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著名文化学者南怀瑾先生于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在苏州逝世,享年95岁。南怀瑾精通易经,国学和佛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在两岸影响巨大。【最新】【网友评论】

分析评论   

南怀瑾生平简介

“国学大师”南怀瑾

南怀瑾:其著作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对无法直接了解典籍的人作了一个重要引导。[详细]

1918年3月18日,出生

1918年3月18日,南怀瑾出生于浙江省乐清柳市。

1971年,创办《人文世界》杂志

南怀瑾写的《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开始连载。

1985年,旅居美国

旅美,成立弗吉尼亚“东西学院”。 

2006年,创建太湖大学堂

2006年在江苏吴江的太湖之滨,创建太湖大学堂。

2012年去世

于苏州去世,终年95岁。

南怀瑾主要文学著作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是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成的。[详细]

《老子他说》

《老子他说》是南怀瑾为《老子》作的讲记。 [详细]

视频报道
正在加载中...
  • 著名文化学者南怀瑾在苏州逝世 享年95岁
  • 揭秘:南怀瑾曾为中共和谈牵红线
  • 蒋经国求问南怀瑾:是否让李登辉当副总统
  • 台湾蒋家王朝谢幕 学者南怀瑾成两岸桥梁
  • 93岁南怀瑾 状告侵权索赔65万
南怀瑾生平图集
上一张
下一张

国学名家南怀瑾生平图集

2012-09-21 16:36 0人参与 0条评论

南怀瑾打坐。

16
01
南怀瑾视频
南怀瑾其人:真伪大师之疑

南怀瑾是何样人物:“国学大师”还是“江湖骗子”?

其实,早在五十余年前,南怀瑾就已经声名鹊起。 1976年,根据南怀瑾演讲辑录的《论语别裁》在台湾出版,受到狂热追捧,到1988年时已再版高达18次之多;199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将《论语别裁》等南怀瑾著作引进大陆,同样掀起“南怀瑾热”。时至今日,“南怀瑾”这个名字已经堪称“名播遐迩”,誉之者尊称其为“国学大师”、“一代宗师”、“大居士”;但围绕着他和他的作品的争议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毁之者直斥其不过是一个“江湖骗子”、“篡改三教混淆古今”。 [详细]

国学大师南怀瑾:世间须大道 何只羡车行

南怀瑾大师给人的感觉永远是和蔼可亲的,具有仙风道骨之气。他说,我个子不高,但有时候架子也不少,那大多是在外国人面前。近年来,海峡两岸陆续有权威人士撰文披露南怀瑾先生作为国共密使,为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大业所作努力的史实,让我们对大师的爱国情怀增添许多敬意。 [详细]

 

许倬云:南怀瑾是奇人 有一股吸引力

南怀瑾交游广阔,佩服他的人也很多。大概是传统严谨的学问,大家觉得太枯燥,他讲的有许多很方便的途径。他叫弟子在浙江修铁路。李登辉属下的苏志诚是南怀瑾的徒弟,经过南怀瑾跟大陆的高层来往。南怀瑾写的东西,常常留下余地给人讨论:用外传、外说、他说,不一定正说。[详细]

学者张中行“痛斥”南怀瑾:让人哭笑不得

还是三四年以前,我写《禅外说禅》的时候,有人告诉我,台湾有个老人物南怀瑾,学兼儒道释,著作不少,可以找来看看。这善意我同意,可是因为懒而兼忙,竟没有找来看。日前,以偶然的机会,得见他的据说是最重要的著作《论语别裁》,为1990年复旦大学出版社据第十八版改排本。[详细]

 

余世存:南怀瑾是蒋介石捧红的“大师”

南先生一直不被学院派接纳,大概就是后者对他的杂学多少有些歧视。在真正汇通中西的明哲之士看来,南怀瑾的“被传播”,固然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等因素,但其中也有和现代人的功利心相合的一面,甚至可说是社会浮躁的产物。 [详细]

南怀瑾轶闻:天生“异人”

南怀瑾“密使事件”:作为主角斡旋两岸关系

1988年1月31日,南怀瑾从美国迁到香港还不到一个星期,一位40年未曾谋面的老朋友就找上了门,他就是南怀瑾当年在成都军官学校时的老同事、民革中央副主席贾亦斌。贾亦斌此行来香港正是希望借助南怀瑾的影响力,在两岸间搭建一个新的密使平台。 [详细]

 

南怀瑾年少曾习武遇异 弃武后才学禅

我自幼个性就好动,并嗜读武侠小说,刚在十二岁时即开始习练种种武艺。此前在六至十余岁时期则因体弱多病而日与药物为伍,且目患近视、常私自贪阅武侠小说而躲在楼上书房按图瞎练,父母固不知情。因心慕飞檐走壁,自亦练学跳梁倒挂,自己很喜欢。[详细]

揭秘南怀瑾的“教育实验田”太湖大学堂(图)

太湖大学堂,这个性质上仅是吴江市属的民办教育机构,气势和神秘度却不输学府:正统高校的知名教授和政商两界的名流追踵而至;正门的右边有块大牌子上写着一长串合作单位的名字:人民大学、法国国立东方语言与文化学院、复旦大学儒学文化研究中心等等;高高的黑漆栅栏…… [详细]

 

南怀瑾鲜为人知的婚姻史:大陆妻子忍受委屈

“在两岸情况好转后大陆的妻子曾带着两个孩子到过台湾,但那时正遇上我经营失败,生活也比较困难,就只好回去了。一别几十年,她在大陆伺候我母亲直到去世,还带大了两个孩子,吃了不少苦,也受了很多委屈。但她却无怨无尤。”[详细]

经纶三大教 出入百家言

南怀瑾:儒家是粮食店,佛家是百货店,道家是药店

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详细]

南怀瑾:儒学是中国文化核心完全是个误解

要讲中国文化,实在不能以一概万,更不可以偏概全。勉强地说,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本质影响民间社会的是杂家、阴阳家和道家之学,并非纯粹是儒家或孔孟之教。再看历史政治学术思想的运用,实质上,也掺杂了法家、道家、兵、农、儒、墨等诸家之学,并非完全属儒家学说。 [详细]

 

南怀瑾:何为道家的精、气、神

《红楼梦新证》不在“证”,而在“新”。直到今天,才被著名大学者刘再复先生点破:周汝昌的“考证”才是高峰,是“悟证先河”。此前的近半个世纪内,他的命运随着政治风云的变幻,曾不由自主地卷入到一系列的纷争中去。这一切,均由他的心血之作《红楼梦新证》所触发。 [详细]

南怀瑾谈佛学:禅宗制度下才实现天下为公

中国传统文化,素来是以儒家为主流,儒家高悬大同天下的目的,是以礼乐为主道政治的中心,由于礼乐的至治,就可以实现《礼运》的天下为公的目的,但是经过数千年的传习,一直到了唐代。才只有在佛教禅宗的丛林制度里,实现了一个天下为公的社会。 [详细]

 

南怀瑾:一百年来中国教育没目标

“我常说我们这一百年来教育没有方向,没有目的,究竟想要我们国家的孩子学成什么样子?教育方法也有问题,所以我们要重新思考。《大学》讲的内容,就是触动中国教育的一个方法。什么是教育的目的?先教做人。做人从什么开始啊?从心性修养开始。” [详细]

南怀瑾:有事不要骂政府 政府没有罪过

有人碰到事就骂政府,我说你们不要骂政府,政府没有罪过。所谓“政府”,是文字上一个符号。政府机构是水泥木头建的一个房子,政府里头的内容是官员。这些官员哪里来的?不是政府生的,是我们老百姓生的子女培养出来,送进去做官的,应该骂我们自己……[详细]

 

南怀瑾执著卫道 对“五四”新文化太偏激

南怀瑾先生议论,听上去似乎颇有几分道理,但是,他的笼统的指责,实在是不靠谱的误解和妄断。我前面说过的,“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在批评“中国文化”的时候,容或存在过于峻切的情况,但是,作为现代文化的开道者,正像鲁迅所说的那样,他们“别求新声于异邦”。[详细]

南怀瑾著书:横贯儒释道
 

《论语别裁》

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义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阐发。尤为新颖的是,作者将对原文的串讲撮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在众多《论语》章疏中别具一格。 [详细]

《禅话》

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早期禅宗的人物和史事的著作。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甚便初学者阅读。兹经作者和原出版单位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1994年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详细]

《金刚经说什么》

《金刚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它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由姚秦鸠摩罗什于弘始祥译出,问世之后,即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篡要、注解、类颂、重演、义记、采微、集解、科释、宗通、决疑、大意,直说等略种注释达一百多种。 [详细]

 

《庄子諵譁》

《庄子》文章汪洋恣肆,仪态万方,但于现代人来说,却不免有其论莫测高深,其文艰深难明之感。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南怀瑾讲解《庄子》于台北十方书院,游乎经史子集,博征佛道乃至西方宗教学术观点,阐扬《庄子》之宗旨大义,清晰明白,通俗生动,精义迭出。[详细]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关于禅、生命和认知的对话》收入了南怀瑾先生与彼得•圣吉等人的访谈对话记录。内容涉及禅宗的修持方法,以及生命科学、认知科学等,问答之间,思想深邃,充满睿智,发人深省。这组颇有深度的跨文化对谈,也凸显了东西文化汇流的趋势。 [详细]

《我说参同契》

本书是南怀瑾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更有他本人经历的诸多奇特的人和事。全书用平实的语言,由浅入深地讲解了周易、道家、丹道的有关概念和基本原理,对儒、释、道三家的一体共论,亦有不少不拘一格、独到精辟的个人观点。 [详细]

全部新闻
版权声明

凤凰网 文化频道 出品,欢迎收藏。

编辑:胡涛 杨海亮 徐鹏远 吕美静 于一爽

网友评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