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巷弄裡的日式糧倉 再生食農新空間


相信很多人不知道,在喧鬧台北東區裡,靠近八德路二段內政部營建署的巷弄內,有一座「一號糧倉」,這座已有70年歷史的磚造建築,是日本人為防範大戰期間,台北遭美軍轟炸時,恐有斷炊之虞,在台北市區內所興建的第一座糧倉。

不過,一號糧倉還來不及開始存放米糧,大戰就開始了,糧倉的水泥牆滿佈二戰留下的彈痕。台灣光復後,一號糧倉被國民政府接手,房地所有權人登記為中華民國,而房地管理人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北區分署,卻被當時台灣省糧食局專門用來存放麻袋,正式名稱是「糧食局台北管理處中崙蔴袋倉庫」。

糧食局為何要有個專門倉庫放麻袋呢?當時台灣是靠米、糖輸出賺取外匯的農產大國,每年出口所需麻袋估計超過一千萬個,同時麻袋原料的苧麻在1950、60年代,也是台灣非常重要的經濟作物。國民政府時期,會回收使用過的麻袋集合至糧倉,聘僱員工進行「補破袋」工作,讓這些麻袋能再使用。在場協助導覽解說的員工指出,糧倉極盛時期,光是補麻袋的員工就超過30位。

不過,在塑膠工業盛行之後,麻布袋逐漸被PV袋取代,倉庫也改為儲放PV袋,多餘空間則改為檔案儲藏室,存放糧食局的文書資料。補麻袋的工作團隊約在80年代即因倉庫轉型而解散,僅留下管理員繼續看管倉庫,糧倉的原本功能早已消失。

居民不捨拆除爭取登錄歷史建築

佔地約200坪的一號糧倉,採取日式標準「統制倉」類型建築,特色為多層結構磚牆具有防濕、隔熱、通風等效果,而屋頂橫樑為檜木桁架。早期糧倉建築都有使用年限,2009年時依照國有財產相關規定應當報廢拆除,但在地居民覺得這恐是台灣倖存不多、更可能是台北市唯一的日式糧倉。因此在2010年向台北市文化局申請文化資產價值鑑定,經審議後,隔年登錄為歷史建築。

一號糧倉所在的中崙里內,雖然有微風廣場與大量的商辦大樓,但是欠缺可供里民活動的公共空間,居民爭取保留一號糧倉時,希望能夠規劃為「里民活動中心」。不過台北市文化局在 2013年開始推動「老房子文化運動」,希望透過媒合機制,讓台北市內屬於民間或公部門的閒置老屋,透過民間參與,與文創工作者或民間企業共同修復這些老屋,不但能保存城市記憶資產,還能夠成為新的文化亮點。

由於「一號糧倉」曾見證台灣農業興盛時期,因此台北市文化局尋求的媒合單位,都與農業相關,像是台灣農村陣線以及248農學市集負責人楊儒門等,不過前者屬非營利機構,因組織本身缺人又缺錢因此作罷。

食農文創的再生改造

具有豐富小農市集經驗的楊儒門則提出將此空間規劃為供小農擺攤賣菜,但複製248農學市集一貫模式的提案卻沒有獲得文化局青睞。幾經波折後,最後由立偕生活文化團隊,以糧倉為故事出發,量身訂做「樂埔滙農」品牌。立偕生活文化隸屬於立偕建設集團,母集團的建築專業也發揮在老屋修復上,讓一號糧倉能夠重現挑高大木桁架的結構,保留了屋頂上的天窗,日光得以自然灑落;大門沿用已鏽蝕的鐵門,處處可以看見糧倉昔日樣貌;雙層牆體上滿佈248個彈孔的牆面,也請修繕專家去除塗鴉,讓珍貴的大戰痕跡能夠原貌重現。

糧倉內的挑高空間,一樓打造為「食物劇場」,用策展概念,精選台灣在地農產好物進駐陳列,並且不定期舉行各種食農教育的推廣活動。二樓夾層則是採取預約制餐廳,專以當令食材設計特色餐點,讓消費者可以更深刻體會產地和餐桌間的聯繫。

從一號糧倉灰樸的外觀,很難想像其中承載的歷史意義,唯有走入其中,細細觀賞建築結構與陳列農產,還能隨口向服務人員詢問,他們都很樂意分享糧倉的故事,感受一下老屋與新潮食農文創激盪的獨特氛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