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論武昌起義當天孫文在端盤子一說與史實不符
2012/03/10 22:04
瀏覽1,31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所謂孫文端盤子一說,最初出自唐德剛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乙書的「從企枱到總統」一章,其中說道:「據一些私人記述,中山此時日常生活都很難維持。武昌起義期間,他正在科羅拉多州典華城(Denver,亦譯但維爾或敦複)一家盧姓唐餐館中打工,當『企枱』(粵語茶房)。…一天他正手捧餐盤自廚房出來為客人上茶時,忽然有一同事向他大叫一聲說:『老孫,你有份電報。』說著,那同事便把那份來電丟到『老孫』的餐盤中去。中山拆閱來電,不禁喜出望外。」

  唐德剛並在該書「科州盧家的故事」一節中,說明此段「聽聞」自曾任中央社駐美京特派員盧琪新,盧家自稱孫為世交。

  然而真實史實又是如何呢?且來看以下兩份歷史資料:


(1)


(2)

 

  第一份資料是「孫文致李是男函」,現藏大陸南京博物院。該信是孫文親筆書予同盟會舊金山分會會長李是男,談及不久前他寄給黃興的一萬元「匯港急款」,但並不夠用,希望能再籌足一萬寄去,故孫文在信中說「所經各埠,見得人心漸有可為,籌餉一事之成就與否,多在局中之辦理如何……」。

  這封信函之關鍵,在於它的題頭與落款日期。該信題頭為位於Ogden的一家名叫Marion的旅店,可見是該旅店提供之信箋,落筆日期則為美國西部時間1911 年10月9日,也就是中國時間10月10日。

  Ogden是猶他州鹽湖城邊一個小城市,次日(美國時間10月10日)孫文才來到了緊鄰的科羅拉多州Denver市,即丹佛,當天《丹佛日報》刊登了僑社「致公總堂」的廣告:「歡迎孫中山蒞臨丹佛」,並說明孫將演說鼓吹革命;同時也刊登了新聞,「朝廷懸賞10萬美金要孫的人頭」。【注1】

  當天,孫中山住進位在丹佛市第17街321號的布朗皇宮旅館(Brown Palace),下榻於321房。這間旅館極富盛名,杜魯門、艾森豪、柯林頓等6位美國總統曾經入住,英國的「披頭四」合唱團也曾是客人。321房今日已經不再是客房,改為會議室。就在這間會議室的牆上,玻璃框內是已經泛黃的旅館登記簿,上端註明「1911年10月10日星期二」,下方倒數第二個簽名是「Y. S. Sun」,代表著孫中山的英文姓名Sun Yat-sen(孫逸仙),這便是第二份史料,複件現藏於台北國父紀念館。

  10月11日孫中山就是在該旅館中獲悉武昌起義消息的。獲知武昌首義,孫中山如果立刻回國,應是前往西岸搭船,但他卻前往東岸,希望遊說美國政府勿支持清廷。在此後的行程中可以看到10月15日他在芝加哥開預祝中華民國成立大會。10月20日抵紐約,10月25日離美,經英、法兩國,11月24日從法國馬賽啟程,乘「狄凡哈」號郵輪,經停檳城、新加坡,香港,於12月25日抵達上海。【注2】

  綜合上述史實,完全可以認知的便是孫中山絕無可能在辛亥革命之時於丹佛餐館端盆子,因為在其獲知革命成功前,是在遊歷美國各埠宣揚革命,爭取募款,而非駐於丹佛,由10月9日之「孫文致李是男函」為證;此外,孫文在Ogden與丹佛皆入住旅店,在丹佛更是入住名店,可見孫絕無可能窮困潦倒至端盤子的地步。

  同時更要指出的是,史料明白記載,當時孫文並不急於回國,而是遍訪歐美諸國,嗣於辛亥革命已過兩月後才回到中國,孫文對此曾有自述:「此時吾當盡力於革命事業者,不在疆場之上而在樽俎之間,所得效力為更大也。故決意先從外交方面致力,俟此問題解決而後回國。」【注3】可見孫文並不熱衷回國謀職,卻是一心為國謀外交。

  而孫文之於辛亥革命之作用,亦萬不能以其當時不在國內斷然割裂,孫文領導十次革命,喚起國人,可為廣義上領導了辛亥革命,而事實上,辛亥革命,本是之前廣州黃花崗起義的一部份而已。1910年11月13日孫文於馬來西亞召集同志,決議廣州起義之後,自2月初起聯絡各省策應,其中就包括武漢的孫武。【注4】而且早在武昌起義之前的9月25日,四川榮縣由同盟會成員吳玉章、王天傑、龍鳴劍、蒲洵等人領導宣佈獨立。可見武昌起義,本就是辛亥年革命計劃的一部份而已,故黃興在1912年黃花崗週年紀念會的講詞中曾說過:「鄂省8月之起義,由廣東之原動力。」【注5】

  孫文回國後,12月29日,經17省代表選舉,得16票而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代表45人,每省一票),可見其孚眾望。孫文之名望,不妨講一個小笑話,武昌起義後,揚州一個遊手好閒的混混孫天生,冒充是孫文的族弟,帶著幾個散兵游勇大搖大擺衝進衙門,報出孫文的名號,如此便將揚州光復了,【注6】可見孫文之革命,確實已深入人心,孫與辛亥革命之關係,自是不容歪曲與任意割裂。

  -----------------------------------------------
  注1:陳立文,「孫中山與美國」,《孫學研究學報》第28期(2011年11月12日,台北:國父紀念館)。
  注2:當天的《民立報》以《歡迎!歡迎!》為題發表專欄,其中寫道:「先生歸來,國基可定,新上海光復後一月,當以此日為最榮。」
  注3:孫文,〈建國方略:孫文學說第八章「有志竟成」〉,收於《國父全集》. (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個,1989年)第一冊,頁412。
  注4:〈蔣翊武事略〉載:「三月,黃興等起義於廣州,蔣擬炸鄂督響應,粵事敗乃止」,收於《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 ·辛亥革命》第五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頁21。
  注5:黃興,〈廣州三月二十九革命之前因後果〉,收於《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 ·辛亥革命》第四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頁167。
  注6:詳見揚州師院歷史系編:《辛亥革命江蘇地區史料》(江蘇人民出版社,1961年12月)

 

kinking 101-2-27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雜記
自訂分類:°史政
下一則: 年前致梁議員的一封郵件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