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資料庫影像創作分享台灣佛教期刊 台灣佛教史料庫其他專案關於我們下載區回首頁
寺院基本資料
寺名

中和禪寺


點擊下圖可瀏覽寺廟相簿。
英文寺名

Zhong He Chan Si

電話 02-28915661
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奇岩路151號
宗派

曹洞宗 (日本曹洞宗)

部派 日本
主供 藥師佛(藥師琉璃光如來);
開創者 善福和尚
寺院別名 中和堂
創建時間 民國二十年;日本昭和六年(1931)遷至現址改寺名
結束時間 弘法中(2010)
寺院歷程
曹洞宗佈教所(1924-1930) 清泉寺(1930-1931) 中和禪寺(1931-2010)
基本資料提供 內政部民政司 (2004 年資料)
寺院簡介


    順著蜿蜒曲折的奇岩路而上,一旁是高矮不等的房屋,一旁是青蔥翠林,走至深處,幾許山風迎面吹來,而中和禪寺就位於奇岩路的盡頭。

    「色色空空妙相莊嚴成佛果,生生世世法輪有幸現金身」──山門漆紅色的柱子寫著這兩句禪詩。調皮的麒麟,在門上奔騰者,雙龍奪珠飛揚在門頂。入了山門,拾級而 上,其左側的寶珠殿,有著七尺高的南無護兒地藏的莊嚴法相,左手捧著一未成形的胎兒。右手持法杖,左側下擺有一嬰兒作擁抱狀。惟寺中的師父表示,這尊地藏 王菩薩是日本人贈送的,因緣起於地藏菩薩本願經,乃菩薩發願保佑懷孕婦女平安健康和未出生即喪的胎兒靈魂有個歸處,此法相乃日本國高野山安養院佳誠清野智海結緣的。

    中和禪寺依山而建,雕刻精美,花紋的白色欄杆在拾級而上的階梯旁倚著,過了寶珠殿就是大殿。大殿可分樓上樓下,樓下供養的有「南無目犍連菩薩」、「地藏王菩薩」、「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這個法場是為信徒的歷代祖先超度祈福而設的。樓上地方寬敞,供奉佛像金身以釋迦牟尼佛為最,兩旁的建築以紅磚為 主,左為廚房,右為寺務室,寺務室是禪寺辦公的地方,大凡法會活動策劃皆在此討論決定。

    大殿右側的寺務室,其建築始於日據時代,根據來此服務二十幾年的程先生表示,寺務室隔壁的磚塊現已絕跡,很難得買得到的。

    在台灣有三處地方是日本人集骨灰之所在,其中一處就中和禪寺。

    後山建有章嘉活佛舍利塔,白色的建築卻有著西藏喇嘛寺廟的風格,塔旁有說明,原來章嘉活佛是青海的喇嘛。

    再往上則有淨覺釋子善福、普鑾大師佳城,頂端有釋迦牟尼佛的法相,白鶴在旁邊為其護法,石柱云「福人居福地,壽師得壽堂」,「善緣廣結沾華雨,福蔭群生獲祥雲」,善福、普鑾兩位大師乃是禪寺開闢本山的首代住持。

    在大雄寶殿的左側有一座靈光塔,高約五層的樓房,中有天門,超度歷代祖先為禪寺的主要活動。

    中和禪寺停車場位於群石的懷抱中,穿梭在群石之間,彷彿到了另一個空間,亙古的年代,從靈石裡傳達出來,碩大圓融的石頭,共有七座。靈石就這樣如如不動的屹立在靈山之顛,永遠為香客們傳達亙古的氣息與那塵封已久的故事,清幽、寂靜,為那虔誠禮拜的參禪者保留一份清涼之處。

--資料來源:闞正宗《台灣佛寺導遊(一)大台北地區(上)》菩提長青出版社,1989年,p.94
--本文經著作人同意許可,僅可於台灣地區做非商業性之授權使用。

參考來源 台北市中正高級中學  2009.02.10
曾迺碩編(1988)。《台北市志卷四社會志宗教篇》。台北:台北市文獻委員會。頁93。   2008.04.15
日華佛教文化交流協會發行(1989)。《台灣開教の步み》。頁039。   2010.02.03
(簡介來源)闞正宗《台灣佛寺導遊(一)大台北地區(上)》菩提長青出版社,1989 年,p.94  


GoogleMap(本功能支援路線規劃)  
本功能可讓您自由輸入想要的起始點,程式會計算從您輸入的起始點到這間寺院的路線規劃和所需時間。
使用方法為輸入起始點後再按下「開始規劃」即可。

寺院經緯度資訊(二維條碼)
Data Matrix Q-R Code
歡迎提供寺院資料上傳
圖文若有侵權或有任何意見請通知

E-mail:da@ddbc.edu.tw

Copyright ©2009 DDBC-GIS
除另有 註明 , 網站之內容皆採用 Creative Commons 授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