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文(析)093-030號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七月二十日

July 20, 2004 

護校功成身退
護理技專教育時代來臨

教育文化組高級助理研究員 徐明珠

護校改制專科的政策明年走入歷史,護改品質工程即將完成階段性任務。讓我們在關鍵性的時刻,記錄技職校院史上難得的一段經驗,續創未來護理教育嶄新的一頁。

過去護校培育了許多基層的護理人才,守護國人的健康半個世紀。然而隨著民眾保健知識的豐富、科技的創新以及社會的進步,護校程度護理人員已無法滿足醫療職場所需。從明年開始護理起始教育將全面專科化,技職護理教育的品質將更上一層樓。

雖然早期護校或護專多為護理助產合訓,但是到了李煥部長任內,社會對於助產士的需求已少,百分之九十以上畢業生並未從事助產工作,加以現代婦女多在醫院生產,於是將助產教育提升至大學以上程度。護理也將追隨助產人才上移,全面由護校改制成專科學校,讓護理教育的專業化更為提升。目前已有十一所改制成功,聖母、新生以及崇仁三所護校準備改制,而稻江及永安兩所學校則不考慮改制。依據教育部時間表「九十四年為護校改制最後的一年」,護校改制工程將圓滿的劃下休止符。

改制專科 提升護理品質

任何政策的訂定必然有其背景因素,事實上護校改制專科是多重因素促成的。環顧歐美國家,護理教育早不存在於高職了,為了提升護理人力的素質,護校學制應有上移化的需求;其次,舉凡病歷、斷層及檢驗報告都使用英文,身為醫護團隊的一員,護校學生英語程度有提升的迫切性。再者,大醫院的醫學中心開始只是拒絕護校學生前往實習,後來連護校生都不聘了,致使護校畢業生就業權益受損。加以護校學生對於升學有強烈需求,大多希望能提升自我的專業能力,因此護校改制的呼聲隨之甚囂塵上。

早期護校生升學管道有限、高等護理教育師資缺乏,民國七十年代,碩士程度師資為百分之五,僅二所大學設有碩士班,護理人員進修大多得到國外去。民國八十年代是教改風起雲湧的時刻,護理教育也站在時代的轉捩點上。前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校長沈蓉膺命接下護改的重擔,從調查結果中,證實了國人對提升護理教育品質殷切的期盼。此項結果獲得當時教育部長的重視,主動請了衛生署方面的人士共同討論護校改制的問題。經過一番努力,最後獲得行政院的重視,護校改制終於由期望化為具體行動。到了民國九十年代的今天,擁有博士學位的護理教師超過兩百位,護理類高等技職教育學府蓬勃發展,護理教育的升學管道已然大為暢通。

為了推動護校改制,教育當局投入相當多的心力,包括校地、校舍、師資、教學設備等法規的建置,除了要合乎一般專科學校的規範外,對於如何完善護專的軟硬體規模,當局也有審慎的評估與規劃。目前同時也是教育部顧問室諮議委員、醫教會護理小組召集人的沈蓉表示,護校申請改制專科的校地可開發使用面積至少應有四公頃,每名學生所需樓地板面積為十平方公尺,每班至少有零點八間普通教室、零點三間專業實習實驗室。在教學設備上,改制前應有三萬冊之圖書藏量,改制後三年之內應達到基本圖書量六萬冊以上;在師資上,全校生師比應在四十以下,專任助理教授以上師資,占全校應有實際專任講師以上教師人數之比率,應達百分之十五以上,護校改制為護專後三年內,全校應達百分之十五以上之目標,而日間部護理科講師以上護理專任教師每班(五十人)應至少為一點二人。

教學現場 真實護理情境

由於護理類科學校有其特殊的需要,改制後的新舍不能只要面子卻忽略了裡子,沈蓉就看過有所學校教室蓋得很漂亮,可是師生為怕弄髒環境,一律脫鞋子入內。「護理實驗室要和真實的情境一樣!專業教室及老師的研究室怎麼會沒有洗手的地方,不管是做任何護理技術都需要洗手,還有一些實驗室也沒有下水道設施」;「就連病歷也不可忽略,一切要照規矩來。雖然在學校示範教室不是真的,但是要把它當作真的來做,以後碰到真實情境,就能遊刃有餘。」沈蓉完全以專業角度提醒改制學校參考,期使學校的環境變成未來職場的情境。

沈蓉認為,五專前三年最好先把底子打好,除了基礎的護理知識外,英文、人文及資訊能力亦不可偏廢,等他身心較為成熟,才安排醫院實習課。實習課主要的用意是讓學生瞭解臨床的實際情況,「她只要一出現在病人面前,即與醫療環境產生交互作用,一言一行牽動著病人的情緒。有人說,護理人員要常保持微笑,但看見病患家屬在掉眼淚,怎麼能不感同身受呢?」沈蓉侃侃而談。

護理教育需能將學理與實務面統合起來,觀察一位病人不能單從病痛本身的角度,其心理態度及反應也格外重要。「產婦即將臨盆,痛得不得了,不能只是檢查而已,可能還需要安撫病患情緒,在陣痛時大口吸氣,以減輕疼痛!」同時要瞭解民族性的差異,中國人對於疼痛向來比較能忍受,但如果因此而不給予同理心,可能影響受顧者的感覺。沈蓉想起,「我生產時,痛了一天一夜,不敢叫出聲音來,只因為護士說了一句:『沈蓉看妳了!』,於是先生成為我抒發情緒的出口,一雙手被我抓得瘀青!」其實護理的道理很簡單,由這個事例來看,產床的一句話就成了護理,因此護理不只是照顧,還要能同理病人的心情。

全人教育 照護無微不至

臨床上通常一位護士須同時照料好幾位病人,考驗的不只是護理認知的部分,態度和情意也相當重要。而如何安排實習日程,假如老師不嫻熟醫院的運作,在早上十點最忙碌的時刻拿來講授學理,是否剝奪了學生最好的臨床學習機會;又如能否以臨近個案的討論,提供學子思辯的能力。「這是實習最大的弱點,其成效不在時間長短,而在能否學習精髓!」沈蓉強調,實習課最重要的是能否身歷真實情境。

護校在改制專科後,沈蓉表示,護專不必急著朝大學改制,護理教育不但要循序漸進,而且還要發揮學校所長,開發護理教育服務的領域。1980年代美國想將護理教育全部改成大學,但因為有社區學院保障了畢業生一技之長,而且也提供了轉銜大學的機制,所以改革並沒有成功。「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台灣應可擴大回流教育,開設推廣學分班,提供社會人士進修機會;亦可大量培養佐理護士,短期可以紓解醫院人力配置緊縮的問題,長期可預應高齡化社會對居家照護日益迫切的需求。

在護校逐步改制護專後,護理教育應更為貼近社會的需要。比較以前和現今學生的特質,沈蓉說,過去學生任勞任怨、聽話、有愛心,但是這些不錯的德性,在用於現今的臨床上時,可能還需要有專業的判斷,因時因地制宜,以滿足「照顧者的需要」。

護理教育開宗名義就談人,從南丁格爾時代到現在,照顧都不能脫離人的需求,不只是護理有病的人,還包括如何與人互動、如何關愛別人,「要先做文化人,再做專業人」沈蓉認為,全人教育應是護理教育的價值核心。

從八十年到現在,沈蓉從事護理教育改革,看到現在護校生升學管道暢通,一路可以唸到博士,護理教育品質日益提升,內心感到無比的欣慰。然而護校改制專科只是新的起點,品質的提升卻無止境。沈蓉堅持在護改的道路上,永遠領導白衣天使,一路呵護我們的護理教育。(93.04.25 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80期)

護校改制專科情況表

護校

護校改制情況

康寧護校

改制為康寧醫護暨管理專校

馬偕護校

改制為馬偕護理專科學校

仁德護校

改制為仁德醫護管理專校

台中護校

改制為台中護理專科學校

台南護校

改制為台南護理專科學校

慈惠護校

改制為慈惠醫護管理專校

樹人護校

改制為樹人醫護管理專校

耕莘護校

改制為耕莘護理專科學校

敏惠護校

改制為敏惠醫護管理專校

育英護校

改制為育英醫護管理專校

高美護工

改制為高美醫護管理專校

新生醫校

籌劃改制中

崇仁護校

籌劃改制中

聖母護校

籌劃改制中

稻江護家

規劃中,94年未達改制標準,不予以考慮

永安高中

規劃中,94年未達改制標準,不予以考慮

徐明珠 製表


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16號
16 Hang Chow South Road, Sec 1,Taipei 100,Taiwan,R.O.C.
Tel:886-2-2343-3399
Fax:886-2-2343-3357
Email:npf@npf.org.tw


回上一頁


Copyright (C) 2000 National Policy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