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校
2019-09-17

第一节 公办中学

北洋政府统治青岛时期,政府办的中学有1926年秋改为公立的胶澳中学,这是青岛最早的公立中学。1927年8月,公立女子两级小学校(校址为今江苏路小学)附设的中学班独立出来,成立了公立女子中学校。1929年4月15日,青岛特别市对学校进行整顿,公立中学渐趋发展。1934年有政府办的中学3处:市立中学校、市立女子中学校、市立李村中学。前两所为完全中学,后为初级中学。各校由于经费增加,设备也渐臻完善。校舍除李村中学系新建外,其余均系旧兵营或学校旧址改建。

1937年“七七”事变后,青岛的中学多数关闭。1938年3月,伪青岛治安维持会准许中学复课。先恢复市立中学和市立女子中学校,由于校舍为日军占用,改以贵州路小学和朝城路小学作为两校的校舍。9月,将两校改为公立中学。1944年8月,又改市立中学为市立第一中学,改市立女子中学校为市立第一女子中学。国民政府在崂山设立市立中学及简易乡村师范。抗日战争胜利后,市立中学自崂山移入市内,市立第一中学停办,学生并入市立中学。市立第一女子中学停办,恢复市立女子中学校。市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移至前李村师范学校旧址。规定所有中等学校的行政设施与教育部章程不相符者均分别予以纠正。合并后的市立中学,学生达到2100多人,校舍无法容纳,原有的校舍又被美军占用,故采用二部制上课。1946年2月,将初中2个班的学生拨给李村简易乡村师范学校,初中7个班的学生拨给新建的市立沧口初级中学,并将高中的的10个班迁往临清路原日人开设的铃木医院上课。自此,学校取消二部制,恢复了全日制,后将高中部迁至单县路新址。抗日战争后增设的公立中等学校有市立沧口初级中学和市立李村师范学校两所。

 

青岛市中等学校一览表

表41                                                 (1931年)

类别

校名

立别

科别

所在地

1930年度实支

经费总数(元)

当年学生

总数(人)

截止1931年暑假

止毕业生总数

完全中学

市立中学校

市立

高中师范

普通高中初中

青岛湛山路

43970

375

77

市立女子中学校

市立

高中

初中

青岛莱阳路

30383

194

60

初级中学

市立李村中学校

市立

初中

李村

7000

80

 

1949年6月青岛解放时,全市仅有市立中学校、市立女子中学校、市立沧口初级中学及李村师范学校4所公立中学,共有40个教学班,学生2300余人,教职员150余人。1952年将私立中学改为公立学校。1977年又将5所民办中学改为公立:台东中学改为“山东省青岛第三十五中学”,市北中学改为“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二中学”,四方工读一中改为“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三中学”,群力中学改为“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四中学”,志坚中学改为“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五中学”。至1987年,全市有普通中学592所,在校学生300870人,教职工25045人,农业职业中学68所,学生36053人,教职工3083人,其中城区有中学(包括农业职业学校)59所,学生23573人,教职工9367人。

 

青岛市区公办中学有关情况表

表42                                                 (1987年)

学校处数(所)

33

学校规模(人)

35527

在校学生数(人)

47459

校舍建筑总面积(m2)

226865

其中

教工住宅

6101

危房面积

7157

校园占地面积(m2)

552250

固定资产金额(元)

36393921

其中

房产

26715517

教学仪器

1954881

电教器材

623632

艺体设备

684958

图书资料

581619

年末教职工数(人)

4508

其中教师

2850

生均校园占地面积(m2)

11.64

生均校舍建筑面积(m2)

4.78

生均图书册数(m2)

15.60

生均人员经费(元)

162.34

生均公用经费(元)

24.72

 

第二节 私立中学

抗日战争前,青岛的私立中学有礼贤中学、文德女子中学、圣功女子中学、崇德中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增设的私立中学有3所是国民党官僚所办。私立崂山中学,董事长是当时的青岛市市长李先良。该校前身为抗建中学,后又改为私立崂山中学,校址设在前东文书院旧址(今已改建为市人民会堂)。学校有校产两处,一处是设于曹县路的酿造合作工厂,一处为建国大厦(胶州路8号)。学校经费除来自基金生息、地租、房租和教育局补助外,其余则由董事会拨给。1948年9月,有学生316人,教职员39人。私立胶澳中学创办于1946年8月,校董事会由11人组成。校址初设广饶路原日本小学校旧址;后改设于原日本第一国民小学校旧址(武定路29号)。该校有实业工厂(沧口营子村)一处。1947年有学生291人,教职员23人。私立中正中学是由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提议创办的,王耀武任学校董事长。王耀武及青岛市各界官绅共捐助或代募113 289.9万元,捐助或代募铁、盐、面粉、布匹、木材和建筑品等,折合当时价款64 526.7万元。购买了三家前日本工厂,其中两家改为学校附设工厂,一家改为教工宿舍。该校附设的氧气厂(华阳路3号)和酿造厂(营口路6号)的盈利是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中正中学的校址选定在前日本女子高等学校(黄台路10号),因日本投降前把大楼破坏,临时校址设在郭口路。1947年3月,学校正式开课。1948年迁入复原的黄台路大楼(今青岛医学院本院)。1948年9月,该校有学生523人,教职员34人。这一时期私立中学还有:立达中学(松山路10号)、明德中学(馆陶路日本纮宇女校旧址,教会学校)、青年中学(浙江路9号,青年会开办)、黎明中学(中庸路53号)、郁文中学(人和路21号)、东莱中学(临邑路1号)、振青中学(夏庄区仙家寨)等。

1952年9~12月,青岛市文教局根据教育部关于接办私立中小学的指示及山东省文教厅的具体规定,结合当时青岛市的实际情况,决定对私立中小学进行接办,将私立明德中学改为“山东省青岛第十中学”,青年中学改为“山东省青岛第十二中学”,东莱中学改为“山东省青岛第十三中学”,私立郁文、立达、黎明中学合并为“山东省青岛第十四中学”,私立商业学校改为“青岛工业会计学校”。

 

第三节 企业办中学

青岛铁路职工子弟第一中学创建于1925年9月,时称“胶济铁路青岛中学”,隶属于胶济铁路管理局。学校附设于胶济铁路青岛小学(广西路58号),有教职员5人,学生27人。1927年3月,学校迁广西路26号,有5个教学班,学生125人。同年冬,该校与小学分设。1928年春,学校移至明水路(今市卫生局),夏天又另租浙江路房产(今青岛教育学院),增设高中,学校规模为10个教学班,学生354人,教职员40人。1930年改租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海洋学院)第四校舍。1935年在校学生588人,教职员53人。9月,高中设职业班,先成立商业班一个。

1939年4月,济南铁路学院青岛分教场(今青岛铁路局医院)成立。1940年10月,分教场迁至杭州路1号(今铁路中学校址)。1943年4月,分教场更名为“济南铁路局青岛铁路学院”,设有普通科、电信科、专科及特定科。普通科招收初中毕业生,学习年限原为1年半,后改为1年;电信科招收高小毕业生,学习1年。后两种学科由铁路各段、站保送现职人员入学,学习时间1~4月不等。1945年8月,该院停办。12月,南京国民政府派员接收,成立青岛扶轮中学,归交通部管辖。1946年春,学校规模为高中3个班,初中10个班,共有学生656人。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学校经接管后,8月移交铁路局。9月学校有15个教学班,学生818人。1950年1月,学校改名为“青岛铁路职工子弟中学”。1958年在“办成从幼教到大专‘一条龙’”的思想指导下,该校附设师专班,青岛铁路职工子弟第二小学由该校附办,并成立幼儿班。师专班入学资格为初中毕业,招收文史、数理两班。1959年又成立中师班。同年,师专班有学生70人,中师班有学生200人。1960年小学单设,1961年师专与师范班停办。

文化大革命”中,学校遭到摧残、破坏。1968年底,该校由青岛机务段接办。1975年学校设60个教学班,学生3458人。 

1983年秋,该校始设有关铁路专业的职业高中班。由于改制,1984年该校无高中毕业生。1984年6月7日,学校又更名为“青岛铁路职工子弟第一中学”。1985年9月,该校有初中19个班,高中15个班,职业高中6个班,计学生2082人。

 

第四节 教会中学

从1873年开始,西方各国的基督教和天主教相继进入青岛境内传教,特别是1898年德帝国主义强占青岛后,宗教势力日益扩展。同年,德国基督教路德教会首先在青岛创办德华书院(即德华中学)。至1937年抗战争前夕,西方各国教会在青岛先后办起德华、礼贤、文德、圣功等8所中学。

德华中学 德国基督教路德教会传教士昆祚于1898年在鲍岛山(今阳信路)创办德华书院。这是青岛最早的一年教会中学,招收学生30人,分中学、小学两级,1908年增设师范班。该校主要培养传教士、洋行买办、教师和翻译人员,故课程设置偏重德文和宗教等学科。1914年停办。

礼贤中学(初名礼贤书院) 1901年德国基督教同善会传教士尉礼贤(卫礼贤)自荐开办师范学堂一所,是青岛历史最长的一所教会中学。翌年,在胶州街(今胶州路)柏林会教堂旁建立讲堂、宿舍各一所,尉礼贤自任监督,定名为礼贤书院。1903年,小鲍岛东山(今上海路)新校舍落成,有讲堂、宿舍数10间,招收学生60余人,增设高级德文班,其余学科采取清政府钦定高等学堂章程授课。尉礼贤提出“有教无类,一视同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方针。1905年添设女学,系青岛第一所招收女生的中学。1910年女校因学生人数增加迁入武定路 校舍。1911年学校兴建教学大楼一幢,作为第一、第三教室和物理、化学实验室。1913年在东院建藏书楼,藏书3万余册;创立尊孔文社会 ,学生增至200人。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由瑞士基督教同善会出面办学。1919年由青岛巨商周辑三和总商会捐助年经费,改为礼贤甲种商业学校,学制3年。该校在外语教学中确定以英文为主,把德文定为特别科。1923年该校复改为礼贤中学。1931年,应社会需要,添设高级工程科。1935年添设高级德文科和初级制图科。该校在抗日战争前夕是青岛私立学校中规模最大、教育水平最高的一所中学。抗日战争开始曾停课一年。1938年11月,学校恢复了高中,后又恢复了初中。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管该校并改为“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

淑范女学(又名美懿书院) 该校系德国和瑞士基督教同善会所创立,1905年附设于礼贤书院。1910年从礼贤书院迁出,独立成为一所小型的女子学堂。有德籍女教员2人,中国女教员2人,学生20人。授课分初、高两级,高级6年毕业。除普通科外,以德文为重。1915年学校停办。

崇德中学 该校前身为明德中学和胶东中学。明德中学创办于1911年,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所办。1919年适值“五四”运动,因学生宣传排日,学校被日本占领当局封闭,1920年复校。1923年因故被迫停办。1926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胶东区会提出重新开办学校,改名为私立胶东中学。北伐时期,学校因学潮再度关闭。1929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胶东区会负责人在原来校址的基础上重学校,定名为“私立崇德初级中学”。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学校即行停办,1938年秋季复校。1944年8月被伪教育局改为市立第二中学。1945年9月恢复原名。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管该校,更名为“山东省青岛第十一中学”。

文德女子中学 为美国基督教北美长老会所办,1920年设于胶县西关。1924年9月迁来青岛。1926年学校规模略有扩大,改为完全女子中学,增设高中普通班一个,1927年增添6个教室,各班开始定教室上课,全校教职工30余人,学生200余人。1930年秋,该校因校董事会发生纠纷,学生为之大减。1935年发生“一二·九”学生运动,该校学生纷纷响应,走出校门与山东大学进步学生联系,在山东大学校园内集会,被军警包围,学生曾静坐示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处于停顿状态。1938年9月复校,1944年8月改为市立第三女子中学。1945年9月恢复原名,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管该校并改名为“山东省青岛第八中学”。

圣功女子中学 1931年美国天主教圣方济各会与当局联系,获准开办女子中学,定名为“青岛私立圣功女子中学”。1931年8月,开办高中部,增设高中普通班一个,添设生物实验室、烹饪实验室,开设音乐课,在学生中招收选科生4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学校暂时关闭,1938年10月复课。1944年8月改为市立第二女子中学,1945年9月恢复原名。该校办学主旨是扩大天主教的影响,教室之外设有“小堂”,是修女讲经、避静、做弥撒的地方。该校与北平辅仁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系同一教派,毕业生只要成绩优秀的信教学生,就可直接升入上述两校,有的还可送至华盛顿大学深造。从1931年至1937年,先后到美国天主教去任神职和留学的,就有近20名学生。修女除传教外,还极力宣扬美国的生活方式,并在家事训练课上用实物操作训练。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管该校并改名为“山东省青岛第七中学”。

学制 礼贤学院成立之初,入学的学生不论资格、文化程度,来者不拒,只根据学生的汉文程度分内附生和外附生。有汉文基础的学生拨在外附生班。1901年招收新生采取清政府钦定高等学堂章程教授,定为8年毕业,第一届毕业生有3人,1906年学习期满,实际上只学了6年。1919年礼贤书院改为礼贤甲种高等商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定为3年毕业。1923年复改为礼贤中学校,采取三、三制,中学6年毕业。1931年增设高级工程科,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定为3年。1935年添设高中德文科,招收初中毕业生,3年毕业。后又增设初级制图科,招收小学毕业生,学制定为3年。明德中学不分高初中,学制为4年。胶东中学招收小学毕业生,3年毕业。崇德中学采用三、三制,6年高中毕业。淑范女校分高初两级,初级3年毕业,高级6年毕业。文德女子中学1926~1929年曾实行四、二制,高中2年,初中4年。圣功女子中学采用美国学制,为三、三制,高初中各3年。

教学特点 (1)重外文,轻中文,重古文,轻白话。1933年礼贤中学高中普通科,每周授课35课时,英语5课时,德语3课时,外语合计8课时,而国文仅6课时。圣功女中1934年课程设置与当时的公立中学大致相同,但以英语作为重点学科,高年级要求学生用英语会话,因此学生偏科现象严重。礼贤中学在20~30年代初期,国文教材中四书五经占很大比重,大多聘请举人、贡生出身的人担任国文教员。崇德中学也类似。(2)特设家事训练班。圣功、文德两所女子中学,设有家政、缝纫、美术、烹饪4种学科,圣功女中家政课由美籍修女担任,讲授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家事知识。缝纫课低年级由中国教师担任,高年级由外国修女兼任,教学内容为如何选择衣料,制织衣服。烹饪课在设备齐全的厨房里实地操作,教学生做西点西餐以及中国糕点名菜。教学内容为食物的营养,菜料的配合,烹饪与应酬宴请等等。美术科以配色和设计为基本要求,并进一步要求运用美术布置房间,装饰客厅。(3)重视音乐教育。圣功女中、文德女中和崇德中学除每周两节音乐课外,还在课外活动时开设音乐选修科。校方挑选乐理基础较好的学生参加,聘请音乐造诣较高的中国教师任课,并请外籍传教士担任指导,教材多是宗教诗歌,潜移默化中渗透宗教教义。

经费来源 青岛教会中学的经费来源有:(1)所属教会拨款;(2)校董事会筹集;(3)主管教育部门拨款补助;(4)学费收入。学校创办时,建造校舍和各项设施所需款项,均由教会拨款。日常经费开支,除教会拨款一部分外,教育局也拨款补助,还有一部分靠学费收入。礼贤中学一期经常费开支为3.49万元,上项经费中由当时教育局补助1.02万元,学费收入1.10万元,其余1.3万余元系所属教会拨款。1934年每学期圣功女中收学费20元;礼贤中学收学费初中15元,高中普通科20元,工程科15元;文德女中收学费15元;崇德中学收学费12元。崇德中学30年代美国基督教北美长老青岛差会给该校一笔“特别费”,专门补助出身于信教家庭的贫困学生。

宗教生活 文德女中、崇德中学、圣功女中3校都把宗教科目列为必修课。20年代初每天1节,1928年以后,每周2~4节。每天早晨做“早礼拜”,全校师生按规定都要参加这一仪式,先读经,再祈祷,然后由学校领导人讲当天的重要事项。每星期三晚上教职员要参加宗教集会,名为查经班或祈祷会。星期天上午信教师生至附近教堂举行“大礼拜”,内容是唱诗、祈祷。校方对不信教的教职员,名为“邀请”,实际是邀请者必须参加。圣功女中校内的宗教气氛浓厚,修女们向学生传授《要理问答》、《祈祷条文》。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通知教会学校一律不得把宗教科目列入课程表内,各教会仍把宗教活动放在课外进行。礼贤中学虽有宗教活动,但师生可自由参加,信教的学生不多。

 

第五节 流亡中学

抗日战争胜利后至1949年青岛解放,青岛市有许多所流亡中学。这些中学原系山东省各县中学,于当地解放前后流亡来青。山东省立青岛临时中学(黄台路12号),1947年1月有学生893人;山东省立青岛临时师范(观海路11号),1948年有159人毕业;青岛市辖临时中学(郭口路),1949年有教职员78人,学生1700多人;鲁东联立临时中学共有5所分校:第一分校莱阳中学(馆陶路8号),1946年有教职员66人,学生1 417人;第二分校平度中学(人和路21号),1946年有教职员25人,学生415人;第三分校日照中学(大连路5号),1949年有学生240人;第四分校高密中学(台东一路),1949年有教职员15人,学生226人;第五分校诸城中学(沧口橡胶厂宿舍),1948年有教职员13人,学生45人。此外,还有四维中学、黄县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崂西区汉河玉清宫)、国货中学、昌滩中学等。

建国后,人民政府对流亡中学的政策是:(1)有的解散(此类学校过去依靠救济物资生活,流亡学生居多数),有的合并,另设新校(此类学校中青岛市学生居多,流亡学生少)。(2)教职员一律登记,予以必要的训练与甄别后,分别录用或介绍其他职业。(3)学生进行登记,能自力入他校的,允许其转学或续学,无力转学而又系外籍者,遣送回原籍,在遣送安置前,为其解决必要的食宿问题。

 

第六节  外国人学校

 

总督府学校  (见89页) 

弗兰西斯科女子学校 (见89页)

青岛高等女学校 该校创办于1916年4月,名为高等女学校,其文化程度相当于今之高中,校址在德占时期的中德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内(今朝城路青岛铁路分局医院院址)。学制3年。开设之初,招一、二、三3个学年的学生共69人。课程有修身(或伦理)、国语(日本语)、汉文、习字、数学、物理、化学、矿物、第一外国语(英语)、第二外国语(法语)、图画、唱歌、体操及家事、缝纫等,至1918年校址迁若鹤山(今贮水山)下。1921年6个年级共收学生350余人。学生入学年龄为12~17岁。教职员25人,均为日本人。此校办至1922年。

中国语学校 日本占领当局出于长期霸占青岛的需要和从日本移民日益增多的实际情况出发,于1916年,特别设立此校。学制2年,以学习北京官话为主。办学宗旨为培养翻译人才,学生毕业后派到官办学校当教师,或到日本开设的公司任职。至1922年学校停办。

日设青岛中学校 创办于1915年,学制6年,设修身、日语、数学、物理、化学、矿物、历史、地理、第一外国语、第二外国语、图画、唱歌、体操等学科。学生110人,日籍教职员工28人。1944年停办。

美国学堂 日本占领当局称该校为青岛亚美利亚卡米(日语语音),校址在今莱阳路。学堂聘外籍教师任课,共8人。主要招收欧美各国在日本的商人子女来青岛上学,兼收其他外国人的子弟。开办之初,美国人的子女最多,俄国人次之。学生年龄最小的只有6岁,最大的20岁。教授中小学的基础学科和各国语言。学校对体育极为重视,上午上课,下午以体育活动为主。在学校管理上带有家庭色彩,当时是一所著名的贵族化学校。1926年停办。

天主教女学 创办于1902年,以陶冶品性、教养女子适应社会各阶层为办学宗旨,所设学科与弗兰西斯科女校基本相同。该校1914年停办。