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辉专栏》中国未来几年价格指数可能高企 但通胀相对温和

2011年 12月 23日 星期五 11:22 BJT
 

(本文作者为路透中文特约专栏撰稿人,以下内容仅代表本人观点)

撰稿人 杨辉

我们通过对照图表进行简单的历史比较分析认为,在中性相对偏紧的货币政策周期和当前的收入分配格局下,未来几年很可能出现价格指数在高位运行,但是通胀率相对温和的状况。

这种判断除了强调基数效应外,一个重要的基础就是宏观调控政策选择。

在90年代中期,为了控制通胀,货币当局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即使在1998-2002年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政府仍采取了"宽财政、紧货币"的政策组合。这种组合一方面导致了财政支出增大,财政赤字增加,另一方面,由於货币政策适度从紧,实际利率仍为正,也抑制了物价的进一步上涨。

2002年之後几个周期的紧缩阶段大多也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和相对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一点在今年尤其明显,不但货币增速大幅回落,而且从实际融资成本来看,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从趋势来看,由於累积的积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滞後影响,未来政府缺乏明显宽松的基础,货币条件仍不会有明显的宽松,货币增速、信贷增速以及社会融资总规模等增长仍可能保持在中性甚至相对偏低的水平。这种货币政策的持续有利於物价稳定和通胀率下降。

除了财政货币政策因素外,我们还可以从收入分配结构变动的角度进行分析。

在90年代国民收入分配中,居民收入占比是比较高的,最高达到了53%左右,但是在2000年之後占比不断下行,而且在最近几年达到了最低点,降至45%左右。收入分配结构的巨大变化表明当前居民部门收入增长幅度低於国民经济增长,尤其是进一步考虑到房价偏高等刚性支出制约,居民对物价可承受度也是有限的。

这种情况下,如果物价持续上升,将对"民生"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比如猪肉价格指数从2000年以来上涨150%,达到每公斤25元以上的水平,居民消费意愿就明显减弱。因此,从收入分配角度来看,未来物价似乎也缺乏进一步明显上涨的空间。

综合上述观察,我们似乎可以发现,如果未来仍执行中性或相对偏紧的货币政策,同时收入分配结构没有明显的改善,通胀率缺乏大幅上升的动力,很可能出现价格指数在高位运行,但是通胀率相对温和的状况。

这种变化对於债券市场构成中期利好;但是由於价格绝对值仍偏高,企业成本可能仍然较高,这种格局未必有利於企业盈利的改善,因此对於风险资产估值而言,似乎未必一定是利好(如果进入小幅通缩状况,甚至可能构成偏负面影响)。(完)

(本文作者就职于中信证券债券销售交易部)

路透全新邮件产品服务——"每日财经荟萃",让您在每日清晨收到路透全球财经资讯精华和最新投资动向。请点击此处(here)开通此服务。

 
 
2011:全球经济“四面楚歌”
2011:全球经济“四面楚歌”

2011年全球经济因“四大债务”而动荡不安,2012年前景是一片光明还是暗淡无光尚无法断言,但现在全球经济“四面楚歌”显而易见。 专题报道 | 评论

2011:中国经济发展 “隐雷”
2011:中国经济发展 “隐雷”

龙年将到,中国经济面临重大不确定性,东方巨龙或需拆除几大“隐雷”,才能在2012年真正“龙行天下”。  专题报道 

点击邮件名称可预览样本。
每日要闻速递
投资有路

热门文章点击排行

  • 资讯
  • 投资
 
和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