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GNC中国官网 > 生活常识 > 为何老年人易被保健品骗局“洗脑”

为何老年人易被保健品骗局“洗脑”

发布日期:2016-09-19来源:未知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国内一半以上的保健品是由老年人买单的,特别是一些保健品骗局,相当契合老年人的社会和消费心理,精准锁定了这一群体。

《财经》记者 孙爱民 / 文

家住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的柳智北,几乎每周都能收到免费旅游的短信。短信来自于各“健康管理公司”,内容大同小异,一般都打着免费的旗号,到北京周边“两天一晚”旅游,而且路线惊人的一致,天津纺织博物馆几成固定“游览”景点。

今年66岁的柳智北已经对这些短信形成“免疫”,在他看来,这些免费活动组织方只有一个目的:瞄准老年人的钱包,千方百计推销保健品。

十年前,柳智北在方庄参加过一家公司的免费讲座,讲座过后便“糊里糊涂”交钱成为会员。“刚开始并没花多少钱,几个月后,他们才祭出了绝招,几乎所有的老年会员都掏钱买了他们的保健品。”柳智北接受《财经》采访时,仍然追悔莫及,他前后被骗了十多万。

退休前在行政单位就职的柳智北,说话思路清晰、逻辑缜密,能够总结出保健品骗局中“骗子”的常用伎俩,可仍然想不通,“同时受骗的还有退休的大学教授,甚至还有医生。当时怎么就心甘情愿掏钱买一堆废品?”

在中科院心理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员韩布新看来,老年人频频中招保健品骗局,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力是首要原因:犯罪成本低、监管漏洞大、甚至媒体与社区人员助纣为虐。但除去外在因素,老年人自身的心理与生理问题,也为不良厂商创造了可趁之机。

中国保健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保健品的销售额约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了50%以上。老年人成为保健品消费的主力,而这个消费群体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容易被忽悠。

在媒体曝光的保健品骗局中,制造与老年人“不期而遇”的场景、索要电话号码、定期问候、邀请参加免费讲座、赠送免费生活品、邀请免费旅游、灌输养生养老理念等,是保健品推销方常用的套路。

韩布新给《财经》记者分析称,深陷骗局中的老年人,通常会有以下心理状态:过分追求健康长寿而失去理智,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忽视了真正的健康来自理智的坚持而非外在资源;因身处空巢家庭、情感缺位,情感需求被骗子的情感牌俘虏,导致饥不择食、真假不分;认知老龄化导致判断力下降,听信广告、骗子的虚假宣传;容易固执己见,普遍认为有钱难买我乐意。

老年心理学研究显示,老年人大脑神经细胞树突、轴突减少,导致感觉和知觉功能下降、行动迟缓,特别是情绪控制与表达方式有所变化,因此其生活方式、自我认知、家庭和社会关系等多方面受到影响。

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空巢老人”占到老年人总数的一半。

中科院心理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采用自主研发的《中国心理健康量表(老年版)》,发现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良好,但仍有11.4%的“较差者”,与3%的“差者”。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教育程度、职业(脑力较体力好)和婚姻状况;与主观幸福感、抑郁、健康、经济和参与活动等多项因素显着相关。

即便是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也难以识别骗局,“较差者”与“差者”更难招架骗子们的忽悠。

心理健康状况“较差”者,有轻度心理问题,但是其社会功能受损不明显,可正常生活,所以容易被忽视;然而其本人感到明显不适,会妨碍其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心理健康状况“差”者,具有中度到重度心理问题,其社会功能受到明显影响,表现出学业、生活、事业某一方面适应不良或人际关系问题,个人亦感到强烈的痛苦不适。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21.9%的老年人平常会服用保健品,其中经常服用的占到了10.5%,这一比例随着年龄增长和收入的提高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60.3%的老年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关注“保健品的功效作用”,远远高于对“保健品成分”(13.7%),“保健品品牌”(13.2%)的关注程度。在选择服用保健品的原因方面,超过四成的老年消费者认为保健品“能够调理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或者免疫力,预防疾病”,另有近两成的受访者认为保健品能够“辅助治疗疾病”。

消协在上述报告中表示,保健品毕竟不是药品,对于疾病没有治疗的效果,(老年人的)认知意识不够强。“老年消费者过于关注保健品功效,迷信保健品对疾病的治疗效果,都将降低其对产品实际成分、品牌和公司资质等的防范意识。”

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胡守钧认为,老人容易被骗,有一种社会性互酬的心理在作祟,可以简单理解为“投桃报李”:“接受了人家好处,觉得不好意思,就通过买药的方式作为某种形式的酬谢。”

盲从是老年人购买消费品的另一突出问题。老年人在保健品消费中,表现出的群体心理具有鲜明的个体同质性。虽然每一位老年消费者的需求不同,购买倾向不同,但受其归属心理的影响,居住在同一社区的老年群体,为了实现小群体的一致性,往往会形成一致的消费行为。当某个消费者周围的老年朋友对某种保健品十分赞赏、肯定后,就会促成其本人去购买。这在社会心理学上是有研究支持的,群体中的个体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所在群体的压力,而在直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该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老年人大多处于相同时代,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很容易倾向于一致。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邓治文认为,老年人无节制地购买保健品,一方面是他们缺少子女的精神关爱,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内心缺乏社会价值感。老年人离职退休后,觉得被社会所遗弃、遗忘,社会价值感突然降低。保健品推销人员正是利用了他们这一心理因素,奉承他们当年的“风光无限”,请他们去活动现场当“托儿”“现身说法”,彰显自身价值。

纵使老年人在心理与生理上的缺陷主观上促成了骗局的完成,但首要还是应该追究政府有关部门、尤其是一些媒体的“推波助澜”。

“中央电视台、各省市地方台有多少保健品广告?有多少晚间专卖时间?(这些媒体)有重大责任,需要反省。”韩布新表示,应该问责相关人员,提高媒体公信力。

喜欢这篇文章吗?分享给你的好友吧!点击这里复制网址
欢迎转载分享但请注明出处及链接,商业媒体使用请获得相关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