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枝城长江大桥成文物
查看本版大图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概览
 第A05版 深度报道
·“不惑”枝城长江大桥成文物
·
----  
 
       日期检索
A05 深度报道 2011.4.20 星期三

“不惑”枝城长江大桥成文物
    三峡晚报讯 远眺枝城长江大桥。 记者郑联学 摄

还有5个月,枝城长江大桥(以下简称“大桥”)建成通车就满40年了。
    4月17日,枝城长江大桥上通过了68趟列车,各类汽车则以千计,眼下他仍是宜昌南下广州的咽喉。
    年届“不惑”时,它收到了一份礼物。4月8日,宜都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公铁两用的战备桥
    坐在荆门桥工段枝城桥隧车间 (以下简称“枝城车间”)的办公室里,就能看见枝城长江大桥。以现在的眼光看,大桥并不雄伟,在两岸的绿色中,甚至有些土气。在有“桥梁博物馆”之称的宜昌桥群里,很容易就被忽略了。
    但枝城长江大桥绝对是宜昌桥群里的“老大哥”,这个地位在长江数千公里的沿线上,也毫不逊色。
    枝城车间提供的资料显示,当年为了战备需要,国家增建焦柳铁路,要使之成为炸不垮、打不烂的第二条京广钢铁运输线。焦柳线在何处过长江?最后选择了枝城。
    1958年4月,枝城长江大桥第一次现场踏勘,次年进行了第一次设计,1965年11月26日动工。
    从建设年代来看,它是继武汉、南京长江大桥后,长江上架起的第三座公铁两用大桥,长江上的第四座桥梁。
    枝城长江大桥北接枝江顾家店青龙山,南连枝城白虎山,当年并没有设计公路桥。1970年春,其主桥墩已基本完工,为了更大效率发挥大桥的用途,有人建议加建公路桥,并把这个建议向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汇报。
    根椐周总理的指示,铁道部修改了设计方案,增加了公路桥部分。为了保证大桥的稳定性,公路桥和铁路桥位于同一平面,即铁路在中间,公路在两边。
    1971年9月,大桥合龙,为抢在1972年元旦前建成交付,工地提出“大干三个月”的口号。施工队伍分两路从两岸向江心抢,北岸从0号墩,南岸从10号墩,最后两支队伍在5号墩会合。那时的工地,每天都是红旗飘飘、战鼓阵阵,就像一个大战场。
    大桥通车典礼仪式选择在12月26日,毛主席的诞辰日。当时的湖北省省长张体学亲自主持剪彩,仪式就在长江北岸(枝江县顾家店)的沙滩上。鞭炮齐鸣、锣鼓喧天。
    辛苦六载的激情在那一刻迸发,全长1742.3米的大桥横卧江面,两岸的村民第一次“走过长江”。当时的焦枝铁路总指挥孔庆德大手一挥:“一角钱一张票,坐焦枝全程。”
一座桥带动一个城
    因为跨过了长江,枝城长江大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顺江而立,她的左手牵着焦枝铁路,从河南焦作到枝城,这条铁路在大桥通车前已建成;她的右手则伸到遥远的柳州。枝柳铁路于1970年动工,1978年建成。1988年两条铁路合并,改称焦柳铁路。
    全长1651公里的焦柳铁路成为中国内陆南北走向的一条大动脉,被写进了中学地理课本。
    现在看来,当时的焦柳铁路更像一条能源大通道,特别是晋、豫两省煤炭向东、南外运具有重要意义。当时宜都和松滋边界附近开发有松宜煤矿,职工1万多人,成为当时宜昌地区最大的几个企业之一。
    大桥直接带动了枝城港的兴起。枝城港除承担产地原煤出口外,主要分流经过铁路周转来的山西、陕西、豫西、云南、贵州等地的煤炭至华东、湖南及本省各地,煤炭运量占全港货运量的90%。
    枝城原为宜都县下辖的一个小镇,由于长江大桥的建成和焦柳铁路的开通,因其水陆交通的方便,顿时在全国名声大振。原本处于鄂西南一隅的宜都县,知名度反而不如枝城。1987年11月,宜都县撤县改称枝城市。
    枝城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不仅沟通了又一条南北干线,还方便了两岸人民的通行。当年两县都有大量的民工参与了焦枝铁路和枝城长江大桥的建设,后来他们也在当地落了户,和大桥生活在了一起。
    后来改建复线,铁路网络的拓宽,通行频率增加,大桥更忙了。记者在枝城车间办公室看到,现在每天大桥上的列车通行量维持在70列左右。宜昌至广州,襄樊经宜昌至湛江等重要的客运列车都是通过大桥驶向遥远的南方。
四十年间两次体检
    钢梁也会老,寒暑一刀一刀割下去,40年前的钢梁远远望去,已近乎灰暗的石头。参与过修建的工人们,有的已不在人世。枝城车间有位人称“老古”的员工修桥来到枝城,招工就在车间,工龄与大桥同龄,已于数年前去世。
    大桥老了,也累了。2010年12月,大桥经历了通车以来的第二次体检。枝城车间主任何善强介绍,上一次体检还是在21年前。
    何善强说,现在大桥每天都在超负荷运转。特别是公路桥。当初,大桥设计公路车辆最大荷载是13吨。而如今,桥面上车辆实际装载最高达到了60吨,一般的普通货车载重量也在30吨以上。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每年通行流量已超出当初设计的20倍。
    除了过桥车辆荷载的重压外,风雨侵蚀、空气污染也悄悄“啃噬”着大桥。何善强说,随着工业的发展,桥南的化工企业较多,这座全钢梁的大桥锈蚀越来越严重。
    这种锈蚀,每天都要清理。现在,每天有100多名工人对桥进行日常维护,每年大桥要更换大量的高强螺栓,喷防锈漆的工作则是每天都要进行。何善强说,每年大桥的维护费用都在200万至300万元之间,而这还不包括人力成本。
    日常对大桥安全性能的监测更是从未间断。随着科技的发展,监测实现了电子化。工作人员在桥身安装了数百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检测温度、位移、轴重、震动等指标,然后反馈到设在枝城车间办公室的监测电脑上。
    每天,这些传感器就像一个个 “神经末梢”,将各种数据传输给监测室,以供决策。
    尽管有很多超设计的因素,但何善强还是对这个“老朋友”抱有信心。在第二次体检时,何善强告诉记者,只要及时“体检”,及时“看病”,注意“保养”,枝城长江大桥安然度过100年的设计寿命应该没问题。
成“文物”铭记历史
    赵平,宜都市文物局局长,宜都市博物馆馆长。他的家族里,就有多名亲属参与了大桥的修建。这一次,他全程参与了大桥成为文物保护单位的过程。
    赵平介绍,在以往的评价标准中,从时间上,文物通常说的是鸦片战争以前,后来放宽至解放前。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则把工业遗产作为一个专项列为保护和普查对象。
    赵平回忆,2008年,省文物局组织过关于“三普”的培训,在培训班上,关于黄石华新水泥厂旧址列为文物的话题,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后来大家取得高度的一致,认为这样的工业遗产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
    赵平说,实际上文物法早就有过类似的概括,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工业场所只是生产加工和劳动就业的地方,对废弃或即将停产的工业场所,则更多地代表过时和落后,难以想像它们应该作为文物而列入保护之列。
    在那次培训班上,大家还议论了一些可能比照华新水泥厂的标本,其中就提到了宜昌葛洲坝和枝城长江大桥。大桥涉及枝江宜都两地,因为枝城车间在宜都,湖北省文物局就委托宜都市进行相关的文物申报工作。
    培训结束后,宜都市开始收集整理大桥的相关资料,将其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草案,在宜都市委常委会上得到了通过。
    4月8日,宜都市人民政府行文,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赵平说,目前已划定大桥保护范围,档案移交等工作也即将开始。他们会将大桥作为文物逐级上报,不排除其文物级别变身为省级、国家级。
    赵平说,枝城长江大桥是宜都的一张名片,特殊的背景赋予他独特的时代标签,将其列为文物,就是为了铭记那段历史。文物,不仅是时间上的概念,更是对岁月的一种缅怀。
本报记者龙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