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腦中介傳播之概況

蘇建全南華大學亞太所研究生

 

壹、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達,電腦科技逐步顛覆著人們的生活。從以往需面對面溝通時代轉變至可由電話溝通,到現今社會中人們大量藉由電腦科技傳遞資訊,人們的生活,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不斷的在進步中。現今人類的溝通方式,除了以往的面對面溝通之外,電腦亦是廣為人用的傳播工具,例如,E-mail、WWW、BBS等皆廣為人所用。網際網路整合了多種媒介及傳播功能的特性,隨著科技不斷發展,網際網路也蛻變成為一種強大的傳播工具。經由網路的連結,電腦的角色已從個人從事資訊處理的工具轉變為傳播訊息的工具。電腦中介傳播所能運用的範圍越來越廣泛,人們可透過電腦所建構的虛擬空間發展人際關係。使用者可經由虛擬空間取得資訊、進行工作、發展人際脈絡等。可以想見,隨著科技變遷,電腦中介傳播的功能必然會更加齊全,虛擬空間也更趨向真實情境。

因此,網路的出現就如同當時電話、電視等媒體出現時的狀況相同,網際網路提供了一種新的資訊傳播方式,此傳播方式將大幅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人們不但能從網路上獲得文字訊息,也可以透過網路進行購物、談話、等等。網路的蓬勃發展,將對人的生活方式產生根本性的改變,因此身為地球村的每一份子都必須對電腦中介傳播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才能適應未來生活方式的變革。

二、研究目的

有鑑於電腦中介傳播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本研究將運用文獻回顧法對電腦中介傳播相關文獻作一完整回顧。希望藉由本研究對文獻的整理,提供往後繼究者的參考資訊,並使社會大眾對電腦中介傳播的功能及特性有更深入的瞭解。
貳、文獻探討

一、電腦中介傳播的意義

電腦中界傳播(Computer-mediated communiaction, CMC),意指利用電腦做為傳播之中介(王鳳儀,1999)。電腦中界傳播初期指的是人機之間的關係,隨著電腦與網路的蓬勃發展,訊息傳播的方式已不再侷限於面對面的情境,人們可經由電腦來傳播與溝通,使得電腦中介傳播衍伸出不的同意義。Culnan & Markus(1987)認為電腦中介傳播是指「利用電腦來幫助人們進行資訊交換以達成其它傳播行為的方式」。Dominick(1983)在大眾媒介與人際通道之間,加入了第三類傳播通道,亦即以電腦為主的「機械輔助人際通道」(machine-assiste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並認為它同時包含大眾媒介與人際通道的部分特質,但又不屬於任何一種。王鳳儀(1999)認為,電腦中介傳播應包含兩項要素:(1)以電腦為訊息的傳送、接收設備,經由傳輸技術透過通訊協定,並有適當之軟體系統為介面讓使用者藉以接收資訊(2)使用者彼此之間能自由交換資訊以產生實質的互動,因而應具有雙向或多項傳播進行特性。

二、電腦中介傳播的特性

電腦中介傳播結合了電腦及通信兩種科技,使電腦系統或設備,能經由通信網路的連結而能相互溝通(蘇媛芬,1995)。經由電腦之間的相互連結,電腦不再只是處理資訊的機工具而已,更躍升為電腦中介傳播的一環,成為傳播媒介的一種,科技的發展更使其具備取代其它傳播形式的潛力。

Danowskis於1983年提出了數種電腦中介傳播的應用方式,包括了私人電子信件、電腦會議、電子佈告欄、電子新聞信件、使用資料庫及遠距會議等,這些系統雖然有其共同點,但其提供的功能卻不盡相同。其特性大致有下列幾點:

(一)同步與非同步

同步與非同步是以互動的時間點來區隔。同步指的是用類似交談的方式進行互動,如Kimo的網路聊天室及BBS等。非同步指發訊與收訊間存有時間間隔,由於電腦具被儲存訊息的功能,因而收訊者能在任何時間接收,溝通者可於不同時間進行互動。但同步與非同步間仍存在著許多差異,大致有以下兩點:

由於不必立刻做回應,因此非同步溝通給予使用者較多的時間思考,且有文字編輯功能,並可以他人傳遞的訊息作為回應基礎,縱使該訊息已存在數天仍可被收信人取得。但也因此使得非同步溝通加大了訊息訊息斷裂的程度,喪失了評論或回應的次序或連續性。同步溝同則是呈現出一連串的句子,具有連續性,但其存在於電腦螢幕上的時間並無非同步溝通那麼久。

由於同步溝通可明確感受到他人同時存在,因而比非同步更接近面對面溝通狀態,因而能感受到的社會影響力應比非同步溝通來的強,隨之而來的社會焦慮及團體凝聚力應較高(吳姝倩,1999)。

(二)互動性

互動性主要指在傳播過程中,參與者能夠「對話」(齊立平,1996)。包括了(1)立即回饋,(2)回應性(responsiveness),(3)傳播聯結程度及(4)參與的平等性等四個面向(Rafaeli, 1998)。Rafaeli認為,互動性可被分為無互動性(noninteractive)的雙向溝通、有回應的(reactive)的半互動溝通及完全互動溝通(fully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等三個層次。

(三)共時性

面對面溝同時,討論人數增多時會產生「發言權」的問題。發言權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面對面的溝通一次只能有一人發言。但在電腦中介傳播系統中,訊息傳播瞬間完成,傳輸過的的干擾極少,因而具有共時性這個特性,可讓更多人能夠同步參與討論(王鳳儀,1999)。

(四)超本文

Ted Nelson於1965年提出超本文(hypertext)的概念,此概念指在一空間中存在著許多包含資訊的眾多節點(node),各節點以各種類型的連結(link)串連成網路。在傳統本文中的線性結構中,資訊內容乃以線性方式僅然有序的出現,而超本文則是一種非線性的書寫方式。在超本文系統中,使用者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閱讀,可有彈性的在相關資訊中探索。本文成為一資訊區塊的群組,每個資訊區寬的呈現不再有固定的先後順序,使用者能從中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樂讀路徑(王鳳儀,1999)。

(五)自動紀錄

電腦系統會自動將溝通訊息及相關資訊紀錄起來,此一功用使得過去的溝通記錄被完整儲存起來,人們得以隨時取得互動過程的相關資料。

(六)文字化的訊息形式

許多豐富媒體是以口語形式來呈現,但電腦中介傳播卻有著不同的呈現方式。雖然電腦中介傳播的訊息能以相當多方式呈現,但主要還是以文字來呈現。由於電腦中介傳播的訊息,必須透過電腦進行轉換,才能傳送出去,此一情形導致電腦中介傳播速度較面對面溝通慢。

(七)匿名性

此一特色在於電腦中介傳播系統提供使用者隱藏真實身份的功能。因此,學者認為以文字為基礎的互動缺乏社會情境因素線索,更能產生匿名的功效,以便進行較不受限制的傳播行為(Sullivan, 1995)。

三、不同電腦中介傳播系統的的比較

各種電腦中介傳播媒介的主要差異在於同步與非同步。因此,電腦中介傳播系統的資訊承載能力與互動方式是用來區分不同傳播功能的主要因素(王鳳儀,1999 )。一般而言,常被人用來進行群體傳播系統的電腦中介傳播系統大致有BBS、IRC/Talk、E-mail、WWW及Newsgroup等。

2-1不同電腦中介傳播系統之比較

 

同步互動

非同步互動

雙向/多項溝通

資訊分享/取得

BBS

WWW

Newsgroup

IRC/Talk

E-mail

資料來源:王鳳儀,1999。新科技對小團體傳播之影響:從電腦中介傳播談起。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四、電腦中介傳播的相關理論

(一)去線索說(Cuse-filter-out-model)

以往學者認為,電腦中介傳播無法傳遞社會情境線索。Sproull & Kiesler於1986年提出「缺乏社會情境線索假說」,此假說認為,一切造成不平等地位的社會線索不會在此影響人們的媒介使用行為,因而電腦中介傳播是一個參與者地位平等的區域。

(二)媒介豐富論

Trevino等人(1987)以豐富性來形容傳播系統對資訊的負載量,他們並將傳播管道分為豐富與貧乏兩類。此理論用來決定媒介豐富性的指標有下列四項:1 立即回饋的能力;2.是否可傳遞多重線索,如肢體語言;3.使用自然語言,如說話;4.媒介的個人化焦點。若傳播媒具備上述所有或大部分特質即為豐富媒體,反之則為貧媒體。

Daft & Lengel(1986)認為,豐富性最高的媒介是面對面傳播,因為它具有立即回饋功能,並能提供多重線索,且能以最自然的語言進行溝通。其次則為電話,電話的媒介豐富性雖缺乏肢體語言等的多重線索,但亦具備立即回饋能力,以最自然的語言進行溝通。第三則是屬於電腦傳中介傳播中的電子郵件,大部分的電子郵件皆使用自然語言,可快速提供回饋,但無法提供立即回饋。

(三)社會臨場感理論(Social Presence Theory)

社會臨場感理論認為,媒介越能傳遞多方面訊息,越能使人有置身現場的感覺,因而其社會臨場感越高。由於電腦中介傳播是以傳播訊息為主的媒介,因而相當多豐富的人際非語言傳輸過程中被損耗(吳殊蒨,1996)。因此,電腦中介傳播一直被歸類為低社會臨場感的媒介。然而,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經由電腦中介傳播的訊息不再只侷限於文字,亦能進行影像、聲音的傳遞,因而電腦中介傳播已不能被粗略的劃分為低社會臨場感的傳播媒介。

(四)社會資訊處理模式(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CMC)

近來,許多研究結果皆顯示出電腦中介傳播的溝通模式亦能發展人際關係。如CMC等貧媒介即為其中之一。許多學者均發現,電腦中介傳播的確存在著情感的,社會情緒的內容在電子郵件中隨處可見(Rice & Love, 1987)。吳姝倩(1996)指出,人們不但能在網路上發展人際關係,且其情感互動的親密性感受與親身傳播情境並無不同。Walther(1992)亦認為,只要有人際之間的互動,就會產生社會導向聚合的驅動力,縱使在非語文線索的的傳播情境下亦可使用語言及文字線索來彌補其不足。

基於上述,Joseph B. Walther(1996)提出了電腦中介傳播的社會資訊處理模式。社會資訊理論將電腦中介傳播視為一提供社會互動的場地,而當中的文字及語言訊息即是所謂的社會資訊。此理論認為,電腦中介傳播的訊息雖比面對面傳播來的慢,然而,若傳播過程無時間限制,許多正向的社會情感行為將一一出現。

(五)遠距臨場感(Telepresence)

 經由電腦輔助,人們可聚集在一個地方進行同步或非同步的地方,此地方稱之為cyberspace,指的是由電腦建構出來的非真實概念空間(卜慶玲,1995)。經由這個地方,人們可分散於各處進行溝通,此即為遠距臨場感。Rheingold(1993)認為,在cyberspace中的所有活動皆是透過電腦螢幕上的文字來達成,個人則身處它處。cyberspace是一概念性空間,此空間中所有文字、資訊、人際關係及權力等,皆由人類運電點腦中介傳播技術而產生。

五、網路素養

「素養(literacy),狹義而言指讀寫能力,廣義而言為個人生活所需具的一般技能」(王鳳儀,1999)。張一藩(1998)將素養定義為「瞭解網路資源的價值,並能利用檢索工具在網路上尋取特定的資訊並加以處理、利用的能力」。施依萍(1996)認為,網路素養包含下列三點:

(一)網路技能

此部分包含了,電腦技能、讀寫說的能力及運用符號的能力。

(二)資訊觀

資訊觀係指,資訊需求、獲取效率、資訊重要性評估與資訊運用。

(三)溝通觀

包含發問的能力、人際關係、社區認同及互動感。

Johnson-Eilola(1997)認為,無論是超本文的寫作或閱讀,電腦素養是必備的要素,是否熟習電腦技術是影響超本文寫作的重要關鍵。洪懿妍(1996)指出,使用網路經驗多寡,會影響使用者對網路電子報的認知。

基於上述可知,由於網路素養是影響超本文寫作的重要因素,因此進行電腦中介傳播相關研究時,不可忽略網路素養因素。需多電腦中介傳播研究的缺失之一,即為是忽略了網路素養問題,導致研究成果產生偏差(王鳳儀,1999)。

 

參、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以文獻回顧法,對電腦中介傳播的相關理論有系統的加以整理。研究發現,以往電腦中介傳播雖被視為貧媒體的一種,然而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電腦中介傳播亦逐漸蛻變為豐富媒體。當前的電腦中介傳播雖仍以文字訊息為主,但不同以往的,電腦目前已能傳遞聲音、影像等。雖然當前人們普遍無法運用電腦科技進行面對面傳播,但假以時日,電腦中介必能成為具備有面對面溝通功能的豐富媒體。

本研究預期,電腦中介傳播的虛擬社區在日後必成為人類主要的社交場所之一。日後,人們將普遍可藉由電腦中介傳播的技術來傳遞文字、人際關係、資訊及權力等。因此,為了要能適應網際網路所帶來的衝擊,人們應對電腦中介傳播的功能、發展脈絡有一初步的認識,並進一步學習電腦中介傳播的基本技能,才能因應未來的世界潮流。

肆、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卜慶玲,1995。虛擬社區內的傳播之研究-以交通大學資科系BBS站為例。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鳳儀,1999。新科技對小團體傳播之影響:從電腦中介傳播談起。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姝倩,1999。「電腦中介傳播」通道的「虛擬人際關係」--探訪「電子佈告欄」中情感關係的組成及發展。資訊科技與社會轉型第三屆研討論文集,87-128。

施依萍,1997。台灣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網路素養資訊層面之分析。嘉義: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懿妍,1997。網路使用者對電子報的認知圖像---以交大資科BBS站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一藩,1997。資訊時代之國民素養與教育。取自:87.12.31《http//www.stic.gov.tw/stic/1/home_test/scitech/》。

齊立平,1996。電子郵件的使用為組織傳播民主化的影響。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芬媛,1996。網路虛擬社群的形成-MUD之初探性研究。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二、英文部分

Culnan, M. J., & Marcus, M. L. (1987).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F. M. ablin, L. L. Putnam, K. H . Roberts, & L. W. Porter(eds.),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An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pp. 420~443. Newbury Park, CA: Sage.

Daft, Richard L., & Lengel, Robert (1986). 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media richness, and structural design. Management Science, Vol. 32, Issue 5, pp. 554~571.

Johnson, D., & Johnson, F. (1997). Joining Together: Group Theory and Group

Skills(6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Rheingold, H. (1993).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Taipei: Addison-Wesley

Rice, R. E. & Love, G. (1987). Electronic emotion: Socioemotional content in a computer-media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 14, pp. 85~108.

Sproull, L., & Kielser, S. (1986). Reducing social context cues: Electronic mail i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cience. Vol. 32, pp.1492~1512.

Sullivan, C. B. (1995). Preference for electronic mail i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tasks.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Communication, Vol. 32, No.1, pp. 49~64.

Trevino, L. K., Lengel, R. H., & Deft, R. L.(1987). Media symbolism, media richness, and media choice in organizations: A symbolic interactionist perspec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 14, No. 5, pp. 553~574.

Walther, Joseph B. (1992). Interpersonal effects in computer-mediated interaction: A relational perspec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 19, pp.52~90.

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