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福建概览 省志 地市县志 旧志 综合年鉴 地情文献 福建史志 闽台缘 网上书店 下载专区 政务公开 关于我们
福建史志(1995)
  书名:[福建史志(1995)]    检索词:[]
返回封页 上一节 下一节
  详细内容:

 

古近代福建地方铸币述略
  

叶伟奇 卢燕冰
  

  我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货币发展历史悠久。在诸多领域的传统文化中,货币文化是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作为我国货币史组成部分的福建地方铸币,不仅内容丰富,品类繁多;而且风格独特,有浓郁鲜明的地方特色。本文根据有关史志典籍记载,参照实物资料,拟从古钱币、铜元、银币三类系统地对新中国成立以前福建的金属货币铸造和流通情况作一概述,就正于地方铸币的考史者。
  

一、古钱币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我国就已经以天然海贝作为货币。殷商晚期至秦始皇统一全国,我国货币经历了从原始的青铜铸造的铜贝至成熟的铜铸的钱币形式——圆形方孔的“半两”钱的发展演变过程。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历史时期中,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成为我国的文明中心,而以楚国为轴心的古代南方江淮地区尚比较落后。地处东南一隅的福建,因境内多山,交通阻隔,更被视为蛮荒之地。当时福建是否已经开始铸造使用地方货币,使用何种货币,史籍未载,难以稽考。
  战国末期,楚灭越,越王勾践后裔无诸率部分越族臣民入闽,自封为闽越王。秦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在福建设置“闽中郡”,撤销无诸王号,降其为君长。秦朝末年,无诸率闽中甲兵北上参加反秦战争。其后,又介入楚汉之战,支持刘邦打败了项羽。刘邦建立汉王朝后,无诸因功被封为“闽越王”。建都东冶,建立“闽越国”。后闽越王余善等叛汉,汉武帝派兵入闽平叛,福建地区的闽越人基本被迁徙、消灭或逃匿山海之间。从此福建社会发展进程呈停滞状态,福建地方史出现了几个世纪的空白。关于闽越是否铸造使用货币,史无明载,缺乏文献资料。1970年在泉州市郊北峰公社下霞美村,发现古铜蚶壳实物壹枚。据有关学者考证推定认为:“铜蚶壳币应是战国闽越王无诸时代民间铸造的一种铜贝货币,时间大约在公元前三百多年”①。因此见尚属孤证,姑存其说,以备查考。但根据近几十年考古发现的情况来看,从无诸建立闽越国至闽越国亡,这段时期福建境内确实已出现金属铸造的货币,如1957年崇安县三姑发现的五铢和货泉;1976年崇安县角亭出土的五铢、货泉;1958年闽侯县荆溪,1976年福州市西郊洪塘,东门外金鸡山等地东汉古墓中出土的五铢、货泉等钱币②,都是明证。1989年在浦城县炉铺村铁炉山出土一批两汉时期的钱币,这些铸币,最早的是始铸于汉文帝前元五年(前175)的四铢半两,最晚的是新莽天凤元年(14)始铸的货泉,此外还有少量两汉时期的五铢钱③。这些都是迄今为止,在福建境内能够见到的年代最早的铸币。至于这些钱币鼓铸于何地,有些人认为是福建境内自己铸造的,而另有人则认为:“这些钱币应该属于中原汉王朝所铸造、拥有,”④福建境内出土半两、五铢、货泉等钱币只能说明福建境内有流通使用此铸币,而不能说明两汉时期福建地方就已经开始铸造钱币了。
  当今钱币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福建铸行有孔钱币当始于唐武宗李炎会昌五年(845)的会昌开元背“福”字钱,这不仅史有明载,且有实物为证。《福建通志·钱法志》记载:“唐会昌五年,令天下铸钱所,各加本郡州号”。《新唐书·食货志》的记载更具体:“武宗废浮屠法,永平监官李郁请以铜像、钟、罄、鑪铎皆归巡院,州县铜益多矣。……淮南节度使李绅请天下以州名铸钱,京师为京钱,大小径寸,如开元通宝”。这种背面铸有纪地字的开元钱,俗称“会昌开元”。从历史资料查对,铸造的地名个数史籍记载并不一致,有的记二十二个,有的二十四个,有的二十六个,其中共有的地名是:昌、京、洛、益、兰、荆、襄、越、宣、兖、洪、润、潭、鄂、平、兴、梁、广、梓、福、丹、桂等二十二处。钱币学界普遍认为,其中的“福”即为福州,因此“会昌开元”背“福”字钱应系福州所铸,它是现今所知的福建历史上最早的铸币。此钱比唐初开元钱钱型略小,径2、3厘米,钱背不规范,“福”字有在背穿上、穿下及穿右三种。由于这种钱铸造时间短,数量少,因而它传世极罕,成为古钱币研究者和收藏者搜寻的珍品。
  五代十国时期,王审知据闽,建闽国。在王氏家族统治期间,先后铸造有多种地方性的铜、铁、铅质钱币投入流通。王审知为应付财政和军事上的开支,曾铸铜、铁、铅“开元通宝”钱,这些钱被后人称为“闽开元”。《中国古泉讲话》:王审知称王后“第八年(916),铸‘开元通宝’,范式模仿会昌钱,背后穿上置一“闽”字。铜钱有“小平”、“当十”两种,钱文隶书,背有星纹、月纹、“闽”字。《福建通志·钱法志》载:后梁末帝朱瑱“龙德二年(922)闽铸大铁钱”,“以‘开元通宝’为文”。大铁钱范式与铜钱相同,书体兼真隶,径3.8~4厘米,背穿上铸大星,或上“闽”字,下仰月纹。此种钱文字和内外廊都较好,俗称“铑(励读贺)”它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用铁铸造的钱币。《十国纪年·闽史》:“王审知为闽王,梁贞明元年(915),汀州宁化县出铅,置铅场,二年(916)铸铅钱,与铜钱并行”。这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用铅铸钱,在全国也是较早的。这种铅钱有“小平”、“当十”两种。福建出土和传世遗品中,常见的多是铅“小平”钱,有两种:一种是,币面文字似“会昌开元”,背穿上有“闽”字,“福”字,背穿上“闽”字。下仰月纹以及穿上“福”字下星纹、左星纹、右星纹等六品。另有光背者,很少发现;另一种是,面文为还童体,“开”字关门,“元”字第二横双挑,背穿上“福”字,径2.2厘米。“当十”大铅钱钱文书体兼真隶,背穿上铸大星纹,也有背穿上“闽”字,穿下仰月纹者。这类大钱传世不多,十分罕见。福建省文物总店有收藏二枚,面文与“闽开元”“当十”铜、铁钱相似,径3.8厘米,背穿上“闽”字、下仰月纹。近年在原闽王府旧址(今福州市庆城路的闽王庙)附近居民住宅地下,,也偶尔发现闽开元大铅钱,背面亦是穿上“闽”字、穿下仰月纹,径3.8厘米、厚3毫米。
  王审知第三子王延羲(后更名曦)永隆年间(939~944)年曾铸“永隆通宝”大钱,也有铜、铁、铅三种。近年在泉州曾出土“永隆通宝”钱范,并发现钱范堆积层。闽永隆四年(942),王延政在建州建国,自立为帝,国号大殷,改元“天德”,史称殷闽。延政在位期间(943~945)铸有“天德通宝”铜铁大钱及“天德重宝”背“殷”字钢铁大钱。近年在福州市郊曾出土“开元通宝”,背“殷”字铅质“小平”钱,据钱币专家考证,此钱亦为王延政所铸。⑤此外清李佐贤《古泉汇》、《古钱大辞典》等钱币学书籍还记载王延钧(后更名璘)铸有“龙启通宝”和“永和通宝”钱,但至今未见真品传世,王璘是否有铸过钱,尚待进一步查考。
  宋朝的统一,结束了五代十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农业、手工业及商业,贸易得到恢复和发展。商品交换的频繁,钱币的需要量也随之日益增加。福建的贸易发展很快,因此,更需要大量铸币以满足货币流通的需要。
  鼓铸必须具备一定的矿冶和币材的开发条件,亦即要有丰富的铜、铁矿和较先进的采冶技术。福建在宋代已具备了这个条件。福建的冶炼技术可以远溯到无诸时代之前。春秋之季,著名冶金家欧冶子就曾铸剑于闽中。唐代,全国设立二十三监铸钱,因福建出产铜矿,有一监设于福建。宋代,采冶范围更扩大了,不只限于闽北六县。据《古田县志》云:“宝新银场,在该县新俗里二十九都。天禧二年(1018)开,天圣四年(1026)收银九十五两。明道元年(1032)收银九百二十五两,绍圣二年(1095)废”。又据《三山志》记载:“坑冶自国初至祥符(960~1016),闽准建、剑、汀、邵有之。天禧中(1017~1021),州(福州)始兴发,然始两场尔,铁独田营莒始有也。嘉祐(1056~1063)之后,银始益增。熙宁间(1068~1077),铜铅旺盛。政和(1111~1118)矿脉不绝”。不仅如此,当时福建的冶炼技术也大有提高。因此这时期福建铸造的钱币不仅数量多,而且工艺精湛,铸品质地良好。
  从整个宋代的钱币铸造和流通的总情况看,北宋时期流通中的货币,币材还是以铜为主的,且铸币数量多,主要是“小平”钱;至南宋,纸币广泛使用后,流通中的铜钱数量减少,并且主要是“折二”钱。自北宋至元代,经历了四百余年的历史时期,每次改朝换代,当政者都有铸币,年号钱竟有四十五种之多,几乎占历代年号钱的三分之一。这段时间,福建分别在建州、泉州、福州三地铸造金属货币有十八种,其中年号钱十六种,非年号钱二种。由于当时各地铸钱只铸上年号而没铸地名,所以无以分辨哪些是福建地方铸造的。福建的钱币曾流通至台湾,促进了闽、台的商品交换与经济交流。
  元朝疆域辽阔,由于钞币盛行,金属币铸造量很少。元朝末年,统治集团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引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各地起义军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也铸造了金属币。元至正二十一年(1362),朱元璋为吴国公时即开铸“大中通宝”钱。此钱分为五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和折十。钱背有光背的,纪地纪值的,也有单纪地不纪值的。此时有宝源局、宝泉局、北平、鄂、京、浙、济、桂、福、豫等地铸过钱。大中通宝背“福”字钱即为福建所铸。明代在各行省设宝泉局、宝源局,主管铸钱事宜。明初福建铸有“洪武通宝”背“福”纪地钱,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5种。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灾荒连年,人民纷纷揭竿而起。李自成、张献忠等领导饥民起义,推翻了朱明王朝的腐朽统治。但朱姓诸王还相继建立了一些小朝延,偏安江南,史称南明。公元1645年闰六月十五日,明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改福建为福京,福州为天兴府,年号“隆武”。当时为应军需,曾在天兴府铸“隆武通宝”铜钱,种类有“小平”,“折二”两种。“折二”钱背无文,“小平”钱背有星纹及户、工、南、留等字。“南”字者币面文字有大小二种,均极罕见,“留”字者仅见日本谱录。为什么币背铸“留”、“南”字样,考史者认为:“明自永乐年间(1421)迁都北京,南京称南都、陪都或留都。唐王在福州建号时南京已属清有,当时改福州为天兴府,或寓南都、留都之意而铸”⑥。又有“小平”铁钱,存世极少。《中国钱币》一九八九年第四期有文说发现一枚隆武铁范铜钱。“此钱光背,背面文异于一般隆武“小平”铜钱,与此钱同版式者均为铁钱⑦。”隆武铁范铜钱的发现,为研究隆武钱的版式,提供了新的实物依据。
  清顺治六年(1649)设“福建省铸钱局”,后改名为“宝福铸钱局”,其原址在今福州市都司巷,乾隆四年(1740)移设于今鼓东路。先后铸有“顺治通宝”、“康熙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道光通宝”、“咸丰通宝”、“同治通宝”、“光绪通宝”、“宣统通宝”等,这些钱背面都铸有满文“宝福”二字于钱穿的左右。另外有些钱又有其特殊情况,下面分别介绍几种特别有历史意义的清代年号钱。
  一、顺治钱。“顺治通宝”钱是清世祖福临顺治年间(1644~1661)所铸,钱文楷书“顺治通宝”。今天所见,顺治钱有五种版式;
  (一)仿明钱式:分“小平”、“折二”、“折十”三等。“小平”有光背或背右纪重数种,铸量不多,“宝”字从“缶”者更少一些。“折二”钱背穿右“二”字,“折十”钱背穿上“十”字,穿右“一两”二字,存世稀少。当时国内大部分地区仍沿用明钱,采用这种形制有利于新旧钱之间的兑换。
  (二)背汉文钱,即背有一个汉字,代表铸造、局名,福建宝福局铸有背“福”字钱。
  (三)一厘钱,即背穿右汉文局名,穿左“一厘”二字。福建宝福局也铸有此种钱。最近,在福州市中医院(原福州市人民医院)出土了几十公斤清一色的宝福局铸造的顺治一厘钱,引起了钱币学界的关注。
  (四)背满文钱,即背为二满文,穿左为满文“宝”字,穿右为满文局名。福建所铸背有“宝福”二满文。
  (五)背满汉文对照纪局名钱,即在背面穿左满文,穿右汉文,互相对照都代表铸造局名,如“福”、“陕”等。
  顺治钱有这么多样式,在清朝各代皇帝所铸的钱币中是仅见的,这个特殊点也为集币家所注意。
  二、康熙钱。“康熙通宝”钱是清圣祖玄烨康熙年间(1662~1722)所铸的。钱的制作虽不精美,但厚重圆大,质胜前代。钱的样式种类少于顺治钱,只有两种:(一)背为二满文,穿左为满文“宝”字,穿右为满文“泉”或“源”字。(二)背满汉文局名:即背穿左为满文,穿右为汉文,都是局名。据统计,背文汉字局名共有二十个,可以连成一首诗,在民间流传甚广。康熙年间,福建设有三个铸钱局:“宝福”局、“宝漳”局和“宝台”局,是当时全国开局铸造钱币最多的省份之一。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康熙钱中出现了“台”这一局名,这是三百多年前康熙帝统一台湾,设台湾府的历史见证,它标志着,台湾这块三万六千平方公里的祖国疆土,当时已重新纳入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之下。
  公元1713年的农历三月是康熙帝六十寿辰的日子。为了给皇帝祝寿,福建的宝福局专门铸造了一种生辰钱,作为贺礼。这种钱正面文字与普通的“康熙通宝”钱相似。背面除了满汉文对照“福”字外,穿上多铸一个代表十二生肖的地支文字,如鼠年铸“子”字、牛年铸“丑”字等。从1713年至1722年,宝福局共铸造了十枚生辰钱,缺少兔年的“卯”字和龙年的“辰”字,生辰钱仅由宝福局独家于每年农历三月铸造,所以铸行量极少,更由于与普通钱币混杂流通使用,客观上又增加了流失和损耗。二百多年来,这种貌不惊人的“生辰钱”竟然身价千倍,成了中外钱币收藏家搜求的珍品。
  三、咸丰钱。咸丰钱为清文宗奕詝咸丰年间(1851~1861)所铸。在这一时期,清政府铸造的钱币复杂并且非常混乱,造成恶性通货膨胀,给人民带来严重的祸害。闽浙总督王懿德为了安定人心,逼不得已铸大钱以应急需。此种大钱种类颇多,是钱币研究者和收藏家搜求的重点对象。
  福建所铸咸丰大钱的品类总的可分为“咸丰通宝”与“咸丰重宝”两大类。
  (一)通宝钱有:“一十”、“二十”、“五十”、“一百”四种。面文用汉字正书“咸丰通宝”四字。背文分别直书汉字“一十”、“二十”、“五十”、“一百”;穿左右横书满文“宝福”两字。但均没有在钱币上标明重量。这种钱是咸丰三年四至六月间开铸的。
  (二)重宝钱有;“当五”、“一十”、“二十”、“五十”、“一百”五种。分计重与不计重两类。
  1.不计重钱:其面文除“通”字换为“重”字外,其余与通宝钱形制相同。目前只发现“一十”、“二十”、“五十”、“一百”四种。
  2.计重钱:即把每枚钱的重量铸在钱背上。因铸的部位不同,又分为“边计重”和“肉计重”两种。边计重是把每枚钱的重量铸在钱的边缘上,如“当五”钱直书“二钱”、横书“五分”,“二钱五分”四字对读;肉计重是把计重数字铸在钱肉内四角;均为四字,如“二十”的书“计重一两”四字,直读。
  福建咸丰大钱的铸造,暂时缓和了当时的通货膨胀问题。咸丰五年(1855),由于大钱被富裕之家藏匿,出现了钱荒。同年元月,福建不得不鼓铸铁制钱(小平钱)以应急。福建铸的咸丰大钱,自投入流通以后,基本上保持其本身应有的价值,一直使用到全国普遍停止使用大钱为止。福建是清咸丰年间较早自铸咸丰大钱的省份之一,所以所铸钱多有不合户部颁定格式之处,而有较为强烈的地方特色。
  同治年间,慈禧太后掌权,政治腐败,社会经济一蹶不振,铸钱每况愈下。福建宝福局所铸“同治通宝”“小平”钱,减重较严重。由于铸钱无利可图,宝福局后来停铸,因而存世钱币较少。清王朝中央统一铸造颁发的“当十”母钱和样钱相当精美,其形制文字一律,其中亦有“宝福”钱,只是今已不多见。
  光绪时期,所铸小钱的钱文书体秀丽,特别是宝福局所制“宝福”小钱,铸量多,工艺精。有一种背面穿上星的样钱则极少,其满文“宝”字出了头。还有一种“小平”钱,篆书“光绪通宝”,背有日月纹,书体匀称,从制作风格上看,接近宝福局,传世也少。另有一种钱背面穿左书满文“福”字,穿右书汉文“福”字,系红铜质,估计为宝福局开炉时所铸。
  光绪年间,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采用机器铸钱。当时,继广东机制“光绪通宝”之后,福建宝福局亦铸造有“光绪通宝”前满文“宝福”机制币,从而开创了福建省机铸钱币的先河。机制钱币既提高制造工作效率,而且质地精美。
  宣统年间,宝福局铸造了有“宝福”字样的宣统通宝”钱,分小钱、中钱、大钱三种,大钱属极罕品。此时宝福局还铸造了“宣统通宝”机制钱,今所见者多为小钱。
  辛亥革命后闽都督府成立之初曾铸有“福建通宝”钱,这应是福建历史上最后一种手工铸造的有孔圆钱,此钱圆形圆孔,面文宋体,直读。背面穿上、下书有“一文”或“二文”字样;穿左右有铁血十八星旗图和横条纹旗图。钱系用黄铜铸造。当时还制有少量铅质钱。最近,福州市城内鼓楼前地方古钱币市场发现一枚罕见的楷书“福建通宝”,经行家鉴别,当属真品无疑。⑧它的发现,为研究“福建通宝”的版别,提供了新的实物依据。
  二、铜元
  清朝末年,铜元逐渐取代手工铸币和机制钱,成为与银元主币一起流通的重要辅币。当时广东铜元发行收效较大,福建亦奏准增购机器,设局铸造铜元。先后开办三个铸币工局(厂):
  1.南局。光绪二十六年(1901)闰八月开办,局址在福州南门外南台苍霞洲,铸有“光绪元宝”、和“大清铜币”两种铜元。“光绪元宝”有“当五”、“当十”和“当二十”三种。正面珠圈内书“光绪元宝”四字,中心为满文“宝福”,上缘署“福建官局造”,下缘书“每枚当钱×文”,左右饰以五瓣空心梅花星。北绘珠圈坐龙,上为英名省名,下为英文币值。“大清铜币”计有“当二”、“当五”和“当十”三种。正面珠圈内书“大清铜币”四字,中心处有一阴文小“闽”字,上书“光绪年造”四满文,左右分列于支纪年“丙午”,下署“当制钱X文”,两侧分列“户部”二字。背珠圈蟠龙,上署“光绪年造”,环列英文,“二文”币背无英文。两咱铜元均以“当十文”币最为常见。
  2.西局。光绪三十一年(1905)开办,局址在西门外洪山桥福建机器局内。该局铸有“光绪元宝”铜币。
  3.东局。全称闽海关铜币局,光绪三十一年,福州将军兼船政大臣崇善为解决船政经费部分来源问题,在马尾福建船政署前创设。该局只铸有“光绪无宝”当十铜元一种。其铜元正面两侧不饰梅花星,铸有“闽关”二字,以示系闽海关铜币局所铸,背面英文为“福建海关钱局”,其余图案文字与南局所铸“光绪元宝”均同。
  民国年间,福建只铸有“中华元宝”当十铜元一种。1913年由福建造币厂(设于福州)开铸。无锡市钱币收藏家吴榕先生著《中国铜币分类》,认为此铜元系“民国十三年(1924)春,福建商人为商业贸迁之需,集资在厦门设‘福建造币厂’”所铸。此铜元红铜质,径2.6厘米,重6.39克。正面珠圈内书“中华元宝”四宝,中心饰以菊花星,上缘署“福建铜币造”下缘署“每枚当钱十文”,左右有小五角星边花。前面以交叉五色旗、海、陆军旗为主图,上下缘署英文“FOO—KIEN COIN”(福建铜币),“TEN CASH”(十文),左右饰梅花星。这种铜元仅见十文一种,无明显版别区分,铸额较多,迄今仍较为常见。
  三、银 币
  我国使用银币的历史很早。1974年,河南省扶沟县出土春秋时间的银布币,证明至少在春秋时期我国已有银币使用。另外,在考古发掘中,也经常发现唐、宋、元、明、清的元宝和银锭等。福建铸造银币可能是始于“漳州军饷”银元。这种银元形状仿西洋银币,正面铸“漳州军饷”四字(横书),下列花押;背面上端横书“足纹”二字,下面直书“通行”二字,边周有花纹。这种银币币面无纪年,花押叠写,且各不相同,均不易辨识。因此,对它们的铸造年代和花押问题的探讨,成为闽钱研究中一个悬案,钱币学学者及货币史专家聚讼纷纭,仍无定论。多数人根据英国人威廉牟士1855年在香港出版的《中国通商手册》一书的记载,认为该币是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在漳州铸造的;1962年,郭沫若到厦门参观郑成功纪念馆后,发表考据文章,认为“漳州军饷”是1649年至1652年郑成功活动于漳州时所铸;此外还有人认为它是乾隆年间漳州出兵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时所铸;1844年漳州清军准备攻打占据厦门的英国侵略军时所铸等等。总之,“漳州军饷”的铸造年代,还需要继续探讨。已故著名货币史专家彭信威教授曾说:“‘漳州军饷’的铸造背景还有赖于进一步发掘关于漳、台一带的详细历史资料,才能确定。”许多钱币收藏爱好者,都希望“漳州军饷”这一历史谜案能早日得到圆满的解答。“漳州军饷”状呈圆形但不浑圆,制造也比较粗糙,很有可能是手工打制的,但它毕竟是我省最早,也是我国早期自制的银元,在货币史上其意义不可低佑。
  明朝中后期,外国银元开始流入我国。清末,我国门户开放后,外国银元在境内广泛流通。为了抵制外来银洋,清政府号召各省仿铸银币。光绪八年(1882),吉林率先使用机器试铸“吉林厂平”银币,但并未发行流通。光绪十三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奏请设立广东钱局,使用机器试铸银元,于十五年开铸,十六年流通于市,开我国使用机器铸造银币的先河,以后各省相继仿效。光绪二十六年(1900)度支部奏请在福建设厂,开铸银币。光绪年间,福建共铸有两种银毫,各有三个面值,即“双毫”、“单毫”与“半毫”。币正面珠圈之内均为汉文“光绪元宝”四字,珠圈上缘分别为“福建省造”、“福建官局造”字样,下缘有“库平一钱四分四厘”、“库平七分二厘”和“库平三分六厘”的记重字样。背面中间为龙图,上缘英文记地(福建省),下缘有相应的英文记重(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三分六厘)。福建官局所造币,除上述三种面值外,还有一圆面值者,此钱于光绪二十八年铸,重“库平七钱二分”,因铸额极少,现在存币发现的仅二三枚⑨,成为全国最稀有的银币。
  民国初年,福建都督府在福州南台苍霞洲旧有之铜币厂开设“福建银币厂”,开铸双角、单角和半角小银元三种。银元正面铸“中华元宝福建都督府造”字样,珠圈左右有“辛亥”二字,背面用民国陆军军旗图案(即铁血十八星旗)。每角计重七分二厘,成色为80%。然而迄今未见其中单角、半角实物。后来该厂将“都督府造”改为“银币厂造”,仍铸银币,计有二角、一角两种,正面上书“福建银币厂造”,中间书“中华元宝”,下书“库平七分二厘”或“库平一钱四分四厘”;背面为五色旗、海、陆军旗三旗交叉图案。此外福州厂在民国年间还曾铸有“贰毫银币”、“壹毫银币”、“中华癸亥”二角银币以及“民国甲子”二角、一角银币等。
  1918年五月,援闽粤军总司令陈炯明进军福建,建立闽南护法区。在漳州设厂大量铸造劣质的贰毫银币。1924年原北洋军阀李厚基部属张毅在漳州铸造含铜质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镀银贰毫银币,质地更劣。1927年秋,何应钦率领国民革命军(北伐军)东路军由广东攻占漳州。为了庆祝胜利,东路军总指挥部在漳州发行一种“革命军入闽纪念币”贰毫银币。这种纪念性银币发行不多,流通不广,一向为货币收藏家所珍爱。同时还发行一种“北伐胜利纪念币”贰毫银币,铸额虽较前币为多,但亦不多见。当亦本省所铸⑩。福建造币厂为了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分别于民国十七年(1928)、二十年(1931)、二十一年(1932)三次发行纪念银币,面值分二角和一角两种。1928年和1931年币的正面图案为烈士陵园,上面环书“黄花岗纪念币”六字;背面当中为十二角星图和面值,上环书“中华民国××年福建省造”,下书“每五枚当一圆”或“每十枚当一圆”,较为常见。而1932年币的正、背面图案皆与上述的不同,较为罕见。
  1933年至1934年,闽北革命根据地开办铸币厂(花边厂)开铸银币。为了便于向白区购买根据地所必需的物资,铸币厂铸造有小人头(即孙中山头像银币)大人头(即袁世凯头像银币)和龙番等宜于国统区流通的银币。此外,还铸造了两种专供在根据地使用的一元银币,俗称“红洋”。其一是1934年中国苏维埃造,正面上端有“中国苏维埃造”六字,下端边沿是嘉禾图案;背面上端铸有“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中间“壹圆”两字,下端沿边是两颗五角星和“一九三四年”纪年字样,重量26.3克,成色94%;其二是1934年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造,正面圆周边沿铸有“粉碎敌人五次围攻决战临时军用币”,中间是“地球图案”,中央是镰刀和斧头锤子图案,其背面和前一种币背面相同。重量26.6克,成色88%(11)。
  由于当时福建币制混乱,低成色的、劣质银辅币大量涌现,人民不胜其苦,市面常发生拒用风潮,致使通货受阻。至民国二十四甲(1935)改革币制,银币一律收归国有,禁止流通,毫银逐渐开始退出流通领域。
  注:
  ①黄庆卫、李琼霖《从铜蚶壳币谈起一试探福建古代货币的演进变革》《福建钱币》第2期。
  ②④林蔚文《福建汉代货币几个问题的探讨》《福建钱币》第1期。
  ③赴洪章、赖俊哲《浦城出土的两汉钱币》《福建文博》闽北专辑1990.2。
  ⑤徐余《开元通宝背殷铅质钱》《钱币漫话》P101。
  ⑥孙仲汇等著《古钱币图解》。
  ⑦沈世浩《一枚隆武铁范铜钱》《中国钱币》一九八九年第四期。
  ⑧1993年3月20日《福建日报》文史版。
  ⑨施嘉干《中国近代铸币汇考》P78页。
  (10)施嘉干《中国近代铸币汇考》P143页。
  (11)温振锦《闽北革命根据地货币综述》——《福建钱币》第2期。
  

 

打印】 【关闭】 
福建省人民政府 福建热线 福建新闻网 百   度 搜   狐 新浪网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地方志 山东省情网 吉林省情网 安徽省情网 陕西省地情网 湖北方志网 黑龙江省情信息网
四川省地方志信息网  闽粤赣互动发展区视窗                >>更多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Copyright © 2006 http://www.fjsq.gov.cn/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信息中心制作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梅峰路10号
备案序号:闽ICP备05021190号
Mail:fjdfzadmin@163.com
TEL:0591-87898263
流量统计:2008年10月1日至今共有 112211958 人次访问过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