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

你還記得張懸嗎?倒帶32場公民一起完成的社會實驗

2017/05/22 ,

評論

讀者投書

讀者投書

讀者投書

投稿請寄到 oped@thenewslens.com 來信請附上投稿人真實名字、email和電話,並直接附上投稿內容(Word、純文字皆可)。我們會在收到稿件後24小時內回信,建議勿一稿多投。另外為了國際版翻譯需求,也請附上想要刊登的英文作者名稱。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為了什麼而來?我希望這場社會實驗達到的目的是什麼?

文:陳映妤(公民小幫手側記)

三個月前,公眾人物張懸,本名焦安溥,在辦完一連串的公民對談之後,於今年2月19日關閉臉書,正式將35萬個讚還給大家。

張懸在關閉官方粉絲專頁的前一刻,幾十萬粉絲仍相當不捨,不斷在留言串裡、訊息堆裡希望張懸能繼續保留這個空間給大家,在最後一場的公民對談張懸是這樣說的: 「你們得忘了我。」

而在她從臉書社群上消失的這三個月裡,你還記得什麼嗎?開始想念起什麼了嗎?

「希望你們偶爾想起我的時候,可以去找一場公民對談來聽,或是繼續和身邊的人聊你在乎的議題。」那晚在女巫店她不作為一位主角,而是將自身作為一個媒介陪伴在大家身邊,希望大家將想念變成一種動力去交換、聆聽更多不同意見的聲音。

而身為從第一場公民對談幾乎參與到最後一場的公民小幫手,我不斷思考,我能夠做些什麼?

我也許不是最好的觀察者,卻至少是參與最多場的聆聽者,要試著把每一場的對談硬是塞成這幾篇文章是相當折磨的事,但並不是提到的這些觀點多重要,或是要將裡面提及的人物或精彩的對話標本化。

而是能發揮身為「參與最多場次的公民小幫手」,提出我的觀察與感受拋磚引玉,也許給你個衝動點開任何一場公民對談的影片、讓你忍不住也寫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你聽完對談的心得或想法、開始想和身邊的人聊起你關心的任何議題、或是不認同文章中的某個觀點因此想要討論,都好,都好,若是如此,這就已經是我試圖發揮這幾篇文章的最大價值 ─ 讓公民對談持續發酵和蔓延。

這個時機,是張懸關閉臉書後的兩個月,也正是半年前第一場在女巫店的公民對談,總是記得,2016年12月19日,我想從那晚和你們聊起。

她抵達了女巫店,一位公眾人物,沒有經紀人,沒有聯絡記者,沒有接受任何團體和媒體的幫忙,第一場連朋友都沒有與她同時抵達,隻身前來。

「謝謝你們來幫忙,這場由公民一起完成的實驗。我希望是由你們和我,而不是我生活圈中的朋友,我希望這一切都更能更中性,更由公民一起。所以我今天不會有任何限制,什麼來,我們就接什麼!好不好!其實我也很緊張,哎呀!」

一整套全身黑的長版洋裝和她及腰的飄逸黑直髮,淡淡地妝感,和舞台上的歌手張懸給人很不一樣的感覺,如同當天的女巫店,空氣裡不再瀰漫著搖滾樂與民謠的靈魂,也嗅不到酒精的微醺味,反倒是被明亮的黃光照得很赤裸。

還來不及暖場,就在一陣混亂中開始了第一場直播,我們用一堆桌遊紙盒架高手機,有時網路忽然斷掉、有時收音品質不佳,完全是一陣手忙腳亂,我們總是拿直播品質低落開玩笑當作是一種誠懇,那些瑕疵也至少讓公民對談過程清楚不是「安排」出來的。

當晚直播結束後,她聲音都啞了。

現場對談者留下來持續問了她許多問題,當被問到希望這次的試驗希望達到什麼目的,她哽咽的說著,並不如直播時那樣的口氣: 「我真的不想再曝光,我很久沒有好好交朋友了。」但她繼續堅定地說。

「不過,我出席了12月10日那場婚姻平權法案公聽會,我就不打沒把握的仗。明年我賠上我的整條命來做這件事情,先把我所愛的音樂放在一邊。」

1-2_攝於公民對談第一場_Ning_Hsu
攝於公民對談第一場|Photo Credit: Ning Hsu

希望這場社會實驗達到的目的是什麼?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裡,我們不需要急著思考,我希望表達一件事是 「讓大家知道有人祝福著你的思考,可以好好、慢慢地思考,包括那些不安、痛苦和絕望,讓你知道有人在在乎你心的發展。並能在最後,關懷到最多的人。」

為了什麼而來?

「為了我們可以一起讓這討論的空間有多大而來。」我們會希望這世界只有一公分左右的空間能夠討論嗎?如果我們希望人皆至善,那我多希望這世界的天與地,能夠讓足夠多的聲音和不同意見一起進來,不同意見並不衝突,都可以回到一個中性的概念,我們都在這足夠大的天地裡面,一起完成我們共同追求的一堵牆。

其實現代沒有任何人能夠說出終極的對與錯,但我們可以一起驗證、實踐這些對與錯的過程,一起看見這些過程加總起來的總和。

從第一場女巫店的公民對談,來了不論是剛滿18歲的大學生、陸生、香港學生、馬來西亞學生,還有學校老師、虔誠的基督徒、媽媽與女兒、堅持反同的伯伯…… 從堅持的立場、充滿的困惑,到一群人與一群人的討論。

我們開始往台中、花蓮、宜蘭、高雄等其他地區舉辦,也深入大學、走進高中,接觸到現在的學生,每一位曾參與過的人,不論是對談者、現場的聆聽者、網路上的參與者,大家的徬徨、困惑和對身為「公民」認知的深淺,對「道德」認知的差異,都在每一場張懸與對談者的特質碰撞後,呈現出鮮明的樣貌,像是能為每一場拍下一張只屬於他們的畫面、顏色、與神情。

身為幾乎每一場公民對談的觀察者,在我參與的近30場的公民對談中,看見了近200位的對談者,在這200人背後,都是一群人,一群有著共同問題、相似感受卻各自生活的一群人。

這場實驗,我從觀察者的身分看見了這個當代的什麼現象?為什麼而擔憂、而困擾、又是如何懷抱希望、如何拿著勇氣生活?這場社會實驗又是怎麼在發酵、傳遞、感染著社會?

就讓我們來倒帶一次,每一場的公民對談張懸都會一個字一個字唸過的聲明與承諾(以及為什麼要有這份聲明與承諾的解釋):

個人聲明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倒帶,回顧半年前的公民對談實驗。

責任編輯:羊正鈺
核稿編輯:楊之瑜



倒帶:張懸 X 公民對談:

三個月前,公眾人物張懸,本名焦安溥,在辦完一連串的公民對談之後,於2017年2月19日關閉臉書,正式將35萬個讚還給大家。「希望你們偶爾想起我的時候,可以去找一場公民對談來聽,或是繼續和身邊的人聊你在乎的議題。」身為從第一場公民對談幾乎參與到最後一場的公民小幫手,我看見了近200位的對談者,在這200人背後,都是一群人,一群有著共同問題、相似感受卻各自生活的一群人。於是,我決定寫下來,讓我們一起倒帶吧!

看完整特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