 壝 東 門 之 內 道 北 , 南 向 ; 內 命 婦 及 六 尚 以 下 次 於 其 後 , 俱 南 向 。 守 宮 設 外 命 婦 次 , 大 長 公 主 、 長 公 主 、 公 主 以 下 於 南 壝 之 外 道 西 , 三 公 夫 人 以 下 在 其 南 , 重 行 異 位 , 東 向 北 上 。 陳 饌 幔 於 內 壝 東 門 之 外 道 南 , 北 向 。 前 享 二 日 , 太 樂 令 設 宮 縣 之 樂 於 壇 南 內 壝 之 內 , 諸 女 工 各 位 於 縣 後 。 右 校 為 采 桑 壇 於 壇 南 二 十 步 所 , 方 三 丈 , 高 五 尺 , 四 出 陛 。 尚 舍 量 施 帷 障 於 外 壝 之 外 , 四 面 開 門 , 其 東 門 足 容 厭 翟 車 。 前 享 一 日 , 內 謁 者 設 御 位 於 壇 之 東 南 , 西 向 ; 望 瘞 位 於 西 南 , 當 瘞 埳 , 西 向 。 亞 獻 、 終 獻 位 於 內 壝 東 門 之 內 道 南 , 執 事 者 位 於 其 後 , 重 行 異 位 , 西 向 北 上 。 典 正 位 於 壇 下 , 一 位 於 東 南 , 西 向 ; 一 位 於 西 南 , 東 向 。 女 史 各 陪 其 後 。 司 贊 位 於 樂 縣 東 北 , 掌 贊 二 人 在 南 , 差 退 , 西 面 。 又 設 司 贊 、 掌 贊 位 於 埋 埳 西 南 , 東 面 南 上 ; 典 樂 舉 麾 位 於 壇 上 南 陛 之 西 , 東 向 ; 司 樂 位 於 北 縣 之 間 , 當 壇 北 向 。 內 命 婦 位 於 終 獻 之 南 , 絕 位 , 重 行 異 位 , 西 向 北 上 ; 外 命 婦 位 於 中 壝 南 門 之 外 , 大 長 公 主 以 下 於 道 東 , 西 向 〔 一 〕 , 當 內 命 婦 , 差 退 ; 太 夫 人 以 下 於 道 西 , 去 道 遠 近 如 公 主 , 重 行 異 位 , 相 向 北 上 。 又 設 御 采 桑 位 於 壇 上 , 東 向 ; 內 命 婦 采 桑 位 於 壇 下 , 當 御 位 東 南 , 北 向 西 上 ; 執 御 鉤 、 筐 者 位 於 內 命 婦 之 西 少 南 , 西 上 ; 內 外 命 婦 執 鉤 、 筐 者 位 各 於 其 采 桑 位 之 後 。 設 門 外 位 : 享 官 於 東 壝 之 外 道 南 , 從 享 內 命 婦 於 享 官 之 東 , 北 面 西 上 ; 從 享 外 命 婦 於 南 壝 之 外 道 西 , 如 設 次 。 設 酒 尊 之 位 於 壇 上 東 南 隅 , 北 向 西 上 ; 御 洗 於 壇 南 陛 東 南 , 亞 獻 之 洗 又 於 東 南 , 俱 北 向 ; 幣 篚 於 壇 上 尊 坫 之 所 。 晡 後 , 內 謁 者 帥 其 屬 以 尊 坫 、 罍 洗 、 篚 冪 入 , 設 於 位 。 升 壇 者 自 東 陛 。 享 日 , 未 明 十 五 刻 , 太 官 令 帥 宰 人 以 鸞 刀 割 牲 , 祝 史 以 豆 取 毛 血 置 於 饌 所 , 遂 烹 牲 。 五 刻 , 司 設 升 , 設 先 蠶 氏 神 座 於 壇 上 北 方 , 南 向 。

    前 享 一 日 , 金 吾 奏 : 「 請 外 命 婦 等 應 集 壇 所 者 聽 夜 行 , 其 應 采 桑 者 四 人 , 各 有 女 侍 者 進 筐 、 鉤 載 之 而 行 。 」 其 日 未 明 四 刻 , 搥 一 鼓 為 一 嚴 ; 二 刻 , 搥 二 鼓 為 再 嚴 。 尚 儀 版 奏 「 請 中 嚴 」 。 一 刻 , 搥 三 鼓 為 三 嚴 。 司 賓 引 內 命 婦 入 , 立 於 庭 , 重 行 , 西 面 北 上 。 六 尚 以 下 詣 室 奉 迎 。 尚 服 負 寶 , 內 僕 進 厭 翟 車 於 閤 外 , 尚 儀 版 奏 「 外 辦 」 。 馭 者 執 轡 , 皇 后 服 鞠 衣 , 乘 輿 以 出 , 華 蓋 、 侍 衛 、 警 蹕 。 內 命 婦 從 出 門 。 皇 后 升 車 , 尚 功 進 鉤 , 司 製 進 筐 , 載 之 。 內 命 婦 及 六 尚 等 乘 車 從 , 諸 翊 駕 之 官 皆 乘 馬 。 駕 動 , 警 蹕 , 不 鳴 鼓 角 。 內 命 婦 、 宮 人 以 次 從 。

    其 日 三 刻 , 尚 儀 及 司 醞 帥 其 屬 入 , 實 尊 罍 及 幣 , 太 官 令 實 諸 籩 、 豆 、 簠 、 簋 、 俎 等 , 內 謁 者 帥 其 屬 詣 廚 奉 饌 入 , 設 於 饌 幔 內 。 駕 將 至 , 女 相 者 引 享 官 , 內 典 引 引 外 命 婦 , 俱 就 門 外 位 。 駕 至 大 次 門 外 , 迴 車 南 向 , 尚 儀 進 車 前 跪 奏 稱 : 「 尚 儀 妾 姓 言 , 請 降 車 。 」 皇 后 降 車 , 乘 輿 之 大 次 , 華 蓋 、 繖 、 扇 。 尚 儀 以 祝 版 進 , 御 署 , 出 奠 於 坫 。 尚 功 、 司 製 進 受 鉤 、 筐 以 退 , 典 贊 引 亞 獻 及 從 享 內 命 婦 俱 就 門 外 位 。 司 贊 帥 掌 贊 先 入 就 位 , 女 相 者 引 尚 儀 、 典 正 及 女 史 、 祝 史 與 女 執 尊 罍 篚 冪 者 入 自 東 門 , 當 壇 南 , 北 向 西 上 。 司 贊 曰 : 「 再 拜 。 」 掌 贊 承 傳 , 尚 儀 以 下 皆 再 拜 , 就 位 。 司 樂 帥 女 工 人 入 , 典 贊 引 亞 獻 、 終 獻 , 女 相 者 引 執 事 者 、 司 賓 引 內 命 婦 、 內 典 引 引 外 命 婦 入 , 就 位 。 皇 后 停 大 次 半 刻 頃 , 司 言 引 尚 宮 立 於 大 次 門 外 , 當 門 北 向 。 尚 儀 版 奏 「 外 辦 」 。 皇 后 出 次 , 入 自 東 門 , 至 版 位 , 西 向 立 。 尚 宮 曰 : 「 再 拜 。 」 皇 后 再 拜 。 司 贊 曰 : 「 眾 官 再 拜 。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尚 宮 曰 : 「 有 司 謹 具 , 請 行 事 。 」 樂 三 成 。 尚 宮 曰 : 「 再 拜 。 」 皇 后 再 拜 。 司 贊 曰 : 「 眾 官 再 拜 。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壇 上 尚 儀 跪 取 幣 於 篚 , 興 , 立 於 尊 所 。 皇 后 自 壇 南 陛 升 , 北 面 立 , 尚 儀 奉 幣 東 向 進 , 皇 后 受 幣 , 進 , 北 向 , 跪 奠 於 神 座 , 少 退 , 再 拜 , 降 自 南 陛 , 復 于 位 。 初 , 內 外 命 婦 拜 訖 , 女 祝 史 奉 毛 血 之 豆 立 於 內 壝 東 門 之 外 , 皇 后 已 奠 幣 , 乃 奉 毛 血 入 , 升 自 南 陛 , 尚 儀 迎 引 於 壇 上 , 進 , 跪 奠 於 神 座 前 。 皇 后 既 升 奠 幣 , 司 膳 出 , 帥 女 進 饌 者 奉 饌 陳 於 內 壝 東 門 之 外 。 皇 后 既 降 , 復 位 。 司 膳 引 饌 入 , 至 階 。 女 祝 史 跪 徹 毛 血 之 豆 , 降 自 東 陛 以 出 。 饌 升 自 南 陛 , 尚 儀 迎 引 於 壇 上 , 設 於 神 座 前 。 皇 后 詣 罍 洗 , 尚 儀 跪 取 匜 , 興 , 沃 水 ; 司 言 跪 取 盤 , 興 , 承 水 。 皇 后 盥 。 司 言 跪 取 巾 於 篚 , 進 以 帨 , 受 巾 , 跪 奠 於 篚 。 乃 取 爵 於 篚 , 興 , 進 , 受 爵 , 尚 儀 酌 罍 水 , 司 言 奉 盤 , 皇 后 洗 爵 , 司 言 授 巾 , 皆 如 初 。 皇 后 升 自 壇 南 陛 , 詣 酒 尊 。 尚 儀 贊 酌 醴 齊 , 進 先 蠶 氏 神 座 前 , 北 向 跪 , 奠 爵 , 興 , 少 退 , 立 。 尚 儀 持 版 進 於 神 座 之 右 , 東 面 跪 讀 祝 文 。 皇 后 再 拜 , 尚 儀 以 爵 酌 上 尊 福 酒 , 西 向 進 , 皇 后 再 拜 受 爵 , 跪 , 祭 酒 , 啐 酒 , 奠 爵 , 興 。 尚 儀 帥 女 進 饌 者 持 籩 、 俎 進 神 前 , 三 牲 胙 肉 各 置 一 俎 , 又 以 籩 取 稷 、 黍 飯 共 置 一 籩 。 尚 儀 以 飯 籩 、 胙 俎 西 向 以 次 進 , 皇 后 每 受 以 授 左 右 。 乃 跪 取 爵 , 遂 飲 , 卒 爵 , 興 , 再 拜 , 降 自 南 陛 , 復 于 位 。 初 , 皇 后 獻 將 畢 , 典 贊 引 貴 妃 詣 罍 洗 , 盥 手 , 洗 爵 , 自 東 陛 升 壇 , 酌 盎 齊 于 象 尊 , 進 神 座 前 , 北 向 跪 , 奠 爵 , 興 , 少 退 , 再 拜 。 尚 儀 以 爵 酌 福 酒 進 , 貴 妃 再 拜 受 爵 , 跪 祭 , 遂 飲 , 卒 爵 , 再 拜 , 降 自 東 陛 , 復 位 。 昭 儀 終 獻 如 亞 獻 。 尚 儀 進 神 座 前 , 跪 徹 豆 。 司 贊 曰 : 「 賜 胙 。 」 掌 唱 曰 : 「 眾 官 再 拜 。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尚 宮 曰 : 「 再 拜 。 」 皇 后 再 拜 。 司 贊 曰 : 「 眾 官 再 拜 。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尚 官 請 就 望 瘞 位 , 司 贊 帥 掌 贊 就 瘞 埳 西 南 位 , 皇 后 至 望 瘞 位 , 西 向 立 。 尚 儀 執 篚 進 神 座 前 , 取 幣 , 自 北 陛 降 壇 , 西 行 詣 瘞 埳 , 以 幣 置 於 埳 。 司 贊 曰 : 「 可 瘞 埳 。 」 東 西 各 四 人 實 土 半 埳 。 尚 宮 曰 : 「 禮 畢 , 請 就 采 桑 位 。 」 尚 宮 引 皇 后 詣 采 桑 壇 , 升 自 西 陛 , 東 向 立 。

    初 , 皇 后 將 詣 望 瘞 位 , 司 賓 引 內 外 命 婦 采 桑 者 、 執 鉤 筐 者 皆 就 位 。 內 外 命 婦 一 品 各 二 人 , 二 品 、 三 品 各 一 人 。 皇 后 既 至 , 尚 功 奉 金 鉤 自 北 陛 升 , 進 。 典 製 奉 筐 從 升 。 皇 后 受 鉤 , 采 桑 , 典 製 以 筐 受 之 。 皇 后 采 三 條 止 , 尚 功 前 受 鉤 , 典 製 以 筐 俱 退 。 皇 后 初 采 桑 , 典 製 等 各 以 鉤 授 內 外 命 婦 。 皇 后 采 桑 訖 , 內 外 命 婦 以 次 采 , 女 史 執 筐 者 受 之 。 內 外 命 婦 一 品 采 五 條 , 二 品 采 九 條 , 止 , 典 製 等 受 鉤 , 與 執 筐 者 退 , 復 位 。 司 賓 各 引 內 外 命 婦 采 桑 者 以 從 〔 二 〕 , 至 蠶 室 , 尚 功 以 桑 授 蠶 母 , 蠶 母 切 之 以 授 婕 妤 食 蠶 , 灑 一 止 。 尚 儀 曰 : 「 禮 畢 。 」 尚 宮 引 皇 后 還 大 次 , 內 外 命 婦 各 還 其 次 。 尚 儀 、 典 正 以 下 俱 復 執 事 位 。 司 贊 曰 : 「 再 拜 。 」 尚 儀 以 下 皆 再 拜 , 出 。 女 工 人 以 次 出 。 其 祝 版 燔 於 齊 所 。

    車 駕 還 宮 之 明 日 , 內 外 命 婦 設 會 於 正 殿 , 如 元 會 之 儀 , 命 曰 勞 酒 。

    其 有 司 歲 所 常 祀 者 十 有 三 : 立 春 後 丑 日 祀 風 師 , 立 夏 後 申 日 祀 雨 師 , 立 秋 後 辰 日 祀 靈 星 , 立 冬 後 亥 日 祀 司 中 、 司 命 、 司 人 、 司 祿 , 季 夏 土 王 之 日 祭 中 霤 , 孟 冬 祭 司 寒 。 皆 一 獻 。 祝 稱 : 「 天 子 謹 遣 。 」

    其 中 春 、 中 秋 釋 奠 于 文 宣 王 、 武 成 王 , 皆 以 上 丁 、 上 戊 , 國 學 以 祭 酒 、 司 業 、 博 士 三 獻 , 樂 以 軒 縣 。 前 享 一 日 , 奉 禮 郎 設 三 獻 位 于 東 門 之 內 道 北 , 執 事 位 於 道 南 , 皆 西 向 北 上 ; 學 官 、 館 官 位 於 縣 東 , 當 執 事 西 南 , 西 向 , 學 生 位 於 館 官 之 後 , 皆 重 行 北 上 ; 觀 者 位 於 南 門 之 內 道 之 左 右 , 重 行 北 面 , 相 對 為 首 。 設 三 獻 門 外 位 於 東 門 之 外 道 南 , 執 事 位 於 其 後 , 每 等 異 位 , 北 向 西 上 ; 館 官 、 學 官 位 於 三 獻 東 南 , 北 向 西 上 。 設 先 聖 神 座 於 廟 室 內 西 楹 間 , 東 向 ; 先 師 於 先 聖 東 北 , 南 向 ; 其 餘 弟 子 及 二 十 一 賢 以 次 東 陳 , 南 向 西 上 。 其 餘 皆 如 常 祀 。

    皇 子 束 脩 : 束 帛 一 篚 , 五 匹 ; 酒 一 壺 , 二 斗 ; 脩 一 案 , 五 脡 。 其 日 平 明 , 皇 子 服 學 生 之 服 其 服 青 衿 。 至 學 門 外 。 博 士 公 服 , 執 事 者 引 立 學 堂 東 階 上 , 西 面 。 相 者 引 皇 子 立 於 門 東 , 西 面 。 陳 束 帛 篚 、 壺 酒 、 脯 案 於 皇 子 西 南 , 當 門 北 向 , 重 行 西 上 。 將 命 者 出 , 立 門 西 , 東 面 , 曰 : 「 敢 請 就 事 。 」 皇 子 少 進 , 曰 : 「 某 方 受 業 於 先 生 , 敢 請 見 。 」 將 命 者 入 告 。 博 士 曰 : 「 某 也 不 德 , 請 皇 子 無 辱 。 」 若 已 封 王 , 則 云 「 請 王 無 辱 」 。 將 命 者 出 告 , 皇 子 固 請 。 博 士 曰 : 「 某 也 不 德 , 請 皇 子 就 位 , 某 敢 見 。 」 將 命 者 出 告 , 皇 子 曰 : 「 某 不 敢 以 視 賓 客 , 請 終 賜 見 。 」 將 命 者 入 告 , 博 士 曰 : 「 某 辭 不 得 命 , 敢 不 從 。 」 將 命 者 出 告 , 執 篚 者 以 篚 東 面 授 皇 子 , 皇 子 執 篚 。 博 士 降 俟 于 東 階 下 , 西 面 。 相 者 引 皇 子 , 執 事 者 奉 壺 酒 、 脩 案 以 從 , 皇 子 入 門 而 左 , 詣 西 階 之 南 , 東 面 。 奉 酒 、 脩 者 立 於 皇 子 西 南 , 東 面 北 上 。 皇 子 跪 , 奠 篚 , 再 拜 。 博 士 答 再 拜 , 皇 子 還 避 , 遂 進 , 跪 取 篚 。 相 者 引 皇 子 進 博 士 前 , 東 面 授 幣 , 奉 壺 酒 、 脩 案 者 從 , 奠 於 博 士 前 , 博 士 受 幣 , 執 事 者 取 酒 、 脩 、 幣 以 東 。 相 者 引 皇 子 立 於 階 間 近 南 , 北 面 , 奉 酒 、 脩 者 出 。 皇 子 拜 訖 , 相 者 引 皇 子 出 。

    其 學 生 束 帛 、 酒 、 脩 以 見 , 如 皇 子 。

    武 德 二 年 , 始 詔 國 子 學 立 周 公 、 孔 子 廟 ; 七 年 , 高 祖 釋 奠 焉 , 以 周 公 為 先 聖 , 孔 子 配 。 九 年 封 孔 子 之 後 為 褒 聖 侯 。 貞 觀 二 年 , 左 僕 射 房 玄 齡 、 博 士 朱 子 奢 建 言 : 「 周 公 、 尼 父 俱 聖 人 , 然 釋 奠 於 學 , 以 夫 子 也 。 大 業 以 前 , 皆 孔 丘 為 先 聖 , 顏 回 為 先 師 。 」 乃 罷 周 公 , 升 孔 子 為 先 聖 , 以 顏 回 配 。 四 年 , 詔 州 、 縣 學 皆 作 孔 子 廟 。 十 一 年 , 詔 尊 孔 子 為 宣 父 , 作 廟 於 兗 州 , 給 戶 二 十 以 奉 之 。 十 四 年 , 太 宗 觀 釋 奠 於 國 子 學 , 詔 祭 酒 孔 穎 達 講 孝 經 。

    二 十 一 年 , 詔 左 丘 明 、 卜 子 夏 、 公 羊 高 、 穀 梁 赤 、 伏 勝 、 高 堂 生 、 戴 聖 、 毛 萇 、 孔 安 國 、 劉 向 、 鄭 眾 、 賈 逵 、 杜 子 春 、 馬 融 、 盧 植 、 鄭 康 成 、 服 虔 、 何 休 、 王 肅 、 王 弼 、 杜 預 、 范 甯 二 十 二 人 皆 以 配 享 。 而 尼 父 廟 學 官 自 祭 之 , 祝 曰 : 「 博 士 某 昭 告 于 先 聖 。 」 州 、 縣 之 釋 奠 , 亦 以 博 士 祭 。 中 書 侍 郎 許 敬 宗 等 奏 : 「 禮 : 『 學 官 釋 奠 于 其 先 師 。 』 鄭 氏 謂 : 『 詩 、 書 、 禮 、 樂 之 官 也 。 』 四 時 之 學 , 將 習 其 道 , 故 釋 奠 各 以 其 師 , 而 不 及 先 聖 。 惟 春 、 秋 合 樂 , 則 天 子 視 學 , 有 司 總 祭 先 聖 、 先 師 。 秦 、 漢 釋 奠 無 文 , 魏 則 以 太 常 行 事 , 晉 、 宋 以 學 官 主 祭 。 且 國 學 樂 以 軒 縣 , 尊 、 俎 須 於 官 , 非 臣 下 所 可 專 也 。 請 國 學 釋 奠 以 祭 酒 、 司 業 、 博 士 為 三 獻 , 辭 稱 『 皇 帝 謹 遣 』 。 州 學 以 刺 史 、 上 佐 、 博 士 三 獻 , 縣 學 以 令 、 丞 、 主 簿 若 尉 三 獻 。 如 社 祭 , 給 明 衣 。 」 會 皇 太 子 釋 奠 , 自 為 初 獻 , 以 祭 酒 張 後 胤 亞 獻 , 光 州 刺 史 攝 司 業 趙 弘 智 終 獻 。

    永 徽 中 , 復 以 周 公 為 先 聖 、 孔 子 為 先 師 , 顏 回 、 左 丘 明 以 降 皆 從 祀 。 顯 慶 二 年 , 太 尉 長 孫 無 忌 等 言 : 「 禮 : 『 釋 奠 于 其 先 師 。 』 若 禮 有 高 堂 生 , 樂 有 制 氏 , 詩 有 毛 公 , 書 有 伏 生 。 又 禮 : 『 始 立 學 , 釋 奠 于 先 聖 。 』 鄭 氏 注 : 『 若 周 公 、 孔 子 也 。 』 故 貞 觀 以 夫 子 為 聖 , 眾 儒 為 先 師 。 且 周 公 作 禮 樂 , 當 同 王 者 之 祀 。 」 乃 以 周 公 配 武 王 , 而 孔 子 為 先 聖 。

    總 章 元 年 , 太 子 弘 釋 奠 于 學 , 贈 顏 回 為 太 子 少 師 , 曾 參 少 保 。 咸 亨 元 年 , 詔 州 、 縣 皆 營 孔 子 廟 。 武 后 天 授 元 年 , 封 周 公 為 褒 德 王 , 孔 子 為 隆 道 公 。 神 龍 元 年 , 以 鄒 、 魯 百 戶 為 隆 道 公 采 邑 , 以 奉 歲 祀 , 子 孫 世 襲 褒 聖 侯 。 睿 宗 太 極 元 年 , 以 兗 州 隆 道 公 近 祠 戶 三 十 供 灑 掃 , 加 贈 顏 回 太 子 太 師 , 曾 參 太 子 太 保 , 皆 配 享 。

    玄 宗 開 元 七 年 , 皇 太 子 齒 冑 於 學 , 謁 先 聖 , 詔 宋 璟 亞 獻 , 蘇 頲 終 獻 。 臨 享 , 天 子 思 齒 冑 義 , 乃 詔 二 獻 皆 用 冑 子 , 祀 先 聖 如 釋 奠 。 右 散 騎 常 侍 褚 無 量 講 孝 經 、 禮 記 文 王 世 子 篇 。

    明 年 , 司 業 李 元 瓘 奏 : 「 先 聖 廟 為 十 哲 象 , 以 先 師 顏 子 配 , 則 配 象 當 坐 , 今 乃 立 侍 。 餘 弟 子 列 象 廟 堂 不 豫 享 , 而 范 甯 等 皆 從 祀 。 請 釋 奠 十 哲 享 於 上 , 而 圖 七 十 子 於 壁 。 曾 參 以 孝 受 經 於 夫 子 , 請 享 之 如 二 十 二 賢 。 」 乃 詔 十 哲 為 坐 象 , 悉 豫 祀 。 曾 參 特 為 之 象 , 坐 亞 之 。 圖 七 十 子 及 二 十 二 賢 於 廟 壁 。

    二 十 七 年 , 詔 夫 子 既 稱 先 聖 , 可 謚 曰 文 宣 王 , 遣 三 公 持 節 冊 命 , 以 其 嗣 為 文 宣 公 , 任 州 長 史 , 代 代 勿 絕 。 先 時 , 孔 廟 以 周 公 南 面 , 而 夫 子 坐 西 墉 下 。 貞 觀 中 , 廢 周 公 祭 , 而 夫 子 位 未 改 。 至 是 , 二 京 國 子 監 、 天 下 州 縣 夫 子 始 皆 南 向 , 以 顏 淵 配 。 贈 諸 弟 子 爵 公 侯 : 子 淵 兗 公 , 子 騫 費 侯 , 伯 牛 鄆 侯 , 仲 弓 薛 侯 , 子 有 徐 侯 , 子 路 衛 侯 , 子 我 齊 侯 , 子 貢 黎 侯 , 子 游 吳 侯 , 子 夏 魏 侯 。 又 贈 曾 參 以 降 六 十 七 人 : 參 成 伯 , 顓 孫 師 陳 伯 , 澹 臺 滅 明 江 伯 , 密 子 賤 單 伯 , 原 憲 原 伯 , 公 冶 長 莒 伯 , 南 宮 适 郯 伯 , 公 皙 哀 郳 伯 , 曾 點 宿 伯 , 顏 路 杞 伯 , 商 瞿 蒙 伯 , 高 柴 共 伯 , 漆 雕 開 滕 伯 , 公 伯 寮 任 伯 , 司 馬 牛 向 伯 , 樊 遲 樊 伯 , 有 若 卞 伯 , 公 西 赤 邵 伯 , 巫 馬 期 鄫 伯 , 梁 鱣 梁 伯 , 顏 柳 蕭 伯 , 冉 孺 郜 伯 , 曹 卹 豐 伯 , 伯 虔 鄒 伯 , 公 孫 龍 黃 伯 , 冉 季 產 東 平 伯 , 秦 子 南 少 梁 伯 , 漆 雕 斂 武 城 伯 , 顏 子 驕 琅 邪 伯 , 漆 雕 徒 父 須 句 伯 , 壤 駟 赤 北 徵 伯 , 商 澤 睢 陽 伯 , 石 作 蜀 郈 邑 伯 , 任 不 齊 任 城 伯 , 公 夏 首 亢 父 伯 , 公 良 孺 東 牟 伯 , 后 處 營 丘 伯 , 秦 開 彭 衙 伯 , 奚 容 蒧 下 邳 伯 〔 三 〕 , 公 肩 定 新 田 伯 , 顏 襄 臨 沂 伯 , 鄡 單 銅 鞮 伯 , 句 井 彊 淇 陽 伯 , 罕 父 黑 乘 丘 伯 , 秦 商 上 洛 伯 , 申 黨 召 陵 伯 , 公 祖 子 之 期 思 伯 , 榮 子 旗 雩 婁 伯 , 縣 成 鉅 野 伯 , 左 人 郢 臨 淄 伯 , 燕 伋 漁 陽 伯 , 鄭 子 徒 滎 陽 伯 , 秦 非 汧 陽 伯 , 施 常 乘 氏 伯 , 顏 噲 朱 虛 伯 , 步 叔 乘 淳 于 伯 , 顏 之 僕 東 武 伯 , 原 亢 籍 萊 蕪 伯 , 樂 欬 昌 平 伯 , 廉 絜 莒 父 伯 , 顏 何 開 陽 伯 , 叔 仲 會 瑕 丘 伯 , 狄 黑 臨 濟 伯 , 邽 巽 平 陸 伯 , 孔 忠 汶 陽 伯 , 公 西 與 如 重 丘 伯 , 公 西 蒧 祝 阿 伯 。 於 是 二 京 之 祭 , 牲 太 牢 、 樂 宮 縣 、 舞 六 佾 矣 。 州 縣 之 牲 以 少 牢 而 無 樂 。

    二 十 八 年 , 詔 春 秋 二 仲 上 丁 , 以 三 公 攝 事 , 若 會 大 祀 , 則 用 中 丁 , 州 、 縣 之 祭 , 上 丁 。 上 元 元 年 , 肅 宗 以 歲 旱 罷 中 、 小 祀 , 而 文 宣 之 祭 , 至 仲 秋 猶 祠 之 於 太 學 。 永 泰 二 年 八 月 , 脩 國 學 祠 堂 成 , 祭 酒 蕭 昕 始 奏 釋 奠 , 宰 相 元 載 、 杜 鴻 漸 、 李 抱 玉 及 常 參 官 、 六 軍 將 軍 就 觀 焉 。 自 復 二 京 , 惟 正 會 之 樂 用 宮 縣 , 郊 廟 之 享 , 登 歌 而 已 , 文 、 武 二 舞 亦 不 能 具 。 至 是 , 魚 朝 恩 典 監 事 , 乃 奏 宮 縣 於 論 堂 , 而 雜 以 教 坊 工 伎 。 貞 元 九 年 季 冬 , 貢 舉 人 謁 先 師 日 與 親 享 廟 同 , 有 司 言 上 丁 釋 奠 與 大 祠 同 , 即 用 中 丁 , 乃 更 用 日 謁 於 學 。 元 和 九 年 , 禮 部 奏 貢 舉 人 謁 先 師 , 自 是 不 復 行 矣 。

    開 元 十 九 年 , 始 置 太 公 尚 父 廟 , 以 留 侯 張 良 配 。 中 春 、 中 秋 上 戊 祭 之 , 牲 、 樂 之 制 如 文 宣 。 出 師 命 將 , 發 日 引 辭 于 廟 。 仍 以 古 名 將 十 人 為 十 哲 配 享 。 天 寶 六 載 , 詔 諸 州 武 舉 人 上 省 , 先 謁 太 公 廟 。 乾 元 元 年 , 太 常 少 卿 于 休 烈 奏 : 「 秋 享 漢 祖 廟 , 旁 無 侍 臣 , 而 太 公 乃 以 張 良 配 。 子 房 生 漢 初 , 佐 高 祖 定 天 下 , 時 不 與 太 公 接 。 古 配 食 廟 庭 。 皆 其 佐 命 ; 太 公 , 人 臣 也 , 誼 無 配 享 。 請 以 張 良 配 漢 祖 廟 。 」

    上 元 元 年 , 尊 太 公 為 武 成 王 , 祭 典 與 文 宣 王 比 , 以 歷 代 良 將 為 十 哲 象 坐 侍 。 秦 武 安 君 白 起 、 漢 淮 陰 侯 韓 信 、 蜀 丞 相 諸 葛 亮 、 唐 尚 書 右 僕 射 衛 國 公 李 靖 、 司 空 英 國 公 李 勣 列 於 左 , 漢 太 子 少 傅 張 良 、 齊 大 司 馬 田 穰 苴 、 吳 將 軍 孫 武 、 魏 西 河 守 吳 起 、 燕 昌 國 君 樂 毅 列 於 右 , 以 良 為 配 。 後 罷 中 祀 , 遂 不 祭 。

    建 中 三 年 , 禮 儀 使 顏 真 卿 奏 : 「 治 武 成 廟 , 請 如 月 令 春 、 秋 釋 奠 。 其 追 封 以 王 , 宜 用 諸 侯 之 數 , 樂 奏 軒 縣 。 」 詔 史 館 考 定 可 配 享 者 , 列 古 今 名 將 凡 六 十 四 人 圖 形 焉 : 越 相 國 范 蠡 , 齊 將 孫 臏 , 趙 信 平 君 廉 頗 , 秦 將 王 翦 , 漢 相 國 平 陽 侯 曹 參 、 左 丞 相 絳 侯 周 勃 、 前 將 軍 北 平 太 守 李 廣 、 大 司 馬 冠 軍 侯 霍 去 病 , 後 漢 太 傅 高 密 侯 鄧 禹 、 左 將 軍 膠 東 侯 賈 復 、 執 金 吾 雍 奴 侯 寇 恂 、 伏 波 將 軍 新 息 侯 馬 援 、 太 尉 槐 里 侯 皇 甫 嵩 , 魏 征 東 將 軍 晉 陽 侯 張 遼 , 蜀 前 將 軍 漢 壽 亭 侯 關 羽 , 吳 偏 將 軍 南 郡 太 守 周 瑜 、 丞 相 婁 侯 陸 遜 , 晉 征 南 大 將 軍 南 城 侯 羊 祜 、 撫 軍 大 將 軍 襄 陽 侯 王 濬 , 東 晉 車 騎 將 軍 康 樂 公 謝 玄 , 前 燕 太 宰 錄 尚 書 太 原 王 慕 容 恪 , 宋 司 空 武 陵 公 檀 道 濟 , 梁 太 尉 永 寧 郡 公 王 僧 辯 , 北 齊 尚 書 右 僕 射 燕 郡 公 慕 容 紹 宗 , 周 大 冢 宰 齊 王 宇 文 憲 , 隋 上 柱 國 新 義 公 韓 擒 虎 、 柱 國 太 平 公 史 萬 歲 , 唐 右 武 候 大 將 軍 鄂 國 公 尉 遲 敬 德 、 右 武 衛 大 將 軍 邢 國 公 蘇 定 方 、 右 武 衛 大 將 軍 同 中 書 門 下 平 章 事 韓 國 公 張 仁 亶 、 兵 部 尚 書 同 中 書 門 下 三 品 中 山 公 王 晙 、 夏 官 尚 書 同 中 書 門 下 三 品 朔 方 大 總 管 王 孝 傑 ; 齊 相 管 仲 、 安 平 君 田 單 , 趙 馬 服 君 趙 奢 、 大 將 軍 武 安 君 李 牧 , 漢 梁 王 彭 越 、 太 尉 條 侯 周 亞 夫 、 大 將 軍 長 平 侯 衛 青 、 後 將 軍 營 平 侯 趙 充 國 , 後 漢 大 司 馬 廣 平 侯 吳 漢 、 征 西 大 將 軍 夏 陽 侯 馮 異 、 建 威 大 將 軍 好 畤 侯 耿 弇 、 太 尉 新 豐 侯 段 熲 , 魏 太 尉 鄧 艾 , 蜀 車 騎 將 軍 西 鄉 侯 張 飛 , 吳 武 威 將 軍 南 郡 太 守 孱 陵 侯 呂 蒙 、 大 司 馬 荊 州 牧 陸 抗 , 晉 鎮 南 大 將 軍 當 陽 侯 杜 預 、 太 尉 長 沙 公 陶 侃 , 前 秦 丞 相 王 猛 , 後 魏 太 尉 北 平 王 長 孫 嵩 , 宋 征 虜 將 軍 王 鎮 惡 , 陳 司 空 南 平 公 吳 明 徹 , 北 齊 右 丞 相 咸 陽 王 斛 律 光 , 周 太 傅 大 宗 伯 燕 國 公 于 謹 、 右 僕 射 鄖 國 公 韋 孝 寬 , 隋 司 空 尚 書 令 越 國 公 楊 素 、 右 武 候 大 將 軍 宋 國 公 賀 若 弼 , 唐 司 空 河 間 郡 王 孝 恭 、 禮 部 尚 書 聞 喜 公 裴 行 儉 、 兵 部 尚 書 同 中 書 門 下 三 品 代 國 公 郭 元 振 、 朔 方 節 度 使 兼 御 史 大 夫 張 齊 丘 、 太 尉 中 書 令 尚 父 汾 陽 郡 王 郭 子 儀 。

    貞 元 二 年 , 刑 部 尚 書 關 播 奏 : 「 太 公 古 稱 大 賢 , 下 乃 置 亞 聖 , 義 有 未 安 。 而 仲 尼 十 哲 , 皆 當 時 弟 子 , 今 以 異 時 名 將 , 列 之 弟 子 , 非 類 也 。 請 但 用 古 今 名 將 配 享 , 去 亞 聖 十 哲 之 名 。 」 自 是 , 唯 享 武 成 王 及 留 侯 , 而 諸 將 不 復 祭 矣 。

    四 年 , 兵 部 侍 郎 李 紓 言 : 「 開 元 中 , 太 公 廟 以 張 良 配 , 以 太 常 卿 、 少 卿 三 獻 , 祝 文 曰 : 『 皇 帝 遣 某 敢 昭 告 。 』 至 上 元 元 年 贈 太 公 以 王 爵 , 祭 典 同 文 宣 , 有 司 遂 以 太 尉 獻 , 祝 版 親 署 。 夫 太 公 周 之 太 師 , 張 良 漢 之 少 傅 , 今 至 尊 屈 禮 於 臣 佐 , 神 何 敢 歆 ? 且 文 宣 百 世 所 宗 , 故 樂 以 宮 縣 , 獻 以 太 尉 , 尊 師 崇 道 也 。 太 公 述 作 止 六 韜 , 勳 業 著 一 代 , 請 祝 辭 不 進 署 , 改 昭 告 為 敬 祭 , 留 侯 為 致 祭 , 獻 官 用 太 常 卿 以 下 。 」 百 官 議 之 , 多 請 如 紓 言 。 左 司 郎 中 嚴 涗 等 議 曰 : 「 按 紓 援 典 訓 尊 卑 之 節 , 當 矣 , 抑 猶 有 未 盡 。 夫 大 名 徽 號 , 不 容 虛 美 , 而 太 公 兵 權 奇 計 之 人 耳 , 當 殷 之 失 德 , 諸 侯 歸 周 , 遂 為 佐 命 。 祀 典 不 云 乎 , 『 法 施 於 人 則 祀 之 』 ? 如 仲 尼 祖 述 堯 舜 , 憲 章 文 武 , 刪 詩 書 , 定 禮 樂 , 使 君 君 、 臣 臣 、 父 父 、 子 子 皆 宗 之 , 法 施 於 人 矣 。 貞 觀 中 , 以 太 公 兵 家 者 流 , 始 令 磻 溪 立 廟 。 開 元 漸 著 上 戊 釋 奠 禮 , 其 進 不 薄 矣 。 上 元 之 際 , 執 事 者 苟 意 於 兵 , 遂 封 王 爵 , 號 擬 文 宣 , 彼 於 聖 人 非 倫 也 。 謂 宜 去 武 成 王 號 , 復 為 太 公 廟 , 奠 享 之 制 如 紓 請 。 」 刑 部 員 外 郎 陸 淳 等 議 曰 : 「 武 成 王 , 殷 臣 也 , 紂 暴 不 諫 , 而 佐 周 傾 之 。 夫 尊 道 者 師 其 人 , 使 天 下 之 人 入 是 廟 , 登 是 堂 , 稽 其 人 , 思 其 道 , 則 立 節 死 義 之 士 安 所 奮 乎 ? 聖 人 宗 堯 、 舜 , 賢 夷 、 齊 , 不 法 桓 、 文 , 不 贊 伊 尹 , 殆 謂 此 也 。 武 成 之 名 , 與 文 宣 偶 , 非 不 刊 之 典 也 。 臣 愚 謂 罷 上 元 追 封 立 廟 , 復 磻 溪 祠 , 有 司 以 時 享 , 斯 得 矣 。 」 左 領 軍 大 將 軍 令 狐 建 等 二 十 四 人 議 曰 : 「 兵 革 未 靖 , 宜 右 武 以 起 忠 烈 。 今 特 貶 損 , 非 勸 也 。 且 追 王 爵 , 以 時 祠 , 為 武 教 主 , 文 、 武 並 宗 , 典 禮 已 久 , 改 之 非 也 。 」 乃 詔 以 將 軍 為 獻 官 , 餘 用 紓 奏 。 自 是 , 以 上 將 軍 、 大 將 軍 、 將 軍 為 三 獻 。

    其 五 岳 、 四 鎮 , 歲 一 祭 , 各 以 五 郊 迎 氣 日 祭 之 。 東 岳 岱 山 於 兗 州 , 東 鎮 沂 山 於 沂 州 , 南 岳 衡 山 於 衡 州 , 南 鎮 會 稽 於 越 州 , 中 岳 嵩 高 於 河 南 , 西 岳 華 山 於 華 州 , 西 鎮 吳 山 於 隴 州 , 北 岳 常 山 於 定 州 , 北 鎮 醫 無 閭 於 營 州 , 東 海 於 萊 州 , 淮 於 唐 州 , 南 海 於 廣 州 , 江 於 益 州 , 西 海 及 河 於 同 州 , 北 海 及 濟 於 河 南 。

校 勘 記

〔 一 〕   西 向   各 本 原 作 「 東 西 」 , 據 開 元 禮 卷 四 八 及 通 典 卷 一 一 五 改 。

〔 二 〕   司 賓 各 引 內 外 命 婦 采 桑 者 以 從   「 以 從 」 , 開 元 禮 卷 四 八 、 通 典 卷 一 一 五 作 「 退 復 位 。 司 賓 引 婕 妤 一 人 詣 蠶 室 , 尚 宮 帥 執 鉤 、 筐 者 以 次 從 」 。

〔 三 〕   奚 容 蒧   「 蒧 」 , 各 本 原 作 「 箴 」 , 據 史 記 卷 六 七 仲 尼 弟 子 列 傳 、 開 元 禮 卷 五 四 及 通 典 卷 五 三 改 。
 
 
 

唐 書 卷 十 六

    志 第 六

      禮 樂 六

    二 曰 賓 禮 , 以 待 四 夷 之 君 長 與 其 使 者 。

    蕃 國 主 來 朝 , 遣 使 者 迎 勞 , 前 一 日 , 守 宮 設 次 於 館 門 之 外 道 右 , 南 向 。 其 日 , 使 者 就 次 , 蕃 主 服 其 國 服 , 立 於 東 階 下 , 西 面 。 使 者 朝 服 出 次 , 立 於 門 西 , 東 面 ; 從 者 執 束 帛 立 於 其 南 。 有 司 出 門 , 西 面 曰 : 「 敢 請 事 。 」 使 者 曰 : 「 奉 制 勞 某 主 。 」 稱 其 國 名 。 有 司 入 告 , 蕃 主 迎 於 門 外 之 東 , 西 面 再 拜 , 俱 入 。 使 者 先 升 , 立 於 西 階 上 , 執 束 帛 者 從 升 , 立 於 其 北 , 俱 東 向 。 蕃 主 乃 升 , 立 於 東 階 上 , 西 面 。 使 者 執 幣 曰 : 「 有 制 。 」 蕃 主 將 下 拜 , 使 者 曰 : 「 有 後 制 , 無 下 拜 。 」 蕃 主 旋 , 北 面 再 拜 稽 首 。 使 者 宣 制 , 蕃 主 進 受 命 , 退 復 位 , 以 幣 授 左 右 , 又 再 拜 稽 首 。 使 者 降 , 出 立 於 門 外 之 西 , 東 面 。 蕃 主 送 於 門 之 外 , 西 , 止 使 者 , 揖 以 俱 入 , 讓 升 , 蕃 主 先 升 東 階 上 , 西 面 ; 使 者 升 西 階 上 , 東 面 。 蕃 主 以 土 物 儐 使 者 〔 一 〕 , 使 者 再 拜 受 。 蕃 主 再 拜 送 物 , 使 者 降 , 出 , 蕃 主 從 出 門 外 , 皆 如 初 。 蕃 主 再 拜 送 使 者 , 還 。 蕃 主 入 , 鴻 臚 迎 引 詣 朝 堂 , 依 方 北 面 立 , 所 司 奏 聞 , 舍 人 承 敕 出 , 稱 「 有 敕 」 。 蕃 主 再 拜 。 宣 勞 , 又 再 拜 。 乃 就 館 。

    皇 帝 遣 使 戒 蕃 主 見 日 , 如 勞 禮 。 宣 制 曰 : 「 某 日 , 某 主 見 。 」 蕃 主 拜 稽 首 。 使 者 降 , 出 , 蕃 主 送 。

    蕃 主 奉 見 。 前 一 日 , 尚 舍 奉 御 設 御 幄 於 太 極 殿 , 南 向 ; 蕃 主 坐 於 西 南 , 東 向 。 守 宮 設 次 , 太 樂 令 展 宮 縣 , 設 舉 麾 位 於 上 下 , 鼓 吹 令 設 十 二 桉 , 乘 黃 令 陳 車 輅 , 尚 輦 奉 御 陳 輿 輦 。 典 儀 設 蕃 主 立 位 於 縣 南 道 西 , 北 面 ; 蕃 國 諸 官 之 位 於 其 後 , 重 行 , 北 面 西 上 , 典 儀 位 于 縣 之 東 北 , 贊 者 二 人 在 南 , 差 退 , 俱 西 面 。 諸 衛 各 勒 部 , 屯 門 列 黃 麾 仗 。 所 司 迎 引 蕃 主 至 承 天 門 外 , 就 次 。 本 司 入 奏 , 鈒 戟 近 仗 皆 入 。 典 儀 帥 贊 者 先 入 , 就 位 。 侍 中 版 奏 「 請 中 嚴 」 。 諸 侍 衛 之 官 及 符 寶 郎 詣 閤 奉 迎 , 蕃 主 及 其 屬 各 立 於 閤 外 西 廂 , 東 面 。 侍 中 版 奏 「 外 辦 」 。 皇 帝 服 通 天 冠 、 絳 紗 袍 , 乘 輿 以 出 。 舍 人 引 蕃 主 入 門 , 舒 和 之 樂 作 。 典 儀 曰 : 「 再 拜 。 」 蕃 主 再 拜 稽 首 。 侍 中 承 制 降 詣 蕃 主 西 北 , 東 面 曰 : 「 有 制 。 」 蕃 主 再 拜 稽 首 。 乃 宣 制 , 又 再 拜 稽 首 。 侍 中 還 奏 , 承 制 降 勞 , 敕 升 座 。 蕃 主 再 拜 稽 首 , 升 座 。 侍 中 承 制 勞 問 , 蕃 主 俛 伏 避 席 , 將 下 拜 , 侍 中 承 制 曰 : 「 無 下 拜 。 」 蕃 主 復 位 , 拜 而 對 。 侍 中 還 奏 , 承 制 勞 還 館 。 蕃 主 降 , 復 縣 南 位 , 再 拜 稽 首 。 其 官 屬 勞 以 舍 人 , 與 其 主 俱 出 。 侍 中 奏 「 禮 畢 」 。 皇 帝 興 。

    若 蕃 國 遣 使 奉 表 幣 , 其 勞 及 戒 見 皆 如 蕃 國 主 。 庭 實 陳 於 客 前 , 中 書 侍 郎 受 表 置 於 案 , 至 西 階 以 表 升 。 有 司 各 率 其 屬 受 其 幣 焉 。

    其 宴 蕃 國 主 及 其 使 , 皆 如 見 禮 。 皇 帝 已 即 御 坐 , 蕃 主 入 , 其 有 獻 物 陳 於 其 前 。 侍 中 承 制 降 敕 , 蕃 主 升 座 。 蕃 主 再 拜 奉 贄 , 曰 : 「 某 國 蕃 臣 某 敢 獻 壤 奠 。 」 侍 中 升 奏 , 承 旨 曰 : 「 朕 其 受 之 。 」 侍 中 降 於 蕃 主 東 北 , 西 面 , 稱 「 有 制 」 。 蕃 主 再 拜 , 乃 宣 制 。 又 再 拜 以 贄 授 侍 中 , 以 授 有 司 。 有 司 受 其 餘 幣 , 俱 以 東 。 舍 人 承 旨 降 敕 就 座 , 蕃 國 諸 官 俱 再 拜 。 應 升 殿 者 自 西 階 , 其 不 升 殿 者 分 別 立 於 廊 下 席 後 。 典 儀 曰 : 「 就 坐 。 」 階 下 贊 者 承 傳 , 皆 就 座 。 太 樂 令 引 歌 者 及 琴 瑟 至 階 , 脫 履 , 升 坐 , 其 笙 管 者 , 就 階 間 北 面 立 。 尚 食 奉 御 進 酒 , 至 階 , 典 儀 曰 : 「 酒 至 , 興 。 」 階 下 贊 者 承 傳 , 皆 俛 伏 , 興 , 立 。 殿 中 監 及 階 省 酒 , 尚 食 奉 御 進 酒 , 皇 帝 舉 酒 , 良 醞 令 行 酒 。 典 儀 曰 : 「 再 拜 。 」 階 下 贊 者 承 傳 , 皆 再 拜 , 受 觶 。 皇 帝 初 舉 酒 , 登 歌 作 昭 和 三 終 。 尚 食 奉 御 受 虛 觶 , 奠 于 坫 。 酒 三 行 , 尚 食 奉 御 進 食 , 典 儀 曰 : 「 食 至 , 興 。 」 階 下 贊 者 承 傳 , 皆 興 , 立 。 殿 中 監 及 階 省 桉 , 尚 食 奉 御 品 嘗 食 , 以 次 進 , 太 官 令 行 蕃 主 以 下 食 桉 。 典 儀 曰 : 「 就 坐 。 」 階 下 贊 者 承 傳 , 皆 就 坐 。 皇 帝 乃 飯 , 蕃 主 以 下 皆 飯 。 徹 桉 , 又 行 酒 , 遂 設 庶 羞 。 二 舞 以 次 入 , 作 。 食 畢 , 蕃 主 以 下 復 位 于 縣 南 , 皆 再 拜 。 若 有 筐 篚 , 舍 人 前 承 旨 降 宣 敕 , 蕃 主 以 下 又 再 拜 , 乃 出 。

    其 三 曰 軍 禮 。

    皇 帝 親 征 。

    纂 嚴 。 前 期 一 日 , 有 司 設 御 幄 於 太 極 殿 , 南 向 。 文 武 群 官 次 於 殿 庭 東 西 , 每 等 異 位 , 重 行 北 向 。 乘 黃 令 陳 革 輅 以 下 車 旗 于 庭 。 其 日 未 明 , 諸 衛 勒 所 部 , 列 黃 麾 仗 。 平 明 , 侍 臣 、 將 帥 、 從 行 之 官 皆 平 巾 幘 、 褲 褶 。 留 守 之 官 公 服 , 就 次 。 上 水 五 刻 , 侍 中 版 奏 「 請 中 嚴 」 。 鈒 戟 近 仗 列 于 庭 。 三 刻 , 群 官 就 位 , 諸 侍 臣 詣 閤 奉 迎 。 侍 中 版 奏 「 外 辦 」 。 皇 帝 服 武 弁 , 御 輿 以 出 , 即 御 座 。 典 儀 曰 : 「 再 拜 。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中 書 令 承 旨 敕 百 寮 群 官 出 , 侍 中 跪 奏 「 禮 畢 」 。 皇 帝 入 自 東 房 , 侍 臣 從 至 閤 。

    乃 禷 于 昊 天 上 帝 。 前 一 日 , 皇 帝 清 齊 於 太 極 殿 , 諸 豫 告 之 官 、 侍 臣 、 軍 將 與 在 位 者 皆 清 齊 一 日 。 其 日 , 皇 帝 服 武 弁 , 乘 革 輅 , 備 大 駕 , 至 于 壇 所 。 其 牲 二 及 玉 幣 皆 以 蒼 。 尊 以 太 尊 、 山 罍 各 二 , 其 獻 一 。 皇 帝 已 飲 福 , 諸 軍 將 升 自 東 階 , 立 于 神 座 前 , 北 向 西 上 , 飲 福 受 胙 。 將 軍 之 次 在 外 壝 南 門 之 外 道 東 , 西 向 北 上 。 其 即 事 之 位 在 縣 南 , 北 面 。 每 等 異 位 , 重 行 西 上 。 其 奠 玉 帛 、 進 熟 、 飲 福 、 望 燎 , 皆 如 南 郊 。

    其 宜 于 社 , 造 于 廟 , 皆 各 如 其 禮 而 一 獻 。 軍 將 飲 福 于 太 稷 , 廟 則 皇 考 之 室 。

    其 凱 旋 , 則 陳 俘 馘 於 廟 南 門 之 外 , 軍 實 陳 于 其 後 。

    其 解 嚴 , 皇 帝 服 通 天 冠 、 絳 紗 袍 , 群 臣 再 拜 以 退 , 而 無 所 詔 。 其 餘 皆 如 纂 嚴 。

    若 禡 于 所 征 之 地 , 則 為 壝 再 重 , 以 熊 席 祀 軒 轅 氏 。 兵 部 建 兩 旗 于 外 壝 南 門 之 外 , 陳 甲 冑 、 弓 矢 于 神 位 之 側 , 植 槊 于 其 後 。 尊 以 犧 、 象 、 山 罍 各 二 , 饌 以 特 牲 。 皇 帝 服 武 弁 , 群 臣 戎 服 , 三 獻 。 其 接 於 神 者 皆 如 常 祀 , 瘞 而 不 燎 。 其 軍 將 之 位 如 禷 。

    其 軷 于 國 門 , 右 校 委 土 於 國 門 外 為 軷 , 又 為 瘞 埳 於 神 位 西 北 , 太 祝 布 神 位 於 軷 前 , 南 向 。 太 官 令 帥 宰 人 刳 羊 。 郊 社 之 屬 設 尊 、 罍 、 篚 、 冪 於 神 左 , 俱 右 向 ; 置 幣 於 尊 所 。 皇 帝 將 至 , 太 祝 立 於 罍 、 洗 東 南 , 西 向 再 拜 , 取 幣 進 , 跪 奠 於 神 。 進 饌 者 薦 脯 醢 , 加 羊 於 軷 西 首 。 太 祝 盥 手 洗 爵 , 酌 酒 進 , 跪 奠 於 神 , 興 , 少 退 , 北 向 立 , 讀 祝 。 太 祝 再 拜 。 少 頃 , 帥 齋 郎 奉 幣 、 爵 、 酒 饌 , 宰 人 舉 羊 肆 解 之 , 太 祝 并 載 , 埋 於 埳 。 執 尊 者 徹 罍 、 篚 、 席 , 駕 至 , 權 停 。 太 祝 以 爵 酌 酒 , 授 太 僕 卿 , 左 併 轡 , 右 受 酒 , 祭 兩 軹 及 軌 前 , 乃 飲 , 授 爵 , 駕 轢 軷 而 行 。

    其 所 過 山 川 , 遣 官 告 , 以 一 獻 。 若 遣 將 出 征 , 則 皆 有 司 行 事 。

    賊 平 而 宣 露 布 。 其 日 , 守 宮 量 設 群 官 次 。 露 布 至 , 兵 部 侍 郎 奉 以 奏 聞 , 承 制 集 文 武 群 官 、 客 使 於 東 朝 堂 , 各 服 其 服 。 奉 禮 設 版 位 於 其 前 , 近 南 , 文 東 武 西 , 重 行 北 向 。 又 設 客 使 之 位 。 設 中 書 令 位 於 群 官 之 北 , 南 面 。 吏 部 、 兵 部 贊 群 官 、 客 使 , 謁 者 引 就 位 。 中 書 令 受 露 布 置 於 桉 。 令 史 二 人 絳 公 服 , 對 舉 之 以 從 。 中 書 令 出 , 就 南 面 位 , 持 桉 者 立 於 西 南 , 東 面 。 中 書 令 取 露 布 , 稱 「 有 制 」 。 群 官 、 客 使 皆 再 拜 。 遂 宣 之 , 又 再 拜 , 舞 蹈 , 又 再 拜 。 兵 部 尚 書 進 受 露 布 , 退 復 位 , 兵 部 侍 郎 前 受 之 。 中 書 令 入 , 群 官 、 客 使 各 還 次 。

    仲 冬 之 月 , 講 武 於 都 外 。

    前 期 十 有 一 日 , 所 司 奏 請 講 武 。 兵 部 承 詔 , 遂 命 將 帥 簡 軍 士 , 除 地 為 場 , 方 一 千 二 百 步 , 四 出 為 和 門 。 又 為 步 、 騎 六 軍 營 域 , 左 右 廂 各 為 三 軍 , 北 上 。 中 間 相 去 三 百 步 , 立 五 表 , 表 間 五 十 步 , 為 二 軍 進 止 之 節 。 別 墠 地 於 北 廂 , 南 向 。 前 三 日 , 尚 舍 奉 御 設 大 次 於 墠 。 前 一 日 , 講 武 將 帥 及 士 卒 集 於 墠 所 , 建 旗 為 和 門 , 如 方 色 。 都 墠 之 中 及 四 角 皆 建 五 采 牙 旗 、 旗 鼓 甲 仗 。 大 將 以 下 , 各 有 統 帥 。 大 將 被 甲 乘 馬 , 教 習 士 眾 。 少 者 在 前 , 長 者 在 後 。 其 還 , 則 反 之 。 長 者 持 弓 矢 , 短 者 持 戈 矛 , 力 者 持 旌 , 勇 者 持 鉦 、 鼓 、 刀 、 楯 為 前 行 , 持 槊 者 次 之 , 弓 箭 者 為 後 。 使 其 習 見 旌 旗 、 金 鼓 之 節 。 旗 臥 則 跪 , 旗 舉 則 起 。

    講 武 之 日 , 未 明 十 刻 而 嚴 , 五 刻 而 甲 , 步 軍 為 直 陣 以 俟 , 大 將 立 旗 鼓 之 下 。 六 軍 各 鼓 十 二 、 鉦 一 、 大 角 四 。 未 明 七 刻 , 鼓 一 嚴 , 侍 中 奏 「 開 宮 殿 門 及 城 門 」 。 五 刻 , 再 嚴 , 侍 中 版 奏 「 請 中 嚴 」 。 文 武 官 應 從 者 俱 先 置 , 文 武 官 皆 公 服 , 所 司 為 小 駕 。 二 刻 , 三 嚴 , 諸 衛 各 督 其 隊 與 鈒 戟 以 次 入 , 陳 於 殿 庭 。 皇 帝 乘 革 輅 至 墠 所 , 兵 部 尚 書 介 冑 乘 馬 奉 引 , 入 自 北 門 , 至 兩 步 軍 之 北 , 南 向 。 黃 門 侍 郎 請 降 輅 。 乃 入 大 次 。 兵 部 尚 書 停 於 東 廂 , 西 向 。 領 軍 減 小 駕 , 騎 士 立 於 都 墠 之 四 周 , 〔 二 〕 侍 臣 左 右 立 於 大 次 之 前 , 北 上 。 九 品 以 上 皆 公 服 , 東 、 西 在 侍 臣 之 外 十 步 所 , 重 行 北 上 。 諸 州 使 人 及 蕃 客 先 集 於 北 門 外 , 東 方 、 南 方 立 於 道 東 , 西 方 、 北 方 立 於 道 西 , 北 上 。 駕 將 至 , 奉 禮 曰 : 「 再 拜 」 〔 三 〕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皇 帝 入 次 , 謁 者 引 諸 州 使 人 , 鴻 臚 引 蕃 客 , 東 方 、 南 方 立 於 大 次 東 北 , 西 方 、 北 方 立 於 西 北 , 觀 者 立 於 都 墠 騎 士 仗 外 四 周 , 然 後 講 武 。

    吹 大 角 三 通 。 中 軍 將 各 以 鞞 令 鼓 , 二 軍 俱 擊 鼓 。 三 鼓 , 有 司 偃 旗 , 步 士 皆 跪 。 諸 帥 果 毅 以 上 , 各 集 於 其 中 軍 。 左 廂 中 軍 大 將 立 於 旗 鼓 之 東 , 西 面 , 諸 軍 將 立 於 其 南 ; 右 廂 中 軍 大 將 立 於 旗 鼓 之 西 , 東 面 , 諸 軍 將 立 於 其 南 。 北 面 , 以 聽 大 將 誓 。 左 右 三 軍 各 長 史 二 人 , 振 鐸 分 循 , 諸 果 毅 各 以 誓 詞 告 其 所 部 。 遂 聲 鼓 , 有 司 舉 旗 , 士 眾 皆 起 行 , 及 表 , 擊 鉦 , 乃 止 。 又 擊 三 鼓 , 有 司 偃 旗 , 士 眾 皆 跪 。 又 擊 鼓 , 有 司 舉 旗 , 士 眾 皆 起 , 驟 及 表 , 乃 止 。 東 軍 一 鼓 , 舉 青 旗 為 直 陣 ; 西 軍 亦 鼓 , 舉 白 旗 為 方 陣 以 應 。 次 西 軍 鼓 , 舉 赤 旗 為 銳 陣 ; 東 軍 亦 鼓 , 舉 黑 旗 為 曲 陣 以 應 。 次 東 軍 鼓 , 舉 黃 旗 為 圜 陣 ; 西 軍 亦 鼓 , 舉 青 旗 為 直 陣 以 應 。 次 西 軍 鼓 , 舉 白 旗 為 方 陣 ; 東 軍 亦 鼓 , 舉 赤 旗 為 銳 陣 以 應 。 次 東 軍 鼓 , 舉 黑 旗 為 曲 陣 ; 西 軍 亦 鼓 , 舉 黃 旗 為 圜 陣 以 應 。 凡 陣 , 先 舉 者 為 客 , 後 舉 者 為 主 。 每 變 陣 , 二 軍 各 選 刀 、 楯 五 十 人 挑 戰 , 第 一 、 第 二 挑 戰 迭 為 勇 怯 之 狀 , 第 三 挑 戰 為 敵 均 之 勢 , 第 四 、 第 五 挑 戰 為 勝 敗 之 形 。 每 將 變 陣 , 先 鼓 而 直 陣 , 然 後 變 從 餘 陣 之 法 。 既 已 , 兩 軍 俱 為 直 陣 。 又 擊 三 鼓 , 有 司 偃 旗 , 士 眾 皆 跪 。 又 聲 鼓 舉 旗 , 士 眾 皆 起 , 騎 馳 、 徒 走 , 左 右 軍 俱 至 中 表 , 相 擬 擊 而 還 。 每 退 至 一 行 表 , 跪 起 如 前 , 遂 復 其 初 。 侍 中 跪 奏 「 請 觀 騎 軍 」 , 承 制 曰 : 「 可 。 」 二 軍 騎 軍 皆 如 步 軍 之 法 , 每 陣 各 八 騎 挑 戰 , 五 陣 畢 , 大 擊 鼓 而 前 , 盤 馬 相 擬 擊 而 罷 。 遂 振 旅 。 侍 中 跪 奏 稱 : 「 侍 中 臣 某 言 , 禮 畢 。 」 乃 還 。

    皇 帝 狩 田 之 禮 , 亦 以 仲 冬 。

    前 期 , 兵 部 集 眾 庶 脩 田 法 , 虞 部 表 所 田 之 野 , 建 旗 於 其 後 。 前 一 日 , 諸 將 帥 士 集 於 旗 下 。 質 明 , 弊 旗 , 後 至 者 罰 。 兵 部 申 田 令 , 遂 圍 田 。 其 兩 翼 之 將 皆 建 旗 。 及 夜 , 布 圍 , 闕 其 南 面 。 駕 至 田 所 , 皇 帝 鼓 行 入 圍 , 鼓 吹 令 以 鼓 六 十 陳 於 皇 帝 東 南 , 西 向 ; 六 十 陳 於 西 南 , 東 向 。 皆 乘 馬 , 各 備 簫 角 。 諸 將 皆 鼓 行 圍 。 乃 設 驅 逆 之 騎 。 皇 帝 乘 馬 南 向 , 有 司 斂 大 綏 以 從 。 諸 公 、 王 以 下 皆 乘 馬 , 帶 弓 矢 , 陳 於 前 後 。 所 司 之 屬 又 斂 小 綏 以 從 。 乃 驅 獸 出 前 。 初 , 一 驅 過 , 有 司 整 飭 弓 矢 以 前 。 再 驅 過 , 有 司 奉 進 弓 矢 。 三 驅 過 , 皇 帝 乃 從 禽 左 而 射 之 。 每 驅 必 三 獸 以 上 。 皇 帝 發 , 抗 大 綏 , 然 後 公 、 王 發 , 抗 小 綏 。 驅 逆 之 騎 止 , 然 後 百 姓 獵 。

    凡 射 獸 , 自 左 而 射 之 , 達 於 右 腢 為 上 射 , 達 右 耳 本 為 次 射 , 左 髀 達 於 右 為 下 射 。 群 獸 相 從 不 盡 殺 , 已 被 射 者 不 重 射 。 不 射 其 面 , 不 翦 其 毛 。 凡 出 表 者 不 逐 之 。 田 將 止 , 虞 部 建 旗 於 田 內 , 乃 雷 擊 駕 鼓 及 諸 將 之 鼓 , 士 從 躁 呼 。 諸 得 禽 獻 旗 下 , 致 其 左 耳 。 大 獸 公 之 , 小 獸 私 之 。 其 上 者 供 宗 廟 , 次 者 供 賓 客 , 下 者 充 庖 廚 。 乃 命 有 司 饁 獸 於 四 郊 , 以 獸 告 至 於 廟 社 。

    射 。

    前 一 日 , 太 樂 令 設 宮 縣 之 樂 , 鼓 吹 令 設 十 二 桉 於 射 殿 之 庭 , 東 面 縣 在 東 階 東 , 西 面 縣 在 西 階 西 。 南 北 二 縣 及 登 歌 廣 開 中 央 , 避 射 位 。 張 熊 侯 去 殿 九 十 步 , 設 乏 於 侯 西 十 步 、 北 十 步 。 設 五 楅 庭 前 , 少 西 。 布 侍 射 者 位 於 西 階 前 , 東 面 北 上 。 布 司 馬 位 於 侍 射 位 之 南 , 東 面 。 布 獲 者 位 乏 東 , 東 面 。 布 侍 射 者 射 位 於 殿 階 下 , 當 前 少 西 , 橫 布 , 南 面 。 侍 射 者 弓 矢 俟 於 西 門 外 。 陳 賞 物 於 東 階 下 , 少 東 。 置 罰 豐 於 西 階 下 , 少 西 。 設 罰 尊 於 西 階 , 南 北 以 殿 深 。 設 篚 於 尊 西 , 南 肆 , 實 爵 加 冪 。

    其 日 質 明 , 皇 帝 服 武 弁 , 文 武 官 俱 公 服 , 典 謁 引 入 見 , 樂 作 , 如 元 會 之 儀 。 酒 二 遍 , 侍 中 一 人 奏 稱 : 「 有 司 謹 具 , 請 射 。 」 侍 中 一 人 前 承 制 , 退 稱 : 「 制 曰 可 。 」 王 、 公 以 下 皆 降 。 文 官 立 於 東 階 下 , 西 面 北 上 。 武 官 立 於 西 階 下 , 於 射 乏 後 , 東 面 北 上 。 持 鈒 隊 群 立 於 兩 邊 , 千 牛 備 身 二 人 奉 御 弓 及 矢 立 於 東 階 上 , 西 面 , 執 弓 者 在 北 。 又 設 坫 於 執 弓 者 之 前 , 又 置 御 決 、 拾 笥 於 其 上 。 獲 者 持 旌 自 乏 南 行 , 當 侯 東 , 行 至 侯 , 負 侯 北 面 立 。 侍 射 者 出 西 門 外 , 取 弓 矢 , 兩 手 奉 弓 , 搢 乘 矢 帶 , 入 , 立 於 殿 下 射 位 西 , 東 面 。 司 馬 奉 弓 自 西 階 升 , 當 西 楹 前 , 南 面 , 揮 弓 , 命 獲 者 以 旌 去 侯 西 行 十 步 , 北 行 至 乏 止 。 司 馬 降 自 西 階 , 復 位 。 千 牛 中 郎 一 人 奉 決 、 拾 以 笥 , 千 牛 將 軍 奉 弓 , 千 牛 郎 將 奉 矢 , 進 , 立 於 御 榻 東 少 南 , 西 向 。 郎 將 跪 奠 笥 於 御 榻 前 , 少 東 。 遂 拂 以 巾 , 取 決 , 興 。 贊 設 決 。 又 跪 取 拾 , 興 , 贊 設 拾 。 以 笥 退 , 奠 於 坫 。 千 牛 將 軍 北 面 張 弓 , 以 袂 順 左 右 隈 , 上 再 下 一 , 弓 左 右 隈 , 謂 弓 面 上 下 。 以 衣 袂 摩 拭 上 面 再 , 下 面 一 。 西 面 , 左 執 弣 、 右 執 簫 以 進 。 千 牛 郎 將 以 巾 拂 矢 進 , 一 一 供 御 。 欲 射 , 協 律 郎 舉 麾 , 先 奏 鼓 吹 , 及 奏 樂 騶 虞 五 節 , 御 及 射 〔 四 〕 , 第 一 矢 與 第 六 節 相 應 , 第 二 矢 與 第 七 節 相 應 , 以 至 九 節 。 協 律 郎 偃 麾 , 樂 止 。 千 牛 將 軍 以 矢 行 奏 , 中 曰 「 獲 」 , 下 曰 「 留 」 , 上 曰 「 揚 」 , 左 曰 「 左 方 」 , 右 曰 「 右 方 」 。 留 , 謂 矢 短 不 及 侯 ; 揚 , 謂 矢 過 侯 ; 左 、 右 , 謂 矢 偏 不 正 。 千 牛 將 軍 於 御 座 東 , 西 面 受 弓 , 退 , 付 千 牛 於 東 階 上 。 千 牛 郎 將 以 笥 受 決 、 拾 , 奠 於 坫 。

    侍 射 者 進 , 升 射 席 北 面 立 , 左 旋 , 東 面 張 弓 , 南 面 挾 矢 。 協 律 郎 舉 麾 , 乃 作 樂 , 不 作 鼓 吹 。 樂 奏 狸 首 三 節 , 然 後 發 矢 。 若 侍 射 者 多 , 則 齊 發 。 第 一 發 與 第 四 節 相 應 , 第 二 發 與 第 五 節 相 應 , 以 至 七 節 。 協 律 郎 偃 麾 , 樂 止 。 弓 右 旋 , 東 西 弛 弓 , 如 面 立 , 乃 退 復 西 階 下 , 立 。 司 馬 升 自 西 階 , 自 西 楹 前 , 南 面 , 揮 弓 , 命 取 矢 。 取 矢 者 以 御 矢 付 千 牛 於 東 階 下 , 侍 射 者 釋 弓 於 位 , 庭 前 北 面 東 上 。 有 司 奏 請 賞 罰 , 侍 中 稱 : 「 制 曰 可 。 」 有 司 立 楅 之 西 , 東 面 , 監 唱 射 矢 。 取 矢 者 各 唱 中 者 姓 名 。 中 者 立 於 東 階 下 , 西 面 北 上 ; 不 中 者 立 於 西 階 下 , 東 面 北 上 。 俱 再 拜 。 有 司 於 東 階 下 以 付 賞 物 。 酌 者 於 罰 尊 西 , 東 面 , 跪 , 奠 爵 於 豐 上 。 不 中 者 進 豐 南 , 北 面 跪 , 取 爵 , 立 飲 , 卒 爵 , 奠 豐 下 。 酌 者 北 面 跪 , 取 虛 爵 酌 奠 , 不 中 者 以 次 繼 飲 , 皆 如 初 。 典 謁 引 王 公 以 下 及 侍 射 者 , 皆 庭 前 北 面 相 對 為 首 , 再 拜 訖 , 引 出 。 持 鈒 隊 復 位 。 皇 帝 入 , 奏 樂 , 警 蹕 。 有 司 以 弓 矢 出 中 門 外 , 侍 射 者 出 。

    若 特 射 無 侍 射 之 人 , 則 不 設 楅 , 不 陳 賞 罰 。 若 燕 遊 小 射 , 則 常 服 , 不 陳 樂 縣 , 不 行 會 禮 。

    合 朔 伐 鼓 〔 五 〕 。

    其 日 前 二 刻 , 郊 社 令 及 門 僕 赤 幘 絳 衣 , 守 四 門 , 令 巡 門 監 察 。 鼓 吹 令 平 巾 幘 、 褲 褶 , 帥 工 人 以 方 色 執 麾 旒 , 分 置 四 門 屋 下 , 設 龍 蛇 鼓 於 右 。 東 門 者 立 於 北 塾 , 南 面 ; 南 門 者 立 於 東 塾 , 西 面 ; 西 門 者 立 於 南 塾 , 北 面 ; 北 門 者 立 於 西 塾 , 東 面 。 隊 正 一 人 平 巾 幘 、 褲 褶 , 執 刀 , 帥 衛 士 五 人 執 五 兵 立 於 鼓 外 , 矛 在 東 , 戟 在 南 , 斧 、 鉞 在 西 , 槊 在 北 。 郊 社 令 立 於 社 壇 四 隅 , 以 朱 絲 繩 縈 之 。 太 史 一 人 赤 幘 、 赤 衣 , 立 於 社 壇 北 , 向 日 觀 變 。 黃 麾 次 之 ; 龍 鼓 一 次 之 , 在 北 ; 弓 一 、 矢 四 次 之 。 諸 兵 鼓 立 候 變 。 日 有 變 , 史 官 曰 : 「 祥 有 變 。 」 工 人 舉 麾 , 龍 鼓 發 聲 如 雷 。 史 官 曰 : 「 止 。 」 乃 止 。

    其 日 , 皇 帝 素 服 , 避 正 殿 , 百 官 廢 務 , 自 府 史 以 上 皆 素 服 , 各 於 其 廳 事 之 前 , 重 行 , 每 等 異 位 , 向 日 立 。 明 復 而 止 。

    貞 元 三 年 八 月 , 日 有 食 之 , 有 司 將 伐 鼓 , 德 宗 不 許 。 太 常 卿 董 晉 言 : 「 伐 鼓 所 以 責 陰 而 助 陽 也 , 請 聽 有 司 依 經 伐 鼓 。 」 不 報 。 由 是 其 禮 遂 廢 。

    大 儺 之 禮 。

    選 人 年 十 二 以 上 、 十 六 以 下 為 侲 子 , 假 面 , 赤 布 褲 褶 。 二 十 四 人 為 一 隊 , 六 人 為 列 。 執 事 十 二 人 , 赤 幘 、 赤 衣 , 麻 鞭 。 工 人 二 十 二 人 , 其 一 人 方 相 氏 , 假 面 , 黃 金 四 目 , 蒙 熊 皮 , 黑 衣 、 朱 裳 , 右 執 楯 ; 〔 六 〕 其 一 人 為 唱 帥 , 假 面 , 皮 衣 , 執 棒 ; 鼓 、 角 各 十 , 合 為 一 隊 。 隊 別 鼓 吹 令 一 人 , 太 卜 令 一 人 , 各 監 所 部 ; 巫 師 二 人 。 以 逐 惡 鬼 于 禁 中 。 有 司 預 備 每 門 雄 雞 及 酒 , 擬 於 宮 城 正 門 、 皇 城 諸 門 磔 攘 , 設 祭 。 太 祝 一 人 , 齋 郎 三 人 , 右 校 為 瘞 埳 , 各 於 皇 城 中 門 外 之 右 。 前 一 日 之 夕 , 儺 者 赴 集 所 , 具 其 器 服 以 待 事 。

    其 日 未 明 , 諸 衛 依 時 刻 勒 所 部 , 屯 門 列 仗 , 近 仗 入 陳 於 階 。 鼓 吹 令 帥 儺 者 各 集 於 宮 門 外 。 內 侍 詣 皇 帝 所 御 殿 前 奏 「 侲 子 備 , 請 逐 疫 」 。 出 命 寺 伯 六 人 , 分 引 儺 者 於 長 樂 門 、 永 安 門 以 入 , 至 左 右 上 閤 , 鼓 譟 以 進 。 方 相 氏 執 戈 揚 楯 唱 , 侲 子 和 , 曰 : 「 甲 作 食 Y , 胇 胃 食 虎 , 雄 伯 食 魅 , 騰 簡 食 不 祥 , 攬 諸 食 咎 , 伯 奇 食 夢 , 彊 梁 、 祖 明 共 食 磔 死 寄 生 , 委 隨 食 觀 , 錯 斷 食 巨 , 窮 奇 、 騰 根 共 食 蠱 , 凡 使 一 十 二 神 追 惡 凶 , 赫 汝 軀 , 拉 汝 幹 , 節 解 汝 肉 , 抽 汝 肺 腸 , 汝 不 急 去 , 後 者 為 糧 。 」 周 呼 訖 , 前 後 鼓 譟 而 出 , 諸 隊 各 趨 順 天 門 以 出 , 分 詣 諸 城 門 , 出 郭 而 止 。

    儺 者 將 出 , 祝 布 神 席 , 當 中 門 南 向 。 出 訖 , 宰 手 、 齋 郎 牲 匈 磔 之 神 席 之 西 , 藉 以 席 , 北 首 。 齋 郎 酌 清 酒 , 太 祝 受 , 奠 之 。 祝 史 持 版 於 座 右 , 跪 讀 祝 文 曰 : 「 維 某 年 歲 次 月 朔 日 , 天 子 遣 太 祝 臣 姓 名 昭 告 于 太 陰 之 神 。 」 興 , 奠 版 于 席 , 乃 舉 牲 并 酒 瘞 於 埳 。

校 勘 記

〔 一 〕   蕃 主 以 土 物 儐 使 者   「 土 」 , 各 本 原 作 「 主 」 , 據 開 元 禮 卷 七 九 、 通 典 卷 一 三 一 改 。

〔 二 〕   騎 士 立 於 都 墠 之 四 周   「 四 」 , 各 本 原 作 「 西 」 , 據 開 元 禮 卷 八 五 、 通 典 卷 一 三 二 改 。

〔 三 〕   奉 禮 曰 再 拜   「 再 」 , 各 本 原 作 「 可 」 , 據 開 元 禮 卷 八 五 、 通 典 卷 一 三 二 及 本 卷 上 下 文 改 。

〔 四 〕   御 及 射   開 元 禮 卷 八 六 、 通 典 卷 一 三 三 「 及 」 作 「 乃 」 。

〔 五 〕   合 朔 伐 鼓   「 合 」 上 各 本 原 有 「 不 」 字 , 據 開 元 禮 卷 九 0 、 通 典 卷 一 三 三 刪 。

〔 六 〕   右 執 楯   開 元 禮 卷 九 0 、 通 典 卷 一 三 三 均 作 「 右 執 戈 , 左 執 楯 」 。
 
 
 

唐 書 卷 十 七

    志 第 七

      禮 樂 七

    四 曰 嘉 禮 。

    皇 帝 加 元 服 。

    有 司 卜 日 , 告 于 天 地 宗 廟 。

    前 一 日 , 尚 舍 設 席 於 太 極 殿 中 楹 之 間 , 莞 筵 紛 純 , 加 藻 席 緇 純 , 加 次 席 黼 純 。 有 司 設 次 , 展 縣 , 設 案 , 陳 車 輦 。 設 文 官 五 品 以 上 位 於 縣 東 , 武 官 於 縣 西 , 六 品 以 下 皆 於 橫 街 之 南 , 北 上 。 朝 集 使 分 方 於 文 武 官 當 品 之 下 , 諸 親 位 於 四 品 、 五 品 之 下 , 皇 宗 親 在 東 , 異 姓 親 在 西 。 藩 客 分 方 各 於 朝 集 使 六 品 之 南 , 諸 州 使 人 於 朝 集 使 九 品 之 後 。 又 設 太 師 、 太 尉 位 於 橫 街 之 南 , 道 東 , 北 面 西 上 。 典 儀 於 縣 東 北 , 贊 者 二 人 在 南 , 少 退 , 俱 西 向 。 又 設 門 外 位 於 東 西 朝 堂 , 如 元 日 。

    其 日 , 侍 中 版 奏 「 請 中 嚴 」 。 太 樂 令 、 鼓 吹 令 帥 工 人 入 就 位 。 有 司 設 罍 洗 於 阼 階 東 南 , 設 席 於 東 房 內 , 近 西 , 張 帷 於 東 序 外 。 殿 中 監 陳 袞 服 於 內 席 , 東 領 , 緇 纚 、 玉 簪 及 櫛 三 物 同 箱 , 在 服 南 。 又 設 莞 筵 一 , 紛 純 , 加 藻 席 緇 純 , 加 次 席 黼 純 , 在 南 。 尚 食 實 醴 尊 於 東 序 外 帷 內 , 坫 在 尊 北 , 實 角 、 觶 、 柶 各 一 。 饌 陳 於 尊 西 , 籩 、 豆 各 十 二 ; 俎 三 , 在 籩 、 豆 之 北 。 設 罍 洗 於 尊 東 。 袞 冕 、 玉 導 置 於 箱 。 太 常 博 士 一 人 , 立 於 西 階 下 , 東 面 。 諸 侍 衛 之 官 俱 詣 閤 奉 迎 , 典 儀 帥 贊 者 及 群 官 以 次 入 就 位 。 太 常 博 士 引 太 常 卿 升 西 階 , 立 於 西 房 外 , 當 戶 北 向 。 侍 中 版 奏 「 外 辦 」 。 皇 帝 服 空 頂 黑 介 幘 、 絳 紗 袍 , 出 自 西 房 , 即 御 座 立 。 太 師 、 太 尉 入 就 位 。 典 儀 曰 : 「 再 拜 。 」 贊 者 承 傳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太 師 升 自 西 階 , 立 於 東 階 上 , 東 面 。 太 尉 詣 阼 階 下 罍 洗 , 盥 手 , 升 自 東 階 , 詣 東 房 , 取 纚 櫛 箱 進 , 跪 奠 於 御 座 西 端 。 太 師 詣 御 座 前 跪 奏 曰 : 「 坐 。 」 皇 帝 坐 。 太 尉 當 前 少 左 , 跪 , 脫 幘 置 於 箱 , 櫛 畢 , 設 纚 , 興 , 少 西 , 東 面 立 。 太 師 降 , 盥 , 受 冕 , 右 執 頂 , 左 執 前 , 升 自 西 階 , 當 前 少 左 , 祝 曰 : 「 令 月 吉 日 , 始 加 元 服 。 壽 考 惟 祺 , 以 介 景 福 。 」 乃 跪 , 冠 , 興 , 復 西 階 上 位 。 太 尉 前 , 少 左 , 跪 , 設 簪 , 結 纓 , 興 , 復 位 。 皇 帝 興 , 適 東 房 。 殿 中 監 徹 櫛 纚 箱 以 退 。

    皇 帝 袞 服 出 , 即 席 南 向 坐 。 太 尉 詣 序 外 帷 內 , 盥 手 洗 觶 , 酌 醴 , 加 柶 覆 之 , 面 葉 , 立 於 序 內 , 南 面 。 太 師 進 受 醴 , 面 柄 , 前 , 北 向 祝 曰 : 「 甘 醴 唯 厚 , 嘉 薦 令 芳 。 承 天 之 休 , 壽 考 不 忘 。 」 退 , 降 立 於 西 階 下 , 東 面 。 將 祝 , 殿 中 監 率 進 饌 者 奉 饌 設 於 前 , 皇 帝 左 執 觶 , 右 取 脯 , 擩 於 醢 , 祭 於 籩 、 豆 之 間 。 太 尉 取 胏 一 以 進 , 皇 帝 奠 觶 於 薦 西 , 受 胏 , 舒 左 執 本 , 右 絕 末 以 祭 , 上 左 手 嚌 之 , 授 太 尉 。 太 尉 加 於 俎 , 降 , 立 於 太 師 之 南 。 皇 帝 帨 手 取 觶 , 以 柶 祭 醴 , 啐 醴 , 建 柶 , 奠 觶 於 薦 東 。 太 師 、 太 尉 復 橫 街 南 位 。 典 儀 曰 : 「 再 拜 。 」 贊 者 承 傳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太 師 、 太 尉 出 。 侍 中 前 跪 奏 「 禮 畢 」 。 皇 帝 興 , 入 自 東 房 , 在 位 者 以 次 出 。

    皇 太 子 加 元 服 。

    有 司 豫 奏 司 徒 一 人 為 賓 , 卿 一 人 為 贊 冠 , 吏 部 承 以 戒 之 。 前 一 日 , 尚 舍 設 御 幄 於 太 極 殿 , 有 司 設 群 官 之 次 位 , 展 縣 , 設 桉 , 陳 車 輿 , 皆 如 皇 帝 之 冠 。 設 賓 受 命 位 於 橫 街 南 道 東 , 贊 冠 位 於 其 後 , 少 東 , 皆 北 面 。 又 設 文 武 官 門 外 位 於 順 天 門 外 道 東 、 西 。 其 日 , 侍 中 奏 「 請 中 嚴 」 。 群 官 有 司 皆 就 位 。 賓 、 贊 入 立 於 太 極 門 外 道 東 , 西 面 。 黃 門 侍 郎 引 主 節 持 幡 節 , 中 書 侍 郎 引 制 書 桉 , 立 於 樂 縣 東 南 , 西 面 北 上 。 侍 中 奏 「 外 辦 」 。 皇 帝 服 通 天 冠 、 絳 紗 袍 , 乘 輿 出 自 西 房 , 即 御 坐 。 賓 、 贊 入 就 位 。 典 儀 曰 : 「 再 拜 。 」 在 位 皆 再 拜 。 侍 中 及 舍 人 前 承 制 , 侍 中 降 至 賓 前 , 稱 「 有 制 」 。 公 再 拜 。 侍 中 曰 : 「 將 加 冠 於 某 之 首 , 公 其 將 事 。 」 公 少 進 , 北 面 再 拜 稽 首 , 辭 曰 : 「 臣 不 敏 , 恐 不 能 供 事 , 敢 辭 。 」 侍 中 升 奏 , 又 承 制 降 , 稱 : 「 制 旨 公 其 將 事 , 無 辭 。 」 公 再 拜 。 侍 中 、 舍 人 至 卿 前 稱 敕 旨 , 卿 再 拜 。 侍 中 曰 : 「 將 加 冠 於 某 之 首 , 卿 宜 贊 冠 。 」 卿 再 拜 。 黃 門 侍 郎 執 節 立 於 賓 東 北 , 西 面 。 賓 再 拜 受 節 , 付 于 主 節 , 又 再 拜 。 中 書 侍 郎 取 制 書 立 賓 東 北 , 西 面 。 賓 再 拜 , 受 制 書 , 又 再 拜 。 典 儀 曰 : 「 再 拜 。 」 贊 者 承 傳 , 在 位 皆 再 拜 。 賓 、 贊 出 , 皇 帝 降 坐 , 入 自 東 房 , 在 位 者 以 次 出 。 初 , 賓 、 贊 出 門 , 以 制 書 置 於 桉 , 引 以 幡 節 , 威 儀 、 鐃 吹 及 九 品 以 上 , 皆 詣 東 宮 朝 堂 。

    冠 前 一 日 , 衛 尉 設 賓 次 於 重 明 門 外 道 西 , 南 向 , 贊 冠 於 其 西 南 。 又 設 次 於 門 內 道 西 , 以 待 賓 、 贊 。 又 設 皇 太 子 位 於 閤 外 道 東 , 西 向 。 三 師 位 於 道 西 , 三 少 位 於 其 南 少 退 , 俱 東 向 。 又 設 軒 縣 於 庭 , 皇 太 子 受 制 位 於 縣 北 , 解 劍 席 於 東 北 , 皆 北 面 。

    冠 日 平 明 , 宮 臣 皆 朝 服 , 其 餘 公 服 , 集 於 重 明 門 外 朝 堂 。 宗 正 卿 乘 車 侍 從 , 詣 左 春 坊 權 停 。 左 右 二 率 各 勒 所 部 , 屯 門 列 仗 。 左 庶 子 版 奏 「 請 中 嚴 」 。 群 官 有 司 入 就 位 。 設 罍 洗 於 東 階 東 南 。 設 冠 席 於 殿 上 東 壁 下 少 南 , 西 向 ; 賓 席 於 西 階 上 , 東 向 ; 主 人 席 於 皇 太 子 席 西 南 , 西 向 ; 三 師 席 於 冠 席 北 , 三 少 席 於 冠 席 南 〔 一 〕 。 張 帷 於 東 序 內 , 設 褥 席 於 帷 中 。 又 張 帷 於 序 外 , 具 饌 。 內 直 郎 陳 服 於 帷 內 , 東 領 北 上 : 袞 冕 , 金 飾 象 笏 ; 遠 游 冠 , 緇 布 冠 , 服 玄 衣 、 素 裳 、 素 、 白 紗 中 單 、 青 領 褾 \ 裾 , 履 、 襪 , 革 帶 、 大 帶 , 笏 。 緇 纚 、 犀 簪 二 物 同 箱 , 在 服 南 。 櫛 實 於 箱 , 又 在 南 。 莞 筵 四 , 藻 席 四 , 又 在 南 。 良 醞 令 實 側 尊 甒 醴 於 序 外 帷 內 , 設 罍 洗 於 尊 東 , 實 巾 一 , 角 觶 、 柶 各 一 。 太 官 令 實 饌 豆 九 、 籩 九 於 尊 西 , 俎 三 在 豆 北 。 袞 冕 , 遠 游 三 梁 冠 、 黑 介 幘 , 緇 布 冠 青 組 纓 屬 於 冠 , 冠 、 冕 各 一 箱 。 奉 禮 郎 三 人 各 執 立 於 西 階 之 西 , 東 面 北 上 。 主 人 、 贊 冠 者 宗 正 卿 為 主 人 , 庶 子 為 贊 冠 者 。 升 , 詣 東 序 帷 內 少 北 , 戶 東 、 西 立 。 典 謁 引 群 官 以 次 入 就 位 。

    初 , 賓 、 贊 入 次 , 左 庶 子 版 奏 「 外 辦 」 。 通 事 舍 人 引 三 師 等 入 就 閤 外 道 西 位 , 東 面 立 。 皇 太 子 空 頂 黑 介 幘 、 雙 童 髻 、 綵 衣 、 紫 褲 褶 、 織 成 褾 領 、 綠 紳 、 烏 皮 履 , 乘 輿 以 出 。 洗 馬 迎 於 閤 門 外 , 左 庶 子 請 降 輿 , 洗 馬 引 之 道 東 位 , 西 向 立 。 左 庶 子 請 再 拜 。 三 師 、 三 少 答 拜 。 乃 就 階 東 南 位 。 三 師 在 前 , 三 少 在 後 , 千 牛 二 人 夾 左 右 , 其 餘 仗 衛 列 於 師 、 保 之 外 。 皇 太 子 乃 出 迎 賓 , 至 阼 階 東 , 西 面 立 。 宗 正 卿 立 於 門 東 , 西 面 。 賓 立 於 西 , 東 面 。 宗 正 卿 再 拜 , 賓 不 答 拜 。 賓 入 , 主 人 從 入 , 立 於 縣 東 北 , 西 面 。 賓 入 , 贊 冠 者 從 , 賓 詣 殿 階 間 , 南 面 。 贊 冠 者 立 於 賓 西 南 , 東 面 。 節 在 賓 東 少 南 , 西 面 。 制 桉 在 贊 冠 西 南 , 東 面 。 賓 執 制 , 皇 太 子 詣 受 制 位 , 北 面 立 。 主 節 脫 節 衣 , 賓 稱 「 有 制 」 。 皇 太 子 再 拜 。 宣 詔 曰 : 「 有 制 , 皇 太 子 某 , 吉 日 元 服 , 率 由 舊 章 , 命 太 尉 某 就 宮 展 禮 。 」 皇 太 子 再 拜 。 少 傅 進 詣 賓 前 , 受 制 書 , 以 授 皇 太 子 , 付 于 庶 子 。 皇 太 子 升 東 階 , 入 于 東 序 帷 內 , 近 北 , 南 面 立 。 賓 升 西 階 , 及 宗 正 卿 各 立 席 後 。

    初 , 賓 升 , 贊 冠 者 詣 罍 洗 , 盥 手 , 升 自 東 階 帷 內 , 於 主 人 冠 贊 之 南 , 俱 西 面 。 主 人 贊 冠 者 引 皇 太 子 出 , 立 於 席 東 , 西 面 。 賓 贊 冠 者 取 纚 、 櫛 二 箱 , 坐 奠 於 筵 。 皇 太 子 進 , 升 筵 , 西 面 坐 。 賓 之 贊 冠 者 東 面 坐 , 脫 幘 置 於 箱 , 櫛 畢 , 設 纚 , 興 , 少 北 , 南 面 立 。 執 緇 布 冠 者 升 , 〔 二 〕 賓 降 一 等 受 之 , 右 執 頂 , 左 執 前 , 進 , 東 向 立 , 祝 曰 : 「 令 月 吉 日 , 始 加 元 服 。 棄 厥 幼 志 , 慎 其 成 德 。 壽 考 惟 祺 , 以 介 景 福 。 」 乃 跪 , 冠 , 興 , 復 位 。 皇 太 子 東 面 立 , 賓 揖 皇 太 子 , 贊 冠 者 引 適 東 序 帷 內 , 服 玄 衣 素 裳 之 服 以 出 , 立 於 席 東 , 西 面 。 賓 揖 皇 太 子 升 筵 , 西 向 坐 。 賓 之 贊 冠 者 進 , 跪 脫 緇 布 冠 , 置 於 箱 , 興 , 復 位 。 賓 降 二 等 , 受 遠 游 冠 , 右 執 頂 , 左 執 前 , 進 , 祝 曰 : 「 吉 月 令 辰 , 乃 申 嘉 服 。 克 敬 威 儀 , 式 昭 厥 德 。 眉 壽 萬 歲 , 永 壽 胡 福 。 」 乃 跪 , 冠 , 興 , 復 位 。 皇 太 子 興 , 賓 揖 皇 太 子 , 贊 冠 者 引 適 東 序 帷 內 , 朝 服 以 出 , 立 於 席 東 , 西 面 。 賓 揖 皇 太 子 升 筵 坐 , 賓 之 贊 冠 者 跪 脫 遠 游 冠 , 興 , 復 位 。 賓 降 三 等 受 冕 , 右 執 頂 , 左 執 前 , 進 , 祝 曰 : 「 以 歲 之 正 , 以 月 之 令 。 咸 加 其 服 , 以 成 厥 德 。 萬 壽 無 疆 , 承 天 之 慶 。 」 乃 跪 , 冠 , 興 , 復 位 。 每 冠 , 皆 贊 冠 者 跪 設 簪 、 結 纓 。

    皇 太 子 興 , 賓 揖 皇 太 子 適 東 序 , 服 袞 冕 之 服 以 出 , 立 於 席 東 , 西 面 。 贊 冠 者 徹 纚 、 櫛 箱 以 入 , 又 取 筵 入 於 帷 內 。 主 人 贊 冠 者 又 設 醴 , 皇 太 子 席 於 室 戶 西 , 南 向 , 下 莞 上 藻 。 賓 之 贊 冠 者 於 東 序 外 帷 內 , 盥 手 洗 觶 。 典 膳 郎 酌 醴 , 加 柶 覆 之 , 面 柄 , 授 贊 冠 , 立 於 序 內 , 南 面 。 賓 揖 皇 太 子 就 筵 西 , 南 面 立 。 賓 進 , 受 醴 , 加 柶 , 面 柄 , 進 , 北 向 立 , 祝 曰 : 「 甘 醴 唯 厚 , 嘉 薦 令 芳 。 拜 受 祭 之 , 以 定 厥 祥 。 承 天 之 休 , 壽 考 不 忘 。 」 皇 太 子 拜 , 受 觶 。 賓 復 位 , 東 面 答 拜 。 贊 冠 者 與 進 饌 者 奉 饌 設 於 筵 前 , 皇 太 子 升 筵 坐 , 左 執 觶 , 右 取 脯 , 擩 於 醢 , 祭 於 籩 、 豆 之 間 。 贊 冠 者 取 韭 葅 , 遍 擩 於 豆 , 以 授 皇 太 子 , 又 祭 於 籩 、 豆 之 間 。 贊 冠 者 取 胏 一 , 以 授 皇 太 子 , 皇 太 子 奠 觶 於 薦 西 , 興 , 受 胏 , 卻 左 手 執 本 坐 , 繚 右 手 絕 末 以 祭 。 上 左 手 嚌 之 〔 三 〕 , 興 , 以 授 贊 冠 者 , 加 於 俎 。 皇 太 子 坐 , 帨 手 取 觶 , 以 柶 祭 醴 三 , 始 扱 一 祭 , 又 扱 再 祭 , 加 柶 於 觶 , 面 葉 , 興 , 筵 末 坐 , 啐 醴 , 建 柶 , 興 , 降 筵 西 , 南 面 坐 , 奠 觶 , 再 拜 , 執 觶 , 興 。 賓 答 拜 。

    皇 太 子 降 , 立 於 西 階 之 東 , 南 面 。 賓 降 , 立 於 西 階 之 西 少 南 , 贊 冠 隨 降 , 立 於 賓 西 南 , 皆 東 面 。 賓 少 進 , 字 之 , 祝 曰 : 「 禮 儀 既 備 , 令 月 吉 日 。 昭 告 厥 字 , 君 子 攸 宜 。 宜 之 於 嘏 , 永 受 保 之 。 奉 敕 字 某 。 」 皇 太 子 再 拜 曰 : 「 某 雖 不 敏 , 敢 不 祗 奉 。 」 又 再 拜 。 洗 馬 引 太 子 降 阼 階 位 , 三 師 在 南 , 北 面 , 三 少 在 北 , 南 面 立 。 皇 太 子 西 面 再 拜 , 三 師 等 各 再 拜 以 出 。 典 儀 曰 : 「 再 拜 。 」 贊 者 承 傳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左 庶 子 前 稱 「 禮 畢 」 。 皇 太 子 乘 輿 以 入 , 侍 臣 從 至 閤 , 賓 、 贊 及 宗 正 卿 出 就 會 。

    皇 子 冠 。

    前 三 日 , 本 司 帥 其 屬 筮 日 、 筮 賓 於 聽 事 。 前 二 日 , 主 人 至 賓 之 門 外 次 , 東 面 , 賓 立 於 阼 階 下 , 西 面 , 儐 者 進 於 左 , 北 面 , 受 命 出 , 立 於 門 東 , 西 面 , 曰 : 「 敢 請 事 。 」 主 人 曰 : 「 皇 子 某 王 將 加 冠 , 請 某 公 教 之 。 」 儐 者 入 告 , 賓 出 , 立 於 門 左 , 西 面 , 再 拜 。 主 人 答 拜 。 主 人 曰 : 「 皇 子 某 王 將 加 冠 , 願 某 公 教 之 。 」 賓 曰 : 「 某 不 敏 , 恐 不 能 恭 事 , 敢 辭 。 」 主 人 曰 : 「 某 猶 願 某 公 教 之 。 」 賓 曰 : 「 王 重 有 命 , 某 敢 不 從 。 」 主 人 再 拜 而 還 , 賓 拜 送 。 命 贊 冠 者 亦 如 之 。

    冠 之 日 , 夙 興 , 設 洗 於 阼 階 東 南 , 席 於 東 房 內 西 墉 下 。 陳 衣 於 席 , 東 領 北 上 : 袞 冕 , 遠 游 冠 , 緇 布 冠 。 緇 纚 、 犀 簪 、 櫛 實 於 箱 , 在 服 南 。 莞 筵 、 藻 席 各 三 , 在 南 。 設 尊 於 房 戶 外 之 西 , 兩 甒 玄 酒 在 西 , 加 勺 冪 。 設 坫 於 尊 東 , 置 二 爵 於 坫 , 加 冪 。 豆 十 、 籩 十 在 服 北 , 俎 三 在 籩 、 豆 之 北 。 質 明 , 賓 、 贊 至 於 主 人 大 門 外 之 次 , 遠 游 三 梁 、 緇 布 冠 各 一 箱 , 各 一 人 執 之 , 待 於 西 階 之 西 , 東 面 北 上 。 設 主 人 之 席 於 阼 階 上 , 西 面 ; 賓 席 於 西 階 上 , 東 面 ; 皇 子 席 於 室 戶 東 房 戶 西 , 南 面 。 俱 下 莞 上 藻 。 主 人 立 於 阼 階 下 , 當 東 房 西 面 。 諸 親 立 於 罍 洗 東 南 , 西 面 北 上 。 儐 者 立 於 門 內 道 東 , 北 面 。 皇 子 雙 童 髻 、 空 頂 幘 、 綵 褲 褶 、 錦 紳 、 烏 皮 履 , 立 於 房 內 , 南 面 。 主 人 、 贊 冠 者 立 於 房 內 戶 東 , 西 面 。 賓 及 贊 冠 者 出 , 立 於 門 西 , 贊 冠 者 少 退 , 俱 東 面 北 上 。

    儐 者 受 命 於 主 人 , 出 立 於 門 東 , 西 面 , 曰 : 「 敢 請 事 。 」 賓 曰 : 「 皇 子 某 王 將 加 冠 , 某 謹 應 命 。 」 儐 者 入 告 , 主 人 出 迎 賓 , 西 面 再 拜 , 賓 答 拜 。 主 人 揖 贊 冠 者 , 贊 冠 者 報 揖 , 主 人 又 揖 賓 , 賓 報 。 主 人 入 , 賓 、 贊 冠 者 以 次 入 , 及 內 門 , 主 人 揖 賓 , 賓 入 , 贊 冠 者 從 之 。 至 內 霤 , 將 曲 揖 , 賓 報 揖 。 至 階 , 主 人 立 於 階 東 , 西 面 ; 賓 立 於 階 西 , 東 面 。 主 人 曰 : 「 請 公 升 。 」 賓 曰 : 「 某 備 將 事 , 敢 辭 。 」 主 人 曰 「 固 請 公 升 。 」 賓 曰 : 「 某 敢 固 辭 。 」 主 人 曰 : 「 終 請 公 升 。 」 賓 曰 「 某 敢 終 辭 。 」 主 人 升 自 阼 階 , 立 於 席 東 , 西 向 ; 賓 升 自 西 階 , 立 於 席 西 , 東 向 。 贊 冠 者 及 庭 , 盥 於 洗 , 升 自 西 階 , 入 於 東 房 , 立 於 主 人 贊 冠 者 之 南 , 俱 西 面 。

    主 人 贊 冠 者 引 皇 子 出 , 立 於 房 戶 外 西 , 南 面 。 賓 之 贊 冠 者 取 纚 、 櫛 、 簪 箱 , 跪 奠 於 皇 子 筵 東 端 , 興 , 席 東 少 北 , 南 面 立 。 賓 揖 皇 子 , 賓 、 主 俱 即 座 。 皇 子 進 , 升 席 , 南 面 坐 。 賓 之 贊 冠 者 進 筵 前 , 北 面 , 跪 , 脫 雙 童 髻 置 於 箱 , 櫛 畢 , 設 纚 。 賓 降 , 盥 , 主 從 降 。 賓 東 面 辭 曰 : 「 願 王 不 降 。 」 主 人 曰 : 「 公 降 辱 , 敢 不 從 降 。 」 賓 既 盥 , 詣 西 階 , 賓 、 主 一 揖 一 讓 , 升 。 主 人 立 於 席 後 , 西 面 , 賓 立 於 西 階 上 , 東 面 〔 四 〕 。 執 緇 布 冠 者 升 , 賓 降 一 等 受 之 , 右 執 頂 , 左 執 前 , 北 面 跪 , 冠 , 興 , 復 西 階 上 席 後 , 東 面 立 。 皇 子 興 , 賓 揖 皇 子 適 房 , 賓 、 主 俱 坐 。 皇 子 服 青 衣 素 裳 之 服 , 出 房 戶 西 , 南 面 立 。 賓 揖 皇 子 , 皇 子 進 , 立 於 席 後 , 南 面 。 賓 降 , 盥 , 主 人 從 降 , 辭 對 如 初 。 賓 跪 取 爵 於 篚 , 興 , 洗 , 詣 西 階 , 賓 、 主 一 揖 一 讓 , 升 , 坐 , 主 人 立 於 席 後 , 西 面 。 賓 詣 酒 尊 所 , 酌 酒 進 皇 子 筵 前 , 北 向 立 , 祝 曰 : 「 旨 酒 既 清 , 嘉 薦 亶 時 。 始 加 元 服 , 兄 弟 具 來 。 孝 友 時 格 , 永 乃 保 之 。 」 皇 子 筵 西 拜 爵 , 賓 復 西 階 上 , 東 面 答 拜 。 執 饌 者 薦 籩 、 豆 於 皇 子 筵 前 。 皇 子 升 座 , 左 執 爵 , 右 取 脯 , 擩 於 醢 , 祭 於 籩 、 豆 之 間 , 祭 酒 , 興 , 筵 末 坐 , 啐 酒 , 執 爵 , 興 , 降 筵 , 奠 爵 , 再 拜 , 執 爵 興 。 賓 答 拜 。 冠 者 升 筵 , 跪 奠 爵 於 薦 東 , 興 , 立 於 筵 西 , 南 面 。 執 饌 者 徹 薦 爵 。

    賓 揖 皇 子 , 皇 子 進 , 升 筵 , 南 向 坐 。 賓 之 贊 冠 者 跪 脫 緇 布 冠 , 置 於 箱 。 賓 降 二 等 , 受 遠 游 冠 , 冠 之 。 皇 子 興 , 賓 揖 皇 子 適 房 , 賓 、 主 俱 坐 。 皇 子 服 朝 服 , 出 房 戶 西 , 南 面 立 。 賓 、 主 俱 興 , 賓 揖 皇 子 , 皇 子 進 立 於 席 後 , 南 面 。 賓 詣 尊 所 , 取 爵 酌 酒 , 進 皇 子 筵 前 , 北 向 立 , 祝 曰 : 「 旨 酒 既 湑 , 嘉 薦 伊 脯 。 乃 申 其 服 , 禮 儀 有 序 。 祭 此 嘉 爵 , 承 天 之 祜 。 」 皇 子 筵 西 拜 , 受 爵 , 祭 饌 如 初 禮 。 賓 揖 皇 子 , 進 , 升 席 , 南 面 坐 。 賓 之 贊 冠 者 跪 脫 進 賢 冠 , 賓 降 三 等 , 受 冕 , 冠 之 。 每 冠 , 皆 贊 冠 者 設 簪 結 纓 。

    皇 子 興 , 賓 揖 皇 子 適 房 , 服 袞 冕 以 出 房 戶 西 , 南 面 。 賓 揖 皇 子 , 進 , 立 於 席 後 , 南 面 。 賓 詣 酒 尊 所 , 取 爵 酌 酒 進 皇 子 , 祝 曰 : 「 旨 酒 令 芳 , 籩 豆 有 楚 。 咸 加 其 服 , 肴 升 折 俎 。 承 天 之 慶 , 受 福 無 疆 。 」 皇 子 筵 西 拜 , 受 爵 。 執 饌 者 薦 籩 、 豆 , 設 俎 於 其 南 。 皇 子 升 筵 坐 , 執 爵 , 祭 脯 醢 。 贊 冠 者 取 胏 一 以 授 皇 子 , 皇 子 奠 爵 於 薦 西 , 興 , 受 , 坐 , 祭 , 左 手 嚌 之 , 興 , 加 於 俎 。 皇 子 坐 , 涗 手 執 爵 , 祭 酒 , 興 , 筵 末 坐 , 啐 酒 , 降 筵 西 , 南 面 坐 , 奠 爵 , 再 拜 , 執 爵 興 。 賓 答 拜 。

    皇 子 升 筵 坐 , 奠 爵 於 薦 東 , 興 。 贊 冠 者 引 皇 子 降 , 立 於 西 階 之 東 , 南 面 。 初 , 皇 子 降 , 賓 降 自 西 階 , 直 西 序 東 面 立 。 主 人 降 自 東 階 , 直 東 序 西 面 立 。 賓 少 進 , 字 之 曰 : 「 禮 儀 既 備 , 令 月 吉 日 。 昭 告 其 字 , 爰 字 孔 嘉 。 君 子 攸 宜 , 宜 之 于 嘏 。 永 受 保 之 , 曰 孟 某 甫 。 」 仲 、 叔 、 季 唯 其 所 當 。 皇 子 曰 : 「 某 雖 不 敏 , 夙 夜 祗 奉 。 」 賓 出 , 主 人 送 於 內 門 外 , 主 人 西 面 請 賓 曰 : 「 公 辱 執 事 , 請 禮 從 者 。 」 賓 曰 : 「 某 既 得 將 事 , 敢 辭 。 」 主 人 曰 : 「 敢 固 以 請 。 」 賓 曰 : 「 某 辭 不 得 命 , 敢 不 從 。 」 賓 就 次 , 主 人 入 。 初 , 賓 出 , 皇 子 東 面 見 , 諸 親 拜 之 , 皇 子 答 拜 。 皇 子 入 見 內 外 諸 尊 於 別 所 。

    賓 、 主 既 釋 服 , 改 設 席 , 訖 , 賓 、 贊 俱 出 次 , 立 於 門 西 。 主 人 出 揖 賓 , 賓 報 揖 。 主 人 先 入 , 賓 、 贊 從 之 至 階 , 一 揖 一 讓 , 升 坐 , 俱 坐 。 會 訖 , 賓 立 於 西 階 上 , 贊 冠 者 在 北 , 少 退 , 俱 東 面 。 主 人 立 於 東 階 上 , 西 面 。 掌 事 者 奉 束 帛 之 篚 升 , 授 主 人 於 序 端 。 主 人 執 篚 少 進 , 西 面 立 。 又 掌 事 者 奉 幣 篚 升 , 立 於 主 人 後 。 幣 篚 升 , 牽 馬 者 牽 兩 馬 入 陳 於 門 內 , 三 分 庭 一 在 南 , 北 首 西 上 。 賓 還 西 階 上 , 北 面 再 拜 。 主 人 進 , 立 於 楹 間 , 贊 冠 者 立 於 賓 左 , 少 退 , 俱 北 面 再 拜 。 主 人 南 面 , 賓 、 贊 進 , 立 於 主 人 之 右 , 俱 南 面 東 上 。 主 人 授 幣 , 賓 受 之 , 退 , 復 位 。 於 主 人 授 幣 , 掌 事 者 又 以 幣 篚 授 贊 冠 者 。 主 人 還 阼 階 上 , 北 面 拜 送 , 賓 、 贊 降 自 西 階 , 從 者 訝 受 幣 。 賓 當 庭 實 東 面 揖 , 出 , 牽 馬 者 從 出 , 從 者 訝 受 馬 於 門 外 。 賓 降 , 主 人 降 , 送 賓 於 大 門 , 西 面 再 拜 。

    若 諸 臣 之 嫡 子 三 加 , 皆 祝 而 冠 , 又 祝 而 酌 , 又 祝 而 字 。 庶 子 三 加 , 既 加 , 然 後 酌 而 祝 之 , 又 祝 而 字 。 其 始 冠 皆 緇 布 ; 再 加 皆 進 賢 ; 其 三 加 , 一 品 之 子 以 袞 冕 , 二 品 之 子 以 鷩 冕 , 三 品 之 子 以 毳 冕 , 四 品 之 子 以 絺 冕 , 五 品 之 子 以 玄 冕 , 六 品 至 於 九 品 之 子 以 爵 弁 。 其 服 從 之 。 其 即 席 而 冠 也 , 嫡 子 西 面 , 庶 子 南 面 。 其 筮 日 、 筮 賓 、 贊 , 遂 戒 之 , 及 其 所 以 冠 之 禮 , 皆 如 親 王 。

校 勘 記

〔 一 〕   三 師 席 於 冠 席 北 三 少 席 於 冠 席 南   各 本 原 作 「 三 師 席 於 冠 席 南 」 。 開 元 禮 卷 一 一 0 、 通 典 卷 一 二 六 「 南 」 上 均 有 「 北 三 少 席 於 冠 席 」 七 字 。 案 本 卷 上 下 文 均 以 三 師 、 三 少 並 言 , 此 當 屬 脫 文 , 據 補 。

〔 二 〕   執 緇 布 冠 者 升   各 本 原 作 「 冠 緇 布 冠 升 」 , 據 開 元 禮 卷 一 一 0 、 通 典 卷 一 二 六 補 改 。

〔 三 〕   上 左 手 嚌 之   「 上 」 , 各 本 原 作 「 止 」 。 開 元 禮 卷 一 一 0 、 通 典 卷 一 二 六 均 作 「 上 」 , 本 卷 上 文 亦 有 「 上 左 手 嚌 之 」 語 , 據 改 。

〔 四 〕   賓 立 於 西 階 上 東 面   各 本 「 東 」 下 脫 「 面 」 字 , 據 開 元 禮 卷 一 一 四 、 通 典 卷 一 二 八 補 。
 
 
 

唐 書 卷 十 八

    志 第 八

      禮 樂 八

    皇 帝 納 皇 后 。

    制 命 太 尉 為 使 , 宗 正 卿 為 副 , 吏 部 承 以 戒 之 。 前 一 日 , 有 司 展 縣 、 設 桉 、 陳 車 輿 于 太 極 殿 廷 , 如 元 日 。 文 武 九 品 、 朝 集 、 蕃 客 之 位 , 皆 如 冠 禮 。 設 使 者 受 命 位 於 大 橫 街 南 道 東 , 西 上 , 副 少 退 , 北 面 。 侍 中 請 「 中 嚴 」 。 群 臣 入 就 位 。 使 、 副 入 , 立 於 門 外 道 東 , 西 面 。 黃 門 侍 郎 引 幡 、 節 , 中 書 侍 郎 引 制 書 桉 , 立 於 左 延 明 門 內 道 北 , 西 面 北 上 。 乃 奏 「 外 辦 」 。 皇 帝 袞 冕 御 輿 , 出 自 西 房 , 即 御 座 。 使 、 副 入 , 就 位 。 典 儀 曰 : 「 再 拜 。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侍 中 前 承 制 , 降 詣 使 者 東 北 , 西 面 曰 : 「 有 制 。 」 使 、 副 再 拜 。 侍 中 宣 制 曰 : 「 納 某 官 某 氏 女 為 皇 后 , 命 公 等 持 節 行 納 采 等 禮 。 」 使 、 副 又 拜 。 主 節 立 於 使 者 東 北 , 西 面 , 以 節 授 黃 門 侍 郎 , 侍 郎 以 授 使 者 , 付 于 主 節 , 立 於 後 。 中 書 侍 郎 引 制 書 桉 立 於 使 者 東 北 , 以 制 書 授 使 者 , 置 於 桉 。 典 儀 曰 「 再 拜 。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使 、 副 出 , 持 節 者 前 導 , 持 桉 者 次 之 。 侍 中 奏 「 禮 畢 」 。 皇 帝 入 , 在 位 者 以 次 出 。 初 , 使 、 副 乘 輅 , 鼓 吹 備 而 不 作 , 從 者 乘 車 以 從 。 其 制 書 以 油 絡 網 犢 車 載 之 。 其 日 大 昕 , 使 、 副 至 于 次 , 主 人 受 於 廟 若 寢 。 布 神 席 於 室 戶 外 之 西 , 莞 筵 紛 純 , 加 藻 席 畫 純 , 南 向 , 右 彫 几 。 使 、 副 立 於 門 西 , 北 上 , 持 幡 、 節 者 立 於 北 , 少 退 , 制 桉 立 於 南 , 執 鴈 者 又 在 其 南 , 皆 東 面 。 主 人 立 於 大 門 內 , 西 面 。 儐 者 北 面 , 受 命 於 左 , 出 立 於 門 東 , 西 面 , 曰 : 「 敢 請 事 。 」 使 者 曰 「 某 奉 制 納 采 。 」 儐 者 入 告 。 主 人 曰 : 「 臣 某 之 女 若 如 人 , 既 蒙 制 訪 , 臣 某 不 敢 辭 。 」 儐 者 出 告 , 入 引 主 人 出 , 迎 使 者 於 大 門 外 之 南 , 北 面 再 拜 。 使 者 不 答 。 主 人 揖 使 、 副 先 入 , 至 於 階 。 使 、 副 入 , 導 以 幡 、 節 , 桉 、 鴈 從 之 。 幡 、 節 立 西 階 之 西 , 東 面 ; 使 者 由 階 升 , 立 於 兩 楹 間 , 南 面 ; 副 在 西 南 , 持 桉 及 執 鴈 者 又 在 西 南 , 皆 東 面 。 主 人 升 阼 階 , 當 使 者 前 , 北 面 立 。 持 桉 者 以 桉 進 , 授 使 者 以 制 書 , 節 脫 衣 , 使 者 曰 : 「 有 制 。 」 主 人 再 拜 。 宣 制 , 主 人 降 詣 階 間 , 北 面 , 再 拜 稽 首 , 升 , 進 , 北 面 受 制 書 , 以 授 左 右 。 使 者 授 鴈 , 主 人 再 拜 , 進 受 鴈 , 以 授 左 右 。 儐 者 引 答 表 桉 進 , 立 於 主 人 後 , 少 西 , 以 表 授 主 人 。 主 人 進 , 授 使 者 , 退 復 位 , 再 拜 。 節 加 衣 。 謁 者 引 使 、 副 降 自 西 階 以 出 。

    制 文 以 版 , 長 一 尺 二 寸 , 博 四 寸 , 厚 八 分 , 后 家 答 版 亦 如 之 。

    問 名 。 使 者 既 出 , 遂 立 於 內 門 外 之 西 , 東 面 ; 主 人 立 於 內 門 內 東 廂 , 西 面 。 儐 者 出 請 事 , 使 者 曰 : 「 將 加 卜 筮 , 奉 制 問 名 。 」 儐 者 入 告 。 主 人 曰 : 「 臣 某 之 子 若 如 人 , 既 蒙 制 訪 , 臣 某 不 敢 辭 。 」 儐 者 出 告 , 入 , 引 主 人 出 , 迎 使 者 以 入 , 授 主 人 以 制 書 , 答 表 皆 如 納 采 。 使 、 副 降 自 西 階 以 出 , 立 於 內 門 外 之 西 , 東 面 ; 主 人 立 於 東 階 下 , 西 向 。 儐 者 出 請 事 , 使 者 曰 : 「 禮 畢 。 」 儐 者 入 告 , 主 人 曰 : 「 某 公 奉 制 至 於 某 之 室 , 某 有 先 人 之 禮 , 請 禮 從 者 。 」 儐 者 出 告 , 使 者 曰 : 「 某 既 得 將 事 , 敢 辭 。 」 儐 者 入 告 , 主 人 曰 : 「 先 人 之 禮 , 敢 固 以 請 。 」 儐 者 出 告 , 使 者 曰 : 「 某 辭 不 得 命 , 敢 不 從 。 」 儐 者 入 告 , 遂 引 主 人 升 立 於 序 端 。 掌 事 者 徹 几 , 設 二 筵 東 上 。 設 甒 醴 於 東 房 西 牖 下 , 加 杓 冪 , 坫 在 尊 北 ; 實 觶 二 , 角 柶 二 , 籩 、 豆 各 一 , 實 以 脯 醢 , 在 坫 北 。 又 設 洗 於 東 南 。 主 人 降 迎 使 者 , 西 面 揖 , 先 入 。 使 、 副 入 門 而 左 , 主 人 入 門 而 右 。 至 階 , 主 人 曰 : 「 請 某 位 升 。 」 使 者 曰 : 「 某 敢 辭 。 」 主 人 又 曰 : 「 固 請 某 位 升 。 」 使 者 曰 : 「 某 敢 固 辭 。 」 主 人 又 曰 「 終 請 某 位 升 。 」 使 者 曰 : 「 敢 終 辭 。 」 主 人 升 自 阼 階 , 使 、 副 升 自 西 階 , 北 面 立 。 主 人 阼 階 上 , 北 面 再 拜 。 受 几 於 序 端 。 掌 事 者 內 拂 几 三 , 奉 兩 端 西 北 向 以 進 。 主 人 東 南 向 , 外 拂 几 三 , 振 袂 , 內 執 之 。 掌 事 者 一 人 又 執 几 以 從 , 主 人 進 , 西 北 向 。 使 者 序 進 , 迎 受 於 筵 前 , 東 南 向 以 俟 。 主 人 還 東 階 上 , 北 面 再 拜 送 。 使 者 以 几 跪 進 , 北 面 跪 , 各 設 於 坐 左 , 退 於 西 階 上 , 北 面 東 上 , 答 拜 , 立 於 階 西 , 東 面 南 上 。 贊 者 二 人 俱 升 , 取 觶 降 , 盥 手 , 洗 觶 , 升 , 實 醴 , 加 柶 於 觶 , 覆 之 , 面 葉 , 出 房 , 南 面 。 主 人 受 醴 , 面 柄 , 進 使 者 筵 前 西 , 北 面 立 。 又 贊 者 執 觶 以 從 。 使 者 西 階 上 , 北 面 , 各 一 拜 , 序 進 筵 前 東 , 南 面 。 主 人 又 以 次 授 醴 , 使 者 受 , 俱 復 西 階 上 位 。 主 人 退 , 復 東 階 上 , 北 面 一 拜 送 。 掌 事 者 以 次 薦 脯 醢 於 筵 前 。 使 者 各 進 , 升 筵 , 皆 坐 , 左 執 觶 , 右 取 脯 , 擩 於 醢 , 祭 於 籩 、 豆 之 間 , 各 以 柶 祭 醴 三 , 始 扱 一 祭 , 又 扱 再 祭 , 興 ; 各 以 柶 兼 諸 觶 上 , 躐 降 筵 於 西 階 上 , 俱 北 面 坐 , 啐 醴 , 建 柶 , 各 奠 觶 於 薦 , 遂 拜 , 執 觶 , 興 。 主 人 答 拜 。 使 者 進 , 升 筵 坐 , 各 奠 觶 於 薦 東 。 降 筵 , 序 立 於 西 階 上 , 東 面 南 上 。 掌 事 者 牽 馬 入 , 陳 於 門 內 , 三 分 庭 一 在 南 , 北 首 西 上 。 又 掌 事 者 奉 幣 篚 , 升 自 東 階 , 以 授 主 人 , 受 於 序 端 , 進 西 面 位 。 掌 事 者 一 人 , 又 奉 幣 篚 , 立 於 主 人 之 後 。 使 者 西 階 上 , 俱 北 面 再 拜 。 主 人 進 詣 楹 間 , 南 面 立 , 使 者 序 進 , 立 於 主 人 之 西 , 俱 南 面 。 主 人 以 幣 篚 授 使 者 , 使 者 受 , 退 立 於 西 階 上 , 東 面 。 執 幣 者 又 以 授 主 人 , 主 人 受 以 授 使 副 , 使 副 受 之 , 退 立 於 使 者 之 北 , 俱 東 面 。 主 人 還 東 階 上 , 北 面 再 拜 送 。 使 者 降 自 西 階 , 從 者 訝 受 幣 篚 。 使 者 當 庭 實 揖 馬 以 出 , 牽 馬 者 從 出 。 使 者 出 大 門 外 之 西 , 東 面 立 。 從 者 訝 受 馬 。 主 人 出 門 東 , 西 面 再 拜 送 。 使 者 退 , 主 人 入 , 立 於 東 階 下 , 西 面 。 儐 者 告 於 主 人 曰 : 「 賓 不 顧 矣 。 」 主 人 反 於 寢 。 使 者 奉 答 表 詣 闕 。

    納 吉 。 使 者 之 辭 曰 : 「 加 諸 卜 筮 , 占 曰 日 從 , 制 使 某 也 入 告 〔 一 〕 。 」 主 人 之 辭 曰 : 「 臣 某 之 女 若 如 人 , 龜 筮 云 吉 , 臣 預 在 焉 , 臣 某 謹 奉 典 制 。 」 其 餘 皆 如 納 采 。

    納 徵 。 其 日 , 使 者 至 于 主 人 之 門 外 , 執 事 者 入 , 布 幕 於 內 門 之 外 , 玄 纁 束 陳 於 幕 上 , 六 馬 陳 於 幕 南 , 北 首 西 上 。 執 事 者 奉 穀 珪 以 併 , 俟 於 幕 東 , 西 面 。 謁 者 引 使 者 及 主 人 立 於 大 門 之 內 外 。 儐 者 進 受 命 , 出 請 事 。 使 者 曰 : 「 某 奉 制 納 徵 。 」 儐 者 入 告 , 主 人 曰 : 「 奉 制 賜 臣 以 重 禮 , 臣 某 祗 奉 典 制 。 」 儐 者 出 告 , 入 , 引 主 人 出 , 迎 使 者 入 。 執 事 者 坐 , 啟 併 取 珪 , 加 於 玄 纁 。 牽 馬 者 從 入 , 三 分 庭 一 在 南 , 北 首 西 上 。 執 珪 者 在 馬 西 , 俱 北 面 。 其 餘 皆 如 納 采 。

    冊 后 。 前 一 日 , 守 宮 設 使 者 次 於 后 氏 大 門 外 之 西 , 尚 舍 設 尚 宮 以 下 次 於 后 氏 閤 外 道 西 , 東 向 , 障 以 行 帷 。 其 日 , 臨 軒 命 使 , 如 納 采 。 奉 禮 設 使 者 位 於 大 門 外 之 西 , 東 向 ; 使 副 及 內 侍 位 於 使 者 之 南 , 舉 冊 桉 及 寶 綬 者 在 南 , 差 退 , 持 節 者 在 使 者 之 北 , 少 退 , 俱 東 向 。 設 主 人 位 於 大 門 外 之 南 , 北 面 。 使 者 以 下 及 主 人 位 於 內 門 外 , 亦 如 之 。 設 內 謁 者 監 位 於 內 門 外 主 人 之 南 , 西 面 。 司 贊 位 於 東 階 東 南 , 掌 贊 二 人 在 南 , 差 退 , 俱 西 向 。 又 置 一 桉 於 閤 外 。 使 、 副 乘 輅 , 持 節 , 備 儀 仗 , 鼓 吹 備 而 不 作 。 內 僕 進 重 翟 以 下 於 大 門 之 外 道 西 , 東 向 , 以 北 為 上 。 諸 衛 令 其 屬 布 后 儀 仗 。 使 者 出 次 , 就 位 。 主 人 朝 服 立 於 東 階 下 , 西 面 。 儐 者 受 命 , 出 請 事 。 使 者 曰 : 「 某 奉 制 , 授 皇 后 備 物 典 冊 。 」 儐 者 入 告 , 主 人 出 迎 於 大 門 外 , 北 面 再 拜 , 使 者 不 答 拜 。 使 者 入 門 而 左 , 持 節 者 前 導 , 持 桉 者 次 之 。 主 人 入 門 而 右 , 至 內 門 外 位 。 奉 冊 寶 桉 者 進 , 授 使 副 冊 寶 。 內 侍 進 使 者 前 , 西 面 受 冊 寶 , 東 面 授 內 謁 者 監 , 持 入 , 立 於 閤 外 之 西 , 東 面 跪 置 於 桉 。 尚 宮 以 下 入 閤 , 奉 后 首 飾 、 褘 衣 , 傅 姆 贊 出 , 尚 宮 引 降 立 於 庭 中 , 北 面 。 尚 宮 跪 取 冊 , 尚 服 跪 取 寶 綬 , 立 於 后 之 右 , 西 向 。 司 言 、 司 寶 各 一 人 立 於 后 左 , 東 向 。 尚 宮 曰 : 「 有 制 。 」 尚 儀 曰 : 「 再 拜 。 」 皇 后 再 拜 。 宣 冊 。 尚 儀 曰 : 「 再 拜 。 」 皇 后 又 再 拜 。 尚 宮 授 皇 后 以 冊 , 受 以 授 司 言 。 尚 服 又 授 以 寶 綬 , 受 以 授 司 寶 。 皇 后 升 坐 , 內 官 以 下 俱 降 立 於 庭 , 重 行 相 向 , 西 上 。 司 贊 曰 : 「 再 拜 。 」 掌 贊 承 傳 , 皆 再 拜 。 諸 應 侍 衛 者 各 升 , 立 於 侍 位 。 尚 儀 前 跪 奏 曰 : 「 禮 畢 。 」 皇 后 降 坐 以 入 。 使 者 復 命 。

    其 遣 使 者 奉 迎 。 其 日 , 侍 中 版 奏 「 請 中 嚴 」 。 皇 帝 服 冕 出 , 升 所 御 殿 , 文 武 之 官 五 品 已 上 立 於 東 西 朝 堂 。 奉 迎 前 一 日 , 守 宮 設 使 者 次 於 大 門 之 外 道 右 , 設 使 副 及 內 侍 次 於 使 者 次 西 , 俱 南 向 。 尚 舍 設 宮 人 次 於 閤 外 道 西 。 奉 禮 設 使 、 副 、 持 桉 執 鴈 者 、 持 節 者 及 奉 禮 、 贊 者 位 , 如 冊 后 。 又 設 內 侍 位 於 大 門 外 道 左 , 西 面 。 又 設 宮 人 以 下 位 於 堂 前 。 使 、 副 朝 服 , 乘 輅 持 節 , 至 大 門 外 次 , 宮 人 等 各 之 次 奉 迎 。 尚 儀 奏 「 請 皇 后 中 嚴 」 。 傅 姆 導 皇 后 , 尚 宮 前 引 , 出 , 升 堂 。 皇 后 將 出 , 主 婦 出 於 房 外 之 西 , 南 向 。 文 武 奉 迎 者 皆 陪 立 於 大 門 之 外 , 文 官 在 東 , 武 官 在 西 , 皆 北 上 。 謁 者 引 使 者 詣 大 門 外 位 , 主 人 立 於 內 門 外 堂 前 東 階 下 , 西 面 。 儐 者 受 命 , 出 請 事 , 使 者 曰 : 「 某 奉 制 , 以 今 吉 辰 , 率 職 奉 迎 。 」 儐 者 入 告 , 主 人 曰 : 「 臣 謹 奉 典 制 。 」 儐 者 出 告 , 入 , 引 主 人 出 門 南 , 北 面 再 拜 。 謁 者 引 入 至 內 門 外 堂 西 階 , 使 者 先 升 , 位 於 兩 楹 間 , 南 面 ; 副 在 西 , 持 桉 、 執 鴈 者 在 西 南 , 俱 東 面 。 主 人 升 東 階 , 詣 使 者 前 , 北 面 立 。 使 、 副 授 以 制 書 , 曰 : 「 有 制 。 」 主 人 再 拜 。 使 者 宣 制 , 主 人 降 詣 階 間 , 北 面 再 拜 稽 首 。 升 , 進 , 北 面 受 制 書 。 主 人 再 拜 , 北 面 立 。 使 、 副 授 以 鴈 , 主 人 再 拜 , 進 受 , 仍 北 面 立 。 儐 者 引 二 人 對 舉 答 表 桉 進 , 主 人 以 表 授 使 、 副 , 再 拜 , 降 自 西 階 以 出 , 復 門 外 位 。 奉 禮 曰 : 「 再 拜 。 」 贊 者 承 傳 , 使 、 副 俱 再 拜 。 使 者 曰 「 令 月 吉 日 , 臣 某 等 承 制 , 率 職 奉 迎 。 」 內 侍 受 以 入 , 傳 於 司 言 , 司 言 受 以 奏 聞 。 尚 儀 奏 請 皇 后 再 拜 。 主 人 入 , 升 自 東 階 , 進 , 西 面 誡 之 曰 : 「 戒 之 敬 之 , 夙 夜 無 違 命 。 」 主 人 退 , 立 於 東 階 上 , 西 面 。 母 誡 於 西 階 上 , 施 衿 結 帨 , 曰 : 「 勉 之 敬 之 , 夙 夜 無 違 命 。 」 皇 后 升 輿 以 降 , 升 重 翟 以 几 , 姆 加 景 , 內 宮 侍 從 及 內 侍 導 引 , 應 乘 車 從 者 如 鹵 簿 。 皇 后 車 出 大 門 外 , 以 次 乘 車 馬 引 從 。

    同 牢 之 日 , 內 侍 之 屬 設 皇 后 大 次 於 皇 帝 所 御 殿 門 外 之 東 , 南 向 。 將 夕 , 尚 寢 設 皇 帝 御 幄 於 室 內 之 奧 , 東 向 。 鋪 地 席 重 茵 , 施 屏 障 。 初 昏 , 尚 食 設 洗 於 東 階 , 東 西 當 東 霤 , 南 北 以 堂 深 。 后 洗 於 東 房 , 近 北 。 設 饌 於 東 房 西 墉 下 , 籩 、 豆 各 二 十 四 〔 二 〕 , 簋 、 簠 各 二 , 豋 各 三 , 俎 三 。 尊 於 室 內 北 牖 下 , 玄 酒 在 西 。 又 尊 於 房 戶 外 之 東 , 無 玄 酒 。 坫 在 南 , 加 四 爵 , 合 n 。 器 皆 烏 漆 , n 以 匏 。 皇 后 入 大 門 , 鳴 鍾 鼓 。 從 永 巷 至 大 次 前 , 回 車 南 向 , 施 步 障 。 尚 儀 進 當 車 前 , 跪 請 降 車 。 皇 后 降 , 入 次 。 尚 宮 引 詣 殿 門 之 外 , 西 向 立 。 尚 儀 跪 奏 「 外 辦 , 請 降 坐 禮 迎 」 。 皇 帝 降 坐 , 尚 宮 前 引 , 詣 門 內 之 西 , 東 面 揖 后 以 入 。 尚 食 酌 玄 酒 三 注 於 尊 , 尚 寢 設 席 於 室 內 之 西 , 東 向 。 皇 帝 導 后 升 自 西 階 , 入 室 即 席 , 東 向 立 。 皇 后 入 , 立 於 尊 西 , 南 面 。 皇 帝 盥 於 西 洗 , 后 盥 於 北 洗 。 饌 入 , 設 醬 於 席 前 , 葅 醢 在 其 北 ; 俎 三 設 於 豆 東 , 豕 俎 特 在 北 。 尚 食 設 黍 于 醬 東 , 稷 、 稻 、 粱 又 在 東 ; 設 湆 于 醬 南 。 設 后 對 醬 于 東 , 當 特 俎 , 葅 醢 在 其 南 , 北 上 ; 設 黍 于 豕 俎 北 , 其 西 稷 、 稻 、 粱 , 設 湆 于 醬 北 。 尚 食 啟 會 郤 于 簠 簋 之 南 , 對 簠 簋 于 北 , 加 匕 箸 , 尚 寢 設 對 席 於 饌 東 。 尚 食 跪 奏 「 饌 具 」 。 皇 帝 揖 皇 后 升 , 對 席 , 西 面 , 皆 坐 。 尚 食 跪 取 韭 葅 擩 醢 授 皇 帝 , 取 葅 擩 醢 授 皇 后 , 俱 受 , 祭 於 豆 間 。 尚 食 又 取 黍 實 於 左 手 , 遍 取 稷 、 稻 、 粱 反 於 右 手 〔 三 〕 , 授 皇 帝 , 又 取 黍 、 稷 、 稻 粱 授 皇 后 , 俱 受 , 祭 於 豆 間 。 又 各 取 胏 絕 末 授 帝 、 后 , 俱 祭 於 豆 間 。 尚 食 各 以 胏 加 於 俎 。 司 飾 二 人 以 巾 授 皇 帝 及 皇 后 , 俱 涗 手 。 尚 食 各 跪 品 嘗 饌 , 移 黍 置 於 席 上 , 以 次 授 胏 脊 , 帝 、 后 皆 食 , 三 飯 , 卒 食 。 尚 食 二 人 俱 盥 手 洗 爵 於 房 , 入 室 , 酌 于 尊 , 以 授 帝 、 后 , 俱 受 , 祭 。 尚 食 各 以 肝 從 , 皆 奠 爵 、 振 祭 、 嚌 之 。 尚 食 皆 受 , 實 於 俎 、 豆 。 各 取 爵 , 皆 飲 〔 四 〕 。 尚 儀 受 虛 爵 , 奠 於 坫 。 再 酳 如 初 , 三 酳 用 n , 如 再 酳 。 尚 食 俱 降 東 階 , 洗 爵 , 升 , 酌 於 戶 外 , 進 , 北 面 奠 爵 , 興 , 再 拜 , 跪 取 爵 祭 酒 , 遂 飲 卒 爵 , 奠 , 遂 拜 , 執 爵 興 , 降 , 奠 於 篚 。 尚 儀 北 面 跪 , 奏 稱 : 「 禮 畢 , 興 。 」 帝 、 后 俱 興 。 尚 宮 引 皇 帝 入 東 房 , 釋 冕 服 , 御 常 服 ; 尚 宮 引 皇 后 入 幄 , 脫 服 。 尚 宮 引 皇 帝 入 。 尚 食 徹 饌 , 設 於 東 房 , 如 初 。 皇 后 從 者 餕 皇 帝 之 饌 , 皇 帝 侍 者 餕 皇 后 之 饌 。

    皇 太 子 納 妃 。

    皇 帝 遣 使 者 至 于 主 人 之 家 , 不 持 節 , 無 制 書 。 其 納 采 、 問 名 、 納 吉 、 納 徵 、 告 期 , 皆 如 后 禮 。

    其 冊 妃 。 前 一 日 , 主 人 設 使 者 次 大 門 之 外 道 右 , 南 向 ; 又 設 宮 人 次 於 使 者 西 南 , 俱 東 向 , 障 以 行 帷 。 奉 禮 設 使 者 位 於 大 門 外 之 西 , 副 及 內 侍 又 於 其 南 , 舉 冊 桉 及 璽 綬 , 命 服 者 又 南 , 差 退 , 俱 東 向 。 設 主 人 位 於 門 南 , 北 面 。 又 設 位 於 內 門 外 , 如 之 。 設 典 內 位 於 內 門 外 主 人 之 南 , 西 面 。 宮 人 位 於 門 外 使 者 之 後 , 重 行 東 向 , 以 北 為 上 , 障 以 行 帷 。 設 贊 者 二 人 位 於 東 階 東 南 , 西 向 。 典 內 預 置 一 桉 於 閤 外 。 使 、 副 朝 服 , 乘 輅 持 節 , 鼓 吹 備 而 不 作 。 至 妃 氏 大 門 外 次 , 掌 嚴 奉 褕 翟 衣 及 首 飾 , 內 廄 尉 進 厭 翟 於 大 門 之 外 道 西 , 東 向 , 以 北 為 上 。 諸 衛 帥 其 屬 布 儀 仗 。 使 者 出 次 , 持 節 前 導 , 及 宮 人 、 典 內 皆 就 位 。 主 人 朝 服 , 出 迎 於 大 門 之 外 , 北 面 再 拜 。 使 者 入 門 而 左 , 持 桉 從 之 。 主 人 入 門 而 右 , 至 內 門 外 位 。 奉 冊 寶 桉 者 進 , 授 使 副 冊 寶 , 內 侍 西 面 受 之 , 東 面 授 典 內 , 典 內 持 入 , 跪 置 於 閤 內 之 桉 。 奉 衣 服 及 侍 衛 者 從 入 , 皆 立 於 典 內 之 南 , 俱 東 面 。 傅 姆 贊 妃 出 , 立 於 庭 中 , 北 面 。 掌 書 跪 取 玉 寶 , 南 向 。 掌 嚴 奉 首 飾 、 褕 翟 , 與 諸 宮 官 侍 衛 者 以 次 入 。 司 則 前 贊 妃 再 拜 , 北 面 受 冊 寶 於 掌 書 , 南 向 授 妃 , 妃 以 授 司 閨 。 司 則 又 贊 再 拜 , 乃 請 妃 升 坐 。 宮 官 以 下 皆 降 立 於 庭 , 重 行 , 北 面 西 上 。 贊 者 曰 : 「 再 拜 。 」 皆 再 拜 。 司 則 前 啟 「 禮 畢 」 。 妃 降 座 , 入 於 室 。 主 人 儐 使 者 如 禮 賓 之 儀 。

    臨 軒 醮 戒 。 前 一 日 , 衛 尉 設 次 於 東 朝 堂 之 北 , 西 向 。 又 設 宮 官 次 於 重 明 門 外 。 其 日 , 皇 太 子 服 袞 冕 出 , 升 金 輅 , 至 承 天 門 降 輅 , 就 次 。 前 一 日 , 有 司 設 御 座 於 太 極 殿 阼 階 上 , 西 向 。 設 群 官 次 於 朝 堂 , 展 縣 , 陳 車 輅 。 其 日 , 尚 舍 設 皇 太 子 席 位 於 戶 牖 間 , 南 向 , 莞 席 、 藻 席 。 尚 食 設 酒 尊 於 東 序 下 , 又 陳 籩 脯 一 、 豆 醢 一 , 在 尊 西 。 晡 前 三 刻 , 設 群 官 版 位 於 內 , 奉 禮 設 版 位 於 外 , 如 朝 禮 。 侍 中 版 奏 「 請 中 嚴 」 。 前 三 刻 , 諸 侍 衛 之 官 侍 中 、 中 書 令 以 下 俱 詣 閤 奉 迎 。 典 儀 帥 贊 者 先 入 就 位 , 吏 部 、 兵 部 贊 群 官 出 次 , 就 門 外 位 。 侍 中 版 奏 「 外 辦 」 。 皇 帝 服 通 天 冠 、 絳 紗 袍 , 乘 輿 出 自 西 房 , 即 御 座 西 向 。 群 官 入 就 位 。 典 儀 曰 : 「 再 拜 。 」 贊 者 承 傳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皇 太 子 入 縣 南 , 典 儀 曰 : 「 再 拜 。 」 贊 者 承 傳 , 皇 太 子 再 拜 。 詣 階 , 脫 舄 , 升 席 西 , 南 面 立 。 尚 食 酌 酒 於 序 , 進 詣 皇 太 子 西 , 東 面 立 。 皇 太 子 再 拜 , 受 爵 。 尚 食 又 薦 脯 醢 於 席 前 。 皇 太 子 升 席 坐 , 左 執 爵 , 右 取 脯 , 擩 於 醢 , 祭 於 籩 、 豆 之 間 。 右 祭 酒 , 興 , 降 席 西 , 南 面 坐 , 啐 酒 , 奠 爵 , 興 , 再 拜 , 執 爵 興 。 奉 御 受 虛 爵 , 直 長 徹 薦 , 還 於 房 。 皇 太 子 進 , 當 御 座 前 , 東 面 立 。 皇 帝 命 之 曰 : 「 往 迎 尒 相 , 承 我 宗 事 , 勗 帥 以 敬 。 」 皇 太 子 曰 : 「 臣 謹 奉 制 旨 。 」 遂 再 拜 , 降 自 西 階 , 納 舄 , 出 門 。 典 儀 曰 : 「 再 拜 。 」 贊 者 承 傳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以 次 出 。 侍 中 前 跪 奏 「 禮 畢 」 。 皇 帝 入 。

    皇 太 子 既 受 命 , 執 燭 、 前 馬 、 鼓 吹 , 至 于 妃 氏 大 門 外 道 西 之 次 , 回 輅 南 向 。 左 庶 子 跪 奏 , 降 輅 之 次 。 主 人 設 几 筵 。 妃 服 褕 翟 、 花 釵 , 立 於 東 房 , 主 婦 立 於 房 戶 外 之 西 , 南 向 。 主 人 公 服 出 , 立 於 大 門 之 內 , 西 向 。 在 廟 則 祭 服 。 左 庶 子 跪 奏 「 請 就 位 」 。 皇 太 子 立 於 門 西 , 東 面 。 儐 者 受 命 出 請 事 , 左 庶 子 承 傳 跪 奏 , 皇 太 子 曰 : 「 以 茲 初 昏 , 某 奉 制 承 命 。 」 左 庶 子 俛 伏 , 興 , 傳 於 儐 者 , 入 告 , 主 人 曰 : 「 某 謹 敬 具 以 須 。 」 儐 者 出 , 傳 於 左 庶 子 以 奏 。 儐 者 入 , 引 主 人 迎 於 門 外 之 東 , 西 面 再 拜 , 皇 太 子 答 再 拜 。 主 人 揖 皇 太 子 先 入 , 掌 畜 者 以 鴈 授 左 庶 子 , 以 授 皇 太 子 , 執 鴈 入 。 及 內 門 , 主 人 讓 曰 : 「 請 皇 太 子 入 。 」 皇 太 子 曰 : 「 某 弗 敢 先 。 」 主 人 又 固 請 , 皇 太 子 又 曰 : 「 某 固 弗 敢 先 。 」 主 人 揖 , 皇 太 子 入 門 而 左 , 主 人 入 門 而 右 。 及 內 門 , 主 人 揖 入 , 及 內 霤 , 當 曲 揖 , 當 階 揖 , 皇 太 子 皆 報 揖 。 至 於 階 , 主 人 曰 : 「 請 皇 太 子 升 。 」 皇 太 子 曰 : 「 某 敢 辭 。 」 主 人 固 請 , 皇 太 子 又 曰 : 「 某 敢 固 辭 。 」 主 人 終 請 , 皇 太 子 又 曰 : 「 某 終 辭 。 」 主 人 揖 , 皇 太 子 報 揖 。 主 人 升 , 立 於 阼 階 上 , 西 面 。 皇 太 子 升 , 進 當 房 戶 前 , 北 面 , 跪 奠 鴈 , 再 拜 , 降 , 出 。 主 人 不 降 送 。 內 廄 尉 進 厭 翟 於 內 門 外 〔 五 〕 , 傅 姆 導 妃 , 司 則 前 引 , 出 於 母 左 。 師 姆 在 右 , 保 姆 在 左 。 父 少 進 , 西 面 戒 之 曰 : 「 必 有 正 焉 , 若 衣 花 〔 六 〕 。 」 命 之 曰 : 「 戒 之 敬 之 , 夙 夜 無 違 命 。 」 母 戒 之 西 階 上 , 施 衿 結 帨 , 命 之 曰 : 「 勉 之 敬 之 , 夙 夜 無 違 命 。 」 庶 母 及 門 內 施 鞶 , 申 之 以 父 母 之 命 , 命 之 曰 : 「 敬 恭 聽 宗 父 母 之 言 , 夙 夜 無 愆 。 視 諸 衿 鞶 。 」 妃 既 出 內 門 , 至 輅 後 , 皇 太 子 授 綏 , 姆 辭 不 受 , 曰 : 「 未 教 , 不 足 與 為 禮 。 」 妃 升 輅 , 乘 以 几 , 姆 加 景 。 皇 太 子 馭 輪 三 周 , 馭 者 代 之 。 皇 太 子 出 大 門 , 乘 輅 還 宮 , 妃 次 於 後 。 主 人 使 其 屬 送 妃 , 以 族 從 〔 七 〕 。

    同 牢 之 日 , 司 閨 設 妃 次 於 閤 內 道 東 , 南 向 。 設 皇 太 子 御 幄 於 內 殿 室 內 西 廂 , 東 向 。 設 席 重 茵 , 施 屏 障 。 設 同 牢 之 席 於 室 內 , 皇 太 子 之 席 西 廂 , 東 向 , 妃 席 東 廂 , 西 向 。 席 閒 量 容 牢 饌 。 設 洗 於 東 階 東 南 , 設 妃 洗 於 東 房 近 北 。 饌 於 東 房 西 墉 下 , 籩 、 豆 各 二 十 〔 八 〕 , 簠 、 簋 各 二 , 鈃 各 三 , 瓦 豋 一 , 俎 三 。 尊 在 室 內 北 墉 下 , 玄 酒 在 西 。 又 設 尊 於 房 戶 外 之 東 , 無 玄 酒 。 篚 在 南 , 實 四 爵 , 合 n 。 皇 太 子 車 至 左 閤 , 回 輅 南 向 , 左 庶 子 跪 奏 「 請 降 輅 」 。 入 俟 於 內 殿 門 外 之 東 , 西 面 。 妃 至 左 閤 外 , 回 輅 南 向 , 司 則 請 妃 降 輅 , 前 後 扇 、 燭 。 就 次 立 於 內 殿 門 西 , 東 面 。 皇 太 子 揖 以 入 , 升 自 西 階 , 妃 從 升 。 執 扇 、 燭 者 陳 於 東 、 西 階 內 。 皇 太 子 即 席 , 東 向 立 , 妃 西 向 立 。 司 饌 進 詣 階 間 , 跪 奏 「 具 牢 饌 」 , 司 則 承 令 曰 「 諾 。 」 遂 設 饌 如 皇 后 同 牢 之 禮 。 司 饌 跪 奏 「 饌 具 」 。 皇 太 子 及 妃 俱 坐 。 司 饌 跪 取 脯 、 取 韭 葅 , 皆 擩 於 醢 , 授 皇 太 子 , 又 取 授 妃 , 俱 受 , 祭 於 籩 、 豆 之 間 。 司 饌 跪 取 黍 實 於 左 手 , 遍 取 稷 反 於 右 手 , 授 皇 太 子 , 又 授 妃 , 各 受 , 祭 於 葅 醢 之 間 。 司 饌 各 立 , 取 胏 皆 絕 末 , 跪 授 皇 太 子 及 妃 , 俱 受 , 又 祭 於 葅 醢 之 間 。 司 饌 俱 以 胏 加 於 俎 。 掌 嚴 授 皇 太 子 妃 巾 , 涗 手 。 以 柶 扱 上 鈃 遍 擩 之 , 祭 於 上 豆 之 間 。 司 饌 品 嘗 妃 饌 , 移 黍 置 於 席 上 , 以 次 跪 授 胏 脊 。 皇 太 子 及 妃 皆 食 以 湆 醬 , 三 飯 , 卒 食 。 司 饌 北 面 請 進 酒 , 司 則 承 令 曰 : 「 諾 。 」 司 饌 二 人 俱 盥 手 洗 爵 於 房 , 入 室 , 酌 于 尊 , 北 面 立 。 皇 太 子 及 妃 俱 興 , 再 拜 。 一 人 進 授 皇 太 子 , 一 人 授 妃 , 皇 太 子 及 妃 俱 坐 , 祭 酒 , 舉 酒 , 司 饌 各 以 肝 從 , 司 則 進 受 虛 爵 , 奠 於 篚 。 司 饌 又 俱 洗 爵 , 酌 酒 , 再 酳 , 皇 太 子 及 妃 俱 受 爵 飲 。 三 酳 用 n , 如 再 酳 。 皇 太 子 及 妃 立 於 席 後 , 司 則 俱 降 東 階 , 洗 爵 , 升 , 酌 於 戶 外 , 北 面 , 俱 奠 爵 , 興 , 再 拜 。 皇 太 子 及 妃 俱 答 拜 。 司 則 坐 , 取 爵 祭 酒 , 遂 飲 , 啐 爵 , 奠 , 遂 拜 , 執 爵 興 , 降 , 奠 爵 於 篚 。 司 饌 奏 「 徹 饌 」 。 司 則 前 跪 奏 稱 : 「 司 則 妾 姓 言 , 請 殿 下 入 。 」 皇 太 子 入 於 東 房 , 釋 冕 服 , 著 褲 褶 。 司 則 啟 妃 入 幃 幄 , 皇 太 子 乃 入 室 。 媵 餕 皇 太 子 之 饌 , 御 餕 妃 之 饌 。

    親 王 納 妃 。

    其 納 采 、 問 名 、 納 吉 、 納 徵 、 請 期 , 使 者 公 服 , 乘 犢 車 , 至 於 妃 氏 之 家 , 主 人 受 於 廟 若 寢 , 其 賓 主 相 見 , 儐 贊 出 入 升 降 , 與 其 禮 賓 者 , 大 抵 皆 如 皇 太 子 之 使 , 而 無 副 。 其 聘 以 玄 纁 束 、 乘 馬 , 玉 以 璋 。 冊 命 之 日 , 使 者 持 節 , 有 副 。

    親 迎 。 王 袞 冕 輅 車 , 至 于 妃 氏 之 門 外 , 主 人 布 席 於 室 戶 外 之 西 , 西 上 , 右 几 。 又 席 於 戶 內 , 南 向 。 設 甒 醴 於 東 房 東 北 隅 , 篚 在 尊 南 , 實 觶 一 、 角 柶 一 , 脯 醢 又 在 其 南 。 妃 於 房 內 即 席 , 南 向 立 , 姆 立 於 右 。 主 人 立 於 戶 之 東 , 西 面 。 內 贊 者 以 觶 酌 醴 , 加 柶 , 覆 之 , 面 柄 , 進 筵 前 , 北 面 。 妃 降 席 西 , 南 面 再 拜 , 受 觶 。 內 贊 者 薦 脯 醢 , 妃 升 席 , 跪 , 左 執 觶 , 右 取 脯 , 擩 於 醢 , 祭 於 籩 、 豆 之 間 , 遂 以 柶 祭 醴 三 , 始 扱 一 祭 , 又 扱 再 祭 , 興 , 筵 末 跪 , 啐 醴 , 建 柶 , 奠 觶 , 降 筵 西 , 南 面 再 拜 , 就 席 立 。 主 人 乃 迎 賓 。 其 餘 皆 如 皇 太 子 之 迎 。

    初 昏 , 設 洗 於 東 階 東 南 , 又 設 妃 洗 於 東 房 近 北 。 饌 於 東 房 , 障 以 帷 。 豆 十 六 , 簠 、 簋 各 二 , 豋 各 二 , 俎 三 , 羊 豕 、 腊 , 羊 豕 節 折 , 尊 坫 於 室 內 北 墉 下 , 玄 酒 在 西 。 又 設 尊 於 房 戶 外 之 東 , 無 玄 酒 , 坫 在 南 , 實 以 四 爵 , 合 n 。 王 至 , 降 車 以 俟 ; 妃 至 , 降 車 北 面 立 。 王 南 面 揖 妃 以 入 , 及 寢 門 , 又 揖 以 入 。 贊 者 酌 玄 酒 三 注 於 尊 , 妃 從 者 設 席 於 奧 , 東 向 。 王 導 妃 升 自 西 階 , 入 於 室 , 即 席 東 面 立 。 妃 入 立 於 尊 西 , 南 面 。 王 盥 於 南 洗 , 妃 從 者 沃 之 ; 妃 盥 於 北 洗 , 王 從 者 沃 之 。 俱 復 位 , 立 。 贊 者 設 饌 入 , 西 面 , 告 「 饌 具 。 」 王 揖 妃 , 即 對 席 , 西 面 , 皆 坐 。 其 先 祭 而 後 飯 , 乃 酳 祭 , 至 于 燭 入 , 皆 如 太 子 納 妃 之 禮 。

    公 主 出 降 。 禮 皆 如 王 妃 , 而 納 采 、 問 名 、 納 吉 、 納 徵 、 請 期 , 主 人 皆 受 於 寢 。 其 賓 之 辭 曰 : 「 國 恩 貺 室 於 某 公 之 子 , 某 公 有 先 人 之 禮 , 使 某 也 請 。 」 主 人 命 賓 曰 : 「 寡 人 有 先 皇 之 禮 」 云 。

    其 諸 臣 之 子 , 一 品 至 于 三 品 為 一 等 , 玄 纁 束 、 乘 馬 , 玉 以 璋 。 四 品 至 于 五 品 為 一 等 , 玄 纁 束 、 兩 馬 , 無 璋 。 六 品 至 于 九 品 為 一 等 , 玄 纁 束 、 儷 皮 二 , 而 無 馬 。 儷 皮 二 , 內 攝 之 , 毛 在 內 , 左 首 , 立 於 幕 南 。 其 餘 納 采 、 問 名 、 納 吉 、 納 徵 、 請 期 , 大 抵 皆 如 親 王 納 妃 。

    其 親 迎 之 日 , 大 昕 , 婿 之 父 、 女 之 父 告 於 禰 廟 若 寢 。 將 行 , 布 席 於 東 序 , 西 向 ; 又 席 於 戶 牖 之 間 , 南 向 。 父 公 服 , 坐 於 東 序 , 西 向 。 子 服 其 上 服 : 一 品 袞 冕 , 二 品 鷩 冕 , 三 品 毳 冕 , 四 品 絺 冕 , 五 品 玄 冕 , 六 品 爵 弁 。 庶 人 絳 公 服 。 升 自 西 階 , 進 立 於 席 西 , 南 向 。 贊 者 酌 酒 進 , 北 面 以 授 子 , 子 再 拜 受 爵 。 贊 者 薦 脯 醢 於 席 前 , 子 升 席 , 跪 , 左 執 爵 , 右 取 脯 , 擩 於 醢 , 祭 於 籩 、 豆 之 間 。 右 祭 酒 , 執 爵 興 , 降 席 西 , 南 面 跪 , 卒 爵 , 再 拜 , 執 爵 興 。 贊 者 受 虛 爵 還 尊 所 。 子 進 立 於 父 席 前 , 東 面 。 父 命 之 曰 : 「 往 迎 尒 相 , 承 我 宗 事 , 勗 率 以 敬 , 先 妣 之 嗣 , 若 則 有 常 。 」 庶 子 但 云 : 「 往 迎 爾 相 , 勗 率 以 敬 。 」 子 再 拜 曰 「 不 敢 忘 命 。 」 又 再 拜 , 降 , 出 , 乃 迎 。

    初 昏 , 設 洗 、 陳 饌 皆 如 親 王 。 牲 用 少 牢 及 腊 , 三 俎 、 二 籩 、 二 簠 , 其 豆 數 : 一 品 十 六 , 二 品 十 四 , 三 品 十 二 。 婿 及 婦 共 牢 , 婦 之 簋 、 簠 及 豆 、 豋 之 數 , 各 視 其 夫 。 尊 於 室 中 北 墉 下 , 設 尊 於 房 戶 外 之 東 , 加 冪 、 勺 , 無 玄 酒 。 夫 婦 酌 於 內 , 尊 四 , 爵 兩 , n 凡 六 , 夫 婦 各 三 酳 。 主 人 乘 革 輅 , 至 於 婦 氏 大 門 外 。 女 準 其 夫 服 , 花 釵 、 翟 衣 , 入 於 房 , 以 觶 酌 醴 , 如 王 妃 。 主 人 迎 賓 以 入 , 遂 同 牢 , 皆 如 親 王 納 妃 之 禮 。

    質 明 , 布 舅 席 於 東 序 , 西 向 ; 布 姑 席 於 房 戶 外 之 西 , 南 向 。 舅 姑 即 席 , 婦 執 笲 棗 、 栗 入 , 升 自 西 階 , 東 面 再 拜 , 進 , 跪 奠 於 舅 席 前 , 舅 撫 之 , 婦 退 , 復 位 , 又 再 拜 。 降 自 西 階 , 受 笲 腶 脩 , 升 , 進 , 北 面 再 拜 , 進 , 跪 奠 於 姑 席 前 , 姑 舉 之 , 婦 退 , 復 位 , 又 再 拜 。 婦 席 於 姑 西 少 北 , 南 向 。 側 尊 甒 醴 於 房 內 東 壁 下 , 籩 、 豆 一 , 實 以 脯 醢 , 在 尊 北 。 設 洗 於 東 房 近 北 。 婦 立 於 席 西 , 南 面 。 內 贊 者 盥 手 , 洗 觶 , 酌 醴 , 加 柶 , 面 柄 , 北 面 立 于 婦 前 。 婦 進 , 東 面 拜 受 , 復 位 。 內 贊 者 西 階 上 , 北 面 拜 送 , 乃 薦 脯 醢 。 婦 升 席 , 坐 , 左 執 觶 , 右 取 脯 , 擩 於 醢 , 祭 於 籩 、 豆 之 間 , 以 柶 祭 醴 三 , 始 扱 一 祭 , 又 扱 再 祭 , 加 柶 於 觶 , 面 葉 , 興 , 降 席 西 , 東 面 坐 , 啐 醴 , 建 柶 , 興 , 拜 。 內 贊 者 答 拜 。 婦 進 升 席 , 跪 , 奠 觶 於 豆 東 , 取 脯 , 降 自 西 階 以 出 , 授 婦 氏 從 人 於 寢 門 外 〔 九 〕 。

    盥 饋 。 舅 、 姑 入 於 室 , 婦 盥 饋 。 布 席 於 室 之 奧 , 舅 、 姑 共 席 坐 , 俱 東 面 南 上 。 贊 者 設 尊 於 室 內 北 墉 下 , 饌 於 房 內 西 墉 下 , 如 同 牢 。 牲 體 皆 節 折 , 右 載 之 於 舅 俎 , 左 載 之 於 姑 俎 。 婦 入 , 升 自 西 階 , 入 房 , 以 醬 進 。 其 他 饌 , 從 者 設 之 , 皆 加 匕 箸 。 俎 入 , 設 於 豆 東 。 贊 者 各 授 箸 , 舅 、 姑 各 以 篚 葅 擩 於 醬 〔 一 0 〕 , 祭 於 籩 、 豆 之 間 , 又 祭 飯 訖 , 乃 食 , 三 飯 , 卒 食 。 婦 入 於 房 , 盥 手 洗 爵 , 入 室 , 酌 酒 酳 舅 , 進 奠 爵 舅 席 前 少 東 , 西 面 再 拜 , 舅 取 爵 祭 酒 , 飲 之 。 婦 受 爵 出 戶 , 入 房 , 奠 於 右 。 盥 手 洗 爵 , 酌 酒 酳 姑 。 設 婦 席 於 室 內 北 墉 下 , 尊 東 面 , 婦 徹 饌 , 設 於 席 前 如 初 , 西 上 。 婦 進 , 西 面 再 拜 , 退 , 升 席 , 南 向 坐 。 將 餕 , 舅 命 易 醬 , 內 贊 者 易 之 。 婦 及 餕 姑 饌 〔 一 一 〕 , 婦 祭 , 內 贊 者 助 之 。 既 祭 , 乃 食 , 三 飯 , 卒 食 。 內 贊 者 洗 爵 酌 酒 酳 婦 , 降 席 , 西 面 再 拜 , 受 爵 , 升 席 坐 , 祭 酒 , 飲 , 執 爵 興 , 降 席 東 , 南 面 立 。 內 贊 者 受 爵 , 奠 於 坫 。 婦 進 , 西 面 再 拜 , 受 爵 , 升 席 坐 , 祭 酒 , 飲 訖 , 執 爵 興 , 降 席 東 , 南 面 立 。 內 贊 者 受 奠 於 篚 , 婦 進 , 西 面 再 拜 。 舅 、 姑 先 降 自 西 階 , 婦 降 自 阼 階 。 凡 庶 子 婦 , 舅 不 降 , 而 婦 降 自 西 階 以 出 。

校 勘 記

〔 一 〕   占 曰 日 從 制 使 某 也 入 告   開 元 禮 卷 九 三 、 通 典 卷 一 二 二 無「
日 」 字 , 「 入 告 」 作 「 納 吉 」 。

〔 二 〕   籩 豆 各 二 十 四   各 本 原 無 「 籩 」 字 , 據 開 元 禮 卷 九 四 、 通 典 卷 一 二 二 補 。

〔 三 〕   遍 取 稷 稻 粱 反 於 右 手   「 右 」 , 各 本 原 作 「 左 」 , 據 開 元 禮 卷 九 四 、 通 典 卷 一 二 二 改 。

〔 四 〕   皆 飲   「 飲 」 , 各 本 原 作 「 飯 」 , 據 開 元 禮 卷 九 四 、 通 典 卷 一 二 二 改 。

〔 五 〕   內 廄 尉 進 厭 翟 於 內 門 外   各 本 原 無 「 門 」 字 , 據 開 元 禮 卷 一 一 一 、 通 典 卷 一 二 七 補 。

〔 六 〕   父 少 進 西 面 戒 之 曰 必 有 正 焉 若 衣 花   開 元 禮 卷 一 二 三 、 通 典 卷 一 二 九 均 無 「 曰 」 字 。 「 必 有 正 焉 , 若 衣 花 」 似 非 戒 辭 , 儀 禮 士 昏 禮 鄭 注 「 『 必 有 正 焉 』 者 , 以 託 戒 使 不 忘 。 」 可 證 。 「 曰 」 字 疑 衍 。

〔 七 〕   以 族 從   開 元 禮 卷 一 一 一 作 「 以 次 旅 從 」 , 通 典 卷 一 二 七 作 「 以 儐 從 」 。

〔 八 〕   籩 豆 各 二 十   各 本 原 無 「 籩 」 字 , 據 開 元 禮 卷 一 一 一 、 通 典 卷 一 二 七 補 。

〔 九 〕   授 婦 氏 從 人 於 寢 門 外   各 本 原 無 「 婦 」 字 , 「 人 」 原 作 「 入 」 。 通 典 ( 學 海 堂 刻 本 ) 卷 一 二 九 作 「 授 婦 氏 從 人 於 寢 門 外 」 。 按 儀 禮 士 昏 禮 有 「 取 脯 , 降 出 授 人 於 門 外 」 之 文 , 鄭 注 : 「 『 人 』 謂 婦 氏 人 。 」 孔 疏 : 「 知 『 人 』 是 婦 氏 之 人 者 , 以 其 在 門 外 , 婦 往 授 之 , 明 是 婦 氏 之 人 也 。 」 此 當 以 通 典 為 正 , 今 據 改 補 。

〔 一 0 〕 舅 姑 各 以 篚 葅 擩 於 醬   「 篚 」 , 開 元 禮 卷 一 二 三 、 通 典 卷 一 二 九 均 作 「 韭 」 。

〔 一 一 〕 婦 及 餕 姑 饌   「 及 」 , 開 元 禮 卷 一 二 三 、 通 典 卷 一 二 九 均 作 「 乃 」 。
 
 
 

唐 書 卷 十 九

    志 第 九

      禮 樂 九

    皇 帝 元 正 、 冬 至 受 群 臣 朝 賀 而 會 。

    前 一 日 , 尚 舍 設 御 幄 於 太 極 殿 , 有 司 設 群 官 客 使 等 次 於 東 西 朝 堂 , 展 縣 , 置 桉 , 陳 車 輿 , 又 設 解 劍 席 於 縣 西 北 橫 街 之 南 。 文 官 三 品 以 上 位 於 橫 街 之 南 , 道 東 ; 褒 聖 侯 位 於 三 品 之 下 , 介 公 、 酅 公 位 於 道 西 ; 武 官 三 品 以 上 位 於 介 公 之 西 , 少 南 ; 文 官 四 品 、 五 品 位 於 縣 東 , 六 品 以 下 位 於 橫 街 之 南 。 又 設 諸 州 朝 集 使 位 : 都 督 、 刺 史 三 品 以 上 位 於 文 、 武 官 三 品 之 東 、 西 , 四 品 以 下 分 方 位 於 文 、 武 官 當 品 之 下 。 諸 州 使 人 又 於 朝 集 使 之 下 , 諸 親 於 四 品 、 五 品 之 南 。 設 諸 蕃 方 客 位 : 三 等 以 上 , 東 方 、 南 方 在 東 方 朝 集 使 之 東 , 西 方 、 北 方 在 西 方 朝 集 使 之 西 , 每 國 異 位 重 行 , 北 面 ; 四 等 以 下 , 分 方 位 於 朝 集 使 六 品 之 下 。 又 設 門 外 位 : 文 官 於 東 朝 堂 , 介 公 、 酅 公 在 西 朝 堂 之 前 , 武 官 在 介 公 之 南 , 少 退 , 每 等 異 位 重 行 ; 諸 親 位 於 文 、 武 官 四 品 、 五 品 之 南 ; 諸 州 朝 集 使 , 東 方 、 南 方 在 宗 親 之 南 , 使 人 分 方 於 朝 集 使 之 下 ; 諸 方 客 , 東 方 、 南 方 在 東 方 朝 集 使 之 南 , 西 方 、 北 方 在 西 方 朝 集 使 之 南 , 每 國 異 位 重 行 。

    其 日 , 將 士 填 諸 街 , 勒 所 部 列 黃 麾 大 仗 屯 門 及 陳 於 殿 庭 , 群 官 就 次 。 侍 中 版 奏 「 請 中 嚴 」 。 諸 侍 衛 之 官 詣 閤 奉 迎 , 吏 部 兵 部 主 客 戶 部 贊 群 官 、 客 使 俱 出 次 , 通 事 舍 人 各 引 就 朝 堂 前 位 , 引 四 品 以 下 及 諸 親 、 客 等 應 先 置 者 入 就 位 。 侍 中 版 奏 「 外 辦 」 。 皇 帝 服 袞 冕 , 冬 至 則 服 通 天 冠 、 絳 紗 袍 , 御 輿 出 自 西 房 , 即 御 座 南 向 坐 。 符 寶 郎 奉 寶 置 於 前 , 公 、 王 以 下 及 諸 客 使 等 以 次 入 就 位 。 典 儀 曰 : 「 再 拜 。 」 贊 者 承 傳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上 公 一 人 詣 西 階 席 , 脫 舄 , 跪 , 解 劍 置 於 席 , 升 , 當 御 座 前 , 北 面 跪 賀 , 稱 : 「 某 官 臣 某 言 : 元 正 首 祚 , 景 福 惟 新 , 伏 惟 開 元 神 武 皇 帝 陛 下 與 天 同 休 。 」 冬 至 云 : 「 天 正 長 至 , 伏 惟 陛 下 如 日 之 昇 。 」 乃 降 階 詣 席 , 跪 , 佩 劍 , 俛 伏 , 興 , 納 舄 , 復 位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侍 中 前 承 詔 , 降 詣 群 官 東 北 , 西 面 , 稱 「 有 制 」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宣 制 曰 : 「 履 新 之 慶 , 與 公 等 同 之 。 」 冬 至 云 : 「 履 長 。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舞 蹈 , 三 稱 萬 歲 , 又 再 拜 。

    初 , 群 官 將 朝 , 中 書 侍 郎 以 諸 州 鎮 表 別 為 一 桉 , 俟 於 右 延 明 門 外 , 給 事 中 以 祥 瑞 桉 俟 於 左 延 明 門 外 , 侍 郎 、 給 事 中 俱 就 侍 臣 班 。 初 入 , 戶 部 以 諸 州 貢 物 陳 於 太 極 門 東 東 、 西 廂 〔 一 〕 , 禮 部 以 諸 蕃 貢 物 可 執 者 , 蕃 客 執 入 就 位 , 其 餘 陳 於 朝 堂 前 。 上 公 將 入 門 , 中 書 侍 郎 、 給 事 中 皆 降 , 各 引 其 桉 入 , 詣 東 、 西 階 下 立 。 上 公 將 升 賀 , 中 書 令 、 黃 門 侍 郎 俱 降 , 各 立 , 取 所 奏 之 文 以 次 升 。 上 公 已 賀 , 中 書 令 前 跪 奏 諸 方 表 , 黃 門 侍 郎 又 進 跪 奏 祥 瑞 , 俱 降 , 置 所 奏 之 文 於 桉 。 侍 郎 與 給 事 中 引 桉 退 至 東 、 西 階 前 , 桉 出 。

    初 , 侍 中 已 宣 制 , 朝 集 使 及 蕃 客 皆 再 拜 。 戶 部 尚 書 進 詣 階 間 跪 奏 , 稱 : 「 戶 部 尚 書 臣 某 言 : 諸 州 貢 物 請 付 所 司 。 」 侍 中 前 承 制 , 退 , 稱 : 「 制 曰 可 。 」 禮 部 尚 書 以 次 進 詣 階 間 , 跪 奏 , 稱 : 「 禮 部 尚 書 臣 某 言 : 諸 蕃 貢 物 請 付 所 司 。 」 侍 中 前 承 制 , 退 , 稱 : 「 制 曰 可 。 」 太 府 帥 其 屬 受 諸 州 及 諸 蕃 貢 物 出 歸 仁 、 納 義 門 , 執 物 者 隨 之 。 典 儀 曰 : 「 再 拜 。 」 通 事 舍 人 以 次 引 北 面 位 者 出 。 侍 中 前 , 跪 奏 稱 : 「 侍 中 臣 某 言 禮 畢 。 」 皇 帝 降 座 , 御 輿 入 自 東 房 , 侍 臣 從 至 閤 。 引 東 西 面 位 者 以 次 出 , 蕃 客 先 出 。 冬 至 , 不 奏 祥 瑞 , 無 諸 方 表 。

    其 會 , 則 太 樂 令 設 登 歌 於 殿 上 , 二 舞 入 , 立 於 縣 南 。 尚 舍 設 群 官 升 殿 者 座 : 文 官 三 品 以 上 於 御 座 東 南 , 西 向 ; 介 公 、 酅 公 在 御 座 西 南 , 東 向 ; 武 官 三 品 以 上 於 其 後 ; 朝 集 使 都 督 、 刺 史 , 蕃 客 三 等 以 上 , 座 如 立 位 。 設 不 升 殿 者 座 各 於 其 位 。 又 設 群 官 解 劍 席 於 縣 之 西 北 , 橫 街 之 南 。 尚 食 設 壽 尊 於 殿 上 東 序 之 端 , 西 向 ; 設 坫 於 尊 南 , 加 爵 一 。 太 官 令 設 升 殿 者 酒 尊 於 東 、 西 廂 , 近 北 ; 設 在 庭 群 官 酒 尊 各 於 其 座 之 南 。 皆 有 坫 、 冪 , 俱 障 以 帷 。

    吏 部 兵 部 戶 部 主 客 贊 群 官 、 客 使 俱 出 次 , 通 事 舍 人 引 就 朝 堂 前 位 , 又 引 非 升 殿 者 次 入 就 位 。 侍 中 版 奏 「 外 辦 」 。 皇 帝 改 服 通 天 冠 、 絳 紗 袍 , 御 輿 出 自 西 房 , 即 御 座 。 典 儀 一 人 升 就 東 階 上 , 通 事 舍 人 引 公 、 王 以 下 及 諸 客 使 以 次 入 就 位 。 侍 中 進 當 御 座 前 , 北 面 跪 奏 , 稱 「 侍 中 臣 某 言 : 請 延 諸 公 、 王 等 升 。 」 又 侍 中 稱 : 「 制 曰 可 。 」 侍 中 詣 東 階 上 , 西 面 , 稱 : 「 制 延 公 、 王 等 升 殿 上 。 」 典 儀 承 傳 , 階 下 贊 者 又 承 傳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應 升 殿 者 詣 東 、 西 階 , 至 解 劍 席 , 脫 舄 , 解 劍 , 升 。 上 公 一 人 升 階 , 少 東 , 西 面 立 於 座 後 。 光 祿 卿 進 詣 階 間 , 跪 奏 稱 : 「 臣 某 言 : 請 賜 群 臣 上 壽 。 」 侍 中 稱 : 「 制 曰 可 。 」 光 祿 卿 退 , 升 詣 酒 尊 所 , 西 向 立 。 上 公 詣 酒 尊 所 , 北 面 。 尚 食 酌 酒 一 爵 授 上 公 , 上 公 受 爵 , 進 前 , 北 面 授 殿 中 監 , 殿 中 監 受 爵 , 進 置 御 前 , 上 公 退 , 北 面 跪 稱 : 「 某 官 臣 某 等 稽 首 言 : 元 正 首 祚 , 冬 至 云 : 「 天 正 長 至 。 」 臣 某 等 不 勝 大 慶 , 謹 上 千 秋 萬 歲 壽 。 」 再 拜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立 於 席 後 。 侍 中 前 承 制 , 退 稱 : 「 敬 舉 公 等 之 觴 。 」 在 位 者 又 再 拜 。 殿 中 監 取 爵 奉 進 , 皇 帝 舉 酒 , 在 位 者 皆 舞 蹈 , 三 稱 萬 歲 。 皇 帝 舉 酒 訖 , 殿 中 監 進 受 虛 爵 , 以 授 尚 食 , 尚 食 受 爵 於 坫 。

    初 , 殿 中 監 受 虛 爵 , 殿 上 典 儀 唱 〔 二 〕 : 「 再 拜 。 」 階 下 贊 者 承 傳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上 公 就 座 後 立 , 殿 上 典 儀 唱 : 「 就 座 。 」 階 下 贊 者 承 傳 , 俱 就 座 。 歌 者 琴 瑟 升 坐 , 笙 管 立 階 間 。 尚 食 進 酒 至 階 , 殿 上 典 儀 唱 : 「 酒 至 , 興 。 」 階 下 贊 者 承 傳 , 坐 者 皆 俛 伏 , 起 , 立 於 席 後 。 殿 中 監 到 階 省 酒 , 尚 食 奉 酒 進 , 皇 帝 舉 酒 。 太 官 令 又 行 群 官 酒 , 酒 至 , 殿 上 典 儀 唱 : 「 再 拜 。 」 階 下 贊 者 承 傳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搢 笏 受 觶 。 殿 上 典 儀 唱 : 「 就 座 。 」 階 下 贊 者 承 傳 , 皆 就 座 。 皇 帝 舉 酒 , 尚 食 進 受 虛 爵 , 復 于 坫 。 觴 行 三 周 , 尚 食 進 御 食 , 食 至 階 , 殿 上 典 儀 唱 : 「 食 至 , 興 。 」 階 下 贊 者 承 傳 , 坐 者 皆 起 , 立 座 後 。 殿 中 監 到 階 省 桉 , 尚 食 品 嘗 食 訖 , 以 次 進 置 御 前 。 太 官 令 又 行 群 官 桉 , 設 食 訖 , 殿 上 典 儀 唱 : 「 就 座 。 」 階 下 贊 者 承 傳 , 皆 就 座 。 皇 帝 乃 飯 , 上 下 俱 飯 。 御 食 畢 , 仍 行 酒 , 遂 設 庶 羞 , 二 舞 作 。 若 賜 酒 , 侍 中 承 詔 詣 東 階 上 , 西 面 稱 : 「 賜 酒 。 」 殿 上 典 儀 承 傳 , 階 下 贊 者 又 承 傳 , 坐 者 皆 起 , 再 拜 , 立 , 受 觶 , 就 席 坐 飲 , 立 , 授 虛 爵 , 又 再 拜 , 就 座 。 酒 行 十 二 遍 。

    會 畢 , 殿 上 典 儀 唱 : 「 可 起 。 」 階 下 贊 者 承 傳 , 上 下 皆 起 , 降 階 , 佩 劍 , 納 舄 , 復 位 。 位 於 殿 庭 者 , 仍 立 於 席 後 。 典 儀 曰 : 「 再 拜 。 」 贊 者 承 傳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若 有 賜 物 , 侍 中 前 承 制 , 降 , 詣 群 官 東 北 , 西 面 稱 : 「 有 制 。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侍 中 宣 制 , 又 再 拜 , 以 次 出 。 侍 中 前 , 跪 奏 稱 : 「 侍 中 臣 某 言 : 禮 畢 。 」 皇 帝 興 , 御 輿 入 自 東 房 , 東 、 西 面 位 者 以 次 出 。

    皇 帝 若 服 翼 善 冠 、 褲 褶 , 則 京 官 褲 褶 , 朝 集 使 公 服 。 設 九 部 樂 , 則 去 樂 縣 , 無 警 蹕 。 太 樂 令 帥 九 部 伎 立 於 左 右 延 明 門 外 , 群 官 初 唱 萬 歲 , 太 樂 令 即 引 九 部 伎 聲 作 而 入 , 各 就 座 , 以 次 作 。

    臨 軒 冊 皇 太 子 。

    有 司 卜 日 , 告 于 天 地 宗 廟 。

    前 一 日 , 尚 舍 設 御 幄 于 太 極 殿 , 有 司 設 太 子 次 于 東 朝 堂 之 北 , 西 向 。 又 設 版 位 於 大 橫 街 之 南 , 展 縣 , 設 桉 , 陳 車 輿 , 及 文 武 群 官 、 朝 集 、 蕃 客 之 次 位 , 皆 如 加 元 服 之 日 。

    其 日 , 前 二 刻 , 宮 官 服 其 器 服 , 諸 衛 率 各 勒 所 部 陳 于 庭 。 左 庶 子 奏 「 請 中 嚴 」 。 侍 衛 之 官 奉 迎 , 僕 進 金 路 , 內 率 一 人 執 刀 。 贊 善 奏「
發 引 」 。 令 侍 臣 上 馬 , 庶 子 承 令 。 其 餘 略 如 皇 帝 出 宮 之 禮 。 皇 太 子 遠 遊 冠 、 絳 紗 袍 , 三 師 導 , 三 少 從 , 鳴 鐃 而 行 。 降 路 入 次 , 亦 如 鑾 駕 。

    其 日 , 列 黃 麾 大 仗 , 侍 中 請 「 中 嚴 」 。 有 司 與 群 官 皆 入 就 位 。 三 師 、 三 少 導 從 , 皇 太 子 立 於 殿 門 外 之 東 , 西 向 。 黃 門 侍 郎 以 冊 、 寶 綬 桉 立 於 殿 內 道 北 , 西 面 , 中 書 侍 郎 立 桉 後 。 侍 中 乃 奏 「 外 辦 」 。 皇 帝 服 袞 冕 , 出 自 西 房 , 即 御 座 。 皇 太 子 入 就 位 。 典 儀 曰 : 「 再 拜 。 」 皇 太 子 再 拜 。 又 曰 : 「 再 拜 。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中 書 令 降 , 立 於 皇 太 子 東 北 , 西 向 。 中 書 侍 郎 一 人 引 冊 、 一 人 引 寶 綬 桉 立 於 其 東 , 西 面 , 以 冊 授 之 。 中 書 令 曰 : 「 有 制 。 」 皇 太 子 再 拜 , 中 書 令 跪 讀 冊 , 皇 太 子 再 拜 受 冊 , 左 庶 子 受 之 。 侍 郎 以 璽 綬 授 中 書 令 , 皇 太 子 進 受 , 以 授 左 庶 子 。 皇 太 子 再 拜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侍 中 奏 「 禮 畢 」 。 皇 帝 入 自 東 房 , 在 位 者 以 次 出 。

    皇 帝 御 明 堂 讀 時 令 。

    孟 春 , 禮 部 尚 書 先 讀 令 三 日 奏 讀 月 令 , 承 以 宣 告 。

    前 三 日 , 尚 舍 設 大 次 於 東 門 外 道 北 , 南 向 ; 守 宮 設 文 、 武 侍 臣 次 於 其 後 之 左 、 右 ; 設 群 官 次 於 璧 水 東 之 門 外 , 文 官 在 北 , 武 官 在 南 , 俱 西 上 。

    前 一 日 , 設 御 座 於 青 陽 左 A , 東 向 。 三 品 以 上 及 諸 司 長 官 座 於 堂 上 : 文 官 座 於 御 座 東 北 , 南 向 ; 武 官 座 於 御 座 之 東 , 北 向 。 俱 重 行 西 上 。 設 刑 部 郎 中 讀 令 座 於 御 座 東 南 , 北 向 , 有 桉 。 設 文 官 解 劍 席 於 丑 陛 之 左 , 武 官 於 卯 陛 之 右 , 皆 內 向 。 太 樂 令 展 宮 縣 於 青 陽 左 A 之 庭 , 設 舉 麾 位 於 堂 上 寅 階 之 南 , 北 向 ; 其 一 位 於 樂 縣 東 北 , 南 向 。 典 儀 設 三 品 以 上 及 應 升 坐 者 位 於 縣 東 , 文 左 武 右 , 俱 重 行 西 向 。 非 升 坐 者 文 官 四 品 、 五 品 位 於 縣 北 , 六 品 以 下 於 其 東 , 絕 位 , 俱 南 向 ; 武 官 四 品 、 五 品 於 縣 南 , 六 品 以 下 於 其 東 , 俱 北 向 。 皆 重 行 西 上 。 設 典 儀 位 於 縣 之 西 北 , 贊 者 二 人 在 東 , 差 退 , 俱 南 向 。 奉 禮 設 門 外 位 各 於 次 前 , 俱 每 等 異 位 , 重 行 相 向 , 西 上 。

    其 日 , 陳 小 駕 , 皇 帝 服 青 紗 袍 , 佩 蒼 玉 , 乘 金 路 出 宮 , 至 于 大 次 。 文 、 武 五 品 以 上 從 駕 之 官 皆 就 門 外 位 , 太 樂 令 、 工 人 、 協 律 郎 、 典 儀 帥 贊 者 皆 先 入 , 群 官 非 升 坐 者 次 入 , 就 位 。 刑 部 郎 中 以 月 令 置 於 桉 , 覆 以 帊 , 立 於 武 官 五 品 東 南 , 郎 中 立 於 桉 後 , 北 面 。 侍 中 版 奏 「 外 辦 」 。 皇 帝 御 輿 入 自 青 龍 門 , 升 自 寅 階 , 即 座 。 符 寶 郎 置 寶 於 前 。 典 儀 升 , 立 於 左 A 東 北 , 南 向 。 公 、 王 以 下 入 就 西 面 位 。 典 儀 曰 : 「 再 拜 。 」 贊 者 承 傳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侍 中 前 , 跪 奏 稱 : 「 侍 中 臣 某 言 : 請 延 公 、 王 等 升 。 」 又 侍 中 稱 : 「 制 曰 可 。 」 侍 中 詣 左 A 東 北 , 南 向 稱 : 「 詔 延 公 、 王 等 升 。 」 典 儀 傳 , 贊 者 承 傳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西 面 位 者 各 詣 其 階 , 解 劍 , 脫 舄 , 升 , 立 於 座 後 。 刑 部 郎 中 引 桉 進 , 立 於 卯 階 下 。 侍 中 跪 奏 「 請 讀 月 令 」 。 又 侍 中 稱 : 「 制 曰 可 。 」 刑 部 郎 中 再 拜 , 解 劍 , 俛 , 脫 舄 , 取 令 , 升 自 卯 階 , 詣 席 南 , 北 向 跪 , 置 令 於 桉 , 立 於 席 後 。 堂 上 典 儀 唱 : 「 就 座 。 」 公 、 王 以 下 及 刑 部 郎 中 並 就 座 。 刑 部 郎 中 讀 令 , 每 句 一 絕 , 使 言 聲 可 了 。 讀 訖 , 堂 上 典 儀 唱 「 可 起 。 」 王 、 公 以 下 皆 起 。 刑 部 郎 中 以 令 置 於 桉 , 與 群 官 佩 劍 , 納 舄 , 復 于 位 。 典 儀 曰 : 「 再 拜 。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西 面 位 者 出 。 侍 中 跪 奏 稱 : 「 侍 中 臣 某 言 : 禮 畢 。 」 皇 帝 降 座 , 御 輿 出 之 便 次 , 南 、 北 面 位 者 以 次 出 。

    自 仲 春 以 後 , 每 月 各 居 其 位 , 皆 冠 通 天 , 服 、 玉 之 色 如 其 時 。 若 四 時 之 孟 月 及 季 夏 土 王 , 讀 五 時 令 於 明 堂 亦 如 之 。

    皇 帝 親 養 三 老 五 更 於 太 學 。

    所 司 先 奏 三 師 、 三 公 致 仕 者 , 用 其 德 行 及 年 高 者 一 人 為 三 老 , 次 一 人 為 五 更 , 五 品 以 上 致 仕 者 為 國 老 , 六 品 以 下 致 仕 者 為 庶 老 。 尚 食 具 牢 饌 。

    前 三 日 , 尚 舍 設 大 次 於 學 堂 之 後 , 隨 地 之 宜 。 設 三 老 、 五 更 次 於 南 門 外 之 西 , 群 老 又 於 其 後 , 皆 東 向 。 文 官 於 門 外 之 東 , 武 官 在 群 老 之 西 , 重 行 , 東 西 向 , 皆 北 上 。

    前 一 日 , 設 御 座 於 堂 上 東 序 , 西 向 , 莞 筵 藻 席 。 三 老 座 於 西 楹 之 東 , 近 北 , 南 向 ; 五 更 座 於 西 階 上 , 東 向 ; 國 老 三 人 座 於 三 老 西 階 , 不 屬 焉 。 皆 莞 筵 藻 席 。 眾 國 老 座 於 堂 下 西 階 之 西 , 東 面 北 上 , 皆 蒲 筵 緇 布 純 , 加 莞 席 。 太 樂 令 展 宮 縣 於 庭 , 設 登 歌 於 堂 上 , 如 元 會 。 典 儀 設 文 、 武 官 五 品 以 上 位 於 縣 東 、 西 , 六 品 以 下 在 其 南 , 皆 重 行 , 西 向 北 上 ; 蕃 客 位 於 其 南 ; 諸 州 使 人 位 於 九 品 之 後 ; 學 生 分 位 於 文 、 武 官 之 後 。 設 門 外 位 如 設 次 。 又 設 尊 於 東 楹 之 西 , 北 向 , 左 玄 酒 , 右 坫 以 置 爵 。

    其 日 , 鑾 駕 將 至 , 先 置 之 官 就 門 外 位 , 學 生 俱 青 衿 服 , 入 就 位 。 鑾 駕 至 太 學 門 , 回 輅 南 向 , 侍 中 跪 奏 「 請 降 輅 」 。 降 , 入 大 次 。 文 、 武 五 品 以 上 從 駕 之 官 皆 就 門 外 位 , 太 樂 令 、 工 人 、 二 舞 入 , 群 官 、 客 使 以 次 入 。 初 , 鑾 駕 出 宮 , 量 時 刻 , 遣 使 迎 三 老 、 五 更 於 其 第 , 三 老 、 五 更 俱 服 進 賢 冠 , 乘 安 車 , 前 後 導 從 。 其 國 老 、 庶 老 則 有 司 預 戒 之 。 鑾 駕 既 至 太 學 , 三 老 、 五 更 及 群 老 等 俱 赴 集 , 群 老 各 服 其 服 。 太 常 少 卿 贊 三 老 、 五 更 俱 出 次 , 引 立 於 學 堂 南 門 外 之 西 , 東 面 北 上 ; 奉 禮 贊 群 老 出 次 , 立 於 三 老 、 五 更 之 後 ; 太 常 博 士 引 太 常 卿 升 , 立 於 學 堂 北 戶 之 內 , 當 戶 北 面 。 侍 中 版 奏 「 外 辦 」 。 皇 帝 出 戶 , 殿 中 監 進 大 珪 , 皇 帝 執 大 珪 , 降 , 迎 三 老 於 門 內 之 東 , 西 面 立 。 侍 臣 從 立 於 皇 帝 之 後 , 太 常 卿 與 博 士 退 立 於 左 。 三 老 、 五 更 皆 杖 , 各 二 人 夾 扶 左 右 , 太 常 少 卿 引 導 , 敦 史 執 筆 以 從 。 三 老 、 五 更 於 門 西 , 東 面 北 上 , 奉 禮 引 群 老 隨 入 , 立 於 其 後 。 太 常 卿 前 奏 「 請 再 拜 」 。 皇 帝 再 拜 , 三 老 、 五 更 去 杖 , 攝 齊 答 拜 。 皇 帝 揖 進 , 三 老 在 前 , 五 更 從 , 仍 杖 , 夾 扶 至 階 , 皇 帝 揖 升 , 俱 就 座 後 立 。 皇 帝 西 面 再 拜 三 老 , 三 老 南 面 答 拜 , 皇 帝 又 西 向 肅 拜 五 更 , 五 更 答 肅 拜 , 俱 坐 。 三 公 授 几 , 九 卿 正 履 。 殿 中 監 、 尚 食 奉 御 進 珍 羞 及 黍 、 稷 等 , 皇 帝 省 之 , 遂 設 於 三 老 前 。 皇 帝 詣 三 老 座 前 , 執 醬 而 饋 〔 三 〕 , 乃 詣 酒 尊 所 取 爵 , 侍 中 贊 酌 酒 , 皇 帝 進 , 執 爵 而 酳 。 尚 食 奉 御 以 次 進 珍 羞 酒 食 於 五 更 前 , 國 老 、 庶 老 等 皆 坐 , 又 設 酒 食 於 前 , 皆 食 。 皇 帝 即 座 。 三 老 乃 論 五 孝 六 順 、 典 訓 大 綱 , 格 言 宣 於 上 , 惠 音 被 于 下 。 皇 帝 乃 虛 躬 請 受 , 敦 史 執 筆 錄 善 言 善 行 。 禮 畢 , 三 老 以 下 降 筵 , 太 常 卿 引 皇 帝 從 以 降 階 , 逡 巡 立 於 階 前 。 三 老 、 五 更 出 , 皇 帝 升 , 立 於 階 上 , 三 老 、 五 更 出 門 。 侍 中 前 奏 「 禮 畢 」 。 皇 帝 降 還 大 次 。 三 老 、 五 更 升 安 車 , 導 從 而 還 , 群 官 及 學 生 等 以 次 出 。 明 日 , 三 老 詣 闕 表 謝 。

    州 貢 明 經 、 秀 才 、 進 士 身 孝 悌 旌 表 門 閭 者 , 行 鄉 飲 酒 之 禮 , 皆 刺 史 為 主 人 。 先 召 鄉 致 仕 有 德 者 謀 之 , 賢 者 為 賓 , 其 次 為 介 , 又 其 次 為 眾 賓 , 與 之 行 禮 , 而 賓 舉 之 。 主 人 戒 賓 , 立 於 大 門 外 之 西 , 東 面 ; 賓 立 於 東 階 下 , 西 面 。 將 命 者 立 於 賓 之 左 , 北 面 , 受 命 出 , 立 於 門 外 之 東 , 西 面 , 曰 : 「 敢 請 事 。 」 主 人 曰 : 「 某 日 行 鄉 飲 酒 之 禮 , 請 吾 子 臨 之 。 」 將 命 者 入 告 , 賓 出 , 立 於 門 東 , 西 面 拜 辱 , 主 人 答 拜 。 主 人 曰 : 「 吾 子 學 優 行 高 , 應 茲 觀 國 , 某 日 展 禮 , 請 吾 子 臨 之 。 」 賓 曰 : 「 某 固 陋 , 恐 辱 命 , 敢 辭 。 」 主 人 曰 : 「 某 謀 於 父 師 , 莫 若 吾 子 賢 , 敢 固 以 請 。 」 賓 曰 : 「 夫 子 申 命 之 , 某 敢 不 敬 須 。 」 主 人 再 拜 , 賓 答 拜 , 主 人 送 , 賓 拜 退 。 其 戒 介 亦 如 之 , 辭 曰 : 「 某 日 行 鄉 飲 酒 之 禮 , 請 吾 子 貳 之 。 」

    其 日 質 明 , 設 賓 席 於 楹 間 , 近 北 , 南 向 ; 主 人 席 於 阼 階 上 , 西 向 ; 介 席 於 西 階 上 , 東 向 ; 眾 賓 席 三 於 賓 席 之 西 , 南 向 ; 皆 不 屬 。 又 設 堂 下 眾 賓 席 於 西 階 西 南 , 東 面 北 上 。 設 兩 壺 於 賓 席 之 東 , 少 北 , 玄 酒 在 西 , 加 勺 冪 。 置 篚 於 壺 南 , 東 肆 , 實 以 爵 觶 。 設 贊 者 位 於 東 階 東 , 西 向 北 上 。 賓 、 介 及 眾 賓 至 , 位 於 大 門 外 之 右 , 東 面 北 上 。 主 人 迎 賓 於 門 外 之 左 , 西 面 拜 賓 , 賓 答 拜 ; 又 西 南 面 拜 介 , 介 答 拜 ; 又 西 南 面 揖 眾 賓 , 眾 賓 報 揖 。 主 人 又 揖 賓 , 賓 報 揖 。 主 人 先 入 門 而 右 , 西 面 。 賓 入 門 而 左 , 東 面 。 介 及 眾 賓 序 入 , 立 於 賓 西 南 , 東 面 北 上 。 眾 賓 非 三 賓 者 皆 北 面 東 上 。

    主 人 將 進 揖 , 當 階 揖 , 賓 皆 報 揖 。 及 階 , 主 人 曰 : 「 請 吾 子 升 。 」 賓 曰 : 「 某 敢 辭 。 」 主 人 曰 : 「 固 請 吾 子 升 。 」 賓 曰 : 「 某 敢 固 辭 。 」 主 人 曰 : 「 終 請 吾 子 升 。 」 賓 曰 : 「 某 敢 終 辭 。 」 主 人 升 自 阼 階 , 賓 升 自 西 階 , 當 楣 , 北 面 立 。 執 尊 者 徹 冪 。 主 人 適 篚 , 跪 取 爵 , 興 , 適 尊 實 之 , 進 賓 席 前 , 西 北 面 獻 賓 。 賓 西 階 上 北 面 拜 。 主 人 少 退 , 賓 進 於 席 前 , 受 爵 , 退 , 復 西 階 上 , 北 面 立 。 主 人 退 於 阼 階 上 , 北 面 拜 , 送 爵 。 賓 少 退 , 贊 者 薦 脯 、 醢 於 賓 席 前 。 賓 自 西 方 升 席 , 南 面 立 。 贊 者 設 折 俎 , 賓 跪 , 左 執 爵 , 右 取 脯 , 擩 於 醢 , 祭 於 籩 、 豆 之 間 , 遂 祭 酒 , 啐 酒 , 興 , 降 席 東 , 適 西 階 上 , 北 面 跪 , 卒 爵 , 執 爵 興 , 適 尊 實 之 , 進 主 人 席 前 , 東 面 酢 主 人 。 主 人 於 阼 階 上 北 面 拜 , 賓 少 退 。 主 人 進 受 爵 , 退 阼 階 上 , 北 面 立 。 賓 退 , 復 西 階 上 , 北 面 拜 , 送 爵 。 贊 者 薦 脯 、 醢 於 主 人 席 前 , 主 人 由 席 東 自 北 方 升 席 , 贊 者 設 折 俎 , 主 人 跪 , 左 執 爵 , 右 祭 脯 , 擩 於 醢 , 祭 於 籩 、 豆 之 間 , 遂 祭 酒 , 啐 酒 , 興 , 自 南 方 降 席 , 復 阼 階 上 , 北 面 跪 , 卒 爵 , 執 爵 興 , 跪 奠 爵 於 東 序 端 , 興 , 適 篚 , 跪 取 觶 實 之 以 酬 , 復 阼 階 上 , 北 面 跪 , 奠 觶 , 遂 拜 , 執 觶 興 。 賓 西 階 上 答 拜 。 主 人 跪 酒 祭 , 遂 飲 , 卒 觶 , 執 觶 興 , 適 尊 實 之 , 進 賓 席 前 , 北 面 。 賓 拜 , 主 人 少 退 。 賓 既 拜 , 主 人 跪 奠 觶 於 薦 西 , 興 , 復 阼 階 上 位 。 賓 遂 進 席 前 , 北 面 跪 , 取 觶 , 興 , 復 西 階 上 位 。 主 人 北 面 拜 送 。 賓 進 席 前 , 北 面 跪 , 奠 觶 於 薦 東 , 興 , 復 西 階 上 位 。 主 人 北 面 揖 , 降 立 阼 階 下 , 西 面 。 賓 降 立 於 階 西 , 東 面 。

    主 人 進 延 介 , 揖 之 , 介 報 揖 。 至 階 , 一 讓 升 , 主 人 升 阼 階 , 介 升 西 階 , 當 楣 , 北 面 立 。 主 人 詣 東 序 端 , 跪 取 爵 , 興 , 適 尊 實 之 , 進 於 介 席 前 , 西 南 面 獻 介 。 介 西 階 上 北 面 拜 , 主 人 少 退 , 介 進 , 北 面 受 爵 , 退 復 位 。 主 人 於 介 右 北 面 拜 送 爵 , 介 少 退 , 主 人 立 於 西 階 之 東 。 贊 者 薦 脯 、 醢 於 介 席 前 , 介 進 自 北 方 , 升 席 , 贊 者 設 折 俎 , 介 跪 , 左 執 爵 , 右 祭 脯 、 醢 , 遂 祭 酒 , 執 爵 興 , 自 南 方 降 席 , 北 面 跪 , 卒 爵 , 執 爵 興 。 介 授 主 人 爵 , 主 人 適 尊 實 之 , 酢 於 西 階 上 , 立 於 介 右 , 北 面 跪 , 奠 爵 , 遂 拜 , 執 爵 興 。 介 答 拜 。 主 人 跪 祭 , 遂 飲 , 卒 爵 , 執 爵 興 , 進 , 跪 奠 爵 於 西 楹 南 , 還 阼 階 上 , 揖 降 。 介 降 , 立 於 賓 南 。

    主 人 於 阼 階 前 西 南 揖 眾 賓 , 遂 升 , 適 西 楹 南 , 跪 取 爵 , 興 , 適 尊 實 之 , 進 於 西 階 上 , 南 面 獻 眾 賓 之 長 , 升 西 階 上 , 北 面 拜 , 受 爵 。 主 人 於 眾 賓 長 之 右 , 北 面 拜 送 。 贊 者 薦 脯 、 醢 於 其 席 前 , 眾 賓 之 長 升 席 , 跪 , 左 執 爵 , 右 祭 脯 、 醢 , 祭 酒 , 執 爵 , 興 , 退 於 西 階 上 , 立 飲 訖 , 授 主 人 爵 , 降 , 復 位 。 主 人 又 適 尊 實 之 , 進 於 西 階 上 , 南 面 獻 眾 賓 之 次 者 , 如 獻 眾 賓 之 長 。 又 次 一 人 升 , 飲 , 亦 如 之 。 主 人 適 尊 實 酒 , 進 於 西 階 上 , 南 面 獻 堂 下 眾 賓 。 每 一 人 升 , 受 爵 , 跪 祭 , 立 飲 , 贊 者 遍 薦 脯 、 醢 於 其 位 。 主 人 受 爵 、 尊 於 篚 。 主 人 與 賓 一 揖 一 讓 升 , 賓 、 介 、 眾 賓 序 升 , 即 席 。

    設 工 人 席 於 堂 廉 西 階 之 東 〔 四 〕 , 北 面 東 上 。 工 四 人 , 先 二 瑟 , 後 二 歌 。 工 持 瑟 升 自 階 , 就 位 坐 。 工 鼓 鹿 鳴 , 卒 歌 , 笙 入 , 立 於 堂 下 , 北 面 , 奏 南 陔 。 乃 間 歌 , 歌 南 有 嘉 魚 , 笙 崇 丘 ; 乃 合 樂 周 南 關 雎 、 召 南 鵲 巢 。

    司 正 升 自 西 階 , 司 正 謂 主 人 贊 禮 者 , 禮 樂 之 正 。 既 成 , 將 留 賓 , 為 有 懈 墮 , 立 司 正 以 監 之 。 跪 取 觶 於 篚 , 興 , 適 尊 實 之 , 降 自 西 階 , 詣 階 間 , 左 還 , 北 面 跪 , 奠 觶 , 拱 手 少 跪 〔 五 〕 , 取 觶 , 遂 飲 , 卒 觶 , 奠 , 再 拜 。 賓 降 席 , 跪 取 觶 於 篚 , 適 尊 實 之 , 詣 阼 階 上 , 北 面 酬 主 人 。 主 人 降 席 , 進 立 於 賓 東 , 賓 跪 奠 觶 , 遂 拜 , 執 觶 興 , 主 人 答 拜 , 賓 立 飲 , 卒 觶 , 適 尊 實 之 , 阼 階 上 東 南 授 主 人 , 主 人 再 拜 , 賓 少 退 , 主 人 受 觶 , 賓 於 主 人 之 西 , 北 面 拜 送 , 賓 揖 , 復 席 。 主 人 進 西 階 上 , 北 面 酬 介 , 介 降 席 , 自 南 方 進 , 立 於 主 人 之 西 , 北 面 。 主 人 跪 奠 觶 , 遂 拜 , 執 觶 興 , 介 答 拜 。 主 人 立 飲 , 卒 觶 , 適 尊 實 之 , 進 西 階 上 , 西 面 立 , 介 拜 , 主 人 少 退 , 介 受 觶 , 主 人 於 介 東 , 北 面 拜 送 , 主 人 揖 , 復 席 。

    司 正 升 自 西 階 , 近 西 , 北 面 立 , 相 旅 曰 : 「 某 子 受 酬 。 」 受 酬 者 降 席 , 自 西 方 進 , 北 面 立 於 介 右 。 司 正 退 , 立 於 序 端 , 東 面 , 避 受 酬 者 。 介 跪 奠 觶 , 遂 拜 , 執 觶 興 , 某 子 答 拜 。 介 立 飲 , 卒 觶 , 適 尊 實 之 , 進 西 階 上 , 西 南 面 授 某 子 , 某 子 受 觶 , 介 立 於 某 子 之 左 , 北 面 , 揖 , 復 席 。 司 正 曰 : 「 某 子 受 酬 。 」 受 酬 者 降 席 , 自 西 方 立 於 某 子 之 左 , 北 面 , 某 子 跪 奠 觶 , 遂 拜 , 執 觶 興 , 受 酬 者 答 拜 。 某 子 立 飲 , 卒 觶 , 適 尊 實 之 , 進 西 階 上 , 西 南 面 授 之 , 受 酬 者 受 觶 , 某 子 立 於 酬 者 之 右 , 揖 , 復 席 。 次 一 人 及 堂 下 眾 賓 受 酬 亦 如 之 。 卒 受 酬 者 以 觶 跪 奠 於 篚 , 興 , 復 階 下 位 。 司 正 適 阼 階 上 , 東 面 請 命 於 主 人 , 主 人 曰 : 「 請 坐 於 賓 。 」 司 正 回 , 北 面 告 於 賓 曰 : 「 請 賓 坐 。 」 賓 曰 : 「 唯 命 。 」 賓 、 主 各 就 席 坐 。 若 賓 、 主 公 服 者 , 則 降 脫 履 , 主 人 先 左 , 賓 先 右 。 司 正 降 , 復 位 。 乃 羞 肉 胾 、 醢 , 賓 、 主 燕 飲 , 行 無 算 爵 , 無 算 樂 , 主 人 之 贊 者 皆 興 焉 。 已 燕 , 賓 、 主 俱 興 , 賓 以 下 降 自 西 階 , 主 人 降 自 東 階 , 賓 以 下 出 立 於 門 外 之 西 , 東 面 北 上 , 主 人 送 於 門 外 之 東 , 西 面 再 拜 , 賓 、 介 逡 巡 而 退 。

    季 冬 之 月 正 齒 位 , 則 縣 令 為 主 人 , 鄉 之 老 人 年 六 十 以 上 有 德 望 者 一 人 為 賓 , 次 一 人 為 介 , 又 其 次 為 三 賓 , 又 其 次 為 眾 賓 。 年 六 十 者 三 豆 , 七 十 者 四 豆 , 八 十 者 五 豆 , 九 十 者 及 主 人 皆 六 豆 。 賓 、 主 燕 飲 , 則 司 正 北 面 請 賓 坐 , 賓 、 主 各 就 席 立 。 司 正 適 篚 , 跪 取 觶 , 興 , 實 之 , 進 立 于 楹 間 , 北 面 , 乃 揚 觶 而 戒 之 以 忠 孝 之 本 。 賓 、 主 以 下 皆 再 拜 。 司 正 跪 奠 觶 , 再 拜 , 跪 取 觶 飲 , 卒 觶 , 興 , 賓 、 主 以 下 皆 坐 。 司 正 適 篚 , 跪 奠 觶 , 興 , 降 復 位 , 乃 行 無 算 爵 。 其 大 抵 皆 如 鄉 飲 酒 禮 。

校 勘 記

〔 一 〕   戶 部 以 諸 州 貢 物 陳 於 太 極 門 東 東 西 廂   開 元 禮 卷 九 七 、 通 典 卷 一 二 三 「 門 」 下 不 重 「 東 」 字 。

〔 二 〕   殿 上 典 儀 唱   「 上 」 , 各 本 原 作 「 中 」 , 據 開 元 禮 卷 九 七 、 通 典 卷 一 二 三 改 。

〔 三 〕   執 醬 而 饋   「 醬 」 , 各 本 原 作 「 爵 」 。 案 禮 記 樂 記 、 祭 義 , 開 元 禮 卷 一 0 四 及 通 典 卷 一 二 四 均 作 「 執 醬 而 饋 」 , 據 改 。

〔 四 〕   設 工 人 席 於 堂 廉 西 階 之 東   各 本 原 無 「 階 」 字 , 據 開 元 禮 卷 一 二 八 、 通 典 卷 一 三 0 補 。

〔 五 〕   拱 手 少 跪   開 元 禮 卷 一 二 八 、 通 典 卷 一 三 0 「 少 」 下 有 「 立 」 字 。
 
 
 

唐 書 卷 二 十

    志 第 十

      禮 樂 十

    五 曰 凶 禮 。

    周 禮 五 禮 , 二 曰 凶 禮 。 唐 初 , 徙 其 次 第 五 , 而 李 義 府 、 許 敬 宗 以 為 凶 事 非 臣 子 所 宜 言 , 遂 去 其 國 卹 一 篇 , 由 是 天 子 凶 禮 闕 焉 。 至 國 有 大 故 , 則 皆 臨 時 采 掇 附 比 以 從 事 , 事 已 , 則 諱 而 不 傳 , 故 後 世 無 考 焉 。 至 開 元 制 禮 , 惟 著 天 子 賑 卹 水 旱 、 遣 使 問 疾 、 弔 死 、 舉 哀 、 除 服 、 臨 喪 、 冊 贈 之 類 , 若 五 服 與 諸 臣 之 喪 葬 、 衰 麻 、 哭 泣 , 則 頗 詳 焉 。

    凡 四 方 之 水 、 旱 、 蝗 , 天 子 遣 使 者 持 節 至 其 州 , 位 于 庭 , 使 者 南 面 , 持 節 在 其 東 南 , 長 官 北 面 , 寮 佐 、 正 長 、 老 人 在 其 後 , 再 拜 , 以 授 制 書 。

    其 問 疾 亦 如 之 , 其 主 人 迎 使 者 於 門 外 , 使 者 東 面 , 主 人 西 面 , 再 拜 而 入 。 其 問 婦 人 之 疾 , 則 受 勞 問 者 北 面 。

    若 舉 哀 之 日 , 為 位 於 別 殿 , 文 武 三 品 以 上 入 哭 于 庭 , 四 品 以 下 哭 于 門 外 。 有 司 版 奏 「 中 嚴 」 、 「 外 辦 」 。 皇 帝 已 變 服 而 哭 , 然 後 百 官 內 外 在 位 者 皆 哭 , 十 五 舉 音 , 哭 止 而 奉 慰 。 其 除 服 如 之 。 皇 帝 服 : 一 品 錫 衰 , 三 品 以 上 緦 衰 , 四 品 以 下 疑 衰 。 服 期 者 , 三 朝 晡 止 ; 大 功 , 朝 晡 止 ; 小 功 以 下 , 一 哀 止 。 晡 , 百 官 不 集 。 若 為 蕃 國 君 長 之 喪 , 則 設 次 于 城 外 , 向 其 國 而 哭 , 五 舉 音 止 。

    若 臨 喪 , 則 設 大 次 於 其 門 西 , 設 素 裀 榻 於 堂 上 。 皇 帝 小 駕 、 鹵 簿 , 乘 四 望 車 , 警 蹕 , 鼓 吹 備 而 不 作 。 皇 帝 至 大 次 , 易 素 服 , 從 官 皆 易 服 , 侍 臣 則 不 。 皇 帝 出 次 , 喪 主 人 免 絰 、 釋 杖 、 哭 門 外 , 望 見 乘 輿 , 止 哭 而 再 拜 , 先 入 門 右 , 西 向 。 皇 帝 至 堂 , 升 自 阼 階 , 即 哭 位 。 巫 、 祝 各 一 人 先 升 , 巫 執 桃 立 于 東 南 , 祝 執 茢 立 于 西 南 , 戈 者 四 人 先 後 隨 升 。 喪 主 人 入 廷 再 拜 , 敕 引 乃 升 , 立 戶 內 之 東 , 西 向 。 皇 帝 出 , 喪 主 人 門 外 拜 送 。 皇 帝 變 服 于 次 , 乃 還 廬 。 文 、 武 常 服 。 皇 帝 升 車 , 鼓 吹 不 作 而 入 。

    其 以 敕 使 冊 贈 , 則 受 冊 于 朝 堂 , 載 以 犢 車 , 備 鹵 簿 , 至 第 。 妃 主 以 內 侍 為 使 , 贈 者 以 蠟 印 畫 綬 。 冊 贈 必 因 其 啟 葬 , 既 葬 則 受 於 靈 寢 , 既 除 則 受 於 廟 。 主 人 公 服 而 不 哭 , 或 單 衣 而 介 幘 。 受 必 有 祭 ; 未 廟 , 受 之 寢 。

    五 服 之 制 。

    斬 衰 三 年 。 正 服 : 子 為 父 , 女 子 子 在 室 與 已 嫁 而 反 室 為 父 。 加 服 : 嫡 孫 為 後 者 為 祖 , 父 為 長 子 。 義 服 : 為 人 後 者 為 所 後 父 , 妻 為 夫 , 妾 為 君 , 國 官 為 君 。 王 公 以 下 三 月 而 葬 , 葬 而 虞 , 三 虞 而 卒 哭 。 十 三 月 小 祥 , 二 十 五 月 大 祥 , 二 十 七 月 禫 祭 。

    齊 衰 三 年 。 正 服 : 子 , 父 在 為 母 。 加 服 : 為 祖 後 者 , 祖 卒 則 為 祖 母 , 母 為 長 子 。 義 服 : 為 繼 母 、 慈 母 , 繼 母 為 長 子 , 妾 為 君 之 長 子 。

    齊 衰 杖 周 。 降 服 : 父 卒 , 母 嫁 及 出 妻 之 子 為 母 , 報 , 服 亦 如 之 。 正 服 : 為 祖 後 者 , 祖 在 為 祖 母 。 義 服 : 父 卒 , 繼 母 嫁 , 從 , 為 之 服 報 ; 夫 為 妻 。

    齊 衰 不 杖 周 。 正 服 : 為 祖 父 母 , 為 伯 叔 父 , 為 兄 弟 , 為 眾 子 , 為 兄 弟 之 子 及 女 子 子 在 室 與 適 人 者 , 為 嫡 孫 , 為 姑 、 姊 妹 與 無 夫 子 , 報 , 女 子 子 與 適 人 為 祖 父 母 , 妾 為 其 子 。 加 服 : 女 子 子 適 人 者 為 兄 弟 之 為 父 後 者 。 降 服 : 妾 為 其 父 母 , 為 人 後 者 為 其 父 母 , 報 , 女 子 子 適 人 者 為 其 父 母 。 義 服 : 為 伯 叔 母 , 為 繼 父 同 居 者 , 妾 為 嫡 妻 , 妾 為 君 之 庶 子 , 婦 為 舅 、 姑 , 為 夫 之 兄 弟 之 子 , 舅 、 姑 為 嫡 婦 。

    齊 衰 五 月 。 正 服 : 為 曾 祖 父 母 , 女 子 子 在 室 及 嫁 者 亦 如 之 。

    齊 衰 三 月 。 正 服 : 為 高 祖 父 母 , 女 子 子 在 室 及 嫁 者 亦 如 之 。 義 服 : 為 繼 父 不 同 居 者 。

    其 父 卒 母 嫁 , 出 妻 之 子 為 母 , 及 為 祖 後 , 祖 在 為 祖 母 , 雖 周 除 , 仍 心 喪 三 年 。

    大 功 , 長 殤 九 月 , 中 殤 七 月 。 正 服 : 為 子 、 女 子 子 之 長 殤 、 中 殤 , 為 叔 父 之 長 殤 、 中 殤 , 為 姑 、 姊 妹 之 長 殤 、 中 殤 , 為 兄 弟 之 長 殤 、 中 殤 , 為 嫡 孫 之 長 殤 、 中 殤 , 為 兄 弟 之 子 、 女 子 之 長 殤 、 中 殤 〔 一 〕 。 義 服 : 為 夫 之 兄 弟 之 子 、 女 子 子 之 長 殤 、 中 殤 。 成 人 九 月 正 服 : 為 從 兄 弟 , 為 庶 孫 。 降 服 : 為 女 子 子 適 人 者 , 為 姑 、 姊 妹 適 人 者 報 ; 出 母 為 女 子 子 適 人 者 , 為 兄 弟 之 女 適 人 者 報 ; 為 人 後 者 為 其 兄 弟 與 姑 、 姊 妹 在 室 者 報 。 義 服 : 為 夫 之 祖 父 母 與 伯 叔 父 母 報 , 為 夫 之 兄 弟 女 適 人 者 報 ; 夫 為 人 後 者 , 其 妻 為 本 生 舅 、 姑 , 為 眾 子 之 婦 。

    小 功 五 月 殤 。 正 服 : 為 子 、 女 子 子 之 下 殤 , 為 叔 父 之 下 殤 , 為 姑 、 姊 妹 之 下 殤 , 為 兄 弟 之 下 殤 , 為 嫡 孫 之 下 殤 , 為 兄 弟 之 子 、 女 子 子 之 下 殤 , 為 從 兄 弟 姊 妹 之 長 殤 , 為 庶 孫 之 長 殤 。 降 服 : 為 人 後 者 為 其 兄 弟 之 長 殤 , 出 嫁 姑 為 姪 之 長 殤 , 為 人 後 者 為 其 姑 、 姊 妹 之 長 殤 。 義 服 : 為 夫 之 兄 弟 之 子 、 女 子 子 之 下 殤 , 為 夫 之 叔 父 之 長 殤 。 成 人 正 服 : 為 從 祖 祖 父 報 , 為 從 祖 父 報 , 為 從 祖 姑 、 姊 妹 在 室 者 報 , 為 從 祖 兄 弟 報 , 為 從 祖 祖 姑 在 室 者 報 , 為 外 祖 父 母 , 為 舅 及 從 母 報 。 降 服 : 為 從 父 姊 妹 適 人 者 報 , 為 孫 女 適 人 者 , 為 人 後 者 為 其 姑 、 姊 妹 適 人 者 報 。 義 服 : 為 從 祖 祖 母 報 , 為 從 祖 母 報 , 為 夫 之 姑 、 姊 妹 在 室 及 適 人 者 報 , 娣 姒 婦 報 , 為 同 母 異 父 兄 弟 姊 妹 報 , 為 嫡 母 之 父 母 兄 弟 從 母 , 為 庶 母 慈 己 者 , 為 嫡 孫 之 婦 , 母 出 為 繼 母 之 父 母 兄 弟 從 母 , 嫂 叔 報 。

    緦 麻 三 月 殤 。 正 服 : 為 從 父 兄 弟 姊 妹 之 中 殤 、 下 殤 , 為 庶 孫 之 中 殤 、 下 殤 , 為 從 祖 叔 父 之 長 殤 , 為 從 祖 兄 弟 之 長 殤 , 為 舅 及 從 母 之 長 殤 , 為 從 父 兄 弟 之 子 之 長 殤 , 為 兄 弟 之 孫 長 殤 , 為 從 祖 姑 、 姊 妹 之 長 殤 。 降 服 : 為 人 後 者 為 其 兄 弟 之 中 殤 、 下 殤 , 為 姪 之 中 殤 、 下 殤 , 出 嫁 姑 為 之 報 , 為 人 後 者 為 其 姑 、 姊 妹 之 中 殤 、 下 殤 。 義 服 : 為 人 後 者 為 從 父 兄 弟 之 長 殤 , 為 夫 之 叔 父 之 中 殤 、 下 殤 , 為 夫 之 姑 、 姊 妹 之 長 殤 。 成 人 正 服 : 為 族 兄 弟 , 為 族 曾 祖 父 報 , 為 族 祖 父 報 , 為 族 父 報 , 為 外 孫 , 為 曾 孫 、 玄 孫 , 為 從 母 兄 弟 姊 妹 , 為 姑 之 子 , 為 舅 之 子 , 為 族 曾 祖 姑 在 室 者 報 , 為 族 祖 姑 在 室 者 報 , 為 族 姑 在 室 者 報 。 降 服 : 為 從 祖 姑 、 姊 妹 適 人 者 報 , 女 子 子 適 人 者 為 從 祖 父 報 , 庶 子 為 父 後 者 為 其 母 , 為 從 祖 姑 適 人 者 報 , 為 人 後 者 為 外 祖 父 母 , 為 兄 弟 之 孫 女 適 人 者 報 。 義 服 ; 為 族 曾 祖 母 報 , 為 族 祖 母 報 , 為 族 母 報 , 為 庶 孫 之 婦 , 女 子 子 適 人 者 為 從 祖 伯 叔 母 , 為 庶 母 , 為 乳 母 , 為 婿 , 為 妻 之 父 母 , 為 夫 之 曾 祖 高 祖 父 母 , 為 夫 之 從 祖 祖 父 母 報 , 為 夫 之 從 祖 父 母 報 , 為 夫 之 外 祖 父 母 報 , 為 從 祖 兄 弟 之 子 , 為 夫 之 從 父 兄 弟 之 妻 , 為 夫 之 從 父 姊 妹 在 室 及 適 人 者 , 為 夫 之 舅 及 從 母 報 。 改 葬 : 子 為 父 母 , 妻 妾 為 其 夫 , 其 冠 服 杖 屨 皆 依 儀 禮 。 皇 家 所 絕 傍 親 無 服 者 , 皇 弟 、 皇 子 為 之 皆 降 一 等 。

    初 , 太 宗 嘗 以 同 爨 緦 而 嫂 叔 乃 無 服 , 舅 與 從 母 親 等 而 異 服 , 詔 侍 中 魏 徵 、 禮 部 侍 郎 令 狐 德 棻 等 議 : 「 舅 為 母 族 , 姨 乃 外 戚 它 姓 , 舅 固 為 重 , 而 服 止 一 時 , 姨 喪 乃 五 月 , 古 人 未 達 者 也 。 於 是 服 曾 祖 父 母 齊 衰 三 月 者 , 增 以 齊 衰 五 月 ; 適 子 婦 大 功 , 增 以 期 ; 眾 子 婦 小 功 , 增 以 大 功 ; 嫂 叔 服 以 小 功 五 月 報 ; 其 弟 妻 及 夫 兄 亦 以 小 功 ; 舅 服 緦 , 請 與 從 母 增 以 小 功 。 」 然 律 疏 舅 報 甥 , 服 猶 緦 。 顯 慶 中 , 長 孫 無 忌 以 為 甥 為 舅 服 同 從 母 , 則 舅 宜 進 同 從 母 報 。 又 古 庶 母 緦 , 今 無 服 , 且 庶 母 之 子 , 昆 弟 也 , 為 之 杖 齊 , 是 同 氣 而 吉 凶 異 , 自 是 亦 改 服 緦 。 上 元 元 年 , 武 后 請 「 父 在 , 服 母 三 年 」 。 開 元 五 年 , 右 補 闕 盧 履 冰 言 : 「 禮 , 父 在 為 母 期 , 而 服 三 年 , 非 也 , 請 如 舊 章 。 」 乃 詔 并 議 舅 及 嫂 叔 服 , 久 而 不 能 決 。 二 十 年 , 中 書 令 蕭 嵩 等 改 脩 五 禮 , 於 是 父 在 為 母 齊 衰 三 年 。

    諸 臣 之 喪 。

    有 疾 , 齊 於 正 寢 , 臥 東 首 北 墉 下 。 疾 困 , 去 衣 , 加 新 衣 , 徹 樂 , 清 掃 內 外 。 四 人 坐 而 持 手 足 , 遺 言 則 書 之 屬 纊 。 氣 絕 , 寢 於 地 。 男 子 白 布 衣 , 被 髮 徒 跣 ; 婦 人 女 子 青 縑 衣 , 去 首 飾 ; 齊 衰 以 下 , 丈 夫 素 冠 。 主 人 坐 於 床 東 , 啼 踊 無 數 。 眾 主 人 在 其 後 , 兄 弟 之 子 以 下 又 在 其 後 , 皆 西 面 南 上 , 哭 。 妻 坐 於 床 西 , 妾 及 女 子 在 其 後 〔 二 〕 , 哭 踊 無 數 。 兄 弟 之 女 以 下 又 在 其 後 , 皆 東 面 南 上 , 籍 稿 坐 哭 。 內 外 之 際 , 隔 以 行 帷 。 祖 父 以 下 為 帷 東 北 壁 下 , 南 面 西 上 ; 祖 母 以 下 為 帷 西 北 壁 , 南 面 東 上 。 外 姻 丈 夫 於 戶 外 東 , 北 面 西 上 ; 婦 人 於 主 婦 西 北 , 南 面 東 上 。 諸 內 喪 , 則 尊 行 丈 夫 及 外 親 丈 夫 席 位 於 前 堂 , 若 戶 外 之 左 右 , 俱 南 面 。 宗 親 戶 東 , 西 上 ; 外 親 戶 西 , 東 上 。 凡 喪 , 皆 以 服 精 粗 為 序 , 國 官 位 於 門 內 之 東 , 重 行 北 面 西 上 , 俱 蒞 巾 帕 頭 , 舒 薦 坐 ; 參 佐 位 於 門 內 之 西 , 重 行 北 面 東 上 , 素 服 , 皆 舒 席 坐 , 哭 。 斬 衰 , 三 日 不 食 ; 齊 衰 , 二 日 不 食 ; 大 功 , 三 不 食 ; 小 功 、 緦 麻 , 再 不 食 。

    復 於 正 寢 。 復 者 三 人 , 以 死 者 之 上 服 左 荷 之 , 升 自 前 東 霤 , 當 屋 履 危 , 北 面 西 上 。 左 執 領 , 右 執 腰 , 招 以 左 。 每 招 , 長 聲 呼 「 某 復 」 , 三 呼 止 , 投 衣 於 前 , 承 以 篋 , 升 自 阼 階 , 入 以 覆 尸 。

    乃 設 床 於 室 戶 內 之 西 , 去 腳 , 簟 、 枕 , 施 幄 , 去 裙 。 遷 尸 於 床 , 南 首 , 覆 用 斂 衾 , 去 死 衣 , 楔 齒 以 角 柶 , 綴 足 以 燕 几 , 校 在 南 。 其 內 外 哭 位 如 始 死 之 儀 。

    乃 奠 以 脯 、 醢 , 酒 用 吉 器 。 升 自 阼 階 , 奠 於 尸 東 當 腢 。 內 喪 , 則 贊 者 皆 受 於 戶 外 而 設 之 。

    沐 浴 。 掘 埳 於 階 閒 , 近 西 , 南 順 , 廣 尺 , 長 二 尺 , 深 三 尺 , 南 其 壤 , 為 垼 灶 於 西 牆 下 , 東 向 , 以 俟 煮 沐 。 新 盆 、 瓶 、 六 鬲 皆 濯 之 , 陳 於 西 階 下 。 沐 巾 一 , 浴 巾 二 , 用 絺 若 , 實 於 笲 , 櫛 實 於 箱 若 簟 , 浴 衣 實 於 篋 , 皆 具 於 西 序 下 , 南 上 。 水 淅 稷 米 , 取 汁 煮 之 , 又 汲 為 湯 以 俟 浴 。 以 盆 盛 潘 及 沐 盤 , 升 自 西 階 , 授 沐 者 , 沐 者 執 潘 及 盤 入 。 主 人 皆 出 於 戶 東 , 北 面 西 上 ; 主 婦 以 下 戶 西 , 北 面 東 上 。 俱 立 哭 。 其 尊 行 者 , 丈 夫 於 主 人 之 東 , 北 面 西 上 ; 婦 人 於 主 婦 之 西 , 北 面 東 上 。 俱 坐 哭 。 婦 人 以 帳 。 乃 沐 櫛 , 束 髮 用 組 , 挋 用 巾 。 浴 則 四 人 抗 衾 , 二 人 浴 , 拭 用 巾 , 挋 用 浴 衣 。 設 床 於 尸 東 , 衽 下 莞 上 簟 。 浴 者 舉 尸 , 易 床 , 設 枕 , 翦 鬢 斷 爪 如 生 , 盛 以 小 囊 , 大 斂 內 於 棺 中 。 楔 齒 之 柶 、 浴 巾 , 皆 埋 於 埳 , 寘 之 。 衣 以 明 衣 裳 , 以 方 巾 覆 面 , 仍 以 大 斂 之 衾 覆 之 。 內 外 入 就 位 , 哭 。

    乃 襲 。 襲 衣 三 稱 , 西 領 南 上 , 明 衣 裳 , 舄 一 ; 帛 巾 一 , 方 尺 八 寸 ; 充 耳 , 白 纊 ; 面 衣 , 玄 方 尺 , 纁 , 組 繫 ; 握 手 , 玄 纁 , 長 尺 二 寸 , 廣 五 寸 , 削 約 於 內 旁 寸 , 著 以 綿 組 繫 。 庶 襚 繼 陳 , 不 用 。 將 襲 , 具 床 席 於 西 階 西 , 內 外 皆 出 哭 , 如 浴 。 襲 者 以 床 升 , 入 設 於 尸 東 , 布 枕 席 , 陳 襲 於 席 。 祝 去 巾 , 加 面 衣 , 設 充 耳 、 握 手 , 納 舄 若 履 。 既 襲 , 覆 以 大 斂 之 衾 , 內 外 入 哭 。

    乃 唅 。 贊 者 奉 盤 水 及 笲 , 一 品 至 于 三 品 , 飯 用 粱 , 唅 用 璧 ; 四 品 至 于 五 品 , 飯 用 稷 ; 唅 用 碧 ; 六 品 至 于 九 品 , 飯 用 粱 , 唅 用 貝 。 升 堂 , 唅 者 盥 手 於 戶 外 , 洗 粱 、 璧 實 於 笲 , 執 以 入 , 祝 從 入 , 北 面 , 徹 枕 , 去 衾 , 受 笲 , 奠 於 尸 東 。 唅 者 坐 於 床 東 , 西 面 , 鑿 巾 , 納 飯 、 唅 於 尸 口 。 既 唅 , 主 人 復 位 。

    乃 為 明 旌 , 以 絳 廣 充 幅 , 一 品 至 于 三 品 , 長 九 尺 , 韜 杠 , 銘 曰「
某 官 封 之 柩 」 , 置 於 西 階 上 ; 四 品 至 于 五 品 , 長 八 尺 ; 六 品 至 于 九 品 , 長 六 尺 。

    鑿 木 為 重 , 一 品 至 于 三 品 , 長 八 尺 , 橫 者 半 之 , 三 分 庭 一 在 南 ; 四 品 至 于 五 品 , 長 七 尺 ; 六 品 至 于 九 品 , 長 六 尺 。 以 沐 之 米 為 粥 , 實 於 鬲 , 蓋 以 疏 布 , 繫 以 竹 蔤 , 縣 於 重 木 。 覆 用 葦 席 , 北 面 , 屈 兩 端 交 後 , 西 端 在 上 , 綴 以 竹 蔤 。 祝 取 銘 置 於 重 , 殯 堂 前 楹 下 , 夾 以 葦 席 。

    小 斂 衣 一 十 九 稱 , 朝 服 一 , 笏 一 , 陳 於 東 序 , 西 領 北 上 〔 三 〕 。

    設 奠 於 東 堂 下 , 甒 二 , 實 以 醴 、 酒 , 觶 二 , 角 柶 一 , 少 牢 、 腊 三 , 籩 、 豆 俎 各 八 〔 四 〕 。 設 盆 盥 於 饌 東 , 布 巾 。 贊 者 辟 脯 醢 之 , 奠 於 尸 床 西 南 。

    乃 斂 。 具 床 席 於 堂 西 , 設 盆 盥 西 階 之 西 , 如 東 方 。 斂 者 盥 , 與 執 服 者 以 斂 衣 入 , 喪 者 東 西 皆 少 退 , 內 外 哭 。 已 斂 , 覆 以 夷 衾 , 設 床 於 堂 上 兩 楹 間 , 衽 下 莞 上 簟 , 有 枕 。 卒 斂 , 開 帷 , 主 人 以 下 西 面 憑 哭 , 主 婦 以 下 東 面 憑 哭 , 退 。

    乃 斂 髮 而 奠 。 贊 者 盥 手 奉 饌 至 階 , 升 , 設 於 尸 東 , 醴 、 酒 奠 於 饌 南 , 西 上 , 其 俎 , 祝 受 巾 巾 之 。 奠 者 徹 襲 , 奠 , 自 西 階 降 出 。 下 帷 , 內 外 俱 坐 哭 。 有 國 官 、 僚 佐 者 , 以 官 代 哭 ; 無 者 , 以 親 疏 為 之 。 夜 則 為 燎 於 庭 , 厥 明 滅 燎 。

    乃 大 斂 。 衣 三 十 稱 , 上 服 一 稱 , 冕 具 簪 、 導 、 纓 , 內 喪 則 有 花 釵 , 衾 一 , 西 領 南 上 。

    設 奠 如 小 斂 , 甒 加 勺 , 篚 在 東 南 , 籩 、 豆 、 俎 皆 有 冪 , 用 功 布 。

    棺 入 , 內 外 皆 止 哭 , 升 棺 於 殯 所 , 乃 哭 。 熬 八 篚 , 黍 、 稷 、 粱 、 稻 各 二 , 皆 加 魚 、 腊 。 燭 俟 於 饌 東 , 設 盆 盥 於 東 階 東 南 。 祝 盥 訖 , 升 自 阼 階 , 徹 巾 , 執 巾 者 以 待 於 阼 階 下 。 祝 盥 、 贊 者 徹 小 斂 之 饌 , 降 自 西 階 , 設 於 序 西 南 , 當 西 霤 , 如 設 於 堂 上 。 乃 適 於 東 階 下 新 饌 所 , 帷 堂 內 外 皆 少 退 , 立 哭 。 御 者 斂 , 加 冠 若 花 釵 , 覆 以 衾 。 開 帷 , 喪 者 東 西 憑 哭 如 小 斂 , 諸 親 憑 哭 。 斂 者 四 人 舉 床 , 男 女 從 , 奉 尸 斂 於 棺 , 乃 加 蓋 , 覆 以 夷 衾 , 內 外 皆 復 位 如 初 。 設 熬 穀 , 首 足 各 一 篚 , 傍 各 三 篚 , 以 木 覆 棺 上 , 乃 塗 之 , 設 帟 於 殯 上 , 祝 取 銘 置 于 殯 。

    乃 奠 。 執 巾 、 几 席 者 升 自 阼 階 , 入 設 於 室 之 西 南 隅 , 東 面 。 又 几 、 巾 已 加 , 贊 者 以 饌 升 , 入 室 , 西 面 , 設 於 席 前 。 祝 加 巾 於 俎 , 奠 者 降 自 西 階 以 出 。 下 帷 , 內 外 皆 就 位 哭 。

    既 殯 , 設 靈 座 於 下 室 西 閒 , 東 向 , 施 床 、 几 、 桉 、 屏 、 帳 、 服 飾 , 以 時 上 膳 羞 及 湯 沐 如 平 生 。 殷 奠 之 日 , 不 饋 於 下 室 〔 五 〕 。

    廬 在 殯 堂 東 廊 下 , 近 南 , 設 苫 塊 。 齊 衰 於 其 南 , 為 堊 室 , 俱 北 戶 , 翦 蒲 為 席 , 不 緣 ; 大 功 又 於 其 南 , 張 帷 , 席 以 蒲 ; 小 功 、 緦 麻 又 於 其 南 , 設 床 , 席 以 蒲 。 婦 人 次 於 西 房 。

    三 日 成 服 , 內 外 皆 哭 , 盡 哀 。 乃 降 就 次 , 服 其 服 , 無 服 者 仍 素 服 。 相 者 引 主 人 以 下 俱 杖 升 , 立 於 殯 , 內 外 皆 哭 。 諸 子 孫 跪 哭 尊 者 之 前 , 祖 父 撫 之 , 女 子 子 對 立 而 哭 , 唯 諸 父 不 撫 。 尊 者 出 , 主 人 以 下 降 立 阼 階 。

    朔 望 殷 奠 , 饌 於 東 堂 下 , 瓦 甒 二 , 實 醴 及 酒 , 角 觶 二 , 木 柶 一 , 少 牢 及 腊 三 俎 , 二 簋 、 二 簠 、 二 鈃 , 六 籩 、 六 豆 。 其 日 , 不 饋 於 下 室 。

    葬 有 期 , 前 一 日 之 夕 , 除 葦 障 , 設 賓 次 於 大 門 外 之 右 , 南 向 。 啟 殯 之 日 , 主 人 及 諸 子 皆 去 冠 , 以 蒞 巾 帕 頭 , 就 位 哭 。 祝 衰 服 執 功 布 , 升 自 東 階 , 詣 殯 南 , 北 向 , 內 外 止 哭 , 三 聲 噫 嘻 , 乃 曰 : 「 謹 以 吉 辰 啟 殯 。 」 既 告 , 內 外 哭 。 祝 取 銘 置 於 重 。 掌 事 者 升 , 徹 殯 塗 , 設 席 於 柩 東 , 升 柩 於 席 。 又 設 席 柩 東 , 祝 以 功 布 升 , 拂 柩 , 覆 用 夷 衾 , 周 設 帷 , 開 戶 東 向 。 主 人 以 下 升 , 哭 於 帷 東 , 西 向 , 俱 南 上 。 諸 祖 父 以 下 哭 於 帷 東 北 壁 下 , 諸 祖 母 以 下 哭 於 帷 西 北 壁 下 ; 外 姻 丈 夫 帷 東 上 〔 六 〕 , 婦 人 帷 西 。 祝 與 進 饌 者 各 以 奠 升 , 設 於 柩 東 席 上 , 祝 酌 醴 奠 之 。

    陳 器 用 。 啟 之 夕 , 發 引 前 五 刻 , 搥 一 鼓 為 一 嚴 , 陳 布 吉 、 凶 儀 仗 , 方 相 、 誌 石 、 大 棺 車 及 明 器 以 下 , 陳 於 柩 車 之 前 。 一 品 引 四 、 披 六 、 鐸 左 右 各 八 、 黼 翣 二 、 黻 翣 二 、 畫 翣 二 , 二 品 三 品 引 二 、 披 四 、 鐸 左 右 各 六 、 黼 翣 二 、 畫 翣 二 , 四 品 五 品 引 二 、 披 二 、 鐸 左 右 各 四 、 黼 翣 二 、 畫 翣 二 , 六 品 至 于 九 品 披 二 、 鐸 二 、 畫 翣 二 。

    二 刻 頃 , 搥 二 鼓 為 二 嚴 , 掌 饌 者 徹 啟 奠 以 出 , 內 外 俱 立 哭 。 執 紼 者 皆 入 , 掌 事 者 徹 帷 , 持 翣 者 升 , 以 翣 障 柩 。 執 紼 者 升 , 執 鐸 者 夾 西 階 立 , 執 纛 者 入 , 當 西 階 南 , 北 面 立 。 掌 事 者 取 重 出 , 倚 於 門 外 之 東 。 執 旌 者 立 於 纛 南 , 北 面 。 搥 三 鼓 為 三 嚴 , 靈 車 進 於 內 門 外 , 南 向 , 祝 以 腰 輿 詣 靈 座 前 , 西 向 跪 告 。 腰 輿 降 自 西 階 , 以 詣 靈 車 。 腰 輿 退 。

    執 鐸 者 振 鐸 , 降 就 階 間 , 南 向 。 持 翣 者 障 以 翣 。 執 纛 者 卻 行 而 引 , 輴 止 則 北 面 立 ; 執 旌 者 亦 漸 而 南 , 輴 止 , 北 面 。 主 人 以 下 以 次 從 。

    輴 在 庭 。 輴 至 庭 , 主 人 及 諸 子 以 下 立 哭 於 輴 東 北 , 西 向 南 上 ; 祖 父 以 下 立 哭 於 輴 東 北 , 南 向 西 上 ; 異 姓 之 丈 夫 立 哭 於 主 人 東 南 , 西 面 北 上 。 婦 人 以 次 從 降 , 妻 、 妾 、 女 子 子 以 下 立 哭 於 輴 西 , 東 面 南 上 ; 祖 母 以 下 立 哭 於 輴 西 北 , 南 向 東 上 ; 異 姓 之 婦 人 立 哭 於 主 婦 西 南 , 東 面 北 上 。 內 外 之 際 , 障 以 行 帷 。 國 官 立 哭 於 執 紼 者 東 , 北 面 西 上 ; 僚 佐 立 哭 於 執 紼 者 西 南 , 北 面 東 上 。 祝 帥 執 饌 者 設 祖 奠 於 輴 東 , 如 大 斂 。 祝 酌 奠 , 進 饌 , 北 面 跪 曰 : 「 永 遷 之 禮 , 靈 辰 不 留 , 謹 奉 旋 車 , 式 遵 祖 道 , 尚 饗 。 」

    輴 出 , 升 車 , 執 披 者 執 前 後 披 , 紼 者 引 輴 出 , 旌 先 , 纛 次 , 主 人 以 下 從 哭 於 輴 後 。 輴 出 , 到 輀 車 , 執 紼 者 解 屬 於 輀 車 , 設 帷 障 於 輴 後 , 遂 升 柩 。 祝 與 執 饌 者 設 遣 奠 於 柩 東 , 如 祖 奠 。

    既 奠 , 掌 事 者 以 蒲 葦 苞 牲 體 下 節 五 〔 七 〕 , 以 繩 束 之 , 盛 以 盤 , 載 於 輿 前 。 方 相 、 大 棺 車 、 輴 車 , 明 器 輿 、 下 帳 輿 、 米 輿 、 酒 脯 醢 輿 、 苞 牲 輿 、 食 輿 為 六 輿 , 銘 旌 、 纛 、 鐸 、 輀 車 以 次 行 。

    賓 有 贈 者 , 既 祖 奠 , 賓 立 於 大 門 外 西 廂 , 東 面 , 從 者 以 篚 奉 玄 纁 立 於 西 南 , 以 馬 陳 於 賓 東 南 , 北 首 西 上 。 相 者 入 , 受 命 出 , 西 面 曰 : 「 敢 請 事 。 」 賓 曰 : 「 某 敢 賵 。 」 相 者 入 告 , 出 曰 : 「 孤 某 須 矣 。 」 執 篚 者 奠 , 取 幣 以 授 賓 。 牽 馬 者 先 入 , 陳 於 輴 車 南 , 北 首 西 上 。 賓 入 , 由 馬 西 當 輴 車 南 , 北 面 立 , 內 外 止 哭 。 賓 曰 : 「 某 謚 封 若 某 位 , 將 歸 幽 宅 , 敢 致 賵 。 」 乃 哭 , 內 外 皆 哭 。 主 人 拜 稽 顙 。 賓 進 輴 東 , 西 面 , 奠 幣 於 車 上 , 西 出 , 主 人 拜 稽 顙 送 之 。

    喪 至 于 墓 所 , 下 柩 。 進 輴 車 於 柩 車 之 後 , 張 帷 , 下 柩 於 輴 。 丈 夫 在 西 〔 八 〕 , 憑 以 哭 。 卑 者 拜 辭 , 主 人 以 下 婦 人 皆 障 以 行 帷 〔 九 〕 , 哭 於 羨 道 西 , 東 面 北 上 。

    入 墓 。 施 行 席 於 壙 戶 內 之 西 , 執 紼 者 屬 紼 於 輴 , 遂 下 柩 於 壙 戶 內 席 上 , 北 首 , 覆 以 夷 衾 。

    輴 出 , 持 翣 入 , 倚 翣 於 壙 內 兩 廂 , 遂 以 帳 張 於 柩 東 , 南 向 。 米 、 酒 、 脯 於 東 北 , 食 盤 設 於 前 , 醯 、 醢 設 於 盤 南 , 苞 牲 置 於 四 隅 , 明 器 設 於 右 。

    在 壙 。 掌 事 者 以 玄 纁 授 主 人 , 主 人 授 祝 , 奉 以 入 , 奠 於 靈 座 , 主 人 拜 稽 顙 。 施 銘 旌 、 誌 石 於 壙 門 之 內 , 掩 戶 , 設 關 鑰 , 遂 復 土 三 。 主 人 以 下 稽 顙 哭 , 退 , 俱 就 靈 所 哭 。 掌 儀 者 祭 后 土 於 墓 左 。

    反 哭 。 既 下 柩 於 壙 , 搥 一 鼓 為 一 嚴 , 掩 戶 ; 搥 二 鼓 為 再 嚴 , 內 外 就 靈 所 ; 搥 三 鼓 為 三 嚴 , 徹 酒 、 脯 之 奠 , 追 靈 車 於 帷 外 〔 一 0 〕 , 陳 布 儀 仗 如 來 儀 。 腰 輿 入 , 少 頃 出 , 詣 靈 車 後 。 靈 車 發 引 , 內 外 從 哭 如 來 儀 。 出 墓 門 , 尊 者 乘 , 去 墓 百 步 , 卑 者 乘 以 哭 。 靈 車 至 第 西 階 下 , 南 向 。 祝 以 腰 輿 詣 靈 車 後 。 少 頃 , 升 , 入 詣 靈 座 前 ; 主 人 以 下 從 升 , 立 於 靈 座 東 , 西 面 南 上 ; 內 外 俱 升 。 諸 祖 父 以 下 哭 於 帷 東 北 壁 下 , 南 面 ; 妻 及 女 子 子 以 下 婦 人 哭 於 靈 西 , 東 面 ; 諸 祖 母 以 下 哭 於 帷 西 北 壁 下 , 南 面 ; 外 姻 哭 於 南 廂 , 丈 夫 帷 東 , 婦 人 帷 西 , 皆 北 面 ; 弔 者 哭 於 堂 上 , 西 面 。 主 人 以 下 出 就 次 , 沐 浴 以 俟 虞 , 斬 衰 者 沐 而 不 櫛 。

    虞 。 主 用 桑 , 長 尺 , 方 四 寸 , 孔 徑 九 分 , 烏 漆 匱 , 置 於 靈 座 , 在 寢 室 內 戶 西 , 東 向 , 素 几 在 右 。 設 洗 於 西 階 西 南 , 瓦 甒 二 、 設 於 北 牖 下 , 醴 、 酒 在 東 。 喪 者 既 沐 , 升 靈 所 。 主 人 及 諸 子 倚 杖 於 戶 外 , 入 哭 于 位 如 初 。 饌 入 , 如 殷 奠 , 升 自 東 階 。 主 人 盥 手 洗 爵 , 酌 醴 , 西 面 跪 奠 , 哭 止 。 祝 跪 讀 祝 , 主 人 哭 拜 , 內 外 應 拜 者 皆 哭 拜 。 乃 出 , 杖 降 西 階 , 還 次 。 間 日 再 虞 , 後 日 三 虞 , 禮 如 初 。

    小 祥 。 毀 廬 為 堊 室 , 設 蒲 席 。 堊 室 者 除 之 , 席 地 。 主 人 及 諸 子 沐 浴 櫛 翦 , 去 首 絰 , 練 冠 , 妻 妾 女 子 去 腰 絰 。 主 用 栗 , 祭 如 虞 禮 。

    大 祥 之 祭 如 小 祥 。 間 月 而 禫 , 釋 祥 服 , 而 禫 祭 如 大 祥 。 既 祥 而 還 外 寢 。 妻 妾 女 子 還 於 寢 。 食 有 醢 、 醬 , 既 禫 而 飲 醴 酒 , 食 乾 肉 。

    祔 廟 , 筮 日 。 將 祔 , 掌 事 者 為 埳 室 於 始 祖 廟 室 西 壁 , 主 人 及 亞 獻 以 下 散 齊 三 日 , 致 齊 一 日 。 前 一 日 , 主 人 以 酒 、 脯 告 遞 遷 之 主 , 乃 遷 置 於 幄 坐 , 又 奠 酒 、 脯 以 安 神 。 掌 饌 者 徹 膳 以 出 , 掌 廟 者 以 次 併 神 主 納 於 埳 室 。 又 設 考 之 祔 坐 於 曾 祖 室 內 東 壁 下 , 西 向 , 右 几 。 設 主 人 位 於 東 南 , 西 面 。 設 子 孫 位 於 南 門 內 道 東 , 北 面 西 上 。 設 亞 獻 、 終 獻 位 於 主 人 東 南 。 設 掌 事 以 下 位 於 終 獻 東 南 , 俱 西 面 北 上 。 設 贊 唱 者 位 於 主 人 西 南 , 西 面 。 設 酒 尊 於 堂 上 室 戶 之 東 南 , 北 向 西 上 。 設 洗 於 阼 階 東 南 , 北 向 , 實 爵 三 , 巾 二 , 加 冪 。 其 日 , 具 少 牢 之 饌 二 座 , 各 俎 三 、 簋 二 、 簠 二 、 鈃 二 。 酒 尊 二 , 其 一 實 玄 酒 為 上 , 其 一 實 清 酒 次 之 。 其 籩 豆 , 一 品 者 各 十 二 , 二 品 、 三 品 者 各 八 。 主 人 及 行 事 者 祭 服 。 掌 事 者 具 腰 輿 , 掌 廟 者 、 閽 寺 人 立 於 廟 庭 , 北 面 再 拜 , 升 自 東 階 , 入 , 開 埳 室 , 出 曾 祖 、 曾 祖 妣 神 主 置 於 座 , 降 , 出 。 執 尊 、 罍 、 篚 者 入 就 位 , 祝 進 座 前 , 西 面 告 曰 : 「 以 今 吉 辰 , 奉 遷 神 主 于 廟 。 」 執 輿 者 以 輿 升 , 入 , 進 輿 於 座 前 , 祝 納 神 主 於 併 , 升 輿 , 祝 仍 扶 於 左 , 降 自 西 階 , 子 孫 內 外 陪 從 於 後 。 至 廟 門 , 諸 婦 人 停 於 門 外 , 周 以 行 帷 , 俟 祭 訖 而 還 。 神 主 入 自 南 門 , 升 自 西 階 , 入 於 室 。 諸 子 孫 從 升 , 立 於 室 戶 西 , 重 行 東 面 , 以 北 為 上 。 行 事 者 從 入 , 各 就 位 。 輿 詣 室 前 , 迴 輿 西 向 。 祝 啟 併 出 神 主 , 置 於 坐 。 輿 降 立 於 西 階 下 , 東 向 。 相 者 引 主 人 以 下 降 自 東 階 , 各 就 位 。 祝 立 定 , 贊 唱 者 曰 : 「 再 拜 。 」 在 位 者 皆 再 拜 。 掌 饌 者 引 饌 入 , 升 自 東 階 , 入 於 室 , 各 設 於 神 座 前 。 主 人 盥 手 , 洗 爵 , 升 自 東 階 , 酌 醴 酒 , 入 室 , 進 , 北 面 跪 , 奠 爵 於 曾 祖 神 座 前 。 主 人 出 , 取 爵 酌 酒 , 入 室 , 進 , 東 面 跪 , 奠 於 祖 座 前 。 出 戶 , 北 面 立 。 祝 持 版 進 於 室 戶 外 之 右 , 東 向 跪 讀 祝 文 , 主 人 再 拜 。 祝 進 , 入 奠 版 於 曾 祖 座 。 主 人 出 , 降 , 還 本 位 。 初 , 主 人 出 , 亞 獻 盥 手 , 洗 爵 , 升 , 酌 酒 入 , 進 , 北 面 跪 , 奠 於 曾 祖 , 又 酌 酒 入 , 進 , 東 面 跪 , 奠 於 祖 神 座 , 出 戶 , 北 面 再 拜 訖 , 又 入 室 , 立 於 西 壁 下 , 東 面 再 拜 , 出 , 降 , 復 位 。 亞 獻 將 畢 , 終 獻 入 如 亞 獻 。 祝 入 , 徹 豆 , 贊 者 皆 再 拜 。 主 人 及 在 位 子 孫 以 下 出 。 掌 饌 者 入 , 徹 饌 以 出 。 掌 廟 者 納 曾 祖 神 主 於 埳 室 , 出 , 又 以 腰 輿 升 諸 考 神 座 前 , 納 主 於 併 , 置 於 輿 , 詣 考 廟 , 出 神 主 置 於 座 , 進 酒 、 脯 之 奠 , 少 頃 , 徹 之 。 祝 納 神 主 於 埳 室 。 六 品 以 下 祔 祭 于 正 寢 , 禮 略 如 之 。

校 勘 記

〔 一 〕   為 兄 弟 之 子 女 子 之 長 殤 中 殤   開 元 禮 卷 一 三 二 、 通 典 卷 一 三 四 「 女 子 」 作 「 女 子 子 」 。

〔 二 〕   妾 及 女 子 在 其 後   開 元 禮 卷 一 三 八 、 通 典 卷 一 三 八 「 女 子 」 作 「 女 子 子 」 。

〔 三 〕   陳 於 東 序 西 領 北 上   各 本 無 「 上 」 字 , 據 開 元 禮 卷 一 三 八 、 通 典 卷 一 三 八 補 。

〔 四 〕   少 牢 腊 三 籩 豆 俎 各 八   開 元 禮 卷 一 三 八 、 通 典 卷 一 三 八 均 作 「 少 牢 及 腊 三 俎 , 籩 、 豆 各 八 」 。

〔 五 〕   不 饋 於 下 室   「 不 饋 」 , 各 本 原 作 「 下 饋 」 , 據 開 元 禮 卷 一 三 八 、 通 典 卷 一 三 八 及 本 卷 下 文 改 。

〔 六 〕   外 姻 丈 夫 帷 東 上   開 元 禮 卷 一 三 八 、 通 典 卷 一 三 八 俱 作 「 外 姻 丈 夫 帷 東 北 面 西 上 」 。

〔 七 〕   掌 事 者 以 蒲 葦 苞 牲 體 下 節 五   開 元 禮 卷 一 三 九 、 通 典 卷 一 三 九 「 五 」 作 「 七 」 。 通 典 注 云 : 「 四 品 五 品 五 苞 , 六 品 以 下 二 苞 。 」

〔 八 〕   丈 夫 在 西   開 元 禮 卷 一 三 九 、 通 典 卷 一 三 九 均 作 「 丈 夫 柩 東 , 婦 人 柩 西 」 。

〔 九 〕   主 人 以 下 婦 人 皆 障 以 行 帷   開 元 禮 卷 一 三 九 「 主 人 以 下 」 有 「 哭 於 羨 道 東 , 西 面 北 上 , 妻 妾 女 子 子 以 下 」 十 六 字 , 通 典 卷 一 三 九 同 , 惟 「 妾 」 作 「 及 」 。

〔 一 0 〕 追 靈 車 於 帷 外   開 元 禮 卷 一 三 九 、 通 典 卷 一 三 九 「 追 」 俱 作 「 進 」 。
 
 
 

唐 書 卷 二 十 一

    志 第 十 一

      禮 樂 十 一

    聲 無 形 而 樂 有 器 。 古 之 作 樂 者 , 知 夫 器 之 必 有 弊 , 而 聲 不 可 以 言 傳 , 懼 夫 器 失 而 聲 遂 亡 也 , 乃 多 為 之 法 以 著 之 。 故 始 求 聲 者 以 律 , 而 造 律 者 以 黍 。 自 一 黍 之 廣 , 積 而 為 分 、 寸 ; 一 黍 之 多 , 積 而 為 龠 、 合 ; 一 黍 之 重 , 積 而 為 銖 、 兩 。 此 造 律 之 本 也 。 故 為 之 長 短 之 法 , 而 著 之 於 度 ; 為 之 多 少 之 法 , 而 著 之 於 量 ; 為 之 輕 重 之 法 , 而 著 之 於 權 衡 。 是 三 物 者 , 亦 必 有 時 而 弊 , 則 又 總 其 法 而 著 之 於 數 。 使 其 分 寸 、 龠 合 、 銖 兩 皆 起 於 黃 鍾 , 然 後 律 、 度 、 量 、 衡 相 用 為 表 , 使 得 律 者 可 以 制 度 、 量 、 衡 , 因 度 、 量 、 衡 亦 可 以 制 律 。 不 幸 而 皆 亡 , 則 推 其 法 數 而 制 之 , 用 其 長 短 、 多 少 、 輕 重 以 相 參 考 。 四 者 既 同 , 而 聲 必 至 , 聲 至 后 樂 可 作 矣 。 夫 物 用 於 有 形 而 必 弊 , 聲 藏 於 無 形 而 不 竭 , 以 有 數 之 法 求 無 形 之 聲 , 其 法 具 存 。 無 作 則 已 , 苟 有 作 者 , 雖 去 聖 人 於 千 萬 歲 後 , 無 不 得 焉 。 此 古 之 君 子 知 物 之 終 始 , 而 憂 世 之 慮 深 , 其 多 為 之 法 而 丁 寧 纖 悉 , 可 謂 至 矣 。

    三 代 既 亡 , 禮 樂 失 其 本 , 至 其 聲 器 、 有 司 之 守 , 亦 以 散 亡 。 自 漢 以 來 , 歷 代 莫 不 有 樂 , 作 者 各 因 其 所 學 , 雖 清 濁 高 下 時 有 不 同 , 然 不 能 出 於 法 數 。 至 其 所 以 用 於 郊 廟 、 朝 廷 , 以 接 人 神 之 歡 , 其 金 石 之 響 , 歌 舞 之 容 , 則 各 因 其 功 業 治 亂 之 所 起 , 而 本 其 風 俗 之 所 由 。

    自 漢 、 魏 之 亂 , 晉 遷 江 南 , 中 國 遂 沒 於 夷 狄 。 至 隋 滅 陳 , 始 得 其 樂 器 , 稍 欲 因 而 有 作 , 而 時 君 褊 迫 , 不 足 以 堪 其 事 也 。 是 時 鄭 譯 、 牛 弘 、 辛 彥 之 、 何 妥 、 蔡 子 元 、 于 普 明 之 徒 , 皆 名 知 樂 , 相 與 譔 定 。 依 京 房 六 十 律 , 因 而 六 之 , 為 三 百 六 十 律 , 以 當 一 歲 之 日 , 又 以 一 律 為 七 音 , 音 為 一 調 , 凡 十 二 律 為 八 十 四 調 , 其 說 甚 詳 。 而 終 隋 之 世 , 所 用 者 黃 鍾 一 宮 , 五 夏 、 二 舞 、 登 歌 、 房 中 等 十 四 調 而 已 。

    記 曰 : 「 功 成 作 樂 。 」 蓋 王 者 未 作 樂 之 時 , 必 因 其 舊 而 用 之 。 唐 興 即 用 隋 樂 。 武 德 九 年 , 始 詔 太 常 少 卿 祖 孝 孫 、 協 律 郎 竇 璡 等 定 樂 。 初 , 隋 用 黃 鍾 一 宮 , 惟 擊 七 鍾 , 其 五 鍾 設 而 不 擊 , 謂 之 啞 鍾 。 唐 協 律 郎 張 文 收 乃 依 古 斷 竹 為 十 二 律 , 高 祖 命 與 孝 孫 吹 調 五 鍾 , 叩 之 而 應 , 由 是 十 二 鍾 皆 用 。 孝 孫 又 以 十 二 月 旋 相 為 六 十 聲 、 八 十 四 調 。 其 法 , 因 五 音 生 二 變 , 因 變 徵 為 正 徵 , 因 變 宮 為 清 宮 。 七 音 起 黃 鍾 , 終 南 呂 , 迭 為 綱 紀 。 黃 鍾 之 律 , 管 長 九 寸 , 王 於 中 宮 土 。 半 之 , 四 寸 五 分 , 與 清 宮 合 , 五 音 之 首 也 。 加 以 二 變 , 循 環 無 間 。 故 一 宮 、 二 商 、 三 角 、 四 變 徵 、 五 徵 、 六 羽 、 七 變 宮 , 其 聲 繇 濁 至 清 為 一 均 。 凡 十 二 宮 調 , 皆 正 宮 也 。 正 宮 聲 之 下 , 無 復 濁 音 , 故 五 音 以 宮 為 尊 。 十 二 商 調 , 調 有 下 聲 一 , 謂 宮 也 。 十 二 角 調 , 調 有 下 聲 二 , 宮 、 商 也 。 十 二 徵 調 , 調 有 下 聲 三 , 宮 、 商 、 角 也 。 十 二 羽 調 , 調 有 下 聲 四 , 宮 、 商 、 角 、 徵 也 。 十 二 變 徵 調 , 居 角 音 之 後 , 正 徵 之 前 。 十 二 變 宮 調 , 在 羽 音 之 後 , 清 宮 之 前 。 雅 樂 成 調 , 無 出 七 聲 , 本 宮 遞 相 用 。 唯 樂 章 則 隨 律 定 均 , 合 以 笙 、 磬 , 節 以 鍾 、 鼓 。 樂 既 成 , 奏 之 。

    太 宗 謂 侍 臣 曰 : 「 古 者 聖 人 沿 情 以 作 樂 , 國 之 興 衰 , 未 必 由 此 。 」 御 史 大 夫 杜 淹 曰 : 「 陳 將 亡 也 , 有 玉 樹 後 庭 花 , 齊 將 亡 也 , 有 伴 侶 曲 , 聞 者 悲 泣 , 所 謂 亡 國 之 音 哀 以 思 。 以 是 觀 之 , 亦 樂 之 所 起 。 」 帝 曰 : 「 夫 聲 之 所 感 , 各 因 人 之 哀 樂 。 將 亡 之 政 , 其 民 苦 , 故 聞 以 悲 。 今 玉 樹 、 伴 侶 之 曲 尚 存 , 為 公 奏 之 , 知 必 不 悲 。 」 尚 書 右 丞 魏 徵 進 曰 : 「 孔 子 稱 : 『 樂 云 樂 云 , 鍾 鼓 云 乎 哉 。 』 樂 在 人 和 , 不 在 音 也 。 」 十 一 年 , 張 文 收 復 請 重 正 餘 樂 , 帝 不 許 , 曰 : 「 朕 聞 人 和 則 樂 和 , 隋 末 喪 亂 , 雖 改 音 律 而 樂 不 和 。 若 百 姓 安 樂 , 金 石 自 諧 矣 。 」

    文 收 既 定 樂 , 復 鑄 銅 律 三 百 六 十 、 銅 斛 二 、 銅 秤 二 、 銅 甌 十 四 、 秤 尺 一 。 斛 左 右 耳 與 臀 皆 方 , 積 十 而 登 , 以 至 於 斛 , 與 古 玉 尺 、 玉 斗 同 。 皆 藏 於 太 樂 署 。 武 后 時 , 太 常 卿 武 延 秀 以 為 奇 玩 , 乃 獻 之 。 及 將 考 中 宗 廟 樂 , 有 司 奏 請 出 之 , 而 秤 尺 已 亡 , 其 跡 猶 存 , 以 常 用 度 量 校 之 , 尺 當 六 之 五 , 量 、 衡 皆 三 之 一 。 至 肅 宗 時 , 山 東 人 魏 延 陵 得 律 一 , 因 中 官 李 輔 國 獻 之 , 云 : 「 太 常 諸 樂 調 皆 下 , 不 合 黃 鍾 , 請 悉 更 制 諸 鍾 磬 。 」 帝 以 為 然 , 乃 悉 取 太 常 諸 樂 器 入 于 禁 中 , 更 加 磨 剡 , 凡 二 十 五 日 而 成 。 御 三 殿 觀 之 , 以 還 太 常 , 然 以 漢 律 考 之 , 黃 鍾 乃 太 簇 也 , 當 時 議 者 以 為 非 是 。

    其 後 黃 巢 之 亂 , 樂 工 逃 散 , 金 奏 皆 亡 。 昭 宗 即 位 , 將 謁 郊 廟 , 有 司 不 知 樂 縣 制 度 。 太 常 博 士 殷 盈 孫 按 周 法 以 算 數 除 鎛 鍾 輕 重 高 卬 , 黃 鍾 九 寸 五 分 , 倍 應 鍾 三 寸 三 分 半 , 凡 四 十 八 等 。 圖 上 口 項 之 量 及 徑 衡 之 圍 。 乃 命 鑄 鎛 鍾 十 二 , 編 鍾 二 百 四 十 。 宰 相 張 濬 為 脩 奉 樂 縣 使 , 求 知 聲 者 , 得 處 士 蕭 承 訓 等 , 校 石 磬 , 合 而 擊 拊 之 , 音 遂 諧 。

    唐 為 國 而 作 樂 之 制 尤 簡 , 高 祖 、 太 宗 即 用 隋 樂 與 孝 孫 、 文 收 所 定 而 已 。 其 後 世 所 更 者 , 樂 章 舞 曲 。 至 于 昭 宗 , 始 得 盈 孫 焉 , 故 其 議 論 罕 所 發 明 。 若 其 樂 歌 廟 舞 , 用 於 當 世 者 , 可 以 考 也 。

    樂 縣 之 制 。 宮 縣 四 面 , 天 子 用 之 。 若 祭 祀 , 則 前 祀 二 日 , 太 樂 令 設 縣 於 壇 南 內 壝 之 外 , 北 嚮 。 東 方 、 西 方 , 磬 虡 起 北 , 鍾 虡 次 之 ; 南 方 、 北 方 , 磬 虡 起 西 , 鍾 虡 次 之 。 鎛 鍾 十 有 二 , 在 十 二 辰 之 位 。 樹 雷 鼓 於 北 縣 之 內 、 道 之 左 右 , 植 建 鼓 於 四 隅 。 置 柷 、 敔 於 縣 內 , 柷 在 右 , 敔 在 左 。 設 歌 鍾 、 歌 磬 於 壇 上 , 南 方 北 向 。 磬 虡 在 西 , 鍾 虡 在 東 。 琴 、 瑟 、 箏 、 筑 皆 一 , 當 磬 虡 之 次 , 匏 、 竹 在 下 。 凡 天 神 之 類 , 皆 以 雷 鼓 ; 地 祇 之 類 , 皆 以 靈 鼓 ; 人 鬼 之 類 , 皆 以 路 鼓 。 其 設 於 庭 , 則 在 南 , 而 登 歌 者 在 堂 。 若 朝 會 , 則 加 鍾 磬 十 二 虡 , 設 鼓 吹 十 二 案 於 建 鼓 之 外 。 案 設 羽 葆 鼓 一 , 大 鼓 一 , 金 錞 一 , 歌 、 簫 、 笳 皆 二 。 登 歌 , 鍾 、 磬 各 一 虡 , 節 鼓 一 , 歌 者 四 人 , 琴 、 瑟 、 箏 、 筑 皆 一 , 在 堂 上 ; 笙 、 和 、 簫 、 篪 、 塤 皆 一 , 在 堂 下 。 若 皇 后 享 先 蠶 , 則 設 十 二 大 磬 , 以 當 辰 位 , 而 無 路 鼓 。 軒 縣 三 面 , 皇 太 子 用 之 。 若 釋 奠 于 文 宣 王 、 武 成 王 , 亦 用 之 。 其 制 , 去 宮 縣 之 南 面 。 判 縣 二 面 , 唐 之 舊 禮 , 祭 風 伯 、 雨 師 、 五 嶽 、 四 瀆 用 之 。 其 制 , 去 軒 縣 之 北 面 。 皆 植 建 鼓 於 東 北 、 西 北 二 隅 。 特 縣 , 去 判 縣 之 西 面 , 或 陳 於 階 間 , 有 其 制 而 無 所 用 。

    凡 橫 者 為 簨 , 植 者 為 虡 〔 一 〕 。 虡 以 縣 鍾 磬 , 皆 十 有 六 , 周 人 謂 之 一 堵 , 而 唐 人 謂 之 一 虡 。 自 隋 以 前 , 宮 縣 二 十 虡 。 及 隋 平 陳 , 得 梁 故 事 用 三 十 六 虡 , 遂 用 之 。 唐 初 因 隋 舊 , 用 三 十 六 虡 。 高 宗 蓬 萊 宮 成 , 增 用 七 十 二 虡 。 至 武 后 時 省 之 。 開 元 定 禮 , 始 依 古 著 為 二 十 虡 。 至 昭 宗 時 , 宰 相 張 濬 已 修 樂 縣 , 乃 言 , 舊 制 , 太 清 宮 、 南 北 郊 、 社 稷 及 諸 殿 廷 用 二 十 虡 , 而 太 廟 、 含 元 殿 用 三 十 六 虡 , 濬 以 為 非 古 , 而 廟 廷 狹 隘 , 不 能 容 三 十 六 , 乃 復 用 二 十 虡 。 而 鍾 虡 四 , 以 當 甲 丙 庚 壬 , 磬 虡 四 , 以 當 乙 丁 辛 癸 , 與 開 元 禮 異 , 而 不 知 其 改 制 之 時 。 或 說 以 鍾 磬 應 陰 陽 之 位 , 此 禮 經 所 不 著 。

    凡 樂 八 音 , 自 漢 以 來 , 惟 金 以 鍾 定 律 呂 , 故 其 制 度 最 詳 , 其 餘 七 者 , 史 官 不 記 。 至 唐 , 獨 宮 縣 與 登 歌 、 鼓 吹 十 二 案 樂 器 有 數 , 其 餘 皆 略 而 不 著 , 而 其 物 名 具 在 。 八 音 : 一 曰 金 , 為 鎛 鍾 , 為 編 鍾 , 為 歌 鍾 , 為 錞 , 為 鐃 , 為 鐲 , 為 鐸 。 二 曰 石 , 為 大 磬 , 為 編 磬 , 為 歌 磬 。 三 曰 土 , 為 壎 , 為 嘂 , 嘂 , 大 壎 也 。 四 曰 革 , 為 雷 鼓 , 為 靈 鼓 , 為 路 鼓 , 皆 有 鞀 ; 為 建 鼓 , 為 鞀 鼓 , 為 縣 鼓 , 為 節 鼓 , 為 拊 , 為 相 。 五 曰 絲 , 為 琴 , 為 瑟 , 為 頌 瑟 , 頌 瑟 , 箏 也 ; 為 阮 咸 , 為 筑 。 六 曰 木 , 為 柷 , 為 敔 , 為 雅 , 為 應 。 七 曰 匏 , 為 笙 , 為 竽 , 為 巢 , 巢 , 大 笙 也 ; 為 和 , 和 , 小 笙 也 。 八 曰 竹 , 為 簫 , 為 管 , 為 篪 , 為 笛 , 為 舂 牘 。 此 其 樂 器 也 。

    初 , 祖 孝 孫 已 定 樂 , 乃 曰 大 樂 與 天 地 同 和 者 也 , 製 十 二 和 , 以 法 天 之 成 數 , 號 大 唐 雅 樂 : 一 曰 豫 和 , 二 曰 順 和 , 三 曰 永 和 , 四 曰 肅 和 , 五 曰 雍 和 , 六 曰 壽 和 , 七 曰 太 和 , 八 曰 舒 和 , 九 曰 昭 和 , 十 曰 休 和 , 十 一 曰 正 和 , 十 二 曰 承 和 。 用 於 郊 廟 、 朝 廷 , 以 和 人 神 。 孝 孫 已 卒 , 張 文 收 以 為 十 二 和 之 制 未 備 , 乃 詔 有 司 釐 定 , 而 文 收 考 正 律 呂 , 起 居 郎 呂 才 協 其 聲 音 , 樂 曲 遂 備 。 自 高 宗 以 後 , 稍 更 其 曲 名 。 開 元 定 禮 , 始 復 遵 用 孝 孫 十 二 和 , 其 著 于 禮 者 :

    一 曰 豫 和 , 以 降 天 神 。 冬 至 祀 圓 丘 , 上 辛 祈 穀 , 孟 夏 雩 , 季 秋 享 明 堂 , 朝 日 , 夕 月 , 巡 狩 告 于 圓 丘 , 燔 柴 告 至 , 封 祀 太 山 , 類 于 上 帝 , 皆 以 圜 鍾 為 宮 , 三 奏 ; 黃 鍾 為 角 , 太 簇 為 徵 , 姑 洗 為 羽 , 各 一 奏 , 文 舞 六 成 。 五 郊 迎 氣 , 黃 帝 以 黃 鍾 為 宮 , 赤 帝 以 函 鍾 為 徵 , 白 帝 以 太 簇 為 商 , 黑 帝 以 南 呂 為 羽 , 青 帝 以 姑 洗 為 角 , 皆 文 舞 六 成 。

    二 曰 順 和 , 以 降 地 祇 。 夏 至 祭 方 丘 , 孟 冬 祭 神 州 地 祇 , 春 秋 社 , 巡 狩 告 社 , 宜 于 社 , 禪 社 首 , 皆 以 函 鍾 為 宮 , 太 簇 為 角 , 姑 洗 為 徵 , 南 呂 為 羽 , 各 三 奏 , 文 舞 八 成 。 望 于 山 川 , 以 蕤 賓 為 宮 , 三 奏 。

    三 曰 永 和 , 以 降 人 鬼 。 時 享 、 禘 祫 , 有 事 而 告 謁 于 廟 , 皆 以 黃 鍾 為 宮 , 三 奏 ; 大 呂 為 角 , 太 簇 為 徵 , 應 鍾 為 羽 , 各 二 奏 。 文 舞 九 成 。 祀 先 農 , 皇 太 子 釋 奠 , 皆 以 姑 洗 為 宮 , 文 舞 三 成 ; 送 神 , 各 以 其 曲 一 成 。 蜡 兼 天 地 人 , 以 黃 鍾 奏 豫 和 , 蕤 賓 、 姑 洗 、 太 簇 奏 順 和 , 無 射 、 夷 則 奏 永 和 , 六 均 皆 一 成 以 降 神 , 而 送 神 以 豫 和 。

    四 曰 肅 和 , 登 歌 以 奠 玉 帛 。 于 天 神 , 以 大 呂 為 宮 ; 于 地 祇 , 以 應 鍾 為 宮 ; 于 宗 廟 , 以 圜 鍾 為 宮 ; 祀 先 農 、 釋 奠 , 以 南 呂 為 宮 ; 望 于 山 川 , 以 函 鍾 為 宮 。

    五 曰 雍 和 , 凡 祭 祀 以 入 俎 。 天 神 之 俎 , 以 黃 鍾 為 宮 ; 地 祇 之 俎 , 以 太 簇 為 宮 ; 人 鬼 之 俎 , 以 無 射 為 宮 。 又 以 徹 豆 。 凡 祭 祀 , 俎 入 之 後 , 接 神 之 曲 亦 如 之 。

    六 曰 壽 和 , 以 酌 獻 、 飲 福 。 以 黃 鍾 為 宮 。

    七 曰 太 和 , 以 為 行 節 。 亦 以 黃 鍾 為 宮 。 凡 祭 祀 , 天 子 入 門 而 即 位 , 與 其 升 降 , 至 于 還 次 , 行 則 作 , 止 則 止 。 其 在 朝 廷 , 天 子 將 自 內 出 , 撞 黃 鍾 之 鍾 , 右 五 鍾 應 , 乃 奏 之 。 其 禮 畢 , 興 而 入 , 撞 蕤 賓 之 鍾 , 左 五 鍾 應 , 乃 奏 之 。 皆 以 黃 鍾 為 宮 。

    八 曰 舒 和 , 以 出 入 二 舞 , 及 皇 太 子 、 王 公 、 群 后 、 國 老 若 皇 后 之 妾 御 、 皇 太 子 之 宮 臣 , 出 入 門 則 奏 之 。 皆 以 太 簇 之 商 。

    九 曰 昭 和 , 皇 帝 、 皇 太 子 以 舉 酒 。

    十 曰 休 和 , 皇 帝 以 飯 , 以 肅 拜 三 老 , 皇 太 子 亦 以 飯 。 皆 以 其 月 之 律 均 。

    十 一 曰 正 和 , 皇 后 受 冊 以 行 。

    十 二 曰 承 和 , 皇 太 子 在 其 宮 , 有 會 以 行 。 若 駕 出 , 則 撞 黃 鍾 , 奏 太 和 。 出 太 極 門 而 奏 采 茨 , 至 于 嘉 德 門 而 止 。 其 還 也 亦 然 。

    初 , 隋 有 文 舞 、 武 舞 , 至 祖 孝 孫 定 樂 , 更 文 舞 曰 治 康 , 武 舞 曰 凱 安 , 舞 者 各 六 十 四 人 。 文 舞 : 左 籥 右 翟 , 與 執 纛 而 引 者 二 人 , 皆 委 貌 冠 , 黑 素 , 絳 領 , 廣 袖 , 白 , 革 帶 , 烏 皮 履 。 武 舞 : 左 干 右 戚 , 執 旌 居 前 者 二 人 , 執 鞀 執 鐸 皆 二 人 , 金 錞 二 , 輿 者 四 人 , 奏 者 二 人 , 執 鐃 二 人 , 執 相 在 左 , 執 雅 在 右 , 皆 二 人 夾 導 , 服 平 冕 , 餘 同 文 舞 。 朝 會 則 武 弁 , 平 巾 幘 , 廣 袖 , 金 甲 , 豹 文 , 烏 皮 靴 。 執 干 戚 夾 導 , 皆 同 郊 廟 。 凡 初 獻 , 作 文 舞 之 舞 ; 亞 獻 、 終 獻 , 作 武 舞 之 舞 。 太 廟 降 神 以 文 舞 , 每 室 酌 獻 , 各 用 其 廟 之 舞 。 禘 祫 遷 廟 之 主 合 食 , 則 舞 亦 如 之 。 儀 鳳 二 年 , 太 常 卿 韋 萬 石 定 凱 安 舞 六 變 : 一 變 象 龍 興 參 墟 ; 二 變 象 克 定 關 中 ; 三 變 象 東 夏 賓 服 ; 四 變 象 江 淮 平 ; 五 變 象 獫 狁 伏 從 ; 六 變 復 位 以 崇 , 象 兵 還 振 旅 。

    初 , 太 宗 時 , 詔 祕 書 監 顏 師 古 等 撰 定 弘 農 府 君 至 高 祖 太 武 皇 帝 六 廟 樂 曲 舞 名 , 其 後 變 更 不 一 , 而 自 獻 祖 而 下 廟 舞 , 略 可 見 也 。 獻 祖 曰 光 大 之 舞 , 懿 祖 曰 長 發 之 舞 , 太 祖 曰 大 政 之 舞 , 世 祖 曰 大 成 之 舞 , 高 祖 曰 大 明 之 舞 , 太 宗 曰 崇 德 之 舞 , 高 宗 曰 鈞 天 之 舞 , 中 宗 曰 太 和 之 舞 , 睿 宗 曰 景 雲 之 舞 , 玄 宗 曰 大 運 之 舞 , 肅 宗 曰 惟 新 之 舞 , 代 宗 曰 保 大 之 舞 , 德 宗 曰 文 明 之 舞 , 順 宗 曰 大 順 之 舞 , 憲 宗 曰 象 德 之 舞 , 穆 宗 曰 和 寧 之 舞 , 敬 宗 曰 大 鈞 之 舞 , 文 宗 曰 文 成 之 舞 , 武 宗 曰 大 定 之 舞 , 昭 宗 曰 咸 寧 之 舞 。 其 餘 闕 而 不 著 。

    唐 之 自 製 樂 凡 三 : 一 曰 七 德 舞 , 二 曰 九 功 舞 , 三 日 上 元 舞 。

    七 德 舞 者 , 本 名 秦 王 破 陣 樂 。 太 宗 為 秦 王 , 破 劉 武 周 , 軍 中 相 與 作 秦 王 破 陣 樂 曲 。 及 即 位 , 宴 會 必 奏 之 , 謂 侍 臣 曰 : 「 雖 發 揚 蹈 厲 , 異 乎 文 容 , 然 功 業 由 之 , 被 於 樂 章 , 示 不 忘 本 也 。 」 右 僕 射 封 德 彝 曰 : 「 陛 下 以 聖 武 戡 難 , 陳 樂 象 德 , 文 容 豈 足 道 也 ! 」 帝 矍 然 曰 : 「 朕 雖 以 武 功 興 , 終 以 文 德 綏 海 內 , 謂 文 容 不 如 蹈 厲 , 斯 過 矣 。 」 乃 製 舞 圖 , 左 圓 右 方 , 先 偏 後 伍 , 交 錯 屈 伸 , 以 象 魚 麗 、 鵝 鸛 。 命 呂 才 以 圖 教 樂 工 百 二 十 八 人 , 被 銀 甲 執 戟 而 舞 , 凡 三 變 , 每 變 為 四 陣 , 象 擊 刺 往 來 , 歌 者 和 曰 : 「 秦 王 破 陣 樂 」 。 後 令 魏 徵 與 員 外 散 騎 常 侍 褚 亮 、 員 外 散 騎 常 侍 虞 世 南 、 太 子 右 庶 子 李 百 藥 更 製 歌 辭 , 名 曰 七 德 舞 。 舞 初 成 , 觀 者 皆 扼 腕 踊 躍 , 諸 將 上 壽 , 群 臣 稱 萬 歲 , 蠻 夷 在 庭 者 請 相 率 以 舞 。 太 常 卿 蕭 瑀 曰 : 「 樂 所 以 美 盛 德 形 容 , 而 有 所 未 盡 , 陛 下 破 劉 武 周 、 薛 舉 、 竇 建 德 、 王 世 充 , 願 圖 其 狀 以 識 。 」 帝 曰 : 「 方 四 海 未 定 , 攻 伐 以 平 禍 亂 , 製 樂 陳 其 梗 概 而 已 。 若 備 寫 禽 獲 , 今 將 相 有 嘗 為 其 臣 者 , 觀 之 有 所 不 忍 , 我 不 為 也 。 」 自 是 元 日 、 冬 至 朝 會 慶 賀 , 與 九 功 舞 同 奏 。 舞 人 更 以 進 賢 冠 , 虎 文 褲 , 螣 蛇 帶 , 烏 皮 靴 , 二 人 執 旌 居 前 。 其 後 更 號 神 功 破 陣 樂 。

    九 功 舞 者 , 本 名 功 成 慶 善 樂 。 太 宗 生 於 慶 善 宮 , 貞 觀 六 年 幸 之 , 宴 從 臣 , 賞 賜 閭 里 , 同 漢 沛 、 宛 。 帝 歡 甚 , 賦 詩 , 起 居 郎 呂 才 被 之 管 絃 , 名 曰 功 成 慶 善 樂 。 以 童 兒 六 十 四 人 , 冠 進 德 冠 , 紫 褲 褶 , 長 袖 , 漆 髻 , 屣 履 而 舞 , 號 九 功 舞 。 進 蹈 安 徐 , 以 象 文 德 。 麟 德 二 年 詔 「 郊 廟 、 享 宴 奏 文 舞 , 用 功 成 慶 善 樂 , 曳 履 , 執 紼 , 服 褲 褶 , 童 子 冠 如 故 。 武 舞 用 神 功 破 陣 樂 , 衣 甲 , 持 戟 , 執 纛 者 被 金 甲 , 八 佾 , 加 簫 、 笛 、 歌 鼓 , 列 坐 縣 南 , 若 舞 即 與 宮 縣 合 奏 。 其 宴 樂 二 舞 仍 別 設 焉 。 」

    上 元 舞 者 , 高 宗 所 作 也 。 舞 者 百 八 十 人 , 衣 畫 雲 五 色 衣 , 以 象 元 氣 。 其 樂 有 上 元 、 二 儀 、 三 才 、 四 時 、 五 行 、 六 律 、 七 政 、 八 風 、 九 宮 、 十 洲 、 得 一 、 慶 雲 之 曲 , 大 祠 享 皆 用 之 。 至 上 元 三 年 , 詔 : 「 惟 圓 丘 、 方 澤 、 太 廟 乃 用 , 餘 皆 罷 。 」 又 曰 : 「 神 功 破 陣 樂 不 入 雅 樂 , 功 成 慶 善 樂 不 可 降 神 , 亦 皆 罷 。 」 而 郊 廟 用 治 康 、 凱 安 如 故 。

    儀 鳳 二 年 , 太 常 卿 韋 萬 石 奏 : 「 請 作 上 元 舞 , 兼 奏 破 陣 、 慶 善 二 舞 。 而 破 陣 樂 五 十 二 遍 , 著 于 雅 樂 者 二 遍 ; 慶 善 樂 五 十 遍 , 著 于 雅 樂 者 一 遍 ; 上 元 舞 二 十 九 遍 , 皆 著 于 雅 樂 。 」 又 曰 : 「 雲 門 、 大 咸 、 大 、 大 夏 , 古 文 舞 也 。 大 濩 、 大 武 , 古 武 舞 也 。 為 國 家 者 , 揖 讓 得 天 下 , 則 先 奏 文 舞 ; 征 伐 得 天 下 , 則 先 奏 武 舞 。 神 功 破 陣 樂 有 武 事 之 象 , 功 成 慶 善 樂 有 文 事 之 象 , 用 二 舞 , 請 先 奏 神 功 破 陣 樂 。 」 初 , 朝 會 常 奏 破 陣 舞 , 高 宗 即 位 , 不 忍 觀 之 , 乃 不 設 。 後 幸 九 成 宮 , 置 酒 , 韋 萬 石 曰 : 「 破 陣 樂 舞 , 所 以 宣 揚 祖 宗 盛 烈 , 以 示 後 世 , 自 陛 下 即 位 , 寢 而 不 作 者 久 矣 。 禮 , 天 子 親 總 干 戚 , 以 舞 先 祖 之 樂 。 今 破 陣 樂 久 廢 , 群 下 無 所 稱 述 , 非 所 以 發 孝 思 也 。 」 帝 復 令 奏 之 , 舞 畢 , 歎 曰 「 不 見 此 樂 垂 三 十 年 , 追 思 王 業 勤 勞 若 此 , 朕 安 可 忘 武 功 邪 ! 」 群 臣 皆 稱 萬 歲 。 然 遇 饗 燕 奏 二 樂 , 天 子 必 避 位 , 坐 者 皆 興 。 太 常 博 士 裴 守 真 以 謂 「 奏 二 舞 時 , 天 子 不 宜 起 立 」 。 詔 從 之 。 及 高 宗 崩 , 改 治 康 舞 曰 化 康 以 避 諱 。 武 后 毀 唐 太 廟 , 七 德 、 九 功 之 舞 皆 亡 , 唯 其 名 存 。 自 後 復 用 隋 文 舞 、 武 舞 而 已 。

    燕 樂 。 高 祖 即 位 , 仍 隋 制 設 九 部 樂 : 燕 樂 伎 , 樂 工 舞 人 無 變 者 。 清 商 伎 者 , 隋 清 樂 也 。 有 編 鍾 、 編 磬 、 獨 絃 琴 、 擊 琴 、 瑟 、 秦 琵 琶 、 臥 箜 篌 、 筑 、 箏 、 節 鼓 , 皆 一 ; 笙 、 笛 、 簫 、 篪 、 方 響 、 跋 膝 , 皆 二 。 歌 二 人 , 吹 葉 一 人 , 舞 者 四 人 , 并 習 巴 渝 舞 。 西 涼 伎 , 有 編 鍾 、 編 磬 , 皆 一 ; 彈 箏 、 搊 箏 、 臥 箜 篌 、 豎 箜 篌 、 琵 琶 、 五 絃 、 笙 、 簫 、 觱 篥 、 小 觱 篥 、 笛 、 橫 笛 、 腰 鼓 、 齊 鼓 、 檐 鼓 , 皆 一 ; 銅 鈸 二 , 貝 一 。 白 舞 一 人 , 方 舞 四 人 。 天 竺 伎 , 有 銅 鼓 、 羯 鼓 、 都 曇 鼓 、 毛 員 鼓 、 觱 篥 、 橫 笛 、 鳳 首 箜 篌 、 琵 琶 、 五 絃 、 貝 , 皆 一 ; 銅 鈸 二 , 舞 者 二 人 。 高 麗 伎 , 有 彈 箏 、 搊 箏 、 鳳 首 箜 篌 、 臥 箜 篌 、 豎 箜 篌 、 琵 琶 , 以 蛇 皮 為 槽 , 厚 寸 餘 , 有 鱗 甲 , 楸 木 為 面 , 象 牙 為 捍 撥 , 畫 國 王 形 。 又 有 五 絃 、 義 觜 笛 、 笙 、 葫 蘆 笙 、 簫 、 小 觱 篥 、 桃 皮 觱 篥 、 腰 鼓 、 齊 鼓 、 檐 鼓 、 龜 頭 鼓 、 鐵 版 、 貝 、 大 觱 篥 。 胡 旋 舞 , 舞 者 立 毬 上 , 旋 轉 如 風 。 龜 茲 伎 , 有 彈 箏 、 豎 箜 篌 、 琵 琶 、 五 絃 、 橫 笛 、 笙 、 簫 、 觱 篥 、 答 臘 鼓 、 毛 員 鼓 、 都 曇 鼓 、 侯 提 鼓 、 雞 婁 鼓 、 腰 鼓 、 齊 鼓 、 檐 鼓 、 貝 , 皆 一 ; 銅 鈸 二 。 舞 者 四 人 。 設 五 方 師 子 , 高 丈 餘 , 飾 以 方 色 。 每 師 子 有 十 二 人 , 畫 衣 , 執 紅 拂 , 首 加 紅 果 , 謂 之 師 子 郎 。 安 國 伎 , 有 豎 箜 篌 、 琵 琶 、 五 絃 、 橫 笛 、 簫 、 觱 篥 、 正 鼓 、 和 鼓 、 銅 鈸 , 皆 一 ; 舞 者 二 人 。 疏 勒 伎 , 有 豎 箜 篌 、 琵 琶 、 五 絃 、 簫 、 橫 笛 、 觱 篥 、 答 臘 鼓 、 羯 鼓 、 侯 提 鼓 、 腰 鼓 、 雞 婁 鼓 , 皆 一 ; 舞 者 二 人 。 康 國 伎 , 有 正 鼓 、 和 鼓 , 皆 一 ; 笛 、 銅 鈸 , 皆 二 。 舞 者 二 人 。 工 人 之 服 皆 從 其 國 。

    隋 樂 每 奏 九 部 樂 終 , 輒 奏 文 康 樂 , 一 曰 禮 畢 。 太 宗 時 , 命 削 去 之 , 其 後 遂 亡 。 及 平 高 昌 , 收 其 樂 。 有 豎 箜 篌 、 銅 角 , 一 ; 琵 琶 、 五 絃 、 橫 笛 、 簫 、 觱 篥 、 答 臘 鼓 、 腰 鼓 、 雞 婁 鼓 、 羯 鼓 , 皆 二 人 。 工 人 布 巾 , 袷 袍 , 錦 襟 , 金 銅 帶 , 畫 。 舞 者 二 人 , 黃 袍 袖 , 練 襦 , 五 色 絛 帶 , 金 銅 耳 璫 , 赤 靴 。 自 是 初 有 十 部 樂 。

    其 後 因 內 宴 , 詔 長 孫 無 忌 製 傾 盃 曲 , 魏 徵 製 樂 社 樂 曲 , 虞 世 南 製 英 雄 樂 曲 。 帝 之 破 竇 建 德 也 , 乘 馬 名 黃 驄 驃 , 及 征 高 麗 , 死 於 道 , 頗 哀 惜 之 , 命 樂 工 製 黃 驄 疊 曲 。 四 曲 , 皆 宮 調 也 。

    五 絃 , 如 琵 琶 而 小 , 北 國 所 出 , 舊 以 木 撥 彈 , 樂 工 裴 神 符 初 以 手 彈 , 太 宗 悅 甚 , 後 人 習 為 搊 琵 琶 。

    高 宗 即 位 , 景 雲 見 , 河 水 清 , 張 文 收 采 古 誼 為 景 雲 河 清 歌 , 亦 名 燕 樂 〔 二 〕 。 有 玉 磬 、 方 響 、 搊 箏 、 筑 、 臥 箜 篌 、 大 小 箜 篌 、 大 小 琵 琶 、 大 小 五 絃 、 吹 葉 、 大 小 笙 、 大 小 觱 篥 、 簫 、 銅 鈸 、 長 笛 、 尺 八 、 短 笛 , 皆 一 ; 毛 員 鼓 、 連 鼓 、 桴 鼓 、 貝 , 皆 二 。 每 器 工 一 人 , 歌 二 人 。 工 人 絳 袍 , 金 帶 , 烏 靴 。 舞 者 二 十 人 。 分 四 部 : 一 景 雲 舞 , 二 慶 善 舞 , 三 破 陣 舞 , 四 承 天 舞 。 景 雲 樂 , 舞 八 人 , 五 色 雲 冠 , 錦 袍 , 五 色 褲 , 金 銅 帶 。 慶 善 樂 , 舞 四 人 , 紫 袍 , 白 褲 。 破 陣 樂 , 舞 四 人 , 綾 袍 , 絳 褲 。 承 天 樂 , 舞 四 人 , 進 德 冠 , 紫 袍 , 白 褲 。 景 雲 舞 , 元 會 第 一 奏 之 。

    高 宗 以 琴 曲 寖 絕 , 雖 有 傳 者 , 復 失 宮 商 , 令 有 司 脩 習 。 太 常 丞 呂 才 上 言 : 「 舜 彈 五 絃 之 琴 , 歌 南 風 之 詩 , 是 知 琴 操 曲 弄 皆 合 於 歌 。 今 以 御 雪 詩 為 白 雪 歌 。 古 今 奏 正 曲 復 有 送 聲 , 君 唱 臣 和 之 義 , 以 群 臣 所 和 詩 十 六 韻 為 送 聲 十 六 節 。 」 帝 善 之 , 乃 命 太 常 著 于 樂 府 。 才 復 撰 琴 歌 、 白 雪 等 曲 , 帝 亦 製 歌 詞 十 六 , 皆 著 樂 府 。

    帝 將 伐 高 麗 , 燕 洛 陽 城 門 , 觀 屯 營 教 舞 , 按 新 征 用 武 之 勢 , 名 曰 一 戎 大 定 樂 , 舞 者 百 四 十 人 , 被 五 采 甲 , 持 槊 而 舞 , 歌 者 和 之 曰 「 八 紘 同 軌 樂 。 」 象 高 麗 平 而 天 下 大 定 也 。 及 遼 東 平 , 行 軍 大 總 管 李 勣 作 夷 美 賓 之 曲 以 獻 。

    調 露 二 年 , 幸 洛 陽 城 南 樓 , 宴 群 臣 , 太 常 奏 六 合 還 淳 之 舞 , 其 容 制 不 傳 。

    高 宗 自 以 李 氏 老 子 之 後 也 , 於 是 命 樂 工 製 道 調 。

校 勘 記

〔 一 〕   凡 橫 者 為 簨 植 者 為 虡   各 本 原 作 「 植 者 為 簨 , 橫 者 為 虡 」 。 禮 記 明 堂 位 鄭 註 : 「 橫 曰 簨 」 , 「 植 曰 虡 」 。 舊 書 卷 二 九 音 樂 志 、 通 典 卷 一 四 四 均 謂 : 「 樂 縣 橫 曰 簨 , 豎 曰 虡 。 」 據 改 。

〔 二 〕   高 宗 即 位 景 雲 見 河 水 清 張 文 收 采 古 誼 為 景 雲 河 清 歌 亦 名 燕 樂   按 通 典 卷 一 四 六 , 此 貞 觀 中 事 。 舊 書 卷 二 八 音 樂 志 、 冊 府 卷 五 六 九 均 繫 此 事 於 貞 觀 十 四 年 。
 
 
 

唐 書 卷 二 十 二

    志 第 十 二

      禮 樂 十 二

    自 周 、 陳 以 上 , 雅 鄭 淆 雜 而 無 別 , 隋 文 帝 始 分 雅 、 俗 二 部 , 至 唐 更 曰 「 部 當 」 。

    凡 所 謂 俗 樂 者 , 二 十 有 八 調 : 正 宮 、 高 宮 、 中 呂 宮 、 道 調 宮 、 南 呂 宮 、 仙 呂 宮 、 黃 鍾 宮 為 七 宮 ; 越 調 、 大 食 調 、 高 大 食 調 、 雙 調 、 小 食 調 、 歇 指 調 、 林 鍾 商 為 七 商 ; 大 食 角 、 高 大 食 角 、 雙 角 、 小 食 角 、 歇 指 角 、 林 鍾 角 、 越 角 為 七 角 ; 中 呂 調 、 正 平 調 、 高 平 調 、 仙 呂 調 、 黃 鍾 羽 、 般 涉 調 、 高 般 涉 為 七 羽 。 皆 從 濁 至 清 , 迭 更 其 聲 , 下 則 益 濁 , 上 則 益 清 , 慢 者 過 節 , 急 者 流 蕩 。 其 後 聲 器 寖 殊 , 或 有 宮 調 之 名 , 或 以 倍 四 為 度 , 有 與 律 呂 同 名 , 而 聲 不 近 雅 者 。 其 宮 調 乃 應 夾 鍾 之 律 , 燕 設 用 之 。

    絲 有 琵 琶 、 五 絃 、 箜 篌 、 箏 , 竹 有 觱 篥 、 簫 、 笛 , 匏 有 笙 , 革 有 杖 鼓 、 第 二 鼓 、 第 三 鼓 、 腰 鼓 、 大 鼓 , 土 則 附 革 而 為 鞚 , 木 有 拍 板 、 方 響 , 以 體 金 應 石 而 備 八 音 。 倍 四 本 屬 清 樂 , 形 類 雅 音 , 而 曲 出 於 胡 部 。 復 有 銀 字 之 名 , 中 管 之 格 , 皆 前 代 應 律 之 器 也 。 後 人 失 其 傳 , 而 更 以 異 名 , 故 俗 部 諸 曲 , 悉 源 於 雅 樂 。

    周 、 隋 管 絃 雜 曲 數 百 , 皆 西 涼 樂 也 。 鼓 舞 曲 , 皆 龜 茲 樂 也 。 唯 琴 工 猶 傳 楚 、 漢 舊 聲 及 清 調 , 蔡 邕 五 弄 、 楚 調 四 弄 , 謂 之 九 弄 。 隋 亡 , 清 樂 散 缺 , 存 者 纔 六 十 三 曲 。 其 後 傳 者 : 平 調 、 清 調 , 周 房 中 樂 遺 聲 也 ; 白 雪 , 楚 曲 也 ; 公 莫 舞 , 漢 舞 也 ; 巴 渝 , 漢 高 帝 命 工 人 作 也 ; 明 君 , 漢 元 帝 時 作 也 ; 明 之 君 , 漢 鞞 舞 曲 也 ; 鐸 舞 , 漢 曲 也 ; 白 鳩 , 吳 拂 舞 曲 也 ; 白 紵 , 吳 舞 也 ; 子 夜 , 晉 曲 也 ; 前 溪 , 晉 車 騎 將 軍 沈 珫 作 也 ; 團 扇 , 晉 王 玟 歌 也 ; 懊 儂 , 晉 隆 安 初 謠 也 ; 長 史 變 , 晉 司 徒 左 長 史 王 廞 作 也 ; 丁 督 護 , 晉 、 宋 間 曲 也 ; 讀 曲 , 宋 人 為 彭 城 王 義 康 作 也 ; 烏 夜 啼 , 宋 臨 川 王 義 慶 作 也 ; 石 城 , 宋 臧 質 作 也 ; 莫 愁 , 石 城 樂 所 出 也 ; 襄 陽 , 宋 隨 王 誕 作 也 ; 烏 夜 飛 , 宋 沈 攸 之 作 也 ; 估 客 樂 , 齊 武 帝 作 也 ; 楊 叛 , 北 齊 歌 也 ; 驍 壺 , 投 壺 樂 也 ; 常 林 歡 , 宋 、 梁 間 曲 也 ; 三 洲 , 商 人 歌 也 ; 採 桑 , 三 洲 曲 所 出 也 ; 玉 樹 後 庭 花 、 堂 堂 , 陳 後 主 作 也 ; 泛 龍 舟 , 隋 煬 帝 作 也 。 又 有 吳 聲 四 時 歌 、 雅 歌 、 上 林 、 鳳 雛 、 平 折 、 命 嘯 等 曲 , 其 聲 與 其 辭 皆 訛 失 , 十 不 傳 其 一 二 。

    蓋 唐 自 太 宗 、 高 宗 作 三 大 舞 , 雜 用 於 燕 樂 , 其 他 諸 曲 出 於 一 時 之 作 , 雖 非 純 雅 , 尚 不 至 於 淫 放 。 武 后 之 禍 , 繼 以 中 宗 昏 亂 , 固 無 足 言 者 。 玄 宗 為 平 王 , 有 散 樂 一 部 , 定 韋 后 之 難 , 頗 有 預 謀 者 。 及 即 位 , 命 寧 王 主 藩 邸 樂 , 以 亢 太 常 , 分 兩 朋 以 角 優 劣 。 置 內 教 坊 於 蓬 萊 宮 側 , 居 新 聲 、 散 樂 、 倡 優 之 伎 , 有 諧 謔 而 賜 金 帛 朱 紫 者 , 酸 棗 縣 尉 袁 楚 客 上 疏 極 諫 。

    初 , 帝 賜 第 隆 慶 坊 , 坊 南 之 地 變 為 池 , 中 宗 常 泛 舟 以 厭 其 祥 。 帝 即 位 , 作 龍 池 樂 , 舞 者 十 有 二 人 , 冠 芙 蓉 冠 , 躡 履 , 備 用 雅 樂 , 唯 無 磬 。 又 作 聖 壽 樂 , 以 女 子 衣 五 色 繡 襟 而 舞 之 。 又 作 小 破 陣 樂 , 舞 者 被 甲 冑 。 又 作 光 聖 樂 , 舞 者 鳥 冠 、 畫 衣 , 以 歌 王 跡 所 興 。

    又 分 樂 為 二 部 : 堂 下 立 奏 , 謂 之 立 部 伎 ; 堂 上 坐 奏 , 謂 之 坐 部 伎 。 太 常 閱 坐 部 , 不 可 教 者 隸 立 部 , 又 不 可 教 者 , 乃 習 雅 樂 。

    立 部 伎 八 : 一 安 舞 , 二 太 平 樂 , 三 破 陣 樂 , 四 慶 善 樂 , 五 大 定 樂 , 六 上 元 樂 , 七 聖 壽 樂 , 八 光 聖 樂 。 安 舞 、 太 平 樂 , 周 、 隋 遺 音 也 。 破 陣 樂 以 下 皆 用 大 鼓 , 雜 以 龜 茲 樂 , 其 聲 震 厲 。 大 定 樂 又 加 金 鉦 。 慶 善 舞 顓 用 西 涼 樂 , 聲 頗 閑 雅 。 每 享 郊 廟 , 則 破 陣 、 上 元 、 慶 善 三 舞 皆 用 之 。

    坐 部 伎 六 : 一 燕 樂 , 二 長 壽 樂 , 三 天 授 樂 , 四 鳥 歌 萬 歲 樂 , 五 龍 池 樂 , 六 小 破 陣 樂 。 天 授 、 鳥 歌 , 皆 武 后 作 也 。 天 授 , 年 名 。 鳥 歌 者 , 有 鳥 能 人 言 萬 歲 , 因 以 制 樂 。 自 長 壽 樂 以 下 , 用 龜 茲 舞 , 唯 龍 池 樂 則 否 。

    是 時 , 民 間 以 帝 自 潞 州 還 京 師 , 舉 兵 夜 半 誅 韋 皇 后 , 製 夜 半 樂 、 還 京 樂 二 曲 。 帝 又 作 文 成 曲 , 與 小 破 陣 樂 更 奏 之 。 其 後 , 河 西 節 度 使 楊 敬 忠 獻 霓 裳 羽 衣 曲 十 二 遍 , 凡 曲 終 必 遽 , 唯 霓 裳 羽 衣 曲 將 畢 , 引 聲 益 緩 。 帝 方 浸 喜 神 仙 之 事 , 詔 道 士 司 馬 承 禎 製 玄 真 道 曲 , 茅 山 道 士 李 會 元 製 大 羅 天 曲 , 工 部 侍 郎 賀 知 章 製 紫 清 上 聖 道 曲 。 太 清 宮 成 , 太 常 卿 韋 縚 製 景 雲 、 九 真 、 紫 極 、 小 長 壽 、 承 天 、 順 天 樂 六 曲 , 又 製 商 調 君 臣 相 遇 樂 曲 。

    初 , 隋 有 法 曲 , 其 音 清 而 近 雅 。 其 器 有 鐃 、 鈸 、 鍾 、 磬 、 幢 簫 、 琵 琶 。 琵 琶 圓 體 修 頸 而 小 , 號 曰 「 奏 漢 子 」 , 蓋 絃 鞀 之 遺 製 , 出 於 胡 中 , 傳 為 秦 、 漢 所 作 。 其 聲 金 、 石 、 絲 、 竹 以 次 作 , 隋 煬 帝 厭 其 聲 澹 , 曲 終 復 加 解 音 。 玄 宗 既 知 音 律 , 又 酷 愛 法 曲 , 選 坐 部 伎 子 弟 三 百 教 於 梨 園 , 聲 有 誤 者 , 帝 必 覺 而 正 之 , 號 「 皇 帝 梨 園 弟 子 」 。 宮 女 數 百 , 亦 為 梨 園 弟 子 , 居 宜 春 北 院 。 梨 園 法 部 , 更 置 小 部 音 聲 三 十 餘 人 。 帝 幸 驪 山 , 楊 貴 妃 生 日 , 命 小 部 張 樂 長 生 殿 , 因 奏 新 曲 , 未 有 名 , 會 南 方 進 荔 枝 , 因 名 曰 荔 枝 香 。

    帝 又 好 羯 鼓 , 而 寧 王 善 吹 橫 笛 , 達 官 大 臣 慕 之 , 皆 喜 言 音 律 。 帝 常 稱 : 「 羯 鼓 , 八 音 之 領 袖 , 諸 樂 不 可 方 也 。 」 蓋 本 戎 羯 之 樂 , 其 音 太 蔟 一 均 , 龜 茲 、 高 昌 、 疏 勒 、 天 竺 部 皆 用 之 , 其 聲 焦 殺 , 特 異 眾 樂 。

    開 元 二 十 四 年 , 升 胡 部 於 堂 上 。 而 天 寶 樂 曲 , 皆 以 邊 地 名 , 若 涼 州 、 伊 州 、 甘 州 之 類 。 後 又 詔 道 調 、 法 曲 與 胡 部 新 聲 合 作 。 明 年 , 安 祿 山 反 , 涼 州 、 伊 州 、 甘 州 皆 陷 吐 蕃 。

    唐 之 盛 時 , 凡 樂 人 、 音 聲 人 、 太 常 雜 戶 子 弟 隸 太 常 及 鼓 吹 署 , 皆 番 上 , 總 號 音 聲 人 , 至 數 萬 人 。

    玄 宗 又 嘗 以 馬 百 匹 , 盛 飾 分 左 右 , 施 三 重 榻 , 舞 傾 盃 數 十 曲 , 壯 士 舉 榻 , 馬 不 動 。 樂 工 少 年 姿 秀 者 十 數 人 , 衣 黃 衫 、 文 玉 帶 , 立 左 右 。 每 千 秋 節 , 舞 於 勤 政 樓 下 , 後 賜 宴 設 酺 , 亦 會 勤 政 樓 。 其 日 未 明 , 金 吾 引 駕 騎 , 北 衙 四 軍 陳 仗 , 列 旗 幟 , 被 金 甲 、 短 後 繡 袍 。 太 常 卿 引 雅 樂 , 每 部 數 十 人 , 間 以 胡 夷 之 技 。 內 閑 廄 使 引 戲 馬 , 五 坊 使 引 象 、 犀 , 入 場 拜 舞 。 宮 人 數 百 衣 錦 繡 衣 , 出 帷 中 , 擊 雷 鼓 , 奏 小 破 陣 樂 , 歲 以 為 常 。

    千 秋 節 者 , 玄 宗 以 八 月 五 日 生 , 因 以 其 日 名 節 , 而 君 臣 共 為 荒 樂 , 當 時 流 俗 多 傳 其 事 以 為 盛 。 其 後 巨 盜 起 , 陷 兩 京 , 自 此 天 下 用 兵 不 息 , 而 離 宮 苑 囿 遂 以 荒 堙 , 獨 其 餘 聲 遺 曲 傳 人 間 , 聞 者 為 之 悲 涼 感 動 。 蓋 其 事 適 足 為 戒 , 而 不 足 考 法 , 故 不 復 著 其 詳 。 自 肅 宗 以 後 , 皆 以 生 日 為 節 , 而 德 宗 不 立 節 , 然 止 於 群 臣 稱 觴 上 壽 而 已 。

    代 宗 繇 廣 平 王 復 二 京 , 梨 園 供 奉 官 劉 日 進 製 寶 應 長 寧 樂 十 八 曲 以 獻 , 皆 宮 調 也 。

    大 曆 元 年 , 又 有 廣 平 太 一 樂 。 涼 州 曲 , 本 西 涼 所 獻 也 , 其 聲 本 宮 調 , 有 大 遍 、 小 遍 。 貞 元 初 , 樂 工 康 崑 崙 寓 其 聲 於 琵 琶 , 奏 於 玉 宸 殿 , 因 號 玉 宸 宮 調 , 合 諸 樂 , 則 用 黃 鍾 宮 。

    其 後 方 鎮 多 製 樂 舞 以 獻 。 河 東 節 度 使 馬 燧 獻 定 難 曲 。 昭 義 軍 節 度 使 王 虔 休 以 德 宗 誕 辰 未 有 大 樂 , 乃 作 繼 天 誕 聖 樂 , 以 宮 為 調 , 帝 因 作 中 和 樂 舞 。 山 南 節 度 使 于 又 獻 順 聖 樂 , 曲 將 半 , 而 行 綴 皆 伏 , 一 人 舞 於 中 , 又 令 女 伎 為 佾 舞 , 雄 健 壯 妙 , 號 孫 武 順 聖 樂 。

    文 宗 好 雅 樂 , 詔 太 常 卿 馮 定 采 開 元 雅 樂 製 雲 韶 法 曲 及 霓 裳 羽 衣 舞 曲 。 雲 韶 樂 有 玉 磬 四 虡 , 琴 、 瑟 、 筑 、 簫 、 篪 、 籥 、 跋 膝 、 笙 、 竽 皆 一 , 登 歌 四 人 , 分 立 堂 上 下 , 童 子 五 人 , 繡 衣 執 金 蓮 花 以 導 , 舞 者 三 百 人 , 階 下 設 錦 筵 , 遇 內 宴 乃 奏 。 謂 大 臣 曰 : 「 笙 磬 同 音 , 沈 吟 忘 味 , 不 圖 為 樂 至 於 斯 也 。 」 自 是 臣 下 功 高 者 , 輒 賜 之 。 樂 成 , 改 法 曲 為 仙 韶 曲 。 會 昌 初 , 宰 相 李 德 裕 命 樂 工 製 萬 斯 年 曲 以 獻 。

    大 中 初 , 太 常 樂 工 五 千 餘 人 , 俗 樂 一 千 五 百 餘 人 。 宣 宗 每 宴 群 臣 , 備 百 戲 。 帝 製 新 曲 , 教 女 伶 數 十 百 人 , 衣 珠 翠 緹 繡 , 連 袂 而 歌 , 其 樂 有 播 皇 猷 之 曲 , 舞 者 高 冠 方 履 , 褒 衣 博 帶 , 趨 走 俯 仰 , 中 於 規 矩 。 又 有 蔥 嶺 西 曲 , 士 女 歌 為 隊 , 其 詞 言 蔥 嶺 之 民 樂 河 、 湟 故 地 歸 唐 也 。

    咸 通 間 , 諸 王 多 習 音 聲 、 倡 優 雜 戲 , 天 子 幸 其 院 , 則 迎 駕 奏 樂 。 是 時 , 藩 鎮 稍 復 舞 破 陣 樂 , 然 舞 者 衣 畫 甲 , 執 旗 , 纔 十 人 而 已 。 蓋 唐 之 盛 時 , 樂 曲 所 傳 , 至 其 末 年 , 往 往 亡 缺 。

    周 、 隋 與 北 齊 、 陳 接 壤 , 故 歌 舞 雜 有 四 方 之 樂 。 至 唐 , 東 夷 樂 有 高 麗 、 百 濟 , 北 狄 有 鮮 卑 、 吐 谷 渾 、 部 落 稽 , 南 蠻 有 扶 南 、 天 竺 、 南 詔 、 驃 國 , 西 戎 有 高 昌 、 龜 茲 、 疏 勒 、 康 國 、 安 國 , 凡 十 四 國 之 樂 , 而 八 國 之 伎 , 列 於 十 部 樂 。

    中 宗 時 , 百 濟 樂 工 人 亡 散 , 岐 王 為 太 常 卿 , 復 奏 置 之 , 然 音 伎 多 闕 。 舞 者 二 人 , 紫 大 袖 裙 襦 、 章 甫 冠 、 衣 履 〔 一 〕 。 樂 有 箏 、 笛 、 桃 皮 觱 篥 、 箜 篌 、 歌 而 已 。

    北 狄 樂 皆 馬 上 之 聲 , 自 漢 後 以 為 鼓 吹 , 亦 軍 中 樂 , 馬 上 奏 之 , 故 隸 鼓 吹 署 。 後 魏 樂 府 初 有 北 歌 , 亦 曰 真 人 歌 , 都 代 時 , 命 宮 人 朝 夕 歌 之 。 周 、 隋 始 與 西 涼 樂 雜 奏 。 至 唐 存 者 五 十 三 章 , 而 名 可 解 者 六 章 而 已 。 一 曰 慕 容 可 汗 , 二 曰 吐 谷 渾 , 三 曰 部 落 稽 , 四 曰 鉅 鹿 公 主 , 五 曰 白 淨 王 , 六 曰 太 子 企 喻 也 。 其 餘 辭 多 可 汗 之 稱 , 蓋 燕 、 魏 之 際 鮮 卑 歌 也 。 隋 鼓 吹 有 其 曲 而 不 同 。 貞 觀 中 , 將 軍 侯 貴 昌 , 并 州 人 , 世 傳 北 歌 , 詔 隸 太 樂 , 然 譯 者 不 能 通 , 歲 久 不 可 辨 矣 。 金 吾 所 掌 有 大 角 , 即 魏 之 「 簸 邏 回 」 , 工 人 謂 之 角 手 , 以 備 鼓 吹 。

    南 蠻 、 北 狄 俗 斷 髮 , 故 舞 者 以 繩 圍 首 約 髮 。 有 新 聲 自 河 西 至 者 , 號 胡 音 , 龜 茲 散 樂 皆 為 之 少 息 。

    扶 南 樂 , 舞 者 二 人 , 以 朝 霞 為 衣 , 赤 皮 鞋 。 天 竺 伎 能 自 斷 手 足 , 刺 腸 胃 , 高 宗 惡 其 驚 俗 , 詔 不 令 入 中 國 。 睿 宗 時 , 婆 羅 門 國 獻 人 倒 行 以 足 舞 , 仰 植 銛 刀 , 俯 身 就 鋒 , 歷 臉 下 , 復 植 於 背 , 觱 篥 者 立 腹 上 , 終 曲 而 不 傷 。 又 伏 伸 其 手 , 二 人 躡 之 , 周 旋 百 轉 。 開 元 初 , 其 樂 猶 與 四 夷 樂 同 列 。

    貞 元 中 , 南 詔 異 牟 尋 遣 使 詣 劍 南 西 川 節 度 使 韋 皋 , 言 欲 獻 夷 中 歌 曲 , 且 令 驃 國 進 樂 。 皋 乃 作 南 詔 奉 聖 樂 , 用 黃 鍾 之 均 , 舞 六 成 , 工 六 十 四 人 , 贊 引 二 人 , 序 曲 二 十 八 疊 , 執 羽 而 舞 「 南 詔 奉 聖 樂 」 字 , 曲 將 終 , 雷 鼓 作 於 四 隅 , 舞 者 皆 拜 , 金 聲 作 而 起 , 執 羽 稽 首 , 以 象 朝 覲 。 每 拜 跪 , 節 以 鉦 鼓 。 又 為 五 均 : 一 曰 黃 鍾 , 宮 之 宮 ; 二 曰 太 蔟 , 商 之 宮 ; 三 曰 姑 洗 , 角 之 宮 ; 四 曰 林 鍾 , 徵 之 宮 ; 五 曰 南 呂 , 羽 之 宮 。 其 文 義 繁 雜 , 不 足 復 紀 。 德 宗 閱 於 麟 德 殿 , 以 授 太 常 工 人 , 自 是 殿 庭 宴 則 立 奏 , 宮 中 則 坐 奏 。

    十 七 年 , 驃 國 王 雍 羌 遣 弟 悉 利 移 、 城 王 舒 難 陀 獻 其 國 樂 , 至 成 都 , 韋 皋 復 譜 次 其 聲 , 又 圖 其 舞 容 、 樂 器 以 獻 。 凡 工 器 二 十 有 二 , 其 音 八 : 金 、 貝 、 絲 、 竹 、 匏 、 革 、 牙 、 角 , 大 抵 皆 夷 狄 之 器 , 其 聲 曲 不 隸 於 有 司 , 故 無 足 采 云 。

校 勘 記

〔 一 〕   章 甫 冠 衣 履   「 衣 履 」 , 舊 書 卷 二 九 音 樂 志 、 文 獻 通 考 ( 下 簡 稱 通 考 ) 卷 一 四 八 均 作 「 皮 履 」 。
 
 
 

唐 書 卷 二 十 三 上

    志 第 十 三 上

      儀 衛 上

    唐 制 , 天 子 居 曰 「 衙 」 , 行 曰 「 駕 」 , 皆 有 衛 有 嚴 。 羽 葆 、 華 蓋 、 旌 旗 、 罕 畢 、 車 馬 之 眾 盛 矣 , 皆 安 徐 而 不 譁 。 其 人 君 舉 動 必 以 扇 , 出 入 則 撞 鍾 , 庭 設 樂 宮 , 道 路 有 鹵 簿 、 鼓 吹 。 禮 官 百 司 必 備 物 而 後 動 , 蓋 所 以 為 慎 重 也 。 故 慎 重 則 尊 嚴 , 尊 嚴 則 肅 恭 。 夫 儀 衛 所 以 尊 君 而 肅 臣 , 其 聲 容 文 采 , 雖 非 三 代 之 制 , 至 其 盛 也 , 有 足 取 焉 。

    衙 。

    凡 朝 會 之 仗 , 三 衛 番 上 , 分 為 五 仗 , 號 衙 內 五 衛 。 一 曰 供 奉 仗 , 以 左 右 衛 為 之 。 二 曰 親 仗 , 以 親 衛 為 之 。 三 曰 勳 仗 , 以 勳 衛 為 之 。 四 曰 翊 仗 , 以 翊 衛 為 之 。 皆 服 鶡 冠 、 緋 衫 裌 。 五 曰 散 手 仗 , 以 親 、 勳 、 翊 衛 為 之 , 服 緋 絁 裲 襠 , 繡 野 馬 。 皆 帶 刀 捉 仗 , 列 坐 於 東 西 廊 下 。

    每 月 以 四 十 六 人 立 內 廊 閤 外 , 號 曰 內 仗 。 以 左 右 金 吾 將 軍 當 上 , 中 郎 將 一 人 押 之 , 有 押 官 , 有 知 隊 仗 官 。 朝 堂 置 左 右 引 駕 三 衛 六 十 人 , 以 左 右 衛 、 三 衛 年 長 彊 直 能 糾 劾 者 為 之 , 分 五 番 。 有 引 駕 佽 飛 六 十 六 人 , 以 佽 飛 、 越 騎 、 步 射 為 之 , 分 六 番 , 每 番 皆 有 主 帥 一 人 。 坐 日 引 駕 升 殿 , 金 吾 大 將 軍 各 一 人 押 之 , 號 曰 押 引 駕 官 。 中 郎 將 、 郎 將 各 一 人 , 檢 校 引 駕 事 。 又 有 千 牛 仗 , 以 千 牛 備 身 、 備 身 左 右 為 之 。 千 牛 備 身 冠 進 德 冠 、 服 褲 褶 ; 備 身 左 右 服 如 三 衛 。 皆 執 御 刀 、 弓 箭 , 升 殿 列 御 座 左 右 。

    內 外 諸 門 以 排 道 人 帶 刀 捉 仗 而 立 , 號 曰 立 門 仗 。 宣 政 左 右 門 仗 、 內 仗 , 皆 分 三 番 而 立 , 號 曰 交 番 仗 。 諸 衛 有 挾 門 隊 、 長 槍 隊 。 承 天 門 內 則 左 右 衛 挾 門 隊 列 東 西 廊 下 , 門 外 則 左 右 驍 衛 挾 門 隊 列 東 西 廊 下 。 長 樂 、 永 安 門 內 則 左 右 威 衛 挾 門 隊 列 東 西 廊 下 , 門 外 則 左 右 領 軍 衛 挾 門 隊 列 東 西 廊 下 。 嘉 德 門 內 則 左 右 武 衛 挾 門 隊 列 東 西 廊 下 。 車 駕 出 皇 城 , 則 挾 門 隊 皆 從 。 長 槍 隊 有 漆 槍 、 木 槍 、 白 槍 、 樸 頭 槍 。

    每 夜 , 第 一 鼕 鼕 , 諸 隊 仗 佩 弓 箭 、 胡 祿 , 出 鋪 立 廊 下 , 按 槊 、 張 弓 、 捻 箭 、 彀 弩 。 第 二 鼕 鼕 後 , 擊 鍾 訖 , 持 更 者 舉 槊 , 鍾 聲 絕 則 解 仗 。 一 點 , 持 更 人 按 槊 , 持 弓 者 穩 箭 唱 號 , 諸 衛 仗 隊 皆 分 更 行 探 。 宿 衛 門 閤 仗 隊 , 鍪 、 甲 、 蕞 , 擐 左 襻 , 餘 仗 隊 唯 持 更 人 蕞 一 具 , 供 奉 、 散 手 仗 亦 持 更 、 蕞 、 甲 。

    每 朝 , 第 一 鼕 鼕 訖 , 持 更 槊 皆 舉 , 張 弓 者 攝 箭 收 弩 , 立 門 隊 及 諸 隊 仗 皆 立 於 廊 下 。 第 二 鼕 鼕 聲 絕 , 按 槊 、 弛 弓 、 收 鋪 , 諸 門 挾 門 隊 立 於 階 下 。 復 一 刻 , 立 門 仗 皆 復 舊 , 內 外 仗 隊 立 於 階 下 。

    元 日 、 冬 至 大 朝 會 、 宴 見 蕃 國 王 , 則 供 奉 仗 、 散 手 仗 立 於 殿 上 ; 黃 麾 仗 、 樂 縣 、 五 路 、 五 副 路 、 屬 車 、 輿 輦 、 繖 二 、 翰 一 , 陳 於 庭 ; 扇 一 百 五 十 有 六 , 三 衛 三 百 人 執 之 , 陳 於 兩 箱 。

    黃 麾 仗 , 左 右 廂 各 十 二 部 , 十 二 行 。 第 一 行 , 長 戟 , 六 色 氅 , 領 軍 衛 赤 氅 , 威 衛 青 氅 、 黑 氅 , 武 衛 鶩 氅 , 驍 衛 白 氅 , 左 右 衛 黃 氅 , 黃 地 雲 花 襖 、 冒 。 第 二 行 , 儀 鍠 , 五 色 幡 , 赤 地 雲 花 襖 、 冒 。 第 三 行 , 大 槊 , 小 孔 雀 氅 , 黑 地 雲 花 襖 、 冒 。 第 四 行 , 小 戟 、 刀 、 楯 , 白 地 雲 花 襖 、 冒 。 第 五 行 , 短 戟 , 大 五 色 鸚 鵡 毛 氅 , 青 地 雲 花 襖 、 冒 。 第 六 行 , 細 射 弓 箭 , 赤 地 四 色 雲 花 襖 、 冒 。 第 七 行 , 小 槊 , 小 五 色 鸚 鵡 毛 氅 , 黃 地 雲 花 襖 、 冒 。 第 八 行 , 金 花 朱 縢 格 楯 刀 , 赤 地 雲 花 襖 、 冒 。 第 九 行 , 戎 , 雞 毛 氅 , 黑 地 雲 花 襖 、 冒 。 第 十 行 , 細 射 弓 箭 , 白 地 雲 花 襖 、 冒 。 第 十 一 行 , 大 鋋 , 白 毦 , 青 地 雲 花 襖 、 冒 。 第 十 二 行 , 金 花 綠 縢 格 楯 刀 , 赤 地 四 色 雲 花 襖 、 冒 。 十 二 行 皆 有 行 縢 、 鞋 、 襪 。

    前 黃 麾 仗 , 首 左 右 廂 各 二 部 , 部 十 二 行 , 行 十 人 , 左 右 領 軍 衛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 領 主 帥 各 十 人 , 師 子 袍 、 冒 。 次 左 右 廂 皆 一 部 , 部 十 二 行 , 行 十 人 , 左 右 威 衛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 領 主 帥 各 十 人 , 豹 文 袍 、 冒 。 次 廂 各 一 部 , 部 十 二 行 , 行 十 人 , 左 右 武 衛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 主 帥 各 十 人 。 次 廂 各 一 部 , 部 十 二 行 , 行 十 人 , 左 右 衛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 主 帥 各 十 人 。 次 當 御 廂 各 一 部 , 部 十 二 行 , 行 十 人 , 左 右 衛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 主 帥 各 十 人 。 次 後 廂 各 一 部 , 部 十 二 行 , 行 十 人 , 左 右 驍 衛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 主 帥 各 十 人 。 次 後 廂 各 二 部 , 部 十 二 行 , 行 十 人 , 左 右 武 衛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 主 帥 各 十 人 。 次 後 左 右 廂 各 一 部 , 部 十 二 行 , 行 十 人 , 左 右 威 衛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 主 帥 各 十 人 。 次 後 左 右 廂 各 一 部 , 部 十 二 行 , 行 十 人 , 左 右 威 衛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 主 帥 各 十 人 。 次 後 左 右 廂 各 一 部 , 部 十 二 行 , 行 十 人 , 左 右 領 軍 衛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 主 帥 各 十 人 。 次 盡 後 左 右 廂 , 軍 衛 、 主 帥 各 十 人 護 後 , 被 師 子 文 袍 、 冒 。

    左 右 領 軍 衛 黃 麾 仗 , 首 尾 廂 皆 絳 引 旛 , 二 十 引 前 , 十 掩 後 。 十 廂 各 獨 揭 鼓 十 二 重 , 重 二 人 , 赤 地 雲 花 襖 、 冒 , 行 縢 、 鞋 、 襪 , 居 黃 麾 仗 外 。

    每 黃 麾 仗 一 部 , 鼓 一 , 左 右 衛 、 左 右 驍 衛 、 左 右 武 衛 、 左 右 威 衛 將 軍 各 一 人 , 大 將 軍 各 一 人 , 左 右 領 軍 衛 大 將 軍 各 一 人 檢 校 , 被 繡 袍 。

    次 左 右 衛 黃 旗 仗 立 於 兩 階 之 次 , 鍪 、 甲 、 弓 、 箭 、 刀 、 楯 皆 黃 , 隊 有 主 帥 以 下 四 十 人 , 皆 戎 服 , 被 大 袍 , 二 人 引 旗 , 一 人 執 , 二 人 夾 , 二 十 人 執 槊 , 餘 佩 弩 、 弓 箭 。 第 一 麟 旗 隊 , 第 二 角 端 旗 隊 , 第 三 赤 熊 旗 隊 ,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檢 校 , 戎 服 , 被 大 袍 , 佩 弓 箭 、 橫 刀 。 又 有 夾 轂 隊 , 廂 各 六 隊 , 隊 三 十 人 , 胡 木 鍪 、 毦 、 蜀 鎧 、 懸 鈴 、 覆 膊 、 錦 臂 韝 、 白 行 縢 、 紫 帶 、 鞋 襪 , 持 、 楯 、 刀 ; 廂 各 折 衝 都 尉 一 人 、 果 毅 都 尉 二 人 檢 校 , 冠 進 德 冠 , 被 紫 縚 連 甲 、 緋 繡 葵 花 文 袍 。 第 一 隊 、 第 四 隊 , 朱 質 鍪 、 鎧 , 緋 。 第 二 隊 、 第 五 隊 , 白 質 鍪 、 鎧 , 紫 。 第 三 隊 、 第 六 隊 , 黑 質 鍪 、 鎧 , 皂 。

    次 左 右 驍 衛 赤 旗 仗 , 坐 於 東 西 廊 下 , 鍪 、 甲 、 弓 、 箭 、 刀 、 楯 皆 赤 , 主 帥 以 下 如 左 右 衛 。 第 一 鳳 旗 隊 , 第 二 飛 黃 旗 隊 ,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檢 校 。 第 三 吉 利 旗 隊 , 第 四 兕 旗 隊 , 第 五 太 平 旗 隊 ,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檢 校 。

    又 有 親 、 勳 、 翊 衛 仗 , 廂 各 三 隊 壓 角 , 隊 皆 有 旗 , 一 人 執 , 二 人 引 , 二 人 夾 , 校 尉 以 下 翊 衛 以 上 三 十 五 人 , 皆 平 巾 幘 、 緋 裲 襠 、 大 口 , 帶 橫 刀 ; 執 槊 二 十 人 , 帶 弩 四 人 , 帶 弓 箭 十 一 人 。 第 一 隊 鳳 旗 , 大 將 軍 各 一 人 主 之 。 第 二 隊 飛 黃 旗 , 將 軍 各 一 人 主 之 。 第 三 隊 吉 利 旗 , 郎 將 一 人 主 之 。

    次 左 右 武 衛 白 旗 仗 , 居 驍 衛 之 次 , 鍪 、 甲 、 弓 、 箭 、 刀 、 楯 皆 白 , 主 帥 以 下 如 左 右 衛 。 第 一 五 牛 旗 隊 , 黃 旗 居 內 , 赤 青 居 左 , 白 黑 居 右 , 各 八 人 執 。 第 二 飛 麟 旗 隊 , 第 三 駃 騠 旗 隊 , 第 四 鸞 旗 隊 ,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檢 校 。 第 五 犀 牛 旗 隊 , 第 六 鵔 鸃 旗 隊 , 第 七 騏 驎 旗 隊 , 第 八 旗 隊 ,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檢 校 。 持 鈒 隊 ,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 校 尉 二 人 檢 校 。 前 隊 執 銀 裝 長 刀 , 紫 黃 綬 紛 。 絳 引 旛 一 , 金 節 十 二 , 分 左 右 。 次 罕 、 畢 、 朱 雀 幢 、 叉 , 青 龍 、 白 虎 幢 , 道 蓋 、 叉 , 各 一 。 自 絳 引 旛 以 下 , 執 者 服 如 黃 麾 。 執 罕 、 畢 及 幢 者 , 平 陵 冠 、 朱 衣 、 革 帶 。 左 罕 右 畢 , 左 青 龍 右 白 虎 。 稱 長 一 人 , 出 則 告 警 , 服 如 黃 麾 。 鈒 、 戟 隊 各 一 百 四 十 四 人 , 分 左 右 三 行 應 蹕 , 服 如 黃 麾 。 果 毅 執 青 龍 等 旗 , 將 軍 各 一 人 檢 校 ; 旅 帥 二 人 執 銀 裝 長 刀 , 紫 黃 綬 紛 , 檢 校 後 隊 。

    次 左 右 威 衛 黑 旗 仗 , 立 于 階 下 , 鍪 、 甲 、 弓 、 箭 、 楯 、 槊 皆 黑 , 主 帥 以 下 如 左 右 衛 。 第 一 黃 龍 負 圖 旗 隊 , 第 二 黃 鹿 旗 隊 , 第 三 騶 牙 旗 隊 , 第 四 蒼 烏 旗 隊 ,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檢 校 。

    次 左 右 領 軍 衛 青 旗 仗 , 居 威 衛 之 次 , 鍪 、 甲 、 弓 、 箭 、 楯 、 槊 皆 青 , 主 帥 以 下 如 左 右 衛 。 第 一 應 龍 旗 隊 , 第 二 玉 馬 旗 隊 , 第 三 三 角 獸 旗 隊 ,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檢 校 ; 第 四 白 狼 旗 隊 , 第 五 龍 馬 旗 隊 , 第 六 金 牛 旗 隊 ,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檢 校 。

    又 有 殳 仗 、 步 甲 隊 , 將 軍 各 一 人 檢 校 。 殳 仗 左 右 廂 千 人 , 廂 別 二 百 五 十 人 執 殳 , 二 百 五 十 人 執 叉 , 皆 赤 地 雲 花 襖 、 冒 , 行 縢 、 鞋 襪 。 殳 、 叉 以 次 相 間 。 左 右 領 軍 衛 各 一 百 六 十 人 , 左 右 武 衛 各 一 百 人 , 左 右 威 衛 、 左 右 驍 衛 、 左 右 衛 各 八 十 人 。 左 右 廂 有 主 帥 三 十 八 人 , 平 巾 幘 、 緋 裲 襠 、 大 口 , 執 儀 刀 。 廂 有 左 右 衛 各 三 人 , 左 右 驍 衛 、 左 右 武 衛 、 左 右 威 衛 、 左 右 領 軍 衛 各 四 人 , 以 主 殳 仗 , 被 豹 文 袍 、 冒 ; 領 軍 衛 , 師 子 文 袍 。 步 甲 隊 從 左 右 廂 各 四 十 八 , 前 後 皆 二 十 四 。 每 隊 折 衝 都 尉 一 人 主 之 , 被 繡 袍 。 每 隊 一 人 , 戎 服 大 袍 , 帶 橫 刀 執 旗 ; 二 人 引 , 二 人 夾 , 皆 戎 服 大 袍 , 帶 弓 箭 橫 刀 。 隊 別 三 十 人 , 被 甲 、 臂 韝 、 行 縢 、 鞋 襪 。 每 一 隊 鍪 、 甲 、 覆 膊 , 執 弓 箭 , 一 隊 胡 木 鍪 及 毦 、 蜀 鎧 、 覆 膊 , 執 刀 、 楯 、 相 間 。 第 一 隊 , 赤 質 鍪 、 甲 , 赤 弓 、 箭 ,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執 鶡 雞 旗 。 第 二 隊 , 赤 質 鍪 、 鎧 , 赤 刀 、 楯 、 ,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執 豹 旗 。 第 三 隊 , 青 質 鍪 、 甲 , 青 弓 、 箭 ,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第 四 隊 , 青 質 鍪 、 鎧 , 青 刀 、 楯 、 ,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第 五 隊 , 黑 質 鍪 、 甲 , 黑 弓 、 箭 , 左 右 威 衛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第 六 隊 , 黑 質 鍪 、 鎧 , 黑 刀 、 楯 、 ,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第 七 隊 , 白 質 鍪 、 甲 , 白 弓 、 箭 , 左 右 武 衛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第 八 隊 , 白 質 鍪 、 鎧 , 白 刀 、 楯 、 ,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第 九 隊 , 黃 質 鍪 、 甲 , 黃 弓 、 箭 , 左 右 驍 衛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第 十 隊 , 黃 質 鍪 、 鎧 , 黃 刀 、 楯 、 ,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第 十 一 隊 , 黃 質 鍪 、 甲 , 黃 弓 、 箭 , 左 右 衛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第 十 二 隊 , 黃 質 鍪 、 鎧 , 黃 刀 、 楯 、 ,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次 後 第 一 隊 , 黃 質 鍪 、 鎧 , 黃 刀 、 楯 、 , 左 右 衛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至 第 十 二 隊 與 前 同 。

    次 左 右 金 吾 衛 辟 邪 旗 隊 ,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檢 校 。 又 有 清 游 隊 、 朱 雀 隊 、 玄 武 隊 。 清 游 隊 建 白 澤 旗 二 , 各 一 人 執 , 帶 橫 刀 ; 二 人 引 , 二 人 夾 , 皆 帶 弓 箭 、 橫 刀 。 左 右 金 吾 衛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 帶 弓 箭 、 橫 刀 , 各 領 四 十 人 , 皆 帶 橫 刀 , 二 十 人 持 槊 , 四 人 持 弩 , 十 六 人 帶 弓 箭 。 朱 雀 隊 建 朱 雀 旗 , 一 人 執 , 引 、 夾 皆 二 人 , 金 吾 衛 折 衝 都 尉 一 人 主 之 , 領 四 十 人 , 二 十 人 持 槊 , 四 人 持 弩 , 十 六 人 帶 弓 箭 , 又 二 人 持 槊 , 皆 佩 橫 刀 , 槊 以 黃 金 塗 末 。 龍 旗 十 二 , 執 者 戎 服 大 袍 , 副 竿 二 , 各 一 人 執 , 戎 服 大 袍 , 分 左 右 ,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大 將 軍 各 一 人 檢 校 二 隊 。 玄 武 隊 建 玄 武 旗 , 一 人 執 , 二 人 引 , 二 人 夾 , 平 巾 幘 、 黑 裲 襠 、 黑 裌 、 大 口 , 左 右 金 吾 衛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各 領 五 十 人 , 持 槊 二 十 五 人 , 持 弩 五 人 , 帶 弓 箭 二 十 人 , 又 二 人 持 槊 。 諸 衛 挾 門 隊 、 長 槍 隊 與 諸 隊 相 間 。

    朝 日 , 殿 上 設 黼 扆 、 躡 席 、 熏 爐 、 香 案 。 御 史 大 夫 領 屬 官 至 殿 西 廡 , 從 官 朱 衣 傳 呼 , 促 百 官 就 班 , 文 武 列 於 兩 觀 。 監 察 御 史 二 人 立 於 東 西 朝 堂 道 以 蒞 之 。 平 明 , 傳 點 畢 , 內 門 開 。 監 察 御 史 領 百 官 入 , 夾 階 , 監 門 校 尉 二 人 執 門 籍 , 曰 : 「 唱 籍 」 。 既 視 籍 , 曰 : 「 在 」 。 入 畢 而 止 。 次 門 亦 如 之 。 序 班 於 通 乾 、 觀 象 門 南 , 武 班 居 文 班 之 次 。 入 宣 政 門 , 文 班 自 東 門 而 入 , 武 班 自 西 門 而 入 , 至 閤 門 亦 如 之 。 夾 階 校 尉 十 人 同 唱 , 入 畢 而 止 。 宰 相 、 兩 省 官 對 班 於 香 案 前 , 百 官 班 於 殿 庭 左 右 , 巡 使 二 人 分 蒞 於 鐘 鼓 樓 下 , 先 一 品 班 , 次 二 品 班 , 次 三 品 班 , 次 四 品 班 , 次 五 品 班 。 每 班 , 尚 書 省 官 為 首 。 武 班 供 奉 者 立 於 橫 街 之 北 , 次 千 牛 中 郎 將 , 次 千 牛 將 軍 , 次 過 狀 中 郎 將 一 人 , 次 接 狀 中 郎 將 一 人 , 次 押 柱 中 郎 將 一 人 , 次 押 柱 中 郎 一 人 , 次 排 階 中 郎 將 一 人 , 次 押 散 手 仗 中 郎 將 一 人 , 次 左 右 金 吾 衛 大 將 軍 。 凡 殿 中 省 監 、 少 監 , 尚 衣 、 尚 舍 、 尚 輦 奉 御 , 分 左 右 隨 繖 、 扇 而 立 。 東 宮 官 居 上 臺 官 之 次 , 王 府 官 又 次 之 , 唯 三 太 、 三 少 、 賓 客 、 庶 子 、 王 傅 隨 本 品 。 侍 中 奏 「 外 辦 」 , 皇 帝 步 出 西 序 門 , 索 扇 , 扇 合 。 皇 帝 升 御 座 , 扇 開 。 左 右 留 扇 各 三 。 左 右 金 吾 將 軍 一 人 奏 「 左 右 廂 內 外 平 安 」 。 通 事 舍 人 贊 宰 相 兩 省 官 再 拜 , 升 殿 。 內 謁 者 承 旨 喚 仗 , 左 右 羽 林 軍 勘 以 木 契 , 自 東 西 閤 而 入 。 內 侍 省 五 品 以 上 一 人 引 之 , 左 右 衛 大 將 軍 、 將 軍 各 一 人 押 之 。 二 十 人 以 下 入 , 則 不 帶 仗 。 三 十 人 入 , 則 左 右 廂 監 門 各 二 人 , 千 牛 備 身 各 四 人 , 三 衛 各 八 人 , 金 吾 一 人 。 百 人 入 , 則 左 右 廂 監 門 各 六 人 , 千 牛 備 身 各 四 人 , 三 衛 三 十 三 人 , 金 吾 七 人 。 二 百 人 , 則 增 以 左 右 武 衛 、 威 衛 、 領 軍 衛 、 金 吾 衛 、 翊 衛 等 。 凡 仗 入 , 則 左 右 廂 加 一 人 監 捉 永 巷 , 御 刀 、 弓 箭 。 及 三 衛 帶 刀 入 , 則 曰 「 仗 入 」 ; 三 衛 不 帶 刀 而 入 , 則 曰 「 監 引 入 」 。 朝 罷 , 皇 帝 步 入 東 序 門 , 然 後 放 仗 。 內 外 仗 隊 , 七 刻 乃 下 。 常 參 、 輟 朝 日 , 六 刻 即 下 。 宴 蕃 客 日 , 隊 下 , 復 立 半 仗 於 兩 廊 。 朔 望 受 朝 及 蕃 客 辭 見 , 加 纛 、 槊 隊 , 儀 仗 減 半 。 凡 千 牛 仗 立 , 則 全 仗 立 。 太 陽 虧 , 昏 塵 大 霧 , 則 內 外 諸 門 皆 立 仗 。 泥 雨 , 則 延 三 刻 傳 點 。

    駕 。

    大 駕 鹵 簿 。 天 子 將 出 , 前 二 日 , 太 樂 令 設 宮 縣 之 樂 於 庭 。 晝 漏 上 五 刻 , 駕 發 。 前 發 七 刻 , 擊 一 鼓 為 一 嚴 。 前 五 刻 , 擊 二 鼓 為 再 嚴 , 侍 中 版 奏 「 請 中 嚴 」 。 有 司 陳 鹵 簿 。 前 二 刻 , 擊 三 鼓 為 三 嚴 , 諸 衛 各 督 其 隊 與 鈒 、 戟 以 次 入 陳 殿 庭 。 通 事 舍 人 引 群 官 立 朝 堂 , 侍 中 、 中 書 令 以 下 奉 迎 於 西 階 , 侍 中 負 寶 , 乘 黃 令 進 路 於 太 極 殿 西 階 南 向 , 千 牛 將 軍 一 人 執 長 刀 立 路 前 北 向 , 黃 門 侍 郎 一 人 立 侍 臣 之 前 , 贊 者 二 人 。 既 外 辦 , 太 僕 卿 攝 衣 而 升 , 正 立 執 轡 。 天 子 乘 輿 以 出 , 降 自 西 階 , 曲 直 華 蓋 , 警 蹕 , 侍 衛 , 千 牛 將 軍 前 執 轡 , 天 子 升 路 , 太 僕 卿 授 綏 , 侍 中 、 中 書 令 以 下 夾 侍 。

    黃 門 侍 郎 前 奏 「 請 發 」 。 鑾 駕 動 , 警 蹕 , 鼓 傳 音 , 黃 門 侍 郎 與 贊 者 夾 引 而 出 , 千 牛 將 軍 夾 路 而 趨 。 駕 出 承 天 門 , 侍 郎 乘 馬 奏 「 駕 少 留 , 敕 侍 臣 乘 馬 」 。 侍 中 前 承 制 , 退 稱 : 「 制 曰 可 」 。 黃 門 侍 郎 退 稱 : 「 侍 臣 乘 馬 。 」 贊 者 承 傳 , 侍 臣 皆 乘 。 侍 衛 之 官 各 督 其 屬 左 右 翊 駕 , 在 黃 麾 內 。 符 寶 郎 奉 六 寶 與 殿 中 後 部 從 , 在 黃 鉞 內 。 侍 中 、 中 書 令 以 下 夾 侍 路 前 , 贊 者 在 供 奉 官 內 。

    侍 臣 乘 畢 , 侍 郎 奏 「 請 車 右 升 」 。 侍 中 前 承 制 , 退 稱 : 「 制 曰 可 」 。 侍 郎 復 位 , 千 牛 將 軍 升 。 侍 郎 奏 「 請 發 」 。 萬 年 縣 令 先 導 , 次 京 兆 牧 、 太 常 卿 、 司 徒 、 御 史 大 夫 、 兵 部 尚 書 , 皆 乘 路 , 鹵 簿 如 本 品 。

    次 清 游 隊 。 次 左 右 金 吾 衛 大 將 軍 各 一 人 , 帶 弓 箭 橫 刀 , 檢 校 龍 旗 以 前 朱 雀 等 隊 , 各 二 人 持 槊 , 騎 夾 。 次 左 右 金 吾 衛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 帶 弓 箭 橫 刀 , 領 夾 道 鐵 甲 佽 飛 。 次 虞 候 佽 飛 四 十 八 騎 , 平 巾 幘 、 緋 裲 襠 、 大 口 , 帶 弓 箭 、 橫 刀 , 夾 道 分 左 右 , 以 屬 黃 麾 仗 。 次 外 鐵 甲 佽 飛 二 十 四 人 , 帶 弓 箭 、 橫 刀 , 甲 騎 具 裝 , 分 左 右 廂 , 皆 六 重 , 以 屬 步 甲 隊 。

    次 朱 雀 隊 。 次 指 南 車 、 記 里 鼓 車 、 白 鷺 車 、 鸞 旗 車 、 辟 惡 車 、 皮 軒 車 , 皆 四 馬 , 有 正 道 匠 一 人 , 駕 士 十 四 人 , 皆 平 巾 幘 、 大 口 、 緋 衫 。 太 卜 令 一 人 , 居 辟 惡 車 , 服 如 佽 飛 , 執 弓 箭 。 左 金 吾 衛 隊 正 一 人 , 居 皮 軒 車 , 服 平 巾 幘 、 緋 裲 襠 , 銀 裝 儀 刀 , 紫 黃 綬 紛 , 執 弩 。 次 引 駕 十 二 重 , 重 二 人 , 皆 騎 , 帶 橫 刀 。 自 皮 軒 車 後 , 屬 於 細 仗 前 , 槊 、 弓 箭 相 間 , 左 右 金 吾 衛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次 鼓 吹 。 次 黃 麾 仗 一 , 執 者 武 弁 、 朱 衣 、 革 帶 , 二 人 夾 。 次 殿 中 侍 御 史 二 人 導 。 次 太 史 監 一 人 , 書 令 史 一 人 , 騎 引 相 風 、 行 漏 輿 。 次 相 風 輿 , 正 道 匠 一 人 , 輿 士 八 人 , 服 如 正 道 匠 。 次 [ 鼓 、 金 鉦 , 司 辰 、 典 事 匠 各 一 人 , 刻 漏 生 四 人 , 分 左 右 。 次 行 漏 輿 , 正 道 匠 一 人 , 輿 士 十 四 人 。

    次 持 鈒 前 隊 。 次 御 馬 二 十 四 , 分 左 右 , 各 二 人 馭 。 次 尚 乘 奉 御 二 人 , 書 令 史 二 人 , 騎 從 。

    次 左 青 龍 右 白 虎 旗 , 執 者 一 人 , 服 如 正 道 匠 , 引 、 夾 各 二 人 , 皆 騎 。 次 左 右 衛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 各 領 二 十 五 騎 , 二 十 人 執 槊 , 四 人 持 弩 , 一 人 帶 弓 箭 , 行 儀 刀 仗 前 。 次 通 事 舍 人 , 四 人 在 左 , 四 人 在 右 。 侍 御 史 , 一 人 在 左 , 一 人 在 右 。 御 史 中 丞 , 一 人 在 左 , 一 人 在 右 。 左 拾 遺 一 人 在 左 , 右 拾 遺 一 人 在 右 。 左 補 闕 一 人 在 左 , 右 補 闕 一 人 在 右 。 起 居 郎 一 人 在 左 , 起 居 舍 人 一 人 在 右 。 諫 議 大 夫 , 一 人 在 左 , 一 人 在 右 。 給 事 中 二 人 在 左 , 中 書 舍 人 二 人 在 右 。 黃 門 侍 郎 二 人 在 左 , 中 書 侍 郎 二 人 在 右 。 左 散 騎 常 侍 一 人 在 左 , 右 散 騎 常 侍 一 人 在 右 。 侍 中 二 人 在 左 , 中 書 令 二 人 在 右 。 通 事 舍 人 以 下 , 皆 一 人 從 。 次 香 蹬 一 , 有 衣 , 繡 以 黃 龍 , 執 者 四 人 , 服 如 折 衝 都 尉 。

    次 左 右 衛 將 軍 二 人 , 分 左 右 , 領 班 劍 、 儀 刀 , 各 一 人 從 。 次 班 劍 、 儀 刀 , 左 右 廂 各 十 二 行 : 第 一 左 右 衛 親 衛 各 五 十 三 人 , 第 二 左 右 衛 親 衛 各 五 十 五 人 , 第 三 左 右 衛 勳 衛 各 五 十 七 人 , 第 四 左 右 衛 勳 衛 各 五 十 九 人 , 各 執 金 銅 裝 班 劍 , 纁 朱 綬 紛 ; 第 五 左 右 衛 翊 衛 各 六 十 一 人 , 第 六 左 右 衛 翊 衛 各 六 十 三 人 , 第 七 左 右 衛 翊 衛 各 六 十 五 人 , 第 八 左 右 驍 衛 各 六 十 七 人 , 各 執 金 銅 裝 儀 刀 , 綠 綟 綬 紛 ; 第 九 左 右 武 衛 翊 衛 各 六 十 九 人 , 第 十 左 右 威 衛 翊 衛 各 七 十 一 人 , 第 十 一 左 右 領 軍 衛 翊 衛 各 七 十 三 人 , 第 十 二 左 右 金 吾 衛 翊 衛 各 七 十 五 人 , 各 執 銀 裝 儀 刀 , 紫 黃 綬 紛 。 自 第 一 行 有 曲 折 三 人 陪 後 門 , 每 行 加 一 人 , 至 第 十 二 行 曲 折 十 四 人 。

    次 左 右 廂 , 諸 衛 中 郎 將 主 之 , 執 班 劍 、 儀 刀 , 領 親 、 勳 、 翊 衛 。 次 左 右 衛 郎 將 各 一 人 , 皆 領 散 手 翊 衛 三 十 人 , 佩 橫 刀 , 騎 , 居 副 仗 槊 翊 衛 內 。 次 左 右 驍 衛 郎 將 各 一 人 , 各 領 翊 衛 二 十 八 人 , 甲 騎 具 裝 , 執 副 仗 槊 , 居 散 手 衛 外 。 次 左 右 衛 供 奉 中 郎 將 、 郎 將 四 人 , 各 領 親 、 勳 、 翊 衛 四 十 八 人 , 帶 橫 刀 , 騎 , 分 左 右 , 居 三 衛 仗 內 。

    次 玉 路 , 駕 六 馬 , 太 僕 卿 馭 之 , 駕 士 三 十 二 人 。 凡 五 路 , 皆 有 副 。 駕 士 皆 平 巾 幘 、 大 口 , 衫 從 路 色 。 玉 路 , 服 青 衫 。 千 牛 衛 將 軍 一 人 陪 乘 , 執 金 裝 長 刀 , 左 右 衛 大 將 軍 各 一 人 騎 夾 , 皆 一 人 從 , 居 供 奉 官 後 。 次 千 牛 衛 將 軍 一 人 , 中 郎 將 二 人 , 皆 一 人 從 。 次 千 牛 備 身 、 備 身 左 右 二 人 , 騎 , 居 玉 路 後 , 帶 橫 刀 , 執 御 刀 、 弓 箭 。 次 御 馬 二 , 各 一 人 馭 。 次 左 右 監 門 校 尉 二 人 , 騎 , 執 銀 裝 儀 刀 , 居 後 門 內 。

    次 衙 門 旗 , 二 人 執 , 四 人 夾 , 皆 騎 , 赤 綦 襖 、 黃 冒 、 黃 袍 。 次 左 右 監 門 校 尉 各 十 二 人 , 騎 , 執 銀 裝 儀 刀 , 督 後 門 , 十 二 行 , 仗 頭 皆 一 人 。 次 左 右 驍 衛 、 翊 衛 各 三 隊 , 居 副 仗 槊 外 。 次 左 右 衛 夾 轂 , 廂 各 六 隊 。

    次 大 繖 二 , 執 者 騎 , 橫 行 , 居 衙 門 後 。 次 雉 尾 障 扇 四 , 執 者 騎 , 夾 繖 。 次 腰 輿 , 輿 士 八 人 。 次 小 團 雉 尾 扇 四 , 方 雉 尾 扇 十 二 , 花 蓋 二 , 皆 執 者 一 人 , 夾 腰 輿 。 自 大 繖 以 下 , 執 者 服 皆 如 折 衝 都 尉 。 次 掌 輦 四 人 , 引 輦 。 次 大 輦 一 , 主 輦 二 百 人 , 平 巾 幘 、 黃 絲 布 衫 、 大 口 、 紫 誕 帶 、 紫 行 縢 、 鞋 襪 。 尚 輦 奉 御 二 人 , 主 腰 輿 , 各 書 令 史 二 人 騎 從 。

    次 殿 中 少 監 一 人 , 督 諸 局 供 奉 事 , 一 人 從 。 次 諸 司 供 奉 官 。 次 御 馬 二 十 四 , 各 二 人 馭 , 分 左 右 。 次 尚 乘 直 長 二 人 , 平 巾 幘 、 緋 褲 褶 , 書 令 史 二 人 騎 從 , 居 御 馬 後 。

    次 後 持 鈒 隊 。 次 大 繖 二 , 雉 尾 扇 八 , 夾 繖 左 右 橫 行 。 次 小 雉 尾 扇 、 朱 畫 團 扇 , 皆 十 二 , 左 右 橫 行 。 次 花 蓋 二 , 叉 二 。 次 俾 倪 十 二 , 左 右 橫 行 。 次 玄 武 幢 一 , 叉 一 , 居 絳 麾 內 。 次 絳 麾 二 , 左 右 夾 玄 武 幢 。 次 細 槊 十 二 , 孔 雀 為 毦 , 左 右 橫 行 , 居 絳 麾 後 。 自 鈒 、 戟 以 下 , 執 者 服 如 黃 麾 仗 , 唯 玄 武 幢 執 者 服 如 罕 、 畢 。

    次 後 黃 麾 , 執 者 一 人 , 夾 二 人 , 皆 騎 。 次 殿 中 侍 御 史 二 人 , 分 左 右 , 各 令 史 二 人 騎 從 , 居 黃 麾 後 。 次 大 角 。 次 方 輦 一 , 主 輦 二 百 人 。 次 小 輦 一 , 主 輦 六 十 人 。 次 小 輿 一 , 奉 輿 十 二 人 , 服 如 主 輦 。 次 尚 輦 直 長 二 人 , 分 左 右 , 檢 校 輦 輿 , 皆 書 令 史 二 人 騎 從 。 次 左 右 武 衛 五 牛 旗 輿 五 , 赤 青 居 左 , 黃 居 中 , 白 黑 居 右 , 皆 八 人 執 之 , 平 巾 幘 、 大 口 , 衫 從 旗 色 , 左 右 威 衛 隊 正 各 一 人 主 之 , 騎 , 執 銀 裝 長 刀 。

    次 乘 黃 令 一 人 , 丞 一 人 , 分 左 右 , 檢 校 玉 路 , 皆 府 史 二 人 騎 從 。 次 金 路 、 象 路 、 革 路 、 木 路 , 皆 駕 六 馬 , 駕 士 三 十 二 人 。 次 五 副 路 , 皆 駕 四 馬 , 駕 士 二 十 八 人 。 次 耕 根 車 , 駕 六 馬 , 駕 士 三 十 二 人 。 次 安 車 、 四 望 車 , 皆 駕 四 馬 , 駕 士 二 十 四 人 。 次 羊 車 , 駕 果 下 馬 一 , 小 史 十 四 人 。 次 屬 車 十 二 乘 , 駕 牛 , 駕 士 各 八 人 。 次 門 下 、 中 書 、 祕 書 、 殿 中 四 省 局 官 各 一 人 , 騎 , 分 左 右 夾 屬 車 , 各 五 人 從 , 唯 符 寶 以 十 二 人 從 。 次 黃 鉞 車 , 上 建 黃 鉞 , 駕 二 馬 , 左 武 衛 隊 正 一 人 在 車 , 駕 士 十 二 人 。 次 豹 尾 車 , 駕 二 馬 , 右 武 衛 隊 正 一 人 在 車 , 駕 士 十 二 人 。

    次 左 右 威 衛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 各 領 掩 後 二 百 人 步 從 , 五 十 人 為 行 , 大 戟 五 十 人 , 刀 、 楯 、 五 十 人 , 弓 箭 五 十 人 , 弩 五 十 人 , 皆 黑 鍪 、 甲 、 覆 膊 、 臂 韝 , 橫 行 。 次 左 右 領 軍 衛 將 軍 二 人 , 領 步 甲 隊 及 殳 仗 , 各 二 人 執 槊 從 。 次 前 後 左 右 廂 步 甲 隊 。 次 左 右 廂 黃 麾 仗 。 次 左 右 廂 殳 仗 。

    次 諸 衛 馬 隊 , 左 右 廂 各 二 十 四 。 自 十 二 旗 後 , 屬 於 玄 武 隊 , 前 後 有 主 帥 以 下 四 十 人 , 皆 戎 服 大 袍 , 二 人 引 旗 , 一 人 執 , 二 人 夾 , 二 十 人 執 槊 , 餘 佩 弩 、 弓 箭 。 第 一 辟 邪 旗 , 左 右 金 吾 衛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皆 戎 服 大 袍 , 佩 弓 箭 、 橫 刀 , 騎 。 第 二 應 龍 旗 , 第 三 玉 馬 旗 , 第 四 三 角 獸 旗 , 左 右 領 軍 衛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第 五 黃 龍 負 圖 旗 , 第 六 黃 鹿 旗 , 左 右 威 衛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第 七 飛 麟 旗 , 第 八 駃 騠 旗 , 第 九 鸞 旗 , 左 右 武 衛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第 十 鳳 旗 , 第 十 一 飛 黃 旗 , 左 右 驍 衛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第 十 二 麟 旗 , 第 十 三 角 端 旗 , 以 當 御 , 第 十 四 赤 熊 旗 , 左 右 衛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第 十 五 兕 旗 , 第 十 六 太 平 旗 , 左 右 驍 衛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第 十 七 犀 牛 旗 , 第 十 八 鵔 鸃 旗 , 第 十 九 旗 , 左 右 武 衛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第 二 十 騶 牙 旗 , 第 二 十 一 蒼 烏 旗 , 左 右 威 衛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第 二 十 二 白 狼 旗 , 第 二 十 三 龍 馬 旗 , 第 二 十 四 金 牛 旗 , 左 右 領 軍 衛 折 衝 都 尉 各 一 人 主 之 。 其 服 皆 如 第 一 。

    次 玄 武 隊 。 次 衙 門 一 , 居 玄 武 隊 前 、 大 戟 隊 後 , 執 者 二 人 , 夾 四 人 , 皆 騎 , 分 左 右 , 赤 綦 襖 , 黃 袍 , 黃 冒 。 次 衙 門 左 右 廂 , 廂 有 五 門 , 執 、 夾 人 同 上 。 第 一 門 , 居 左 右 威 衛 黑 質 步 甲 隊 之 後 , 白 質 步 甲 隊 之 前 。 第 二 門 , 居 左 右 衛 步 甲 隊 之 後 , 左 右 領 軍 衛 黃 麾 仗 之 前 。 第 三 門 , 居 左 右 武 衛 黃 麾 仗 之 後 , 左 右 驍 衛 黃 麾 仗 之 前 。 第 四 門 , 居 左 右 領 軍 衛 黃 麾 仗 之 後 , 左 右 衛 步 甲 隊 之 前 。 第 五 門 , 居 左 右 武 衛 白 質 步 甲 隊 之 後 , 黑 質 步 甲 隊 之 前 。 五 門 別 當 步 甲 隊 黃 麾 仗 前 、 馬 隊 後 , 各 六 人 分 左 右 , 戎 服 大 袍 , 帶 弓 箭 、 橫 刀 。

    凡 衙 門 皆 監 門 校 尉 六 人 , 分 左 右 , 執 銀 裝 長 刀 , 騎 。 左 右 監 門 衛 大 將 軍 、 將 軍 、 中 郎 將 , 廂 各 巡 行 。 校 尉 二 人 , 往 來 檢 校 諸 門 。 中 郎 將 各 一 人 騎 從 。 左 右 金 吾 衛 將 軍 循 仗 檢 校 , 各 二 人 執 槊 騎 從 。 左 右 金 吾 衛 果 毅 都 尉 二 人 , 糾 察 仗 內 不 法 , 各 一 人 騎 從 。

    駕 所 至 , 路 南 向 , 將 軍 降 立 于 路 右 , 侍 中 前 奏 「 請 降 路 」 。 天 子 降 , 乘 輿 而 入 , 繖 、 扇 、 華 蓋 , 侍 衛 。

    駕 還 , 一 刻 , 擊 一 鼓 為 一 嚴 , 仗 衛 還 於 塗 。 三 刻 , 擊 二 鼓 為 再 嚴 , 將 士 布 隊 仗 , 侍 中 奏 「 請 中 嚴 」 。 五 刻 , 擊 三 鼓 為 三 嚴 , 黃 門 侍 郎 奏 「 請 駕 發 」 。 鼓 傳 音 , 駕 發 , 鼓 吹 振 作 。 入 門 , 太 樂 令 命 擊 蕤 賓 之 鍾 , 左 五 鍾 皆 應 。 鼓 柷 , 奏 采 茨 之 樂 。 至 太 極 門 , 戛 敔 , 樂 止 。 既 入 , 鼓 柷 , 奏 太 和 之 樂 。 回 路 南 向 , 侍 中 請 降 路 , 乘 輿 乃 入 , 繖 、 扇 , 侍 御 , 警 蹕 如 初 。 至 門 , 戛 敔 , 樂 止 。 皇 帝 入 , 侍 中 版 奏 「 請 解 嚴 」 。 叩 鉦 , 將 士 皆 休 。
 
 
 

唐 書 卷 二 十 三 下

    志 第 十 三 下

      儀 衛 下

    太 皇 太 后 、 皇 太 后 、 皇 后 出 , 尚 儀 版 奏 「 請 中 嚴 」 。 尚 服 率 司 仗 布 侍 衛 , 司 賓 列 內 命 婦 於 庭 , 西 嚮 北 上 , 六 尚 以 下 詣 室 奉 迎 , 尚 服 負 寶 , 內 僕 進 車 於 閤 外 , 尚 儀 版 奏 「 外 辦 」 。 馭 者 執 轡 , 太 皇 太 后 乘 輿 以 出 , 華 蓋 , 侍 衛 , 警 蹕 , 內 命 婦 從 。

    出 門 , 太 皇 太 后 升 車 , 從 官 皆 乘 馬 , 內 命 婦 、 宮 人 以 次 從 。 清 游 隊 , 旗 一 , 執 者 一 人 , 佩 橫 刀 , 引 、 夾 皆 二 人 , 佩 弓 箭 、 橫 刀 , 騎 。 次 金 吾 衛 折 衝 都 尉 一 人 , 佩 橫 刀 、 弓 箭 ; 領 騎 四 十 , 亦 佩 橫 刀 , 夾 折 衝 ; 執 槊 二 十 人 , 持 弩 四 人 , 佩 弓 箭 十 六 人 , 持 槊 、 刀 二 人 。 次 虞 候 佽 飛 二 十 八 人 , 騎 , 佩 弓 箭 、 橫 刀 , 夾 道 分 左 右 , 以 屬 黃 麾 仗 。

    次 內 僕 令 一 人 在 左 , 丞 一 人 在 右 , 各 書 令 史 二 人 騎 從 。 次 黃 麾 一 , 執 者 一 人 , 夾 道 二 人 , 皆 騎 。 次 左 右 廂 黃 麾 仗 , 廂 皆 三 行 , 行 百 人 。 第 一 短 戟 , 五 色 氅 , 執 者 黃 地 白 花 綦 襖 、 冒 。 第 二 戈 , 五 色 氅 , 執 者 赤 地 黃 花 綦 襖 、 冒 。 第 三 鍠 , 五 色 旛 , 執 者 青 地 赤 花 綦 襖 、 冒 。 左 右 衛 、 左 右 威 衛 、 左 右 武 衛 、 左 右 驍 衛 、 左 右 領 軍 衛 各 三 行 , 行 二 十 人 , 每 衛 以 主 帥 六 人 主 之 , 皆 豹 文 袍 、 冒 , 執 石 裝 長 刀 , 騎 , 唯 左 右 領 軍 衛 減 三 人 。 每 衛 果 毅 都 尉 一 人 , 被 繡 袍 , 各 一 人 從 ; 左 右 領 軍 衛 有 絳 引 幡 , 引 前 者 三 , 掩 後 者 三 。

    次 內 謁 者 監 四 人 , 給 事 二 人 , 內 常 侍 二 人 , 內 侍 少 監 二 人 , 騎 , 分 左 右 , 皆 有 內 給 使 一 人 從 。 次 內 給 使 百 二 十 人 , 平 巾 幘 、 大 口 、 緋 裲 襠 , 分 左 右 , 屬 於 宮 人 車 。

    次 偏 扇 、 團 扇 、 方 扇 皆 二 十 四 , 宮 人 執 之 , 衣 綵 大 袖 裙 襦 、 綵 衣 、 革 帶 、 履 , 分 左 右 。 次 香 蹬 一 , 內 給 使 四 人 輿 之 , 居 重 翟 車 前 。

    次 重 翟 車 , 駕 四 馬 , 駕 士 二 十 四 人 。 次 行 障 六 , 次 坐 障 三 , 皆 左 右 夾 車 , 宮 人 執 之 , 服 同 執 扇 。 次 內 寺 伯 二 人 , 領 寺 人 六 人 , 執 御 刀 , 服 如 內 給 使 , 夾 重 翟 車 。 次 腰 輿 一 , 執 者 八 人 , 團 雉 尾 扇 二 , 夾 輿 。 次 大 繖 四 。 次 雉 尾 扇 八 , 左 右 橫 行 , 為 二 重 。 次 錦 花 蓋 二 , 單 行 。 次 小 雉 尾 扇 、 朱 畫 團 扇 皆 十 二 , 橫 行 。 次 錦 曲 蓋 二 十 , 橫 行 , 為 二 重 。 次 錦 六 柱 八 , 分 左 右 。 自 腰 輿 以 下 , 皆 內 給 使 執 之 。

    次 宮 人 車 。 次 絳 麾 二 , 分 左 右 。 次 後 黃 麾 一 , 執 者 一 人 , 夾 二 人 , 皆 騎 。 次 供 奉 宮 人 , 在 黃 麾 後 。

    次 厭 翟 車 、 翟 車 、 安 車 , 皆 駕 四 馬 , 駕 士 各 二 十 四 人 ; 四 望 車 , 駕 士 二 十 二 人 ; 金 根 車 , 駕 牛 , 駕 士 十 二 人 。

    次 左 右 廂 衙 門 各 二 , 每 門 二 人 執 , 四 人 夾 , 皆 赤 綦 襖 , 黃 袍 、 冒 , 騎 。

    次 左 右 領 軍 衛 , 廂 皆 一 百 五 十 人 , 執 殳 , 赤 地 黃 花 綦 襖 、 冒 , 前 屬 於 黃 麾 仗 , 後 盡 鹵 簿 ; 廂 各 主 帥 四 人 主 之 , 皆 黃 袍 、 冒 , 執 石 裝 長 刀 , 騎 ; 折 衝 都 尉 二 人 , 檢 校 殳 仗 , 皆 一 人 騎 從 。 次 衙 門 一 , 盡 鹵 簿 後 殳 仗 內 正 道 , 每 門 監 門 校 尉 二 人 主 之 , 執 銀 裝 長 刀 ; 廂 各 有 校 尉 一 人 , 騎 , 佩 銀 橫 刀 , 往 來 檢 校 。 御 馬 減 大 駕 之 半 。

    太 皇 太 后 將 還 , 三 嚴 , 內 典 引 引 外 命 婦 出 次 , 就 位 ; 司 賓 引 內 命 婦 出 次 , 序 立 大 次 之 前 。 既 外 辦 , 馭 者 執 轡 。 太 皇 太 后 乘 輿 出 次 , 華 蓋 、 警 蹕 、 侍 衛 如 初 。 內 命 婦 以 下 乘 車 以 從 。 車 駕 入 , 內 典 引 引 外 命 婦 退 , 駕 至 正 殿 門 外 , 車 駕 南 嚮 , 尚 儀 前 奏 「 請 降 車 」 。 將 士 還 。

    皇 太 子 出 , 則 鹵 簿 陳 於 重 明 門 外 。 其 日 三 刻 , 宮 臣 皆 集 於 次 , 左 庶 子 版 奏 「 請 中 嚴 」 。 典 謁 引 宮 臣 就 位 , 侍 衛 官 服 其 器 服 , 左 庶 子 負 璽 詣 閤 奉 迎 , 僕 進 車 若 輦 於 西 閤 外 , 南 嚮 , 內 率 一 人 執 刀 立 車 前 , 北 嚮 , 中 允 一 人 立 侍 臣 之 前 , 贊 者 二 人 立 中 允 之 前 。 前 二 刻 , 諸 衛 之 官 詣 閤 奉 迎 , 宮 臣 應 從 者 各 出 次 , 立 於 門 外 , 文 東 武 西 , 重 行 北 嚮 北 上 。

    左 庶 子 版 奏 「 外 辦 」 , 僕 升 正 位 執 轡 , 皇 太 子 乘 輿 而 出 , 內 率 前 執 轡 , 皇 太 子 升 車 , 僕 立 授 綏 , 左 庶 子 以 下 夾 侍 。 中 允 奏 「 請 發 」 , 車 動 , 贊 者 夾 引 而 出 , 內 率 夾 車 而 趨 , 出 重 明 門 , 中 允 奏 「 請 停 車 , 侍 臣 上 馬 」 。 左 庶 子 前 承 令 , 退 稱 : 「 令 曰 諾 」 。 中 允 退 稱 : 「 侍 臣 上 馬 。 」 贊 者 承 傳 , 侍 臣 皆 騎 。 中 允 奏 「 請 車 右 升 」 。 左 庶 子 前 承 令 , 退 稱 : 「 令 曰 諾 」 。 內 率 升 訖 , 中 允 奏 「 請 發 」 。 車 動 , 鼓 吹 振 作 , 太 傅 乘 車 訓 導 , 少 傅 乘 車 訓 從 。

    出 延 喜 門 , 家 令 先 導 , 次 率 更 令 、 詹 事 、 太 保 、 太 傅 、 太 師 , 皆 軺 車 , 備 鹵 簿 。

    次 清 游 隊 , 旗 一 , 執 者 一 人 , 佩 橫 刀 , 引 、 夾 皆 二 人 , 亦 佩 弓 箭 、 橫 刀 , 騎 。 次 清 道 率 府 折 衝 都 尉 一 人 , 佩 弓 箭 、 橫 刀 , 領 騎 三 十 , 亦 佩 橫 刀 , 十 八 人 執 槊 , 九 人 挾 弓 箭 , 三 人 持 弩 , 各 二 人 騎 從 。 次 左 右 清 道 率 府 率 各 一 人 , 騎 , 佩 橫 刀 、 弓 箭 , 領 清 道 直 盪 及 檢 校 清 游 隊 各 二 人 , 執 槊 騎 從 。 次 外 清 道 直 盪 二 十 四 人 , 騎 , 佩 弓 箭 、 橫 刀 , 夾 道 。

    次 龍 旗 六 , 各 一 人 騎 執 , 佩 橫 刀 , 戎 服 大 袍 , 橫 行 正 道 , 每 旗 前 後 二 人 騎 , 為 二 重 , 前 引 後 護 , 皆 佩 弓 箭 、 橫 刀 , 戎 服 大 袍 。 次 副 竿 二 , 分 左 右 , 各 一 人 騎 執 。 次 細 引 六 重 , 皆 騎 , 佩 橫 刀 , 每 重 二 人 。 自 龍 旗 後 屬 於 細 仗 , 槊 、 弓 箭 相 間 , 廂 各 果 毅 都 尉 一 人 主 之 。

    次 率 更 丞 一 人 , 府 、 史 二 人 騎 從 , 領 鼓 吹 。 次 誕 馬 十 , 分 左 右 , 執 者 各 二 人 。 次 廄 牧 令 一 人 居 左 , 丞 一 人 居 右 , 各 府 、 史 二 人 騎 從 。

    次 左 右 翊 府 郎 將 二 人 , 主 班 劍 。 次 左 右 翊 衛 二 十 四 人 , 執 班 劍 , 分 左 右 。 次 通 事 舍 人 四 人 、 司 直 二 人 、 文 學 四 人 、 洗 馬 二 人 , 司 議 郎 二 人 居 左 , 太 子 舍 人 二 人 居 右 , 中 允 二 人 居 左 , 中 舍 人 二 人 居 右 , 左 右 諭 德 二 人 , 左 右 庶 子 四 人 , 騎 , 分 左 右 , 皆 一 人 從 。 次 左 右 衛 率 府 副 率 二 人 步 從 。

    次 親 、 勳 、 翊 衛 , 廂 各 中 郎 將 、 郎 將 一 人 , 皆 領 儀 刀 六 行 : 第 一 親 衛 二 十 三 人 , 第 二 親 衛 二 十 五 人 , 皆 執 金 銅 裝 儀 刀 , 纁 朱 綬 紛 ; 第 三 勳 衛 二 十 七 人 , 第 四 勳 衛 二 十 九 人 , 皆 執 銀 裝 儀 刀 , 綠 綟 紛 〔 一 〕 ; 第 五 翊 衛 三 十 一 人 , 第 六 翊 衛 三 十 三 人 , 皆 執 石 裝 儀 刀 , 紫 黃 綬 紛 。 自 第 一 行 有 曲 折 三 人 陪 後 門 , 每 行 加 一 人 , 至 第 六 行 八 人 。 次 三 衛 十 八 人 , 騎 , 分 左 右 夾 路 。

    次 金 路 , 駕 四 馬 , 駕 士 二 十 三 人 , 僕 寺 僕 馭 , 左 右 率 府 率 二 人 執 儀 刀 陪 乘 。 次 左 右 衛 率 府 率 二 人 , 夾 路 , 各 一 人 從 , 居 供 奉 官 後 。 次 左 右 內 率 府 率 二 人 , 副 率 二 人 , 領 細 刀 、 弓 箭 , 皆 一 人 從 。 次 千 牛 , 騎 , 執 細 刀 、 弓 箭 。 次 三 衛 儀 刀 仗 , 後 開 衙 門 。 次 左 右 監 門 率 府 直 長 各 六 人 , 執 石 儀 刀 , 騎 , 監 後 門 。 次 左 右 衛 率 府 , 廂 各 翊 衛 二 隊 , 皆 騎 , 在 執 儀 刀 行 外 ; 壓 角 隊 各 三 十 人 , 騎 , 佩 橫 刀 , 一 人 執 旗 , 二 人 引 , 二 人 夾 , 十 五 人 執 槊 , 七 人 佩 弓 箭 , 三 人 佩 弩 , 隊 各 郎 將 一 人 主 之 。

    次 繖 , 二 人 執 , 雉 尾 扇 四 , 夾 繖 。 次 腰 輿 一 , 執 者 八 人 , 團 雉 尾 扇 二 , 小 方 雉 尾 扇 八 , 以 夾 腰 輿 , 內 直 郎 二 人 主 之 , 各 令 史 二 人 騎 從 。 次 誕 馬 十 , 分 左 右 , 馭 者 各 二 人 。 次 典 乘 二 人 , 各 府 、 史 二 人 騎 從 。 次 左 右 司 禦 率 府 校 尉 二 人 騎 從 , 佩 石 裝 儀 刀 , 領 團 扇 、 曲 蓋 。 次 朱 漆 團 扇 六 , 紫 曲 蓋 六 , 各 橫 行 。 次 諸 司 供 奉 。 次 左 右 清 道 率 府 校 尉 二 人 , 騎 , 佩 石 裝 儀 刀 , 主 大 角 。

    次 副 路 , 駕 四 馬 , 駕 士 二 十 二 人 ; 軺 車 , 駕 一 馬 , 駕 士 十 四 人 ; 四 望 車 , 駕 一 馬 , 駕 士 十 人 。

    次 左 右 廂 步 隊 十 六 , 每 隊 果 毅 都 尉 一 人 , 領 騎 三 十 人 , 戎 服 大 袍 , 佩 橫 刀 , 一 人 執 旗 , 二 人 引 , 二 人 夾 , 二 十 五 人 佩 弓 箭 , 前 隊 持 槊 , 與 佩 弓 箭 隊 以 次 相 間 。 次 左 右 司 禦 率 府 副 率 各 一 人 , 騎 , 檢 校 步 隊 , 二 人 執 槊 騎 從 。

    次 儀 仗 , 左 右 廂 各 六 色 , 每 色 九 行 , 行 六 人 , 赤 綦 襖 、 冒 , 行 縢 、 鞋 襪 。 第 一 戟 , 赤 氅 , 六 人 ; 第 二 弓 箭 , 六 人 ; 第 三 儀 鋋 , 毦 , 六 人 ; 第 四 刀 楯 , 六 人 ; 第 五 儀 鍠 , 五 色 旛 , 六 人 ; 第 六 油 戟 , 六 人 。 次 前 仗 首 , 左 右 廂 各 六 色 , 每 色 三 行 , 行 六 人 , 左 右 司 禦 率 府 二 人 ,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 主 帥 各 六 人 主 之 ; 次 左 右 廂 各 六 色 , 每 色 三 行 , 行 六 人 , 左 右 衛 率 府 副 率 二 人 , 果 毅 都 尉 各 一 人 , 主 帥 各 六 人 主 之 。 左 右 司 禦 率 府 主 帥 各 六 人 騎 護 後 , 率 及 副 率 各 一 人 步 從 。 廂 有 絳 引 旛 十 二 , 引 前 者 六 , 引 後 者 六 。 廂 各 有 獨 揭 鼓 六 重 , 重 二 人 , 居 儀 仗 外 、 殳 仗 內 , 皆 赤 綦 襖 、 冒 , 行 縢 、 鞋 襪 。 左 右 司 禦 率 府 四 重 , 左 右 衛 率 府 二 重 。

    次 左 右 廂 皆 百 五 十 人 , 左 右 司 禦 率 府 各 八 十 六 人 , 左 右 衛 率 府 各 六 十 四 人 , 赤 綦 襖 、 冒 , 主 殳 , 分 前 後 , 居 步 隊 外 、 馬 隊 內 。 各 司 禦 率 府 果 毅 都 尉 一 人 主 之 , 各 一 人 騎 從 。 廂 各 主 帥 七 人 , 左 右 司 禦 率 府 各 四 人 , 左 右 衛 率 府 各 三 人 , 騎 , 分 前 後 。

    次 左 右 廂 馬 隊 , 廂 各 十 隊 , 隊 有 主 帥 以 下 三 十 一 人 , 戎 服 大 袍 , 佩 橫 刀 , 騎 。 隊 有 旗 一 , 執 者 一 人 , 引 、 夾 各 二 人 , 皆 佩 弓 箭 , 十 六 人 持 槊 , 七 人 佩 弓 箭 , 三 人 佩 弩 。 第 一 , 左 右 清 道 率 府 果 毅 都 尉 二 人 主 之 。 第 二 、 第 三 、 第 四 , 左 右 司 禦 率 府 果 毅 都 尉 二 人 主 之 。 第 五 、 第 六 、 第 七 , 左 右 衛 率 府 果 毅 都 尉 主 之 。 第 八 、 第 九 、 第 十 , 左 右 司 禦 率 府 果 毅 都 尉 二 人 主 之 。 皆 戎 服 大 袍 , 佩 弓 箭 、 橫 刀 。

    次 後 拒 隊 , 旗 一 , 執 者 佩 橫 刀 , 引 、 夾 路 各 二 人 , 佩 弓 箭 、 橫 刀 。 次 清 道 率 府 果 毅 都 尉 一 人 , 領 四 十 騎 , 佩 橫 刀 , 凡 執 槊 二 十 人 , 佩 弓 箭 十 六 人 , 佩 弩 四 人 , 騎 從 。 次 後 拒 隊 , 前 當 正 道 殳 仗 內 , 有 衙 門 。 次 左 右 廂 各 有 衙 門 三 : 第 一 , 當 左 右 司 禦 率 府 步 隊 後 , 左 右 衛 率 府 步 隊 前 ; 第 二 , 當 左 右 衛 率 府 步 隊 後 , 左 右 司 禦 率 府 儀 仗 前 ; 第 三 , 當 左 右 司 禦 率 府 儀 仗 後 , 左 右 衛 率 府 步 隊 前 。 每 門 二 人 執 , 四 人 夾 , 皆 騎 , 赤 綦 襖 , 黃 袍 、 冒 。 門 有 監 門 率 府 直 長 二 人 檢 校 , 左 右 監 門 率 府 副 率 各 二 人 檢 校 諸 門 , 各 一 人 騎 從 。

    次 左 右 清 道 率 府 、 副 率 各 二 人 , 檢 校 仗 內 不 法 , 各 一 人 騎 從 。 次 少 師 、 少 傅 、 少 保 , 正 道 乘 路 , 備 鹵 簿 , 文 武 以 次 從 。

    皇 太 子 所 至 , 回 車 南 嚮 , 左 庶 子 跪 奏 「 請 降 路 」 。

    還 宮 , 一 嚴 , 轉 仗 衛 於 還 塗 。 再 嚴 , 左 庶 子 版 奏 「 請 中 嚴 」 。 三 嚴 , 僕 進 車 , 左 庶 子 版 奏 「 外 辦 」 。 皇 太 子 乘 輿 出 門 外 , 降 輿 , 乘 車 , 左 庶 子 請 車 右 升 , 侍 臣 皆 騎 , 車 動 , 至 重 明 門 , 宮 官 下 馬 , 皇 太 子 乘 車 而 入 , 太 傅 、 少 傅 還 。 皇 太 子 至 殿 前 , 車 南 嚮 , 左 庶 子 奏 「 請 降 」 , 皇 太 子 乘 輿 而 入 , 侍 臣 從 至 閤 , 左 庶 子 版 奏 「 解 嚴 」 。

    若 常 行 、 常 朝 , 無 馬 隊 、 鼓 吹 、 金 路 、 四 望 車 、 家 令 、 率 更 令 、 詹 事 、 太 保 、 太 師 、 少 保 、 少 師 , 又 減 隊 仗 三 之 一 , 清 道 、 儀 刀 、 誕 馬 皆 減 半 , 乘 軺 車 而 已 。 二 傅 乘 犢 車 , 導 從 十 人 , 太 傅 加 清 道 二 人 。

    皇 太 子 妃 鹵 簿 。 清 道 率 府 校 尉 六 人 , 騎 , 分 左 右 為 三 重 , 佩 橫 刀 、 弓 箭 。 次 青 衣 十 人 , 分 左 右 。 次 導 客 舍 人 四 人 , 內 給 使 六 十 人 , 皆 分 左 右 , 後 屬 內 人 車 。 次 偏 扇 、 團 扇 、 方 扇 各 十 八 , 分 左 右 , 宮 人 執 者 間 綵 衣 、 革 帶 。 次 行 障 四 , 坐 障 二 , 宮 人 執 以 夾 車 。 次 典 內 二 人 , 騎 , 分 左 右 。 次 厭 翟 車 , 駕 三 馬 , 駕 士 十 四 人 。 次 閤 帥 二 人 , 領 內 給 使 十 八 人 , 夾 車 。 次 六 柱 二 , 內 給 使 執 之 。 次 供 奉 內 人 , 乘 犢 車 。 次 繖 一 , 雉 尾 扇 二 , 團 扇 四 , 曲 蓋 二 , 皆 分 左 右 , 各 內 給 使 執 之 。 次 戟 九 十 , 執 者 絳 綦 襖 、 冒 , 分 左 右 。

    親 王 鹵 簿 。 有 清 道 六 人 為 三 重 , 武 弁 、 朱 衣 、 革 帶 。 次 幰 弩 一 , 執 者 平 巾 幘 、 緋 褲 褶 , 騎 。 次 青 衣 十 二 人 , 平 巾 青 幘 、 青 布 褲 褶 , 執 青 布 仗 袋 , 分 左 右 。 次 車 輻 十 二 , 分 左 右 。 車 輻 , 棒 也 , 夾 車 而 行 , 故 曰 車 輻 , 執 者 服 如 幰 弩 。 次 戟 九 十 , 執 者 絳 綦 襖 、 冒 , 分 左 右 。 次 絳 引 旛 六 , 分 左 右 , 橫 行 , 以 引 刀 、 楯 、 弓 、 箭 、 槊 。 次 內 第 一 行 廂 , 執 刀 楯 , 絳 綦 襖 、 冒 。 第 二 行 廂 , 執 弓 矢 , 戎 服 。 第 三 行 廂 , 執 槊 , 戎 服 大 袍 。 廂 各 四 十 人 。 次 節 一 , 夾 槊 二 , 各 一 人 騎 執 , 平 巾 幘 、 大 口 褲 、 緋 衫 。 次 告 止 旛 四 , 傳 教 旛 四 , 信 旛 八 。 凡 旛 皆 絳 為 之 , 署 官 號 , 篆 以 黃 , 飾 以 鳥 翅 , 取 其 疾 也 , 金 塗 鉤 , 竿 長 一 丈 一 尺 , 執 者 服 如 夾 槊 , 分 左 右 。 次 儀 鋋 二 , 儀 鍠 六 , 油 戟 十 八 , 儀 槊 十 , 細 槊 十 , 執 者 皆 絳 綦 襖 、 冒 。 次 儀 刀 十 八 , 執 者 服 如 夾 槊 , 分 左 右 。 次 誕 馬 八 , 馭 者 服 如 夾 槊 , 分 左 右 。 次 府 佐 六 人 , 平 巾 幘 、 大 口 、 緋 裲 襠 , 騎 , 持 刀 夾 引 。 次 象 路 一 , 駕 四 馬 , 佐 二 人 立 侍 , 一 人 武 弁 、 朱 衣 、 革 帶 , 居 左 ; 一 人 緋 裲 襠 、 大 口 , 持 刀 居 右 。 駕 士 十 八 人 , 服 如 夾 槊 。 次 繖 一 , 雉 尾 扇 二 。 次 朱 漆 團 扇 四 , 曲 蓋 二 , 執 者 皆 絳 綦 襖 、 冒 , 分 左 右 。 次 僚 佐 , 本 服 陪 從 。 次 麾 、 幢 各 一 , 左 麾 右 幢 。 次 大 角 、 鼓 吹 。

    一 品 鹵 簿 。 有 清 道 四 人 為 二 重 , 幰 弩 一 騎 。 青 衣 十 人 , 車 輻 十 人 , 戟 九 十 , 絳 引 旛 六 , 刀 、 楯 、 弓 、 箭 、 槊 皆 八 十 , 節 二 , 大 槊 二 , 告 止 旛 、 傳 教 旛 皆 二 , 信 旛 六 , 誕 馬 六 , 儀 刀 十 六 , 府 佐 四 人 夾 行 。 革 路 一 , 駕 四 馬 , 駕 士 十 六 人 , 繖 一 , 朱 漆 團 扇 四 , 曲 蓋 二 , 僚 佐 本 服 陪 從 , 麾 、 幢 、 大 角 、 鐃 吹 皆 備 。

    自 二 品 至 四 品 , 青 衣 、 車 輻 每 品 減 二 人 。 二 品 , 刀 、 楯 、 弓 、 箭 、 戟 、 槊 各 減 二 十 。 三 品 以 下 , 每 品 減 十 而 已 。 二 品 , 信 旛 四 , 誕 馬 四 , 儀 刀 十 四 , 革 路 駕 士 十 四 人 。 三 品 亦 如 之 , 儀 刀 十 , 革 路 駕 士 十 二 人 。 四 品 、 五 品 , 信 旛 二 , 誕 馬 二 , 儀 刀 八 , 木 路 駕 士 十 人 。

    自 二 品 至 四 品 , 皆 有 清 道 二 人 , 朱 漆 團 扇 二 , 曲 蓋 一 , 幰 弩 一 騎 , 旛 竿 長 丈 , 繖 一 , 節 一 , 夾 槊 二 。

    萬 年 縣 令 亦 有 清 道 二 人 , 幰 弩 一 騎 , 青 衣 、 車 輻 皆 二 人 , 戟 三 十 , 告 止 旛 、 傳 教 旛 、 信 旛 皆 二 , 竿 長 九 尺 , 誕 馬 二 , 軺 車 , 一 馬 , 駕 士 六 人 , 繖 、 朱 漆 團 扇 、 曲 蓋 皆 一 。 非 導 駕 及 餘 四 等 縣 初 上 者 , 減 幰 弩 、 車 輻 、 曲 蓋 , 其 戟 亦 減 十 。

    內 命 婦 、 夫 人 鹵 簿 。 青 衣 六 人 , 偏 扇 、 團 扇 皆 十 六 , 執 者 間 綵 裙 襦 、 綵 衣 、 革 帶 , 行 障 三 , 坐 障 二 , 厭 翟 車 駕 二 馬 , 馭 人 十 , 內 給 使 十 六 人 夾 車 , 從 車 六 乘 , 繖 、 雉 尾 扇 皆 一 , 團 扇 二 , 內 給 使 執 之 , 戟 六 十 。

    外 命 婦 一 品 亦 如 之 , 厭 翟 車 馭 人 減 二 , 有 從 人 十 六 人 。 非 公 主 、 王 妃 則 乘 白 銅 飾 犢 車 , 駕 牛 , 馭 人 四 , 無 雉 尾 扇 。

    嬪 , 青 衣 四 人 , 偏 扇 、 團 扇 、 方 扇 十 四 , 行 障 二 , 坐 障 一 , 翟 車 , 馭 人 八 , 內 給 使 十 四 人 , 夾 車 四 乘 , 戟 四 十 。

    外 命 婦 二 品 亦 如 之 , 乘 白 銅 飾 犢 車 , 青 通 幰 , 朱 , 從 人 十 四 人 。

    婕 妤 、 美 人 、 才 人 , 青 衣 二 人 , 偏 扇 、 團 扇 、 方 扇 十 , 行 障 二 , 坐 障 一 , 安 車 , 駕 二 馬 , 馭 人 八 , 內 給 使 十 人 , 從 車 二 乘 , 戟 二 十 。

    太 子 良 娣 、 良 媛 、 承 徽 、 外 命 婦 三 品 亦 如 之 , 白 銅 飾 犢 車 , 從 人 十 人 。

    外 命 婦 四 品 , 青 衣 二 人 , 偏 扇 、 團 扇 、 方 扇 皆 八 , 行 障 、 坐 障 皆 一 , 白 銅 飾 犢 車 , 馭 人 四 , 從 人 八 。 餘 同 三 品 , 唯 無 戟 。

    自 夫 人 以 下 皆 清 道 二 人 , 繖 一 , 又 有 團 扇 二 。

    大 駕 鹵 簿 鼓 吹 , 分 前 後 二 部 。 鼓 吹 令 二 人 , 府 、 史 二 人 騎 從 , 分 左 右 。

    前 部 : [ 鼓 十 二 , 夾 金 鉦 十 二 , 大 鼓 、 長 鳴 皆 百 二 十 , 鐃 鼓 十 二 , 歌 、 簫 、 笳 次 之 ; 大 橫 吹 百 二 十 , 節 鼓 二 , 笛 、 簫 、 觱 篥 、 笳 、 桃 皮 觱 篥 次 之 ; [ 鼓 、 夾 金 鉦 皆 十 二 , 小 鼓 、 中 鳴 皆 百 二 十 , 羽 葆 鼓 十 二 , 歌 、 簫 、 笳 次 之 。 至 相 風 輿 , 有 [ 鼓 一 , 金 鉦 一 , 鼓 左 鉦 右 。 至 黃 麾 , 有 左 右 金 吾 衛 果 毅 都 尉 二 人 主 大 角 百 二 十 , 橫 行 十 重 ; 鼓 吹 丞 二 人 , 典 事 二 人 騎 從 。

    次 後 部 鼓 吹 : 羽 葆 鼓 十 二 , 歌 、 簫 、 笳 次 之 ; 鐃 鼓 十 二 , 歌 、 簫 、 笳 次 之 ; 小 橫 吹 百 二 十 , 笛 、 簫 、 觱 篥 、 笳 、 桃 皮 觱 篥 次 之 。 凡 歌 、 簫 、 笳 工 各 二 十 四 人 , 主 帥 四 人 , 笛 、 簫 、 觱 篥 、 笳 、 桃 皮 觱 篥 工 各 二 十 四 人 。

    法 駕 , 減 太 常 卿 、 司 徒 、 兵 部 尚 書 、 白 鷺 車 、 辟 惡 車 、 大 輦 、 五 副 路 、 安 車 、 四 望 車 , 又 減 屬 車 四 , 清 游 隊 、 持 鈒 隊 、 玄 武 隊 皆 減 四 之 一 , 鼓 吹 減 三 之 一 。

    小 駕 , 又 減 御 史 大 夫 、 指 南 車 、 記 里 鼓 車 、 鸞 旗 車 、 皮 軒 車 、 象 革 木 三 路 、 耕 根 車 、 羊 車 、 黃 鉞 車 、 豹 尾 車 、 屬 車 、 小 輦 、 小 輿 , 諸 隊 及 鼓 吹 減 大 駕 之 半 。

    凡 鼓 吹 五 部 : 一 鼓 吹 , 二 羽 葆 , 三 鐃 吹 , 四 大 橫 吹 , 五 小 橫 吹 , 總 七 十 五 曲 。

    鼓 吹 部 有 [ 鼓 、 大 鼓 、 金 鉦 小 鼓 、 長 鳴 、 中 鳴 。 [ 鼓 十 曲 : 一 警 雷 震 , 二 猛 獸 駭 , 三 鷙 鳥 擊 , 四 龍 媒 蹀 , 五 靈 夔 吼 , 六 鵰 鶚 爭 , 七 壯 士 怒 , 八 熊 羆 吼 , 九 石 墜 崖 , 十 波 蕩 壑 。 大 鼓 十 五 曲 , 嚴 用 三 曲 : 一 元 驎 合 邏 , 二 元 驎 他 固 夜 , 三 元 驎 跋 至 慮 。 警 用 十 二 曲 : 一 元 咳 大 至 遊 , 二 阿 列 乾 , 三 破 達 析 利 純 , 四 賀 羽 真 , 五 鳴 都 路 跋 , 六 他 勃 鳴 路 跋 , 七 相 雷 析 追 , 八 元 咳 赤 賴 , 九 赤 咳 赤 賴 , 十 吐 咳 乞 物 真 , 十 一 貪 大 訐 , 十 二 賀 粟 胡 真 。 小 鼓 九 曲 : 一 漁 陽 , 二 雞 子 , 三 警 鼓 , 四 三 鳴 , 五 合 節 , 六 覆 參 , 七 步 鼓 , 八 南 陽 會 星 , 九 單 搖 。 皆 以 為 嚴 、 警 , 其 一 上 馬 用 之 。 長 鳴 一 曲 三 聲 : 一 龍 吟 聲 , 二 彪 吼 聲 , 三 河 聲 。 中 鳴 一 曲 三 聲 : 一 盪 聲 , 二 牙 聲 , 三 送 聲 。

    羽 葆 部 十 八 曲 : 一 太 和 , 二 休 和 , 三 七 德 , 四 騶 虞 , 五 基 王 化 , 六 纂 唐 風 , 七 厭 炎 精 , 八 肇 皇 運 , 九 躍 龍 飛 , 十 殄 馬 邑 , 十 一 興 晉 陽 , 十 二 濟 渭 險 , 十 三 應 聖 期 , 十 四 御 宸 極 , 十 五 寧 兆 庶 , 十 六 服 遐 荒 , 十 七 龍 池 , 十 八 破 陣 樂 。

    鐃 吹 部 七 曲 : 一 破 陣 樂 , 二 上 車 , 三 行 車 , 四 向 城 , 五 平 安 , 六 歡 樂 , 七 太 平 。

    大 橫 吹 部 有 節 鼓 二 十 四 曲 : 一 悲 風 , 二 遊 絃 , 三 閒 絃 明 君 , 四 吳 明 君 , 五 古 明 君 , 六 長 樂 聲 , 七 五 調 聲 , 八 烏 夜 啼 , 九 望 鄉 , 十 跨 鞍 , 十 一 閒 君 , 十 二 瑟 調 , 十 三 止 息 , 十 四 天 女 怨 , 十 五 楚 客 , 十 六 楚 妃 歎 , 十 七 霜 鴻 引 , 十 八 楚 歌 , 十 九 胡 笳 聲 , 二 十 辭 漢 , 二 十 一 對 月 , 二 十 二 胡 笳 明 君 , 二 十 三 湘 妃 怨 , 二 十 四 沈 湘 。

    小 橫 吹 部 有 角 、 笛 、 簫 、 笳 、 觱 篥 、 桃 皮 觱 篥 六 種 , 曲 名 失 傳 。

    伶 工 謂 夜 警 為 嚴 , 凡 大 駕 嚴 , 夜 警 十 二 曲 , 中 警 三 曲 , 五 更 嚴 三 遍 。 天 子 謁 郊 廟 , 夜 五 鼓 過 半 , 奏 四 嚴 ; 車 駕 至 橋 , 復 奏 一 嚴 。 元 和 初 , 禮 儀 使 高 郢 建 議 罷 之 。

    歷 代 獻 捷 必 有 凱 歌 , 太 宗 平 東 都 , 破 宋 金 剛 , 執 賀 魯 , 克 高 麗 , 皆 備 軍 容 , 凱 歌 入 京 都 , 然 其 禮 儀 不 傳 。 太 和 初 , 有 司 奏 : 「 命 將 征 討 , 有 大 功 , 獻 俘 馘 , 則 神 策 兵 衛 於 門 外 , 如 獻 俘 儀 。 凱 樂 用 鐃 吹 二 部 , 笛 、 觱 篥 、 簫 、 笳 、 鐃 鼓 , 皆 工 二 人 , 歌 工 二 十 四 人 , 乘 馬 執 樂 , 陳 列 如 鹵 簿 。 鼓 吹 令 、 丞 前 導 , 分 行 俘 馘 之 前 。 將 入 都 門 , 鼓 吹 振 作 , 奏 破 陣 樂 、 應 聖 期 、 賀 朝 歡 、 君 臣 同 慶 樂 等 四 曲 。 至 太 社 、 太 廟 門 外 , 陳 而 不 作 。 告 獻 禮 畢 , 樂 作 。 至 御 樓 前 , 陳 兵 仗 於 旌 門 外 二 十 步 , 樂 工 步 行 , 兵 部 尚 書 介 冑 執 鉞 , 於 旌 門 中 路 前 導 , 協 律 郎 二 人 執 麾 , 門 外 分 導 , 太 常 卿 跪 請 奏 凱 樂 。 樂 闋 , 太 常 卿 跪 奏 樂 畢 。 兵 部 尚 書 、 太 常 卿 退 , 樂 工 立 於 旌 門 外 , 引 俘 馘 入 獻 , 及 稱 賀 , 俘 囚 出 , 乃 退 。 」

校 勘 記

〔 一 〕   綠 綟 紛   按 上 卷 有 「 綠 綟 綬 紛 」 文 , 與 「 纁 朱 綬 紛 」 、 「 紫 黃 綬 紛 」 相 次 , 此 同 例 。 舊 書 卷 四 五 云 「 有 綬 者 則 有 紛 」 。 疑 「 紛 」 上 當 有 「 綬 」 字 。
 
 
 

唐 書 卷 二 十 四

    志 第 十 四

      車 服

    唐 初 受 命 , 車 、 服 皆 因 隋 舊 。 武 德 四 年 , 始 著 車 輿 、 衣 服 之 令 , 上 得 兼 下 , 下 不 得 儗 上 。

    凡 天 子 之 車 :

    曰 玉 路 者 , 祭 祀 、 納 后 所 乘 也 , 青 質 , 玉 飾 末 ; 金 路 者 , 饗 、 射 、 祀 還 、 飲 至 所 乘 也 , 赤 質 , 金 飾 末 ; 象 路 者 , 行 道 所 乘 也 , 黃 質 , 象 飾 末 ; 革 路 者 , 臨 兵 、 巡 守 所 乘 也 , 白 質 , 鞔 以 革 ; 木 路 者 , 蒐 田 所 乘 也 , 黑 質 , 漆 之 。 五 路 皆 重 輿 , 左 青 龍 , 右 白 虎 , 金 鳳 翅 , 畫 苣 文 鳥 獸 , 黃 屋 左 纛 。 金 鳳 一 、 鈴 二 在 軾 前 , 鸞 十 二 在 衡 , 龍 輈 前 設 鄣 塵 。 青 蓋 三 層 , 繡 飾 。 上 設 博 山 方 鏡 , 下 圓 鏡 。 樹 羽 。 輪 金 根 、 朱 班 、 重 牙 。 左 建 旂 , 十 有 二 旒 , 畫 升 龍 , 其 長 曳 地 , 青 繡 綢 杠 。 右 載 闟 戟 , 長 四 尺 , 廣 三 尺 , 黻 文 。 旂 首 金 龍 銜 錦 結 綬 及 緌 帶 , 垂 鈴 。 金 鍐 方 釳 , 插 翟 尾 五 焦 , 鏤 鍚 , 鞶 纓 十 二 就 。 旌 旗 、 蓋 、 鞶 纓 , 皆 從 路 質 , 唯 蓋 皆 用 黃 。 五 路 皆 有 副 。

    耕 根 車 者 , 耕 藉 所 乘 也 , 青 質 , 三 重 蓋 , 餘 如 玉 路 。

    安 車 者 , 臨 幸 所 乘 也 , 金 飾 重 輿 , 曲 壁 , 紫 油 纁 , 朱 通 幰 , 朱 絲 絡 網 , 朱 鞶 纓 , 朱 覆 髮 具 絡 , 駕 赤 騮 。 副 路 、 耕 根 車 、 安 車 , 皆 八 鸞 。

    四 望 車 者 , 拜 陵 、 臨 弔 所 乘 也 , 制 如 安 車 , 青 油 纁 , 朱 通 幰 , 朱 絲 絡 網 。

    又 有 屬 車 十 乘 : 一 曰 指 南 車 , 二 曰 記 里 鼓 車 , 三 曰 白 鷺 車 , 四 曰 鸞 旗 車 , 五 曰 辟 惡 車 , 六 曰 皮 軒 車 , 七 曰 羊 車 , 與 耕 根 車 、 四 望 車 、 安 車 為 十 乘 。 行 幸 陳 於 鹵 簿 , 則 分 前 後 ; 大 朝 會 , 則 分 左 右 。

    皇 后 之 車 六 :

    重 翟 車 者 , 受 冊 、 從 祀 、 饗 廟 所 乘 也 , 青 質 , 青 油 纁 , 朱 通 幰 , 繡 紫 絡 帶 及 帷 , 八 鸞 , 鏤 鍚 , 鞶 纓 十 二 就 , 金 鍐 方 釳 , 樹 翟 羽 , 朱 總 。

    厭 翟 車 者 , 親 桑 所 乘 也 , 赤 質 , 紫 油 纁 , 朱 通 幰 , 紅 錦 絡 帶 及 帷 。

    翟 車 者 , 歸 寧 所 乘 也 , 黃 油 纁 , 黃 通 幰 , 白 紅 錦 絡 帶 及 帷 。 三 車 皆 金 飾 末 , 輪 畫 朱 牙 , 箱 飾 翟 羽 , 朱 絲 絡 網 , 鞶 纓 色 皆 從 車 質 。

    安 車 者 , 臨 幸 所 乘 也 , 制 如 金 路 , 紫 油 纁 , 朱 通 幰 。

    四 望 車 者 , 拜 陵 、 弔 喪 所 乘 也 , 青 油 纁 , 朱 通 幰 。

    金 根 車 者 , 常 行 所 乘 也 , 紫 油 纁 , 朱 通 幰 。

    夫 人 乘 厭 翟 車 , 九 嬪 乘 翟 車 , 婕 妤 以 下 乘 安 車 。 外 命 婦 、 公 主 、 王 妃 乘 厭 翟 車 。 一 品 乘 白 銅 飾 犢 車 , 青 油 纁 , 朱 通 幰 , 朱 絲 絡 網 。 二 品 以 下 去 油 纁 、 絡 網 。 四 品 有 青 偏 幰 。

    皇 太 子 之 車 三 :

    金 路 者 , 從 祀 、 朝 賀 、 納 妃 所 乘 也 , 赤 質 , 金 飾 末 , 重 較 , 箱 畫 苣 文 鳥 獸 , 黃 屋 , 伏 鹿 軾 , 龍 輈 , 金 鳳 一 , 在 軾 前 , 設 鄣 塵 , 朱 黃 蓋 , 輪 畫 朱 牙 。 左 建 旂 九 旒 , 右 載 闟 戟 , 旂 首 金 龍 銜 結 綬 及 鈴 緌 , 八 鸞 二 鈴 , 金 鍐 方 釳 , 樹 翟 尾 五 焦 , 鏤 鍚 , 鞶 纓 九 就 。

    軺 車 者 , 五 日 常 服 、 朝 饗 、 宮 臣 、 出 入 行 道 所 乘 也 。

    四 望 車 者 , 臨 弔 所 乘 也 。 二 車 皆 金 飾 末 , 紫 油 纁 , 朱 通 幰 。

    親 王 及 武 職 , 一 品 有 象 路 , 青 油 纁 , 朱 通 幰 , 朱 絲 絡 網 。 二 品 、 三 品 有 革 路 , 朱 青 通 幰 。 四 品 有 木 路 , 五 品 有 軺 車 , 皆 碧 青 偏 幰 。 象 飾 末 , 班 輪 , 八 鸞 , 左 建 旂 , 畫 升 龍 , 右 載 闟 戟 。 革 路 、 木 路 , 左 建 。 軺 車 , 曲 壁 , 碧 青 通 幰 。 諸 路 , 朱 質 、 朱 蓋 、 朱 旂 、 朱 班 輪 。 一 品 之 九 旒 , 二 品 八 旒 , 三 品 七 旒 , 四 品 六 旒 , 鞶 纓 就 亦 如 之 。 三 品 以 上 珂 九 子 , 四 品 七 子 , 五 品 五 子 , 六 品 以 下 去 通 幰 及 珂 。

    王 公 車 路 , 藏 於 太 僕 , 受 制 、 行 冊 命 、 巡 陵 、 昏 葬 則 給 之 。 餘 皆 以 騎 代 車 。

    凡 天 子 之 服 十 四 :

    大 裘 冕 者 , 祀 天 地 之 服 也 。 廣 八 寸 , 長 一 尺 二 寸 , 以 板 為 之 , 黑 表 , 纁 , 無 旒 , 金 飾 玉 簪 導 , 組 帶 為 纓 , 色 如 其 綬 , 黈 纊 充 耳 。 大 裘 , 繒 表 , 黑 羔 表 為 緣 , 纁 , 黑 領 、 褾 、 襟 緣 , 朱 裳 , 白 紗 中 單 , 皂 領 , 青 褾 、 \ 、 裾 , 朱 襪 , 赤 舄 。 鹿 盧 玉 具 劍 , 火 珠 鏢 首 , 白 玉 雙 佩 。 黑 組 大 雙 綬 , 黑 質 , 黑 、 黃 、 赤 、 白 、 縹 、 綠 為 純 , 以 備 天 地 四 方 之 色 。 廣 一 尺 , 長 二 丈 四 尺 , 五 百 首 。 紛 廣 二 寸 四 分 , 長 六 尺 四 寸 , 色 如 綬 。 又 有 小 雙 綬 , 長 二 尺 六 寸 , 色 如 大 綬 , 而 首 半 之 , 閒 施 三 玉 環 。 革 帶 , 以 白 皮 為 之 , 以 屬 佩 、 綬 、 印 章 。 鞶 囊 , 亦 曰 鞶 帶 , 博 三 寸 半 , 加 金 鏤 玉 鉤 U 。 大 帶 , 以 素 為 之 , 以 朱 為 , 在 腰 及 垂 皆 有 裨 , 上 以 朱 錦 , 貴 正 色 也 , 下 以 綠 錦 , 賤 閒 色 也 , 博 四 寸 。 紐 約 , 貴 賤 皆 用 青 組 , 博 三 寸 。 黻 以 繒 為 之 , 隨 裳 色 , 上 廣 一 尺 , 以 象 天 數 , 下 廣 二 尺 , 以 象 地 數 , 長 三 尺 , 朱 質 , 畫 龍 、 火 、 山 三 章 , 以 象 三 才 , 其 頸 五 寸 , 兩 角 有 肩 , 廣 二 寸 , 以 屬 革 帶 。 朝 服 謂 之 , 冕 服 謂 之 黻 。

    袞 冕 者 , 踐 祚 、 饗 廟 、 征 還 、 遣 將 、 飲 至 、 加 元 服 、 納 后 、 元 日 受 朝 賀 、 臨 軒 冊 拜 王 公 之 服 也 。 廣 一 尺 二 寸 , 長 二 尺 四 寸 , 金 飾 玉 簪 導 , 垂 白 珠 十 二 旒 , 朱 絲 組 帶 為 纓 , 色 如 綬 。 深 青 衣 纁 裳 , 十 二 章 : 日 、 月 、 星 辰 、 山 、 龍 、 華 蟲 、 火 、 宗 彝 八 章 在 衣 ; 藻 、 粉 米 、 黼 、 黻 四 章 在 裳 。 衣 畫 , 裳 繡 , 以 象 天 地 之 色 也 。 自 山 、 龍 以 下 , 每 章 一 行 為 等 , 每 行 十 二 。 衣 、 褾 、 領 , 畫 以 升 龍 , 白 紗 中 單 , 黻 領 , 青 褾 、 \ 、 裾 , 韍 繡 龍 、 山 、 火 三 章 , 舄 加 金 飾 。

    鷩 冕 者 , 有 事 遠 主 之 服 也 。 八 旒 , 七 章 : 華 蟲 、 火 、 宗 彝 三 章 在 衣 ; 藻 、 粉 米 、 黼 、 黻 四 章 在 裳 。

    毳 冕 者 , 祭 海 嶽 之 服 也 。 七 旒 , 五 章 : 宗 彝 、 藻 、 粉 米 在 衣 ; 黼 、 黻 在 裳 。

    絺 冕 者 , 祭 社 稷 饗 先 農 之 服 也 。 六 旒 , 三 章 : 絺 、 粉 米 在 衣 ; 黼 、 黻 在 裳 。

    玄 冕 者 , 蜡 祭 百 神 、 朝 日 、 夕 月 之 服 也 。 五 旒 , 裳 刺 黼 一 章 。 自 袞 冕 以 下 , 其 制 一 也 , 簪 導 、 劍 、 佩 、 綬 皆 同 。

    通 天 冠 者 , 冬 至 受 朝 賀 、 祭 還 、 燕 群 臣 、 養 老 之 服 也 。 二 十 四 梁 , 附 蟬 十 二 首 , 施 珠 翠 、 博 山 , 黑 介 幘 , 組 纓 翠 緌 , 玉 、 犀 簪 導 , 絳 紗 袍 , 朱 紅 羅 裳 , 白 紗 中 單 , 朱 領 、 褾 、 \ 、 裾 , 白 裙 、 襦 , 絳 紗 蔽 膝 , 白 羅 方 心 曲 領 , 白 襪 , 黑 舄 。 白 假 帶 , 其 制 垂 二 絛 帛 , 以 變 祭 服 之 大 帶 。 天 子 未 加 元 服 , 以 空 頂 黑 介 幘 , 雙 童 髻 , 雙 玉 導 , 加 寶 飾 。 三 品 以 上 亦 加 寶 飾 , 五 品 以 上 雙 玉 導 , 金 飾 , 六 品 以 下 無 飾 。

    緇 布 冠 者 , 始 冠 之 服 也 。 天 子 五 梁 , 三 品 以 上 三 梁 , 五 品 以 上 二 梁 , 九 品 以 上 一 梁 。

    武 弁 者 , 講 武 、 出 征 、 蒐 狩 、 大 射 、 禡 、 類 、 宜 社 、 賞 祖 、 罰 社 、 纂 嚴 之 服 也 。 有 金 附 蟬 , 平 巾 幘 。

    弁 服 者 , 朔 日 受 朝 之 服 也 。 以 鹿 皮 為 之 , 有 攀 以 持 髮 , 十 有 二 V , 玉 簪 導 , 絳 紗 衣 , 素 裳 。 白 玉 雙 佩 , 革 帶 之 後 有 鞶 囊 , 以 盛 小 雙 綬 , 白 襪 , 烏 皮 履 。

    黑 介 幘 者 , 拜 陵 之 服 也 。 無 飾 , 白 紗 單 衣 , 白 裙 、 襦 , 革 帶 , 素 襪 , 烏 皮 履 。

    白 紗 冒 者 , 視 朝 、 聽 訟 、 宴 見 賓 客 之 服 也 。 以 烏 紗 為 之 , 白 裙 、 襦 , 白 襪 , 烏 皮 履 。

    平 巾 幘 者 , 乘 馬 之 服 也 。 金 飾 , 玉 簪 導 , 冠 支 以 玉 , 紫 褶 , 白 褲 , 玉 具 裝 , 珠 寶 鈿 帶 , 有 靴 。

    白 帢 者 , 臨 喪 之 服 也 。 白 紗 單 衣 , 烏 皮 履 。

    皇 后 之 服 三 :

    褘 衣 者 , 受 冊 、 助 祭 、 朝 會 大 事 之 服 也 。 深 青 織 成 為 之 , 畫 翬 , 赤 質 , 五 色 , 十 二 等 。 素 紗 中 單 , 黼 領 , 朱 羅 縠 褾 、 \ , 蔽 膝 隨 裳 色 , 以 緅 領 為 緣 〔 一 〕 , 用 翟 為 章 , 三 等 。 青 衣 , 革 帶 、 大 帶 隨 衣 色 , 裨 、 紐 約 、 佩 、 綬 如 天 子 , 青 襪 , 舄 加 金 飾 。

    鞠 衣 者 , 親 蠶 之 服 也 。 黃 羅 為 之 , 不 畫 , 蔽 膝 、 大 帶 、 革 帶 、 舄 隨 衣 色 , 餘 同 褘 衣 。

    鈿 釵 襢 衣 者 , 燕 見 賓 客 之 服 也 。 十 二 鈿 , 服 用 雜 色 而 不 畫 , 加 雙 佩 小 綬 , 去 舄 加 履 , 首 飾 大 小 華 十 二 樹 , 以 象 袞 冕 之 旒 , 又 有 兩 博 鬢 。

    皇 太 子 之 服 六 :

    袞 冕 者 , 從 祀 、 謁 廟 、 加 元 服 、 納 妃 之 服 也 。 白 珠 九 旒 , 紅 絲 組 為 纓 , 犀 簪 導 , 青 纊 充 耳 。 黑 衣 纁 裳 , 凡 九 章 : 龍 、 山 、 華 蟲 、 火 、 宗 彝 在 衣 , 藻 、 粉 米 、 黼 、 黻 在 裳 。 白 紗 中 單 , 黼 領 , 青 褾 、 \ 、 裾 。 革 帶 金 鉤 U , 大 帶 , 瑜 玉 雙 佩 。 朱 組 雙 大 綬 , 朱 質 , 赤 、 白 、 縹 、 紺 為 純 , 長 一 丈 八 尺 , 廣 九 寸 , 三 百 二 十 首 。 黻 隨 裳 色 , 有 火 、 山 二 章 。 白 襪 , 赤 舄 , 朱 履 , 加 金 塗 銀 釦 飾 。 鹿 盧 玉 具 劍 如 天 子 。

    遠 遊 冠 者 , 謁 廟 、 還 宮 、 元 日 朔 日 入 朝 、 釋 奠 之 服 也 。 以 具 服 , 遠 遊 冠 三 梁 , 加 金 博 山 , 附 蟬 九 首 , 施 珠 翠 , 黑 介 幘 , 髮 纓 翠 緌 , 犀 簪 導 , 絳 紗 袍 , 紅 裳 , 白 紗 中 單 , 黑 領 、 褾 、 \ 、 裾 , 白 裙 、 襦 , 白 假 帶 , 方 心 曲 領 , 絳 紗 蔽 膝 , 白 襪 , 黑 舄 。 朔 日 入 朝 , 通 服 褲 褶 。

    公 服 者 , 五 日 常 朝 、 元 日 冬 至 受 朝 之 服 也 。 遠 遊 冠 , 絳 紗 單 衣 , 白 裙 、 襦 , 革 帶 金 鉤 U , 假 帶 , 瑜 玉 隻 佩 , 方 心 , 紛 , 金 縷 鞶 囊 , 純 長 六 尺 四 寸 , 廣 二 寸 四 分 , 色 如 大 綬 。

    烏 紗 冒 者 , 視 事 及 燕 見 賓 客 之 服 也 。 白 裙 、 襦 , 烏 皮 履 。

    弁 服 者 , 朔 望 視 事 之 服 也 。 鹿 皮 為 之 , 犀 簪 導 , 組 纓 九 V , 絳 紗 衣 , 素 裳 , 革 帶 , 鞶 囊 , 小 綬 , 雙 佩 。 自 具 服 以 下 , 皆 白 襪 , 烏 皮 履 。

    平 巾 幘 者 , 乘 馬 之 服 也 。 金 飾 , 犀 簪 導 , 紫 裙 , 白 褲 , 起 梁 珠 寶 鈿 帶 , 靴 。 進 德 冠 者 , 亦 乘 馬 之 服 也 。 九 V , 加 金 飾 , 有 褲 褶 , 常 服 則 有 白 裙 、 襦 。

    皇 太 子 妃 之 服 有 三 :

    褕 翟 者 , 受 冊 、 助 祭 、 朝 會 大 事 之 服 也 。 青 織 成 , 文 為 搖 翟 , 青 質 , 五 色 九 等 。 素 紗 中 單 , 黼 領 , 朱 羅 縠 褾 、 \ , 蔽 膝 隨 裳 色 , 用 緅 為 領 緣 , 以 翟 為 章 二 等 。 青 衣 , 革 帶 、 大 帶 隨 衣 色 , 不 朱 , 青 襪 , 舄 加 金 飾 , 佩 、 綬 如 皇 太 子 。

    鞠 衣 者 , 從 蠶 之 服 也 。 以 黃 羅 為 之 , 制 如 褕 翟 , 無 雉 , 蔽 膝 、 大 帶 隨 衣 色 。

    鈿 釵 襢 衣 者 , 燕 見 賓 客 之 服 也 。 九 鈿 , 其 服 用 雜 色 , 制 如 鞠 衣 , 加 雙 佩 , 小 綬 , 去 舄 加 履 , 首 飾 花 九 樹 , 有 兩 博 鬢 。

    群 臣 之 服 二 十 有 一 :

    袞 冕 者 , 一 品 之 服 也 。 九 旒 , 青 V 為 珠 , 貫 三 采 玉 , 以 組 為 纓 , 色 如 其 綬 。 青 纊 充 耳 , 寶 飾 角 簪 導 。 青 衣 纁 裳 , 九 章 : 龍 、 山 、 華 蟲 、 火 、 宗 彝 在 衣 , 藻 、 粉 米 、 黼 、 黻 在 裳 , 皆 絳 為 繡 遍 衣 。 白 紗 中 單 , 黼 領 , 青 褾 、 \ 、 裾 。 朱 襪 , 赤 舄 。 革 帶 鉤 U , 大 帶 , 黻 隨 裳 色 。 金 寶 玉 飾 劍 鏢 首 , 山 玄 玉 佩 。 綠 綟 綬 , 綠 質 , 綠 、 紫 、 黃 、 赤 為 純 , 長 一 丈 八 尺 , 廣 九 寸 , 二 百 四 十 首 。 郊 祀 太 尉 攝 事 亦 服 之 。

    鷩 冕 者 , 二 品 之 服 也 。 八 旒 , 青 衣 纁 裳 , 七 章 : 華 蟲 、 火 、 宗 彝 在 衣 ; 藻 、 粉 米 、 黼 、 黻 在 裳 , 銀 裝 劍 , 佩 水 蒼 玉 , 紫 綬 、 紫 質 , 紫 、 黃 、 赤 為 純 , 長 一 丈 六 尺 , 廣 八 寸 , 一 百 八 十 首 。 革 帶 之 後 有 金 鏤 鞶 囊 , 金 飾 劍 , 水 蒼 玉 佩 , 朱 襪 , 赤 舄 。

    毳 冕 者 , 三 品 之 服 也 。 七 旒 , 寶 飾 角 簪 導 , 五 章 : 宗 彝 、 藻 、 粉 米 在 衣 ; 黼 、 黻 在 裳 。 韍 二 章 : 山 、 火 。 紫 綬 如 二 品 , 金 銀 鏤 鞶 囊 , 金 飾 劍 , 水 蒼 玉 佩 , 朱 襪 , 赤 舄 。

    絺 冕 者 , 四 品 之 服 也 。 六 旒 , 三 章 : 粉 米 在 衣 ; 黼 、 黻 在 裳 , 中 單 , 青 領 。 韍 , 山 一 章 。 銀 鏤 鞶 囊 。 自 三 品 以 下 皆 青 綬 , 青 質 , 青 、 白 、 紅 為 純 , 長 一 丈 四 尺 , 廣 七 寸 , 一 百 四 十 首 , 金 飾 劍 , 水 蒼 玉 佩 , 朱 襪 , 赤 舄 。

    玄 冕 者 , 五 品 之 服 也 。 以 羅 為 之 , 五 旒 , 衣 、 韍 無 章 , 裳 刺 黻 一 章 。 角 簪 導 , 青 衣 纁 裳 , 其 服 用 紬 。 大 帶 及 裨 , 外 黑 內 黃 , 黑 綬 紺 質 , 青 紺 為 純 , 長 一 丈 二 尺 , 廣 六 寸 , 一 百 二 十 首 。 象 笏 , 上 圓 下 方 , 六 品 以 竹 木 , 上 挫 下 方 。 金 飾 劍 , 水 蒼 玉 佩 , 朱 襪 , 赤 舄 。 三 品 以 下 私 祭 皆 服 之 。

    平 冕 者 , 郊 廟 武 舞 郎 之 服 也 。 黑 衣 絳 裳 , 革 帶 , 烏 皮 履 。

    爵 弁 者 , 六 品 以 下 九 品 以 上 從 祀 之 服 也 。 以 紬 為 之 , 無 旒 , 黑 纓 , 角 簪 導 , 青 衣 纁 裳 , 白 紗 中 單 , 青 領 、 褾 、 \ 、 裾 , 革 帶 鉤 U , 大 帶 及 裨 內 外 皆 緇 , 爵 , 白 襪 , 赤 履 。 五 品 以 上 私 祭 皆 服 之 。

    武 弁 者 , 武 官 朝 參 、 殿 庭 武 舞 郎 、 堂 下 鼓 人 、 鼓 吹 桉 工 之 服 也 。 有 平 巾 幘 , 武 舞 緋 絲 布 大 袖 , 白 練 襠 , 螣 蛇 起 梁 帶 , 豹 文 大 口 , 烏 皮 靴 。 鼓 人 朱 衣 , 革 帶 , 烏 皮 履 。 鼓 吹 桉 工 加 白 練 襠 。

    弁 服 者 , 文 官 九 品 公 事 之 服 也 。 以 鹿 皮 為 之 , 通 用 烏 紗 , 牙 簪 導 。 纓 : 一 品 九 V , 二 品 八 V , 三 品 七 V , 四 品 六 V , 五 品 五 V , 犀 簪 導 , 皆 朱 衣 素 裳 , 革 帶 , 鞶 囊 , 小 綬 , 雙 佩 , 白 襪 , 烏 皮 履 。 六 品 以 下 去 V 及 鞶 囊 、 綬 、 佩 。 六 品 、 七 品 綠 衣 , 八 品 、 九 品 青 衣 。

    進 賢 冠 者 , 文 官 朝 參 、 三 老 五 更 之 服 也 。 黑 介 幘 , 青 緌 。 紛 長 六 尺 四 寸 , 廣 四 寸 , 色 如 其 綬 。 三 品 以 上 三 梁 , 五 品 以 上 兩 梁 , 九 品 以 上 及 國 官 一 梁 , 六 品 以 下 私 祭 皆 服 之 。 侍 中 、 中 書 令 、 左 右 散 騎 常 侍 有 黃 金 璫 , 附 蟬 , 貂 尾 。 侍 左 者 左 珥 , 侍 右 者 右 珥 。 諸 州 大 中 正 一 梁 , 絳 紗 公 服 。 殿 庭 文 舞 郎 , 黃 紗 袍 , 黑 領 、 \ , 白 練 襠 , 白 布 大 口 , 革 帶 , 烏 皮 履 。

    遠 遊 冠 者 , 親 王 之 服 也 。 黑 介 幘 , 三 梁 , 青 緌 , 金 鉤 U 大 帶 , 金 寶 飾 劍 , 玉 鏢 首 , 纁 朱 綬 , 朱 質 , 赤 、 黃 、 縹 、 紺 為 純 , 長 一 丈 八 尺 , 廣 九 寸 , 二 百 四 十 首 。 黃 金 璫 , 附 蟬 , 諸 王 則 否 。

    法 冠 者 , 御 史 大 夫 、 中 丞 、 御 史 之 服 也 。 一 名 解 廌 冠 。

    高 山 冠 者 , 內 侍 省 內 謁 者 、 親 王 司 閤 、 謁 者 之 服 也 。

    委 貌 冠 者 , 郊 廟 文 舞 郎 之 服 也 。 有 黑 絲 布 大 袖 , 白 練 領 、 褾 , 絳 布 大 口 , 革 帶 , 烏 皮 履 。

    卻 非 冠 者 , 亭 長 、 門 僕 之 服 也 。

    平 巾 幘 者 , 武 官 、 衛 官 公 事 之 服 也 。 金 飾 , 五 品 以 上 兼 用 玉 , 大 口 , 烏 皮 靴 , 白 練 裙 、 襦 , 起 梁 帶 。 陪 大 仗 , 有 裲 襠 、 螣 蛇 。 朝 集 從 事 、 州 縣 佐 史 、 岳 瀆 祝 史 、 外 州 品 子 、 庶 民 任 掌 事 者 服 之 , 有 緋 褶 、 大 口 , 紫 附 。 文 武 官 騎 馬 服 之 , 則 去 裲 襠 、 螣 蛇 。 褲 褶 之 制 : 五 品 以 上 , 細 綾 及 羅 為 之 , 六 品 以 下 , 小 綾 為 之 , 三 品 以 上 紫 , 五 品 以 上 緋 , 七 品 以 上 綠 , 九 品 以 上 碧 。 裲 襠 之 制 : 一 當 胸 , 一 當 背 , 短 袖 覆 膊 。 螣 蛇 之 制 : 以 錦 為 表 , 長 八 尺 , 中 實 以 綿 , 象 蛇 形 。 起 梁 帶 之 制 : 三 品 以 上 , 玉 梁 寶 鈿 , 五 品 以 上 , 金 梁 寶 鈿 , 六 品 以 下 , 金 飾 隱 起 而 已 。

    黑 介 幘 者 , 國 官 視 品 、 府 佐 謁 府 、 國 子 大 學 四 門 生 俊 士 參 見 之 服 也 。 簪 導 , 白 紗 單 衣 , 青 襟 、 褾 、 領 , 革 帶 , 烏 皮 履 。 未 冠 者 , 冠 則 空 頂 黑 介 幘 , 雙 童 髻 , 去 革 帶 。 書 算 律 學 生 、 州 縣 學 生 朝 參 , 則 服 烏 紗 冒 , 白 裙 、 襦 , 青 領 。 未 冠 者 童 子 髻 。

    介 幘 者 , 流 外 官 、 行 署 三 品 以 下 、 登 歌 工 人 之 服 也 。 絳 公 服 , 以 縵 緋 為 之 , 制 如 絳 紗 單 衣 , 方 心 曲 領 , 革 帶 鉤 U , 假 帶 , 襪 , 烏 皮 履 。 九 品 以 上 則 絳 衣 , 制 如 絳 公 服 而 狹 , 袖 形 直 如 溝 , 不 垂 , 緋 褶 大 口 , 紫 附 , 去 方 心 曲 領 、 假 帶 。 登 歌 工 人 , 朱 連 裳 , 革 帶 , 烏 皮 履 。 殿 庭 加 白 練 襠 。

    平 巾 綠 幘 者 , 尚 食 局 主 膳 , 典 膳 局 典 食 , 太 官 署 、 食 官 署 供 膳 、 奉 觶 之 服 也 。 青 絲 布 褲 褶 。 羊 車 小 史 , 五 辮 髻 , 紫 碧 腰 襻 , 青 耳 屩 。 漏 刻 生 、 漏 童 , 總 角 髻 , 皆 青 絲 布 褲 褶 。

    具 服 者 , 五 品 以 上 陪 祭 、 朝 饗 、 拜 表 、 大 事 之 服 也 , 亦 曰 朝 服 。 冠 幘 , 簪 導 , 絳 紗 單 衣 , 白 紗 中 單 , 黑 領 、 袖 , 黑 褾 、 \ 、 裾 , 白 裙 、 襦 , 革 帶 金 鉤 U , 假 帶 , 曲 領 方 心 , 絳 紗 蔽 膝 , 白 襪 , 烏 皮 舄 , 劍 , 紛 , 鞶 囊 , 雙 佩 , 雙 綬 。 六 品 以 下 去 劍 、 佩 、 綬 , 七 品 以 上 以 白 筆 代 簪 , 八 品 、 九 品 去 白 筆 , 白 紗 中 單 , 以 履 代 舄 。

    從 省 服 者 , 五 品 以 上 公 事 、 朔 望 朝 謁 、 見 東 宮 之 服 也 , 亦 曰 公 服 。 冠 幘 纓 , 簪 導 , 絳 紗 單 衣 , 白 裙 、 襦 , 革 帶 鉤 U , 假 帶 , 方 心 , 襪 , 履 , 紛 , 鞶 囊 , 雙 佩 , 烏 皮 履 。 六 品 以 下 去 紛 、 鞶 囊 、 雙 佩 。 三 品 以 上 有 公 爵 者 , 嫡 子 之 婚 , 假 絺 冕 。 五 品 以 上 子 孫 , 九 品 以 上 子 , 爵 弁 。 庶 人 婚 , 假 絳 公 服 。

    命 婦 之 服 六 :

    翟 衣 者 , 內 命 婦 受 冊 、 從 蠶 、 朝 會 , 外 命 婦 嫁 及 受 冊 、 從 蠶 、 大 朝 會 之 服 也 。 青 質 , 繡 翟 , 編 次 於 衣 及 裳 , 重 為 九 等 。 青 紗 中 單 , 黼 領 , 朱 縠 褾 、 \ 、 裾 , 蔽 膝 隨 裳 色 , 以 緅 為 領 緣 , 加 文 繡 , 重 雉 為 章 二 等 。 大 帶 隨 衣 色 , 以 青 衣 , 革 帶 , 青 襪 , 舄 , 佩 , 綬 , 兩 博 鬢 飾 以 寶 鈿 。 一 品 翟 九 等 , 花 釵 九 樹 ; 二 品 翟 八 等 , 花 釵 八 樹 ; 三 品 翟 七 等 , 花 釵 七 樹 ; 四 品 翟 六 等 , 花 釵 六 樹 ; 五 品 翟 五 等 , 花 釵 五 樹 。 寶 鈿 視 花 樹 之 數 。

    鈿 釵 禮 衣 者 , 內 命 婦 常 參 、 外 命 婦 朝 參 、 辭 見 、 禮 會 之 服 也 。 制 同 翟 衣 , 加 雙 佩 、 小 綬 , 去 舄 , 加 履 。 一 品 九 鈿 , 二 品 八 鈿 , 三 品 七 鈿 , 四 品 六 鈿 , 五 品 五 鈿 。

    禮 衣 者 , 六 尚 、 寶 林 、 御 女 、 采 女 、 女 官 七 品 以 上 大 事 之 服 也 。 通 用 雜 色 , 制 如 鈿 釵 禮 衣 , 唯 無 首 飾 、 佩 、 綬 。

    公 服 者 , 常 供 奉 之 服 也 。 去 中 單 、 蔽 膝 、 大 帶 , 九 品 以 上 大 事 、 常 供 奉 亦 如 之 。 半 袖 裙 襦 者 , 東 宮 女 史 常 供 奉 之 服 也 。 公 主 、 王 妃 佩 、 綬 同 諸 王 。

    花 釵 禮 衣 者 , 親 王 納 妃 所 給 之 服 也 。

    大 袖 連 裳 者 , 六 品 以 下 妻 , 九 品 以 上 女 嫁 服 也 。 青 質 , 素 紗 中 單 , 蔽 膝 、 大 帶 、 革 帶 , 襪 、 履 同 裳 色 , 花 釵 , 覆 笄 , 兩 博 鬢 , 以 金 銀 雜 寶 飾 之 。 庶 人 女 嫁 有 花 釵 , 以 金 銀 琉 璃 塗 飾 之 。 連 裳 , 青 質 , 青 衣 , 革 帶 , 襪 、 履 同 裳 色 。

    婦 人 燕 服 視 夫 。 百 官 女 嫁 、 廟 見 攝 母 服 。 五 品 以 上 媵 降 妻 一 等 , 妾 降 媵 一 等 , 六 品 以 下 妾 降 妻 一 等 。

    天 子 有 傳 國 璽 及 八 璽 , 皆 玉 為 之 。 神 璽 以 鎮 中 國 , 藏 而 不 用 。 受 命 璽 以 封 禪 禮 神 , 皇 帝 行 璽 以 報 王 公 書 , 皇 帝 之 璽 以 勞 王 公 , 皇 帝 信 璽 以 召 王 公 , 天 子 行 璽 以 報 四 夷 書 , 天 子 之 璽 以 勞 四 夷 , 天 子 信 璽 以 召 兵 四 夷 , 皆 泥 封 。 大 朝 會 則 符 璽 郎 進 神 璽 、 受 命 璽 於 御 座 , 行 幸 則 合 八 璽 為 五 輿 , 函 封 從 於 黃 鉞 之 內 。

    太 皇 太 后 、 皇 太 后 、 皇 后 、 皇 太 子 及 妃 , 璽 皆 金 為 之 , 藏 而 不 用 。 太 皇 太 后 、 皇 太 后 封 令 書 以 宮 官 印 , 皇 后 以 內 侍 省 印 , 皇 太 子 以 左 春 坊 印 , 妃 以 內 坊 印 。

    初 , 太 宗 刻 受 命 玄 璽 , 以 白 玉 為 螭 首 , 文 曰 : 「 皇 天 景 命 , 有 德 者 昌 。 」 至 武 后 改 諸 璽 皆 為 寶 。 中 宗 即 位 , 復 為 璽 。 開 元 六 年 , 復 為 寶 。 天 寶 初 , 改 璽 書 為 寶 書 。 十 載 , 改 傳 國 寶 為 承 天 大 寶 。

    初 , 高 祖 入 長 安 , 罷 隋 竹 使 符 , 班 銀 菟 符 , 其 後 改 為 銅 魚 符 , 以 起 軍 旅 、 易 守 長 , 京 都 留 守 、 折 衝 府 、 捉 兵 鎮 守 之 所 及 左 右 金 吾 、 宮 苑 總 監 、 牧 監 皆 給 之 。 畿 內 則 左 三 右 一 , 畿 外 則 左 五 右 一 , 左 者 進 內 , 右 者 在 外 , 用 始 第 一 , 周 而 復 始 。 宮 殿 門 、 城 門 , 給 交 魚 符 、 巡 魚 符 。 左 廂 、 右 廂 給 開 門 符 、 閉 門 符 。 亦 左 符 進 內 , 右 符 監 門 掌 之 。 蕃 國 亦 給 之 , 雄 雌 各 十 二 , 銘 以 國 名 , 雄 者 進 內 , 雌 者 付 其 國 。 朝 貢 使 各 齎 其 月 魚 而 至 , 不 合 者 劾 奏 。

    傳 信 符 者 , 以 給 郵 驛 , 通 制 命 。 皇 太 子 監 國 給 雙 龍 符 , 左 右 皆 十 。 兩 京 、 北 都 留 守 給 麟 符 , 左 二 十 , 右 十 九 。 東 方 諸 州 給 青 龍 符 , 南 方 諸 州 朱 雀 符 , 西 方 諸 州 騶 虞 符 , 北 方 諸 州 玄 武 符 , 皆 左 四 右 三 。 左 者 進 內 , 右 者 付 外 。 行 軍 所 亦 給 之 。

    隨 身 魚 符 者 , 以 明 貴 賤 , 應 召 命 , 左 二 右 一 , 左 者 進 內 , 右 者 隨 身 。 皇 太 子 以 玉 契 召 , 勘 合 乃 赴 。 親 王 以 金 , 庶 官 以 銅 , 皆 題 某 位 姓 名 。 官 有 貳 者 加 左 右 , 皆 盛 以 魚 袋 , 三 品 以 上 飾 以 金 , 五 品 以 上 飾 以 銀 。 刻 姓 名 者 , 去 官 納 之 , 不 刻 者 傳 佩 相 付 。

    有 傳 符 、 銅 魚 符 者 , 給 封 符 印 , 發 驛 、 封 符 及 封 魚 函 用 之 。 有 銅 魚 而 無 傳 符 者 , 給 封 函 , 還 符 、 封 函 用 之 。

    天 子 巡 幸 , 則 京 師 、 東 都 留 守 給 留 守 印 , 諸 司 從 行 者 , 給 行 從 印 。

    木 契 符 者 , 以 重 鎮 守 、 慎 出 納 , 畿 內 左 右 皆 三 , 畿 外 左 右 皆 五 。 皇 帝 巡 幸 , 太 子 監 國 , 有 軍 旅 之 事 則 用 之 , 王 公 征 討 皆 給 焉 , 左 右 各 十 九 。 太 極 殿 前 刻 漏 所 , 亦 以 左 契 給 之 , 右 以 授 承 天 門 監 門 , 晝 夜 勘 合 , 然 後 鳴 鼓 。 玄 武 門 苑 內 諸 門 有 喚 人 木 契 , 左 以 進 內 , 右 以 授 監 門 , 有 敕 召 者 用 之 。 魚 契 所 降 , 皆 有 敕 書 。 尚 書 省 符 , 與 左 同 乃 用 。

    大 將 出 , 賜 旌 以 顓 賞 , 節 以 顓 殺 。 旌 以 絳 帛 五 丈 , 粉 畫 虎 , 有 銅 龍 一 , 首 纏 緋 幡 , 紫 縑 為 袋 , 油 囊 為 表 。 節 , 懸 畫 木 盤 三 , 相 去 數 寸 , 隅 垂 赤 麻 , 餘 與 旌 同 。

    高 宗 給 五 品 以 上 隨 身 魚 銀 袋 , 以 防 召 命 之 詐 , 出 內 必 合 之 。 三 品 以 上 金 飾 袋 。 垂 拱 中 , 都 督 、 刺 史 始 賜 魚 。 天 授 二 年 , 改 佩 魚 皆 為 龜 。 其 後 三 品 以 上 龜 袋 飾 以 金 , 四 品 以 銀 , 五 品 以 銅 。 中 宗 初 , 罷 龜 袋 , 復 給 以 魚 。 郡 王 、 嗣 王 亦 佩 金 魚 袋 。 景 龍 中 , 令 特 進 佩 魚 , 散 官 佩 魚 自 此 始 也 。 然 員 外 、 試 、 檢 校 官 , 猶 不 佩 魚 。 景 雲 中 , 詔 衣 紫 者 魚 袋 以 金 飾 之 , 衣 緋 者 以 銀 飾 之 。 開 元 初 , 駙 馬 都 尉 從 五 品 者 假 紫 、 金 魚 袋 , 都 督 、 刺 史 品 卑 者 假 緋 、 魚 袋 , 五 品 以 上 檢 校 、 試 、 判 官 皆 佩 魚 。 中 書 令 張 嘉 貞 奏 , 致 仕 者 佩 魚 終 身 , 自 是 百 官 賞 緋 、 紫 , 必 兼 魚 袋 , 謂 之 章 服 。 當 時 服 朱 紫 、 佩 魚 者 眾 矣 。

    初 , 隋 文 帝 聽 朝 之 服 , 以 赭 黃 文 綾 袍 , 烏 紗 冒 , 折 上 巾 , 六 合 靴 , 與 貴 臣 通 服 。 唯 天 子 之 帶 有 十 三 鐶 , 文 官 又 有 平 頭 小 樣 巾 , 百 官 常 服 同 於 庶 人 。

    至 唐 高 祖 , 以 赭 黃 袍 、 巾 帶 為 常 服 。 腰 帶 者 , 搢 垂 頭 於 下 , 名 曰 尾 , 取 順 下 之 義 。 一 品 、 二 品 銙 以 金 , 六 品 以 上 以 犀 , 九 品 以 上 以 銀 , 庶 人 以 鐵 。 既 而 天 子 袍 衫 稍 用 赤 、 黃 , 遂 禁 臣 民 服 。 親 王 及 三 品 、 二 王 後 , 服 大 科 綾 羅 , 色 用 紫 , 飾 以 玉 。 五 品 以 上 服 小 科 綾 羅 , 色 用 朱 , 飾 以 金 。 六 品 以 上 服 絲 布 交 梭 雙 紃 綾 , 色 用 黃 。 六 品 、 七 品 服 用 綠 , 飾 以 銀 。 八 品 、 九 品 服 用 青 , 飾 以 石 。 勳 官 之 服 , 隨 其 品 而 加 佩 刀 、 礪 、 紛 、 帨 。 流 外 官 、 庶 人 、 部 曲 、 奴 婢 , 則 服 紬 絹 絁 布 , 色 用 黃 白 , 飾 以 鐵 、 銅 。

    太 宗 時 , 又 命 七 品 服 龜 甲 雙 巨 十 花 綾 , 色 用 綠 。 九 品 服 絲 布 雜 綾 , 色 用 青 。 是 時 士 人 以 棠 苧 襴 衫 為 上 服 , 貴 女 功 之 始 也 。 一 命 以 黃 , 再 命 以 黑 , 三 命 以 纁 , 四 命 以 綠 , 五 命 以 紫 。 士 服 短 褐 , 庶 人 以 白 。 中 書 令 馬 周 上 議 : 「 禮 無 服 衫 之 文 , 三 代 之 制 有 深 衣 。 請 加 襴 、 袖 、 褾 、 \ , 為 士 人 上 服 。 開 骻 者 名 曰 缺 骻 衫 , 庶 人 服 之 。 」 又 請 : 「 裹 頭 者 , 左 右 各 三 @ , 以 象 三 才 , 重 繫 前 腳 , 以 象 二 儀 。 」 詔 皆 從 之 。 太 尉 長 孫 無 忌 又 議 : 「 服 袍 者 下 加 襴 , 緋 、 紫 、 綠 皆 視 其 品 , 庶 人 以 白 。 」

    太 宗 嘗 以 襆 頭 起 於 後 周 , 便 武 事 者 也 。 方 天 下 偃 兵 , 採 古 制 為 翼 善 冠 , 自 服 之 。 又 製 進 德 冠 以 賜 貴 臣 , 玉 V , 制 如 弁 服 , 以 金 飾 梁 , 花 趺 , 三 品 以 上 加 金 絡 , 五 品 以 上 附 山 雲 。 自 是 元 日 、 冬 至 、 朔 、 望 視 朝 , 服 翼 善 冠 , 衣 白 練 裙 襦 。 常 服 則 有 褲 褶 與 平 巾 幘 , 通 用 翼 善 冠 。 進 德 冠 制 如 襆 頭 , 皇 太 子 乘 馬 則 服 進 德 冠 , 九 V , 加 金 飾 , 犀 簪 導 , 亦 有 褲 褶 , 燕 服 用 紫 。 其 後 朔 、 望 視 朝 , 仍 用 弁 服 。

    顯 慶 元 年 , 長 孫 無 忌 等 曰 : 「 武 德 初 , 撰 衣 服 令 , 天 子 祀 天 地 服 大 裘 冕 。 桉 周 郊 被 袞 以 象 天 , 戴 冕 藻 十 有 二 旒 , 與 大 裘 異 。 月 令 : 孟 冬 , 天 子 始 裘 以 禦 寒 。 若 啟 蟄 祈 穀 、 冬 至 報 天 , 服 裘 可 也 。 季 夏 迎 氣 , 龍 見 而 雩 , 如 之 何 可 服 ? 故 歷 代 唯 服 袞 章 。 漢 明 帝 始 采 周 官 、 禮 記 制 祀 天 地 之 服 , 天 子 備 十 二 章 , 後 魏 、 周 、 隋 皆 如 之 。 伏 請 郊 祀 天 地 服 袞 冕 , 罷 大 裘 。 又 新 禮 , 皇 帝 祭 社 稷 服 絺 冕 , 四 旒 , 三 章 ; 祭 日 月 服 玄 冕 , 三 旒 , 衣 無 章 。 按 令 文 , 四 品 、 五 品 之 服 也 。 三 公 亞 獻 皆 服 袞 , 孤 卿 服 毳 、 鷩 , 是 天 子 同 於 大 夫 , 君 少 臣 多 , 非 禮 之 中 。 且 天 子 十 二 為 節 以 法 天 , 烏 有 四 旒 三 章 之 服 ? 若 諸 臣 助 祭 , 冕 與 王 同 , 是 貴 賤 無 分 也 。 若 降 王 一 等 , 則 王 服 玄 冕 , 群 臣 服 爵 弁 , 既 屈 天 子 , 又 貶 公 卿 。 周 禮 此 文 , 久 不 用 矣 , 猶 祭 祀 之 有 尸 侑 , 以 君 親 而 拜 臣 子 。 硩 蔟 、 蟈 氏 之 職 , 不 通 行 者 蓋 多 , 故 漢 魏 承 用 袞 冕 。 今 新 禮 親 祭 日 月 , 服 五 品 之 服 , 請 循 歷 代 故 事 , 諸 祭 皆 用 袞 冕 。 」 制 曰 : 「 可 。 」 無 忌 等 又 曰 : 「 禮 , 皇 帝 為 諸 臣 及 五 服 親 舉 哀 , 素 服 , 今 服 白 袷 , 禮 令 乖 舛 。 且 白 袷 出 近 代 , 不 可 用 。 」 乃 改 以 素 服 。 自 是 鷩 冕 以 下 , 天 子 不 復 用 , 而 白 袷 廢 矣 。

    其 後 以 紫 為 三 品 之 服 , 金 玉 帶 銙 十 三 ; 緋 為 四 品 之 服 , 金 帶 銙 十 一 ; 淺 緋 為 五 品 之 服 , 金 帶 銙 十 ; 深 綠 為 六 品 之 服 , 淺 綠 為 七 品 之 服 , 皆 銀 帶 銙 九 ; 深 青 為 八 品 之 服 , 淺 青 為 九 品 之 服 , 皆 石 帶 銙 八 ; 黃 為 流 外 官 及 庶 人 之 服 , 銅 鐵 帶 銙 七 。

    武 后 擅 政 , 多 賜 群 臣 巾 子 、 繡 袍 , 勒 以 回 文 之 銘 , 皆 無 法 度 , 不 足 紀 。 至 中 宗 又 賜 百 官 英 王 踣 樣 巾 , 其 製 高 而 踣 , 帝 在 藩 時 冠 也 。 其 後 文 官 以 紫 黑 絁 為 巾 , 賜 供 奉 官 及 諸 司 長 官 ; 則 有 羅 巾 、 圓 頭 巾 子 , 後 遂 不 改 。

    初 , 職 事 官 三 品 以 上 賜 金 裝 刀 、 礪 石 , 一 品 以 下 則 有 手 巾 、 算 袋 、 佩 刀 、 礪 石 。 至 睿 宗 時 , 罷 佩 刀 、 礪 石 , 而 武 官 五 品 以 上 佩 i 韘 七 事 , 佩 刀 、 刀 子 、 礪 石 、 契 苾 真 、 噦 厥 針 筒 、 火 石 是 也 。

    時 皇 太 子 將 釋 奠 , 有 司 草 儀 注 , 從 臣 皆 乘 馬 著 衣 冠 , 左 庶 子 劉 子 玄 議 曰 : 「 古 大 夫 乘 車 , 以 馬 為 騑 服 , 魏 、 晉 朝 士 駕 牛 車 。 如 李 廣 北 征 , 解 鞍 憩 息 ; 馬 援 南 伐 , 據 鞍 顧 眄 。 則 鞍 馬 行 於 軍 旅 , 戎 服 所 便 。 江 左 尚 書 郎 乘 馬 , 則 御 史 治 之 。 顏 延 年 罷 官 , 騎 馬 出 入 , 世 稱 放 誕 。 近 古 專 車 則 衣 朝 服 , 單 馬 則 衣 褻 服 。 皇 家 巡 謁 陵 廟 , 冊 命 王 公 , 則 盛 服 冠 履 , 乘 路 車 。 士 庶 有 以 衣 冠 親 迎 者 , 亦 時 服 箱 。 其 餘 貴 賤 , 皆 以 騎 代 車 。 比 者 , 法 駕 所 幸 , 侍 臣 朝 服 乘 馬 。 今 既 舍 車 , 而 冠 履 不 易 , 何 者 ? 褒 衣 、 博 帶 、 革 履 、 高 冠 , 車 中 之 服 也 。 襪 而 鐙 , 跣 而 乘 , 非 唯 盭 古 , 亦 自 取 驚 蹶 。 議 者 以 祕 閣 梁 南 郊 圖 , 有 衣 冠 乘 馬 者 , 此 圖 後 人 所 為 也 。 古 今 圖 畫 多 矣 , 如 畫 群 公 祖 二 疏 , 而 有 曳 芒 屩 者 ; 畫 昭 君 入 匈 奴 , 而 婦 人 有 施 帷 冒 者 。 夫 芒 屩 出 於 水 鄉 , 非 京 華 所 有 ; 帷 冒 創 於 隋 代 , 非 漢 宮 所 用 。 豈 可 因 二 畫 以 為 故 實 乎 ? 謂 乘 馬 衣 冠 宜 省 。 」 太 子 從 之 , 編 於 令 。

    開 元 初 , 將 有 事 南 郊 , 中 書 令 張 說 請 遵 古 制 用 大 裘 , 乃 命 有 司 製 二 冕 。 玄 宗 以 大 裘 樸 略 , 不 可 通 寒 暑 , 廢 而 不 服 。 自 是 元 正 朝 會 用 袞 冕 、 通 天 冠 , 百 官 朔 、 望 朝 參 , 外 官 衙 日 , 則 佩 算 袋 , 餘 日 則 否 。 玄 宗 謁 五 陵 , 初 用 素 服 , 朔 、 望 朝 顓 用 常 服 。 弁 服 、 翼 善 冠 皆 廢 。

    唐 初 , 賞 朱 紫 者 服 於 軍 中 , 其 後 軍 將 亦 賞 以 假 緋 紫 , 有 從 戎 缺 骻 之 服 , 不 在 軍 者 服 長 袍 , 或 無 官 而 冒 衣 綠 。 有 詔 殿 中 侍 御 史 糾 察 。 諸 衛 大 將 軍 、 中 郎 將 以 下 給 袍 者 , 皆 易 其 繡 文 : 千 牛 衛 以 瑞 牛 , 左 右 衛 以 瑞 馬 , 驍 衛 以 虎 , 武 衛 以 鷹 , 威 衛 以 豹 , 領 軍 衛 以 白 澤 , 金 吾 衛 以 辟 邪 。 行 六 品 者 , 冠 去 V 珠 , 五 品 去 鞶 囊 、 雙 佩 , 襆 頭 用 羅 縠 。

    婦 人 服 從 夫 、 子 , 五 等 以 上 親 及 五 品 以 上 母 、 妻 , 服 紫 衣 , 腰 襻 褾 緣 用 錦 繡 。 九 品 以 上 母 、 妻 , 服 朱 衣 。 流 外 及 庶 人 不 服 綾 、 羅 、 縠 、 五 色 線 靴 、 履 。 凡 p 色 衣 不 過 十 二 破 , 渾 色 衣 不 過 六 破 。

    二 十 五 年 , 御 史 大 夫 李 適 之 建 議 : 「 冬 至 、 元 日 大 禮 , 朝 參 官 及 六 品 清 官 服 朱 衣 , 六 品 以 下 通 服 褲 褶 。 」 天 寶 中 , 御 史 中 丞 吉 溫 建 議 : 「 京 官 朔 、 望 朝 參 , 衣 朱 褲 褶 , 五 品 以 上 有 珂 傘 。 」 德 宗 嘗 賜 節 度 使 時 服 , 以 鵰 銜 綬 帶 , 謂 其 行 列 有 序 , 牧 人 有 威 儀 也 。 元 和 十 二 年 , 太 子 少 師 鄭 餘 慶 言 : 「 百 官 服 朝 服 者 多 誤 。 自 今 唯 職 事 官 五 品 兼 六 品 以 上 散 官 者 , 則 有 佩 、 劍 、 綬 , 其 餘 皆 省 。 」

    初 , 婦 人 施 羃 以 蔽 身 , 永 徽 中 , 始 用 帷 冒 , 施 裙 及 頸 , 坐 檐 以 代 乘 車 。 命 婦 朝 謁 , 則 以 駝 駕 車 。 數 下 詔 禁 而 不 止 。 武 后 時 , 帷 冒 益 盛 , 中 宗 後 乃 無 復 羃 矣 。 宮 人 從 駕 , 皆 胡 冒 乘 馬 , 海 內 傚 之 , 至 露 髻 馳 騁 , 而 帷 冒 亦 廢 , 有 衣 男 子 衣 而 靴 , 如 奚 、 契 丹 之 服 。 武 德 間 , 婦 人 曳 履 及 線 靴 。 開 元 中 , 初 有 線 鞋 , 侍 兒 則 著 履 , 奴 婢 服 襴 衫 , 而 士 女 衣 胡 服 , 其 後 安 祿 山 反 , 當 時 以 為 服 妖 之 應 。

    巴 、 蜀 婦 人 出 入 有 兜 籠 , 乾 元 初 , 蕃 將 又 以 兜 籠 易 負 , 遂 以 代 車 。

    文 宗 即 位 , 以 四 方 車 服 僭 奢 , 下 詔 準 儀 制 令 , 品 秩 勳 勞 為 等 級 。 職 事 官 服 綠 、 青 、 碧 , 勳 官 諸 司 則 佩 刀 、 礪 、 紛 、 帨 。 諸 親 朝 賀 宴 會 之 服 : 一 品 、 二 品 服 玉 及 通 犀 , 三 品 服 花 犀 、 班 犀 。 車 馬 無 飾 金 銀 。 衣 曳 地 不 過 二 寸 , 袖 不 過 一 尺 三 寸 。 婦 人 裙 不 過 五 幅 , 曳 地 不 過 三 寸 , 襦 袖 不 過 一 尺 五 寸 。 袍 襖 之 制 : 三 品 以 上 服 綾 , 以 鶻 銜 瑞 草 , 鴈 銜 綬 帶 及 雙 孔 雀 ; 四 品 、 五 品 服 綾 , 以 地 黃 交 枝 ; 六 品 以 下 服 綾 , 小 窠 無 文 及 隔 織 、 獨 織 。 一 品 導 從 以 七 騎 ; 二 品 、 三 品 以 五 騎 ; 四 品 以 三 騎 ; 五 品 以 二 騎 ; 六 品 以 一 騎 。 五 品 以 上 及 節 度 使 冊 拜 、 婚 會 , 則 車 有 幰 。 外 命 婦 一 品 、 二 品 、 三 品 乘 金 銅 飾 犢 車 , 檐 舁 以 八 人 , 三 品 舁 以 六 人 ; 四 品 、 五 品 乘 白 銅 飾 犢 車 , 檐 舁 以 四 人 ; 胥 吏 、 商 賈 之 妻 老 者 乘 葦 軬 車 , 兜 籠 舁 以 二 人 。 度 支 、 戶 部 、 鹽 鐵 門 官 等 服 細 葛 布 , 無 紋 綾 , 綠 闇 銀 藍 鐵 帶 , 鞍 、 轡 、 銜 、 鐙 以 石 。 未 有 官 者 , 服 粗 葛 布 、 官 絁 , 綠 銅 鐵 帶 , 乘 蜀 馬 、 鐵 鐙 。 行 官 服 紫 粗 布 、 絁 , 藍 鐵 帶 。 中 官 不 衣 紗 縠 綾 羅 , 諸 司 小 兒 不 服 大 巾 , 商 賈 、 庶 人 、 僧 、 道 士 不 乘 馬 。 婦 人 衣 青 碧 纈 、 平 頭 小 花 草 履 、 彩 帛 縵 成 履 , 而 禁 高 髻 、 險 妝 、 去 眉 、 開 額 及 吳 越 高 頭 草 履 。 王 公 之 居 , 不 施 重 栱 、 藻 井 。 三 品 堂 五 間 九 架 , 門 三 間 五 架 ; 五 品 堂 五 間 七 架 , 門 三 間 兩 架 ; 六 品 、 七 品 堂 三 間 五 架 , 庶 人 四 架 , 而 門 皆 一 間 兩 架 。 常 參 官 施 懸 魚 、 對 鳳 、 瓦 獸 、 通 t 乳 梁 。 詔 下 , 人 多 怨 者 。 京 兆 尹 杜 悰 條 易 行 者 為 寬 限 , 而 事 遂 不 行 。 唯 淮 南 觀 察 使 李 德 裕 令 管 內 婦 人 衣 袖 四 尺 者 闊 一 尺 五 寸 , 裙 曳 地 四 五 寸 者 減 三 寸 。

    開 成 末 , 定 制 : 宰 相 、 三 公 、 師 保 、 尚 書 令 、 僕 射 、 諸 司 長 官 及 致 仕 官 , 疾 病 許 乘 檐 , 如 漢 、 魏 載 輿 、 步 輿 之 制 , 三 品 以 上 官 及 刺 史 , 有 疾 暫 乘 , 不 得 舍 驛 。

校 勘 記

〔 一 〕   以 緅 領 為 緣   按 舊 書 卷 四 五 輿 服 志 作 「 以 緅 為 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