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百科橫幅

四平戲

從文獻資料上,我們看到台灣四平戲出現的其他名稱有「四棚」、「四評」、「四坪」、「肆評」等不同的寫法。
  四平戲可能為起源於弋陽腔系統的地方戲,後來陸續吸收海豐和陸豐正字戲、亂彈等劇種的身段與唱腔,以及皮黃曲調,逐漸發展而成,流行於閩南、閩西及潮州一帶,而台灣的四平戲,可能由潮州或漳州西部的詔安及平和一帶傳入。根據福建四平戲老藝人曾憲乙生前指出,四平戲是從江西傳入福建,早期行當為三生、三旦及三花等九腳,後場樂器有鑼、鼓與吹。四平原來的表演型式,係以嗩吶伴唱曲牌的「四平崑」,也就是民間所謂的「老四平」,傳統劇目有《呂蒙正衣錦還鄉》、《蘇秦六國封相》、《蔡伯喈不認前妻》及《劉文龍菱花鏡》等四大棚頭。
  四平係以新的戲曲型式傳入台灣,與原有的亂彈在劇目、表演型式上略有不同,又重武戲,頗受到民眾歡迎,尤其在客家地區出現不少四平戲班。近代「改良」四平以皮黃為主要曲調,樂器有吊規子、京胡、和絃、二絃、三絃所謂「四管」及武場,皆與亂彈的西皮派相同,此從客家地區所稱亂彈專指福路派,而亂彈中的西皮派,則被稱為「四平」或「西路」,可見改良的四平幾乎與亂彈西皮無異,最大的差別在於改良四平所有的唱腔都起於板(即每小節第一拍)而不起於眼,故音樂中規中矩而流於僵硬。而在行腔方面,也不似西皮富於變化且華麗,可以說是簡化的西皮。台灣四平戲的常演劇目有《薛武飛》、《文武雙魁》、《天貝山》、《西岐山》、《乾龍關》、《平水關》等,唱詞、口白皆用正音。台灣的四平戲流行於桃園、新竹及苗栗一帶的客家聚落,日治以前並曾盛行於台北地區,中南部地區亦有分布。日治時期在宜蘭(新龍鳳班、重樂園)、台北(復興鳳、全復陞、阿九仔班)、桃園(大榮鳳、小榮鳳、新錦鳳)、台中(新樂班、斐韻天、大錦鳳)、雲林、台南(金福興、新復興)、高雄(新勝社、仿唐園)等地皆有職業四平戲班活動營生,台南牛磨後及台北社子並有四評(平)業餘音樂團。經過日治末期「禁鼓樂」的艱困年代,光復後四平戲發展,主要集中在桃園縣宜蘭縣二地。而桃園縣更有台灣地區四平戲「戲巢」之稱,尤其是中壢一帶,自日治時期以來,就出現過知名戲班,培養出許多優秀藝人,曾經有過相當輝煌的演出歷史。1960年代後,台灣外台戲生態環境發生劇烈的變化,主要是先後受到電影、電視等新興娛樂型式的影響,四平戲班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受到衝擊,戲班一一解散,藝人改搭客家戲班或歌仔戲班,僅存的戲班為了尋求生機,開始以「日演四平,夜演採茶或歌仔」的演出型式突圍、應變,不過這樣的情形維持時間亦不長久,最後終於轉變成純唱採茶或歌仔的戲班了(孺紫星、連進興、金興社等)。
  宜蘭地區的四平戲職業劇團「宜蘭英歌劇團」,團主吳貴英藝師更於1986年榮獲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更曾受邀在台北市青年公園舉辦的民間劇場活動中演出四平戲《薛武飛吊印》,並有錄影記錄。但自吳貴英藝師1990年辭世之後,台灣純粹的四平戲班幾已成絕響。
撰稿者:馮家騏
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09日
參考資料:
1 林茂賢《福爾摩沙之美—台灣傳統戲劇風華》,台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2000。
2 李國俊〈桃園縣四平戲劇團變遷初探〉,《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民間藝術生態與脈絡》,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1999 ,p101-118。
3 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台北:自立晚報,1992。
4 徐亞湘〈台灣四平戲的發展與變遷──一個消失劇種的歷史回顧〉,《2001苗栗客家文化月:兩岸客家表演藝術研討會論文集》,苗栗:苗栗縣文化局,2001,p151-166。
相關圖片
圖說:桃園四平戲。江武昌◎攝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提供人:馮家騏相關圖片
圖說:桃園四平戲。江武昌◎攝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提供人:馮家騏相關圖片
圖說:桃園四平戲。江武昌◎攝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提供人:馮家騏相關圖片
圖說:薛武飛吊金印是四平戲獨有的劇目。江武昌◎攝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提供人:馮家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