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余姓总源与分支
2013-11-21 21:12:18 来源: 作者: 【 】 浏览:2146次 评论:0
余姓总源与分支
⒈来源于祖先由余名字中的“余”字演变而来。相传,其远祖黄帝数传至周武王,有子叔虞,被封于唐,后来其子又移封于晋,为晋侯。叔虞裔孙晋哀侯,生子由余,避乱于西戎。后来出使秦国,见秦穆公,深为折服,遂拜为上卿。秦穆公有了由余的辅佐,一举灭掉西戎十二国。成为西方盟主。由余去世以后,他的子孙便以余为姓,以示出自这位名贤之后,并以此来纪念自己的祖先。

⒉出自大禹之后。夏朝时,夏主少康的庶子无余被封为越王,无余的子孙中也有人以他名字中的余为姓。

⒊出自大禹的第三子空(又名罕),被封为余度王(一说余庆王),其后代以祖先爵号为姓。

春秋时,齐国有人以“余丘”为姓,后来又简化成余。


其他姓氏改成余姓的,是为余姓的分支来源,不是余姓的总来源。

余姓分出或者改成其他姓,并不说明全部就是余姓改的,只有分支是余姓改的。

余徐涂佘俞五姓联宗,没有分清其中原因,而各执一词。


(余徐涂佘俞五姓联宗,系出于余姓祖先避祸改姓的史实。据台湾基隆市余徐涂佘俞姓宗亲会的资料介绍,秦时有余振魁仕秦,得罪秦王,秦王欲诛余氏家族。余夫人乃率靖宁、景宋、端宁、起宁四子出逃,并改立徐、涂、佘三姓,共分四姓(俞姓情况不详),余居下邳,徐居东海,涂居南昌,佘居新郑。自此余氏三族,支分派别,繁衍于后世)。

徐余涂佘俞五姓联宗之辨析 
         徐、余、涂、佘、俞五姓联宗,很乡人认为理所当然,有的人却不以为然。实际的情形究竟如何?且看看正面和反面两种不同的意见。

       正面的说法,认为徐、涂,佘三姓(不包括俞姓),都是距今两千两百多年前分支自余姓。此一说法﹔民国五十四年出版的台湾「余徐涂佘俞氏族谱」中,有一篇「余徐涂佘氏始祖源流」,说明得相当清楚,是这样的:「考我余之先﹔出自黄帝之子曰囂…:至文王昌、武王发,诵其弟曰叔虞。又三十余世至晋,有后裔曰由余,因晋朝纲不振……及身离晋游戎,戎主任之,出使于秦。秦穆公问治国之良策,对曰……。后戎主累曰骄奢荒酒乎色,由余屡諫不行,君臣反目,遂復归于秦。 
秦穆公闻由余归其国,喜于郊外迎之,拜为上卿,遂大用由余之针策,并国十二,辟地千里,皆由余之力。余族自由余之后,居住秦州。
        至秦始皇陆,有余振魁,官居吏部尚书之职。始皇在位四年,金奖殿传旨焚书坑儒,抽、派人丁筑万里长城,因此吏部尚书上廷諫正,秦王大怒欲罪诛余振魁,余氏宗族幸蒙各部大臣保奏 至三年得赦。
正夫人黄氏,生四子,是靖寧、次景寧、三端寧、四起寧﹔二夫人王氏生三子,名端寧返朴、延率、一女名淑娘。正夫人黄氏原是縲城都里人,夫人年方十八岁,梦见七星墮地,四星分散,孤星伴月,徘徊十步,分变四郡地图。
        秦王无道时,夫人年三十矣,带四子遁郡州,于九月十五日末时渡揭子江,撮土为香,叩拜天地日月三光,另立徐、涂、佘三姓,共分为四姓,分散郡州,余曰下邳,徐曰东海,涂曰南昌,佘曰新郑,传于后世,子孙永记勿忘。自此余氏之族,散入诸国,支分派別,日益藩衍…]。
        根据上述正面的说法,则徐氏的得姓差不多有两千两百多年的歷史,是周成王之弟叔虞的裔孙,也就是春秋时代晋国公族的后裔,他们远祖的活动地区,则在秦国未发达前的所在地,亦即现在的甘肃、陕西一带。当然,周朝的王室,都是黄帝的姬姓后裔,所以徐姓如果真的是分支自余姓,则他们所引以为荣的黄帝世系,仍然没有两样。
        当年余振魁四个儿子的分支为四个姓,据台湾「余徐徐佘俞氏族谱」的记载,各姓的始祖为:下邳余氏,传自长子余靖寧﹔东海徐氏,传自次子余景寧﹔南昌涂氏,传自三子余端寧﹔新郑佘氏,传自四子余起寧。
再看看反面的说法。此一说法,当以民国五十五年台湾「云崖探玄]公派下裔孙徐涌秀和徐庆铣所合撰的一篇「徐余涂佘四姓剖说」,最具有代表性。该文指出:
余等对本族谱,研究姓氏来源,经有数载,徒然隔鞋搔痒,共有四说论之:一说,夏禹治水有功,封于徐﹔二说, 乃黄帝之裔封于徐﹔三说,宋代余美娘时,分余徐涂佘﹔四说,秦皇时代有余振魁,因忠諫致祸,始分徐涂余四姓。
        以上四说,以一、二两说较为符合,…惟四说,查无根据,始加以疑之,更难如信,余等究此,遂至国立图书馆,分別阅览万姓统谱,四库全书等有关姓氏书籍,祥以遍阅,结果无余振魁名字。但按余振魁当年系在秦皇驾前为吏部尚书諫议官,大名鼎鼎而毫无记载,恐有遗漏,再以遍次查阅,查无其名,亦无其字,余等曷胜愕然,由此对本徐氏加予研究来源,其实乃黄帝裔伯益之子,夏时受封于徐,斯是按图索驥,衷心愉快,同时摒弃依草附木之感。
        论夏时系五帝后,在商之前﹔而秦代系周春秋、战国之后。如夏初至秦,有一千九百八十六年之久矣,距雕如天壤之隔,似此细查第四说,完全是谬论,乃人故意捏造耳!愿后人绝不可任信,冀我同宗,对本国歷代史事,互相研究,切不同遭人说谎瞒之。
         余涂佘三姓,各有其因:余,下邳商音,秦由余之后,以王父字为姓,望出新安,按余氏隗姓国,余满为赤崔隗姓﹔涂,南昌洪州,因水为姓﹔佘,齐公族食采佘丘,故以为姓。细考徐余涂佘四姓,乃是字序相似,故呼称为半斤祖叔而已,余并无疑义。…
       正、反两面的意见,都是这样的振振有辞。那么,可不可能会是下面的一种情况──伯盆的次子若木,于夏初受封于徐国,他的后裔,是其后徐氏家族的主流﹔到了秦朝,余振魁的儿子余景寧改姓为徐,又为古老的徐氏家族加入了一支生力军?
        这种情形,在过去我国许多姓氏家族的形成过程中,是经常有的,所以对于徐余涂佘四姓的联宗,正、反两面的意见也很可能都有道理。不过,刊载在香港徐氏宗亲会会刊的一篇「徐得氏与东海名堂號」,却坚决反对这种折衷的看法,认为徐氏家族只有系出伯益的一种源流。该文曾引经据典,举出了许多的理由,摘要如下:「…徐氏初封,其国实只不过今安徽泗县附近﹔不应山西东南(今长治北犁城西)的赤狄之地,復有以徐为氏之族。……赤狄既系隗姓,族系已自不同,亦断无隗姓甘冒贏姓东目之名,以氏其子族之理。易言之,如谓徐氏有二,事实窒碍难通。
        那么,这问题究竟如何解决?我认为:世本氏姓篇,本有西戎,由余之子以国为氏的余氏,余、徐二字,古音相同,字形相近,本易讹误,国语写官讹误在前…踵谬于后,因而致此纷紜,绝不是赤狄之地,真有另徐氏﹔徐氏之族,別有赤狄血统」。
        总之,徐余涂佘四姓的应否联宗,迄今仍然是一个得不到確切结论的问题,如何解开这个问题,尚有待今后的努力。当然,俞姓的加人,也令人有困惑之感,因为,根据有关姓氏古籍的记载,俞姓的出现,的確甚早,在黄帝时就有一位良医叫作俞跗,后来,春秋时代郑国和楚国的公族,也有以俞为氏的。不过,俞姓究竟是怎样跟徐余涂佘四姓扯上关系而有联宗之谊,实在就需要更进一步找出令人信服的証据了。

95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余氏 文化 姓氏 历史 余姓 责任编辑:yujpa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余姓的新安堂与古姓的新安堂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相关文章

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