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東里村
發佈日期 : 2011-10-20
  • 東里村長
【村長姓名】:徐榮富
【服務事項】:推行政令、反映民意 、推行村里育樂活動、 辦理社會救助、福利服務等事項,如共同居住證明、生活津貼申請等。代繕各種申請書表、分送有關通知單、協助辦理村里例行會議、協助社區發展業務推行。
【服務地址】:富里鄉東里村1鄰大莊路35號
【服務電話】:03 - 8861410、0933480879
【村幹事】 :廖維正 ( TEL:0933-485726 )
【村里簡介】:
本村舊名「大庄」,原為阿美族人的舊部落,清道光二十五(西元一八四五)年間,南部平埔族從玉里鎮長良里遷居東里,並在此地從事農業開墾,是本鄉最早開闢成庄的地方,從清代到日治初年均是本鄉人口最多的一個庄頭,遂有「大庄」之名。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以後,清廷在台東置「卑南廳」設官治理東部,十三年時才改為「鄉制」,將花、東兩縣的平地住民區,編成南、新、廣、奉、蓮五個鄉,當時的大庄與本鄉內其他十個庄,都隸屬於「新鄉」的範圍。

日人據台初期仍沿清代舊制,明治四十二年(西元一九0九)改制,將本鄉編成大庄、公埔兩區,屬玉里支廳管轄,當時大庄區轄有馬加祿、萬人埔兩庄,並將兩區的區役場(相當於現在的鄉公所)設在本村,大正九年(西元一九二0)再改制,將本鄉兩區合併為大庄區,本村一度成為全鄉的首善之區。昭和十二年(西元一九三七)地方制度改為「街、庄」制,改為「富里庄」統轄全鄉,並全面更換各庄的舊名,改大庄為大里,次年因「大里」之名與台中縣大里同名,又改為東里。台灣光復後改庄為村,沿用日治時代的舊名,但在民國四十餘年間,本村又被改回大里舊名,到五十餘年才正式恢復東里一名至今。

本村位在鄉治富里村北約十二公里處,東臨高聳的海岸山脈與台東縣長濱鄉接壤,西隔秀姑巒溪與玉里鎮長良里接壤,北以芎仔溝與吳江村分界,南以阿眉溪與萬寧村相鄰,本村形勢呈東西長、南北狹,面積有一五.四七平方公里,地勢呈東高西低狹長形,村內低於海拔三百公尺以下區域,約佔五分之三,尤其濱鄰秀姑巒溪畔的沖積扇廣闊而肥沃,又有豐富的水利資源,清代時就已經開鑿灌溉渠圳。咸豐二年(西元一八五二)首先開鑿出秋林大圳,同治七年(西元一八六八)間又修築「阿眉溪圳」,光緒十九年間再闢「大庄圳」,灌溉三十餘甲,村內平地多被開墾成水田區,居民主要以稻作維生,兼營少數的旱地種植。

本村在清治末期已有七十二戶四百二十三人,日治以後人口更大量增加,八十五年底的統計,全村有三十四鄰四七四戶一九八八人,主要為平埔、客家、閩南籍,其次為阿美族、外省籍等,分居於村內的大庄、後庄、新庄、復興四個聚落。「大庄」因位居省道要衝,人口一向最多,省道兩側屋宇櫛比、商店林立,居民以以閩南、客家籍居多,多從事商業。次為位居東側的「後庄」,與大庄毗鄰,是本村最早形成聚落之處,住民以平埔族為主,此地成庄之初,平埔族人曾在西側築土圍妨止布農族的侵擾,現在住民主要以農耕為主,平埔族現都使用閩南語,經百餘年來與其他族群的通婚雜居,生活習慣多從閩南風俗,但仍有傳統的信仰留存。三為村南的﹁新庄﹂,以客家籍居多,大多是日治以後才遷入,居民散居於田野間,以務農為主業。四為新庄東側的「復興部落」,是阿美族人聚居之地,此地的阿美族原本住在阿眉溪中游北岸一帶山腹,民國三十六年間,有十戶阿美族人從光復鄉馬太鞍遷入,民國六十四年間因颱風成災,導致山區部落被洪水淹沒,乃在頭目曾繁茂的率領下移居下游現址,目前有四十二戶二二四人,及一戶山地原住民在此寓居。

本村曾為富里鄉治的重鎮,居民薈萃風俗各異,目前仍是本鄉平埔族人最主要的聚集地,人口數僅次於鄉治所在的富里村。本鄉因南北幅員狹長,地方生活上一直都有北、中、南三個中心區,東里村位居鄉北,一直是鄉北區萬寧、吳江等村居民日常生活的中心,與富里村、竹田村唇齒相依,形成鄉治上的三個重點區域。
發佈單位 : 富里鄉公所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