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暨豚

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
   

  68  浏览



形态描述

形态 雌性成体最大体长253 cm,雄性成体229cm体型大小的性二型明显。白(既鱼)豚体中等粗壮,有狭长而稍微上翘的喙,圆的额隆,低三角形的背鳍位于从吻端向后约2/3体长处,是其最显著的野外识别特征。鳍肢宽而梢端钝圆。与海生的海豚相比眼睛较小,但不像恒河豚的眼那样小。体上面主要呈蓝灰色或灰色,体下面白色。在头和颈的侧面从眼至鳍肢形成灰色和白色间的波状分界。白色部分在鳍肢前向上伸入灰色部
分形成2个显著的白色斑。
头骨的吻突狭长,在上齿列后端与眶前凹之间略缩窄;吻突侧面有明显侧沟,腹面两上颌骨间有约与上齿列等长的浅沟;上颌骨基部向后方扩展,在头骨后缘与上枕骨相接,侧缘向上翘起形成上颌脊,在眼眶部强烈上曲;鳞骨颧突不达额骨眶上突;上枕骨仅微向后方隆起,故头骨后缘平直;两上颌骨腭部相接;翼骨钩突具深凹腔;鼓围耳骨与颅骨保持松动的直接联系;下颌联合极长,其长接近或达到下颌骨长之半;牙齿略前
后扁,曲面向内,齿冠具纵脊形成的网状釉褶。每个齿列有31~36枚圆锥形的齿。
椎式:C7,T10~11,L5~8,Cal9~21=41~45.


鉴别特征

鉴别特征 喙极狭长而稍微上翘。额隆圆。眼很小。低三角形的背鳍位于从吻端向后约2/3体长处。鳍肢宽而梢端钝圆。

大小

雌性成体最大体长253 cm,雄性成体229cm体型大小的性二型明显。

生物学

白(既鱼)豚多在有沙洲分布的江段发现。它们常在洲头、洲尾的岔流汇合
处活动。在20世纪80年代初,最常见的是2~6头组成的群,有时形成约达16头的聚群。现在最常见到单独的1头豚,有时为约4头组成的群。它们呼吸时出水低,常仅露出头顶、背鳍和一小部分背部。呼吸间隔大多为10~30 s,长潜水时达数分钟。在春季,有时见到它们跃出水面。白(既鱼)豚下水游泳速度约7.5~9.7 km/h,上水约2.7~4.9
km/h。迁移范围至少可达200 km(Zhou et al.,1998)。遇到船只驶近,白(既鱼)豚通常潜水躲避。雌性约在6龄达性成熟,雄性在4龄。出生时体长约91cm。其产仔高峰期似介于2月至4月间。白(既鱼)豚的食物包括鲢、鲤、草鱼等多种多样的鱼。染色体组2n=44,14条常染色体为中着丝粒染色体,16条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4条为亚端着丝粒染色体,8条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中X为中着丝粒染色体,Y为端着丝粒染色体(陈敏容等,1986)。1955年钱塘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时,有数十头白(既鱼)豚到达距海约350km的桐庐江段。当地渔民采到怀胎雌性1头,标本在浙江自然博物馆收藏(周开亚等,1977)。自从1957年在上游建设新安江水电站以后,钱塘江水位下降,潮水减少,在钱塘江未再
发现白(既鱼)豚。
长江曾经是白(既鱼)豚安详而舒适的家园。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长江流域经济建设的逐渐发展,长江生态系统发生改变,栖息地逐步恶化。江湖间洄游鱼类的通道被闸坝阻隔,围湖造田,江水污染及酷渔滥捕,使渔业资源急剧衰退。每年排入长江的污水约160亿立方米。长江航运的迅速发展是白(既鱼)豚生存的另一个主要威胁。在20世纪的后半叶,长江下游的江上运输几乎以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螺旋桨击毙或误捕
误杀白(既鱼)豚的事件不断发生。长江中白(既鱼)豚的数量,在80年代初估计为400头左右90年代初下降到约100头,到90年代末只有几十头残存(Zhou,2002)。白(既鱼)豚是世界上最濒危的水生哺乳动物,1989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先后在洪湖和天鹅洲建立了白(既鱼)豚自然保护区,在铜陵建立了白(既鱼)豚养护场。在《2000 IUCN 受
胁动物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危(CR)等级。现在长江中只有几十头白(既鱼)豚,这个物种已接近灭绝。



生境信息

白(既鱼)豚多在有沙洲分布的江段发现。它们常在洲头、洲尾的岔流汇合
处活动。在20世纪80年代初,最常见的是2~6头组成的群,有时形成约达16头的聚群。现在最常见到单独的1头豚,有时为约4头组成的群。它们呼吸时出水低,常仅露出头顶、背鳍和一小部分背部。呼吸间隔大多为10~30 s,长潜水时达数分钟。在春季,有时见到它们跃出水面。白(既鱼)豚下水游泳速度约7.5~9.7 km/h,上水约2.7~4.9
km/h。迁移范围至少可达200 km(Zhou et al.,1998)。遇到船只驶近,白(既鱼)豚通常潜水躲避。雌性约在6龄达性成熟,雄性在4龄。出生时体长约91cm。其产仔高峰期似介于2月至4月间。白(既鱼)豚的食物包括鲢、鲤、草鱼等多种多样的鱼。染色体组2n=44,14条常染色体为中着丝粒染色体,16条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4条为亚端着丝粒染色体,8条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中X为中着丝粒染色体,Y为端着丝粒染色体(陈敏容等,1986)。1955年钱塘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时,有数十头白(既鱼)豚到达距海约350km的桐庐江段。当地渔民采到怀胎雌性1头,标本在浙江自然博物馆收藏(周开亚等,1977)。自从1957年在上游建设新安江水电站以后,钱塘江水位下降,潮水减少,在钱塘江未再
发现白(既鱼)豚。
长江曾经是白(既鱼)豚安详而舒适的家园。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长江流域经济建设的逐渐发展,长江生态系统发生改变,栖息地逐步恶化。江湖间洄游鱼类的通道被闸坝阻隔,围湖造田,江水污染及酷渔滥捕,使渔业资源急剧衰退。每年排入长江的污水约160亿立方米。长江航运的迅速发展是白(既鱼)豚生存的另一个主要威胁。在20世纪
的后半叶,长江下游的江上运输几乎以每10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螺旋桨击毙或误捕误杀白(既鱼)豚的事件不断发生。长江中白(既鱼)豚的数量,在80年代初估计为400头左右,90年代初下降到约100头,到90年代末只有几十头残存(Zhou,2002)。白(既鱼)豚是世界上最濒危的水生哺乳动物,1989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先后在洪湖
和天鹅洲建立了白(既鱼)豚自然保护区,在铜陵建立了白(既鱼)豚养护场。在《2000 IUCN 受胁动物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危(CR)等级。现在长江中只有几十头白(既鱼)豚,这个物种已接近灭绝。



繁殖特征
国内分布

白(既鱼)豚现在只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分布区正在缩小。在上游端,20世纪40年代曾在三峡内的黄陵庙和莲沱发现,60年代曾在宜昌江段捕获,80年代只见于
枝城江段及其下游的江段。沙市是其在20世纪90年代的分布上限。在下游端,50年
代和60年代曾在崇明岛以东长江口的圆圆沙和川沙捕获,此后未在长江口区发现。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在富春江的富阳和桐庐每年都发现白(既鱼)豚,1957年以后未再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