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通行证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中原网>>郑州十年>>解读郑州

十年跨越谱华章“新世纪•郑州十年”开篇

发布时间:  2010-04-23 08:57:56     来源: 中原网     

  下 篇   

  一位哲人说,历史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思想就永恒。郑州十年的变迁,从这段发展历程中,我们会触摸到怎样的永恒?

  2001年,几项市委、市政府的人事变动格外引人注目。

  7月9日,李克任郑州市委书记,第二天的《郑州晚报》报道说:“在7月9日我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全国代表省委宣布:省委常委李克同志兼任郑州市委书记。”

  时任市长为陈义初同志。

  7月20日召开的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选举王文超、白红战、王璋、姚待献、丁世显为副市长。

  此时,王文超同志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后任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2003年2月任代市长。2003年4月当选市长。2006年1月任郑州市委书记。2006年5月任河南省委常委。

  李克同志在2006年1月调任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岗位,在郑州市委书记任上干了六个年头。

  赵建才同志2003年 6月任郑州市委副书记,2006年2月任代市长,3月当选市长。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跳出郑州看郑州”、“跳出河南看郑州”,成为这十年人们讨论郑州定位时最常用的一句话。

  将郑州的发展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置身于全国城市竞争的气势磅礴的平台上,郑州人眼界大开,思维宏阔,携带着强烈的时空感,新的远见开始凝聚。

  有人说,郑州从此有了一种深谋远虑的气质,城市洋溢着思想的气味,也开始了对自身发展思路的反思和调整。

  《西方现代思想史》的作者罗兰·斯特龙伯格说:“在事件的背后是思想。”

  打量郑州几十年的发展脉络,有几个变化过程。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郑州提出了“黑白战略”,“黑”指的是煤炭工业,“白”指的是纺织工业。“黑白战略”是郑州立足自身资源比较优势,对经济发展思路的一种积极探索。

  上世纪90年代,郑州提出了建设商贸城思路。商贸城思路的横空出世和轰轰烈烈的实践,成为那个年代郑州最为夺目的亮色,郑州开创的商业原则,至今仍然焕发着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

  2001年,郑州经济发展思路有一个明显变化。

  6、7月份,市委、市政府班子进行了调整。11月份,市委召开了两天四大班子务虚会,这个会议,多年后常常被人提起,因为被看做是郑州经济发展思路变化的一个关节点。当年年底,确立了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发挥商贸优势,拉长工业短腿,带动农业现代化。”在这个思路里,尽管工业没有排在首位,但毕竟认识到是经济发展的“短腿”,未发挥应有的龙头作用。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在本世纪初二十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基本实现工业化,要“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十六大报告郑重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而此时,一些城市的发展思路发生了战略“拐弯”。一个最为意外的共性是,制造业重新回归最重要的位置。上海的新目标是:从建设四大中心,转变为建设制造业最具竞争力的大都市,“173计划”也随即横空出世。北京的口号是重整北京制造,全面振兴现代制造业。广州的制造业则先走一步,别人正忙着思路回归之时,它正享受着先知先觉的甜蜜。

  2003年,我市党政考察团的苏、浙之行,让我市的决策者们强烈体会到工业的伟大力量。郑州与南方先进发达城市相比,原先与郑州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城市,已经超越了郑州一大截,而它们三产的发展与郑州相比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差距就出在工业这一块,工业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制约郑州经济总量快速提升的一个主要原因。

  2003年,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借鉴外地经验,郑州经济发展思路进一步调整为“拉长工业短腿,发挥商贸优势,带动农业现代化”,虽然只是排序的变化,但却表明郑州把发展工业放在了第一位,标志着郑州由优先发展商贸转向了更加注重发展工业,郑州发展方向、发展模式开始了重大转折。

  郑州大学商学院教授蔡玉平评价说,这次思路改变对郑州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围绕着这个思路,郑州人埋头苦干,发愤图强,成绩卓著。工业的快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郑州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由2002年的5.2∶46.1∶48.7,改变为2006年的3.8∶53.5∶42.7。2006年全市GDP的46%来自工业,工业短腿问题有了很大改观。同时,工业结构不优、资源能源消耗过大、环境保护压力较重等问题也日渐显示出来。这些问题不解决,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就难以为继。

  同时,周边省会城市如武汉、西安倾力交通枢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也让郑州的决策者们倍加认识到,强化枢纽地位对发展郑州经济的极端重要性。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郑州对建设商贸城、发展现代服务业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2007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2006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个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和“四个着力”(转变增长方式,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改革开放与自主创新,社会发展与关注民生)。有专家评论说,这是一次真正的宏观政策大转型,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以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为重要抓手的经济结构调整。

  根据中央精神,立足郑州自身实际,思路也要与时俱进,需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2007年2月8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超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说:“不久前,市委常委会在讨论2007年的工作要点时,对今后一个时期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路作了进一步的完善和调整……经济发展思路是‘强化枢纽地位、优化工业结构、建设商贸都市、发展现代农业’。”

  这个思路既着眼现实,又有长远考虑。有继承,体现了工作思路的连续性;有发展,体现了工作思路的创新性。

  强化枢纽地位,反映了市委对郑州发展优势的深思熟虑。特点不一定是优势,但优势必定和特点紧密相连。交通区位优势是郑州最大的优势,近现代郑州的崛起,交通区位优势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郑州未来的辉煌,仍然要寄希望于这个优势的充分发挥。

  交通枢纽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全方位的、跨地区的。几乎所有拥有重要地位的城市,其交通都占有枢纽的地位。交通带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给枢纽节点城市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无限机遇,极大地促进了加工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快速腾飞。特别是进入信息化社会,交通枢纽对经济的强力拉动作用更为凸显。

  郑州周边一些省会城市,也快马加鞭,抢抓机遇,加速建设交通枢纽,进一步凸现中心城市地位。陕西举全省之力,加快西安全国铁路枢纽地位的建设步伐。安徽省投资近千亿元,建设2850多公里铁路,把合肥建设成为国家干线铁路枢纽。武汉力度之大、气魄之大,让人们隐隐感受到来自南方的无声惊雷。

  新一轮城市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交通枢纽建设这个层面上进行的,谁搞得好,谁搞得领先,谁就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在这场失败不起的竞争中,决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无所事事,否则,现实的优势有可能丧失。

  优化工业结构,是针对郑州工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提出来的。突出表现为:资源加工型、原材料初加工、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和产品数量多、比重大,高新技术、最终消费品工业、附加值较高、加工层次较深、带动能力强的行业产品所占比例较低,企业总体装备水平偏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外向度不高。这些问题,必须通过经济发展思路的调整,逐步加以解决。

  优化工业结构,优化在哪些方面?推进优势产业——汽车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煤电铝工业、电子信息支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引导优势产业和企业向特色工业园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实现产业集聚效应,是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推进重点领域、区域、行业节能减排降耗。加大高能耗、污染型企业的依法关、停、并、转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高度重视企业的技术创新,随着向知识经济社会的迈进,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已成为企业取胜市场的决定性因素。在全球金融危机面前,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巨浪滔天的金融海啸里,没有自己“头脑”和“心脏”的贴牌企业更容易“沉没”。要着力培育大企业集团,它是支撑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脊梁。

  较之“发挥商贸优势”,“建设商贸都市”的提法,内容更全面,方向更明确。“发挥商贸优势”侧重发挥郑州的比较优势,“建设商贸都市”侧重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定位和要求,不仅包括传统服务业的提升,更注重物流、会展、旅游、金融、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的培育和大力发展。

  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服务业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国际上一些发达城市,服务业一般都占GDP的70%左右,香港更是高达90%。2006年,深圳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46.7%、北京是70.0%、上海是50.6%、广州是57.7%。 国内沿海一些经济发达城市,从2002年开始,瞄准市场化、国际化,掀起了新一轮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高潮。这些城市已经跨过了粗放式发展阶段,需要解决技术结构升级的问题,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中的主导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否则,经济综合竞争力和经济发展质量难以提高。发达的服务业,能为发展新技术产业提供创业的氛围,能与现代工业制造业形成互动机制。

  2007年前后的郑州,面临着与这些城市曾经经历过的选择。2005年年底,郑州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整体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业结构处于快速变动期,服务业处于加速发展的转折点,而且国内从当时算起,未来的15~20年,正是服务业大发展的黄金时期,何况,郑州自身优越的区位优势,良好的商业基础,适合发展通道经济,适合发展服务业。2002年,当时主管商业的副市长丁世显就指出,郑州区位居中,辐射半径短;交通便利,产品聚散快捷,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条件得天独厚,通过强吸纳,远辐射,将大大提升郑州的辐射力。

  2001年、2003年提出“带动农业现代化”,这次变化为“发展现代农业”,从“带动”到“发展”,一词之变,含义深刻。

  不但有成熟、完整的经济发展思路,郑州还形成并逐渐完善了城镇化发展思路,体现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2002年底,市委、市政府确立“保护改造中心城区,规划建设郑东新区,带动中小城镇的发展”的城镇化思路。

  “保护改造中心城区”的目标是“三年大变样,五年上水平”。规划建设郑东新区的目标是“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

  2007年,城镇化发展思路的表述是“保护改造中心城区、加快建设郑东新区、带动中小城市建设”,城市发展目标是“文化郑州、生态郑州、平安郑州、和谐郑州”。

  “郑州城市建设的思路,尽管不同时期有所侧重,但整体来看,是协调平衡的,是统筹兼顾的,是一以贯之的。”国内一位知名城市规划专家评价说。

  郑州工作思路的调整和完善,是根据中央、省委精神和要求,紧密结合郑州实际,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切合郑州发展的脉搏,符合广大群众的要求。是一种眼光,是一种胸怀。

  机遇青睐有准备的头脑。远见卓识,科学、创新的思路,让郑州敏锐抓住了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周期。

  乘着东风布新雨,思路一变天地宽。

  思路决定出路。进入新世纪的十年,新的工作思路的形成、调整和完善,是郑州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最为关键的原因。

  正确思路确定之后,最关键的是要抓落实,出措施,拿办法,一步一个脚印,一个萝卜一个坑,脚踏实地干工作,心无旁骛抓落实。市委、市政府是一个真抓实干、高效务实的班子,市领导扑下身子抓工作的干劲,带动了全市各个县(市)区,市直各委局抓工作的积极性。这种工作精神,也带动了全市人民一起抖擞精神,围绕目标,全力以赴地干,真心实意地干。

  全市上下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从2006年开始,郑州选择了跨越式发展的增长模式,并启动“三年行动计划”,2009年实施新的“三年行动计划”。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格局。上下叫响一个主题,干群齐心协力拼搏,跨越式发展之船迎风破浪,高歌猛进。

  歌德说,一切开创性或先发性的行动都蕴含一个基本真理,当你真心去做之时,上天的祝福也就随之而到。

  4月的郑州,莺飞草长,春风骀荡,绿色无边。红杏枝头春意闹,郑州秋色更迷人!  (感谢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支持)

(编辑 keke)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