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曆 20140817 日 第 3678 期

 


【專頁】候任輔理主教楊鳴章專訪
分享明愛職務 成長 召叫

候任教區輔理主教楊鳴章、李斌生和夏志誠將於八月三十日(週六)下午三時於主教座堂晉牧,繼前兩期夏志誠和李斌生專訪後,今期刊楊鳴章的專訪——編按
候任輔理主教楊鳴章感謝過去很多人以不同方式幫助他成長,又說近年他雖主要從事明愛和教區內的行政工作,但他喜歡接觸人,尤其是教友,亦為能成為教友的同行者而感恩。
楊鳴章服務香港明愛近二十五年,體會到明愛工作的價值,尤其是服務社會上機會較遜色的群體——最末後無靠、最卑微無助,以及最失落無救的人。
肯定明愛宗旨   明白要逐步放下工作
有關晉牧後的工作去向,他體察到出任輔理主教後或不方便繼續主理明愛的行政工作。他說,有人好意建議他退下明愛行政總裁一職:明愛每年接受政府大額資助(明愛每年十六億港元開支中,約六成由政府資助),加上在今日高度問責的情況,若然由一名主教來領導行政,若機構出現問題,會否拖累教會?
「我明白往後始終要放下明愛的工作。但我是捨不得的,也希望與同事一起承擔這工作。」二○○三年起出任明愛總裁的他說:「要做的始終要做,但可以一步步行。」楊鳴章舉例說,明愛正籌備聖方濟各大學,過去十多二十年他與校方訂定策略,也爭取恩人支持,如今也需要為此繼續履行責任,不能隨便撒手不管。
「若說甚麼使我喜歡明愛的工作。就是我喜歡進入別人的世界,了解他們的故事,尤其是微末、失落的人的故事。」他說:「我雖不能當前線工作,但可為有需要人士尋找機會。」
童年通山跑不受教   幸得教師天主看顧
原來,楊鳴章年少時亦經歷過不受教的階段,他感謝天主和老師給予他機會改過。
楊生於上海,在家中四子、二女中居長;四歲來港,在薄扶林村長大的他在天主教聖華學校念小學(後遷往沙田)。他說,那些年當聽到村旁教堂打鐘,一有空他便走到教堂祈禱,也因而認識到明之剛神父,但那時他不用心讀書,放學後「通山跑」,有時更因欠家課罰留堂,但他很感謝老師的教誨:「我要感謝老師,我餓,老師給我麪包吃,又擔心我留堂給媽媽罵,便為我向媽媽解釋。」
種種經歷催使楊更敏銳於青年的需要。「我後來在學校工作過,我喜歡學生,從他們言行可想像到他們的人生故事。遇有怯生生的學生,我希望可以進入他的世界,如耶穌告訴門徒般:『不要怕,只管信。』」看到孩子喜樂地跳蹦蹦,則讓他體會到人生仍有希望。
談到聖召,楊鳴章說:「天主把偉大、無私付出的人放進我生命,其中兩位最主要的人是慈幼會蘇冠明神父和教區第一位國籍主教徐誠斌主教。」
他中學時就讀慈幼會鄧鏡波學校,很感謝當時的校長蘇冠明神父(M. Suppo),稱他是位仁愛的長者。他中二在學校領洗,想過加入慈幼會,但最終成為教區神父,主要是希望能留在香港照顧家人,而後來他的家人亦相繼入教。
至於徐誠斌主教,他說:「徐主教職務繁忙,但仍在忙碌中跟我多次傾談。」他說徐主教幫助他解決了很多問題,包括鼓勵他入修院。
駐葵芳兼顧病人需要   送臨終體會上主洪恩
就是這樣,楊鳴章中學畢業後工作幾年,便加入聖神修院接受培育,入修院後他也請明之剛神父任神師。
升執事後,楊鳴章在紅磡聖母堂服務兩年,一九七八年晉鐸後服務葵芳小堂(即聖斯德望堂前身)。
「葵芳小堂鄰近瑪嘉烈醫院,我們要照顧醫院病人。遇著晚上要趕往醫院時,不容易找到的士,我會沿斜路趕往醫院跑。我得趕快走,若病人於我到達前離世,我終身不安。」離開醫院後,他看著葵涌貨櫃碼頭的燈光,難免慨嘆人生的渺小,又感謝天主讓他能夠服務臨終者,把基督的愛帶給他們。
服務葵芳兩年,他往美國錫拉古斯大學修讀傳理學碩士,八二年加入教區的社會傳播處。其時適值中英就香港回歸談判,他說,當時胡振中主教肯定傳播處的角色,把教會的聲音帶進體制當中。楊鳴章八五年起獲調往露德聖母堂任主任司鐸,至八九年。
入明愛感謝力神父支持   為籌備公教大學打下基礎
八九年的天安門民主運動,讓他體會到要再裝備自己,才可以在社會變動中自處:「八九民運由學生發起,這勾起我對教育的嚮往。」這次,他往美國哈佛大學讀教育,九○年完成教育學碩士學位,研究過如籌辦高等教育的問題。
回港後他加入了明愛教育服務,其中考慮是它具備社區及高等教育服務,這有利往後發展天主教大學。
「我很景仰前任明愛總裁力理得神父,他生活簡樸,對人友善。他亦很關顧我,知道我讀教育,便把明愛的教育工作交給我。」他說:「我能在明愛打下籌辦天主教大學的基礎,全靠力神父給我自由,並鼎力支持我。」
熱愛堂區前線工作   珍惜與教友相處機會
明愛行政工作以外,楊亦常到聖十字架堂太古城彌撒中心開主日彌撒,近期則服務露德聖母堂。他很珍惜服務堂區的機會:「堂區工作讓你擁有與人接觸的機會,這是一份親切感,能夠走入教友的生活圈子,進入他們的故事中。」
堂區服務以外,楊鳴章亦肯定信仰培育的重要。他說,教區每年約三千成年人領洗,單是過去十年,便增加了三萬多人,但未必每位都能主日上教堂、度信仰團體生活。「我們必須深化教友的信仰,這與我們將來如何在社會作見證及推動聖召,有莫大關係。」他喜歡培育工作,尤其青年培育。
晉鐸三十七年,他說聖召路雖有起伏,但在天主懷抱中,他走過原先想像不到的路,為此他非常感恩。至於出任輔理主教,他指此職務艱巨,是個考驗,但若通過考驗後能夠幫助更多人,他願意接受新的使命。
他感謝所有恩人,包括過去相處時曾使他感無奈或挫敗的人,及為他帶來考驗的人,「他們幫助塑造我」,亦幫助他學懂接受上主的恩寵。
至於家人,他肯定父母是天主給他的最大恩寵,家人是他的最大安慰。他是家中長子,家有弟妹五人。「我愛我的家人,我們感情要好,彼此縱有爭吵,但過後感情只會更好。」
他說,他時有鼓勵弟妹要在信仰上做得更好,但反過來想到:天主和很多人同樣希望他也要做好一點,「天主也會給我機會,包容我,而我也知道我也有很多地方要改善」。
「耶穌叫人做好基督徒,回應自己的召叫,我會在有餘的年月做好教會交託予我的服務。」他說主耶穌在最後晚餐後,曾對門徒說:「起來,我們從這裡走罷!(Surgite, Eamus Hinc)」(若十四31)不管過去盡了多大努力、有多大成就、前面的路有多艱辛,但主既邀請我們起來、向前邁進,祂必定與人同行。楊鳴章牧徽上的格言,就是這句訓言。(輝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