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安乡网!
当前位置:安乡新闻网 > 安乡文化 > 文化沙龙 > 内容阅读

安乡走出的大诗人——阴铿

2014-06-18 10:07:55 来源:  作者:隆    龙 编辑:张钦黎 点击率: 

    早在七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汤家岗(现湖南省安乡县汤家岗村)一带繁衍生息,蕴育着古老灿烂的历史文化。公元510年,这里诞生了一位有史记载,古今一致公认的大诗人——阴铿。
    阴铿,字子坚,南北朝时期(梁陈时)的著名诗人,官至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皇帝的顾问)。祖籍甘肃武威,晋义熙末,曾祖袭随宋高祖迁居南平郡(治澧州作唐)。澧州作唐今为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在湖南省北部,澧水下游,东临洞庭湖,北接湖北省。据《湖南省志地理志》(上册)记载:安乡县西汉为孱陵县地,东汉分孱陵置作唐县,属武陵郡。往后一直到隋朝,作唐县县名不变,所属有所变动。三国作唐设南郡治,两晋时设南平郡治,刘宋时属南平内史,齐,梁时属南平郡,陈时设南平郡治。就是说,当时的作唐县从西晋开始至整个南朝时期都属于南平郡或南平。
    阴铿,作唐人,梁左卫将军子春之子。幼聪慧,五岁能颂诗赋,日千言。及长,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释褐梁湘东王法曹参军。天寒,铿尝与宾友宴饮,见行觞者,因回酒炙以授之,众坐皆笑,铿日:“吾侪终日酣饮,而执爵者不知(其味),非人情也。”及侯景之乱,铿尝为赋所擒,或救之获免。铿问其故,乃前所行觞筋者。
    阴铿传后的资料来源说明,其中《东观余论》是宋人黄伯思撰,《郡斋读书志》是宋人晁公武撰,可见宋朝人已经对阴铿的诗及其有关问题进行过较为深入的探讨。《直隶澧州志》卷16{人物二流寓》中,亦可见阴子春,阴铿父子的合传。其开篇称“阴子春,凉州姑臧人。晋义熙末,曾祖袭随宋武帝南迁至南平郡,因家焉”这里明确指出是“南平郡”。相反,在湖南地方志有关蓝山县的记载中,却没有发现阴氏一家任何线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湖南通志》(四)卷240在”经部易类”中收录了阴子春之曾孙阴宏道的着作,并对其家世进行了详细考证。
    阴铿及长,广涉史传,学识渊博;尤善五言诗,与同时著名诗人何逊齐名,世人并称“阴何”。阴铿是六朝诗歌的大雅君子,梁陈诗歌的正宗代表,五言律诗的始祖之一,为五言律诗在唐代的定型做出了突出贡献。故唐代杜甫有诗云:“颇学阴何苦用心”,又赠李白诗云:“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可见,阴铿的诗作对唐代大诗人的影响之深。
    生活在南朝时代的阴铿,面临社会动荡不安,家庭全面走向没落。整个南朝诗坛“文风下衰”,诗歌内容声色靡丽,远离社会现实。而阴铿的诗歌有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展现了平和豁达的人生境界和高尚雅洁的情操,抒发了苍凉的忧国忧民的情感,代表了诗歌雅正向上的发展方向,具有广泛的社会现实意义。“阴铿工于写景,清丽秀逸,数典琢句,声律和谐。诗歌在炼字、用典、声律、句度方面趋于成熟”,诗歌形式已发展到华美境界。
    阴铿曾有诗集三卷,因遗失仅存三十五首。今天我们重新释读诗人的作品,仿佛回到了一千四百多年前诗人生活的年代,与诗人相伴,聆听到他委婉悲怆的思乡爱国的心声,触摸到他坚贞的操守、高尚的人格和至善的人性。领略到他描绘的一幅幅清新优美的图画所浸透的淡思浓采。
    阴铿诗歌注重炼字琢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读阴铿诗歌,最大的艺术感受就是画面优美,佳句尤多。如“桂晚花方白,莲秋叶始轻”,“晚”和“轻”字的运用极为精准和形象,桂花中金桂开了,丹桂也开了,银桂花在较晚的时候才迟迟放白;莲花的叶子因为秋天的到来变轻了,写出了荷花慢慢干枯的过程。诗人写景也极为传神,如“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写得有香有色,且花水相映,花香袭流。又如“莺啼歌扇后,花落舞衫前”,把舞台的环境写得如入仙境。黄莺伴唱,花儿起舞,衬托着佳丽的“歌扇”与“舞衫”。诗人用词注重传神传情,如“莺随入户树,花逐下山风”,“随”、“逐”生动传神,极具人情。屋旁树枝摇动,不时伸入窗内,落在树枝上的黄莺随之而进;花随风飘落山下,如同追逐下山的风一样。阴铿炼字琢句的成就对后世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杜甫、李白、王维等唐代大诗人的影响更为直接。如杜甫的诗句“江流静犹浪”从阴铿的“大江静犹浪”化出;“云逐渡溪风”从阴铿的“花逐下山风”化出;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从阴铿的“天际晚帆孤”化出,等等。故杜甫在《解闷十二首其七》中写道:“陶怡性灵存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孰知二谢能将事,颇学阴何苦用心。”诗圣杜甫在此进一步表达了对阴铿的仰慕和推崇。
    诗词是最精微凝练的高级文学形式,它要求用最少的字数表达最丰富的内涵,典故这一独特的艺术手法便被创造出来,阴铿便是实践这一手法最成功的诗人。他的诗歌中典故比比皆是,且贴切自然,不着痕迹,使其诗歌具有哲理,富有美感,清省精致。如“楼似阳台上,池水洛水边。”“阳台”是楚怀王与巫山神女幸会的地方,“洛水”是洛神出没之处,语出宋玉的《高唐赋序》和曹植的《洛神赋》。诗人借用典故刻画出侯司空宅歌妓的光彩照人。又如“叶酿宜城酒,皮裁薛县冠”。《太平寰宇记》有言:“山南东道寰州宜城山美酒,俗号为竹叶杯。”《史记•高祖本纪》有言:“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诗人化用古代典籍既写出了翠竹的用途,更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抱负。阴铿用典最善援引古事以抒发现实的感悟。如“长岑旧知远,莱芜本自贫。”“长岑”既东汉崔骃,因敢于揭露,得罪外戚窦宪,“遂不之官而归”。“莱芜”既东汉范冉,曾任莱芜令,但生活仍十分贫寒。诗人以此典故表明自己秉公办事,为政清廉。阴铿的用典虽距现代一千多年,但大多数较为通俗,不但无填充之感,反倒增添了诗文的新奇和情趣。
    自小生活在洞庭湖流域的阴铿,其诗作也与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清人邓显鹤称他为沅湘诗人(《沅湘耆旧有阴铿》)。作为梁陈时期山水诗人的代表,阴铿“继承了小谢诗风,完成了山水脱离玄言,向缘情转化的过程,成功地创造了融情于景,使山水从哲理的化身变为与情灵的结合”。读阴铿的诗,能让我们从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中感受到诗人豁达的人生境界,哀怨的乡恋情绪、深厚的爱国情感和深情的离情别绪。《渡青草湖》是阴铿的代表作,全诗通过渡青草湖的所见所闻,既写出了青草湖的浩渺气氛和迷幻色彩,又把自己对形势的隐忧呈现在一叶扁舟激浪飘摇的画面上。又如《晚出新亭》,奔腾浩荡的大江与诗人不平静的心境相映衬,既显得境界浑茫,又使得情思浩荡。诗人行进江面,所见之景,或者昏淡无光,或者满目萧条,暗示出诗人面临现实心情的沉重、孤独和失望。阴铿的诗以写景见长,尤善描写江上景色,进而缘水求诗,形成更为动人的境界。
    有人说阴铿是五言律诗的始祖和奠基人,他的诗为古诗向律诗过渡树立了典范。读阴铿的诗,我们发现,无论在声调上,还是在押韵、对仗、句数方面,较之于永明体,更接近于近体诗,其显著特点就是诗歌进一步格律化。诗歌讲究平仄,追求粘对,注重对仗,限制句数。例如,阴铿诗歌的押韵模式已完全符合律诗定型之后的押韵规则,呈现了偶句末字全押平声韵的特征,没有仄韵诗,且基本上不转韵。句度和篇式绝大部分符合五言律诗要求,五言八句诗已经占诗歌总数的一半,可以看出五律成形的趋势。
    阴铿生活在时局混乱,三教合流的时代,诗篇中也混杂着道家、佛家和儒家等各种思想,其人格也难免摆脱太多的矛盾性,这与社会的现实和时代的局限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大可不必苛求于古人。诗人一生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激昂的爱国热情、深厚的故乡情感,他的诗篇雅正向上、清丽脱俗、革新求变,为祖国的诗歌树立了一座历史的丰碑。“无论什么领域,美的成功的“首创”都是可贵的,尤其是诗这一崇尚创造的国土。我想洞庭湖最应该铭记的,除了屈原,就应该是阴铿的名字“。(李元洛语)如今,诗人的故乡安乡县,又成了闻名全国的“山歌之乡”、“民歌之乡”、“诗词之乡”,诗人开凿的诗歌长河源远流长,奔腾不息。至此,我在远方为家乡祈福。

    作者简介:
    隆龙,女,湖南省安乡县城关深柳社区人,1989年7月生,现为中南大学2012级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有专著《安乡走出了范仲淹》、《刘梦苇诗歌鉴赏手记》、《天赐芳邻》、《军委委员颜昌颐》等。获2010—2013年度丁玲文学奖优秀奖。

 

37.3K
上一篇:安乡文化
本地要闻更多..
基层动态更多..
公示公告更多..
友情链接: 华声在线 新京报 光明网 百度新闻搜索 国际在线 央广网 中国新闻网 参考消息 人民网 新华网 凤凰网 网 易 腾讯网 搜狐网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