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95566信用卡熱線:40066 95566

當前位置:首頁 > 關于中行 > 媒體看中行
網銀登錄

國際金融熱詞解讀:超主權貨幣【人民日報】

2013-05-10

國際金融危機暴露了當前國際貨幣體系中以美元作為國際儲備貨幣的內在缺陷,國際社會關于設立超主權貨幣的呼聲日益高漲。超主權貨幣是避免主權信用貨幣風險,調控和管理全球流動性,進而從根本上維護全球經濟金融穩定的重要手段,值得研究探討。

超主權貨幣的發展與變革

超主權貨幣的概念是伴隨國際儲備貨幣問題而產生的。目前各國主權貨幣雖然也能在國際貿易、投資和金融活動中使用,但繁多的幣種帶來了匯兌成本和諸多不確定性,所以需要進行國際層面的貨幣制度安排。如果貨幣與特定國家的主權脫鉤,由國際組織或多國政府聯合按照一定規則發行,并保持價值的相對穩定,那么這種貨幣就成了“超主權貨幣”。一旦國際貿易和金融交易的計價、清算貨幣與國家主權脫鉤,那么全球將實現某種程度的貨幣政策統一,可以避免“匯率戰”、“通脹輸出”等諸多以鄰為壑的貨幣行為。

超主權貨幣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發展過程。1943年構建戰后國際金融秩序時,英國的“凱恩斯方案”和美國的“懷特方案”中都包含了超主權貨幣的設計。凱恩斯方案中的超主權貨幣單位Bancor和懷特方案中的Unita的價值均與黃金掛鉤,由類似于“國際央行”的組織管理。但由于種種原因,Bancor和Unita都未實施,而是由美元充當國際儲備貨幣,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這一體系以美元為核心,美國成為國際貨幣的提供國,獲得了獨特地位。

但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國陷入“特里芬難題”:一方面需要不斷以國際收支逆差形式輸出美元,滿足各國不斷增長的美元需求;另一方面為保持匯率穩定,又要實現國際收支平衡。為了化解這一矛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于1969年推出了“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 簡稱SDR),供各國政府之間清算使用。不過,SDR本身的定價也受到美元的很大影響,因此只是對美元體系的一種溫和改良。

歐洲給出了另一條超主權貨幣的發展路徑。經歷了半個世紀的經濟、政治一體化后,1999年1月1日,歐洲11個國家放棄了本國原有的貨幣,讓渡了幾乎全部的貨幣政策主權,開始使用歐元。這一安排的理論基礎是蒙代爾教授的“最優貨幣區”理論。歐元的經驗表明區域貨幣有發展為超主權貨幣的可能。然而,歐債危機的爆發也顯示歐元機制設計的問題。

超主權貨幣的前景

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美國利用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特殊地位,通過多輪量化寬松政策以壓低本國利率,推動美元貶值。這使得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上漲,相當于美國對各國變相征收鑄幣稅。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超主權貨幣的呼聲再次高漲。

但是,超主權貨幣只是作為一種未來的設想,短期內難以實現。第一,在當前國際貨幣體系下還不具備設立超主權貨幣的基礎。不管是SDR還是歐元,其機制設計上的內在缺陷尚未消除。第二,美國作為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主要受益國,不愿意放棄美元的特殊地位,反對設立超主權貨幣。第三,作為替代方案,要求儲備貨幣多元化的呼聲更為強烈。國際社會普遍認為,在當前情況下,應推進儲備貨幣多元化的改革,進一步提高歐元、人民幣等在國際儲備貨幣中的比重。

幾點啟示

首先,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是一個漸進而漫長的過程。當前,應推動外匯儲備多元化發展,避免單一儲備貨幣下匯率的劇烈波動造成資產價值的波動。

其次,各國應積極推進國際貨幣秩序的建設。從目前國際貨幣體系的實踐來看,SDR已具有超主權儲備貨幣的特征,應大力推動其發展和應用,一方面完善SDR的定價和發行方式、拓寬SDR的使用范圍,包括逐漸建立SDR與其他貨幣之間的清算關系,推動其在國際貿易、大宗商品定價等多方面的定價,創立以SDR計價的資產等;另一方面則要著力改善SDR的分配,讓更多的國家享受到SDR的好處,適應國際經濟金融格局的變化。

最后,要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增加人民幣的境外使用,提高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周堯、侯麗萍)

人民日報 2013-05-08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