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历史交通 2017/5/9 10:53:30

天主堂街

历史道路。在本区北部,北起徐家汇镇(今徐镇路南),南至土山湾(今蒲汇塘路)。长约750米。清同治二年(1863年)天主教会筑。为南北来往交通要道。1945年改名蒲西路(参见蒲西路条)。

瓜豆园路

历史道路。在龙华镇南,由龙华镇路(老街)西端,经周家湾、往南过漕河庙桥,直达瓜豆园。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瓜豆园主陆云僧所筑,长里余。20世纪30年代后路逐渐消失。

龙山路

历史道路。即今中山南二路西段,中山西路至东安路一段。路基原为农田、菜地、坟丘和乡间小路。1938~1939年间,侵华日军筑成一条东西向的泥路,后加铺成煤渣路,东起东庙桥路(今东安路)与龙华路相接,西至中山西路,当时称为“新马路”。1952年取龙华路、中山路中两字为龙山路。1958年在路的两侧建造天钥新村、宛南新村、东安新村时,加宽路幅为18米水泥路面,并从龙华西路口至东安路口路段,向东延伸与龙华路中段(东安路口至日晖港)合并;1960年改名为中山南二路;自天钥桥路卫阳电器厂以西路段仍名龙山路。1982年兴建上海游泳馆,拓宽西段路面后,取消龙山路名,成为中山南二路西段,至此,龙山路路名成为历史路名。

龙项路

历史道路。在本区龙华镇东部。西北起龙华火车站(今后马路东,毁于抗战初期),东南至项家宅(近上海水泥厂),长约1500米,原是一条便道,1925年由漕河泾乡议会出资筑成煤渣路,以起迄点首字命名。

据民国《上海县志》记载:这条路是漕河泾乡的“第一里道”。此后,又向南延伸至华商上海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龙华厂(今上海水泥厂)。在龙水路(今龙水南路)未辟筑前;曾是水泥厂的专用道路,故又称水泥公司路。1944年侵华日军扩建龙华机场时,将项家宅及其以北的许多村宅圈入,龙项路遂湮没。

华港路

历史道路。在本区东南部。南起港口,北至龙华,以二地首字命名。主要为解决黄浦江边工厂、企事业单位通往市区的交通问题。于1956年11月由上海县辟筑。全长11公里,原为煤渣路面,1958年改建成泥土碎石路面,路幅11米,路面宽7米。

1959年辟筑龙吴路占用部分路段,余下部分路段于1973年并入喜泰路。

安康路

历史道路。今安亭路41弄。在本区东北部。约建于1935年,东起乌鲁木齐南路,西至安亭路。长140米,宽6米,习称大谷路。后改名为安康路。1974年,因路短且狭,改称为安亭路41弄。弄内为水泥路面,两侧均为花园住宅和公寓。

老街

历史道路。在本区北部,即今徐镇路东段(徐镇路70弄到华山路口之间),属徐镇路街道。1911年称南官路,为通达七宝、泗泾的交通要道。因近徐家汇镇,习称徐家汇镇老街,简称老街。沿街两侧,东段是老式二层楼房,西段为砖木结构瓦平房。店肆众多,市面繁荣,有复顺肉庄、彩云茶楼、同兴菜馆、同泰面粉店、义生粮食号、豆腐店、胡琴记营造厂、姓泰棉花店、经济理发店等。清晨,近郊农民及小贩来此设摊出卖鱼、虾、羊肉、蔬菜、瓜果等。1914年为片弹街路面,1964年拓宽为沥青表面处理,现已改建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成为徐镇路东段道路。现在南侧房屋于1988年底拆除。

徐虹中路

历史道路。在本区西北部。东起沪杭铁路徐家汇车站南道口(近凯旋路)处,往西经西周家宅与中山西路相接,呈弧形。全长约1000米,宽约5米。建国前是片弹街路面,建国后改建成煤渣路,两侧均是农田。70年代后期,因国家建设需要征用附近土地,徐虹中路遂废。原徐虹中路东端两侧的上海铁路分局货运服务公司徐虹路仓库,上海汽车改装厂二车间,上海缝纫机厂,零件九厂等单位,因运输需要在原道路基础上铺设长200米、宽4米的沥青表面处理道路,当地群众仍沿称为徐虹中路。

徐家汇路

历史道路。在本区东北部,自南市斜桥向西沿肇嘉浜北岸至徐家汇。原为法租界当局借口防御太平军、并兼顾徐家汇天主堂利益,强行辟筑的第一条“军路”。始筑于清咸丰十年至同治元年(1860~1862年),同治二年(1863年)由法租界公董局修筑成泥路,因通徐家汇而定名。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改建成煤屑路。建国后,因肇嘉浜断流,浜中污水发臭,于1954年4月开始填浜筑路,原斜桥以西自打浦桥至徐家汇一段的徐家汇路,已为肇嘉浜路北侧单向车行道。但今卢湾区境内陕西南路以东至斜桥一段仍名徐家汇路。

堂街西

历史道路。在本区西北部。东起今蒲西路,西至今徐虹路。长约400米,是1910年建造天主堂时修筑成的泥石路。当时此地段较僻静,仅教堂西侧有各种小商店,因位于天主教堂西侧,人们习称为堂街西。后改名慈佑路。1964年又改名紫阳路。

斜徐路

历史道路。1865年筑,自斜桥至徐家汇,全长约十华里,初为泥土路,民国三年(1914年) 沪南工巡捐局改筑成碎石路。取斜桥、徐家汇两地名首字为路名。1954年填没肇嘉浜,筑成肇嘉浜路。原斜徐路已改筑成肇嘉浜路林荫大道南侧单行车行道,但卢湾区境内自日晖东路到斜桥一段,仍称斜徐路。

弼教路

历史道路。在本区西南部的漕河泾镇。1928年由漕河泾江苏第二监狱辟建。原址南自漕河泾桥堍,沿今钦州路向北至今康健路折向西至今兴达五金电讯器材商店附近(原国民党江苏第二监狱大门),全长约500米,为泥石路面,取名弼教路。

弼教路曾改称习勤路,1980年,南北向路段(漕河泾电影院至康健路)改名钦州路,东西向路段(钦州路至邮电局)改称康健路。

旧铁路

历史铁路。在本区东部,斜土路街道境内。今小木桥路705弄南侧,现在是上海铁路分局南站通往上海木材供应公司供应站的专用线。建于1900年左右。为原沪杭甬铁路干线的东段。抗日战争期间,从日晖港以东至高昌庙一段被炸毁后,人们称日晖港以西的一段铁路为旧铁路,今已拆除。新中国成立后,居民在旧铁路北侧搭建简陋平房,原北票派出所曾设在这里。现尚有居民20余户。

大木桥

历史桥梁。在今肇嘉浜路、嘉善路与大木桥路交汇处,原跨肇嘉浜南北两岸,今已废。1913 年,里人何清泉等所筑。曾经是肇嘉浜以南地区和法租界间交通孔道之一,桥身结构为三孔钢筋混凝土墩桥,桥面为木板,故名“大木桥”。桥面较宽,可通二辆拖车南北逆向行驶,抗日战争期间桥身南面二孔被炸毁,已无法通行,1944年5月经批准拆除。后又重建,于1954 年填肇嘉浜时拆除。现大木桥旧址附近一带,仍被人称大木桥。

天钥桥

历史桥梁。在本区北部。南北方向,跨肇嘉浜两侧的斜徐路和徐家汇路(即今肇嘉浜路)之间。原是一座宽约3米的木桥。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建。1914年建成的天钥桥路,就是以天钥桥命名。抗战期间改建成水泥桥。桥周围有大批荒地,因灾荒战火而来沪的灾民,在此搭棚聚居。桥北端是徐家汇路,有大中化学工业厂,厂东有福泰升米号等相毗连的小商店,厂西有邮局、永茂德行、一乐天茶园等。桥南端为斜徐路、桥东南处有菜场和小商品摊等,桥西南面有圣母院、启明女中等单位。1954年4月填没肇嘉浜时拆除。

东生桥

历史桥梁。亦名东升桥,俗称大石桥。桥址在徐家汇(今徐镇路70弄口处)。原是李漎泾上的一座石桥,东西走向,宽约4米,是当时西郊虹桥、七宝群众来往沪城的交通要道。据《法华乡志》记载,“按是桥之始莫知其由,惟重建则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修”。1914年法华乡人余炳文等募捐重建,重建时将桥放宽,并立石碑以记其事,可知该桥已有近200年历史。石桥已于新中国成立前倒坍,在填浜筑路后,桥址荡然无存,今徐镇路70弄口处,仅留有《重建东生桥记》石碑一块。石碑因长年风化,字迹已模糊难辨,现附录民国《法华乡志》载《重建东生桥记》原文,以便了解是桥始末。

重建东生桥记

徐家汇一隅,在让清道光初,丛棘黄茅,为上海西区瓯脱之地,无所谓镇也。壬寅年,以粤东禁烟,中西交涉,法人始建天主堂于二十八保六图肇嘉浜之西。教中以地形不便扩充,同治工年,乃将肇嘉浜填筑堂基,改道于东四十余丈。由是水自东来者径趋南流,而法华南通水道所谓李漎泾者,亦向东改道四十余丈而合流,惟李漎泾故道与肇嘉浜接连之处东西向有石桥,名日东生。西自虹桥七宝来往沪城者均以此桥为要点。民国伊始,城乡士庶更益交通,而此桥不良,大为行人所诟病。甲寅冬,由本镇警佐余君炳文董事胡君人凤等,筹商天主堂及阖镇商民,将桥重建放宽六尺,共得十二尺。又迤西官路均铺石片连之,凡三百余丈,共费银圆一千五百余元。乙卯夏,全功告成。按是桥之始莫知其由,惟重建则在乾隆五十八年,道光三十年重修,今则毂击肩摩与县治联为一气矣!其西英国马路直达青浦县接壤。民国三年法国展放租界,而此桥不使圈入,尚为一片清净土,不知果能久持否耶!泚笔书此,以志缘起。民国四年乙卯冬月无锡瘦鹤邹弢谨识。

永泰桥

历史桥梁。在本区龙华镇龙华寺左山门以内,跨龙华港支流玉带河上,俗称寺桥。建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宋高宗御题并书额。建桥石取自浙江武康,石栏上镌刻有人物、山水等。至清康熙年间篆刻尚存。到乾隆年间改称龙华闸桥,桥下建有水闸。据龙华寺舍利记碑文载:“新造水闸而利僧,得一方之敬仰”。到19世纪末玉带河渐次淤塞,桥亦失去作用。据《上海研究资料》(民国二十四年):“桥身并不很高,上下成斜坡形,桥身和桥堍两旁俱有店铺”,“桥下河道现已填塞,很象水闸模样。”桥毁于抗日战争期间。

圣母院桥

历史桥梁。在徐家汇天主堂东侧,圣母院西首。清同治二年(1863年)肇嘉浜改道时建,以圣母院名字命名。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重建。桥跨蒲肇河东西两岸,木板桥,桥上有铁架栏杆。抗战胜利后蒲肇河逐段填没,桥也在1946年被拆除。

外鲁浦桥

历史桥梁。又称芦浦桥,溇浦桥、习称外鲁浦桥。旧址在今宛平南路街道境内,华容路东端41路公共汽车终点站附近。原跨溇浦下游,近龙华港,石板桥,东西走向,长约10米,是清道光年间(1820~1850)太仓人顾锡麒建,1979年溇浦逐段淤塞,1958年兴建宛南三村时拆除,桥不复存在。

张家木桥

历史桥梁。在本区南部、长桥街道东北部(今上海植物园内)。桥址在原姚家巷(宅)村边,跨张家塘港,为东西走向木桥,是长桥镇、港口镇至龙华镇古官道的主要桥梁。自喜泰路筑成后,桥即失去作用。1952年辟建龙华庙圃(今上海植物园)时,姚家巷居民住房拆迁至东赵家宅,张家木桥也同时拆除。

郑家桥

历史桥梁。又称程家桥。在本区龙华镇东南部。跨姚泾港(古称瑶泾港)。是一座龙华镇南部村民来往龙华镇的重要木桥,始建年代久远。附近有郑姓村民聚居,故名。1944年侵华日军扩建龙华机场,将桥附近村民迫迁他处,并重建郑家桥,1947年因木桥腐朽,由善后救济总署上海储运局及上海水泥公司重建,朱记营造厂承包建造,同年7月1日开工,8月12日完工。后姚泾港淤塞,桥亦不存。

茂公桥

历史桥梁。又称东新桥、新马路桥、新桥头。在本区龙华镇北部龙华路上,跨蒲汇塘古河床,约建于19世纪80年代。光绪十七年(1891年)筑龙华路时重修,民国八年(1919年)又由上海护军使何丰林重建,以何丰林字号为桥名。以后几经修建。1981年4月填没蒲汇塘,辟建华容路时,桥被拆除。

徐汇桥

历史桥梁。又名水门汀桥,在今漕溪北路、徐镇路交接处南侧。清同治二年(1863年)肇嘉浜改道时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天主教会改建。桥跨肇嘉浜南北两岸,水泥桥。抗战胜利后填浜筑路,桥于1947年拆除。

徐家桥

历史桥梁。在本区龙华镇西南部,跨张家塘港。是华泾、长桥地区通往漕河泾古官道上的一条重要桥梁,建筑年代不详。系一座石桥,桥面由三块平行长条石组成。1976年扩建上海植物园时桥被拆除。

清和桥

历史桥梁。习称长桥。在本区南部长桥镇,跨长桥港(原名春申塘),连接镇的南北两街。始建于南宋隆兴(1163~1164年)年间,由张百五捐资兴建。原为一座大石桥,民国三年(1914年)因桥身塌陷,里人集资重建。抗日战争期间,桥被侵华日军所建封锁线截断,胜利后修复。桥长约15米,宽约2.5米。桥身由花岗石砌成。西侧刻有“清和桥”字样,东侧刻有资助人姓氏。桥面用木梁木板铺成,两堍各有起步平台,因地势南高北低,南堍平台仅一级,北堍有四级,两旁有石雕护石。由平台至桥顶各有七级石级,桥身两侧均护以石柱木栏。桥南西侧和桥北东侧各有一座水桥。

建国后,为便于车辆通行,桥面曾多次修建。1976年冬开挖淀浦河,填没长桥港,桥亦随之拆除,河床于1977年辟筑成道路(习称长桥支路),今是罗秀路的路基。

惠民桥

历史桥梁。在本区龙华镇龙华镇路(老街)中段,跨龙华港。是一座东西向的木桥,长10.78 米,宽2米。始建于明代,由龙华里人张正宗建,原名香花桥。清咸丰十年(1860年)邑令刘郇膏重建,改名惠民桥。1921年和1947年两度重建。1964年另辟新龙华港后,故道填没,惠民桥被拆除,原址建成菜场。

谨记桥

历史桥梁,在今肇嘉浜路与宛平路、宛平南路交汇处,原跨肇嘉浜南北两岸,今已废。抗战前是肇嘉浜以南地区、龙华和法租界间的主要交通孔道之一。因位于肇嘉浜“陈泾庙”西,故称“西庙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洋商重建,改名为豫丰桥;1918年工巡捐局放阔重建,又改名为“谨记桥”。后因结构腐朽,不能重修,于1951年5月重建新桥,1954年10月因肇嘉浜埋管筑路被拆除。现在肇嘉浜路、宛平路、宛平南路口一带仍被人称为谨记桥。附近有谨记饮食店、工商银行肇嘉浜路储蓄所、大东药房、徐汇区第五粮店等单位。肇嘉浜林荫大道通过原址。

慈云桥

历史桥梁。又名土山湾桥。在土山湾天主堂路东侧,今慈云街西首。清同治二年(1863年)建。桥跨蒲肇河东西两岸,木桥。因蒲肇河年久淤塞,被逐段填没,桥于1946年拆除。

龙华火车站

历史火车站。原址在今龙华镇北部,龙华港柴禾浜东,日新铁路西侧。龙华火车站曾是沪杭甬铁路线上的一个重要客、货运车站,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当时建有站台、候车室、票房等。1909年8月15日沪杭甬线开始客运,每日有沪杭(今南站至杭州)和沪嘉(今南站至嘉兴)两列慢车行驶,以后又不断增加车次,有快车、特别快车和区间车。1937年“八,一三”日军进攻上海,龙华火车站被日军占领,车站在战争中炸毁,原车站今仅存道口房旧址两间。

朱码头

历史码头。今宜山路徐虹路口。这里原是新蒲汇塘的支流,建有装运柴草小码头,习称草码头。1936年有朱姓在此搭建了三四间草房,后来称朱码头。1939年美一色织厂扩建厂房,

码头拆除建厂。原址现为色织十五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