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 Culture Art   2 非物质文化遗产     

2 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创造了数量众多而又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文明的生动代表,是中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西安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它蕴含着西安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西安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2008年6月13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了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9个大类(传统音乐、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美术、民俗)33项;2009年5月17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了西安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8个大类(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艺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36项。其中:西安鼓乐2009年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西安鼓乐、蓝田普化水会音乐、长安北张村造纸技艺、户县曲子、同盛祥牛羊肉泡馍等5项先后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和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2项先后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和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安北张村造纸技艺 “世界纸根在中国,中国纸根在长安”。西安市长安区兴隆乡北张村的楮皮纸制作技艺起始于汉代。2000多年来,该村的纸匠们一直使用原始、简单的工具,按照先祖发明的复杂、完整的流程,制造纯天然的楮皮纸。至今村民在取土挖地时,常常翻出古时的纸槽、捣纸浆石锤、踏压的杠杆石碓等古时造纸作坊实物,与现在村里使用的造纸工具基本相同。北张村自古以来人多地少,手工造纸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都是当地村民生活的主要来源。据当地老人讲,他们祖祖辈辈都是纸户,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这里基本上还是家家户户都有造纸作坊。当地至今还流传着古老的民谣:“仓颉字,雷公瓦,沣出纸,水漂帘”、“有女甭嫁北张村,半夜起来站墙根”,不但描述了最早纸的诞生,而且成为沣河一带造纸历史悠久的有力佐证。
    北张村传统楮皮纸生产工艺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不仅其整个工艺流程完全没有使用现代机械,而且它不使用纸药,却能进行分张。据有关专家介绍,这套生产工艺在国内其他手工纸作坊是罕见的,被称作研究手工纸工艺演化进程的活化石。
    2007年5月,楮皮纸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安王曲城隍庙祭祀和庙会 王曲城隍庙为十三省总城隍庙,位于长安区王曲镇。每年春节、农历二月初八、十月十五,王曲城隍庙均有大型的祭祀活动和庙会。此时,除西北五省的士农商贾外,还有川、滇、贵、鄂、蒙、藏、鲁、晋、冀、豫、皖等地善男信女们成群结队前来祭拜。王曲城隍庙所供奉的是汉代刘邦麾下大将纪信,其庙亦为总城隍庙。王曲城隍庙祭拜活动,因其规模宏大,逐渐形成大型的庙会。庙会上有大戏、杂耍、各地锣鼓、社火以及武术等民间艺术表演。
    2007年5月,长安王曲城隍庙祭祀和庙会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狄寨徐文岳手工泥哨制作技艺“泥哨”,俗称“娃娃哨”,又称“泥叫叫”,是陕西关中的民间玩具。据说源自西安清末民初的鱼化寨,是一种彩色的低温陶玩具哨子,造型丰满、简练,以戏剧人物为主,也有形体小巧的胖娃、小动物,最小者仅寸余。
    2007年5月,狄寨徐文岳手工泥哨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陵扎花技艺 高陵人称刺绣为扎花,是一种刺绣和布艺相结合,具有粗犷豪迈而又委婉细腻并存的、典型的关中地域特色的精美工艺形式,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是当地农耕文化的产物,一般在嫁娶、满月、祝寿、时令节气等时候作为礼物送给家人或亲戚朋友,是实用与观赏相结合的工艺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
    2008年6月,高陵扎花技艺被列入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高陵韩氏正骨制药技艺 高陵韩氏祖传中医骨外伤治疗,起源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5),据县志载:韩家骨科“誉驰鲁、晋、甘,只卖信誉不卖钱”。其疗法采用传统中医因势利导的保守疗法,在几辈人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完整的治疗原则及方法,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实用经验。以手法和药物相济,通过拔伸、推摩接茬、复位、小固定,内服外敷家传自制的接骨散、活血散、活血消肿止痛膏等独特的接骨正骨按摩技艺手法治疗各种骨外伤,对粉碎性骨折、骨瘤、脉管炎等,不开刀,不手术,内服外敷,辨症施治,使患者痛苦少,疗期短,费用低。骨外伤病人,只要到了他家十几分钟即可止痛,经正骨、敷药、外固定后,就可回家疗养,一般只需一月,就能恢复如初。
    2008年6月,高陵韩氏正骨制药技艺被列入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侯官寨迎春牛老爷社火 牛老爷社火是长安区引镇侯官寨的村民自发组织的民间迎春风俗,每年正月十五前后他们都要耍社火,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它源于明,盛于清,延续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因社火中有个“牛老爷”,故名“牛老爷社火”,独行于侯官寨村。在古代农耕社会里,春官是皇帝派来报春的官员,而耕牛又是农耕社会里最能代表劳动力的牲畜,因此,历史中春官的形象都是骑牛到田间报春。清同治四年(1866),陕西巡抚刘蓉观看侯官寨社火后,觉得秩序很乱,遂将该村的春官封为老爷,权限仅限于祭春、耍社火时组织领导及维持秩序,祭春社火结束,牛老爷权位自行消失。
    2007年5月,侯官寨迎春牛老爷社火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户县社火户县的社火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有芯子社火、平台社火、牛拉社火、马社火、背火、掮火、高跷、竹马、旱船、大头和尚、打钱杆、热蹩、火龙、地龙、舞狮子等近20种形式。
    2007年5月,户县社火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蒋村正月民俗活动 户县蒋村蛮鼓、板对、歪官、春官民俗活动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春节欢庆活动,与远古时的岁末傩祭、夏商周时的岁首卜丰歉、祝“改岁”、祈丰年等古老活动都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从这一民俗活动的各种形式来看,其不同形式带有不同的时代印记:蛮鼓具有明显的古代战鼓形式;春官有始自周代的迎春习俗的形式烙印;歪官就其戏剧特点来看,有唐代参军戏的结构和表现特点;社火是始于先秦盛于唐宋的古老形式;而板对则明显是明代以降的形式。可以说蒋村的蛮鼓、板对、歪官、春官民俗活动,是在5000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下,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形成的。
    2007年5月,蒋村正月民俗活动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 “水会”是“水陆大会”的简称。普化水会音乐是专门用于民间庙会、水陆道场、大型祭祀等的民间吹打音乐。其源于隋,盛于唐,是唐代宫廷音乐传至民间后,经与宗教音乐、民间音乐融合后演绎而成的民间乐种。经过千余年的风霜洗礼,普化水会音乐一直在当地民间繁衍流传。
    2006年5月,蓝田普化水会音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蓝田玉雕工艺 蓝田玉俗称“菜玉”,质地坚硬,色彩斑斓,光泽温润,纹理细密,一玉多色,是良好的玉雕和制作工艺美术品的原料。蓝田玉雕,是出产于陕西蓝田县的一种传统玉石雕刻工艺品。它以历史悠久、雕刻细腻、造型优美而著称。 2008年6月,蓝田玉雕被列入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骊山女娲风俗 女娲是上古女神,相传是她创造了人类。那时空旷大地荒无人烟,只有她一个人。女娲感到很寂寞,就用水土和成泥,捏成一个个人的模样,用嘴吹了一口气,泥人就变成了活人。这些泥人繁殖后代,越来越多。也有说女娲和伏羲兄妹二人婚配,结为夫妻,繁衍出人类。后来,共工与颛顼为争霸权而恶战,共工氏战败,一怒之下,头撞不周山,撞断西天角一根天柱,天塌地陷,天空向北倾斜,地面向东南塌陷,洪水泛滥成灾。女娲为拯救万民,在骊山炼就五色石,补好天空,折断鳌足支撑起四极,制服洪水,将人类从灾难中解救出来。女娲氏被尊为“骊山老母”,相传她死后就葬在骊山之阳(今蓝田县)。她的名叫“骊”的坐骑便化为骊山。骊山北麓有一条峡谷,《水经注》称它为女娲氏谷。后人还在骊山西绣岭第二峰上修建了一座老母殿,供奉女娲氏。
    在临潼区骊山一带至今保留着一些与女娲有关的古老的风俗文化。主要表现在节日风俗、婚俗以及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与众不同。
    2007年5月,骊山女娲风俗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栎阳马踏青器山社火临潼栎阳古镇的马踏青器山社火是民间社火最复杂特殊的一种,由马踏青器山、秧歌、锣鼓、竹马、大头娃、高跷等表演形式组成。民间流传着:“马踏青器真威风,百年活跃三秦中。民间艺术增异彩,历史悠久追溯清。瓷山柏缀马蹬空,百碟作响马蹄声。游人观看叫声好,胜似贵妃逛临潼。”的俗语,说的就是“马踏青器山”社火。这种社火行进起来叮咚作响,人踏在纸糊的马上,而纸马却踏在大量瓷器堆成的“青器山”上,这种独特的社火形式十分罕见。其表演大约出现在明朝晚期,到了民国时期耍社火场次更为频繁,除在每年春节表演外,过庙会也被邀请表演。历经数百年的发展,马踏青器山社火如今已成为一种集惊险、奇特、美观于一身的民间艺术。
    2007年5月,栎阳马踏青器山社火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潼十面锣鼓“十面锣十面鼓”是一种象征吉祥、喜庆、欢快的广场鼓舞,是流传于西安市临潼区的零口、马额、纸李、新丰、铁炉等乡镇及与临潼区相连的渭南市张义村和高陵县的个别地区的一种特有的民间艺术。和其他锣鼓相比,它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特点:一是它的打击鼓调,节奏鲜明,宛若一个宝葫芦,首段缓慢低沉,中间段为长行歌,尾段锣鼓密集,紧张激越,舞者边舞边敲击鼓、锣、马锣,不另设伴奏乐队。马锣一般作领奏乐器,鼓和大锣为之配合。二是它的演出,表演场面宏大,气势磅礴。三是它的表演队形多样,变幻复杂。常用的队形就有“剪子交”、“三杆旗”、“游四门”、“五角星”、“五马卷蹄”、“白马分鬃”、“百鸟朝凤”、“太极图”、“珍珠倒卷帘”、“龙摆尾”等10个图形。队形变化流畅,构图严谨和谐。
    2007年5月,十面锣鼓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潼关中道情皮影戏 临潼关中道情皮影戏已有100多年历史。
    临潼道情皮影戏主要以道情为声腔,所用的曲牌现存有:大金钱、绣荷包、梳妆台、银纽丝、雪花飘、八板等。皮影戏演出的乐队建制较小,所用乐器较少。主要乐器有:渔鼓、简板、三弦、板胡、二胡、笛子以及打击乐:一串铃、出场小锣、两棰、三棰、四棰、五棰、小三眼、菜碟子、豹子头、拥棰子、搜门、四击头、慢板头、二流板头、飞板头、串板头等。演出的剧目较多,有历史古典剧,有历史神话剧、古典寓言剧、现代折子戏,还有古典道情喜剧和古典耍戏。皮影制作一般分熟皮、雕形两部分。所谓熟皮,就是先用米汤洗净皮子,然后用硝去其毛血,压平,皮子便成为半透明体。在做某种人形影及舞台砌末时,先是按所需要形象的大小及形态雕刻,之后再分颜色,上桐油,串铁丝。一般人身为两市尺上身,手、足各单独雕镂。用时用铁丝连缀起来,使各关节灵活。戏曲砌末,即所取景物,如山水布景、房舍楼台、殿宇园林等的雕镂,也都很精致讲究,有如一幅绘画。
    2007年5月,临潼关中道情皮影戏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潼孙家皮影戏 临潼零口孙家皮影戏是由清末招赘于零口西塬的华剧(碗碗剧)老艺人孙老五于1909年创办的,并由他领唱(碗碗腔)皮影戏。1956年正式成立“民间剧社”,主要从事民间皮影艺术的表演和宣传;1981年收编为“零口文化站皮影团”演出于关中各地。团长孙景发,艺传三代,从事皮影艺术40余载,在当地享有名气,人称“老孙家皮影社”,正名“民艺皮影社”,皮影是他们的世家艺术。现有正式演职人员6人,能表演各类剧目100余个,涉及历史剧、样板剧及现代剧等多个剧种,尤以李十三之“十大本”为经典,其现代剧《梁秋燕》、《三世仇>等深为广大群众喜爱。该剧团至今保留着祖传皮影100余套,道具100余件,各类皮影头具600余幅。碗碗腔皮影戏主要流行于陕西关中华山北麓和渭河以北平原一带。其传统剧目十分丰富,现存的手抄本就有二百四五十本之多。其特点是花脸戏吐字重,杀声如雷,震裂金石;文戏开口轻柔,缠绵细腻,典雅飘逸,十分动听。皮影造型精巧细致,形体较西路、北路的皮影略小(高约11寸),其花纹图案细致,雕刻细腻,造型经典,装饰严谨,色彩富丽堂皇。
    2007年5月,临潼孙家皮影戏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列入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户县曲子 户县曲子,也叫“眉户”,俗称“迷胡”、“曲子戏”,文人学士称之为“清曲”。户县曲子就是一种流传在民间的、以坐唱为主的曲艺形式,起源于陕西眉、户二县,也是眉户戏的源头,盛行于西安和关中地区,陕南、陕北也广为流行,是西安地区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数百年来,关中各地的百姓一直把唱曲子当作最通俗的娱乐消遣活动。
    2007年5月,户县曲子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牛郎织女传说 在长安区斗门南沣村,有一座石婆庙,罩面供奉着两尊石刻雕像——牛郎、织女雕像,当地人称为“石爷”、“石婆”。据古书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什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社。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魏晋南北朝《月令广义·七月令》引殷芸《小说》)。相传,每逢七月初七,人间的喜鹊就要飞上天去,在银河为牛郎织女搭鹊桥相会。此外,七夕夜深人静之时,相传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其他的瓜果架下听到牛郎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牛郎织女的传说已有千余年历史,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被称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它不仅在中国妇孺皆知,在韩国、朝鲜、日本等国也广泛传播。
    传说正月十七日是牛郎织女结婚的日了,农历七月七日是相会的日子。在这两个特殊的日子里,当地群众举行大型祭祀石爷、石婆活动,西安及咸阳、宝鸡、渭南等周边地区群众纷纷参加,形成了规模盛大的庙会。正月十七庙会的主要祭祀活动有正月十六送灯、十七日送香、晚上念经;“七夕”庙会的主要祭祀活动有七月初六晚上茶、上贡品、念经、颂祭文;七月七日晚耍花灯、渡鹊桥、白天逛巧市、看大戏、烧香膜拜。
    1956年,南沣村石婆庙被列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5月,牛郎织女传说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镇米皮制作技艺 户县秦镇,为千年古镇。秦镇米皮乃关中名小吃。
    秦镇米皮用产于户县沣河西岸的稻谷制作,制作工序包括泡米、磨浆和蒸制,然后用一把几十斤重的大刀切成细条。秦镇大米面皮的特点是:筋、薄、细、软。面皮本身,色白如雪,光润如脂,页薄、细软、柔韧。其调料只用辣椒、盐、醋三样,并以辣椒油为主。调食时,将特制的辣椒油调拌在面皮上,加上黄瓜丝和豆芽,佐以盐、醋调拌即可,其酸、辣、筋、爽、凉,别有一番风味。米皮通常凉食,所以也叫凉皮。
    2007年5月,秦镇米皮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安同盛祥牛羊肉泡馍西安同盛祥饭庄始建于1920年,是一家民族餐饮企业,以制作牛羊肉泡馍著称。牛羊肉泡馍是陕西的风味美馔,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因它暖胃耐饥,素为西安和西北地区各族人民所喜爱,外宾来陕也争先品尝,以饱口福。
    2007年5月,同盛祥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阎良关山牛拉蹩鼓 牛拉蹩鼓起源于蒲城老爷庙地区,清道光年间(1821-1851)由关山民间艺人冉庭奇等人到蒲城老爷庙赶庙会时引进。庆祝丰收时,人们常用耕牛拉鼓跳跃敲打游行于田间地头,所以称“牛拉蹩鼓”。传入阎良关山后,鼓乐和武术相互融合演绎成为了这一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关山牛拉蹩鼓,专为庆丰收、婚嫁、祭祀而表演,主要用于庙会、祭祀等活动。后来在每年初一到十五在村中集会时表演以示辞旧迎新。其表演的传统器具均属打击乐,主要有:大鼓、中型鼓、钹、大锣、小锣等。表演时需20面红、黄战旗左右护队,鼓手装扮成戏剧中的武生,随鼓的移动而跳跃敲打,拉鼓的耕牛也要装扮,牛头挂红绸,牛角吊小灯笼和铃铛等物。
    关山牛拉蹩鼓鼓歌与鼓舞世代言传身教,现留存于世的鼓歌有:《三战吕布》、《老鼓》、《八仙过海》、《太平歌》、《闪断桥》、《双鞭子》等。鼓法有4种:双手打、双交叉打、山绑架、鼓槌交叉打。鼓舞动作有16种:交叉步、弓箭步、翻身、偏腿、偏盖腿、原地转、飞脚、案头、交叉吸腿、二踢脚、劈叉、跺子、上马式、跳马式、虎跳、转身包脚等。表演节奏有松有紧,有快有慢,时而如翻江倒海,时而如清风拂面。鼓手既有鼓乐表演,又有鼓舞绝活表演,表演形式不拘一格,与鼓歌节拍衔接有序,做动作的同时,又不影响击鼓。蹩鼓队一般有10~20人左右,遇到大型庆典活动时有仪仗队配合,阵容可达100人以上。
    2008年6月,关山牛拉蹩鼓入选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阎良核雕技艺 核雕亦称果核雕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和平安。桃核木贴身佩戴的时间越长就越光润漂亮。特别是古时宫廷核雕工艺品,数百年来一直为核雕爱好者收藏。核雕技艺分两大流派:北派和南派。两派又分很多支脉,阎良核雕属北派西安一脉。此脉源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5)的山东,何时流传至西安尚无准确时间。阎良核雕主要以桃核雕刻为主。桃核质地坚硬,不易破碎,雕刻刀具皆由创作者根据多年经验特制而成,有剜刀、刻刀、削刀、刮刀及钢针、砂纸、钻子、锉子等。主要刀法有剜、刻、拨、挑、刮、削等十多种技法。
    2007年5月,阎良核雕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阎良新兴特技唢呐 唢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在民间比较兴盛,常在大喜大悲的红白喜事、年节庆典等场合表演。经过长期的历史传承和演变,唢呐出现了众多流派。关中唢呐受秦腔曲牌的影响较大,多用吹打,其内容甚为广博。新兴特技唢呐将唢呐的曲艺演奏与唢呐特技表演相结合,它的艺术表演形式为我国民族民间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个亮点。
    特技唢呐一般需要3~4人配合表演,全部锦衣打扮,2~3人以鼓、钹、锣配合其演奏,一人丑角装扮协助其特技表演。袁学民的特技唢呐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他的曲调时而欢快、含蓄、优雅,犹如含情脉脉的少女,时而高亢、激昂,穿透力强,似血气方刚的少年;他的表演时而口衔刀具顶砖,令人心惊胆颤,时而口喷烈火令人热血沸腾,尤其是那口鼻同吹8支唢呐并且吹气球的技艺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2008年6月,阎良新兴特技唢呐入选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安鼓乐亦叫西安古乐、长安古乐、长安鼓乐(在周至县则叫“香会”),是千百年来流传在西安(古长安)及周边地区的民间大型鼓乐。西安鼓乐,脱胎于唐代燕乐,后融于宫廷音乐,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历经宋、元、明、清,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境内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是我国古代音乐的重要遗存,被国际音乐界和史学界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
    西安鼓乐是以打击乐和吹奏乐混合演奏的一种大型乐种,内容丰富,乐队庞大,曲目众多,结构复杂,是中国古代音乐乃至世界民间音乐发展史中的奇迹。
    2009年10月,西安鼓乐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5月,西安鼓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老字号德发长饺子制作技艺德发长创建于1936年,经营饺子已70多年,是历史悠久的中华老字号。主要经营北京风味的饺子,其特点是制作精细、皮薄馅足、料重味浓、油润鲜香。
    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专家和技术人员的不懈努力,博采众家所长,创造了独特的饺子宴。集中国历代饺子制作之大成,融中华菜肴调料技艺于馅心,取南北制作工艺之精华,选用鸡、鸭、鱼、虾及鱼翅、鲍鱼和时鲜果蔬、野菜等多种原料,采用蒸、煮、煎、炸、烙等烹制方法,烹饪出了肉香型、卵香型、果香型、酱香型、素香型和海鲜香型等6大香型的多种口味,品种达300多种,饺子咸、甜、酸、辣、麻五味俱全,花、鸟、果、禽、兽形态各异。
    2007年5月,中华老字号德发长饺子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老字号德懋恭水晶饼制作技艺 德懋恭食品店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是西安市仅有的保持手工传统工艺制作糕点的百年老店。该店为前店后厂,以生产水晶饼著称。德懋恭水晶饼采用上等精白面粉、上等冰糖、精板油为主要原料,配以玫瑰、橘饼、核桃仁、青红丝等十多种材料作辅料,经制皮、制酥、制馅、成型等12道工序,全部为手工精心制作而成。其成品小巧别致、皮酥馅足、滋润适口、层次分明,且以浓郁的玫瑰和橘饼的清香使人回味无穷。因其面色金黄,四周雪白,素有“金底银帮鼓鼓腔,红色印章盖中央”的赞誉,被称为“秦点之首”。
    2007年5月,中华老字号德懋恭水晶饼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老字号西安饭庄陕菜和陕西风味小吃制作技艺 中华老字号西安饭庄素以“陕菜正宗”、“陕西风味大全”而闻名于世,是陕菜精华与三秦美味的荟萃之所。1929年,由当时的国民联军师长甄寿珊、戏剧界名流马公涛、封至模和餐饮界名人冯克昌集资而建。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西安饭庄已有各种菜肴和风味小吃数百种。其中正宗陕菜200多种,传统名菜、特色陕菜近80种,创新陕菜120多种,有20余种菜肴荣获国际质量金奖、国家“金鼎奖”。葫芦鸡、温拌腰丝、三皮丝、奶汤锅子鱼等十大传统名菜,是饭庄的坐庄菜。酸辣肚丝汤、炝白肉、带把肘子、驼蹄羹、猴带帽等是传统特色陕菜。西安饭庄的陕西风味小吃及点心达二三百种,其中泡泡油糕、金线油塔、千层油酥饼、黄桂柿子饼、枣肉沫糊等30多种小吃荣获“中华名小吃”称号。“陕西风味小吃”是陕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全国各大菜系中,没有一个菜系的小吃能够达到与菜肴同台竞技而又毫不逊色的水平,唯有陕菜与众不同。西安饭庄在继承传统名菜点的基础上,先后研制推出“陕西风味小吃宴”、“西府小吃宴”、“宫廷长寿宴”、“长安八景宴”、“盛唐皇宴”等五大宴席。
    2007年5月,中华老字号西安饭庄陕菜和陕西风味小吃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至道情 道情是道教宣传教理、教义为道教服务的一种民间演唱曲艺。最初宣扬道家的修身养性,以改恶从善为宗旨,也是道家所说的“点化”。周至县历史悠久,周至县楼观台是老子(李耳)说经的地方。后来,在汉、唐、宋、元、明、清诸朝代楼观台成为全国有名的道观,来往官员及游人很多。在这种情况下,道教内有人将教内的经典、文献等改为“道情”演唱。楼观台也是“道情”这种曲艺形式的发源地。道情是以“清、贤、高、载”四字为教义。清,是清净无为。贤,是贤寿重德。高,是高风亮节。载,是宣扬教义的意思。最早的道情是云游道人拿上尖板、鱼鼓演唱。后来传于民间,其形成一个人唱、众人合的形式。经过长期演变,逐步形成演唱有故事情节的剧目,一直发展至今。因道情的主要旋律、乐句产生于道教经韵,所以听“道情”演唱和道士念经相似。道情形式以坐唱为主,其特色打击乐器有鱼鼓、尖板、三岔板(即云香板)和撞铃等。
    周至道情的特点是:细致、婉转、悦耳、动听、热闹、红火,其中“波”(集体接音)是其他剧中少有的,使演唱更加生动活泼。周至道情的道教音乐色彩特别浓厚,演唱内容以“八仙故事”为主,表现忠、孝、节、义,也有其他内容。演唱剧目有:《鞭打芦花》、《百花山》、《卖道袍》、《八岔诗》、《菊花亭渡母》、《湘子渡林英》、《小如贤》、《杭州卖灵丹》、《高老庄》、《孝母得金》、《状元及第》、《三孝让产》、《吕蒙正赶斋》等。其音乐构成有五种波(按间伴唱):高音波、短波、花音波、尾波、梅花彩调波等。板式有:苦音塌板、连板、代板、慢板、大板、平尾声塌板等。曲牌有:“皂落泡、一枝花、乌夜啼、牧羊关、雁儿舞、十三调、五更词、耍孩儿、梅花调”等。
    2007年5月,周至道情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至豆村大蜡制作技艺及民俗 大蜡制作技艺,主要流传在周至县终南镇豆村,人们习称豆村大蜡。这项传统的民间手工艺,自唐至今,历经43代传人,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豆村大蜡是集蜡雕、剪、贴、蜡染、美术为一体的造型艺术,其制作过程非常复杂讲究,仅制蜡用的工具,足有数十件之多:灌蜡铁芯、铁锅、10个铁勺、5种刀具、铬铁、抿子、铁丝、木料等。制作大蜡的原料是菜油40斤、白蜡80斤,需要经过熬制、制模、焊接等上百道工序。艺人们先把蜡放锅里熔化,去掉杂质。待蜡冷却到20℃左右时,再用铁勺把蜡灌制在悬挂空中不停转动的铁芯上。之后,再把铁芯上的蜡倒立,同时把几个大小不同的蜡按顺序摞起来,这样大蜡主体就成形了。标准大蜡体重120斤,蜡体高1.2米,外径90公分。灌制大蜡很有讲究,一年12个月,一个月是10斤,所以大蜡的重量就不能少于120斤。若有闰月的年份,就需要把大蜡灌成130斤,燃烧13个月。大蜡做成了,还得用一座精美的雕花蜡亭来装饰。一般用木、竹、纸张扎糊,四周饰有花鸟、走兽套置在大蜡外围,底座上还有纸扎的戏曲小人,栩栩如生。
    2007年5月,周至豆村大蜡制作技艺及民俗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至二曲礼仪二曲礼仪,主要传播于周至县及周边区县。二曲礼仪,源于清初“海内三大儒”之一的“关中大儒”李二曲。李二曲,生于明天启七年(1627),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名颙,字中孚,号二曲,周至县城西郊蔡园堡人。二曲礼仪的实质是继承儒家传统礼仪,躬行关学“以礼教为本”。它是《周礼》、《仪礼>、《礼记》三礼与周至城乡民众红白喜事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是礼貌、礼节、礼仪的通称,是城乡广大民众红白喜事活动中表孝意、表敬意、表庄穆、表隆重而举行的礼节仪式。
    其基本仪注为:陈设:凡祭,须先陈设。在神龛前,设供桌,置蜡台,摆香炉等。且稳案、净几、盥洗、燃烛、焚香。请主:打扫庙堂、陈设就绪完毕,请进尊神,即请出受礼者(或龛、牌位、偶像),安座。降神:行裸礼,进爵灌地,即以酒洒地,降神受飨。省神:看望、问候神主。致献:奉献应献的祭品等,恭读《祭文》。侑飨:以乐劝食。参神:大礼参拜。焚化:焚烧纸钱、金帛等。酹酒:将酒奠洒于地。辞神:祭礼结束,辞别之大礼。祭礼时,站立要恭谨、垂首弯腰。祭前要斋沐,长幼毕集,亲疏秩然,举止有度,中规中矩。
    2007年5月,二曲礼仪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至民间舞蹈“牛斗虎”周至民间舞蹈“牛斗虎”,是当地八家庄村的一种社火表演节目。早年庄东十字的井庙内的木匾上就记载着“乾隆年间八家庄耍牛斗虎”的字样。表现老虎伤人,青牛救主(牧童)的故事。世传先祖有位叫杜困的画匠,一天进山打柴,在田峪沟一个叫白龙洞的山坡发现一只双眼圆睁的花豹,正弓背弯腰向山下张望,又惊见山下有位牧童正在放牛,不等呼喊出口,豹子便向牧童扑去。正在吃草的牛后脚一蹬,顺势而下,把凶猛的豹子顶了个跟头。翻倒坡下的豹子勃然大怒,便与不示弱的牛斗了起来,经过几个回合,牛的眼睛都斗红了,越斗越猛,豹子见匹敌不过,只得落荒逃跑。因杜困是画匠,想象丰富,据这一素材便同庄里的多位民间艺人创编了舞蹈,并把豹子改成了虎。
    2007年5月,周至“牛虎斗”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渭旗锣鼓 周至县二曲镇渭旗村的渭旗锣鼓,俗称“威风锣鼓”,古称“击鼓刺秦”,发展至今,已有300年历史。关于“击鼓刺秦”的传说,现有两种不同的版本,一种说法来自“荆轲刺秦”的典故,据说是为了纪念不畏凶险、敢于拼搏的英雄荆轲而编排的鼓谱。另一种说法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相互征战,秦王每每出兵时,即击鼓助威,鼓舞士气,从而战无不胜,力挫群雄,一统中原。
    渭旗锣鼓集民间鼓乐、舞蹈、武术表演为一体,鼓、锣、钗配以夹板、伞扇舞、翻跟头,而且击鼓、敲钗、打锣演员随着鼓点的变换,形神随之变幻,时起时伏,时庄严肃穆,时喜悦高亢,从而使锣鼓更加鲜活,更加精彩。渭旗锣鼓基本表演人员150人,另有50人为更换替补人员。表演形式在传统的鼓、钗、锣基础上,又增添了夹板舞、伞扇舞、绸舞、长号等内容。表演一般分三个章节,第一章节为开场锣鼓,又为战前锣鼓。鼓点似顷刻从天而降的瓢泼大雨,犹如万珠散落玉盘,紧促而激越,是为鼓士气、壮士胆之鼓。第二章节为对弈锣鼓。鼓点稍缓,但更为强劲,大、中、小鼓以及手鼓齐敲,大钗、小钗同响,大锣、小锣共鸣,战旗在队中穿梭,凛冽飘舞,夹板、花伞穿行其间,让人眼花缭乱,同时感受到了两军对垒时兵将拼力厮杀、气壮山河的气势。第三章节为喜庆锣鼓,又为凯旋锣鼓。鼓声欢快明朗,喜庆热烈,为兵将战捷庆贺之鼓。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综合艺术特性;阵容强大,气势恢弘;主题鲜明,鼓谱独特。
    2007年5月,渭旗锣鼓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至哑柏刺绣 周至哑柏刺绣是陕西民间工艺品中的奇葩,是秦绣的代表,源于西周,秦汉初兴,隋唐继起,从清代起至今。它与苏、杭、湘、蜀等全国名绣不同,具有浓厚的乡土气味和地方特色。哑柏绣品色彩富于理想化,讲究强烈对比,形象布局错落有致。图案讲究饱满,寓意吉祥。常有“五谷丰登”、“四喜临门”、“喜鹊登枝”、“喜上眉梢”、“五福临门”、“龙凤呈祥”等寓意吉庆祥和的图案。哑柏刺绣做工讲究,常用大红、碧绿、金黄、瓦蓝等色对比,其寓意是花红多结果、叶绿多打粮,不同的色布采用协调而素雅的丝线,以不同的针法,并以金、银等丝线勾边,使色彩协调美妙。
    

    绣品多为绣花枕头、门帘、桌布、台布、床围子、被套、鞋垫及身边所用之物等。宗教、寺庙也用绣品装饰,庙内的幡、帐、伞、桌帏、团垫等绣品庄重而堂皇,精美无比。按照哑柏乡俗,姑娘出嫁,必须上等绣品陪嫁,方显姑娘才艺。一是居室绣品门帘;二是床上被面、枕头;三是服饰、凤冠、霞披、裙袄等;四是小装饰品,荷包、香包、飘带等。有的习俗还保留至今。其特点是:以平针法为主,花人画面大,既颜色鲜艳,又大方朴实,其风格简练,构图精巧,色彩明快,针法严谨,绣理分明,图案新奇,层次分明,形象布局,错落有致,丰富饱满,善于变化,艳雅有度,生动逼真,独树一帜。一幅绣品一幅画,既有壮丽豪放的巨作,又有玲珑精巧的小件,富有民族特色。
    2008年6月,周至哑柏刺绣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竹篾子灯笼编织技艺 竹篾子灯笼编织在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办塘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由王学坤的祖上传承下来的。新春佳节、婚庆喜宴,都少不了竹篾子灯笼来烘托气氛,以示吉祥。它也作为当地群众祝福平安、祈求长命百岁的吉祥之物而保仔下来。
    竹篾子灯笼主要有3种:寡灯(最大)、中灯、星星灯。寡灯是娘家为新出嫁女儿在婆家过的第一个新年送的,送灯形式叫追灯;中灯、星星灯是舅舅为外甥送的。所有灯笼都是用大红色皱纹纸贴面,而且只贴中间一部分,两边仍露出细致的竹篾子。
    灞桥狄寨竹篾于灯笼编织工艺可分为选竹、破竹、泡竹、破篾、起篾、划篾、盘篾踏底子、分篾(捻篾)、编织、收口、烘烤、捏圆、滚浆、糊纸14步。编织时,选取当地或陕南优质竹子,按所编灯笼的人小截取,浸泡数日;把泡好的竹节分为四层,将挑选好的约两公分厚的竹片再分成两分、四分……用嘴扯的方式用力均匀地将竹篾子扯开。然后,将竹篾按一定数量摆放在一起,踏(编)好底子。再分篾,按照一分为二的方式,把踏好的底子一一分开,使其逐渐扩大。编织时手劲要均匀,编好后再把刺出的篾子插进灯笼内部,使其表面光滑无痕迹。成型的竹篾子灯笼上面口人,下面口小,下面可放蜡烛、煤油灯。成型的竹篾子在火炉边烘烤、捏圆,使其达到理想的效果。再将捍圆的灯笼在浆糊上面滚均匀,只滚中间部分,把皱纹纸裁成约莫10公分宽,细心地糊在灯笼中间。糊好的灯笼要及时在火炉上烘干。灯笼有葫芦灯笼、花瓶灯笼、火葫芦灯笼等若干种。
    2007年5月,竹篾子灯笼编织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被确定为西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安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共36项)
    一、民间音乐(2项):厚畛子山歌(周至县)、高陵洞箫艺术(高陵县)
    二、民间舞蹈(4项):雨金舞龙社火(临潼区)、西里和尚杜翠柳(周至县)、药惠竹马(高陵县)、周至竹马(周至县)
    三、传统戏剧(3项):周至大玉木偶(周至县)、高陵曲子(高陵县)、周至皮影戏(周至县)
    四、曲艺(2项):长安道情(长安区)、熨斗村曲子(周至县)
    五、民间美术(4项):户县民间布艺老虎(户县)、户县李氏木刻工艺(户县)、阎良新兴剪纸(阎良区)、周至剪纸(周至县)
    六、传统手工技艺(13项):中华老字号春发生葫芦头泡馍系列制作技艺(碑林区)、长安沣峪口老油坊榨油技艺(长安区)、户县龙窝酒手工酿造技艺及民俗(户县)、铁炉油馍制作工艺(临潼区)、周至翠峰马家饦饦(周至县)、长安寺坡村“添碟子”制作技艺(长安区)、阎良皮影雕刻技艺(阎良区)、鱼化泥叫叫制作技艺(雁塔区)、周林海雕塑(周至县)、蔡氏核雕(灞桥区)、高陵民间花灯纸扎技艺(高陵县)、张氏风筝(碑林区)、民间玩具九连环制作工艺(新城区)
    七、传统医药(1项):马明仁膏药(碑林区)
    八、民俗(7项):西安都城隍庙民俗(莲湖区)、户县北乡迎祭城隍民俗活动(户县)、西安大白杨社火·芯子(未央区)、华夏财神故里祭祀活动(周至县)、青山索圣母庙会(周至县)、船张芯子(高陵县)、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周至县)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西安市部分)(共17项)
    民间音乐(1项):高陵洞箫艺术(高陵县)
    传统戏剧(2项):周至皮影戏(周至县)、周至大玉木偶(周至县)
    曲艺(2项):长安道情(长安区)、高陵曲子(高陵县)
    传统手工技艺(7项):户县龙窝酒手工酿造技艺及民俗(户县)、中华老字号老孙家羊肉泡馍及清真菜品制作技艺(老孙家饭庄)、中华老字号春发生葫芦头泡馍系列制作技艺(西安市春发生饭庄)、张氏风筝(碑林区)、高陵民间花灯纸扎技艺(高陵县)、长安沣峪口老油坊榨油技艺(长安区)、长安寺坡村“添碟子”制作技艺(长安区)
    民俗(5项):西安都城隍庙民俗(西安市都城隍庙管委会)、西安大白杨社火·芯子(未央区)、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周至县)、华夏财神故里祭祀活动(周至县)、户县北乡迎祭城隍民俗活动(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