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文学评论及其实践创作----《文学评论》第一卷第一期简介
 

《文学评论》两月刊193481日在北平出版。16开本,162页。由文学评论社主编,编辑人李长之、杨丙辰。发行人张道一。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文学评论》第一卷第一期中发刊词阐明了编者的观点:“我们认为文学是种学问,这就是说需要研究,凡武断和模糊,我们是杜绝的;我们又认为文学史种事业,这就是说我们愿意拿出全副精神来去从事,而我们的趣味乃是在事业本身,因而任何暂时的困阻、毁誉、利害,都不足动摇我们的决心及志愿。”同时,又指出其三大目标“从文艺创作之根本的原理原则,建设文艺美学,以文艺美学的应用,而致力于文艺批评,又以文艺批评的应用,贡献为文艺教育。”在态度问题上,编者认为其始终的态度将是三个,即康健的、严肃的和公正的。刊物不限于理论,也发表创作。

该刊编辑为李长之(1910-1978),原名李长治、李长植,笔名何逢、方棱、棱振、张芝、梁直,山东利津人。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在校期间发表散文作品。《我所认识到孙中山》是他早期习作。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哲学系,同时参加《文学季刊》的编委会。1934年后曾主编或创办《清华周刊》文艺栏、《文艺评论》和《益世报》副刊。在出版第一本诗集《夜宴》前,开始理论批评的写作。在该刊中他有四篇文章分别是《青年批评家的培养》、《真和假》、《文坛上的党派》和《屈原作品之真伪及其时代的一个窥测》。其《屈原作品之真伪及其时代的一个窥测》一文从态度和方法、现在所谓屈原作品之三种、论不必定为屈原所作之作品、论非屈原所作之作品及其短长和论必为屈原所作之作品之时代五个方面论述了屈原作品的真伪与时代的关系,并考证了屈原身世,对其前、后期作品时地进行考察。是研究屈原生平、作品和时代的一篇佳作。

文学评论是该刊的主要栏目,除了编辑李长之自己大量写作文学评论外,西谛也是重要文学评论的主要撰稿人,西谛即郑振铎(1898-1958),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又是著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外闻名的收藏家,训诂家。他的《绅士和流氓》一文将这两种仿佛是相对峙的人物的本质揭露出来,指出“他们是各相反而实相成的;其坑害,烧坏文坛的程度,也正相类似。”作者提醒大家“肃清文坛上的败类,是个紧要的事。”最后作者告诫文坛上的作者,“该明白自己的作用;那支笔实在可怕;从笔尖沙沙的划着白纸的所写出的什么,其影响有非自己所知道的。”“抬起头来,看看今日的时代与中国!”这是作者呼声,也是其要求每个文人做到写作要与时代相呼应,以反映现实问题为目的。

侍桁的《曹雪芹写死》一文是在对《红楼梦》一书作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侍桁即韩侍桁(1908-1987),是30年代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教授和评论家,所谓的第三种人。原名韩云浦,另有笔名东声、索夫等。190832日生于天津。早年毕业于天津同文书院,曾留学日本。1930年参加左联,次年执教于广东中山大学,任教授。1934年起任中山文化教育馆特约编译。在《曹雪芹写死》一文中他认为曹雪芹在全书中比较用力写的几个死的场面,按顺序讲有:贾瑞的死、秦可卿的死、尤二姐的死、晴雯的死,最后是林黛玉的死。他对这几个书中人物之死作了详细的剖析,也告诉我们作者对死亡之人的态度。他认为“《红楼梦》的作者,每临到死的场面,却总能避免过份地伤感,使死不失却了它的严肃性。这一点,我认为是这作者的成功,而这在中国的旧文学里,也是比较独特的例子。”

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幼时随马景恭识字,他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学习,一年后,进济南一师附小念书,后转入新育小学插入高一。10岁开始学英文,1926年,在正谊中学毕业,考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产生兴趣,1929年,入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是鲁迅的朋友,他也是著名翻译家,懂多国语言。季羡林的《寂寞》一文把寂寞比作了一条大毒蛇,紧紧地盘住了他。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最终落在了“……像鱼市里的死鱼,一堆堆地陈列着,鼓着肚皮,翻着白眼,可怕!”窒息的空气让作者感到可怕,想逃,文中多次提到我想逃,我能逃“然而寂寞又跟上了我,我向哪里逃呢?”这才是作者思考的关键,在这个黑暗的社会向哪里逃都是一样。但是作者又没有真正的死心,他期盼着光明的来临,文章最后作者将自己与在黑暗里的迷离的树影作比较,连用三个忍受着,同时对前途充满了自己的切盼:“……忍受着北风的狂吹;忍受着白雪的凝固;忍受着寂寞的来袭,同我一样。牠也该同我一样切盼着春的来临,切盼着寂寞的退走罢。春什么时候会来呢?寂寞什么时候会走呢?这漫漫的长的长的夜,这漫漫的更长的冬……”

“童年的四季,童年的秋风中,我慢慢的走过来了,在院落的影子,如今变得多老长呢,阴天的云朵,常浮过天幕下的玉簪花的香味,连大耳朵的叶子都已不见时,起一阵飘衣的风啊。秋深的乐园,如今荒芜到怎样了呢,燃着玫瑰树火焰的枝干间黄叶地光彩,笼罩了飘零在地下的一片落叶,乃作成了昔日之憧憬吗?代替了昔时之主人的,将是如何的,美丽的一群孩童吧。在山水的枫林下,我则像一个新断了线的纸鸢,于青得太高的天空上,荡到那边去了。”这是林庚的诗《秋深的乐园》。林庚(1910-2006),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生于北京。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中文系,曾参与创办《文学月刊》。1933年毕业后留校,同时担任《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起在北京大学等校兼课,讲授中国文学史。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用新的形式写出了自己的情感。在该刊中林庚的诗作还有《寄故园友人》、《归来》、《秋夜》和《秋风之水》。

此外,该刊的文学评论有杨丙辰的《文艺,文学,与文艺科学----天才与创作》、董秋芳的《大战后的西班牙文学》等;小说有阿白的《大地在动》;诗有陈江帆的《幸运》、荪荃的《开残了的棠梨》、《我悄悄的走进花丛里》、张天麟的《论自然》、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派诗人李心若的诗《无题》和《风筝》;译作有杨丙辰译的德国F.Hebbel作的《斯特拉斯堡城内的一晚》、卞之琳译Aloisius Bertrand作的诗《水上的黄昏》等等。

《文学评论》期刊不仅在理论上有其鲜明的观点,而且实践创作给其理论以支持,一批知名的作家撰稿对中外的文学作品加以评论,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文学批评开辟了一个园地,也为我们研究文学评论提供了一份珍贵的资料。

(王慧青)

2013-03-11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2016@上海市档案局 上海市档案馆 版权所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326号 上海市档案馆 电话:021-627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