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网站首页>>信息公开>>政府文件

中共惠州市委办公室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开展“惠州精神”学习宣传实践活动的通知

惠市委办发〔2008〕13号

各县(区)党委、人民政府,市直和驻惠各副局以上单位:
       我市自2007年9月25日启动惠州精神大讨论活动以来,发动全市各级、各界群众和市内外专家学者对“惠州精神”进行了热烈的大讨论。在反复酝酿、仔细推敲和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经市委研究同意,确定以“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为“惠州精神”表述词。崇文厚德,就是推重民主、科学、法治、进步,以厚德育人,是我市提升市民综合素质,依法治市与以德治市双管齐下,构建和谐惠州的切实举措;包容四海,就是海纳百川,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兼容并包,是我市“新客家,老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本地人,外地人,在惠州工作就是惠州人”的真实写照;敬业乐群,就是敬重事业,热爱群众,善于与同仁共谋事业,共同奋斗。这12个字普遍认同、简单易记、琅琅上口,既体现了惠州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又具有鲜明的延续性、地域性、时代性和前瞻性。
       为了更好地弘扬“惠州精神”,使“惠州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广大市民提高自身素质、展示良好风貌的精神动力,经市委同意,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惠州精神”学习宣传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有步骤、有计划的集中学习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市民充分理解和把握“惠州精神”的深刻内涵,形成人人关注、人人知晓、人人实践、人人弘扬“惠州精神”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全体市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振奋精神,同心同德,推进惠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二、学习宣传实践活动安排
       1、各地各单位要通过召开学习会、座谈会、主题征文等多种学习形式,力求充分理解和正确把握“惠州精神”的深刻内涵、时代意义和实践要求等,初步树立具有鲜明惠州特色的共同价值观念。
       2、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以“惠州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摄影、书画、征文等竞赛活动,动员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到“惠州精神”的学习、宣传、实践中来。市各有关单位要组织创作宣传“惠州精神”的文艺作品,广泛运用社区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艺、农村巡演等形式,采用通俗易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生动形象地宣传“惠州精神”。
       3、各县(区)要统一制作各种宣传标语、横幅、广告牌,在主要道路、闹市区进行宣传;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作宣传口号和宣传画等,利用各种宣传文化教育阵地来广泛宣传“惠州精神”;各居民社区要在阅报栏设立宣传“惠州精神”的专栏;各学校要利用黑板报、橱窗等阵地,进行“惠州精神”宣传。
       4、市各新闻单位要开辟有关“惠州精神”的专栏、专版,综合运用言论、述评、专访、通讯等各种形式,及时报道开展宣传倡导和弘扬实践“惠州精神”的动态活动和市民反响。同时,要策划制作“惠州精神”系列公益广告,通过报纸、电台、电视台反复刊播,以扩大影响力。
       5、各地各单位要深入挖掘与“惠州精神”相符合的典型人物、典型事例,通过宣传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引导群众效仿学习,带动全社会积极实践“惠州精神”。
       6、为确保“惠州精神”的宣传推广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取得实效,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市文明办等单位要具体协调组织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组织一批解读文章。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牵头组织一批解读文章在《惠州日报》上发表。二是设置一个电话等候铃音。2008年5月,由市文明办与中国电信惠州公司、中国移动惠州公司、中国联通惠州公司、中国铁通惠州公司联系,以“惠州精神”表述词为主要内容的歌曲设置一个电话等候铃音。三是编辑出版一本书。2008年上半年,由市社科联编辑出版一本反映社会各界研讨何为“惠州精神”,以及如何通过弘扬“惠州精神”来促进本市、本行业和本单位科学发展的论文集——《惠州精神概论》(暂名),并将之作为《惠州市文化建设丛书》之一。四是发送一条短信。2008年上半年,由市文明办与中国电信惠州公司、中国移动惠州公司、中国联通惠州公司、中国铁通惠州公司联系,向所有手机、流动市话用户发送一条以“惠州精神”表述词为主要内容的宣传短语。五是印刷一系列宣传品。2008年上半年,由市社科联负责联系协调印刷以“惠州精神”表述词为主要内容的明信片、邮票、台(挂)历等。六是举办一次演讲比赛。2008年上半年,由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联合举办以“惠州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三、几点要求
        1、各地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城市精神是提升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文化力量,要切实把宣传和弘扬“惠州精神”这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精心策划,严密组织,狠抓落实,确保实效。
       2、各地各单位要密切联系实际,把宣传惠州精神与当前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要通过宣传、弘扬和实践“惠州精神”的活动,为我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
       3、全市各新闻单位要高度重视“惠州精神”的新闻宣传工作,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宣传推介活动。不但要阐述清楚“惠州精神”的内涵、意义和实践要求,还要善于捕捉社会各界、基层单位和市民群众弘扬、实践“惠州精神”的动态和反响。

       附:崇文厚德 包容四海 敬业乐群——惠州精神释义


中共惠州市委办公室
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6月5日


 
附:


崇文厚德 包容四海 敬业乐群

——惠州精神释义

       “崇文”中的崇,指尊崇、推重;文,指文化、文治;崇文即崇尚文治。《魏书?高祖纪下》:“国家虽崇文而九服,修武以宁八荒……”崇文常与修武对举。崇文修武为治国安邦之道。汉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历代尤重文治教化。文治亦即德治、礼治。《论语?季氏》:“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礼记?经解》:“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论语?季氏》:“不学礼,无以立。”目前,我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化大市、教育强市,“崇文”,就是追求民主、科学、法治、进步,就是提升全体市民综合素质的切实举措。
       “厚德”中的厚,指大、重、深、远;德,指道德、行为、操守、恩惠、感恩;厚德即大德。《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里,首先用“厚德载物”的原意。清代陈梦雷《周易浅述》卷一:“地势之顺,以地德之厚也。厚,故万物皆载焉。君子以之法地德之厚,而民物皆在所载矣。”坤,象征大地。地具广厚之德,故能载生万物。借指人事,犹谓以厚德育人。“厚德载物”常与“自强不息”联用。惠州精神,富蕴大德立世、以德育人、感恩图报等内涵,眼下正值市委、市政府力倡改善和提升全体市民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生态善德整体水平,依法治市与以德治市双管齐下,构建和谐惠州之际,以厚德作为惠州精神的重要内涵,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包容”中的包,指包含、包孕、包括、包融;容,指容纳、宽容、适宜;包容即宽容。《汉书?五行志下》“上不宽大包容臣下,则不能居圣位。”宋代苏东坡《上神宗皇帝书》:“若陛下多方包容,则人才取次可用。”包容,也有容纳之意:明代李东阳《大行皇帝挽歌辞》:“草木有情皆长养,乾坤无地不包容。”包容,是“惠州精神”大讨论全过程中所有同志一致公认的惠州特殊品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包容,首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多元并立,多样共存,是万事万物的自然存在状态,也是“和”的前提。“和”不等于“同”;“同”者,一也;“和”者,谐也。有不同而求和谐,达和谐而存不同,乃社会常规、人生常道。什么都同一的世界并不美好,也不可能存在!“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讲求和谐是谋取发展,只求同一则注定衰亡。儒家的“和而不同”,实质上讲的就是包容!包容,不仅需要辩证思想,更需要海纳百川的胸襟气魄。惠州历来是客家文化、广府文化、潮汕文化的共存交融之地。从先秦起,汉、瑶、畲、土各民族兄弟姐妹就和睦相处。自汉代以后,在惠州这块热土上接待了大量的文人名士,东晋的葛洪为道教一代改革宗师,创造了名闻遐迩的罗浮道教文化;北宋苏东坡贬寓惠州,树立了东坡寓惠民生文化的丰碑。这是曾被惠州热忱接纳的代表人物,其他业绩优秀、颇具影响的人才更是不胜枚举。当然,惠州也因他们的光临而名扬四海,“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包容,是惠州最突出的民风。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惠州经济社会的发展体现了最显著的包容特质。外向型经济成为惠州经济发展的主体,它充分利用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机遇以及港深穗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发挥地缘人缘优势,运用“筑巢引凤”、“借船出海”“以商引商”等办法,为客商创造低成本、高回报、有保障的投资环境,已有美国、日本、荷兰、丹麦、加拿大、奥地利、韩国、英国、德国、西班牙及台湾、香港等35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公司、大财团在惠州办起了8000家外资企业;世界500强企业中,有索尼、日立、松下、LG、三星、西门子等26家落户惠州;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这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落户惠州顺利投产。惠州的包容早已从以往的接纳来者发展到主动招商、诚信招商。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
       具有宽松、包容、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各类人才不远万里来惠州干事、创业的首要条件。改革开放后的历届惠州市委市政府,都采取包容、开放、唯德(才)是举的政策,全力招聘吸纳国内外人才。新客家,老客家,来到惠州就是一家;外地人,本地人,在惠州工作就是惠州人。惠州的包容、宽容、兼容的淳朴与真诚,正日益吸引着国内外的大企业以及各路精英俊杰纷至沓来。
       “四海”,①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北海”,但亦因时而异,说法不一。《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②犹言天下,全国各处。《书?大禹谟》:“文命敷于四海,只承于帝。”包容四海,说的是惠州作为城市形象的志向高远,以海纳百川,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广阔胸怀,兼容并包,广纳天下人才,学习别人一切长处,真正作出惠州自己应有的贡献。
       “敬业乐群”,原意谓专心学业,乐与朋友相切磋。《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即谓学习了一段时期之后,自己掌握的知识还要到同仁中间进行广泛的切磋以互相检验求证,以期有所增进补益。唐孔颖达在《五经正义》中阐释道:“敬业,谓艺业长者,敬而亲之;乐群,谓群居朋友善者,愿而乐之。”对此,朱熹也说过:“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
       “敬业”中的敬,指敬重;业,指专业、事业;敬业包含爱业、勤业、精业、创业四层境界,意谓热爱本职岗位、笃学求精、勤勉创新、献身事业、忠于职守,具备为社会发展而奉献的价值追求和勤恳作风。“乐群”,指乐于把自己融于群众之中,与群众和谐共处、诚信宽容、厚生益众,善于合作,同舟共济,携手共建和谐社会。总之,敬业乐群就是指敬重事业,热爱群众,善于与同仁共谋事业,共同奋斗。以敬业乐群作为“惠州精神”的重要内容,意义深远,它要求全市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努力成为爱业、勤业、精业、创业,共谋事业、共同切磋、融洽相处、形成合力,做积极推动我市社会主义现化化建设大业发展的促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