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百科橫幅

軍樂

軍中音樂的統稱。包括軍樂隊演奏的音樂、號角、軍歌及生活歌謠等,均屬於廣義的軍樂範疇。狹義的是單指軍樂隊及其演奏的音樂而言,即清末自西洋傳入的軍樂隊,係由木管樂器及銅管樂器,加上敲擊樂器所組成,可在室內及行進中演奏的樂隊;亦稱「管樂隊」或「吹奏樂隊」,及供樂隊演奏的曲譜。
一、軍樂發展
臺灣軍樂的發展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國民政府軍隊來臺,將仿傚西方的軍樂制度也帶來臺灣。1947 年,陸軍軍樂學校由重慶遷往上海江灣,1948 年併入特勤學校軍樂專修班,1949 年1 月遷往福建海澄,5 月解散,惟該校的人員及器材皆由裝甲司令部接運到臺灣;不久,國防部即著手軍樂整頓,1950 年聘施鼎瑩為國防部軍樂顧問。
1952 年由參謀總長周至柔核定國軍軍樂隊的甲、乙、丙三種編制。甲種編制包括國防部軍樂隊(1954 年擴編成代表國家的國防部示範樂隊)及陸、海、空、勤各總部樂隊;乙種編制包括憲兵、保安(警備總部軍管區前身)、裝甲兵各司令部及各軍團樂隊;丙種編制包括澎防部、金防部、各軍區、獨立師、三軍官校、政工幹校(今國防大學)學校及海軍士校樂隊。當時在軍中正式編制的軍樂隊就有19隊之多。1955 年更在政工幹校成立軍樂人員訓練班,積極培訓軍(管)樂人才,至1967年裁撤,12年間,培訓學員超過千人,對臺灣軍樂的發展影響深遠。
另外,警察樂隊雖無正式編制,但由於單位主管的重視和鼓勵,聘請專家積極訓練,也成為臺灣優秀的軍樂隊之一。而臺灣省政府遷往南投中興新村後,自1960 年起集合附近的南投縣立初級中學高中部(今國立南投高級中學)、省立中興中學(今國立中興高級中學)及省立草屯商業職業學校(今草屯高級商工職業學校)的樂儀隊組成百人「中興少年樂團」,並於外賓參訪時執行軍禮歡迎儀式,以示隆重。此外,中等以上各級公私立學校也相繼組成樂隊及儀隊,除在學校及鄉鎮的各項典禮中吹奏典禮樂,也在慶典遊行中吹奏進行曲。救國團更自1956 年開始,每年舉辦「暑期青年訓練活動軍樂隊訓練營」,並由國防部示範樂隊代訓,以提升各高中的樂隊水準。
民間各地方或社團組成的管樂隊,也紛紛成立並迅速成長,但大多用於婚喪喜慶的配樂。臺灣軍樂演出活動自1953 年開始,每年10 月慶典聯合三軍各樂儀隊在總統府前均有例行表演活動。數十年來,國軍各軍樂隊除執行例行典禮樂任務,仍經常對外有演出活動的,除了國防部示範樂隊及「陸、海、空、勤、憲兵、陸戰隊、軍管」各司令部的軍樂隊,還有海軍士校、中正預校、陸軍士校等高中學校的鼓號樂隊(1960 年代空軍幼校鼓號樂隊頗負盛名,中正預校創校後併入中正預校)。近年來,因國軍基於整體政策考量,各軍樂隊紛遭降編,但國防部示範樂隊及陸海空三軍樂隊積極爭取國家音樂廳演出,都有精采的表現。
1988 年「中華民國管樂協會」成立,1999 年「臺灣管樂協會」成立,這兩個管樂社團的成立,更凝聚了臺灣軍樂人才的力量。臺灣管樂協會積極舉辦管樂比賽,並邀國際演奏家或樂團參與示範演出,對提升臺灣軍樂水準發揮很大的作用。政府單位的重視,如1990年4 月臺北市教育局在臺北國家音樂廳與國家戲劇院之間舉辦「臺北市高中樂儀隊觀摩賽」,選出7隊參加1990年5 月的首屆「臺北國際樂儀隊觀摩大會」。1998 年12月27 日嘉義市舉辦「嘉義市第七屆管樂節」踩街活動,作為主辦「2000 年亞太管樂節在嘉義」的暖身活動。1999 年國防部在臺北市中正紀念堂兩廳之間舉辦「鼓號繽紛嘉年華」,均有助於軍(管)樂的成長。
臺灣軍樂隊的演奏曲目方面,政工幹校(今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於1955年成立軍樂訓練班,從歷次演出之節目單中統計,先後演奏過的樂曲,大多是由美軍顧問團的軍樂顧問艾里生(H. L. Arisson)所引介採用的,包括進行曲(大多是美國軍樂家蘇[J. P. Sousa]的作品)、序曲、舞曲、歌劇選曲及民歌組曲等合計超過60首,其中國人創作的僅有:戴逸青的〈從戎回憶進行曲〉、張錦鴻的〈中華進行曲〉、余春海的〈中華進行曲〉、蔡盛通的《還我河山交響詩》及許德舉的《民族救星 蔣總統交響樂》等5首。典禮樂大多採用歐美名曲的前奏或片段,如「開會樂」用的是〈自由鐘進行曲〉的前奏;「頒獎樂」則是舒伯特(Franz Schubert)的〈軍隊進行曲〉,「分列式」是艾里生改編自作者不詳的〈日耳曼進行曲〉(German March)。至1976 年國防部才頒定由賴孫德芳(前參謀總長賴名湯上將夫人)與周仕璉上校(示範樂隊第四任隊長)譜成的:〈總統進行曲〉、〈開會樂〉、〈崇戎樂〉、〈頒獎樂〉、〈禮成樂〉等作為新的典禮樂。而賴孫德芳的〈國光進行曲〉亦曾作為國軍分列式的配樂。除了上述國人作品,還有賴孫德芳的〈藍天進行曲〉、〈鋼鐵軍進行曲〉、〈海上進行曲〉,蔡盛通的〈英雄進行曲〉及許德舉的〈點將進行曲〉在1970 年代則較常被演奏。艾里生所引介,迄今仍甚受歡迎的進行曲,由美國軍樂家蘇沙所編寫的即有〈雷神〉(Thunderer March)、〈學生軍〉(High School Cadets)、〈歡迎〉(Semper Fidelis)、〈棉花大王〉(King Cotton)、〈炮兵〉(The U.S.Field Artillery)、〈曼哈頓〉(Manhattan Beach)、〈首長〉(El Capitan)等進行曲,其他名家的作品則有〈國徽〉(National Emblem)、〈鮑格上校〉(Colonel Bogey)、〈美國巡迴兵〉(American Patrol)、〈娛樂〉(The Billboard)、〈陸戰隊〉(The Marins Hymn)、〈海軍起錨歌〉(Anchors Aweigh)、〈土耳其〉(Turkish)等進行曲。另外還有《巴格達酋長序曲》(Le Calife de Bagdad-Overture)、《威廉泰爾》(William Tell)及《阿伊達》(Aida)等選曲多首。而〈雙頭鷹〉、〈自由鐘〉、〈華盛頓〉、〈勝利的號角〉等進行曲則已少被演奏。近年來軍樂的演奏已不侷限在傳統進行曲、序曲的範疇,而加入拉丁、爵士等風味的曲目,使演出漸多元化、活潑化。
二、重要歌曲
在軍中多首歌曲經常被演唱,簡介如下:
〈保衛大臺灣〉:孫陵詞、李中和曲,創作於1949 年,並刊登在1949年臺灣防衛司令部11 月3 日的《精忠日報》。1949 年國民政府來臺之初,中國共產黨在東南沿海布署重兵,形勢相當危急。〈保衛大臺灣〉便透過電臺播送傳遍大街小巷,幾乎人人都會哼上一段。因應時勢而唱,故造成臺灣空前團結的景象。此曲是政府遷臺後,最早、也是影響最深遠的歌曲之一,不僅激發1950年代愛國歌曲的創作潮,更被收錄於音樂課本,例如蕭而化編的《初中音樂》(1955,臺北:大中)。
〈頂天立地〉:1970 年由鄧鎮湘詞、李健曲,歌詞試圖突破口號、僵化、教條內容,使用鮮活文字技巧,以擴大軍歌體裁,使演唱者能直接感染認同。此一創作構想在當時頗具突破性。再經李健以五聲音階調式譜曲,詞曲結合流暢,風格有別於當時軍歌。
〈九條好漢在一班〉:1962-1963 年由國防部軍歌創作小組成員黃瑩作詞、李健作曲。「班」是部隊中最基本的單位,當時一個班是由九人編成,所以號稱「九條好漢在一班」,簡短的幾句歌詞,將軍人服從的天職,以及不怕苦、不怕難、不怕死的精神表露無遺。歌曲簡單易唱,迄今仍受部隊官兵青睞。後來由於各班人數不一定是九人,逐將「九條好漢在一班」改成「英雄好漢在一班」。
〈我有一枝槍〉:1962-1963 年由黃瑩作詞、李健作曲,Bb 大調二四拍,曲式採ABA 三段式。武器是軍人的第二生命,尤其「槍」是每位軍人最基本的配備,本曲從槍引申到軍人衝鋒陷陣、保家衛國的重責大任,曲調優美、簡單易唱,尤其當部隊托槍或背槍行進演唱這首歌時,演唱者更能體會歌詞內涵,並唱出身為軍人的豪情壯志。1991年政府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後,基於實際需要,將「共匪」二字改為「敵人」,使歌詞的含意更為寬廣。
撰稿者:李文堂
最後修訂日期:99年06月01日
參考資料:
1 劉燕富。1987。〈近四十年來我國國軍之音樂教育〉。《國立教育資料館教育資集刊》,12。
2 趙廣暉編。1986。《現代中國音樂史綱》。臺北:樂韻出版。
3 張錦鴻。1966。〈我國現代軍樂小史〉。《功學月刊》,69:11。
4 喬珮。1976。《中國現代音樂家》。「中華音樂出版社叢書」。臺北:天同出版。
5 施寬平。1978。〈軍樂的發展與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校內研究論文。未出版。
6 陳明洲。2002。〈軍歌歌詞之研究〉。碩士論文,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