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业志->--上海市政工程志->--第二篇公路->--第二章干线公路->--

第二节 市干线公路

2003/12/15 11:23:33

一、沪杭公路

沪杭公路起自人民广场,经漕溪路、莘庄、闵行,越黄浦江由西渡到南桥,再经柘林达沪浙交界金丝娘桥进入浙江省。上海市境内全长78.32公里;桥梁24座,计534.55延米。其中郊区公路从中山西路到金丝娘桥,长70.27公里。

沪杭公路上海段,初建时称沪闵南柘路。民国11年(1922年)5~12月,沪闵段建成通车,长29公里,宽8.5米,碎砖煤屑路面。民国21年,建成闵南、南柘和柘金等路段,共长47公里,宽3米,碎砖煤屑路面,并与浙江省公路连通,是一条沟通省际交通的重要公路。抗日战争期间,遭战火损坏,汽车轮渡被日机炸沉,交通中断。抗战胜利后,民国36年6月,经维修恢复全线通车。上海解放时,该公路桥梁和渡口已严重受损,经突击抢修,搭建便桥维持通车。

1956年,江苏省交通厅松江养路段,将金山卫南门至金丝娘桥长6公里路段,拓宽整修为宽7米、泥结碎石路面。1963年,市城建局养护处,将西渡至奉贤南桥姚家巷间长11.01公里路段,改建成宽7.5米、沥青灌浇路面。1968年春,姚家巷到缺长13.37公里路段,改建为宽7米、渣油表面处治。其中柘林到缺一段长3.5公里,利用海塘改建,维持沥青灌浇路面。1973年2月,为配合上海石化总厂建设,上海市奉贤县公路所将西渡至奉贤南桥姚家巷间长11.01公里路段拓宽改建成10.5~14米,沥青灌浇路面。

1992年,西渡到南桥镇,全长7.34公里,按二级公路线型进行拓宽改建,路基宽26.6米,其中车行道宽16米,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车道间设分隔带1米,两侧非机动车道各宽3.5米,设计车速为每小时80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桥梁设计荷载为汽车—20级,挂车—100。其中西渡至萧邬公路段的顾茂堂桥、郭家村桥、北横河桥,为能使供电部门运输大件的重载车通过,设计荷载标准提高到特—420验算。

二、沪太公路

民国9年12月,太仓旅沪人士拟议集资兴建沪太路。翌年5月,沪太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垫款兴建沪太路,同年9月到翌年3月建成通车。沪太路初建时,起自上海宋公园(今闸北公园),后改为大统路中兴路北,经大场、刘行、罗店达江苏省太仓县浏河镇。今以人民广场为起点,终迄江苏省界河桥,全长38.61公里;桥梁25座,计513.2延米。其中郊区公路长28.6公里(1995年)。该路是上海第一条联络邻省的路线。民国26年,沪太路被战火损坏,抗战胜利后予以修复。

上海解放后,该路由沪太汽车公司代为养护。1952年1月,苏南行政区交通处松江养路段南翔公路管理站接管该路养护工作。1956年起,逐段加铺级配磨耗层,到1960年,加固改建成碎石路。从1965年始,该路按交通部路面黑色化要求进行技术改造,通过加固改建和养护,建成宽7米的沥青类路面,共投资254万元。1979~1990年,部分路段共计14公里改建成优良样板路,经逐年改建和养护,改善和提高车辆通行能力,养护好路率也有所提高。宝山县境内桥梁于1966年全部改建成钢筋混凝土桥梁,共投资316.26万元。

1990年,沪太公路交通量平均每昼夜7650辆,其中大场段最高,每昼夜达11752辆,超过三级公路交通承受能力,造成交通严重堵塞,事故频仍。为适应上海经济的飞速发展,1993年1月起,动工拓宽改建。改建工程有:结合沪嘉高速公路建设,在沪太路汶水路交叉口建大场立交工程1.7公里。全线改建桥梁24座,桥梁设计荷载为汽车—超20级,特—300,抗震标准为6~7度。

大场立交桥以南的路段,改建为城市式道路,设计车速每小时80公里,横断面宽40米,两侧各设人行道2.50米,绿化带3.75米,非机动车道3.50米,机、非分隔带1.50米,车行道8.50米,中央分隔带1.50米。大场立交桥至界河桥为一级公路标准,设计车速每小时100公里,横断面宽40米,两侧各设边坡与边沟5米,土路肩0.75米,非机动车道3.5米,机、非分隔带1.5米,车行道8.5米,中央分隔带1.5米。机动车道均为水泥混凝土路面,非机动车道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该工程由沪太路工程指挥部组织实施。施工中,大场立交桥两端采用粉喷桩解决高填土沉降。1994年11月,除大场立交桥外,改建工程基本竣工并开放交通。1995年12月26日,沪太公路32.47公里(包括市区入城段3.87公里)全线建成。

三、沪南公路

沪南公路自人民广场起,经北蔡、周浦、航头等集镇,终迄南汇县惠南镇东门,全长46.04公里。其中郊区公路从杨高路至惠南镇,长37.88公里。

民国25年秋,南汇人士夏履之等筹组浦东长途汽车公司,翌年春投资兴建上南县道,施工期间因日军侵华而中止。抗战胜利后,由浦东地方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垫款兴建周浦至塘桥间公路,民国35年10月动工,翌年8月通车,为碎石路面。解放初期,沪南公路仍由公司管辖,因修复工程大,公司垫款施工困难而提请市政府予以拨款修复通车。

1955年,沪南公路川沙县段,宽3~3.5米,碎砖煤屑路面。1963年起,川沙县工务所将川沙县境内段。改建成宽7米沥青类路面。1969~1982年6月,沪南公路塘桥至新开河段逐年进行分段改建,路面全部拓宽为10.5米,有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和部分沥青灌浇路面,共投资197.72万元。1986年底,配合浦东洋泾地区埋设污水管道,将沪南公路郁家浜桥处长1.8公里路段,拓宽成14米、沥青混凝土路面。

沪南公路新开河到南汇县惠南镇路段,1961~1964年,加铺磨耗层、道渣,部分路面拓宽改善到3.5~6米。1964~1970年,将碎石路面全部拓宽成6米宽的沥青类路面,桥梁改建成水泥混凝土桥梁,设计荷载标准为汽—18,拖—80。1975~1987年底,又将6米宽路面全部拓宽到10.5米,投资2020万元。

为适应浦东新区开发,配合芦潮港码头建设,1993年起,按二级公路标准实施拓宽改建。自新开河至南汇油脂厂,全长28.64公里,路基宽27.50米,其中车行道16米,两侧土路肩各宽0.75米,非机动车道各宽3.5米,分隔带各宽1.5米,车行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桥梁共18座,设计荷载标准为汽车—20级,挂车—100级。工程于1994年底竣工。

[沪南公路]

四、上川公路

上川公路自浦东大道庆宁寺附近的浦东轮渡码头处,经洋泾、金桥等乡镇,终迄川沙县城厢镇与川周公路相会,全长22.33公里,桥梁25座。其中郊区公路从浦东大道至川沙县城,长21.4公里。

民国10年,川沙交通工程事务所会同上海浦东塘工善后局,拟议筹建上川县道;同年7月31日,上海、川沙两县同意筹备修筑。该线路自川沙县城西门三灶港为起点,达庆宁寺浦东轮渡码头,长约19公里,土路基宽10米,路幅为13.34米,建桥17座,为晴天可通之土路。工程于民国11年2月正式开工,路成后,因发起人黄炎培等发现长途汽车经营不利,决定改铺钢轨行驶机车。民国13年4月,上川交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翌年10月,该公司与上海浦东塘工善后局和川沙县交通事务局订立租用上川县道合同,租用期为30年。不久该公司在上川县道路基上铺设窄轨,于民国15年7月10日,全线建成通车。路基全改为宽16.7米,全长21.33公里,后又延伸到小营房。至上海解放前夕,上川铁路因历经战火洗劫,道路设施毁损惨重,经营维艰。

解放后,上川路经整修恢复通车。但小铁路运输难以适应日趋繁忙的运输量,而且机车设备简陋,性能低劣,又有平交道口百余处,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于1975年12月,将该路拆轨改建,并将所拆铁轨支援海丰农场,解决围堤运输之需。1976年7月,川沙县工务所抽调技术骨干,组成施工队伍包干上川路改建工程。1978年底,全线除小部分路段因沥青供应有缺口,暂用渣油表面处治外,余皆完成沥青混凝土路面铺筑,路面宽7~10.5米,投资561.48万元。

1978年3月,川沙县交通建设局按县政府总体规划,改建川环西路及搬迁川沙汽车站。改建后,该路又建桥4座,路面宽10.5米,上川公路延伸总长为22.33公里。1985年11月,川环西路拓宽成12米、沥青混凝土路面,两侧非机动车道各宽4米,人行道各宽5米,机动车、非机动车车道间设1米宽绿化分隔带,投资309.99万元。

上川公路绝大部分位于浦东新区,与浦东大道、杨高路、川北路等连接成网。

五、塘川公路

塘川公路是沪川公路郊区段一部分,西起沪南公路龙东路口,沿龙东路向东至金张公路,向南至陆家大桥,再向东经川沙县城厢镇,东迄川南奉公路。长20.7公里,是二级公路。路幅为25米,路面宽15米,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两侧路肩和人行道各5米宽。桥梁18座,计731.26延米,设计荷载标准为汽车—20级,挂车—100。

川北公路建于民国26年,从川沙城厢镇经药师庙、对面街至张江四眼庙。民国35年,当地商界人士筹组汇北交通公司筹款整修北蔡至张江间土路,始通汽车。

上海解放后,川北公路北蔡至小营房19.58公里土路拓宽成6.5~8.5米,1956年3月开工,次年8月竣工通车。1964年,该公路北蔡至川沙段改建,路面宽6米,投资66万元。1967年5月,桥梁全部改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投资374万元。1979年4月,川沙县城厢镇至对面街路段2.79公里,因兴修水利改线,建桥2座,改线段路面宽10.5米,投资96万元,由川沙县农田基建指挥部拨款。1981年6月,张江镇段0.3公里,改建成宽14米,沥青混凝土路面。经历年改建,川北公路全线实现路面黑色化,桥梁永久化。

1987年12月,由于该路交通量日渐增加,车道狭、线形差、事故多。为适应浦东开发开放需要,经市、县规划部门和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同意,塘川公路规划红线为40米,平面线形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纵断面按二级公路标准实施。全线分3期实施:第一期西段工程,1988年10月开工,由沪南路龙东路口起至陆家大桥前水泥厂,沥青混凝土路面,长6.44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长3.13公里;桥梁7座;1989年底竣工。第二期东段工程,1990年初动工至11月竣工,陆家大桥至川沙县城段,长7.7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桥梁8座。该工程被列为1990年市府实事工程之一,由市公路处、川沙县、宝山县、南汇县公路所和浦东市政工程公司施工。工程实施时,市公路处为保证施工质量成立工程施工监理部,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监理,取得较好效果。第三期工程,1991年开工至年底竣工,由川南奉公路到川沙县城,长3.5公里。塘川公路工程总投资1.2亿元,全线通车后,与沪南、川南奉等公路连接,方便了浦东新区交通。

六、朱枫公路

朱枫公路北起青浦县朱家角,过县界和尚泾,到金山县枫泾镇,与亭枫公路相接,全长27.72公里,桥梁40座。

青浦县西南水乡地区,历来陆路交通不便,到70年代,仅有行驶拖拉机的土路,对城乡物资交流、村民生活和战备交通均带来不便。1970年,市公路管理所(今市公路处)编制“四五”国防公路计划,将朱枫公路列为新建项目。1971年9月,该路北段由市公路处直接组织力量正式开工,土路基工程由沿线公社抽调劳动力完成,1973年8月竣工。建成后的北段长20.22公里,沥青贯入式路面,宽6.5米,桥梁27座,其中1座单孔桁架拱结构桥,净跨72米。该工程共用经费389.3万元。北段建成后,因部分工程质量较差,青浦县公路管理所于1984~1990年,对该路段和桥梁分期进行大修或中修,共投资632万元。

1979年,市公路处计划辟通朱枫公路南段公路(金山县境内),1983年底开工,1986年9月竣工。南段工程长7.5公里,建桥13座,沥青灌浇路面,宽7~10.5米。共投资946.39万元。1989年,金山县公路管理所将该段内4公里长路段,建成优良级标准路段。

朱枫公路全线通车后,减轻松枫公路交通压力,使上海经青浦至杭州增加一条新线路。

[朱枫公路]

七、陈海公路

陈海公路呈东西走向贯穿崇明全岛,东起陈家镇,经堡镇、城桥镇等,西迄新海农场接北沿公路,全长71.97公里,宽10.5~15米,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桥梁41座。

民国17年,崇明县政府决定兴筑县道,向大通纱厂贷款3万元作筑路经费。翌年3月,实地勘测,划定以县城为中心,东至陈家镇称崇东公路,西至三星镇称崇西公路。民国18年底,工程动工,次年5月,完成15公里。因财力、物力和技术条件不足,工程时断时续,仅部分路段勉强维持通车,直至民国21年10月,全长66公里、路面宽7米的县道才全线贯通。该路质量低劣,损坏严重,至民国26年,已难以通行。民国37年,部分车商自行集资垫款进行局部修理,至解放前夕,全县勉强通车路段为庙镇至陈家镇段。

解放后,陈海公路列为省道,由江苏省政府拨款修缮,并发动群众修路护桥,1952年全线恢复通车。1954~1958年9月,陈海公路在当地驻军和村民支持下,结合兴修水利改建成晴雨通车的简易碎砖路面。1959年11月,修建通到新海农场间土路,1963年,又改建成煤屑路面。

1974年起,将62.6公里长路段,进行拓宽加固和部分路段改善,截弯取直改建13.51公里,3.5米宽碎砖路面改建为12米宽沥青类路面。1987~1991年12月,陈海公路堡镇到城桥镇段改建成4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

陈海公路改建后,成为崇明岛东西向主干线,与岛北侧北沿公路平行,并在西端相衔接,为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八、月罗公路

月罗公路曾名宝罗路,系宝嘉公路中段,东起宝山县月杨路,西至沪太路,长8.64公里,宽14~1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桥梁3座,板涵1座,除潘泾桥设计荷载标准为汽车—20级,挂车—100,其余荷载标准为汽车—20级,挂车—300。30年代,宝山罗店镇为该县商业最盛地区,但陆路交通运输甚为不便。民国25年1月4日,上海市政府向工务局发文令筑罗店至宝山县城直达公路。同年1月26日开工,长14.97公里,宽6米,煤屑路面,土路基宽7.5米,建桥5座,改建3座,用经费10万元(法币),3月28日完工。民国25年9月,宝山城淞杨长途汽车公司通车运营。宝罗路自建成至1949年,经几次小修,一直维持原公路等级。

从1958年起对该路进行改建,到1965年,煤屑路面全部改建为碎石路面。1970年8月起,市公路所投资84.48万元,将宝罗路逐段改建成7~9米宽的沥青类路面。

1979年,为配合宝钢总厂建设,宝罗路先期改建东段(月杨路以东),长3.08公里和2座桥梁,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宽14米,投资243万元,在宝钢总厂厂外道路工程项目列支。1979年3月~1981年12月,又将月浦镇蕰川路段长1.15公里拓宽,改建成14米宽,沥青混凝土路面,投资73.93万元。1980年4月,宝钢总厂投资24.03万元,将蕰川路至马泾桥新村西侧0.66公里拓宽为14米,沥青混凝土路面。1985年,宝罗路因起点改变,实际长度调整为8.64公里,并改名月罗公路。

随着经济发展,交通量增长迅速,月罗公路西段,马泾桥至罗店镇交通阻塞严重。从1985年起,宝山县政府与市市政工程管理局及市公路处数次磋商改建。1989年,市公路处将该段改建列入年度计划,于1990年3月开工,1991年12月初竣工。该段改建工程,东起蕰川路,西至沪太路,长7.26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宽15米,总投资2915.64万元。

月罗公路沟通宝钢总厂和石洞口电厂,连接沪太路,为上海北部地区一条运输干道。

九、亭卫公路

亭卫公路北起车亭公路和南亭公路交叉口,西至金山卫上海石化总厂接纬六路,全长21.6公里,宽14米,水泥混凝土路面,按一级公路标准设计、二级公路标准实施,新建桥梁38座,设计荷载标准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该工程由市政设计院设计,1989年2月动工,1990年10月建成通车。

1985年,市公路处规划上海市公路交通网络时,与上海石化总厂、金山县政府,数度商讨共同投资兴建亭卫公路。同年11月,提出建设方案。1986年7月,上海市建委批准该公路实施方案。1989年9月,前期动迁工作完成,由金山县征地事务所实行征地包干,总额为1492.75万元。1988年,金山县建设局组成亭卫公路指挥部。1989年2月正式开工。工程由上海市第一市政工程公司、上海市第二市政工程公司和金山县公路所承建。该路被市政府列为1990年度实事工程之一,经2000余名建设者精心施工,于1990年9月竣工。

工程施工期间,因沥青混凝土路面变更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原材料调价及其他原因,工程总投资达1.1亿元(其中上海石化总厂投资3000万元,补材料差价200万元)。

在亭卫公路施工中,进行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粗糙度的试验,试修0.2公里掺不同比例和采用不同施工工艺的铁钢砂路面,取得有关数据,为高等级公路建设积累经验。该公路在建设中首批实行工程监理制度,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亭卫公路建成后,金山卫地区交通运输压力得到缓解,为上海石化总厂的发展创造良好交通条件。

[亭卫公路]

十、外青松公路

外青松公路起自嘉定县外冈沪宜公路,经安亭、青浦、佘山,到松江县与沪松公路交会,是上海西部郊县南北向交通要道。由外安路、青安路、青松路组合而成,全长44.26公里(其中1.27公里与沪青平公路重合),宽7米,沥青类路面;桥梁55座,计872.68延米。

外安路由外冈沪宜公路至曹安路,长9.39公里,桥梁12座。该路于民国23年底动工,民国26年初完工,泥结碎石路面,宽3~4米,后因战争损坏严重,解放前夕桥梁被炸毁而交通中断。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组织力量抢修恢复通车。1959年,市城建局投资52.47万元,将外安路改作沥青表面处治。1962年,该路达三级公路标准,开始通行公交汽车。1979~1981年3月,市公路处投资135.44万元,将外安路全部改建成7米宽、沥青类路面。从1983~1985年,又对外安路全线实施三层式沥青表面处治。1986年被列为公路样板路之一。

青安路从安亭曹安公路起到青浦县城,长16.6公里,宽7米,沥青类路面。该路建于民国26年,建成不久遭战争损坏,后曾整修。上海解放前夕又遭国民党军队破坏。

该路初建时宽仅3.5米,1959年,加铺碎石磨耗层,改建桥梁21座,投资215万元。

青松路青浦段,由青浦县城到松江县交界处,始建于1960年,长6.63公里,宽5.5~7米,泥结碎石路面。1964年初到1965年3月,进行全线路桥加固。1975年起,青浦县工务所对外青松公路青浦段,逐段拓宽,改建成宽7米、沥青类路面,共投资518.85万元,该路段有桥梁10座。

青松路松江段由上松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民国25年垫款兴建,路面宽3.5米。上海解放后,于1953年修复通车。1970年,松江县工务所将该段按三级公路标准改建,渣油表面处治,宽6.4~8米。1971年后,该段路面又改建成渣油拌和细粒式面层,长10.37公里,桥梁12座。

外青松公路连接嘉定、青浦和松江3县,并连通204、312和318三条国道。

十一、川南奉公路

川南奉公路自川沙黄家湾起,经南汇县惠南镇至奉贤县奉城护塘角,全长59.06公里;桥梁37座,计1298.92延米。该路是连接川沙、南汇、奉贤3县的主要公路。

川南奉公路北端川沙县境内段,原为钦公塘海堤(又称外捍海塘),建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防汛堤面坚实平坦,为当时附近地区通行大道。民国25年,上川交通股份有限公司在川沙县小营房至南汇县祝桥段铺设铁轨行驶小火车。解放前夕,海塘受国民党溃军破坏,不能正常通行。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即组织力量抢修遭破坏和台风袭击损坏的海塘。1950年,小营房向北至黄家湾段,堤面加铺碎砖,以利雨天通行汽车。1956年,川沙县江镇到南汇县惠南镇,通行小型公交车,正式定名为柘南川黄公路,路面宽3米。1965年,市公路所将江镇到川沙县段小铁路拆轨改建公路,路面宽6米。从1966~1973年,逐年逐段将川沙境内段改作渣油表面处治,宽4.5~6米。1982~1990年间,该段基本拓宽改建成沥青灌浇路面,宽7~10.5米,共投资1354.29万元。北端全长24.74公里,其中黄家湾至川北公路15.45公里属县道,桥梁9座。

南汇县境内段小铁路,初建于民国25年,利用钦公塘堤面土路建成,抗战胜利后,改为公路。上海解放后,闵行公路管理站查实南汇县段长23.6公里,碎砖路面,桥梁16座。1960~1963年,该段改建,加铺碎石磨耗层。1970年,该段用渣油进行表面处治。1972~1976年,进行降坡拓宽,改建成7米宽、沥青类路面,共投资281.35万元。全段长22.02公里,桥梁21座。

奉贤县境内段利用钦公塘海堤筑成,曾称四柘公路,解放前夕,该段遭到损坏。上海解放后,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通车。1961年,部分路段建成泥结碎石路面。1981年底,将三团港桥到南汇县街4.33公里,拓宽改建成宽7米、渣油路面,投资158.43万元。1984年4月,将该段洪庙路段1.74公里改线,沥青类路面宽7米。1985年,对奉城东门至三团港东门至护塘角段6.28公里,实施降坡改建,路面宽7~10.5米。到1990年,该段长12.3公里,桥梁7座。

川南奉公路改建后,便捷川沙、奉贤、南汇3县之间的交通。

十二、蕰川路

蕰川路自纪蕰路蕰藻浜起,经宝山区顾村、杨行、月浦、盛桥等乡镇至新川沙路,全长19.5公里。纪蕰路蕰藻浜到盛桥段,沥青混凝土路面,宽14米;盛桥至新川沙路段,沥青类路面,宽7米;全线桥梁19座,设计荷载标准为汽车—20级,挂车—100。

1975年,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批准宝山县兴建蕰川路,列入社场道路实施。1976年春开工,全线分段施工。1977年6月,盛桥至马泾桥段先期建成,通行淞盛线公交车。1978年4月,马泾桥到蕰藻浜段建成通车。嗣后,蕰川路被列为宝钢总厂外围公路,由市公路处的江湾、南翔、闵行等工区及宝山公路所等对盛桥至蕰藻浜路段拓宽改建,以原路边线为中心线,向东拓宽7米,改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宽14米。1978年3月开工,1980年10月竣工。

蕰川路建成,方便市区到宝钢总厂和石洞口电厂的交通,日交通量达4417辆次,辟有彭盛、彭果、淞盛等公交线路。

十三、沪松公路

沪松公路自人民广场,经漕河泾镇、上海县七宝镇、松江县九亭乡、泗泾镇、洞泾乡,到松江县北门。全长40.5公里,桥梁32座,计629.3延米。其中,虹梅路至松江北门,长29.87公里,为郊区公路。

民国24年,上松长途汽车公司与松江县政府签订借款筑路专营合约,辟建松江新东门至泗泾一段路线,计长14公里,于当年10月1日竣工通车。民国26年4月开工的漕宝公路(漕河泾镇至七宝镇),由沪闵长途汽车公司贴费4.5万元、上海市工务局筹款2万元,于同年8月底建成。该路土路基宽7.5米,煤渣路面,宽3米。1953年,江苏省交通厅决定新建泗泾至七宝一段的沪松公路。松江县人民政府即组建沪松公路筑路指挥部负责施工,于1957年上半年建成。该段路基宽15.5米,路面宽3.05米,泥结碎石路面。至此,该路全线贯通。

1958年,建设漕河泾新兴工业区,沪松公路实施分期拓宽改建,其中桂林路至七宝镇,长6.75公里。1960年,改建成沥青灌浇路面,成为上海县境内第一条黑色路面公路。至1962年底,该路为7米宽车行道,沥青类路面。

随着松江卫星城形成,为适应交通发展需要,80年代,市公路处决定改建拓宽沪松公路为二级公路。1980年9月和1981年3月,松江和上海两县公路所,在各自境内相继开工,1984年底建成。用地宽18.5米,路面宽13.5~14.5米,车行道宽10.5米,22厘米三渣基层,5厘米粗粒式、2厘米细粒式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部分城镇路段改为城市式道路。全线新建、改建桥梁23座,拆除桥梁1座。桥梁车行道与路面同宽。荷载标准一般为汽—18、挂车—80。由上海和松江两县公路所、松江县泖江和佘山水利工程队、新浜桥梁工程队、水利局桥梁管理所、铁道部二十局等7个单位承建。两侧路肩换种常绿乔木香樟、中山柏和落叶乔木。

松江县新建三渣拌和场。利用粉煤灰三渣作基层,首次在松江用场拌法施工。由上海市市政工程研究所现场指导,部分路段在沥青中掺用S1、S2型活化剂进行试验。

沪松公路改建中,松江县政府实行优惠政策,拓宽用地不作征用,不吸收劳动力,一次性经济补偿每亩1400元,免除农业税和征购任务;对全民单位的土地征用无偿调拨。

改建工程由上海县和松江县公路所设计,桥梁由市政设计院设计。

沪松公路改建后,改善了路况。1990年昼夜交通量已达10714辆次,较1982年昼夜交通量1556辆提高6倍;促进沿途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两县经济发展,沟通上海、浙江间的联系,发挥积极作用。沪松公路是上海市第一条二级试点公路,为上海发展二级公路积累经验。

[沪松公路]

 

1995年上海市干线公路表

序号

路线名称

路线编号

市境内路

线起点

市境内路

线终点

全称

简称

1

烟台-上海

烟沪线

G204

葛隆

人民广场

2

上海-伊宁

沪伊线

G312

人民广场

安亭市界

3

上海-聂拉木

沪聂线

G318

人民广场

金泽市界

4

上海-畹町

沪畹线

G320

人民广场

枫泾市界

5

沪川公路

沪川线

S101

人民广场

川南奉公路

6

沪南公路

沪南公路

S102

人民广场

川南奉公路

7

沪杭公路

沪杭线

S103

人民广场

金丝娘桥

8

沪松公路

沪松线

S104

人民广场

松江路神庙

9

沪嘉高速公路

沪嘉线

S105

人民广场

嘉定收费亭

10

沪太路

沪太线

S106

人民广场

界河桥

11

川南奉公路

川奉线

S201

川北公路

护塘角

12

杨高公路

杨高线

S202

江海路

上南路

13

上川公路

上川线

S203

黑木桥

川北公路

14

周南公路

周南线

S204

恒大桥

周浦

15

吴宝路

吴宝线

S205

老青沪路

漕宝路

16

七莘路

七莘线

S206

沪青平公路

沪闵路

17

新奉公路

新奉线

S207

沪南公路

川南奉公路

18

车亭公路

车亭线

S208

北松公路

南亭公路口

19

亭卫公路

亭卫线

S209

南亭公路

纬六路

20

松金公路

松金线

S210

松江路神庙

沪杭公路

21

朱枫公路

朱枫线

S211

沪青平公路

亭枫公路

22

澄浏公路

澄浏线

S212

市省界

嘉罗路

23

嘉方公路

嘉方线

S213

沪宜公路

沪青平公路

24

外青松公路

外松线

S214

沪宜路外冈

沪松公路

25

蕰川路

蕰川线

S215

钱陆路

蕰藻浜路

26

莘松高速公路

莘松线

S301

沪闵路

松江收费亭

27

北松公路

北松线

S302

沪闵路

松江路神庙

28

北翟路

北翟线

S303

4号桥

诸翟北翟路

29

北青公路

北青线

S304

北翟路

外青松公路

30

周祝公路

周祝线

S305

川南奉公路

沪南公路

31

航南公路

航南线

S306

沪南公路

沪杭公路

32

南奉公路

南奉线

S307

川南奉公路

沪杭公路

33

南亭公路

南亭线

S308

沪杭公路

松金公路

34

宝安公路

宝安线

S309

蕰川路

宝安公路

35

月罗线

月罗线

S310

月杨路

沪太路

36

嘉罗线

嘉罗线

S311

沪太路

嘉定南门

37

陈海公路

陈海线

S312

陈家镇

北沿公路

当前访问量: 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