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818-662
二维码
手机站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公众创业

公众创业

深圳气质:创新创业成为生活方式

2015/5/25 返回列表


一篇认为深圳是中国最具硅谷气质的文章发酵了几个月,至今仍被广泛转发。

 
  从美国来深圳创业四年多,光启研究院院长刘若鹏以亲身感受证明:深圳确实像硅谷,她甚至就是硅谷。31岁的姚姝在美国拿到化工博士学位,去年来到深圳,碰到了现在的创业伙伴。“这里有志同道合的留学生,获取创业资讯便捷,几乎感觉不到障碍。”
 
  人口约1500万,超过176万人在创业,其中过半拥有公司;2000平方公里的面积,创客超过1000人;超过6万名留学生扎根于此,创办企业超过3300家,年产值过亿的有30多家……
 
  越来越多的媒体正试图探寻深圳的创新密码。在技术之外,人才支撑和创新文化被认为是深圳与硅谷的契合点,也是深圳崛起为“创新高地”的重要软实力。
 
  创业之城
 
  17个深圳人就有1人开公司
 
  从知名互联网公司辞职,然后创业,“80后”唐竞新的经历颇具代表性。创立萌布玩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以来,公司员工从4人增加到52人。
 
  “我们拿到过两次小额天使投资,目标是做到游戏美术行业前五名。”唐竞新说,深圳美术、互联网人才储备弱于北京、上海,但积极进取的创新创业氛围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
 
  “80后”只是深圳创业大军中的一个群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政策让深圳充满了创新创富的机遇,吸引大批科技人才“孔雀南飞”。
 
  1987年,主动打破政策天花板,深圳适时出台《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文件最关键的一条是承认知识产权的价值,允许科技人员用专利等知识产权入股。
 
  从深圳走向世界的华为就诞生于这波创业大潮中,创始人任正非说:“当年深圳给政策,凑齐5个人,2万块钱就能办科技公司,我们是迫于生计,才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深圳“创一代”积淀的创业精神影响深远,而在政府扶持政策引导下,大批高素质人才将科技创新作为了创业突破口。
 
  2009年,深圳推出互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每年对每个产业投入5亿元支持发展。随后,深圳又将产业领域扩大至文化创意、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
 
  “如果循规蹈矩上班,我就在内地待着,到深圳就是来折腾的。”王哲是个“90后”,他的创业伙伴是几名同学。“深圳这座城市好像有种魔力,青年人看得到成功的希望。”
 
  活跃的创新创业大赛,是创业新生代争取资源的重要平台,也是观察创业群体的重要窗口。近年来,在覆盖各个层级的创业赛事中,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项目屡获青睐。2012年,12家入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的深圳企业,有10家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截至2015年1月25日,深圳市累计实有商事主体176.1万户,商事主体总量排名全国大中城市的第一位。176.1万个商事主体,意味着深圳1500万市民中,有超过一成的人在创业,创业群体中,接近半数拥有自己的公司。
 
  年轻之城
 
  新生代创客引领创新浪潮
 
  从加拿大回国,王磊先去考察了北京、上海等几个城市,最后决定来深圳。“上海的草根创业氛围不如北京、深圳,北京更务虚,深圳更务实,大家都在动手做事。”“一拨年轻人,各种背景,做设计的、做产品的,大家特别愿意交流,聊想法、找伙伴。”王磊说。
 
  “未来人们会越来越关注健康,我想将可穿戴和睡眠结合做一款产品。”创业头两个月,王磊一直在柴火创客空间待着。一年过去,他的智能眼罩研发出来了,现在正进行产品投入市场前的准备。
 
  深圳高度专业化的分工使得硬件创新非常高效,一个硬件创业者可以在这里轻松走完所有环节。正因如此,深圳被全球创客视为硬件创业的“好莱坞”,很多带着奇思妙想的年轻人都想来这里试试。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5周年,但这座城市市民的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青年人齐聚深圳,迸发出无限的创新创业热情。一项调查显示,截至目前,活跃在深圳的创客超过千人,而国际知名创客团队纷纷进驻深圳,让创新创业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国内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多人选择回国发展。”柔宇科技CEO刘自鸿打开手机里的一个微信群—群里有60多个人,都是从斯坦福大学毕业归国创业的人。
 
  “这里人群丰富,心态也很开放。”刘自鸿觉得“深圳很像硅谷”。从最初的4个人到现在的100多人,柔宇科技两年中找到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团队成员。
 
  “对柔宇要做的事很感兴趣,就加入了。很多人选择加入柔宇都是出于对未来显示技术的兴趣、好奇。”该公司项目总监邹翔说,柔宇的员工有电子、材料、化学、物理、光学、射频等各种专业背景,平均年龄不到30岁,平时没有上下级,只有伙伴。
 
  许多拥有才华的年轻人,借助硅谷的平台实现了自我价值,越来越多年轻人相信,深圳也是他们实现人生突破的地方。从一个人,到几个伙伴,再到一家具备与国际巨头赛跑实力的企业,柔宇、大疆已经做到了,这样的故事在深圳还有很多。
 
  拥有世界前沿技术,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惯例,有强烈的创业精神,以年轻人为主的“海归”群体,逐渐演变成支撑深圳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过去5年,深圳累计认定高层次专业人才4620人,累计引进留学人员6万人。深圳留学人员企业总数达3300多家,均属智慧型的科技创业企业,其中超亿元产值的逾30家。
 
  学习之城
 
  加班不问理由闲时继续充电
 
  晚上10点半,市民中心广场上的人群散去,商铺接连打烊,一座城市安静下来。
 
  夜幕沉沉,但中心书城“24小时书吧”的白炽灯明亮轻快。从香港来深圳工作的年轻设计师阿明径直走向熟悉的书架,拿起一本工业设计书,安静坐下。
 
  “设计是一个烧脑的行业,不了解前沿信息,拿出来的产品是骗不了客户的。”阿明说,用新的理念、表现形式,创造契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这是他每天都要琢磨的,“创新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只有努力”。
 
  店员蓝天海在“24小时书吧”工作了两年多,每天晚上,都有数十名埋头啃书的“书呆子”陪着他,“平时书店通宵看书的有20多人,如果到了周末,一位难求”。
 
  一项公开的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居民平均每日阅读图书29.72分钟,平均每周图书阅读率为63.5%。深圳居民的每日阅读时长及周阅读率,均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除了读书,周末在深圳举行的各种研讨、技术交流活动,常常也是一票难求。
 
  爱阅读、爱学习,对于城市创新意味着什么?
 
  深圳图书馆的统计表明,从深圳人借阅图书的种类来看,文学类高居榜首,而工业技术类和经济类排名第二和第三,平均借阅量占比达到13.75%和12.07%。这样的读书结构,与深圳这座城市科技、金融地位强势的产业特点十分一致。不少年轻人从阅读中获得了创新、创业的原动力。
 
  爱读书是深圳人追求进步、拼搏精神的突出表现,在IT工程师李洋看来,深圳人还是一个在工作上异常拼命的群体,一是因为深圳人多为外来年轻人,无家庭负担,对事业有抱负;二是因为深圳大小周(隔一周周六上班)加班文化很普遍,加班氛围较浓。
 
  “我从北方来,本身也受到深圳这种氛围的影响,好像一天不努力,就会有强烈的失落感,这种感觉在其他城市从来没有。”创客李洋时常与同在创业的伙伴交流,在评价人才的标准方面,他们最看重员工的进取精神。“一个不进取的人,与这个城市是格格不入的。”李洋说。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
 
  深圳已经成为全球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背后是中国从“人口红利”升级到“人才红利”的巨大推动力量。
 
  改革开放之初,承接香港产业转移,深圳以“三来一补”的加工制造业开启了经济发展的序幕。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尽管深圳长期处于产业链的末端,但这一过程并非毫无价值。由此积淀的制造业基础,为深圳创新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深圳经济前三十年高速增长背后,是人口红利在特区充分释放的结果。
 
  本世纪初,中国启动大学生扩招,从2003年到2014年,12年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接近1亿人,这个数字超过了英国的总人口,达到日本总人口的一半,成为中国新一轮的人力资源优势。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承接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创业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兴起留学潮,留学生规模超过300万,留学人员年均增长28.2%,而到2013年底,中国海外移民存量已达到934.3万人。庞大的留学人群,蕴藏着国际一流技术的巨大富矿。而“海归”回国创业,有利于国际先进技术的引入和利用。官方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五年中,深圳累计引进留学生超过6万人,认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多达953人。
 
  创新实力的比拼,归根结底是创新人才的竞争,高校资源相对缺乏的深圳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弯道超车”,来源于对人才的尊重,创新经济体对于人才的吸纳,以及原有产业基础与“人才红利”结合在一起所创造的新一轮比较优势。在此之前,中国的比较优势来自劳动力、土地、环境等要素资源的优势。
 
  2005年起,为解决“四个难以为继”的难题,深圳开启了史上最引人瞩目的一次产业转型升级。当其他城市选择走重工业化道路时,深圳选择了以信息化为主要目标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产业升级的方向。近年来,深圳为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专门制定实施“孔雀计划”,引入高科技团队和个人,成效显著。深圳市科创委负责人陆建认为,深圳能够成为“人才栖息地”,首先缘于深圳的产业结构能够容纳科技人才施展拳脚。
 
  从“孔雀东南飞”到“海归五洲来”,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鼓励创新的城市精神,良好的产业配套,宜居的生活环境,成为特区吸引并留住人才的软环境。而人才,正是深圳能够迸发出创新创业激情的根本。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李克强总理曾说,要大胆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给创新、创造人才提供更广泛的弓箭,让中国的“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如果说深圳在创新驱动上领先了一步,这一步体现在将“人口红利”转化为了“人才红利”。
 
  创新制度核心是金融制度
 
  “创新驱动·解码深圳”第三篇《创业创投:深圳创新生态的双核引擎》推出后,经南方网、南方日报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在业界引起了金融对创新驱动作用的讨论。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珺对金融给创新带来的驱动作用很认同。他认为,创新的制度核心就是金融制度,创新驱动的轮子中,金融一定是大轮子。“因为人是流动的,人随钱走。很多大学科研人员不在深圳,但却将科研成果拿到深圳去转化,就是因为深圳有大量的融资平台孵化器,有大量的风投、公募基金、私募基金。”
 
  王珺认为,深圳相比较广州,的确优势就在于风投,在于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吸引新企业最基本的要素,创新本身就是个不确定的投资活动,并非单纯是一个简单的研发活动。美国西部聚集如此多高科技企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那里风投聚集,很容易能够找到资金。”王珺表示。
 
 
  此外,文章中提到了产业资金积累对创新的带动作用,王珺也分析认为,经费是一个方面,有钱之后如何配置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风投的出现主要不是来自金融部门,不是来自银行,而是来自成功的企业家成功以后的积累,用来进行再投资。”王珺分析指出,由于风险投资是私人的钱,投资时地域性的集聚变得更为重要。“比如说我在这个地方成功的,对这个地方的企业比较了解,所以选择这个企业的同时,我还给它技术指导、专业指导,同时也拉一些战略合作伙伴。而银行做不来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