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锈钢发展和应用的历程中,有不少情况涉及到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这个现象,例如;
(1)马氏体不锈钢要求马氏体转变基本上是在室温以上完成,否则便会有残余奥氏体,使强度较低。马氏体不锈钢热轧后要求缓冷或红装退火,避免形成马氏体,减少或避免开裂趋势。
(2)低温应用的奥氏体不锈钢,则要求M,降低到使用温度以下,否则便会由于在低温产生马氏体,引起塑性和韧性的降低。
(3)作为无磁钢应用的奥氏体不锈钢,也要求M、点降低到使用温度以下,否则便会由于在低温或形变时产生具有铁磁性的体心立方的a’一马氏体,增加导磁率。
(4)深冲用的奥氏体不锈钢板,也要求Md点(形变引起马氏体转变的温度,高于M、点)尽可能低,否则形变过程形成马氏体,使加工硬化率增加而不易深冲。
(5)为了提高18Cr-$h1i型不锈钢的强度,也可略为降低铬镍含量成为17}r-7"}i型,使MJ点升高,利用形变过程中形成的马氏体,则可提高强度,而仍可保持足够的塑性和韧性。
(6)沉淀硬化不锈钢有二个类型:马氏体型是在回火马氏体基体内沉淀第二相;奥氏体型是在奥氏体基体内沉淀第二相;半奥氏体型〔或控制转变型)在固溶处理后保持奥氏体组织,便于加工成形,经过750℃附近回火的催化处理、冷冻(例如一7S}'.)处理或冷加上,使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最后经过4Q0 }- 550`时效,便获得在回火马氏体基体内弥散着第二相的强化组织。上述的半奥氏体型沉淀硬化不锈钢需要较为严格地控制M,点:固溶态的M,点高于室温;催化处理由于析出第二相,使基体内合金元素稍为贫乏,M,点升高,在冷却过程转变为马氏体。
(7)近年来发展的TRIP钢(相变引起塑性的钢),希望在裂纹扩展过程中产生马氏体,由于吸收能量,使裂纹扩展困难,因而提高了断裂韧性。这种钢的成分设计也要求控制M,点。
上一篇:奥氏体不锈钢的四大应用
下一篇:国内不锈钢水箱行业无序发展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