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照片
藝術家介紹
漢寶德 / Han Pao-the

得獎理由
  • 漢寶德先生之建築創作貢獻卓著,他對城市及居住環境的社會、經濟、政治層面及其文化內涵均有獨到的見解。
  • 數十年來持續建築創作、建築教育、建築著作、文化評述,乃至藝術教育等,他的思想、著作、人品、藝術修養各方面均具標竿性,對廣大民眾及年輕學子有深遠的影響力。

得到國家文藝奬是藝文工作者的最高榮譽,我自然不例外的感到光榮,對提名與評審的朋友們、乃至國藝會的董事諸公的愛護感激萬分。

 

建築在我國,是一種被忽略的藝術。近年來,社會大眾逐漸接受建築超乎工程,為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但是對於建築藝術的認識却仍很膚淺,使得台灣極少產生重要建築作品的機會。因此民間所設建築奬,如遠東建築奬,即使標準要求不高,也没有足夠的優秀作品,足以每年頒發。這是很令人失望的情況。可是我並不認為是建築師的創造力不足,而是我們的社會環境與文化傳統没有給建築界足夠的機會。

 

六年前,當我擔任國藝會董事與董事長的時候,就聽到為建築設奬的呼聲。我不支持,因為我了解的建築界在作品選拔上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建築在台灣並不是一種成熟的藝術。這是我在聽到得奬的消息後,心中有所歉疚的原因,我不曾支持設奬却得奬,心情是很矛盾的。

 

回想我積極活躍於建築界的那些年,自覺是很幸運的。自六○年代開始,我回國教書後的期望是在國民住宅上能有所貢獻,可是没有得到機會。正打算回美國定居,救國團找到我設計台中育樂中心,自此開始了長達二十年的合作關係。因此我能在建築上小有貢獻,幾乎全是宋時選先生及後任的潘振球先生給我的機會。他們對我的信任是可以使建築界朋友們妒忌的。我的建築生涯的後半段則是聯合報已故王董事長支持的;他實在是一位慈祥的長者。我向來相信建築是建築師與業主的共同成就。

 

近年來我淡出建築圈,有人認為我因年邁退休。在外國,建築師是不必退休的。我轉到教育文化行政工作,實因台灣的建築環境一直未曾改善的緣故。但也正因為如此,我才能以超然的立場為建築界說話,得到年輕朋友們的尊重。

 

我希望建築奬的設立是一個標竿,使社會大眾更加注意建築,並能欣賞建築之美,進一步推動台灣建築水準普遍提高。重要的是社會各層級的領導人能有高品味的素養,對有天份的年輕建築師釋出機會,台灣才能迎接一個建築藝術壯大、繁榮的時代。

文/郭肇立  圖片提供/郭肇立

 

漢寶德是二十世紀後半葉引領台灣現代建築思潮的主要舵手,他促使本地建築從戰後的日本粗懭主義(Brutalism)與中國宮殿式民族主義(Nationalism)意識型態的桎梏中解脫,而接軌國際現代建築的潮流。 

 

漢寶德一九三四年出生於山東省日照縣皋陸鎮,父漢國華,母李建蕙。為皋陸元利漢家同輩之長子,戰後隨父母來台灣讀大學。早年他就讀台南工學院(今成功大學)建築工程學系,一九六四年赴美留學,那是個充滿叛逆思維的時代,社會充斥著惶恐與不安,現代建築在美國正作最後的掙扎,包浩斯(Bauhaus,1919~32)的理性傳統與社會建築遭遇到空前的困難。即使如此,漢先生受教於現代主義浸淫的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在這裡他認識新建築的評圖制度與模型表達的技巧,學到理性思維與設計方法,也解放了自己的想像力。他說:「有人問我在哈佛學到什麼? 我的回答是,我學到開放胸襟,學到接受創新的無限性,學到解放想像力」(漢寶德,2001b:114)。但是處在否定一切真理的六十年代,他無法停止於此,一九六六年在普林斯頓大學建築學院繼續研究文史,普大的人文氣質與治學的嚴謹態度,奠定了他日後從事建築學術研究的基礎。 

 

事實上,在六十年代國際風格的現代主義已經轉向,美國社會的主流文化已經逐漸地為本土思潮所取代。1距離普林斯頓小鎮不遠的費城賓州大學藝術學院,此時已經佔有舉足輕重的建築領導地位。漢寶德在個人的建築思維上,自然也注意到這個維多利亞傳統影響的費城學派,他仰慕康(Louis Kahn)的人文主義與迷人的幾何形式,2也心怡范裘利的浪漫折衷主義。3最後,他終於擺脫了現代主義思維,以個人獨特的創作方式,勇敢地重新面對建築形式的本質與表現的問題。 

 

漢寶德對戰後的台灣現代建築思想的貢獻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在六十年代之後,他曾主編許多有影響力的重要建築刊物,如《百葉窗》、《建築》雙月刊、《建築與計劃》、《境與象》等建築雜誌等,在這些雜誌中他首度介紹了現代建築大師葛羅培(Walter Gropius,1883~1969)、萊特(Frank Lloyd Wright,1867~1959)、柯比意(Le Corbusier,1887~1965)、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等的思想,其後也陸續引介了當代美國主流建築師康(Louis I. Kahn,1902~74)、摩爾(Charles Moore,1925~93)、范裘利(Robert Venturi, b.1925)等人的作品登陸台灣。在六十年末、七十年代初之間,對於仍處在一片知識荒漠的台灣建築界,漢寶德的文字彷彿注入了一股甘泉,當年的建築精英無不受其影響。八十年代之後他為著實現社會教育的理想,力主推動大眾藝術與建築文化,在媒體上寫專欄,作文化評論,以提升國人的審美能力與環境觀念。漢寶德認為美來自生活,來自生命,他說:「美感是一種文化力量」(漢寶德2004b:9)。在自然科學博物館的規劃中,他結合了科學與藝術,寓教於樂,以提供群眾娛樂的方式來完成美育目的,成功地創造了一個新型態的現代博物館。4近年在世界宗教博物館中,他擺除深邃難懂的宗教哲學,積極推展宗教藝術,以大眾容易理解的宗教建築模型配上精彩的故事解說,以入世的方式策展,接近一般人的生活,讓宗教空間化身成為美的殿堂。漢先生讓藝術走入科學,也讓藝術走入宗教,在社會潛移默化中,他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門通往美的世界。

 


本文作者/郭肇立 

台北人。美國耶魯大學建築專業碩士及比利時魯汶天主教大學建築博士。國內著名建築及都市設計評論家,主要研究方向是現代性與城市建築,目前任教於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曾在中原大學及東海大學建築學系任教多年。擁有長期建築刊物的編輯經驗,其中包含漢寶德先生的境與象雜誌執行編輯,中國民國建築師雜誌創刊編輯。著作有《台北建築導覽》、《台北建築》、《聚落與社會》等書。

漢寶德的主要建築作品多在七十與八十年代間,數量不多,卻走出了自己的獨特風格。他的主要作品大約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幾何風格時期,主要在七十年代,呈現出形式主義對國際風格的批判,此類的作品有:救國團洛韶山莊(一九七一~七二)、東海大學視聽教室(一九七二)、台中學苑(一九六九年)、東海大學建築系館(一九七四~七五年),救國團天祥青年活動中心(一九七六~七八年)、救國團澎湖金龍頭青年活動中心(一九七八~八○年)、以及彰化縣立文化中心(一九八○~八一年)等。

 

第二個階段主要呈現在八十年代之後,不同於前階段的學院感,此時作品表現的比較感性浪漫,接近大眾的趣味,也表達了對後現代歷史主義的反省,此類作品有救國團澎湖觀音亭青年活動中心(一九八二~八四年)、中央研究院民族所(一九八四~八五年)、以及台南藝術學院主體建築(一九九四~九六年)及校園規劃等。漢寶德的作品開啟了戰後台灣建築的新視野,對建築專業的影響無人能出其右。為著進一步能夠認識漢寶德的建築創作思想,將幾個主要作品依其創作哲學分類討論如下:

 

幾何建築

幾何建築是西方文藝復興之後所興起的建築觀,以透視學、幾何學等科學方法處理建築與城市空間的秩序。六十年代在美國流行的幾何建築美學,是承襲了五十年代中葉之後歐陸的粗懭主義現代建築的思想,1以清水混凝土構造與強烈的幾何學來表現空間的塑性,開創了戰後國際建築的新方向。康是當時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建築大師,他將幾何建築與巴洛克結合,創造了既古典又現代的新美學形式。康追溯建築的本質,發現幾何形式最能具體地表現人與環境的關係,幾何學是在多變的大自然實質環境中,確定人的存在,人的理性的高貴的唯一方法。他將建築與自然環境對立起來,創造一個純粹人造的宇宙與自然分庭抗禮。

 

在六十年代,康的建築多少受到現象學思維的影響,他說:「形式是其內在本性的具體實現,萬物皆有其本性,欲為或願為形式。」(Kahn,L.1991:113)本性為自然的原則,形式由本性塑造,表現乃形式產生的動力。康認為形式唯有藉由表現來接近本性,表達本性,才能建立價值。建築師必須關懷形式的本性,形式的欲為,方能創造空間。形式的表現意志乃為其內在的動力,也是創作的根本。因此康反對外在環境對創作過渡的影響,他追求形式內在的邏輯。在康的作品中,幾何學是康的形式意志(the will to form),如同尼采的衝創意志(the will to power),將人為藝術品(artefect)變成美學客體(aesthetic object)。2 

 

但是漢寶德不同,他超越了形式主義,除了形式內在的幾何邏輯之外,他更關懷外部環境,幾何建築是漢寶德處理自然與人文之間的媒介(漢寶德,2001b:197)。漢寶德重視形式理論,在自傳中曾經表明他深受斯葛德(Geoffery Scott)一九一四年發表的《人文主義的建築》一書的影響(漢寶德,2001b:90),相對於當時主流的現代主義,此書重新肯定人的價值,呼籲文藝復興的傳統,重視感官主義與視覺原理,並為文藝復興建築作辯護。但是不同於中世紀的古典激情,人文主義可以視為一種理性的形式主義,它重視古典建築的幾何秩序與柱式,清晰冷靜地分析線、面、與空間量體的幾何關係。但是漢寶德的建築並不限於形體內部的幾何邏輯,不同於文藝復興的靜態美學,他企圖以運動與軸線的空間為媒介,去解決外部環境的延伸空間關係,不論在天祥青年活動中心、東海大學視聽教室或是在彰化文化中心,他都成功地提供了不同層次的內外空間的對話。但是與康不同,漢寶德的幾何建築在思維上並沒有受太多形式本性的困擾,他專心處理形體,聯繫形體內外的空間動力關係,在〈幾何形設計的邏輯〉一文中,他說明自己的思維邏輯:

 

「近十年來,幾何形的使用幾乎凝結為最完整最簡單的形式,亦即正方形與圓形。故外方內圓的殼子是近年來美術的象徵。在極端的簡單下,藝術上的創造的可能性就在方與圓上打主意了。在變化上在靜中求動的方式上,一種方法是重複,即把方與圓以色調與濃度的不同排列起來,另一種方法是自一中求多,即把方圓切成一半,加以排列。於是四十五度三角形與半圓都產生了,由於四十五度的斜線有一種很強的動力感,故很快被大家接受了。三角形與半圓都有一種未完成的特色 使觀者想像一種完成後的局面,故很容易產生視覺上的張力。」(漢寶德1971:10)

 

洛韶山莊(一九七一~七二)是個橫貫公路山中的小客棧,救國團用來每年舉辦全國青年活動的營地宿舍,因受限於山區的建材運輸不便,而採用清水混凝土與承重牆結構,以降低造價,卻仍能表現出成熟的幾何形式邏輯,漢寶德在設計手法上以一大一小的矩型斜角交織而成,整合宿舍的空間與管理空間,造成有趣的空間流動感,技巧地引導著自然與人文的空間對話。在這裡,室內與室外已無法分別,陽光與陰影不分軒輊,他們共同奏出了迷人的樂章。此案雖不大,卻深具意義,這是漢寶德第一個幾何建築風格的作品,也是他自認為最滿意的作品之一(漢寶德2001b:197)。

 

漢寶德曾巧妙地以花與枝葉為暗喻,說明此類幾何建築的設計手法,他寫著:

 

「自幾何看世界,我把空間的秩序整理為兩大類:一為花,一為枝葉。花朵的秩序是有一個花心的圓形或正方形,枝葉的秩序是沒有中心的串聯成的長條形;我們觀察人間的活動,似乎都是這兩種秩序推演出來的。這就是我的建築幾何與生命理論,是我自美返國後的十餘年間所遵行的。」(漢寶德2001:197)

 

這個概念清楚地表現在橫貫公路上,座落於地勢起伏山間的天祥青年活動中心(一九七六~七八),此活動中心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建築主要構造採用RC樑柱結構與鋼架天窗,外牆貼白色馬賽克,室內地坪以窯變磚為主。在整體配置上分為兩棟建築,一棟以青年學生活動為主,另一棟以一般旅客渡假休憩為主,分別提供一個實的大廳與一個虛的庭院,二者相互對照,趣味十足。漢寶德以成熟的幾何手法,將這兩朵似「花」的中心式空間,巧妙地轉角四十五度疊合,並配合基地的地形,將動線伸展拉開,在兩棟建築接合處形成進口,兼顧了左右的大廳與庭院的空間。如此幾何學的成熟技巧,震撼了當時台灣的建築學院與專業界,也造成七十年代的流行風格。3天祥青年活動中心是漢寶德的這類設計中,幾何秩序最清楚,也是規模最完整的代表性建築作品。

 

位於在澎湖金龍頭的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一九七八~八○)是另一個成熟的幾何建築作品,也獲得國內專業界相當的肯定,它曾經獲得中華民國建築師全國聯合會《建築師雜誌》的設計獎。這個活動中心為著防禦澎湖強烈的東北季風,建築基地配置上成功地規劃了三組不同尺度的活動空間交織完成,在室內外之間產生多層次的社交空間趣味,尤其是夜晚在動人的大天窗之下,青年人的歌舞熱情,讓整個建築像鑽石般地發光。

 

此活動中心建築外觀上保有粗懭主義現代建築的形式趣味,功能主義的空間邏輯,材質的真實與表現,清水紅磚的牆面讓整棟建築雖顯得有點密實沉重,像個海上的堡壘,好似一個與海岸結合一體的成功雕刻,在陽光下召喚著海上漂泊的船隻歸來。這種現象學式的超然品質,似乎擁有西薩(Alvaro Siza,b.1933)在葡萄牙海邊Leca da Palmeira所設計的游泳池(一九六一~六六)及茶店Boa Nova (一九五八~六)的建築水準,這些設計在海洋與大地之間,創造了完美的人間居所。海德格(Martin Heidegge,一八八九~一九七六)告訴我們,居住的價值在建立人與環境之間的意義,合適地整合萬物是建立居住意義的基礎,4建築提供了人文與環境之間的協議,也宣洩了最具體的意義。如同康的沙克研究研究所(Salk Institute,La Jolla,一九五九~六五),金龍頭的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是個成功的居所,具體化了大地與海洋的意義,同時也擁有了諾曼休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b.一九二六)在《居住的概念》書中所提到居住在天地之間的「存有」感(Norberg-Schulz,C.1984:13-17)。

 

現代的傳統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一九八○~八一)是漢寶德轉化幾何現代風格的重要作品,其外觀上雖仍維持著強烈的幾何型,內部卻蘊涵著深度的批判本質與現代性。文化中心建築基地在熱鬧的彰化市區,它是個都市建築,有緊密的人文環境,無法類似洛韶山莊等其他幾個單純的幾何建築,僅需解決建築內部的機能與形式哲學。在設計概念上,彰化文化中心提供了一個類似「合院」的空間結構,所有的房間圍繞著中央大廳有如台灣傳統的合院建築,外表建材亦採用傳統建築的斗子砌,增加了不少的思古幽情的趣味。但是在形式的整合上,漢寶德卻以幾條斜線與幾何圓體,來呼應基地四周的環境差異。同時也解放了內部傳統建築的安穩秩序,而呈現出有趣的現代感。彰化文化中心的設計理念不同於後現代建築,後現代是由現代走向古典,這裡卻是由傳統路出發,路過現代,細嫩地表達了現代性與其自身內部的異端,流露出都市文化的詩意與市民生活的複雜性。從每天門庭若市的熱鬧景象觀之,這已經不是一棟單純的建築物,而是一個「事件」,5一個空間系統之自我解放、生生不息的都市活動事件,也是個相當成功的大眾建築。

 

澎湖觀音亭青年活動中心(一九八二~八四)與南港的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一九八四~八五)是另外兩個嘗試整合現代與傳統建築語言的作品,如同前述彰化縣立文化中心,皆為合院建築形態的轉化。觀音亭青年活動中心以厚重的玄武岩和咾咕石砌的擋土牆、白灰牆面並搭配著傳統民間建築的屋頂與建築細部設計,高高低低的露台與簷廊串聯出一系列陽光與陰影交織的空間韻律,有效的功能運作、清晰的動線圍繞著中庭,遺憾的是兩個樓塔的設計生硬,精緻不足,無法將流動空間帶至高潮與中庭呼應。

 

中研院民族所(一九八四~八五)是個受後現代歷史主義建築影響的作品,形式比較活潑,不太像前述兩個設計的形式邏輯。雖然這個案子空間組織上仍保有傳統合院的結構,但是設計手法上對傳統建築元素的變形、移位、重組更加自由大膽。重複的馬背山牆、出挑的半圓樓、八卦鑿井的天窗、碎片化的傳統建築語言等,其豐富的建築形式創造出後現代的夢幻與歷史錯覺,漢寶德認為這個作品是融合傳統建築與現代技術的努力中,最令他滿意的嘗試(漢寶德2001b:203)。這些傳統建築現代化的嘗試,基本態度上他還是西方的,希望藉由傳統建築元素的保存,潛移默化建築師的心性,再以不著形跡的手法反映在現代建築設計上。

 

大乘建築

漢寶德是台灣傳統建築研究的先鋒,他對文化古蹟與歷史建築的關懷總是不遺餘力,從七十年代之後的板橋林家花園、彰化孔廟、屏東書院、新竹孔廟、鹿港街屋、鹿港龍山寺等到近期的台灣博物館古蹟研究與修護,其豐富的經驗遍佈全台,也培育了無數傑出的古蹟專家與歷史學者。6七十年漢寶德對古蹟的研究,讓他重新思考我國新建築發展的方向,他認為科學的建築觀念應限制在學院裡,而它的藝術面需面對大眾(漢寶德1974:9-10)。在〈大眾建築的意象〉文中,他介紹了高迪(Antonio Gaudi,一八五二~一九二六),他認為高迪建築之所以得到民眾喜愛,主要是因為他使用民眾所了解的建築語言,民眾可以感受到建築師的創造情感。今日的建築師需要從群眾所愛好的立場出發,創作才具意義。然而一般大眾是有夢想的,尤其對藝術的要求是超愈理性與現實的。高迪的成功是他能體會大眾的需求,能勇敢地為巴塞隆納市民作夢,威爾公園就是群眾夢境的藝術實現,漢寶德認為:

 

「在建築上我們過分的的板起臉來,音樂享有充分的自由,放縱他們的想像力,追求夢想的境界。洛克音樂是神話的藝術……藍色的多瑙河並不存在,它存在於音樂家的想像中。可是在建築上,我們不允許神話的存在,我們講究完全的理性,講究群眾完全不能了解的結構美,構造美,甚至抽象的秩序。」(漢寶德1974:18)

 

從大眾的角度觀之,建築是實現夢想、神話與藝術的場所,漢寶德提醒我們建築師需要理解這個「虛擬實境」的社會意義。在七十年代他對學院外的本土藝術的推介更進一步,除了在報章上介紹了洪通、朱銘,也在雜誌上介紹了迪斯奈(Disneyland)、瓦特塔(Watts Towers)、赫斯特堡(Hearst Castle)等加州的化外建築藝術,在〈仙女巫婆與加州建築〉一文中,他說:

 

「人類的歷史與神話,真實與虛偽是沒有多少分別的,一但呈現於想像之中,他們都是一些虛幻的存在。時間的差別與空間的阻隔,均重疊在人類的想像之中。在這裡沒有童年與老年的分別,沒有國度的分別。童話的世界是全人類心底的世界。」(漢寶德 1975:8)

 

從這個觀點漢寶德提出了對於台灣建築界的期許,他認為我們建築需要走自己的路,而中國人所需要的就是「雅俗共賞」的大眾文化。自古以來中國文化是一個兼容並包的文化,是因為中國人的大眾化性格所致。因而,他主張我們的建築家更是需要走出學術象牙塔,持著入世的「大乘精神」。7在一九九○年發表的〈大乘建築觀〉文中他呼籲建築界:

 

「抱持著大乘精神的藝術家,除了表現個人風個之外,最重要的是其作品必須使社會大眾自心底喜歡。要排除曲高和寡的錯誤觀念,不以清高、乖張欺世,不以學術象牙塔自保。」(漢寶德 1990a:18)

 

位於南投的救國團溪頭青年活動中心(一九七四~七五)是早年漢寶德從幾何主義轉向大眾建築的關鍵性作品,為著配合基地環境大片的杉樹林,保有天然的生態特質,在餐廳及宿舍設計上他改變了前期抽象的幾何風格,而接納一般人喜歡的木屋類型,呈現大眾的美學,提供一種讓大家心中可以產生共鳴的建築。漢寶德認為建築原就是生活,未必一定要以職業視之,更不應該在抽象的理論上鑽牛角尖,建立專業神話而忽視了大眾的真實生活面。溪頭青年活動中心完成之後,深獲各界好評,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日後陸續擴張,除了早期的餐廳和小木屋之外,又興建了一個活動集會所。這個處在扁柏柳杉等針葉林中的平凡建築與環境呼應一致,解放了理性與形式的困擾,如同三十年代德國人文主義的萊比錫建築大師德斯諾(Heinrich Tessenow,一八七六~一九五○年)以謙卑樸實的鄉村建築,整合藝術、傳統和自然,對英雄式的現代主義者提出最直接的批判(Frampton,K. 1978:54-61/1980:217-18)。

 

漢寶德對大眾建築的關懷是非學院的,態度上是浪漫的,在墾丁青年活動中心(一九八三~八四年)的設計上,他嘗試將現代技術與傳統結合,建議一個拼湊式的折衷主義建築,以民俗村的概念來保留台灣傳統的聚落建築文化,不是維新,也不是單純復古,而是兼容並包的形式,它滿足了世俗社會喜愛的熱鬧感。漢寶德在新埔南園(一九八四~八五年)的規劃上更進一步,將江南園林與古代界畫中的仙山樓閣再現,技巧地將歷史與現實作時間上的重疊,同時也創造了空間上的錯置感。這二件作品完成後,果然引起國人普遍的興趣,也獲得了大眾的欣賞,而成為重要的觀光景點。

 

這些建築是通俗的,沒有嚴謹的幾何邏輯,也缺乏高等藝術的永恆感。它沒有理論,也排除曲高和寡的精英主義,漢寶德認真地去面對大眾,他說:

 

「我喜歡為歡樂的大眾服務,我不再板起臉來,用學究的態度與業主爭吵了。……新時代的英雄是為眾人的價值尋求詮釋的創造者」(漢寶德,1990a:15-18)

 

漢寶德接納了大眾的意象,但是不同於沃荷(Andy Warhol,b.一九三○年)的普普藝術,8他不複製「機器」;也不同於范裘利的普普建築,他走出了學院,也並不發明新理論來支持他的建築論述。漢寶德也不同於後現代歷史主義建築師,不像葛瑞夫(Michael Graves,b.一九三四年),他不積極地生產變形的古典建築作品;而是真誠地追求環境的意義,去接受作品周圍事物的邏輯,發現形式的意義與新方向,成為他的主要工作。一方面他是合理主義的信徒,深入地去分析,理解計劃書。但是,另一方面,他卻是浪漫主義的狂熱者,直接大膽地引用「通俗裝飾」,追求大眾易解的情境元素,不畏專業界的指責,勇敢構築大眾的夢想。

 

情境主義

漢寶德認為一般人對建造環境的概念是模糊的,建築形象只能在環境的整體中扮演有限的功能,但是他們對環境的「情境」卻較為敏感,也容易理解。換句話說,形象是為情境的需要而存在的。情境指的是大眾可以理解的情思,如果創作上懷著大眾之心,要求有情思的意境,使用與大眾在精神層次上可以溝通的情境元素作為設計語言,建築家的創作就容易被社會接納。9他說:「自情境上入手,建築就可以與主流藝術文學,尤其是詩與繪畫相結合,脫離了工藝技術的範疇。中國園林藝術就是這樣一個呈現詩畫的藝術。」(漢寶德2001a:65)。

 

台南藝術學院(一九九四~九六年)的校園規劃可以說是漢寶德嘗試情境創造的重要設計案例,由於基地條件特殊,丘陵起伏又在珊瑚潭下,因地制宜而創造了一條水景作為主角,再運用中國園林造景的手法,將建築視為配角,作為造景的道具,他企圖創造一個詩情畫意,有山有水的校園情境。這裡沒有功能分區,沒有嚴謹的空間秩序,沒有統一的建築風格,也缺乏明顯的行政大樓或活動中心,更無形象的困擾,因為建築不是主角,情境的空間創造才是重點。這是與目前台灣校園規劃全然不同的理念,在一片追求新風格、新時髦的媒體時代裡,他與當代形式主義的建築師形成了最明顯的對照。

 

漢寶德認為創造一個校園需要古典與浪漫,才能擁有人文氣質:

 

「校園要古典,才能為青年建立他們的理想﹔要浪漫,才能編織他們的夢想。總加起來就是人文的氣質。」(漢寶德,1997:75)

 

在這個教育理念下,台南藝術學院建築藝術研究所課程的安排上,顯然已經不同於早期在東海建築系的科學建築觀,10 在這裡他認為藝術氣質的培養需要「歷史」來滋潤,以「人」為關懷的焦點才有價值:

 

「我會把建築定義為藝術我會把課程的中心環繞著歷史課建立起來,建築的科學與設計的方法要退到第二線。我會更加以人為中心,……我會要求年輕人再觀察環境中的一切現象的時侯,不只注意那些一般人注意不到的抽象意義,更要注意為大眾所注目的形象。試圖深度的體會其意義,出世的建築觀要以入世的建築觀所取代。」(漢寶德,1990a:19)

 

圖書館(一九九四~九六年)是台南藝術學院第一棟建築,漢寶德認為這是一個有人文氣質的大學首先應該擁有的核心建築,教室或辦公室是其次。他說:「我寧願要學生在圖書館上課,職員在圖書館辦公,我要使這所學校誕生得有尊嚴、有格調。」(漢寶德2001a:65) 

 

漢寶德認為建築應該是陶冶性情的藝術、創造情境的藝術(漢寶德,2003a:25)。為著提供一個可以全校師生有認同感的場所,圖書館除了資料蒐藏之外,需要高度的美感與豐富的情境。他為著塑造典雅的學術情境而不顧各界的批評,大膽地在主體建築的中心廣場設計了漢代四鳳紋銅鏡圖案的地坪鋪面,作為校園空間的主要焦點,並且在圖書館前設置一座花罩石坊及魑虎磚雕,另外在中軸線正上方安置了雙鑾鳳及纏枝剪黏,作為校園象徵。將藝術古物直接裝飾建築,以增加圖書館主體建築的高貴與雅致,這原是多麼直截了當、輕鬆平常的小事,也是大眾對建築的一般態度;但是對現代主義建築師而言,這卻是一種挑戰,它徹底顛覆了抽象藝術的創作原則,也否定了長期以來的學院價值觀。

 

歷史告訴我們,建築是一種藝術,建築裝飾的使用是人類古老的傳統,不論任何文化皆然。裝飾與藝術很難分別,裝飾是不是罪惡?11並不是大家感興趣的事。一棟建築是鴨子還是裝飾的棚子?12也不是大眾所關心的事。西方現代建築運動否定了裝飾,也斷絕了文化傳統;貧血的國際風格,攪亂了二十世紀的建築思維。情境建築重新提出了建築與裝飾的問題,情境建築元素是大眾的語言,滿足了大眾對建築的夢想,它縫合了普普藝術與後現代歷史主義之間的裂痕,讓大家重新思考建築創作中「具象符號」的文化意義。

 

建築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建築家本來就擔負著替眾人築夢的天職,只是近世紀現代建築的圍場化、專業化解除了這個職責,讓建築師躲進象牙塔喃喃自語,建構專業神話,失去了與大眾溝通的機會,漢寶德提醒我們需正視這個問題。

 

結語

漢寶德前期作品的幾何建築是他對西方現代主義的批判,是對理性建築的反思,如同康,走回學院藝術,重視形式的意義,只是他的手法不同,在形式上更接近貝聿銘(I. M. Pei),也接近喬葛拉(Romaldo Giurgola),尖銳的幾何型略帶著戰後表現主義的色彩。八十年代之後,漢寶德的創作路線改變了,他從累積多年的傳統建築研究經驗,從本土出發,重新面對後現代,他拒絕葛瑞夫(Michael Graves)的古典主義,也拒絕羅西(Aldo Rossi)的新理性主義,他以更深入的思考,更自由的手法去處理歷史與象徵議題,大乘是態度,情境是手段,將建築逐出學院的象牙塔,回到人間,回歸藝術。

 

漢寶德的情境建築呈現出中國文人的傳統,帶著園林建築思想的特質,以人為中心,尊重人所生存的環境,並具體地表現在一個自我建構的象徵體系。中國園林的思想本質上是避世的,在都市中或山野間構築一個有山有水的人造小宇宙,以掙脫俗事的牽連,滿足尋夢的可能。漢寶德南園的設計是如此,南藝的規劃也如此,如同昔日的江南園林或板橋林家花園,都是企圖於大眾社會中重構一個虛幻夢境,重疊時間,拉近空間,將許多現實社會的不可能變成可能。

 

事實上,大家都知道真實的世界並不美,太寫實的照片也不好看,真實是殘酷的,因此大家不會喜歡面對真實。歷史告訴我們:真實很少是喜劇,大多是悲劇。藝術是人類夢想的再現,它追求唯美,不追求真實,例如電影的世界多為虛構,小說的內容很少是平凡,繪畫講求獨特,藝術渴望超現實。然而人類社會裡真實與虛擬之間難分辨,例如迪斯耐樂園(Disneyland)雖是虛擬設計,卻創造了文明的真實,它是人類夢幻的實現,小小世界(“It’s a small world”)創造了一個小聯合國,不分種族,不分年齡,將歡樂與夢想分享給每個人。在真實的聯合國面臨愁眉苦臉的當前,小聯合國卻日夜狂歡,載歌載舞,原因只在非真實。

 

建築是藝術,建築師築夢,夢是詩的世界,何必在乎真實或虛擬,因為夢境裡時間與空間疊合,沒有主義,沒有理論與風格,不需介意形式的抽象或具象。漢寶德理解這個意義,他築夢境,造情境,接近大眾。情境建築呈現出一種超越的美,這種美是從日常生活中所散發出,擁有真實的現代性,如包德列爾(Charles Baudelaire,一八二一~六七)在〈現代生活的畫家〉一文中所指出:「現代性如同美酒所發出的香味,是日常生活中所漂浮出的美」(Baudelaire,C. 1982:23)。漢寶德談美不同於班雅明(Walter Benjamin,一八九二~一九四○)的美學,他的建築沒有「藝術創作受宰制於社會化機構(institution of socialization)下的虛無失落」,相反地他理解社會,也熟悉藝術,他將科學、哲學與宗教整合成一貫的人文體系,他解放了學院建築象牙塔,結合日常生活與建築藝術的關係,以視覺救贖。漢寶德先生長期推動台灣建築文化與藝術,貢獻卓越有目共睹,他堪稱是戰後台灣現代建築思想的啟蒙者。(本文主要文字修訂自《築夢者》臺北:田園城市出版社,二○○四年)

 

注釋

1五十年代歐陸的的粗懭主義(Brutalism)可視為一種追求真實的理性建築思維,它一方面追求形式的真實,將建築形式作為功能的表現;另一方面追求材料的真實,將構造與材料不加裝修而直接地表露在建築外部,柯比意晚期的作品多呈現此風格。

2尼采說:「世界是創造的,不是上帝發明的世界,而是人的衝創意志(the will to power)。」他拒絕叔本華的「求生意志」那種無力的悲觀論調,取而代之,認為「宇宙萬物每個存在物皆具有一種特別的意志力,推動著形體與自我的發展,……人類的創造意志(the will to procreation)便是使人為藝術品(artefect)變成為美學客體(aesthetic object)的發展動力。」

3七十年代台灣的幾何建築是流行建築的主要興趣,藉著雜誌的報導,深深影響了整個七十年代的台灣學院建築的發展。台灣的幾何建築可溯源自六十年代末,一九六八~七○年間貝聿銘、李祖原、彭蔭宣設計的大阪萬國博覽會中國館,一九六八~七○年間建築與計畫雜誌第八期所舉辦的學生競圖,入選者多為幾何建築,如中原大學陳明能的國際商展中國館,東海大學倪伯峰的台中專附小,成功大學李俊仁的學生中心等。

4“Things visit mortals with a world”(Heidegger,M. 1971:181)

5「現代性不是一個歷史範疇,而是一個事件,現代性即一個系統之自我批判的事件。」(萬胥亭 2003:21)

6台灣著名的古蹟歷史學者如洪文雄、夏鑄九、李乾朗、林會承、閻亞寧等人,在七十年代都曾是漢寶德的門徒。

7大乘的信仰是入世的,要濟世救人,不同於個人避世自我修練,以上達涅槃的極樂世界。

8普普藝術(Pop Art)一辭源自一九五四年英國藝評家Lawrence Alloway,所用來形容廣告媒體的大眾文化。一九六二年之後,他延伸應用在藝術創作上使用大眾流行意像(Lucie-Smith,E. 1981:225)。普普畫家追求「普同化」取代「個性化」,以單調重複的影像,避免走特殊化藝術的危險。因此Andy Warhol 說:「我如此作畫的理由,是因為我想要變成機器,我所能做的僅如機器所作。」

9園林山水比建築物容易讓人有所感動,漢寶德說:「在園林中,由於有山有水,比起建築物之純粹抽象的象徵外,有比較更具象的類比。」(漢寶德1990b:9)

10漢寶德是七十年代台灣建築學界中,倡導建築理論與設計方法的第一人,引進了英美實證主義的科學建築觀,他在東海建築系任教時,開啟設計教育的新方向,強調合理的設計原則、環境行為學等課程,以「科學理性」轉化了台灣建築教育長久以來的布雜學院的繪畫傳統。相對地,台南藝術學院擺脫了西方形式主義,回歸「藝術人文」為教育主軸。  

11范裘利在《向拉斯維加學習》書中提出了「裝飾的棚子」與「鴨子」的兩個概念來比較建築形式,「裝飾的棚子」指的是合理的空間與結構,而將裝飾獨立運用的建築;「鴨子」指的是建築的空間結構完全被象徵形式所淹沒扭曲者(Venturi,R. 1993:87)。

 

 

參考書目

‧漢寶德著作

1971 〈幾何形設計的邏輯〉,《境與象》,六月號,p.8~17。

1972 〈在理性與表現之間〉,《境與象》,六月號,p.6~15。

1974 〈大眾建築的意象〉,《境與象》,十月號,p.6~20。

1975 〈仙女巫婆與加州建築〉,《境與象》,二月號,p.4~12。

1990a 〈大乘的建築觀〉《賀陳詞教授七十秩壽慶論文集》,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台中,p.5~19。

1990b《物象與心象-中國的園林》幼獅文化,台北。

1996 〈學院與校園〉《中國時報副刊》,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1997〈校園建築的古典與浪漫〉,《建築師》,八月號,台中,p.74~75。

2001a〈建築的情境主義──大乘觀的一種詮釋〉,《台灣建築報導》,五月號,p.61~66。

2001b《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天下遠見》,台北。

2003a〈情境的建築〉《建築之心》,東海建築學系,陳格理編,田園城市出版,台北,p.11~25。

2003b〈藝術教育救國論〉《聯合報副刊》,三十七版,六月三日~四日。 

2004a〈建築文化與知識份子〉《文訊》二一九期,一月號,p.26~29。

2004b《漢寶德談美》聯經出版,台北。

 

‧漢寶德譯

1972〈路易士。康〉《境與象》,台中。

2003萬胥亭:〈現代性作為一個事件〉《現代性,後現代性,全球化》,黃瑞祺編,左岸,台北, 

p.13~47。

 

Baudelaire, Charles

1982“The Painter of Modern Life” In Frascina F. et. al. eds. Modern Art and Modernism. Harper & Row, London, pp.23-27 

 

Frampton, Kenneth

1978 “A Synoptic View of Architecture of the Third Reich.” In OPPOSITIONS 12, pp. 54-87

1980 Modern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 Thames and Hudson, 

London

 

Heidegger, Martin

1971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Hofstadter, A. tr., Harper & Row, New York

 

Kahn, Louis I.

1991 “Form and Design.” In Latour, A. ed., Louis I. Kahn- Writings, Lectures, Interviews, Rizzoli, NY., pp.112-120

 

Loos, Adolf 

1975 “Ornament and Crime” in Conrads, U. ed. Programs and Manifestoes on 20th-Century Architecture.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pp.19-24 

 

Lucie-Smith, Edward 

1981 “Pop Art.” In Concepts of Modern Art. Happer & Row, New York

 

Norberg-Schulz, Christian

1984 The Concept of Dwelling. Rizzoli, New York

 

Scully, Vincent, Jr.

1962 Louis I. Kahn. George Braziller, New York

 

Venturi, Robert et.al.

1993 Learning from Las Vegas.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創作紀事

1934    

出生於山東省日照縣皋陸鎮,筆名也行。

 

1958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工程學士 

 

1965    

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碩士

 

1967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碩士

 

1967~77  

私立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兼主任

 

1977~82  

國立中興大學工學院長

 

1981~95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暨館長

 

1986~2000 

國立台南藝術學院籌劃籌備處主任暨院長

 

2000~04  

名譽職國策顧問

 

2001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2002迄今 

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 

 

 

設計作品

1968 民族晚報,台北市昆明街

1968    陳立夫住宅,台北市陽明山

1968 衡陽路土地銀行增建競圖案,台北

1968    光泉牛奶廠房,中壢

1968    台富餅乾工廠,中壢

1969    國立藝專,板橋

1969 明志工專,泰山

1969 救國團台中學苑,台中

1970 中山堂競圖案,高雄

1970 辭修高中,三峽

1971 國民就業輔導中心,中壢

1971    北區職訓中心,內壢

1971    台灣銀行中山分行,台北市中山北路

1972    救國團洛韶山莊,花蓮

1972 土地銀行中壢分行,中壢

1972 東海大學視聽教室,台中

1972 東海大學男生宿舍,台中

1973    中心診所,台北市忠孝東路

1973 嘉義農專學生宿舍,嘉義

1973 公教住宅,台北內湖

1974 台中基督教會集會所,台中

1974 救國團溪頭青年活動中心餐廳及宿舍,溪頭

1975 東海大學建築系館,台中

1975 高雄中正紀念堂競圖案,高雄

1978 救國團天祥青年活動中心,天祥

1978 鍾外科診所,花蓮

1980 救國團澎湖金龍洞青年活動中心,澎湖

1980 聯合報第二大樓,台北市忠孝東路

1980 三總門診中心,台北

1980 中山大學校園規劃競圖案,高雄

1980 康乃馨公寓,花蓮

1980 青苑室內設計,台北市羅斯福路

1981 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彰化市

1982 蓮苑,台北市武昌街

1982    救國團花蓮學苑,花蓮

1982 救國團台北學苑,台北

1983    大台北華城,新店

1983 救國團溪頭青年活動中心集會所,溪頭

1984 救國團墾丁青年活動中心,高雄墾丁

1984    吳鳳紀念公園,嘉義市

1984 救國團澎湖觀音亭青年活動中心,澎湖

1985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台北南港

1985 聯合報南園,桃園

1986 仁愛之家,台北

1989    鴻禧大溪社區,桃園大溪

1992    李登輝總統住宅,桃園大溪

1992 高雄師大活動中心,高雄市

1993    自然科學博物館規劃,台中市

1996    台南藝術學院校園規劃及圖書館主體建築設計,台南縣官田鄉

1996 星海灣國貿大樓,大連

1996 工業技術研究院研究大樓,新竹

1999    人權紀念碑,蘭嶼

2000    台灣歷史博物館規劃案,台南古蹟修復工程

1977  彰化孔子廟,彰化縣

1978  屏東孔子廟,屏東縣

1980  鹿港文開書院,彰化縣

 

1984  

金門朱子祠修復工程,金門縣。  

彰化元清觀,彰化縣。   

彰化關帝廟,彰化縣。

 

1985  

金門奎閣,金門縣。  

大溪磺溪書院文昌祠修復工程,台中縣大肚鄉。  

集集明新書院修復工程,南投縣。  

新竹鄭氏宅及第及張氏蘇氏節孝坊調查研究,新竹市。  

草屯登瀛書院,南投縣。

 

1986  

鹿港龍山寺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書,彰化縣鹿港鎮。  

三級古蹟新莊廣福宮修復工程,台北縣新莊市。

 

1987  

新竹孔子廟,新竹市。  

鹿港龍山寺修復工程,彰化縣鹿港鎮。  

三級古蹟蔡進士第修復工程,澎湖縣。  

鹿港南瑤宮牌樓興建工程,彰化縣。  

三級古蹟半天岩紫雲寺,嘉義縣番路鄉。

西螺振文書院,雲林縣西螺鎮。  

鹿港古蹟保存區第一期修復工程,彰化縣鹿港鎮。  

鹿港古蹟保存區第一期修復工程追加,彰化縣鹿港鎮。  

鹿港古蹟保存區第二期修復工程,彰化縣鹿港鎮。  

鹿港古蹟保存區第三期修復工程,彰化縣鹿港鎮。  

和美道東書院,彰化縣和美鎮。

 

1988  

彰化南瑤宮觀音殿整修工程,彰化市。  

鹽寮公園入口區景觀建設工程,台北縣。

 

1989  

馬公順承門,澎湖縣馬公市。  

二級古蹟恆春古城,屏東縣。  

二級古蹟淡水滬尾砲台,台北縣淡水鎮。  

鹿港古市街金門館,彰化縣鹿港鎮。  

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遊客中心新建工程,基隆市。  

草嶺虎字碑護管所地區景觀景觀興建工程,台北縣貢寮鄉。

 

1990  

三級古蹟懷忠祠修復工程,彰化市。  

三級古蹟六堆天后宮修復工程,屏東縣。  

二級古蹟金門瓊林蔡氏祠堂修復工程,金門縣。  

彰化南瑤宮零星修復工程,彰化市。  

新竹金山寺,新竹縣。 

板橋林本源園邸第二期工程,台北縣板橋市。 

台北吳沙廟,台北縣。

 

1991  

三級古蹟半天岩紫雲寺修護工程施工記錄,嘉義縣番路鄉。 

草屯龍德廟,台中縣。 

澎湖文澳城隍廟,澎湖縣文澳。 

彰化西門福德寺,彰化縣。

 

1992  

三級古蹟陳悅記祖宅整修工程設計監造,台北市。  

三級古蹟台廈郊會館整修工程,澎湖縣。  

屏東牡丹事件紀念館申請開發許可及展示軟體規劃,屏東縣牡丹鄉。

 

1993  

三級古蹟瀰濃庄敬字亭修復工程,高雄縣。      

三級古蹟林氏宗祠修復工程,台中市。      

三級古蹟二崁陳宅修復工程,澎湖縣二崁。      

台灣省立博物館火車頭陳列展示整修,台北市。

 

1994  

三級古蹟二崁陳宅修復工作報告書暨施工記錄,澎湖縣二崁。 

三級古蹟蘆竹五福宮修復工程,桃園縣蘆竹鄉。 

三級古蹟藍田書院修護設計監造,南投縣。 

二級古蹟朱子祠調查研究,金門縣。 

一級古蹟西嶼東台修復工程,澎湖縣。 

台灣省立博物館館舍修護工程,台北市。

 

1995  

三級古蹟國姓鄉北港溪石橋(糯米橋)修護研究,南投縣。 

二級古蹟林本源園邸修護工程,台北縣板橋市。 

二級古蹟瓊林蔡氏祠堂第二期修護工程,金門縣瓊林鄉。 

二級古蹟鄭用錫墓整修工程,新竹市。  

澎湖縣赤崁張宅設計監造,湖縣。         

燕山塔陵設計規劃,北縣遵化市。 歷史建築研究

 

1971      

板橋林家花園研究,台北縣政府

 

1975  

鹿港古風貌之研究,彰化縣政府

 

1977  彰化孔子廟,彰化縣政府

 

1980  鹿港古風貌維護區之研究,彰化縣政府

 

1982  

彰化元清觀,彰化縣政府。

彰化關帝廟,彰化縣政府。

 

1984  

 

大肚磺溪書院文昌祠修護研究,台中市政府。

彰化縣秀水鄉馬興村秀水益源古厝,彰化縣政府。

新竹蘇氏張氏節孝坊,新竹市政府。

 

1985  

嘉義吳鳳廟紀念園展示規劃,嘉義縣政府;草屯登瀛書院,南投縣政府。

新竹進士第,新竹市政府。

鄭氏家廟,新竹市政府。

金門奎閣,金門縣政府。

澎湖二崁聚落保存及民俗村規劃,澎湖縣政府。

 

1986      

屏東牡丹事件紀念館規劃報告,屏東縣政府。

二級古蹟恆春古城修護規劃,屏東縣政府。

二級古蹟草屯龍德廟修護研究,南投縣政府。

澎湖進士第,澎湖縣政府。

澎湖文澳城隍廟,澎湖縣政府。

 

1987      板橋林本源園邸施工記錄,台北縣政府。

三級古蹟嘉義縣番路鄉半天岩紫雲寺修護研究,嘉義政府。

金門瓊林蔡氏祠堂,金門縣政府。

淡水滬尾砲台,台北縣政府。

台北吳沙廟,台北縣政府。

西螺振文書院施工報告書製作,雲林縣政府。

 

1988      

員林興賢書院,彰化縣政府。

新竹市古蹟東門城調查研究,新竹市政府。

 

1989      

二級古蹟彰化聖王廟修護研究,彰化縣政府。

磺溪書院施工記錄,台中市政府。

 

1990      

二級古蹟恆春古城第一期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暨施工記錄,屏東縣政府。

二級古蹟新竹鄭用錫墓整修計劃調查研究,新竹市政府。

新竹楊氏節孝坊及李錫金孝子坊,新竹市政府。

台灣省立博物館修復研究,台北市政府。

屏東縣古蹟簡介,屏東縣政府。

 

1991      

三級古蹟二林仁和宮修護研究,彰化縣政府。

三級古蹟桃園壽山巖觀音寺修護研究,桃園縣政府。

三級古蹟陳悅記祖宅之調查研究修護(台北老師府),台北市政府。

三級古蹟澎湖施公祠及萬壽井規劃研究,澎湖縣政府。

二級古蹟澎湖西嶼漁翁島燈塔(西嶼燈塔)規劃研究,澎湖縣政府。

金門瓊林聚落保存,金門縣政府。

 

1992      

三級古蹟桃園蘆竹鄉五福宮修護研究,桃園縣政府;

三級古蹟瀰濃庄敬字亭調查研究,高雄縣政府;

三級古蹟南投藍田書院修護研究,南投縣政府;

一級古蹟澎湖縣西嶼東台修復研究,澎湖縣政府;

澎湖文澳城隍廟工作報告書暨施工記錄,澎湖縣政府;

新竹金山施工記錄,新竹縣政府;

三級古蹟媽宮觀音亭修復研究,澎湖縣政府。

 

1993      

三級古蹟媽宮城隍廟修護研究,澎湖縣政府。

三級古蹟金字碑之研究與修護,台北縣政府。

二級古蹟廣福宮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記錄,台北縣新莊市。

 

1994      

級古蹟林宗祠修護工程工作報告書暨施工記錄,台中市政府。

 

1995      

級古蹟二崁陳宅文物陳列展示規劃,澎湖縣政府。 著作

 

1969  

《明清建築二論》,台中:境與象出版社。

 

1971  

《建築之精神向度》,台中:境與象出版社;台北:建築情報季刊雜誌社,再版。1973  

《斗拱的起源與發展》,台北:境與象出版社。

《板橋林家花員調查與修護計劃,台北:境與象出版社。

 

1975  

《建築、社會與文化》,台北:境與象出版社。(也行)

《龍套的哲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

 

1977 

《化外靈手》,台北:遠景出版社。

 

1978 

《域外抒情:一個建築人的歐洲遊記》,台北:洪範書店。

 

1983 

《都市的幻影》,台北:經濟與生活出版事業。

《古蹟的維護》,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85 

《為建築看相》,烏日:明道文藝雜誌社;台北:藝術家雜誌社。

 

1986 

《鹿港龍山寺修復研究報告》。

《生活的觸擊 : 文化轉型中的傳統與現代》,台北:經濟與生活出版事業;

《名藝名家》,嘉義:嘉義縣政府。

 

1988 

《林本源庭園復舊工程紀錄與研究工作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990  

《風情與文物》,台北:九歌文化事業。

《物象與心境》:中國的園林,台北:幼獅文化事業。

 

1992 

《臺灣省立博物館展示研究計畫報告書》(漢寶德主持),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1994 

《建築藝術》,台北:圖文出版社。

《台灣的傳統建築》,台北:臺灣史蹟源流研習會。

 

1995 

《建築與文化近思錄》,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1996 

《科學與美感》,台北:九歌出版社。

 

1997 

《認識中國建築》,台北:聯經出版社。

 

1997 

《金玉緣》,台北:聯經出版社。

 

1998 

《不耐平凡》,台北:天下雜誌。

《風水與環境》,台北:聯經出版社。

 

2000      

《展示規劃:理論與實務》,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博物館管理》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2001 

《築人間:漢寶德回憶錄》,台北:天下遠見。

 

2002 

《透視建築》,台北:藝術家雜誌社。

 

2003 

《細說建築》,黃健敏攝影,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 

《漢寶德談美》,台北:聯經出版社。 

 

論述

1957  

〈關於「建築講話」〉,以筆名「寶德」發表 刊於:《百葉窗》,第1卷 第2期,1957年;收於:《成大建築叢書01:百葉窗》,一九七二年;頁111。

 

1957 

〈殼形建築的審美觀〉,刊於:《百葉窗》,第2卷第6期,一九五七年;收於:《成大建築叢書01:百葉窗》,一九七二年;頁210~215。

 

1963 

〈看吳著中印建築〉,刊於:《建築雙月刊》,第9期,一九六三年八月號;頁46~47。

1963 

〈建築與工藝設計〉,刊於:《建築雙月刊》,第6期,一九六三年二月號;頁24~27。〈從結構與形式看我國建築斗拱之演變 [一]〉,刊於:《建築雙月刊》,第8期,一九六三年六月號;頁10~16。

 

1964 

〈形態世界[一]數學形態〉,刊於:《建築雙月刊》,第13期,一九六四年四月號;頁40。       

〈形態世界[二]物理形態〉,刊於:《建築雙月刊》,第14期,一九六四年六月號;頁47。

 

1965      

〈忠實的紀錄與輕率的批評,看徐敬直的「古今之中國建築」〉,刊於:《建築雙月刊》,第15期,一九六五年六月號;頁33~35。

 

1971      

〈大草原上的雅典〉,刊於:《境與象雜誌》,一九七一年四月號;頁6~17。       

〈金門傳統建築一瞥〉,刊於:《境與象雜誌》,一九七一年四月號;頁24~31。       

〈幾何形設計的邏輯〉,刊於:《境與象雜誌》,一九七一年六月號;頁8~17。

 

1972      

〈在理性與表現之間〉,刊於:《境與象雜誌》,一九七二年六月號;頁6~21。1973 

〈板橋林宅之空間與形式〉,刊於:《境與象雜誌》,一九七三年三月號;頁11~27。       

〈運動:動態建築的因素〉,刊於:《境與象雜誌》,一九七三年十月號;頁6~16。

 

1974 

〈斯提令與英國建築傳統〉,刊於:《境與象雜誌》,一九七四年四月號;頁6~11。       

〈一個以常識為基礎的設計方法 [上]〉,刊於:《境與象雜誌》,一九七四年六月號;頁8~23。

〈一個以常識為基礎的設計方法 [下]〉,刊於:《境與象雜誌》,一九七四年八月號;頁8~21。

 

1975 

〈紀念性形式之商榷〉,刊於:《境與象雜誌》,一九七五年四月號;頁4~19。〈人與自然〉,刊於:《境與象雜誌》,一九七五年十二月號;頁4~13。

 

1976      

〈實與空〉,刊於:《境與象雜誌》,一九七六年二月號;頁3~15。

 

1982     

〈清院畫「十二月令圖」中的空間觀念〉,收於《傳統文化與現代生 活研討會論文集》,:文崇一等,一九八七年,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

 

1983 

〈風水── 中國人的環境觀念架構〉,刊於:《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二卷,第一期,民國七十二年六月;頁123~150。

 

1987      

〈中國傳統建築的人文精神〉,收於:漢寶德等,一九八七年,《中國美學論集》,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頁1~21。

 

1988      

〈為政治的花朵培根〉,收於:高英茂,一九八八年,《二十一世紀基金會成立紀念論文集》,台北:二十一世紀基金會。

 

1991      

〈台灣當前建築藝術之評估〉,收於:徐佳士等,一九九一年,民 國七十九年度,《中華民國文化發展之評估與展望》,台北:行政院

文化建設委員會;頁129~177。

 

1992      

〈中國建築傳統的延續〉,收於:季羨林等,一九九二年,《中華文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中華書局八十週年紀念論文集》,香港:中華書局;頁477~493。

 

1995      

〈我與東海建築系〉,林載爵,文庭漱訪問,文庭漱整理,收於: 王亢沛等,一九九五年,東海風:東海大學創校四十週年特刊,台中:東海大學出版社;頁196~199。

 

1996      

〈與懷碩論抽象〉,刊於:《中國時報》,一九九六年三月十二~十四日;第39版。

 

1998      

〈社會轉變期之建築師與業主間之互動〉,刊於:《自立晚報》,一九九八年五月七日;第21版。

 

1999      

〈審美教育與生活文化〉,收於:漢寶德等,一九九九年,《審美教育與生活文化【洪敏隆先生人文紀念講座系列之六】》,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頁13~38。        

〈人文的科學,科學的人文〉,收於:李賢文等,一九九九年,《科技與人文的對話》,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頁34~39。 譯著

 

1957      

〈建築講話〉,以筆名「寶德」發表,與 王綽、鄭至雄合譯,刊於:《百葉窗》,第1卷,第2、3、4期,一九五七~一九五八年;收於:《成大建築叢書01:百葉窗》,一九七二年;頁112 ~142。

 

1957       

Lewis Mumford:《城市文化》,(《The Culture of City》),未出版。

 

1962       

Herbert Read:《雕刻之藝術》,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

 

1962 

Herbert Read:《建築的美學》,刊於:《建築雙月刊》,第1期,一九六二年四月號;頁10~29。

 

1964       

《勒 柯比意》,台北:建築與計劃雜誌社。

 

1970       

《合理之設計原則》,台中:境與象出版社;台北:茂榮圖書有限公司。

Steen Eiler Rasmussen:《體驗建築》(《Experiencing Architecture》),台北:大陸書局;台北:臺隆書店。

 

1971       

Robert Stern:《美國建築的新方向》(《New Directions in American Architecture》),台中:境與象出版社。

 

1972        

《從洞穴到摩天樓》,台北:徐氏基金會。

勃萊克伍德:《鐵路》,台北:徐氏基金會。 

《船》,台北:徐氏基金會。

 

1973       

Andrew Boyd:《日本建築的新方向》(《New Directions in Japanese Architecture》),台中:境與象出版社。         

Walter Gropius:《整體建築總論》(《Total Scope of Architecture》),收於:Walter Gropius(一九八四年),《新建築與包浩斯》,王錦堂等譯,台北:臺隆書店。

 H. M. Proshanaky et. al.:《環境心理學:建築之行為研究》(《Environmental Psychology》),台北:境與象出版社。

路易士:《康》,台中:境與象出版社。

 

1976    

 Jacob Bronowski:《文明的躍昇》(《The Ascent of Man》),台北:景象出版社。 雜誌編輯1957~61《百頁窗》,台南,一九六四年停刊。

 

1962~64    

《建築雙月刊》,台南,一九六八年停刊。

 

1969~71    

《建築與計劃》,台中,一九七二年停刊。

 

1971~76    

《境與象》,台中,一九七六年停刊。 

 

相關文章

1996黃俊昇:〈1950~60年代台灣學院建築論述之形構——金長銘/盧毓駿/漢寶德〉,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志梧指導。林芳正:〈台灣現代建築論述之形構——以七○年代漢寶德為例〉,私立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陳志梧指導。2000張晴文等:〈漢寶德專輯〉,刊於:《藝術觀點》,第七期;頁6~25。張晴文:〈漢寶德的成長歷程概略:從文學、藝術養成的建築藝術家〉,刊於:《藝術觀點》,第七期,二○○○年;頁8~11。陳文瑤:〈評論是一種思想過程:漢寶德的評論視野〉,刊於:《藝術觀點》,第七期,二○○○年;頁12~15。高子衿:〈漢寶德的建築藝術:創造前所未有的空間經驗〉,刊於:《藝術觀點》,第七期,二○○○年;頁16~21。吳婉如:〈博物館應該要有公眾的感覺:漢寶德的博物館經營理念〉,刊於:《藝術觀點》,第七期,二○○○年;頁22~25。2001趙建中:〈十年東海風,1967~1977〉,刊於:《建築向度:設計與理論學刊》,第三期「東海建築系創系四十周年專刊/東海建築人物思潮與作品‧一」,二○○一年;頁12~14。董伯南、陳永松、羅時瑋:〈我們的師長──漢寶德先生〉,刊於:《建築向度:設計與理論學刊》,第三期「東海建築系創系四十周年專刊/東海建築人物思潮與作品 · 一」,二○○一年;頁20~27。羅時瑋:〈回看來時路──東海建築教學經驗的傳承,1960~1990〉,刊於:《建築向度:設計與理論學刊》,第三期「東海建築系創系四十 周年專刊/東海建築人物思潮與作品 · 一」,二○○一年;頁8~11。 羅時瑋:〈「築人間」讀後.再看「境與象」── 一生扮演臺灣社會轉型的人文導師〉,刊於:《建築師》,27卷10期,二○○一年;頁132~135。2002王俊雄:〈屬於1970年代與屬於漢寶德的〉,刊於:《建築Dialogue》,第64期,Nov.,二○○一年;頁51~58。胡衍南:〈美的建築師──專訪漢寶德教授〉,刊於:《文訊月刊》,第205期,Nov.,二○○二年;頁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