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新書《沒有中國模式這回事》將在台出版

中國 台灣
中國 台灣 RFI/I.Artus
作者: 北京特約記者 周西
9 分鐘

出身中國大陸的美國耶魯大學終身教授陳志武,近期即將在台灣出版自己的新書《沒有中國模式這回事》。對此,陳志武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對大陸的最大傷害,還不在於GDP數字,或者企業受損等等,而是政府決策者及學界越來越迷信那種“大政府模式”。他分析說,如果依據目前的發展態勢,十年後中國大陸將可能出現財政危機。

廣告

本書作者陳志武,1990年取得耶魯大學金融學博士學位,現為耶魯管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特聘教授,並在大陸出版過許多暢銷書籍,包括《金融的邏輯》、《陳志武說經濟》等。

據台灣《中國時報》的報道,談到目前在大陸學界仍處於熱議階段的“中國模式”問題,陳志武表示:根本沒有“中國模式”這回事兒!他認為,大陸改革開放的成功主要在於兩個關鍵,其一是加入了全球化市場,其二是採用了西方的金融技術;換句話說,大陸只是把西方人早在工業革命之後就開始的經濟發展,延後到1978年才開始而已。此外,雖然“中國模式”的說法源於西方提出的“北京共識”,但陳志武說,這並不代表西方學界面對大陸經濟發展成功後的心虛。他認為,有關大政府模式與市場模式的大討論,早在1930到1940年代就已展開,並已經有了結論,公認市場模式才是對的。陳志武表示,儘管大政府模式對一些國家早期的工業化是有幫助的,包括日本、台灣、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都是如此。

報道又說,陳志武強調說,中國目前這種“大政府模式”的副作用很大,政府總會傾向於發展大工業、大項目,經常造成投資過多,且沒有回報,最終壓垮財政,巴西在上個世紀60~80年代的發展經驗,就是一個前車之鑒。另一方面,雖然過去也有西方專家預估,大陸將會出現金融危機,但最終卻沒有出現,對此,陳志武解釋說,大陸銀行有政府的支持,因此在政府出現財政危機之前,銀行體系的危機還不致於出現。但他估計,大約十年左右時間,在財政赤字過大的情況下,大陸出現高通膨的機會不小。

小檔案-中國模式、北京共識與華盛頓共識

大陸改革開放的成就全世界有目共睹,就像一個企業家成功之後,總會有人試圖總結出他的成功要素一樣,大陸經濟發展的成功,自然也有人想要整理出一種“模式”來。這種“模式”的最早說法來自西方,稱為“北京共識”,而後經過大陸學界的發揚光大,成為“中國模式”。

這個名詞主要是相對於“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而言的。“華盛頓共識”主要包含兩個內容,一是民主政治,二是市場開放,讓市場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大陸改革開放的成功,卻顯示在“華盛頓共識”之外,還存在一個既非民主政治、又非完全市場開放體制的成功可能性,即“北京共識”。“北京共識”的內容,透過大陸學界對“中國模式”的演繹,具體而言就是一個強勢有效的政府,明確的指導思想,集中精力關注民生,妥善處理穩定、改革與發展的關係,以及漸進改革等等。

但此一“中國模式”的提出,也引來多方批評。有反對者認為,如果大陸這卅年的成功必須歸因於這些要素的話,則根本無法解釋為何在毛澤東主政時代,一個更為強勢的領導人卻在經濟政策上遭遇的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