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会址纪念馆感受赤子之心
摘桑果唱红歌 去桑园里找寻纯真年代
福地宝镇唱红歌 新城宁围展新颜
盈二村:农家红歌会激情上演
瓜沥片民营企业青年高唱红歌
 萧山网首页 >> 萧山区“红旗飘飘”纪念建党90周年 >> 红歌故事
红歌《南泥湾》创作背后的故事
2011年5月10日 19:59    www.xsnet.cn    萧山网 
页面功能 【 】【打印】 【关闭】    跳转到页   

红歌《南泥湾》创作背后的故事

1941年初,进驻南泥湾的八路军战士正在开垦荒山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呀)地方……”红色歌声中的南泥湾,今天已成为红色旅游的一个诱人的景点。

  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在南泥湾开展了大生产运动。红歌《南泥湾》,成为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开展大生产运动的见证。

  太平洋战争前后,由于日军的封锁和灾荒,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边区进行重兵包围和封锁等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遇到了抗战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困难。各抗日根据地出现了粮食、医药、棉布、子弹、食盐以及其他日常用品奇缺的状况。在陕甘宁边区这个中共中央所在地和经济落后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总后方,一度到了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用、没有菜吃、没有鞋袜穿、冬天没有被盖的严重地步。

  为解决各根据地面临的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早在1939年2月2日在延安就召开了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尽管大家也在行动,不少人在驻地周围的山坡、路旁、河滩等空地开荒种菜,还有的养鸡、养鸭、养兔,但由于规模小、经营分散,效益不明显。

  自力更生,这是抵抗国民党封锁的唯一出路。1940年,由秋至冬,朱德曾不知多少次到延安周边地区实地勘察,其目的是为遭受敌军经济封锁的陕甘宁边区部队物色一块垦荒屯田的好场地。在一次座谈会上,朱德说:“要发展农业,不开荒是不行的。我听说延安南面有个南泥湾,是片好土地,可以开垦。”他提议派人去勘察一下。

  1941年1月,延安陇东专区专员马锡伍派刘宗义去南泥湾勘察。刘宗义不知南泥湾在哪里,通过查找地图才知道它位于延安东南约100里的地方。他做好准备之后立即出发,来到鹿县(今富县),县长罗成德派了30名战士,带上两挺轻机枪保护他前往。后来,在一位老人的指引下,穿过一片原始森林,终于找到了南泥湾。经过勘察,发现这里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有近万亩土地可以开垦。

  刘宗义回去之后,向朱德作了详细汇报。朱德听了非常高兴,立即给中央军委直属炮兵团团长武亭写了一封信,命令他立即派部队去开垦南泥湾。武亭收到信后即组织军委直属炮兵团开进南泥湾。这是最早进入南泥湾的部队。

  当年的南泥湾垦区范围包括延安、延长、甘泉、富县、固临等县的部分地区。南泥湾方圆百里,沟壑纵横,山峦重叠,三条大川组成一个“丫”字形,西边为南蟠龙川,南边为九龙泉,东边为南阳府川。三川交会处叫阳湾,曾是南泥湾垦区政府所在地,也是当年大生产运动的中心地带。

  南泥湾是一片荒山野岭,被老百姓称之为“烂泥湾”,方圆几十里荒无人烟、荆棘遍地、野兽成群。当年,最初的歌谣是:“南泥湾呀烂泥湾,荒山臭水黑泥滩。方圆百里山连山,只见梢林不见天。狼豹黄羊满山窜,一片荒凉少人烟。”对于当时的延安八路军来说,形势的艰难逼迫他们要在这一片荒芜、荆棘遍野之地上开辟出未来的希望。

  一天,朱德把南泥湾考察的情况和准备调更多部队进行屯垦的打算向毛泽东作了详细汇报。毛泽东听完,连声称赞:“这件事你朱老总抓得好,抓得好哇!”

  当朱德提议调第一二○师三五九旅时,毛泽东当即表示同意,并补充说:“光有三五九旅不够,我看延安的中央机关、军委机关、学校和留守部队,都要抽调人进去,还可以动员逃难到边区的外地农民也进去,在那里开荒种地,安家落户。”

  一天,朱德找到三五九旅旅长王震,向他传达了中央的决定。王震表示坚决服从中央的指示。

  1941年3月,三五九旅遵照毛主席“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给保卫党中央”的指示,在王震的指挥下,开始分批从绥德警备区开赴南泥湾,开始了“背枪上战场,荷锄到田庄”的垦荒屯田。于是,朱德选中的第一块“试验田”——南泥湾,成为以三五九旅为主力的军垦大军拓荒之地,并创造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南泥湾精神。

  1941年,三五九旅开荒第一年就种地11200亩,收获粮食1200石,收获蔬菜164.8万斤,蔬菜自给率近八成;开挖窑洞1000余孔,建房600余间,为以后几年的屯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42年时,三五九旅官兵生活已经开始有了改善,每人每月可以吃到2斤多肉,每天1斤半的蔬菜,而且会餐时可以吃到大米和鸡鸭,全旅战士穿上了新衣和鞋袜。

  短短3年时间,昔日“烂泥湾”变成了“米粮川”、“好江南”,三五九旅因此成为全军大生产运动的一面旗帜。有了南泥湾的收获,抗战乃至中国革命才度过了非常时期,红色延安才走过了“寒冬”。

  1943年,19岁的贺敬之被三五九旅广大官兵开展大生产运动的热情所感动,一口气便写出这首《南泥湾》的歌词:“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呀)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呀)地方。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没(呀)人烟;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呀)一般。如(呀)今的南泥湾,与(呀)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呀)满山;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又学习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

  25岁的作曲家马可立即为其谱曲。全曲可分为对比性的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曲调柔美委婉,后半部分欢快跳跃,最后采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结束全曲。

  1943年2月5日,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人民传统的春节。这天,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献上新编的秧歌舞《挑花篮》,《南泥湾》是这个秧歌舞中的一段唱——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歌唱南泥湾由荒凉变成“江南”,并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歌曲吸收了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加上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更加生动感人。

  农历正月初一一早,延安的群众就敲锣打鼓、扭起秧歌到枣园给毛主席等中央首长拜年。朱德特地从王家坪赶来,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一起,同群众坐在广场上欣赏演出。成千上万的人围成一个大圈,秧歌队在圈里演唱:“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呀)满山;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毛泽东、朱德和群众热烈鼓掌。整个演出持续了3个多小时。

  新中国成立后,《南泥湾》经歌唱家郭兰英演唱,更是成为脍炙人口的名曲。1964年,这首歌曲被编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如今,听着《南泥湾》这首旋律欢快的老歌,仿佛穿越70年的沧桑,让人们回到了过去,回到了那个自力更生、拿起锄头、喊着号子、垦荒种地的如火如荼岁月……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1年3月31日 总第2134期 第四版

来源:  作者: 编辑: 许燕
萧山网版权声明:
    根据萧山网与萧山日报社和萧山广电局的合作协议,萧山网拥有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人民广播电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的网上独家发布权,版权均属萧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萧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萧山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杭州网·萧山网 版权所有 ©2003-210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00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