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百科橫幅

文化劇

文化劇,或稱文化戲,日治時期因政治目的而展開的各項文化運動之一,係指熱心社會運動的知識青年,為改良社會、啟迪民智,透過戲劇的方式,傳達其思想和訴求的一種新劇。由於此種新劇是在政治運動的背景下產生,其消長也隨政治運動的興衰而起伏,其中尤與臺灣文化協會(以下簡稱「文協」)的發展過程關係密切。
文協主導的文化啟蒙運動,對當時的知識青年影響頗深,因此各地讀書會及青年團體相繼成立,這些青年希望以演講、演劇等方式,作為改革社會、喚醒民眾的手段。1925年成立的「鼎新社」,便是臺灣最早含有政治運動性的新劇團。隨著鼎新社的巡演和開拓,各地文化劇團率相興起,文協各地分部也陸續展開旺盛的戲劇與政治活動,代表團體有1925年7月成立的「草屯炎峰青年演劇團」、1926年3月成立的「彰化新劇社」、同年11月成立的新竹「新光社」等。
自1927年以後,由於文協本身的分裂,加上主要幹部和成員紛紛遭日警鎮壓,導致被捕或遠走大陸,因而經費日漸短絀,自然無法繼續支持文化劇的費用,而文化劇與文化演講也屢遭日警管制,都使得文化劇於1928年以後日漸衰微。此外,原「鼎新社」的重要成員,如陳崁、潘爐等人,和文協的理念亦逐漸呈現分裂,因此同屬「鼎新社」一系的新竹新光社、彰化新劇社,都有意脫離文協,更使文化劇的活動趨於停頓。
到了1929年,《臺灣民報》所載的文化劇演出訊息僅剩零星;1930年6月,文協豐原支部決定中止其藝術研究會演劇部,可見其對文化劇的功能已轉為否定。直到1930年8月,才有張深切等人於臺中成立「臺灣演劇研究會」,演出時同樣受到日警嚴密的監視。在種種條件的不利下,文化劇的演出少之又少,1932年以後終趨沈寂。
文化劇是日治時期為了文化啟蒙而帶有一定意識型態的戲劇,並不著重於劇場藝術的提升;然而,它伴隨臺灣近代的民族及社會運動,與當時各項民族自覺的文化活動一樣重要,具有不可磨滅的時代意義。

撰稿者:張雅淳
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09日
參考資料:
1 楊渡《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