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 列印轉寄 (在新視窗開啟) 轉寄推文至 Facebook (在新視窗開啟)推文至 Twitter (在新視窗開啟)推文至 Plurk (在新視窗開啟)分享至 Google+ (在新視窗開啟)字級:

台灣電影製作始於日治時期,並與各時代的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當代的台灣社會具多元文化底蘊、自由且富有創作力,在華語電影的版圖上持續發揮不容小覷的影響力。

 

日治時期之後至解嚴前,台灣電影產業由官營製片廠(台灣電影公司、中央電影公司、中國電影製片廠等)主導,拍攝諸多新聞片、政策宣傳影片。1962年,政府為促進電影事業的發展,由新聞局舉辦金馬獎,頒發電影獎項鼓勵優良國語影片及優秀電影工作者,自1970年代以來,金馬獎一直是華語電影界最受矚目的電影盛會之一。

 

現今的台灣電影是以一群默默努力的電影工作者所支撐,自1982年「台灣新電影」浪潮起,侯孝賢、楊德昌、李安、蔡明亮等導演,陸續在國際影壇嶄露頭角,成為世界矚目的代表性大師。其他在1990年代中後期崛起的新新導演,如陳國富、王小棣、易智言、陳玉勳、林正盛、張作驥,以及獨立製作的黃明川、賴聲川,亦屢有佳作。

 

隨著好萊塢影片的開放及風行,以及諸多複雜的政經、文化因素影響,台灣電影產業在1990年代逐漸萎縮,市場景氣一片低迷,到了2001年,國片票房更跌至幽暗谷底,全年票房市佔率僅達0.2%。直至2008年,低迷已久的台灣電影出現戲劇性的發展,新秀導演開始以通俗語法描繪在地故事,讓觀眾在電影院裡感動落淚、開懷大笑,提昇觀眾對台灣電影的信心,重燃國片的新希望,該年度台灣電影總觀影人次創下新高,許多新銳導演相繼脫穎而出,如《海角七號》、《囧男孩》、《九降風》均締造口碑和票房佳績,其中《海角七號》票房更達5.3億元,劃下國片復興浪潮的里程碑。

 

除了劇情長片,台灣紀錄片受惠於1987年的政治解嚴、小型電子攝錄影機的普及化、政府部門和公共電視的資金補助與推廣教育、各大影展對優良紀錄片的獎勵、工會和相關組織的推波助瀾……,今日紀錄片發展生機蓬勃,樣貌多元繁盛,導演們的鏡頭深入社會各階層,從社會、政治、環境等公共議題,到私密個人生活的探索,均有細膩的描繪、犀利的批判、和深切的人文關懷。

 

◎ 欲深入了解台灣電影的歷史發展,請參考:

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 電影大事紀
http://www.ctfa.org.tw/history/index.php

台灣大百科全書 ● 台灣電影總論(李道明教授著)
http://nrch.cca.gov.tw/twpedia.php?id=20908

點擊::1447 發佈日期:2013-10-02 修改日期:2014-09-03
回上一頁
快速搜尋
搜尋電影資料庫
片名、導演檢索 進階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