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簡介會員名單會員簡介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於1995年三月正式成立,為香港首個由影評人組成的文化組織,亦為國際影評人聯盟(FIPRESCI)成員之一。本會宗旨是團結志同道合的影評人,維護電影評論的獨立自主性,從文化和藝術的評論角度推動香港電影,對香港電影的成就作出肯定評價。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

本會於每年年初均舉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評選大會,由會員經三輪討論和投票,選出過去一年的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女演員五個大獎,以及年度推薦電影,透過理性的交流和討論,表揚香港電影及電影工作者的成就。從1995年舉辦第一屆開始,一直未有間斷。並且出版年度《香港電影回顧》,輯錄大獎討論,以及會員對香港電影現象及個別電影作出的精到分析,以多元角度的影評總結全年電影成績。

出版

本會向來致力出版高質素電影讀物,對香港電影作專題性重點的檢閱,成績有目共睹,多年來已有《王家衛的映畫世界》、《經典200──最佳華語電影二百部》、《群芳譜──當代香港電影女星》、《電光影裡斬春風──剖析武俠片的肌理脈絡》等專題書籍,提高觀眾對電影的重視及欣賞水平;亦曾出版《電影通識行:給中學生的4節模擬課及其他》,推廣電影通識教育。

學會季刊《HKinema》

本會於2007年12月開始出版季刊《HKinema》,起初隨《香港電影》雜誌附送,由第八期起轉為免費派發,每期設獨立專題,是一份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負責編輯、出版,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以電影為主題的雜誌。

電影放映

本會於2002年策劃「名片巡迴放映系列」(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電影節目辦事處主辦),推出「喜劇巨匠」、「科幻里程」及「戲夢人生」專題放映節目,放映後均由影評人負責講解,把電影文化帶進不同社區。

本會於2010年開始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電影節目辦事處合作,籌辦「影評人之選」活動,每年以不同主題(例如電影與文學、電影與時代、電影與繪畫等),由影評人精選經典電影,放映後舉辦座談會,並設有電影評論工作坊。

影評有度徵文比賽

為推廣電影評論風氣,本會由2012年開始,共舉辦了三屆影評徵文比賽(2012年,第一屆;2014年,第二屆;2016年,第三屆),並舉辦電影評論工作坊,引發大眾觀看電影的興趣之餘,亦為評論和電影書寫尋找孕育場。

學會曾舉辨的電影教育計劃及活動簡介:

中學生電影教育計劃

自2004年開始,「中學生電影教育計劃」分別得到利希慎基金和香港電影資料館資助,舉辦五年,超過四十間中學參與,參加人數超過一千三百人,過往內容包括:香港電影與社會、由年代看當代香港電影的特色、從文學到電影及香港電影的身世:城市電影。進入第六年,計劃更推廣到不同社區,內容涵括電影歷史、電影美學、電影文化等多個面向。

為長遠培養高質素電影觀眾,學會積極拓展新的合作機會,開辦電影教育計劃,提供電影賞析工作坊,並透過實踐(評論寫作)增加參與者對電影的欣賞分析能力。配合新高中學制,學會將舉辦更多電影教育活動,為電影評論普及與提升學生電影欣賞分析能力作出貢獻。

學會會繼續舉辦中學生電影教育計劃,並以電影欣賞普及化為目標。計劃中課程將針對初中和高中,將現有面向高中的電影欣賞和電影評論工作坊,發展為初中生提供的基礎電影課程,以及配合教育改革的多元電影教育課程,刺激學生對電影的興趣,以增加成效。

中學生電影通識計劃

獲優質教育基金資助,2009年本會舉辦了「中學生電影通識計劃」,配合新高中課程的發展項目,以高中學生為對象,提供更全面及具彈性的電影教育計劃,透過一連串電影講座、電影評論寫作工作坊及教師工作坊,培養學生的電影文化素質,提高學生藝術欣賞的能力,課程內容更涵括電影欣賞、電影文化、電影評論寫作及電影教學等多個面向。

電影少年宮

獲香港藝術發展局「多項計劃資助」支持,本會於2007-2009年舉辦了「電影少年宮」──包括電影藝術評賞、電影藝術創作及學生的成果展示的電影教育計劃,反應熱烈,除了受資助限額的五所參與學校,亦有其他有興趣參與的學校查詢及期望參與明年同類活動。在十二課(二十四小時)的課程裡,學生除了學到電影欣賞及創作基礎知識外,亦分組進行短片創作,透過導師和指導導師的協助,進行記錄片或劇情片的短片創作,讓學生們觀察身邊的事物、發揮創意、表達他們的關注,並在過程中建立團隊合作精神。

透過這個計劃,讓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加強對影像的敏感度,對訊息表現的掌握能力,在實踐以外提高學生在技術層面上的電影鑑賞能力。

公開課堂

學會早年曾與香港藝術中心合辦「世界經典電影課程」、「CIA電影三面睇」,亦曾於百老匯電影中心kubrick書店定期舉行「90分鐘純沙龍」聚會。2006年及2007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委約,分別主辦了「邊走邊評──藝術評論發展計劃」及「遊遊牧.圍圍評──藝術評論發展計劃」。

近年積極爭取其他機構的贊助和合作,例如與香港國際電影節合作舉辦的〈電影大師A和B的8堂課〉(註:A和B即安東尼奧尼和英瑪褒曼)、〈日本巨匠J & K的6堂課〉(註:J & K為市川準和市川崑)及〈A-Z:五月的五堂課〉(註:A和Z為安哲羅普洛斯和贊祿西);與三聯書店合辦的「電影賞析入門」、「黑幫類型四面睇」及「希治閣之夜」電影工作坊,均由本會統籌,為大學生、成人、退休或在職人士提供多元化的電影課程,希望從中發掘更多電影愛好者及為電影評論界帶來新血,達至持續力量,長遠有利香港電影文化的發展。

[ 評論小輯及活動列表 ]

 

會長: 卓男    
副會長: 王勛 鄭傳鍏  
財政: 陳志華    
秘書: 喬奕思    
理事: 吳月華 李焯桃 張偉雄
  黃志輝 葉七城 鄭政恆
董事: 李焯桃 韋軒 登徒
  黃志輝 黃國兆  
會員: 小敏 方保羅
  文雋 王瑞祺 丘靜美
  皮亞 列孚 安娜
  何思穎 吳君玉 吳國坤
  呂永佳 李卓倫 李展鵬
  李照興 李詩才 李駿碩
  周思中 林超榮 林錦波
  金炳興 邱淑婷 紀陶
  家明 徐匡慈 徐寬
  翁子光 張建德 清心
  陳竹蓁 陳智廷 陳嘉銘
  陳廣隆 陳耀成 麥欣恩
  傅慧儀 博比 曾肇弘
  游靜 湯禎兆 舒明
  馮若芷 馮嘉琪
  葉月瑜 蒲鋒 賓尼
  趙嘉薇 鳳毛 劉偉霖
  劉幗華 劉嶔 潘國靈
  黎肖嫻 蕭恒 賴勇衡
  藍天雲 譚以諾 羅卡
  羅展鳳    
行政經理: 吳兆南    
出版主任: 吳致寧    
節目統籌: 楊芷茵    

 

會員簡介(排名不分先後)(按 瀏覽該會員文章)

羅卡瀏覽文章
電影文化工作者,曾在香港國際電影節、香港電影資料館任節目策劃,並從事香港電影研究。

李焯桃瀏覽文章
影評人,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董事局主席,M+香港電影及媒體策展人。曾任《電影雙周刊》總編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及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藝術總監。歷任柏林影展、溫哥華、鹿特丹及釜山電影節,以至台北金馬獎及香港電影金像獎評審。著有《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筆記》、《觀逆集》、《淋漓影像館》等影評結集共八冊。近年合編有《花樣的年華 澤東廿五》、《十年再見 楊德昌》及《雲外笑紅塵 林青霞》等,最近編有《 戲夢餘音:黃愛玲電影文存》及《 香港電影王國—娛樂的藝術(增訂版)》。

黃愛玲瀏覽文章
電影文化人,出版文集《戲緣》和《夢餘說夢》,編有《詩人導演──費穆》、《理想年代──長城、鳳凰的日子》、《國泰故事》、《邵氏電影初探》、《李晨風──評論 · 電影筆記》、《粵港電影因緣》、《現代萬歲──光藝的都市風華》、《風花雪月李翰祥》、《故園春夢──朱石麟的電影人生》、《冷戰與香港電影》、《費穆電影孔夫子》、《中國電影溯源》、《王家衛的映畫世界(2015版)》等。曾任香港藝術中心電影部負責人、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策劃,以及香港電影資料館研究主任。

蒲鋒瀏覽文章
曾任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董事局董事主席、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及香港電影資料館研究主任。著有《電光影裡斬春風──剖析武俠片的肌理脈絡》;編有《經典200──最佳華語電影二百部》(合編)、《主善為師──黃飛鴻電影研究》(合編)、《乘風變化──嘉禾電影研究》(合編)、《江湖路冷──香港黑幫電影研究》、《群芳譜──當代香港電影女星》(合編)及《香港電影導演大全1914-1978》等;並為香港文化博物館出版的《戲園‧紅船‧影畫──源氏珍藏「太平戲院文物」研究》(2015)之文稿審訂。

黃國兆瀏覽文章
資深影評人,自70 年代與好友合作創辦火鳥電影會,先後出任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策劃、香港藝術中心電影節目部經理、安樂影片公司業務發展總經理等,亦曾投身電影製作,曾任副導、製片及監製。1998 至2000 年期間擔任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2009 年獲法國政府文化部頒授法國藝術及文學騎士勳章。2010 年監製及導演第一部電影作品《酒徒》,2012至2014年,為香港電影導演會編纂及出版了中英對照的《香港電影導演大全:1979-2013》,現為香港《文學評論》出版社副社長。

林錦波瀏覽文章
曾任《電影雙周刊》、《越界》、《東周刊》編輯、S-team Production 出版總監、《PC home》(香港)副出版人及總編輯、《大公報》編輯等。從事電影、文化及科網評論工作。

文雋瀏覽文章
資深電影人,曾任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主席。

列孚瀏覽文章
香港資深影評人。曾任《南國電影》編輯;《中外影畫》半月刊創辦人兼總編輯;《影藝》半月刊總編輯。著有《指點十年──中國大陸電影綜評》。曾任《明報月刊》副總編輯兼總經理。廣東大地院線聯合創辦人,現為該院線常務顧問。

張偉雄瀏覽文章
著有電影文集《低空飛行》,曾編輯《江湖未定──當代武俠電影的域境論述》、《我和電影的二三事》、《雙城映對──香港城市與香港電影初對談》和《一一重現 楊德昌》(合編)、《香港喜劇電影的自我修養》等書。1997年完成第一部劇情長片《月未老》,繼有《惑星軌跡》(2000)、《太陽無知》(2003)、《一角之戀》(2008),和《十分鍾情》(2008)中〈遠望〉一段。紀錄片作品有《我們在跳舞》(2011)及《好風景》(合導,2014)。

紀陶瀏覽文章
多媒體創作人,現職電影編劇、影評人、電台嘉賓主持及動漫編導工作等。參與影評寫作超過二十年,為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創會會員,文章散見《明報》及其他出版刊物。

登徒瀏覽文章
原名單志民,資深影評人,電影版編輯。曾任電台電影節目主持,曾主編《1996 香港電影回顧》,曾策劃「CIA 三面睇」放映研討節目,及多屆康文署「影評人之選」,曾任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現為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員及香港粵語片研究會榮譽會員。

藍天雲瀏覽文章
影評人,編有《楚原》(香港影人口述歷史叢書之三,與郭靜寧合編,2006)及《有生之年──易文年記》(香港電影資料館,2009)。

林超榮瀏覽文章
現任自由撰稿人、香港電台《頭條新聞》節目主持及電影編劇。曾任無線電視高級編劇,後來加入亞洲電視擔任編劇審閱,其後晉升為電視監製。小說著作包括《男人的做和女人的愛》、《笑裡情懷總是痴》、《頭條新聞小小說》及《人細鬼大》。

馮若芷瀏覽文章
多倫多大學畢業,主修電影研究。曾任多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助理編輯,以及商業電台《好聲好戲》電影節目主持人。現為專業翻譯及影評人。

小敏瀏覽文章
很久沒有寫和電影有關的文章了,可是依然愛電影,和其他的小事情。

韋軒瀏覽文章
曾任《電影雙周刊》總編輯。

湯禎兆瀏覽文章
香港作家。專攻日本文化研究及電影研究,著作在中、港及台三地均有不同版本發行。電影研究近著有《香港電影血與骨》(台灣書林出版及中國復旦大學出版)及《香港電影夜與霧》(香港生活書房出版及中國浙江大學出版);日本文化研究近著為《人間開眼》(香港天窗出版及中國三聯出版)及《悶騷日本》(台灣奇異果出版)。

黃志輝瀏覽文章
修讀藝術。繪畫,拍動畫,搞錄像、裝置、劇場、設計,也寫文章、寫影評,曾任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亦為《香港電影2014》、《香港電影2015》主編。

張建德瀏覽文章
影評人及作家,著有英國電影協會出版之《香港電影──額外的層面》一書,曾為多屆香港國際電影節英文編輯。

金炳興瀏覽文章
著有《丈八燈臺看世界》。原籍江蘇,香港成長,台灣念大學,移居多倫多20年。

陳耀成瀏覽文章
電影導演、劇作家及文化評論家。現居紐約。編導的劇情片包括:《浮世戀曲》、《錯愛》、《情色地圖》及探討港澳回歸的紀錄片《北征》與《澳門二千》;錄像作品包括《紫荊》、《吳仲賢的故事》及《大同:康有為在瑞典》;著作包括《最後的中國人》、《從新浪潮到後現代》、《夢存集》等。

丘靜美瀏覽文章
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副教授。

舒明瀏覽文章
60年代中起步的影評人,特別關注歐洲電影和亞洲電影,專研日本電影。出版有《日本電影風貌》(1995)、《小津安二郎百年紀念展》 (2003,與李焯桃合編)、《平成年代的日本電影》(2007)、《日本電影十大》(2008,與鄭樹森合著)、《平成電影的日本女優》(2012)與《日本電影縱橫談》(2016)等。初出道時的文章見於《60風尚:中國學生周報影評十年》(2012)。

也斯瀏覽文章
本名梁秉鈞,香港嶺南大學比較文學講座教授,講授文學及電影理論課程。編著包括《東亞文化與中文文學》、《香港文學電影編目》、《胡金銓的電影傳奇》、《現代漢詩論集》、《再讀張愛玲》、《香港文化空間與文學》、《香港文化》及《書與城市》等,另有都市電影、抒情電影及國族電影論文多篇。近作有散文集《也斯的香港》、詩集《蔬菜的政治》、《變化的邊界》、小說集《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徐寬瀏覽文章
美國哈佛大學碩士。曾任職亞洲電視國際台,香港電訊互動電視及電訊盈科內容策劃。現任職寰亞電影製作部。

李照興瀏覽文章
跨媒體創作人。擅寫電影評論、城市現象及流行文化等各種文化觀察。主編作品包括《香港101》、《經典200──最佳華語電影二百部》、《王家衛的映畫世界》等。個人作品有《潮爆中國》、《香港後摩登》、《燃後中國》及電影《潮爆北京》等。

王瑞祺瀏覽文章
著有《然後有了光──22位導演作品選析》,現居於法國。

何思穎瀏覽文章
往返於香港及德州侯斯頓的作家。曾任多屆香港國際電影節英文編輯、香港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

劉幗華瀏覽文章
舊金山州立大學電影系教授,現為代理系主任。編有 Multiple Modernities: Cinemas and Popular Media in Transcultural East Asia

皮亞瀏覽文章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講師,著有影評書《有本事就看電影:解讀電影大師經典之作》、《電影人生學堂:活得像尤利西斯貓》等。

吳君玉瀏覽文章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學士,倫敦密德薩斯大學東西方戲劇研究碩士。2004至2010年間任職康文署藝術節辦事處編輯。其後擔任香港電影資料館項目研究員及研究主任,編有《香港廈語電影訪蹤》(2012)、《香港潮語電影尋跡》(2013)。現為香港電影資料館助理館長(研究及編輯)。

趙嘉薇瀏覽文章
曾任職百老匯電影中心助理總監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經理兼理事。曾擔任德國曼咸/海德堡國際電影節(2001)、香港國際電影節(2005)及台北金馬影展(2010)國際影評人聯盟獎評審;亦曾出任2009香港亞洲電影節及2007-2009香港流動影片節評審。

鳳毛瀏覽文章
原名張鳳麟,畢業於中文大學及研究院課程,後遠赴法國索邦大學完成博士預備課程。為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博士。現任教於香港理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課程包括:中港台及東亞電影等。為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員,影評散見於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網頁,及大專院校出版的電影論文集。

賓尼瀏覽文章
原名李耀榮,畢業於嶺南大學中文系,後負笈英國史坦福郡大學進修,為傳媒及文化研究碩士。曾出任TVB.COM「娛樂 + 生活文化」副總編輯,現為雜誌編輯、自由寫作人,文章散見於學會網頁及報章雜誌,並參與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多部電影書籍的文章撰寫,個人著作有《The Y2K Hero – Bruce Lee》(2001)。

王勛瀏覽文章
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策劃,影評人。九十年代開始撰寫影評。曾任職記者、電影編劇、電影宣傳人員、香港大學比較文學系助教,及電影節目辦事處等。

黎肖嫻瀏覽文章
紐約大學電影研究系博士候選人。現任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助理教授。

方保羅(Paul Fonoroff)瀏覽文章
美籍猶太裔人,於美國長大及受教育,中學時代已開始學習漢語。畢業於 Brown University,其間曾旅居新加坡、馬來西亞及台灣等地學習漢語。於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取得電影藝術碩士後,方保羅成功考取獎學金,到北京研究中國電影,成為中美建交以來第三批前往中國進修的外國留學生。自1983年移居香港以後,他亦曾為多份中、英文報章撰寫影評及相關評論文章。現為鳳凰衛視中文台節目主持人。

潘國靈瀏覽文章
小說作家、文化評論人,大學兼任講師。著有小說集《存在之難》、《靜人活物》、《親密距離》、《失落園》、《病忘書》、《傷城記》,散文集《七個封印》、《靈魂獨舞》、《愛琉璃》,詩集《無有紀年》,城市論集《第三個紐約》、《城市學2》、《城市學》等。

葉月瑜瀏覽文章
香港嶺南大學林黃耀華視覺研究講座教授、文學院院長、電影研究中心主任,編著包括:Early Film Culture in Hong Kong, Taiwan and Republican China, editor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8), Beyond Shanghai: New Perspectives on Early Chinese Cinema, co-editor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16), Rethinking Chinese Film Industry: New Methods, New Histories, editor (Beijing: 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2010) and co-author of Staging Memories: Hou Hsiao-hsien's City of Sadness (Ann Arbor: Michigan Publication, 2015), East Asian Screen Industries (BFI, 2008) and Taiwan Film Directors: A Treasure Islan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游靜瀏覽文章
香港大學英文及比較文學學士、紐約社會研究新校大學媒體系碩士、倫敦大學皇家可羅威學院媒體藝術系博士。曾於加州聖地牙哥校址、紐約視覺藝術學院、密西根大學、倫敦大學等任教,現為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為「設計、文化與理論」課程統籌。同時身兼電影及錄像導演、多媒體裝置藝術家、散文作家及詩人,曾為紐約電視台編導及為香港電台電視部特約導演,執導劇情長片《好郁》於國際影展多次獲得肯定。著有文化評論集《另起爐灶》,散文集《裙拉褲甩》,詩集《不可能的家》及電影劇本《好郁》。研究範圍包括電影理論及創作、紀錄片、小眾傳媒、酷兒理論、錄像藝術及飲食文化等。04 年獲洛克菲勒博士後人文學科獎金赴美進行研究。

劉嶔瀏覽文章
電影研究者,從事電影歷史和風格研究、教學、編輯電影書籍等,曾任職香港電影資料館項目研究員,並於2014年策劃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專題「〔編+導〕回顧系列二:岳楓」。

陳嘉銘瀏覽文章
文化研究博士畢業。現為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全職講師,任教電影歷史、政治與美學,名人、明星現象與流行文化,動物與城市論述,以及全球文化生產等等學科。個人研究範疇包括香港電影合拍片,亞洲與全球電影發展,以及動物與現代社會問題。遊走課室與劇場得以自嘲,流竄文字世界與大氣電波得以自白。

家明瀏覽文章
影評人。twitter@kaming

鄭傳鍏瀏覽文章
電影愛好者及自由撰稿人,文章見於《信報》、《大公報》、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網站等。

清心瀏覽文章
影評人、寫作人,從事廣告、巿場推廣、商業及各式特約之文字創作。曾於《Recruit》及《都巿日報》撰寫專欄多年,影評文字現見於《明報》。著有專欄文集《你選牛油?麵包?還是兩樣都要》,結集《都巿日報》逾六年之專欄作品。

羅展鳳瀏覽文章
專研電影與電影音樂,著作包括:《無常素描:追憶奇斯洛夫斯基》(kubrick,2016)、《畫外音》(kubrick,2014)、《畫內音》(kubrick,2014)、《必要的靜默:世界電影音樂創作談》(kubrick,2010)、《映畫x音樂》(香港三聯,2004)。

麥欣恩瀏覽文章
哲學博士,電影編劇,影評人,小說作者。曾從徐克習編劇,亦曾在香港多間大專院校及在韓國任教,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助理教授。文藝創作包括長篇小說《夢黑匣》,電影劇本《三條窄路》、《末日派對》等,近期監製電影《1941的聖誕》,短篇小說曾在《香港文學》月刊及小說集如《電影小說》、《全日供應》上刊登;學術專著《香港電影與新加坡:冷戰時代星港文化連繫1950-1965》將由香港大學出版社於2018年12月出版。

呂永佳瀏覽文章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著有詩著《無風帶》、《而我們行走》,散文集《午後公園》。曾獲中文文學創作獎、大學文學獎、青年文學獎等冠軍,2004年浸會大學中文系本科最佳成績獎。作品散見《明報》、《太陽報》、《文匯報》等。獨立創作雜誌《月台》創辦人之一。曾任青年文學獎評判,寫作班導師,中學教師。

陳志華瀏覽文章
影評人,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理事,曾任會長,並曾擔任金馬獎及ifva 獨立短片比賽評審。編有《2012香港電影回顧》和《香港電影2018》,合編有《焦點影人 張艾嘉》、《花樣的年華 澤東廿五》、《十年再見 楊德昌》、《雲外笑紅塵 林青霞》、《焦點影人 洪金寶》、《焦點影人 許冠文》等。個人網站: gucao.net

蕭恒瀏覽文章
早年畢業於商業電台DJ訓練班,其後獲香港大學文學士(比較文學及翻譯)、文學碩士(文學及文化研究)。歷任大專院校和文化藝術機構,負責電影及文化活動的統籌與推廣工作;亦曾於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出任電影組行政主任。曾於網上影碟及唱片零售商任職高級英文編輯,編撰關於電影與音樂的文字;並兼職文化雜誌電影版編輯。與人合著《沙巴翁的城市漫遊》一書和主編《電影花火》文集,另偶有文章見於報章雜誌。

翁子光瀏覽文章
影評人、導演、編劇。曾撰寫電影《殭屍》劇本,執導電影《明媚時光》及《微交少女》,最新作品為《踏血尋梅》。

馮嘉琪瀏覽文章
影評人、自由撰稿人,亞洲電影大獎提名委員會成員,亦不時為其他國際電影節及文化機構擔任客席節目策劃。曾任香港國際電影節節目策劃、布里斯本國際電影節及布里斯本亞太電影節總節目策劃、澳洲亞太電影大獎顧問、香港電影資料館助理編輯。

鄭政恆瀏覽文章
《香港經濟日報》影評專欄作者,2013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藝術評論),2015年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著有《字與光:文學改編電影談》、散文集《記憶散步》、詩集《記憶前書》、《記憶後書》及《記憶之中》,合著有《走著瞧──香港新銳作者六人合集》,主編有《1918:黑暗與光明的消長》、《沉默的回聲》、《青春的一抹彩色──影迷公主陳寶珠:愛她想她寫她(評論集)》、《金庸:從香港到世界》、《五○年代香港詩選》、《香港短篇小說選2004-2005》、《2011香港電影回顧》、《讀書有時》三集、《也斯影評集》,合編有《香港文學的傳承與轉化》、《香港當代作家作品合集選.小說卷》、《香港文學與電影》、《香港當代詩選》、《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香港粵語頂硬上》及《香港粵語撐到底》等。曾任香港電影金像獎、國際影評人聯盟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及金馬獎評審。個人網站:matt2046.blogspot.com

邱淑婷瀏覽文章
於2003年取得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學位。曾任教於韓國國立藝術大學電影系,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系助理教授。曾合編《清水宏101年紀念展》特刊(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2004)。近作包括《香港‧日本電影交流史:尋找亞洲電影網絡之源》(東京大出版會,2007)。

喬奕思瀏覽文章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員。曾任香港國際電影節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華語傳媒大獎評審。文字見於《電影藝術》、《號外》、《HKinema》等。合編有《異色經典──邱剛健電影劇本選集》(2018)。

李卓倫瀏覽文章
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及浸會大學。希望有生之年能多閱讀多看戲,可惜以有涯隨書本和電影之無涯,一定殆已,但仍會勇往直前多看多讀。書評及影評文章散見《成報》、《大公報》和《香港獨立媒體》之網頁等。合著作品有《環保生活DIY》。

周思中瀏覽文章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哲學博士,農夫,兼從事本地農業研究,自由撰稿人。

吳月華瀏覽文章
香港人,香港電影研究工作者。曾參與《香港電影之父──黎民偉》紀錄片、香港電影資料館包括開幕節目等展覽及放映籌劃工作。電影編著作品包括《60 風尚──中國學生周報影評十年》、《五十、六十年代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邵氏星河圖》展覽特刊、《同窗光影──香港電影論文集》等,並有文章刊於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香港電影回顧》、《HKinema》和網頁,以及《電影藝術》、《電影欣賞》、香港電影資料館《通訊》等刊物。

徐匡慈瀏覽文章
曾任職《南華早報》電影版編輯及《The Hollywood Reporter》亞洲分社主任,並為該刊物駐亞洲影評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兼任講師。於2015年擔任亞洲電影大獎和法國紀錄片電影節 Cinéma du réel 評審,及康城影展 FIPRESCI 評審團成員。現任百老匯電影中心總監。

吳國坤瀏覽文章
影評人,美國哈佛大學博士,現於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電影學院任教。

劉偉霖瀏覽文章
影評人及古典樂評人,專欄見於《信報》及《大公報》。

卓男瀏覽文章
原名王麗明,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英國語言文學系,主修比較文學。曾任《電影雙周刊》編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行政經理及編輯,香港電台電視節目《百年夢工場》資料搜集、《香港電影》雜誌助理總編輯及香港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等,多年來從事藝術行政及電影相關的編輯、資料搜集、宣傳、統籌及策劃工作。曾統籌曾香港電台「香港特區十周年電影選舉」頒獎禮、香港國際電影節「向動作指導致敬」晚會等。參與策展的主題展覽超過廿個,包括「風禾盡起──嘉禾的盛世印記」、「開疆拓宇──邵逸夫電影國」及「娛樂智多星──新藝城的光輝歲月」等。編輯書籍有《電影工作室創意非凡廿五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特刊》、《佈景魔術師──陳其銳、陳景森父子的佈景美學》、《最後的蔓珠莎華:梅艷芳的演藝人生》(與李展鵬合編)、《群芳譜──當代香港電影女星》(與蒲鋒合編)等。著有《李小龍Bruce Lee My Brother──李振輝回憶錄》。曾任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電影金馬影展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及中國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評審。現任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長。

李詩才(Maggie Lee)瀏覽文章
Maggie Lee is a Chief Asia Film Critic for US entertainment industry publication Variety, Programming Consultant for 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and freelance curator of Asian retrospective programs. She was Asia Chief Critic for The Hollywood Reporter. She lived and worked in Japan and Hong Kong, where she worked on programming and editorial for Toky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Short Shorts Film Festival (Japan),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Hong Kong Film Archive and Hong Kong's Leisure and Cultural Services Dept. In 2010, she was awarded by Bus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and Korean Film Press Association for "Contribution to Korean Cinema."

傅慧儀瀏覽文章
節目策劃、影評人、策展人及電影歷史研究者,於1998至2011年間任香港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籌備多項以電影歷史及影視創意為主題的展覽及放映。近年特約策展的項目包括「港式動人動畫──香港動畫口述歷史訪問計劃」和「香江星影夢工場」。

安娜瀏覽文章
2013年畢業於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現職鮮浪潮電影節有限公司節目主任。大學時期開始撰寫電影評論,文章見於《信報》、《號外》、《今天》、《香港01》等,現為香港粵語片研究會執委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成員。編有游靜影評集《游動的影》。近年開始積極參與影展策劃活動,包括與馮慶強共同策劃之「溝電影節2016」。

陳竹蓁(Ross Chen)瀏覽文章
Ross Chen writes film reviews and serves as webmaster for LoveHKFilm.com, a website that has been online since 2002 and contains over 2000 English-language reviews of Hong Kong and other Asian film. He has a Bachelor of Fine Arts in Film from the NYU Tisch School of the Arts, and has contributed writing to English-language publication Film Comment as well as for festival guides for the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the Hong Kong Asian Film Festival and the Udine Far East Film Festival. In addition to maintaining LoveHKFilm.com, he occasionally writes a film column for Hong Kong-based magazine Baccarat.

博比瀏覽文章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員,電影及音樂愛好者,為「電光‧幻影」(onethirdfilm.wordpress.com)與「音樂‧人生」(onethirdmusic.wordpress.com)網誌博主。

譚以諾瀏覽文章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講師,多年關香港文學與電影,著有長篇小說《黑目的快樂年代》,2014 年創辦網上電影平台「映畫手民」,並任主編至今。

葉七城瀏覽文章
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攝影設計系,及香港演藝學院電影及電視系,於1987年加入新聞界,曾於《星島日報》、《華僑日報》、《茶杯》、《快報》及《亞洲周刊》等多間報章及雜誌社任職圖片編輯及攝影總監,2003年開始撰寫電影專欄文章,及擔任大專院校客席攝影講師。網頁: yip7x.wordpress.com, Facebook 專頁:七城影頁

李展鵬瀏覽文章
文化評論人,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英國 Sussex 大學媒體與文化研究博士,現居於澳門,澳門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澳門《新生代》雜誌總編輯。著有《在世界邊緣遇見澳門》、《電影的一百種表情》及《旅程瞬間》,編有《最後的蔓珠莎華: 梅艷芳的演藝人生》(與卓男合編)。文章見於香港「評台」、「立場新聞」、台灣「關鍵評論網」及中國大陸「騰訊大家」等網媒。曾任台灣金馬影展奈派克獎、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台灣酷兒影展、中國大陸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等影展評審。

曾肇弘瀏覽文章
電影與文化研究者。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文學碩士,曾從事教育、出版工作。2011年參與創辦香港粵語片研究會,曾擔任電台嘉賓主持,現為電影文化中心(香港)董事局成員、香港演藝學院電影及電視學院客席講師,並經常為香港電影資料館及各大院校、團體作電影導賞。文章見於《星島日報》、《號外》、《看電影》;網媒《香港01》、《虛詞》、《映畫手民》等。Facebook 專頁:香港電影台

陳智廷瀏覽文章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研究助理教授。香港粵語片研究會及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會員,台大外文系畢業,香港大學音樂學博士,專攻華語電影音樂與聲音。博士論文嘗試理論化「治外法權」、「音樂交換」等概念,從王家衛《花樣年華》出發,連結上海孤島、淪陷時期與戰後香港的歌唱片、歌舞片,獲得香港大學2015-16年李嘉誠獎。曾任鮮浪潮國際短片節評審。

賴勇衡瀏覽文章
香港基督徒,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電影研究系博士生,戲劇、電影評論人,網誌「我不是貓」。

陳廣隆瀏覽文章
中學教師,香港粵語片研究會成員,著有《誰是金庸小說武功第一人?》。

李駿碩瀏覽文章
自由身影像及文字工作者。文章見於《星期日生活》、《字花》與「端傳媒」,影像作品包括《瀏陽河》、《吊吊揈》、及《翠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