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旗津區公所首頁
背景圖 :::
認識旗津
歷史沿革
地理環境
區長的話
便民服務
最新公告
各課室業務簡介
便民服務項目
檔案下載
調解委員會
污水回饋業務
鄰里走訪
里辦公室
便民機構一覽表
里活動中心
休閒資訊
古蹟導覽
旅遊休閒
宗教寺廟
交通資訊
重要連結
連結我們
回首頁


     
全文檢索

空圖
:::
歷史延革


打狗發源地旗津的聚落群

  旗津是高雄市發祥地,包括旗後、中洲兩大聚落。旗津孤懸島外,與鼓山對立,扼著打狗隙,為內外船舶往來津渡之處,昔日此地文風頗盛,文人曾組織「旗津吟社」,且以「旗鼓堂皇,維揚我武;津樑鞏固,克狀其猷。」的聯語自勵,光復後遂取[旗津]為區名。
一、旗後─又寫旂后或岐後,以位於「旗山」之後而得名。其後山海拔僅48公尺,西側垂直陡落海面,因沙洲似旗桿,山似旂,乃有「旗山」之名,部落在其後,故有「旗後」稱。
二、中洲─謂沙灘的堆積地恰位於高雄港與外海之間,且地處旗後沙洲的中央而名。今所謂的中洲,除中洲本身外包括烏松、大汕頭、赤竹仔、七柱、土地公、崩隙等的總稱。
  (一)烏松:此處的老榕〔台灣稱榕烏松〕,經鹽分侵蝕,表皮呈烏化而名。
  (二)大汕頭:沙洲向外突出,形成大沙嘴,遂名之。
  (三)赤竹仔:長枝竹欉,成熟後竹皮呈赭紅色,而為名。
  (四)七柱:清初,郭姓七兄弟在此落戶,分成七房而名。
  (五)土地公:聚落建有福德祠,主祀土地公,乃名之。
  (六)崩隙:曾受波浪沖擊而崩塌下陷,乃名。
  旗後不僅是高雄的發源地,更是高雄港口的發祥地。明末清初,來自大陸的戎克船都停泊於旗後。旗後的開發始於明永曆27年(清康熙12年,1673年),徐阿華遇颶風漂至旗後;清雍正4年(1726年),荷蘭傳教士編纂的台灣地圖,稱旗後為漢德那斯島(Handelarrs);歐洲人以旗後山絕壁宛如阿丁海岸,稱旗後半島為沙拉生頭(Saracen Head)。
  咸豐8年(1858年),清朝於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後與美、英、法、俄等國簽訂天津條約,旗後成為通商口岸,萬商雲集,百業鼎盛,成為高雄首善之區,且同治2年(1863年)成立旗後海關分關於此。今天后宮旁的通山巷,當時為外商雲集之處,碼頭邊的「福聚樓」是高雄酒家的濫觴。在電信方面,牡丹社事件後,丁日昌撫閩,丁於光緒3年(1877年)奏准電報線二線,其一自台南至旗後,總長約九十五華里,且設「旗后分局」是台灣電報局之創始。
  在教育方面,本市第一所學府「打狗公學校」,設於日明治31年(清光緒24年,1895年),為目前旗津國小前身,創校逾百年,都是旗津區極光彩的史實。打狗時代的旗津,在市政上亦占有重要一頁。1909年,打狗區役場設在大竹里旗後街,管轄大竹里內的鹽埕莊、烏松、旗津街、中洲及興隆里內的哨船頭街、鹽埕埔等。至1920年成立高雄街,街役場移於哨船頭,在此之前的10年間,旗後一直是高雄市政的重心。
  1925年,日本人推行市街地名日化政策,旗津區設有旗津、平和、綠等三町:
  (一)旗津町(Hatatsu):取自「旗鼓堂皇,津樑永固」之舊義而名,今旗津區毗鄰港口一帶地區。
  (二)平和町(Heiwa):即和平之義,含有建設「大東亞共榮圈」之寓,今旗津區中段舊海專一帶地區。
  (三)綠町(Mirori):今旗津烏松一帶,有榕樹、青柏、紅樹林等樹欉,一片綠意而名。據前台灣總督府地質所長井上技師報告謂:「數百年前之旗後山,原為獨立小島」;又云:旗津沙壩的形成,約在17、18世紀之間,由於高屏溪流域的拓墾開發,大量砍採沿岸的原始森林,致表土形成瀉流;高屏溪又屬台灣特有的急流,沖瀉力特大,其所搬運的泥沙,排入海中,順海流於旗後山下作長期的堆積。又因潮流與波浪的作用,使沖積的沙土與陸地平行,由於砂嘴逐漸延伸,遂成為旗津半島。
  旗津自民國56年(1967年)第二港口開闢後,又成為孤立的離島,對外交通非船莫行。幸而高雄港過港隧道於民國73年(1984年)5月竣工通車,長1,550公尺,總工程費新台幣4,005,810,000元連結市區交通,更助長了旗津的發展。旗津是高雄古蹟的大本營,旗津目前有列名古蹟四處:旗後砲台為二級古蹟,天后宮、旗後燈塔與旗津國小舊校舍(現已大致舊址改建)各為三級古蹟。

  (一)旗後砲台─位於旗後山上,建造時間約在清康熙50年(1711年),當時築有大砲台一座,安砲六尊,由水師右營撥兵30名駐守。直至光緒元年(1872年),王福祿聘英籍技師設計監造現代化的砲台;外鄜部為長方形,牆垣由鋼筋水泥築成。砲台區周 旗後砲台
里半,分三區:北區為大堂,主門東向,外八字牆,紅磚斗砌而成,門額題「威震天南」四字,門房兩柱飾有「囍」字;中區築有營房廿二間、彈葯庫若干間;南區有砲位四座,均安置阿姆斯壯後膛六噸半大砲一尊。1895年乙末戰爭割台之後,砲台淪陷,門額半毀。

  (二)旗後天后宮─位於旗津區廟前路93號。明永曆27年(清康熙12年,1673年)由徐阿華及同鄉六戶移民草建。清光緒13年(1887年)洋商張怡記等又光復號召重修;日大正15年(1926年),蔡吉六等再度籌資改建,採用福州的紅磚、木材、石塊等始較壯觀。1948 旗後天后宮
年,信徒蔡文賓等人又出資重修一次,今廟內香火鼎盛,廟門兩支石柱鐫刻著:「天惠遍施工賈利;后恩廣被顧漁亨」,將漁民的心聲表露無遺。

  (三)旗後燈塔─位於旗下巷旗後山頂。清光緒9年(1883年)鳳山副將王福祿始聘英籍技師,築燈塔於今址,係方形磚塔,裝穴等單蕊定光燈,見距約十浬。日大正5年(1916年),日人增建新塔(日大正7年,1918年完成),為白色下節八角形,上端圓柱形,高11公 旗後燈塔
尺,光力為85000支的燭光,發揮高度的導航效能。
  
  (四)旗津國小名稱:打狗公學校(旗津國小) 等級:市定古蹟 位置:高雄市旗津區中洲三路623號
  歷史沿革:日明治30年(1897年)位於旗後的日人組織打狗俱樂部,並以捐款於旗後山麓,臨水宮夫人廟(主祀陳靖姑
旗津國小
,今台機修船廠址,原基督教長老會醫院南邊)作臨時校舍,成立「打狗國語(日語)傳習所」聘請鳳山國(日)語傳習所教諭橋本勝伸前來,並於6月14日舉行開學式,首期學生14名。1898年因旗後人林璣璋等人加入,捐款不斷增加,學生亦增至36名。同年公佈「臺灣公學校令」,陳中和等31名士紳乃於申請許可後,將「打狗國語傳習所」改設為「打狗公學校」並於10月1日創校,由橋本氏出任代校長。明治36年(1903年)第一屆畢業生有陳光燦、潘禎祥、陳福德、黃國祥、陳履雲等五名,日後各為打狗菁英人物。明治40年(1907年)4月首次招收女學生32名,但因風氣未開,竟無一人上學,直至明治44年(1911年)因經濟發展,才有17名女學生入學。大正2年(1913年)開始於平和町今旗津國小現址,新築教室四間,廁所及辦公室等校舍。翌年4月1日正式由臨水宮夫人廟遷校至現址。大正11年(1922年)改稱高雄第一公學校(俗稱一公)並附設商業補習學校及幼稚園。民國34年(1945年)2月因美軍飛機轟炸次數激增,一公乃奉命疏散至壽山國民學校(今鼓岩國小)至日軍投降,翌年改名為旗津國民學校。1945年10月25日臺灣光復,校友林守盤先生出任首任臺籍校長,校名改為高雄市第一國民學校,翌年改名為旗津國民學校。(本文摘自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

     
旗津、孤懸港外發展受限
  旗津區位於市邑南端半島,東南毗鄰小港區,北濱高雄港,西臨台灣海峽與呂宋島相望,北距大陸165浬,三面環海,是一狹長半島,宛如高雄市下唇,有此半島方才形成高雄港。
  旗津區曾是高雄發展最早,人口最多的一區,可是曾幾何時,她的發展卻緩慢了下來,人口亦呈現負成長,更顯現人口外移的嚴重性;究其原因,係因交通、就學、就業、就醫、生活品質等條件無法與市區比擬而致然。交通方面因搭渡輪與換車間均須等船或等車而耗費時間,雖說目前當地居民搭渡輪已是免費,但時間上確仍有其受限之處。居民除感同屬居住在高雄市轄,又可維持其世居古厝外,大多為了子弟就學、就業,而各自有外移的思維。旗津區由民國35年的11,803人增加到民國74年的34,772人,但自民國64年開始則出現了負成長現象,於民國42年首現人口外移的跡象,59年以後外移人口愈烈,截至94年底總人口數為30,210人。

文教設施交通建設有待加強
  旗津區內雖號稱具有創校最久的國民小學:旗津國小,但除國民小學三所外,國民中學祇有一所:旗津國中,所有學子祇要就讀高中、高職以上則均要渡港過海到對岸就學,就學之路確較辛苦。
  旗津區目前的交通可分為陸路和海路兩條路線,陸上以35號公車〔來往旗津、前鎮〕及計程車為重要交通工具,並以過港隧道為本區對外交通之要道。海上則以渡輪為主,包括旗津至鼓山與中洲至前鎮等航線,另以機動舢舨為輔。
  旗津區內現有海水浴場和少數紅樹林群落,並有天后宮、旗後燈塔、旗後古砲台、旗後通山巷等古蹟,甚具開發價值;另一觀光特色─三輪車,大都集中於渡輪站附近,繞行附近幾個觀光景點約需車資新台幣200元。區長表示,旗津區的觀光資源,先天的海岸風情別具南國風味,在近年市政府大力建設下,更具觀光價值,環島自行車專用踩風大道與騎警隊更增添旗津的觀光特色。

發展觀光繁榮新旗津
  雖然牽絆掛縷,仍應使旗津區脫胎換骨,無論在硬體建設的加強或軟體的提升上,雖礙於財政短絀,但區長對於旗津區的未來遠景仍心懷藍圖,戮力而為,他認為目前除了配合市政府既定的各項建設計畫,針對地方特性提出可行建議外,也期望更加強地方的社區意識凝聚,努力使各方面的意見能夠找到交集點,共同為未來旗津區發展為國際觀光大島來打拼,更盼各權責單位及居民在觀念上能有突破,共同戮力於新旗津生活意象的開發。


最新公告
空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