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实时播报 > 原创新闻 > 正文

1955年毛泽东视察金华农村?重要证人找到!

《两张老照片,61年前毛泽东与金华的尘封往事》后续

提示: 历史这个东西,很多时候会被时间冲刷得残缺不全。如果不去找,也许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金华新闻网11月3日讯 金华日报记者 许健楠 文/摄

历史这个东西,很多时候会被时间冲刷得残缺不全。如果不去找,也许就再也找不回来了。譬如毛泽东与金华的故事,时隔半个多世纪,那不为人知的一面,它本来面目仍不那么容易被还原。

两张毛泽东的老照片,勾起一段61年前毛泽东与金华的尘封往事,这段往事,在过往的金华党史中并未记载,谜团重重,我们甚至不知道,两张照片是在金华的什么地方拍的。10月28日,本报刊发了这两张照片和一篇报道,并向公众征集线索:1955年,毛泽东视察金华农村,谁知道详情?

报道刊发后,引发了许多人的关注。不少金华人说,以前只知道毛泽东去过双龙水电站,原来他还在金华的农田里视察过。也有外地读者来电询问照片背后的故事,辽宁鞍山青年赵凯一直热衷收藏毛泽东的老照片,他告诉记者,王芳回忆录中的那张毛泽东视察农田的照片,他那里也有。只是一直不知道其中详细,请记者找到答案后务必告诉他。

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王芳回忆录中的照片时间可能记错了,毛主席在1959年和1960年两次来金,会不会是那两次中留下来的照片?

真相扑朔迷离,在众多来电中,有一个电话给了记者莫大的希望:“毛泽东1955年来金华那一次,这件事我知道。”

毛泽东三次来金华,他是亲历者

说这句话的人,名叫章少静。11月2日,记者在金华市机关宿舍大院见到了这位已经90岁高龄的老人。他头发花白、精神矍铄、思路清晰。

章少静1

章少静生于1927年,祖籍浙江诸暨。1950年3月,他从建德地委宣传部,调到了金华地委宣传部工作,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金华。

1954年,他受命担任金华地委办公室秘书科长。来自省委省政府的电话基本都要先由他来接听。

1955年4月的一天下午(具体哪一天记不清了),省委办公厅一名负责人打来一个电话,指示:从金华火车站到竹马之间的这段铁路两侧,两里之内的田野,让人民公社社员第二天上午不要去田里劳作。

由于金华-竹马这段铁路经过的区域是在乾西乡,章少静马上通知了乾西乡工作组。

“当时工作组有个负责人,我叫他‘大老蔡’,具体名字说不上来,是他负责落实的。”那个年代,下通知动员社员比较方便,农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有广播,大喇叭一播,乡里乡亲就都知道了。

而实际上,金华这边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指示背后是怎么一回事,究竟谁要来?

这个谜直到4年之后才解开。1959年8月21日上午,省委办公厅来电,电话还是章少静接到的:“今天下午,毛主席要到金华地委办公楼来开会,请召集金华各县负责人。”

“当天,地委书记李学智出去开会了,只有地委副书记沈芸在,我就跟他商量。”章少静准备了两件事:其一,他赶紧通知了各地的负责人,当天下午一定要赶到金华。除了衢县的负责人在路上被堵赶不过来之外,其他地方的负责人都到了。”有金华县委书记李子正、兰溪县委书记王新三,永康县委书记马蕴生等。大家都赶到火车站集合,去迎接毛主席了。

其二,章少静和地委的其他一些同志一起,把地委二楼的会议室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下午,我又接到火车站那边打来的一个电话,说是毛主席一路辛苦,要在专列上休息,就不到地委来了,改在火车上接见大家。”

“金华地委和有关县委的负责人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8点多。会议室里,大家聚在一起吃点心。由于见到了毛主席,几位领导都显得兴高采烈,纷纷聊到了被毛主席接见的诸多细节。”

兰溪县委书记王新三的一句话,让章少静印象深刻。“毛主席说了,1955年4月份,他就来过金华,他看到田里的麦子长势很好,很高兴。”毛主席的这一句话,让当时在场的金华地方领导们感到惊讶,大家并不知晓这件事。

章少静留了心,把这件事与1955年4月省委办公厅打来的那个电话联系在一起了。“金华-竹马的这段铁路,毛主席应该是来过的。还下车到附近农田里走了走,视察生产情况。”

时隔57年,当他看到金华日报上刊登的这两张老照片时,这位90岁的老人感慨万千,心头久久不能平静,这才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他说,看到老照片,更加坚定了当年自己的判断。“你看,有几个特点。照片上毛泽东随行人员中,金华地方官员一个都没有。这说明这次视察是保密的,没有通知金华地方官员参加。照片中的田野非常空旷,周围看不到劳作的农民。毛泽东背后的尖峰山隐隐约约,说明这个地方距离尖峰山还是有一段距离的,乾西这一带符合这一视角特征。”

记者发现,在王芳回忆录《毛主席在浙江调查研究》一章中这样写道:“毛主席不仅多次找省里领导了解农业生产情况,还亲自深入农村搞调查研究……主席搞调查研究,不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他说:‘别人吃过的馍不香。’……他经常亲自走下农田,步入农家,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

1960年,毛泽东第三次来金华之前,省里正在召开万人大会,章少静正跟着地委书记李学智在杭州。“省委办公厅突然来通知,金华地方领导马上回金华,毛主席要来视察。我们就匆匆忙忙回到金华,后来的事情,王芳、李学智等人的回忆文章里,都记录得比较详细了。”

金华-竹马这段老铁路,至今仍在。乾西乡鲍塘村的南侧的这段铁轨,就是当年毛主席视察金华的必经之路。如果章少静的判断没错的话,毛主席下车视察的地点,应该就在这一段。穿过林立高楼的缝隙,远处的尖峰山一如往昔那般隐隐约约,轮廓也与照片上大致相似。记者来此探访,这段铁轨两侧,田野依旧。当地89岁的吴有清说,50年代的时候,村边上的田野一眼望不到头,现在房子和工厂越来越多,农田越来越少。

站在铁路鲍塘道口,村民吴学林清楚地记得,父亲曾说,当年毛主席来金华,村边上的铁路两旁,安保人员几步一岗。但他的父亲没有说,那是哪一年的事情。

遗憾的是,记者没能找到1955年毛主席视察农田的目击者,当地人说,如果章少静的说法成立,那么,当年这次保密的视察活动,铁轨两侧两里之内应该是不会有目击者的。

毛泽东与金华:颇为神秘的“601专线”不能不提

金华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袁朝明在见到报纸上的老照片时,很是兴奋。对于照片背后的故事,他寻觅已久。

“毛主席蹲在农田里那张照片,80年代初金华就有了。这是毛主席专职摄影师侯波拍摄的。”照片被收录在了1992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金华县志》中。

让袁朝明感到十分疑虑的是,不知何故,原本照片中隐约可见的尖峰山,在《金华县志》中“消失”了。有人质疑,这张照片不是在金华拍的。

编县志时,也出现另一个问题,照片的时间不详。王芳回忆录中另一张照片的出现,让谜底浮出水面。后者清楚地记载:“1955年4月,毛泽东经过金华时视察农村。”而党史研究者通过对毛泽东着装、庄稼长势的对比,两张照片很可能是同一次考察中拍摄的。

袁朝明说,毛主席来金华其实不止三次。他手头有多份历史档案,其中就有关于毛泽东到金华601专用线的记载。

在一份写于1963年11月7日、关于毛泽东来金华期间警卫工作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记载:“1963年10月28日上午10时50分第一组专列进入金华车站(注:当时为了保密,毛泽东的专列对外只称第一组专列),11时13分起动,往601专用线宿营。10月29日上午9时25分,首长(毛泽东)及随从人员下车步行至黄泥岭山湾边绕道一圈,视察了当地环境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约半小时后返车。10时27分离开金华车站。” 袁朝明一度怀疑,视察农田照片是那一次拍的:“后来想想不对,照片环境与季节不符。”

另外,有份会议记录也从侧面证明了毛泽东的确到过601专用线和601车站。

601专线车站,毛主席曾在此宿营

601专线车站,毛主席曾在此宿营

在1980年6月30日下午举行的第十次行署办公会议记录中,袁朝明也找到了如下发言:“我们向行署打报告,关于601,过去主席来停的地方,后来是住的房子。现在长期没人管……还有个地下室……”发言人为“卢士汉”(时任金华地区公安局副局长)。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时至今日,601专线仍在使用中,作为金华一粮库的运输线。而601专线的尽头,则是在1969年前后为毛泽东建造的“601”别墅。因此,1963年,毛泽东的专列可能只是停靠在601车站的站台上,当晚毛泽东可能是在专列上休息的,并未下车。

来源:金华日报 作者:周末部 许健楠 责任编辑:胡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